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如何評價歷史人物曹操

如何評價歷史人物曹操

發布時間:2021-02-27 03:15:03

1. 你怎麼評價曹操這個歷史人物

在中國的發展歷史進程中,提到最多的就是三國時期的歷史。那麼在提到三國的時候,就不得不說到三國中飽受爭議最多的曹操了。那麼縱觀曹操的一身,究竟該如何評價曹操呢?

在漢朝末年,各地軍閥紛起,最終結束了各地戰爭的場面,接著出現了三國鼎立的局面。但是一山不能容二虎,而且還出現了三個政權,所以最終將會統一。

那麼在此之前,曹操可以說是為漢朝也是立下了很大的功勞,在曹操在世的時候,得以讓漢室向前延長了幾十年,而且雖然曹操是實際政權的統治者,但是從沒有表現出篡漢自立,曹操在當政的時候,依然是漢臣。雖然在曹操逝世之後,其子曹丕廢漢自立。

但是曹操仍然有功。但是看人需要看兩面性,曹操在當時挾天子以令諸侯,要比自己當皇帝舒服的多,而且如果自己一旦坐上皇帝,就會引來各路大軍的追討。所以曹操不如做漢室的臣子,把皇帝作為一個傀儡,自己做一個實權的統治者。

而且曹操深諳帝王之術,在曹操當權的時候,雖然連年戰爭不斷,但是百姓的生活依然勉強能夠維持,未曾有大的飢荒出現,而且曹操在休養生息的時候,依然是關愛百姓,愛護臣子。

曹操在做這些的時候,沒有還政給漢室,所以依然是個奸臣,但是漢室衰微,他又保全了漢室。究其曹操的一生,只能用一代梟雄來形容曹操。

2. 歷史上是怎樣評價歷史人物曹操的(客觀評價)

史書評論曹操:「明略最優」,「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毛澤東對曹操持正面評價,他不僅有「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的詩句,還在1954年公開贊揚曹操說:「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個了不起的詩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創立魏國。那時黃河流域是中國的中心地區。他改革了東漢的許多惡政,抑制豪強,發展生產,實行屯田制,還督促開荒,推行法治,提倡節儉,使遭受大破壞的社會開始穩定、恢復、發展。這些難道不該肯定?難道不是了不起?說曹操是白臉奸臣,書上那麼寫,戲里這么演,老百姓這么說,那是封建正統觀念所製造的冤案,還有那些反動士族,他們是封建文化的壟斷者,他們寫東西就是維護封建正統。這個案要翻。」

3. 你怎麼樣看待歷史人物曹操

曹操這個人是個很復雜的人,剛才我們已經講到了他的方方面面,這還不是他性格的全部,是他性格的一部分。他既狡詐又老實,既溫情又狠毒,既寬容又報復。如果你只看曹操的一個故事,只看曹操的一面,你得出的結論就是盲人摸象,是不全面的。那麼在我們看來,曹操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性格最復雜、形象最多樣的一個人。他這個人聰明透頂,又愚不可及;狡猾奸詐,又坦率真誠;豁達大度,又疑神疑鬼;寬宏大量,又心胸狹窄。可以說是大家風范,小人嘴臉;英雄氣概,兒女情懷;閻王脾氣,菩薩心腸。他是這樣的一個人,他身上好像長了很多的臉,一會兒出現的是這張臉,一會兒展示給我們的是另一張臉。但是大家注意一條,不管哪張臉,都是曹操的,不會認做是別人的。能夠把這樣一個復雜的性格統一於一個人,這本身就是了不起的事情。體現的是什麼呢?體現的是曹操的大氣。什麼叫大氣?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曹操恰恰是一個能夠容的,一個容量非常大的人,什麼樣的矛盾的東西到他這兒都統一了。 而且他奸詐一生,最後歸於真實,曹操臨死的時候留下了一個遺令。當時寫這個遺令,就是遺囑,寫遺囑,大人物寫遺囑有一個格式的,說說我一生做了哪些功勞啊,也檢討一下自己,然後說我要埋在什麼什麼地方等等,是這樣的遺囑。曹操的遺囑不是這樣,曹操的遺囑對於自己的政治生涯提得非常少,他只說了這么一句話,他說我這一生做了很多的事情,有對的也有錯的,總的來說是對的,至於犯的小錯誤、發的大脾氣不值得你們效仿。就這一句話交代完了,下面講什麼呢?就嘮嘮叨叨地講一些家務事,他說我死了以後,我那個房子里放的那個香,就是熏香,香料,你們把它分掉,不要浪費了。我的那些小老婆,還有我那些歌女,她們一生都很辛苦,為我服務得很好,很到位,不要虧待她們,讓她們繼續住在銅雀台,不要把她們趕走了,這些人閑著也是閑著,沒有事做,可以學習做什麼呢,學慣用絲帶編草鞋,萬一將來我們曹家破產了,可以拿這些鞋去賣換點飯吃。嘮嘮叨叨講了一大堆這種事,所以他這份遺囑當時很被人看不起,說一個大英雄臨死之前也不說點豪言壯語,也不說點勵志的話鼓勵一下我們後來人,「分香賣履,留戀妾婦」,成何體統!連蘇東坡都給了八個字的評價,叫做「平生奸偽,死見真性」,說這個傢伙一輩子狡猾奸詐,臨死之前露了馬腳,狐狸尾巴露出來了,原來是這么一個小人。 但是我對蘇東坡先生一貫尊敬,對於他這句話是不以為然的,我認為這恰恰表現出曹操的大氣。我就不說豪言壯語,我就不談政治功勞,我就不談國家大事,我就要談這些小事,你們把我怎麼樣?你能把我咋地?你們說我是小人我就是小人又怎麼樣?我曹操就是曹操,我曹操才不在乎你們怎麼評價我呢,我就是這樣的人。這叫什麼?「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曹操能夠如此地本色,說明他是英雄,而且是大英雄!不過這個英雄是很狡猾的,很奸詐的,因此是姦猾的英雄,簡稱奸雄。而這個奸雄呢,又是非常可愛的,所以我認為對曹操的評價就是這五個字——可愛的奸雄。

4. 評價歷史人物曹操

曹操是一個有智謀,在他人看來是奸詐的英雄,那是敵人對他的稱呼。說他奸,是因為他挾天子以令諸侯,對天子不臣。後人為了自己的政權,對於曹操這種危害到當時政府主權的人物當然要貶其為奸雄,但對他的「雄」是不可否認的,曹操是卓越的軍事家,政治家,戰略家。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人人還不都是為了自己,西蜀劉備,東吳孫權,北魏曹操,不都是在爭天下嗎?只是打著不同的旗號,立場不同,為了各自集團的利益而逐鹿中原。
統治者無論是誰,只要對老百姓好,能夠讓百姓安居樂業就足夠了。曹操並沒有做出傷害本民族聯合外族的事,所以不該否認此人。相對的說,各軍閥之間,畢竟還是有所差別的。拿曹操來說,他雖然鎮壓過農民起義和濫殺過無辜人民,但從他在政治、軍事、經濟各方面的表現來看,他比被他消滅的那些軍閥還是勝過一籌的。比如他推行屯田,興修水利,實行鹽鐵官賣制度,對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經濟的整頓起了積極作用。
史稱:「曹公性嚴,掾屬公事,往往加杖」。操還令諸將家屬居鄴,以防其叛己外逃,都是操與屬下存在著隔閡與矛盾的反映。
總起來看,黃河流域在曹操統治下,政治有一定程度的清明,經濟逐步恢復,階級壓迫稍有減輕,社會風氣有所好轉。所以我們說操之統一北方及其相應採取的一些措施還是具有積極作用的。

5. 曹操人物評價

曹操是一個文武雙全的英雄人物。

他才華橫溢,

能詩擅賦;

他是一個合格的

軍事家,

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策略長期打壓吳蜀聯盟,

從而奠定了曹魏集團的軍政

基礎。在治世,他會成為一個出將入相的能臣。奈何東漢紛亂,他只能成為一個

雄踞一方的霸主。亂世的奸雄,治國的良相,護國的將軍,人中的龍鳳。

縱觀歷史風去人物,從來沒有哪一個人物有曹操的形象那麼復雜,那麼失真和具有爭議。 在很長一個時期,一提起曹操人們便會脫口說出對他的評價:「挾天子以令諸候的大奸臣。」「欺君罔上的漢臣賊子。」其實人們說的曹操只是文學作品中和戲劇台上的作為藝術形象的曹操。而歷史上曹操其人的真實面目如何呢?這就值得認真研究才能作答了。魯迅先生於一九二七年七月指出我們講到曹操 很容易就聯想起《三國演義》更而想起戲台上那一位花面奸臣,但這不是觀察曹操的真實方法。又說「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由於曹操 這一歷史人物確實具有多重性,要還其真實面目就不僅僅是一個「是」還是「非」的問題,就必須用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和觀點對其人及其所處的歷史背境進行系統整體性的分析,才能得出實事求是的結論。

曹操在歷史政治上的二重性
東漢未年,軍閥混戰,宦官和外戚控制朝政,到處是一派「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曹操《蒿里行》)的慘狀,社會經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使得地主階級和農民的矛盾發展到了十分尖銳的地步,因而暴發了黃巾起義,出於階級本性曹操必然害怕和仇視農民起義,他曾多次參加鎮壓黃巾起義軍,並且戰功卓越,僅初平三年(即192年)在兗州就「破黃巾三十萬眾」致使其在當時人民心目中留下了農民起義軍鎮壓者的惡劣形象。然而,又由於曹操代表的不是大地主、大貴族、大官僚集團的利益,而是代表中小地主的利益,因而能夠實行「摧抑豪強」減輕人民負擔的開明措施,無疑從客觀上推動了當時生產力的發展,有一定的進步作用。在這一點上,他必然要受到大貴族、大官僚、大地主集團的仇視。當然由於曹操必竟是地主階級的統治者,當他的統治地位鞏固之後,又日益向大地主、大官僚、地主集團妥協,並遂步向其轉化。很顯然曹操在政治上是具有二重性的人物。從人民方面看,鎮壓黃巾起義軍,受到人民的唾罵,而實行催抑豪強,減輕人民負擔方面又得到人民的支持;從大貴族、大官僚、大奪主集團方面看,他「打擊豪強抑制兼並」以及「屯田」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他們的利益。而從維護封建政治統治方面又合符大貴族、大官僚大地主集團的需要。由於曹操在歷史政治上的二重性,他的社會對立面不僅來自被他鎮壓的,與黃巾起義軍有聯系的廣大農民,而且還來自統治階級內部利益的損害者。因而奠定了對曹操褒、貶不一的強大原社會基礎。據文學史等有關資料顯示,早在無代以前景就有人尊漢貶曹的社會基礎。

6. 如何評價曹操這個歷史人物呢

那曹操具體的性格表現有哪些呢?

第一個:損。

在《世說新語》里,記載著曹操這樣一則故事。說曹操和袁紹在小時候是好朋友,有一天他們實在無聊,想找一個新鮮刺激的游戲。於是湊到一起商量,看玩什麼。當時曹操鬼點子多,就提議說,那邊有人要結婚,要不咱去偷新娘子把?

當時袁紹一聽,哎,這個新鮮,可以嘗試嘗試。於是定下計策,到晚上,兩人偷偷的跑進人家家裡,袁紹在院外大喊,有賊,快捉賊!!於是院內眾人亂作一團,尋找賊人。而曹操則在這個時候,偷偷潛入新娘屋裡,抱起新娘就趁亂逃跑。

但沒想到,當兩人跑進灌木叢,袁紹那笨貨被樹枝掛住了衣服,死活掙脫不開,眼看後面的家丁就快追上來了,於是袁紹焦急地大喊,快救我,快救我。

可曹操沒過去,而是很雞賊的,指著袁紹大喊:“大家快看,賊人在此!!”袁紹一聽,頓時嚇的魂兒都沒了,一緊張,一使勁,一下子掙脫了樹枝,逃離而去。

以上,雖然只是一個小故事,但我們仔細品一品那背後的邏輯,如果當時換做是你,你會怎麼做?可見曹操當時是多麼雞賊,多麼損。

但是,我不是在貶低曹操!!!你們發現沒有,曹操在這件事上其實很快樂,明知道畢諶害怕自己,還故意說一些俏皮話逗他。而且當時曹操新失兗州,就剩仨城了,還有心思弄這個。換做一般人,這會只不定在哪裡發愁呢。。。

所以綜上所述曹操三個性格,我認為曹操是一個懂得快樂的人,而且是不管遇到多大的事,都能讓自己樂在其中的人。

換做現在的俏皮話來說就是,該吃吃、該喝喝,有事不往心裡擱。

7. 歷史上的人對曹操的評價

裴松之:魏太祖機變無方,略不世出。

範文瀾:他是撥亂世的英雄,所以表現在文學上,悲涼慷慨,氣魄雄豪。

譚其驤:曹操是一個有優點,有缺點,功勞很大,罪孽也不小的歷史人物。

錢穆:曹操兼能政治、軍事和文學,又能用人,是魏國創業者。然而,他卻是一大奸雄,故為歷史反面人物,此下中國歷史六百年中衰,曹操不能辭其咎。

黃仁宇:曹操,不見得比他同時人物如劉備、孫權更為譎詐。而且他有敢說敢做、豪邁磊落、放浪不羈的浪漫色彩。曹操能夠出類拔萃,是由於他的不拘小節、眼光遠大。然則他雖看清傳統道德不能解決當日毛病,但他也不知放棄傳統道德亦不見得能拯救當日毛病。

(7)如何評價歷史人物曹操擴展閱讀:

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

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擴大屯田、興修水利、獎勵農桑、重視手工業、安置流亡人口、實行「租調制」,從而使中原社會漸趨穩定、經濟出現轉機。

曹操精於兵法,在統一北方起到了積極作用,黃巾起義之後,東漢解體,軍閥混戰。在混戰中,不僅董卓、李傕等涼州軍閥到處屠殺人民、搶劫財物,因而普遍出現了「民人相食,州里蕭條」的荒涼景象。

從初平二年(191年)至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先後消滅長江中下游以北各割據勢力,統一中國北方大部地區。曹操在統一北方的戰爭歷時17年,是曹魏的立國之戰,並為後來西晉統一中國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8. 講一講,你如何評價曹操這個歷史人物

沒有曹操,肯定是大亂,當時不知會有多少個國家出現

9. 如何評價歷史人物曹操

三國演義中將曹操描寫為一個漢朝的篡逆者,其實並不公平。東漢時期,外戚宦官輪流掌權,朝野上下烏煙瘴氣。步入建安年代,東漢朝廷早已無可救葯。對此,司馬光曾在《資治通鑒》中評論道:「建安之初,四海盪覆;尺土一民,皆非漢有。」董卓擅行廢立,劉焉自造龍袍,淮南袁術稱帝刻璽、袁紹欲私立新帝的亂世中,曹操一直保持了對朝廷的尊敬。
早在中平五年,就有人陰謀推翻漢靈帝另立新主,拉攏當時任議郎的曹操時被其拒絕;聯軍討伐董卓時,與其他人觀望顧慮相比,曹操身先士卒奮力進取;初平二年韓馥、袁紹等人又想立幽州牧劉虞為帝,再次為曹操所拒絕,並明確提出:「諸君北面,我自西向。」你們可以去聽那個北方幽州牧的,我依然忠誠於西面的漢獻帝;李傕等人禍亂長安,獻帝一行狼狽從他們手下逃命時,漠然無視者有,趁火打劫者有,落井下石者也有,曹操是為數不多的幾個主動迎接獻帝的人;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吳魏合作擊殺關羽後孫權上表勸進稱臣,曹操也不聽:「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火上烤啊!」這一系列的言行中雖然有曹操的慎重權謀,但客觀上不能否認是對朝廷的尊重。
至於曹操誅殺董承(原為董卓女婿牛輔部下,按照三國演義看出身的標准應為「漏網之魚」)、伏完等皇親國戚,畢竟是他們動手於前曹操反擊於後,難道能指望曹操高高興興地等死嗎?況且,東漢的敗落就是敗落在外戚宦官的手裡,目睹著天下如何大亂的曹操對此一清二楚。誅董承殺伏完的同時,曹操也規定了自己「後宮」的人一律不得干涉朝政,即使對親兒子曹彰等人也是「居家為父子,受事為君臣」。才高八斗的曹植為人放盪,曾私自「開司馬門而出」,他的車夫立刻就被處死(曹植失寵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違法亂紀。曹丕或許是有賊心沒賊膽,曹植則根本不把當不當賊當回事);曹植的妻子衣服太華麗,違反了自己提倡節儉的命令後盡管是兒媳婦照樣砍頭。綜合這些回頭看曹操並不是一個漢朝的篡逆者。
曹操的軍事、文學才能很少有人否認,稍微有爭議的是他的政績。他的政績與軍功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回顧三國前的歷史,東漢桓帝年間,中國的人口曾經達到五千多萬,但到了三國時銳減到七百多萬,甚至還不如四五百年前動不動就「斬首十萬」的戰國時代(那時還有一千多萬)。殺光這么多人不可能,但餓死卻不難。究其根源,無非是天災人禍。自東漢桓帝靈帝以來,旱災、水災、瘟疫、暴動、少數民族叛亂不斷,民不聊生之餘人口、戶數大量減少。根據後漢書記載,漢桓帝時期,比較大的災禍有「延熙九年春三月,司隸、豫州飢死者什四五,至有滅戶者」按照這個估計,僅此一年這兩地就餓死了大約三四百萬;漢靈帝時期,「建寧三年春正月,河內人婦食夫,河南人夫食婦」,「光和五年二月,大疫。」,「光和六年夏,大旱」。其餘小規模的天災、少數民族叛亂或入侵,不計其數。加上爆發於公元184年的黃巾大起義和隨後的軍閥混戰後,生產遭到了完全的破壞。這樣的亂世中,恢復正常的生產秩序使民眾豐衣足食,是刻不容緩的首要任務。
然而,漢末三國中的各個諸侯中,軍事上有才能的不少,內政上有作為的不多。政治經濟上的成功與失敗都會自然的反映在軍事上(反過來,絕不容易),大多數人因此吃盡苦頭,最終受困於「米」而連證明自己是否是「巧婦」的機會都沒有。恢復生產的方法,無非是開源節流,這兩方面曹操做得都非常出色。
屯田制的實行,實際上是以國家投資的方式保證再生產,工作效率當然高於普通的自耕農。因此這個政策收到立竿見影之效,短時間內就將地方變成「農官兵田,雞犬之聲,阡陌相屬」的欣欣向榮,稱其為一大創舉並不過分。曹操在攻破鄴城後,鑒於東漢後期沉重的人頭稅,改為戶調制,對土地所有者(包括自耕農和地主)收田租每畝為四升,每戶出絹二匹、綿二斤,「他不得擅興發。」大力制止對農民的亂攤派行徑,這可是連兩千年後的毛鄧江都頭疼的頑疾。這一政策大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得到了一致的擁護。
曹操在世時大力興修水利設施並卓有成效,如在周瑜的家鄉舒城建立的七門三堰一直到北宋宋仁宗時還能每天澆灌兩萬頃良田。這些三國演義中不曾提及的「雞毛蒜皮」之厲害,可以從下面的事例中反映出來:第一,曹操在漢中打過兩仗,先戰勝張魯後敗於劉備,但由於北方的元氣恢復他前後順利地從漢中武都等地遷出了十三四萬戶人口(雖有利誘不曾威逼)。以一戶人家四口人計算,這就是五十多萬。想想蜀漢投降時不過二十八萬戶九十四萬口,就能明白這對劉備是什麼樣的釜底抽薪!畢竟,兵民是抗戰之本。第二,建安十九年五月,呂蒙提醒孫權,曹操在皖城(即廬江)一帶屯田,如果坐等他們收獲,無異於如虎添翼。因此東吳趁雨季來臨水軍來去自如之機,孫權大動干戈親征皖城這么一個彈丸之地,呂蒙、甘寧全上陣後俘獲太守朱光,遷(說得難聽點,劫)數萬百姓回吳。有統計稱,孫策、孫權兄弟曾先後四次打到周瑜的故鄉淮南舒城一帶,但毫無例外的是劫掠而還。因此周瑜的老家出現了這樣的滑稽:曹魏拚命建設大興土木,孫吳拚命破壞殺人越貨。
曹操之後的曹丕、曹睿雖然在個人生活上不夠檢點,但卻基本上蕭規曹隨貫徹了這些政策。後來曹真、張郃、司馬懿之所以能夠屢次在祁山等地把戰術上沒有什麼錯誤的諸葛亮拖垮,就是因為他們「內力深厚」有充足的物質保證。與之相對應的是,吳蜀這方面的建設乏善可陳。蜀中是因為先天條件優越,境內已經有了都江堰這樣的傑作而無需畫蛇添足勞民傷財,尚情有可原。東吳則完全是敗筆:東吳曾兩次在丹楊填建湖田,興建浦里塘。永安三年(魏景元元年)初建,投入的人力物力不可勝數,卻因為未能在枯水時施工,導致風急浪高而淹沒墩基,結果是「士卒死亡,或自賊殺,百姓大怨之。」第二次重建,仍然失敗。難怪後世不得不在江南廣開運河及興建水庫。江南雖然號稱魚米之鄉,三國時的農業水準卻相當低下,連牛耕等北方早已是常識的東西都未能普及,又沒有水庫潭池等可供水灌溉的水利建設,其生產效率可想而知。這樣的情況下,即使有百萬雄兵也得餓肚子,又怎麼能爭霸天下?
如果說曹魏給後人留下一筆豐厚的遺產,那麼蜀漢是保本,東吳則是一屁股債。開源同時,曹操也非常注意節流,並以身作則。史書中稱曹操「雅性節儉,不好華麗,後宮衣不錦綉,侍御履不二采,帷帳屏風,壞則補納,茵蓐取溫,無有緣飾。」簡單地說,衣服沒有花里胡哨,鞋子不曾雕花綉彩,帷帳屏風落滿補丁,床榻被褥「敗絮其中」。在曹操的大力糾正下,東漢以來的奢華之風為之一扭,天下的人都以廉潔勤儉自律。即使是高官顯貴也不敢過度鋪張,甚至出現了有人故意穿破舊衣服取悅曹操的咄咄怪事。建安十四年,曹操反過來不得不下令來糾正這一奇怪的不正之風。曹操的遺囑,也體現了自己的一貫儉朴的風格:「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畢,皆除服。其將兵屯戍者,皆不得離屯部。有司各率乃職。斂以時服,無藏金玉珍寶。」相比之下,劉備、孫權的晚年則是昏聵糊塗。《三國志·先主傳》注引《典略》記載:「劉備稱漢中王,於是起館舍,築亭障,從成都至白水關,四百餘區」,他的這些所作所為,後來成了陳群勸諫曹睿棄奢華罷宮室的反面教材:「昔劉備自成都至白水,多作傳舍,興費人役,太祖知其疲民也。」後來的夷陵之戰中劉備的表現,就更慘不忍睹了。孫權的「老糊塗」就更多了,甚至不老的時候都有些糊塗,以至於張昭以紂王的「酒池肉林」加以譏諷。後來孫權在太子廢立上的胡來更是把群臣弄得四分五裂無所適從,已經成了笑柄了。 誠然,曹操並不是個完人。他在徐州的屠城等都是應該受譴責的。但綜合看他的成功決不是偶然,無愧於陳壽「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的評論

10. 怎樣評價歷史人物曹操

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
其實曹操還是挺有功績的,掃平了中原,結束了北方版軍閥權割據的時代,恢復了北方的生產。後世對他的惡評,還是因為他覬覦帝位。
後世的統治者對於這種人肯定是要惡批的,要不然所有大臣都跟曹操那樣,那皇帝還怎麼當啊。諸葛亮之所以 被後世評價那個高,最主要是因為他是大忠臣,後世皇帝推崇他,無非是利用他給大臣們做個榜樣,要像他一樣對主公忠誠。電視里都把諸葛亮神話了,如果他真那麼牛B 早統一天下了,其實他就是個勞民傷財的主,吃了沒事就要打仗,加重了 蜀中百姓的負擔和兵役。

閱讀全文

與如何評價歷史人物曹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