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清朝歷史著名人物
1、林則徐,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竢村老人。福建侯官鼓東街(今屬福州市鼓樓區)人。。生於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七月二十六日。
父林賓日,字孟養,號暘谷,教書為業;母陳帙,做針線、剪紙花,以助家用。林則徐4歲隨父入塾啟蒙,少年擅文名。嘉慶三年(1798年)中秀才,就讀於鰲峰書院,開始注意經世致用之學。
2、朱耷(1626-1705),八大山人是我國明末清初傑出的寫意畫藝術大師。生於明天啟六年(1626年),卒於清康熙四十四年( 1705年),姓朱名耷,是明太祖朱元津第十六子朱權的九世孫。
他從小聰慧異常。又受過良好的藝術熏陶,八歲能作詩,十一歲能畫青綠山水,並能懸腕寫米體小楷,並進官學為諸生。
3、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香岩,又號壹公、無競居士,晚年自號抱冰。漢族,清代直隸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是對洋務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綱領的一個總結和概括。
毛澤東對其在推動中國民族工業發展方面所作的貢獻評價甚高,曾說過「提起中國民族工業,重工業不能忘記張之洞」。
4、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歷(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在位六十年,實際執政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也是史上實際掌權時間最長的皇帝。
乾隆與其父雍正、祖父康熙共同開創「康乾盛世」,他在位期間鞏固和發展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平定大小和卓、滅准噶爾汗國,安定西藏、平定大小金川,整飭吏治、重視農業、興修水利、發展漢學,始置伊犁將軍,完善治理新疆等。
5、曾國藩(1811-1872) 初名子城,字伯函,號滌生,謚文正,湖南長沙府湘鄉(今湖南省雙峰縣)人。中國清朝時期的軍事家、理學家、政治家,書法家,中興名臣之一,也是文學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
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湖南長沙府湘鄉白楊坪人,現屬湖南省雙峰縣荷葉鎮天子坪。 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道光十四年(1834)求學嶽麓書院,師從歐陽厚均。
㈡ 清朝歷史人物
八阿哥胤禩的福晉
八福晉——郭絡羅氏,她是安親王岳樂的外孫女和碩額駙明尚之版女康熙的寵妃—宜妃(郭絡權羅氏)的侄女,也是九阿哥胤禟的表妹,她從小在宜妃身邊長大,深的康熙的寵愛,雖不是格格卻比格格更嬌貴,可以說康熙除了嬌慣太子以外就最嬌慣這個女孩子了,可以說是個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天之嬌女
㈢ 清朝名人
1、鄧世昌
鄧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男,漢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廣東廣府人,籍貫廣東番禺縣龍導尾鄉(現為廣州市海珠區),清末北洋水師將領,民族英雄。
鄧世昌是中國最早的一批海軍軍官中的一個,是清朝北洋艦隊中「致遠」號的艦長。他有強烈的愛國心,常對士兵們說::「人誰不死,但願死得其所爾!」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時為致遠號巡洋艦管帶(即艦長)。1894年9月17日在黃海海戰中壯烈犧牲,謚壯節公,追封太子少保銜。
2、林則徐
林則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福建侯官縣人,是清朝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
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譽。1839年,林則徐於廣東禁煙時,派人明察暗訪,強迫外國鴉片商人交出鴉片,並將沒收鴉片於1839年6月3日在虎門銷毀。
3、於成龍
於成龍(1617年9月26日—1684年5月31日) ,字北溟,號於山,山西永寧州(今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人。清初名臣、循吏。
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於成龍被任命為羅城縣知縣,在任上明確保甲制度,百姓安居樂業,全力耕作土地。康熙六年(1667年),於成龍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康熙二十年(1681年)入京覲見,升任江南江西總督。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朝廷命令於成龍兼管江蘇、安徽兩地巡撫的政事,不久便在任上去世。被康熙帝追贈為太子太保,賜謚「清端」。有《於清端政書》八卷等著作傳世。
於成龍在二十餘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舉「卓異」,以卓著的政績和廉潔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愛戴,被康熙帝贊譽為「清官第一」。
4、朱淇
朱淇(1858—1931)廣東南海人。字季箴、原字籙生。室名聽雪廬。生於清咸豐八年。在光緒三年(1877)中秀才,不久就放棄舉業,旋專習經史,朱次琦之侄。
朱次琦(1807—1881)乃是清朝末年歷史文化名人之一,康有為是其入室弟子。後結識孫中山,並加入了孫中山發起組織的「興中會」 。
5、年羹堯
年羹堯(1679年—1726年1月13日),字亮工,號雙峰,安徽鳳陽府懷遠(今安徽省懷遠縣)人,後改隸漢軍鑲黃旗,清朝名將。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進士,官至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加封太保、一等公。他運籌帷幄,馳騁疆場,曾配合各軍平定西藏亂事,率清軍平息青海羅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戰功。
雍正二年(1724年)入京,得到雍正帝特殊寵遇,但翌年十二月,風雲驟變,被雍正帝削官奪爵,列大罪九十二條,賜令自盡。
㈣ 清朝有哪些人物
清朝名人有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曾國藩。
李鴻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稱李中堂,亦稱李合肥,本名章銅,字漸甫或子黻,號少荃(泉),晚年自號儀叟,別號省心,謚文忠。
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又是總督,稱「帥」,故時人皆呼之為「張香帥」。 晚清名臣、清代洋務派代表人物,出生於貴州興義府,祖籍直隸南皮。咸豐二年(1852年)十六歲中順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歲中進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歷任教習、侍讀、侍講、內閣學士、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兩江總督(多次署理,從未實授)、軍機大臣等職,官至體仁閣大學士。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漢族,字季高,一字朴存,號湘上農人。湖南湘陰人。晚清重臣,軍事家、政治家、湘軍著名將領,洋務派首領。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漢族,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宗聖曾子七十世孫。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清朝(1644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共傳十帝 ,享國二百六十八年。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 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 1644年大順攻佔明朝國都北京,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一片石之戰後,攝政王多爾袞率領清軍趁勢入關,同年順治帝遷都北京,從此清朝取代明朝成為全國統治者。政治上推行首崇滿洲、圈地投充、剃發易服、遷海令、文字獄等 ,軍事上平定大順、大西、南明等政權,並大規模屠城,20年間逐步掌控全國。
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同時清朝的政治也有很多弊病。明代後期的君權有一定的鬆懈,而清朝又把封建專制推向了最高峰。中後期由於政治僵化 、文化專制、閉關鎖國、思想禁錮、科技停滯等因素逐步落後於西方。
鴉片戰爭後多遭列強入侵,主權和領土嚴重喪失。也開始了近代化的探索,開啟了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使得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清朝後期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朝統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北洋軍閥袁世凱逼清末帝溥儀遜位,隆裕太後接受優待條件,清帝頒布了退位詔書,清朝從此結束。
㈤ 清朝歷史人物和事件
清朝(1644年—1911年),是中國封建歷史上的最後一個王朝,滿姓愛新覺羅。1616年(明萬曆四十四年),努爾哈赤建立王朝稱汗,國號大金,史稱後金。都城為赫圖阿拉(又名興京、赫圖阿喇、黑禿阿喇、黑圖阿拉,滿語「橫崗」之意。在今中國遼寧省新賓縣西永陵公社老城)。1636年(明崇禎九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李自成農民軍攻陷北京,明崇禎帝自殺。清軍乘機入關打敗農民軍,多爾袞迎順治帝入關,定都北京。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朝被推翻,清代自入關後,共歷十帝,二百六十八年。
▲後金政權的建立
女真族是滿族的前身,一直居住在今中國東北。和中原地區的漢族以及蒙古族和朝鮮族關系甚密。而直至明朝洪武時,由於蒙古族的殘余勢力被明朝壓制,於是明朝在東北一帶設立遠東指揮使司,開始著手控制女真部的各個部落。
女真族建州部猛哥帖木兒(努爾哈赤六世祖)時為建州衛左都督,北方的部族勢力強大,南下壓迫建州。猛哥帖木兒被殺,建州部被迫南遷,最終定居於赫圖阿拉。
南遷後,建州部與中原地區來往更為密切,社會生產力顯著提高,八旗制度隨即建立,而此時正是努爾哈赤擔任建州部首領。1583年(明萬曆十一年)努爾哈赤襲封為指揮使,以祖、父遺甲十三副,相繼兼並海西四部,征服東海女真,統一了分散在東北地區的女真各部。
1616年(明萬曆四十四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汗,建立大金(史稱後金),改元天命。
▲清軍入關
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清。1644年,李自成農民軍推翻明朝統治,明崇禎帝自殺。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打敗農民軍,同年,多爾袞迎順治帝入關,定都北京。清廷先後鎮壓了各地的農民起義和南明抗清武裝,逐步征服了全中國。
▲康雍乾盛世
清初,為緩和階級矛盾,實行獎勵墾荒、減免捐稅的政策,內地和邊疆的社會經濟都有所發展。至十八世紀中葉,封建經濟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峰,史稱「康乾盛世」。但這個所謂盛世仍停留在小農經濟階段,加上民族壓迫、封建集權、閉關鎖國的落後政治制度,為日後中國的衰弱埋下了隱患。與此同時,歐洲已經進入資本主義工業化發展階段,並在全球范圍殖民擴張,在經濟和軍事實力上迅速超越了中國。
▲半殖民半封建社會
1840年的鴉片戰爭和此後帝國主義的不斷入侵,使清政府與外國侵略者締結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如《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強迫清政府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半封建地社會,中國的主權受到嚴重損害。滿族統治者也失去了早期那銳意進取的精神,腐敗,僵化,自卑。人民負擔沉重,由此而爆發了一系列反帝反封建運動,如太平天國運動。為挽救自身命運,統治階級內部亦進行了一些革新運動,如洋務運動、[[戊戌變法]「新政」]等,試圖革新圖強,但始終未能趕上時代前進的步伐。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爆發,推翻清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帝制統治。
▲註:慈禧太後是清朝1861年—1908年實際執政者。慈禧太後原名葉赫那拉蘭兒,謚號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庄誠壽恭飲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後',葬於定東陵。清朝的皇後只有慈禧一開始就得到了22字謚號。
通稱宣統皇帝,也被尊為清遜帝,或末皇帝。2004年,清皇室家族後代已協商為溥儀追加謚號為愍帝,廟號為恭宗,但中國公眾尚未普遍知道此事。
㈥ 關於清朝的歷史人物
靠```郁悶 都是在網上找的答案
最好的了解就是現在不是出拉好多關於大清皇帝的 電視連內續劇容
象 乾隆的 嘉慶的``雍正,. 的 乾隆的 .康熙的 .順治的
當然很多裡面都會有2個皇帝一起有 就更好的了解了 可以對比下的了解
我特別喜歡看
到音響店或者電腦城都有賣 一套才20多```
也可以在網上下載看
拍的都很好 很有震撼力
我是電視迷 所以對明清的很了解
因為我愛好歷史 所以你可以私下和我溝通 加我QQ 我經常在
㈦ 朱緯的.清朝歷史人物
朱緯,[清](約公元一七二九年前後在世)山東歷城人。生卒年均不詳,約清世宗雍正中前後在世。年在七十四歲以外。由歲貢生官邱縣訓導。緯工詩,清淺而有脫灑之致。著有《夢村集》二卷,《四庫總目》傳於世。
㈧ 清朝年間有什麼出名的歷史人物,大臣。
太祖朝 何和禮 努爾哈赤起兵之初,尚勢單力薄,而何和禮和東阿部是一個叫強大的部落,回因此答努爾哈赤非常重視與東阿部的關系。何和禮也欽佩努爾哈赤的政治抱負和英勇善戰,同時感激他的知遇之恩,故於明萬曆十六年帥本部軍民歸順努爾哈赤,這就迅速壯大了努爾哈赤的勢力。努爾哈赤為使何和禮堅定為齊努力的決心,將長女東果格格③嫁給了何和禮。成為駙馬後的何和禮輔佐努爾哈赤創建了一代皇朝,成為開國五大臣之一,何和禮追隨太祖36年的征戰歲月中,可謂功勛卓著。
太宗朝 範文程
高祖朝 多爾袞 索爾圖
聖祖朝 李光地 姚啟聖 施琅
雍正朝 年羹堯 隆科多 岳鍾麟
乾隆朝 劉坤 劉庸 和珅
嘉慶
咸豐
道光 林則徐
同治
光緒朝就多了 北洋大臣 直隸總督 李鴻章 曾國藩 張之洞
㈨ 清朝的歷史人物
努爾哈赤 多爾袞 順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