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鯢的歷史故事

鯢的歷史故事

發布時間:2021-02-27 00:58:13

① 關於龍的傳說故事

1、《畫龍點睛》

傳說中國古代有一個叫張僧繇的畫家,他在一個寺院的牆上畫了四條龍,這四條龍都沒畫上眼睛。有人問他,為什麼不給龍畫上眼睛呢,他說,畫上眼睛,龍就會飛去。

聽的人不相信,偏要讓他畫上。張僧繇沒有辦法,只好用毛筆在龍頭上點上了眼睛。誰知道,剛點完兩條龍的眼睛天上就電閃雷鳴,颳起了大風,下起了大雨,牆壁也震破了,那兩條龍騰空而起,飛到天上去了,牆上就只剩下沒點眼睛的兩條龍了。

2、葉公好龍

春秋時,有位叫葉公的人非常喜歡龍。他家的屋樑上、柱子上和門窗上都雕刻著龍的圖案,牆上也繪著龍。傳說天上的真龍知道此事後很受感動,專程到葉公家裡來,把頭從窗口伸進屋子裡,把尾巴橫在客堂上。葉公看到後,嚇得面無血色,魂不附體,抱頭就跑。原來他並不是真正喜歡龍。他愛的是假龍,怕的是真龍。

3、龍的誕生故事

據傳,古時候森林裡的動物很多,而且非常兇猛,常常成群結隊出來襲擊、吞食人類,致使人類無法安寧地生活。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他們只好頻頻向天庭發出求救呼聲,祈求上天能懲治那些無比兇殘的動物。

天帝同情凡人的疾苦,立即委派六郎神到凡間查看,了解實情。 六郎神下到凡間目睹了動物撕咬凡人的場面,感覺到問題的嚴重,如果不及時拿出拯救辦法,人類將無法生存。他重重地劃出一條界線,暫時把人與動物隔離開,再遍訪百姓,搜羅各方面意見。

大家一致認為必須盡快在動物之中立一個「王」,以它來管制那些為所欲為的動物。六郎神採納了大家的意見,苦思冥想得出了一個妙計:以九種動物組合成一種新動物,取名為「龍」。說辦就辦,他即刻就在洞壁上漫漫地畫了起來。

先勾畫出蛇身,接著畫駝頭、鹿角、牛嘴、魚鱗、鳳尾、鷹爪,當畫完「獅須」的時候突然停了下來。他想這第九樣「虎眼」只能先畫在一旁放著,等到九九八十一天,念個咒,再把兩只「虎眼」安上去,以後這東西才會更聽話。快到八十天時候,有一個木匠帶著斧子、墨斗到深山老林里砍伐木頭,走入洞內歇息。

偶然之中看見洞壁上畫著一個動物圖案,覺得這是一個很奇怪東西,左看右看,就是缺少兩隻眼睛。他隨手拿起墨筆,模仿六郎神畫的「虎眼」,添在龍頭上。這下壞了,洞壁上的龍張牙舞爪扭動起來,嘴裡噴著濃霧,龍體火光四射,一時狂風大作,洞內飛沙走石,龍像一道閃電似的飛了出去。

木匠趴在地上,嚇得屁滾尿流。 一聽說「王」龍出洞,那些兇猛的動物早已聞風喪膽,再也不敢出來食人,從此,人們有了安全保障,可以隨隨便便在山野勞作。 但是,龍成了百獸之王後,日益狂妄,根本不聽六郎神的使喚,常常飛上天空興妖作怪,有時連續降雨不止,地上常鬧洪災,百姓叫苦連天。

後來,搖身一變,還多出了一條龍。六郎神一怒之下,一條鎮在雲層里,繼續看管動物;另一條則打入東海,令它不得隨意出入。 百姓以為龍雖然出了一點小差錯,但畢竟功大於過,依然把它視為吉祥物,因此,逢年過節都要紮上一條龍,走村串戶游耍一番,企盼來年風調雨順,太平安康。

4、擲杖成龍

傳說東漢費長房見一老翁掛著一把壺賣葯,然後就跳進壺里去。第二天,費去拜訪他,和他一起入壺,但見房屋華麗,酒菜也很好。費於是向老翁學道,後來騎著老翁所給的竹杖回家,投杖於葛陂,變成一條龍。

5、鯉魚躍龍門

鯉魚們都想跳過龍門。因為,只要跳過龍門,他們就會由普普通通的魚變成超凡脫俗的龍。可是,龍門太高,他們一個個累得筋疲力盡,摔得鼻青臉腫,卻沒有一個能夠跳過去。他們一起向龍王請求:「尊敬的殿下,請你把龍門降低一點吧!如果連一條鯉魚都跳不過去,這龍門不等於虛設了嗎?」

龍王不答應,鯉魚們就跪在龍王面前不起來。他們跪了九九八十一天,龍王終於被感動了,答應了他們的要求。

鯉魚們一個個輕輕鬆鬆第跳過了龍門,興高采烈的變成了龍。不久,成了龍的鯉魚們發現,大家都成了龍,跟大家都不是龍的時候並沒有兩樣。於是,他們又一起找龍王,說出自己心中的疑惑。龍王笑道:「真正的龍門是不能降低的。你要找到真正龍的感覺,還是去跳那座沒有降低高度的龍門吧。」

② 女媧的故事有

女媧造人的傳說

盤古開辟了天地,用身軀造出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那殘留在天地間的濁氣慢慢化作蟲魚鳥獸,替這死寂的世界增添了生氣。

這時,有一位女神女媧,在這莽莽的原野上行走。她放眼四望,山嶺起伏,江河奔流,叢林茂密,草木爭輝,天上百鳥飛鳴,地上群獸賓士,水中魚兒嬉戲,草中蟲之豸跳躍,這世界按說也點綴得相當美麗了。但是她總覺得有一種說不出的寂寞,越看越煩,孤寂感越來越強烈,連自己也弄不清楚這是為什麼。

與山川草木訴說心中的煩躁,山川草木根本不懂她的話;對蟲魚鳥獸傾吐心事,蟲魚鳥獸哪能能了解她的苦惱。她頹然坐在一個池塘旁邊,茫然對池塘中自己的影子。忽然一片樹葉飄落池中,靜止的池水泛起了小小的漣漪,使她的影子也微微晃動起來。她突然覺得心頭的死結解開了,是呀!為什麼她會有那種說不出的孤寂感?原來是世界是缺少一種像她一樣的生物。

想到這兒,她馬上用手在池邊挖了些泥土,和上水,照著自己的影子捏了起來。

捏著捏著,捏成了一個小小的東西,模樣與女媧差不多,也有五官七竅,雙手兩腳。捏好後往地上一放,居然活了起來。女媧一見,滿心歡喜,接著又捏了許多。她把這些小東西叫作「人」。

這些「人」是仿照神的模樣造出來的,氣概舉動自然與別的生物不同,居然會嘰嘰喳喳講起和女媧一樣的話來。他們在女媧身旁歡呼雀躍了一陣,慢慢走散了。

女媧那寂寞的心一下子熱乎起來,她想把世界變得熱熱鬧鬧,讓世界到處都有她親手造出來的人,於是不停工作,捏了一個又一個。但是世界畢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許久,雙手都捏得麻木了,捏出的小人分布在大地上仍然太稀少。她想這樣下去不行,就順手從附近折下一條藤蔓,伸入泥潭,沾上泥漿向地上揮灑。結果點點泥漿變成一個個小人,與用手捏成的模樣相似,這一來速度就快多了。女媧見新方法奏了效,越灑越起勁,大地就到處有了人。

女媧在大地上造出許多人來,心中高興,寂寞感一掃而空。她覺得很累了,要休息一下,到四處走走,看看那些人生活怎樣。

一天,她走到一處,見人煙稀少,十分奇怪,俯身仔細察看,見地上躺著不少小人,動也不動,她用手撥弄,也不見動靜,原來這是她是最初造出來的小人,這時已頭發雪白,壽終正寢了。

女媧見了這種情形,心中暗暗著急,她想到自己辛辛苦苦造人,人卻不斷衰老死亡。這樣下去,若要使世界上一直有人,豈不要永遠不停地製造?這總不是辦法。

結果女媧參照世上萬物傳種接代的方法,叫人類也男女配合,繁衍後代。因為人世間是仿神的生物,不能與禽獸同等,所以她又建立了婚姻制度,使之有別於禽獸亂交。後世人就把女媧奉為「神媒」。

③ 娃娃魚在歷史上有怎樣的地位

大鯢俗稱娃娃魚,屬兩棲綱,是3億年前與恐龍同一時代生存並延續下來的大型兩棲動物,有「活化石」的美稱。距目前為止,大鯢最古老的化石是在美國懷俄明州的下新世地層中發現的。這些化石,大約距今有700萬年至300萬年的歷史。

④ 娃娃魚的典故

青岩山進深溝西北坡一帶瀑布多、潭多;潭多,娃娃魚也多。傳說這些娃娃魚是送子娘娘給五條有功的神龍送來為他們把守山門的。

傳說真武帝上了天宮,修成了正果。為感謝五條神龍相救之恩,真武帝就問五條神龍有什麼要求他會盡力滿足他們。一條神龍來到人間一游,有心留在風景秀麗的賽武當,真武帝就在賽武當為他們每位安置了一個龍潭,然後請送子娘娘給一條神龍送支幾個守門的娃娃解悶。

送子娘娘懷里抱著娃娃來賽武當,她看神龍們都居住在水裡,就將懷里的娃娃往水潭裡一丟,那些娃娃一見水都「哧溜溜」地鑽進魚腹投胎轉世,變成了有手有腳,會夜間唱歌的娃娃魚。所以,當地百姓只要見到水中戲嬉的娃娃魚,就知道順著這潭水可以找到龍宮寶殿。「娃娃魚戲水」也成了賽武當一景。

⑤ 中國小鯢的物種學史

中國小鯢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珍貴野生動物,看上去似蜥非蜥,似魚非魚,跟娃娃魚相似。但它卻並非魚類,而是一種兩棲爬行動物。它可以用肺呼吸,像青蛙一樣,需要藉助濕潤的皮膚來進行氣體交換,作為輔助呼吸,所以必須生活在水中或水域的附近,以昆蟲、蠕蟲、蚯蚓等小動物為食。
據了解,1889年,一外國人最早在湖北宜昌發現這種小動物,定名為「中國小鯢」。上世紀30年代,又有人在福建崇安、浙江溫嶺和湖南祁陽發現過「中國小鯢」,爾後便銷聲匿跡。
由於瀕臨滅絕,1986年與國寶大熊貓一起被國家 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事實上,這種有3億年歷史、與恐龍同處一個發展時代,當年曾與恐龍「稱兄道弟」的古老物種,歷盡滄桑劫難能頑強地繁衍生息至今,本身就足以令人震撼,堪稱珍貴的「生物活化石」,被生物學家譽為研究古生物進化史的「金鑰匙」。
2005年05月02日,在湖南省安仁縣豪山鄉發現了很多。
2007年8月,甘孜州海拔4600米一海子出水溪谷中發現很多,地方老百姓用來泡酒飲用,據說可以治胃病。
2007年12月9日,中國小鯢在廣東東莞觀音山森林公園內的原始次森林一小溪岩縫中被發現。
2008年在四川省達州市萬源一個溶洞,當地村民發現過中國小鯢。
2007年和2015年,廣東東莞觀音山景區工作人員在景區內先後兩次發現了中國小鯢。
2013年2月,湖南省衡陽縣岣嶁峰內發現兩條中國小鯢,同年10月,湖北省宜昌市長陽縣火燒坪鄉某工地上,一輛挖機在挖石頭時,挖出了一條中國小鯢,後被當地林業部門放生。
2015年10月,在福建省龍岩市長汀縣,當地遭受暴雨洪災侵襲,造成部分鄉鎮水土嚴重破壞,給小鯢的生存環境帶來嚴重的影響,一些小鯢在洪災後爬出洞穴,爬到田間地頭,被群眾捕捉。之後,當地畜牧獸醫水產局將回收的300多隻珍稀小鯢放生。

⑥ 魚的歷史有多久

近五億年前,地球上生命歷程進程中發生了一次重大的飛躍,出現了最早的魚形動物,揭開了脊椎動物史的序幕,從而導致動物界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真正的魚類最早出現於三億余年前,在整個悠久歷史過 程中,曾經生存過大量的魚類,早已隨著時間的消逝而消亡絕滅,今天生存在地球上的魚類,僅僅是後來出現、演化而來的極小的一部分種類。
人類在很早以前就能識別物種,給以名稱,通常所說的「魚」包括水中的所有動物,因而把許多生活在水中的動物均冠以魚名,把鯨、海豹、大鯢(娃娃魚)、烏賊、魷魚、章魚、海星、海哲、海綿、文昌魚等與魚類混為一談。到底那些水生動物 才是真正的「魚」,對於「魚」的劃分,在不同年代有著不同的定義。
二千幾百年前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紀元前427——347)對魚類所下的定義是:「這一類(魚類)是由完全無知無覺的東西造出來的。變形之主以為在這一類中給予純潔的呼吸是不再值得的,因為它們是各種罪惡的後代,而存在著不潔之心。變形之主把它們投入水中,使它們通過深厚的污泥,來呼吸那神妙而純潔的空氣。這就是魚和牡蠣以及其他所有的水生動物,作為有了莫大的無知之罪而得到的處罰,被遙遠地分離開來了」。柏拉圖的觀點充滿了神創論。由於近代科學的發展,早已徹底否定了這種觀點。
我國漢代初期的《爾雅》把動物分為蟲、魚、鳥、獸4類,其中魚包括了魚類、兩棲類、爬行類等低等脊椎動物及鯨和蝦、蟹、貝類等
18世紀瑞典博物學家林奈(1707——1778)創立了現代分類學,他在所著的《自然系統》一書中,他將動物界分為哺乳、鳥、兩棲、魚、昆蟲及蠕蟲等6綱。1859年,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出版了《物種起源》一書,誕生了系統分類學。從此,魚類的定義及包含范圍也就確定下來。
究竟那些動物屬於「魚」?現代分類學家給「魚」下的定義是:終生生活在水裡、用鰓呼吸、用鰭游泳的脊椎動物。魚類包括園口綱、軟骨魚綱和硬骨魚綱等三大類群、世界上已知魚類約有26000多種,是脊椎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大類,約占脊椎動物總數的48.1%.它們絕大多數生活在海洋里,淡水魚約有8600餘種。我國現有魚類近3千種,其中淡水魚約1000種左右。
在我國沿海近岸淺水區的粗砂中生活著一種體形細長,長不超過50毫米,兩端尖、半透明的小「魚」,其學名為「文昌魚」,它的外形雖是魚,但它並不屬於魚類,文昌魚的體背側雖具脊索,但無脊柱的構造,體內無骨骼,無明顯的頭,心臟未形成。文昌魚近似魚的特徵主要表現在有脊索、神經管和鰓裂,在分類學上處於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的中間過渡類群——原索動物的全索類,也稱無頭類。

⑦ 娃娃魚歷史、文化、典故的典故么;

娃娃魚學名為鯢,分小鯢和大鯢兩種,大鯢又稱瑕(魚字旁),素有「活化石」之稱。它是與恐龍繁衍生息於同一時代並延續至今的珍稀物種,也是地球上現存最原始、體型最大的兩棲類動物。大鯢是反映地球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穩定性、生態環境優劣的生物指示劑。
目前發現的大鯢體長1•8米,是現存最大的兩棲類動物,前肢四指,後肢五趾,頭部疣粒顯著,自頸側至體側有皮膚皺,以魚、蛙、蝦為食,分布在四川、山西、陝西、河南等地(2002年在我國赤峰市寧城縣一處侏羅紀地層中發現1•65億年前的真螈類動物化石,這是最早的娃娃魚祖先)。或許幾千年前的大鯢,它們的體型更長大,因此具有被後人神化為龍的資格。
《水經注•伊水》引《廣志》曰:「鯢魚聲如小兒啼,有四足,形如鯪鱧,可以治牛,出伊水也。」所謂「可以治牛」,當是能夠治服牛的意思,表明伊水的鯢魚個頭相當的大。屈原在《楚辭•天問》里問道:「焉有虯龍,負熊以游?」意思是哪裡有這樣大的無角龍,能夠馱著黃熊在江河上出遊?所謂虯龍可能指的也是大鯢,而人或神乘龍出遊的傳說當亦源於此(不排除人馴服大鯢用以渡河的可能性,因為大鯢不像鱷魚那樣危險;不過,鯢魚也有兇猛的一面,見《呂氏春秋•貴直》)。
《本草綱目•鱗部四》稱:「鯢魚,在山溪中,似鯰有四腳,長尾,能上樹,聲如小兒啼,故曰鯢魚,一名人魚。」由於鯢魚能爬上山椒樹,因此又稱山椒魚。娃娃魚的這種兼具水行、陸行和樹行的生存能力,有可能被後人誇張成龍的上天入地入水的神奇本領。
根據全彩繪《經典圖讀山海經》(上海辭書出版社),中華寶典《五藏山經》是帝禹時代的國土資源普查白皮書,其中記述許多地方都有娃娃魚,然而卻有著不同的名稱,例如瑕(大鯢)、諦魚(小鯢)、赤儒和人魚;此外,《五藏山經》記述有當時人們對龍的崇拜習俗,但沒有直接描述龍的形貌特徵及其價值。
但是,到了夏代文獻《海外西經》里,娃娃魚已被稱為龍魚,而且開始被神化了:「龍魚陵居在其(諸夭之野)北,狀如狸(鯉),一曰嘏(鯢),即有神聖乘此以行九野。」顯然,夏代的人還知道龍的原形是大鯢;不過,已經有點拿不準,而且與鯉魚混淆了(估計是鯉與鯢音相近而誤傳,鯉魚跳龍門的故事,可能原本屬於鯢魚)。
接下來,在周代早期文獻《海內北經》里則稱「陵魚人面,手足,魚身,在海中」,這就表明周代的人已經不怎麼知道龍魚(陵與龍通)是娃娃魚了,以為它是海洋里的魚類。在周代和春秋戰國時的作品《詩經》里,現存的305篇提到動物108種(《中國古代動物學史》,科學出版社),其中沒有娃娃魚,表明當時娃娃魚非常少,人們的眼球已經見不到它們了。
根據蔡墨掌握的上古文獻,帝舜時代有一個名叫董父的人,擅長畜養龍,被封為豢龍氏。到了夏帝孔甲時(公元前17世紀),在黃河和漢水獲得兩對龍,被認為是上帝賜給的乘龍;但是孔甲不知道如何喂養龍,遂聘請劉累養龍,並封其為御龍氏;後來有一條雌龍死了,御龍氏將死龍肉烹製成肉湯,獻給夏後吃;夏後品嘗後,問起龍養得怎麼樣了,御龍氏懼罪而遷居魯縣,夏代的養龍活動從此也就消失了。
此外,《尚書•舜典》記載帝舜任命22名中央和地方的長官,其中任命龍為納言,即帝王的喉舌,相當於今天的政府發言人或宣傳部長,並兼有欽差大臣的身份。這就表明帝舜時代,龍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動物,並有人(氏族)以龍為圖騰(或者以捕龍、養龍為職業);以「龍」為發言人,可能與娃娃魚的啼聲與人類相近有關,而且娃娃魚是唯一能發聲的魚類(蛙類除外)。

⑧ 鯨的故事

鯨集體自殺之謎(一)
1979年7月17日,加拿大歐斯海峽狹長的沙灘上,突然從海中沖上來一大群不速之客——鯨,粗略估算一下,足有百餘頭。這群鯨集體沖上海灘自殺的消息在當地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其實,有關鯨集體自殺的事,在世界其他一些海域也曾發生過。早在1784年,法國海岸就發生過這類怪事。這年3月13日;在奧捷連恩灣里,只見一群抹香鯨趁漲潮時游上海灘,退潮時,也不肯游去。結果有32頭鯨擱淺在沙灘上,吼叫之聲在數千米外都能聽到。最後,這群抹香鯨活活乾死在沙灘上。當時,人們還沒有援救鯨的意識,只是眼睜睜地看著它們「自殺」。到了本世紀六七十年代之後,人們慢慢有了援救鯨類的意識,然而事情並不那麼簡單。 1970年1月11日,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一處海灘上,一大群逆戟鯨不顧一切沖上海灘,沖上來的達150餘頭。海岸警備隊發現了它們;立即把它們拖回到海里,可是它們又沖上岸,個個都是「寧死不屈」的樣子。最後那些沖到海灘上的,全部乾死了。這個事例說明,鯨沖上海灘,並不是誤入歧途,而是它們完全不想活了。說它們是「自殺」一點兒也不過分,而且是地地道道的集體自殺。
鯨為什麼要集體自殺呢?幾十年來,不少人在研究這個問題,得出的結果也不一致。有人說,鯨自殺可能是鯨群中的領頭鯨神經錯亂而導致的結果。有的認為,鯨自殺可能是這群鯨患了某種我們人類還弄不清的疾病所致。還有人說,可能是鯨群追捕食物誤入淺灘擱淺的緣故。總之,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不過,這些說法都不能使人信服。
為了揭開鯨集體自殺之謎,許多科學家進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少的進展。荷蘭科學家杜多克收集整理了133例鯨自殺的事例。他發現,鯨自殺的地方,在地球各個角落都有,通常是在低海岸、水下沙灘、沙地或是淤泥沖積地區的海角。鯨有精確的回聲定位器官,發生自殺時,往往是因為鯨的測定方位器官受到干擾,以致導航系統發生困難而自殺的。造成回聲定位系統失靈的主要原因是遇到了緩斜沙質海底。另一個原因是鯨在捕捉食物時,由於聲波系統紊亂造成的。俄羅斯的學者認為,鯨集體自殺的原因是出於一種保護同類的本能。據1985年美國科學家的一份研究報告說,從212例鯨和海豚集體自殺的事例分析,凡是發生鯨類自殺的地方,全都是磁場最弱的地方。這意味著什麼呢?它與鯨的集體自殺有必然聯系嗎?這都沒有最後的答案,可見,鯨集體自殺之謎並沒有真正揭開。

鯨集體自殺之謎(二)

加拿大紐芬蘭的波林半島是一個令人神往的地方。除了秀麗迷人的海岸風景,明媚的陽光和清新的海風,更有一個最令遊客們心動的景觀--在湛藍湛藍的海面上,有時會突然噴起一股水柱,像噴泉一樣;有時又突然會翹起一雙大尾鰭,像是一隻巨大的蝴蝶停留在海面上 ,有時還會傳來"哼哼"的歌聲,聲音剛完,突然從水面下躍出一個龐然大物,背脊著水,又用鰭翅拍打浪花,嬉鬧玩耍,弄得浪花四濺,真是自由自在,樂而忘形。原來,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鯨,那股水不過是鯨呼吸時從鼻孔里噴出來的巨大水柱,而那隻海上的大蝴蝶,就是鯨的尾鰭。
漁民約翰就住在海邊的小漁村裡,每次看到這樣的景象,他就會驕傲地向遊客們介紹說:"看哪,這就的鯨!"看到遊客們驚訝的神態,他又不厭其煩,滔滔不絕地向人們介紹起:"鯨雖然生活在海洋中,外形很像魚卻不是魚,是高級的哺乳動物,它們也有很多種類,如藍鯨、座頭鯨、露脊鯨、抹香鯨等。鯨遨遊大海,或沉或浮,活動自如,而且和我們漁民相處得非常友好,比我家的小狗還親熱哪!"
誰知,沒過幾天,災難就降臨了。那是1979年7月16日,約翰和幾個好朋友正在海邊聊天,突然,海面上許多鯨像是受了驚嚇一樣,爭先恐後地向海灘上沖來。這突如其來的事情令他們面面相覷,莫名其妙。很快,第一條鯨沖上了沙灘,扭動身體奮力拍打著,浪花漫天飛濺,鯨上了陸地之後,它的骨骼支撐不住它的身體,這條鯨立即顯出了痛苦的神色,輾轉掙扎。而此時,第二、第三條鯨也紛紛躍上了海灘,苟延殘喘。鯨奮力地掙扎著,拍打鰭肢,痛苦地呻吟,許多母鯨還帶著幼鯨,而海中的鯨卻依然拚命地向岸上沖來。
歐斯峽角灣小漁村的漁民們聞訊紛紛湧向海邊,他們用船橫在海灘外,阻止鯨沖向海灘;約翰又叫大家拿來繩索、水泵等奮力將鯨拖回深水處,但這一切都無濟於事,鯨身體龐大,花了很大的力氣才將幾條鯨拖回水中,但很快,它們又重新向岸上沖來。……有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海灘上平靜下來了,精疲力竭的人們看著海灘上鋪滿一條又一條鯨的死屍,都不禁痛苦起來,泣不成聲。漁民約翰說:"我從未見過人們如此痛苦的目光。"
前來處理事務的政府環境保護局4官員對約翰他們說:"類似的事件很多,世界各地都有發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約翰急切地問,"那是因為近年來海水受到嚴重污染,鯨缺少生存的良好環境而自殺身亡吧!"那官員眉頭緊皺,若有所思地說。
當然了,鯨的"集體自殺"之迷實際上要復雜得多。幾年後,約翰從環境保護報上看到了一則消息:美國拉斯帕爾馬斯大學獸醫學系教授洛佩斯.胡拉多和英國倫敦大學生物系教授M.西蒙氏經過細致深入的調查研究,解開了鯨"集體自殺"之迷。他們認為鯨的"集體自殺"的原因是軍艦產生的各種雜訊污染:軍艦上的發動機聲音,水下的爆炸聲以及軍艦上的水聲測位儀和回聲測位儀(聲納系統)等,造成了鯨回聲定位系統的紊亂,使鯨不辨方向而誤送性命,釀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悲劇。而事實也證明了,發生鯨集體擱淺海灘的當時,在附近的洋面上都有軍艦正在活動。謎解開了,但我們人類應該如何去採取措施使鯨的悲劇不再重演呢?約翰想起那位政府環保局官員的深邃的目光,就像他眼前幽藍幽藍的海水一樣,帶著一絲憂郁迷茫的神色

⑨ 寵物(這兩個字)的來歷,歷史,要具體的

寵物
寵物是抄人們不是為了經濟目襲的,而是為了精神目的而豢養的動物。一般為了消除孤寂,或娛樂而豢養,一般寵物在主人那裡會受到很好的對待,但由於對寵物的需求,導致寵物市場的出現,為了贏利,從野生到達市場之前,會有許多動物導致不必要的死亡。寵物一般是哺乳綱或鳥綱的動物,因為這些動物腦子比較發達,容易和人交流。但其實人可以把所有種類的動物變成寵物,包括魚綱、爬行綱、兩棲綱甚至昆蟲,不過一般寵物都是體型比較小的動物。

目前常見的寵物包括:

哺乳類

馬 狗 貓 嚙齒動物(包括倉鼠<金絲熊>, 荷蘭豬, 小白鼠, 沙鼠, 金花鼠, 八齒鼠, 寒號鳥<鼯鼠>和大花鼠. ) 兔 貂 刺蝟 羊駝 小型的豬 猴 驢

鳥類

虎皮鸚鵡 葵花鸚鵡 金剛鸚鵡 其他種類的鸚鵡 金絲雀和其他種類的鳴禽(包括百靈,畫眉) 鴿 灰葵花鳥

爬行類

蜥蜴 鬣蜥 蛇 龜 鱷魚(包括寬吻鱷, 短吻鱷,印度食魚長吻鱷,灣鱷<通常只有小時能當寵物飼養>)

兩棲類

蛙 蟾蜍 娃娃魚 鯢 蚓螈(一種地下生活的類似蚯蚓的兩棲類動物)

魚類

金魚 錦鯉 熱帶魚

昆蟲類

螞蟻 蟋蟀 蜘蛛

閱讀全文

與鯢的歷史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