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歷史人物喬博

歷史人物喬博

發布時間:2021-02-27 00:32:02

① 中國古代著名的歷史人物

1、孔子。(前551年9月28日<農歷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農歷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 漢族人,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理論政治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編撰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據有關記載,孔子出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南辛鎮魯源村);孔子逝世時,享年73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載於語錄體散文集《論語》及先秦和秦漢保存下的《史記·孔子世家》。

2、孫武(約公元前535-?),字長卿,漢族,中國春秋時期齊國樂安(今山東惠民,一說博興,或說廣饒)人。著名軍事家。曾率領吳國軍隊大破楚國軍隊,佔領了楚的國都郢城,幾滅亡楚國。其著有巨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後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為國際間最著名的兵學典範之書。

3、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前210年)名政(正),嬴姓秦氏,又名趙政(趙正。先秦時期姓氏並未統一,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故秦始皇叫趙政。)。秦莊襄王之子,傑出的政治家、軍事統帥。戰國末期秦國君主、首位完成中國統一的秦王朝的開國皇帝。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對中國和世界的歷史均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4、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漢族,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後為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他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戰,為全國盡快統一,在北方廣泛屯田,興修水利,對當時的農業生產恢復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抑制豪強,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此外,他還精於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孟德新書》等書。作為一代梟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詩歌,抒發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苦難生活,慷慨悲涼。

5、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號卧龍(也作伏龍),漢族,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謚曰忠武侯;後來的東晉政權為了推崇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代表作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誡子書》等。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諸葛亮在後世受到很大的尊崇,成都有武侯祠,大詩人杜甫也有贊揚諸葛亮的《蜀相》名篇傳世。

6、武則天(624年~705年)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唐高宗時代曾出現另一個民間起義的女皇帝陳碩真),也是繼位年齡最大的皇帝(67歲即位),又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唐高宗時為皇後(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時為皇太後(683—690),後自立為武周皇帝(690—705),改國號「唐」為「周」,定都洛陽,並號其為「神都」。史稱「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認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於天空之上。於稱帝後上尊號「聖神皇帝」,退位後中宗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武則天也是一位女詩人和政治家。

② 一位歷史人物的故事

孔子的故事,孔子率眾弟子周遊列國時,有一段時間的處境非常悲慘。
有一次,孔子師徒被人困在陳國境內的荒野里,糧食吃光了,連續七天沒吃上飯,以至於孔子餓得昏昏沉沉地睡在車上。
孔子的弟子顏回為了救師傅,不惜拉下臉皮求乞於人,四處奔波,找來一點糧米,便趕緊拾柴燃火,燒起飯來。在飯快要煮熟時,鍋里飄出的香味使孔子來了精神,不禁抬頭觀看,正巧,他看見顏回正在用手抓出一把米飯填入口中。
過了不久,飯熟了,顏回首先盛來一碗,恭恭敬敬地捧給孔子。
孔子假裝沒看見顏回偷食之事,坐起來說:「剛才睡夢中見到我的父親,這飯若是干凈的話,我想先用來祭奠一下他老人家。」
顏回聞言忙說:「不行,不行,這飯不幹凈。剛才燒飯時,有些煙塵落入鍋中,棄掉沾上煙塵的米太可惜,我便抓出來吃掉了。」
孔子聞言大吃一驚,深為自己錯怪了顏回而內疚不已,這才知道「顏回偷吃」的真相,十分感慨。
孔子當即把弟子們召到跟前,說:「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弟子記之,知人固不易矣!」
從此,孔子更加信任顏回。
哲理點撥:即使是自己親眼所見的事情,也還得加以仔細分析才能避免出差錯。
眼睛看到的只是表象,如果僅憑對事對人的表象就妄下結論,有時也難免出錯誤!

歷史名人的資料

在我的認識里,評價一個君主到底是暴君還是明君,要看他做的什麼事來判斷,亦或者是功大於過亦或者是過大於功來看待。

嬴政生活的年代是戰國的末期,當時戰國七雄之間彼此攻伐無度,最受苦的就是列國之中的百姓。周朝建立八百年的時間里,諸侯國之間頻繁的攻打,由起初的幾百個諸侯國,發展到最後變成七個諸侯國之間彼此攻打。

從這個層面上來看,秦始皇的功勞絕對大過他的過錯,在我看來,修皇陵確實奢侈了一些,但正因為如此,還給我們留下了足以震懾世人的秦兵馬俑。

總之我認為,秦始皇算是個明君。

④ 歷史上姓喬的名人及他們的事跡

喬 吉:太原(今屬山西省)人,後遷杭州(今屬浙江),元代散曲家、戲曲作家。作品風格清麗,後代並其與張可久為元散曲兩大家。其作現存《兩世緣》、《揚州夢》、《金錢記》三種,今人輯《夢符散曲》。
喬 達:(今屬北京)人,元代畫家,以山水見長。
喬 彝:元代晉寧人,為人剛正有節,時賊陷晉寧,彝命家人整冠肅衣,先令妻子依次投井,己隨赴之,賜謚「純潔」。
喬 宇:樂平(今山西昔陽)人,明代成化年間進士武宗時任南京兵部尚書,威震當地。世宗時任吏部尚書,清正廉明,聲望極高。
喬 林:如皋(今屬江蘇省)人,清代畫家兼篆刻家。
喬智明:前趙鮮卑前部人,歷隆、慮二縣令,以德行而名,有「神君」之稱號。
喬知之:馮翊(今屬陝西省)人,唐代官至左司郎中,以俊才而著稱。傳其作《緣珠篇》送與窈娘(原為其婢女,後被武承嗣所奪),窈娘讀後感憤而自盡。
喬執中: 高郵(今屬江蘇省)人,宋代進士。其人通經術,性寬厚有仁,多次修改法典,使很多人重生。在王安石執政時,曾編修《熙寧條例》。
喬行簡:婺州東陽(今屬浙江省)人,宋代紹興年間進士,官至右丞相。知無不言,好薦士,多至顯達。封魯國公,卒謚「文惠」。著有《周禮總說》、《孔山文集》。
喬三教、喬仲常:均為河中(今山西省永濟蒲州鎮)人,宋代畫家。
喬允升:洛陽(今屬河南)人,明代刑部尚書執法不撓,曾為遭魏忠賢迫害的諸多官員平反,受人稱頌。
喬光烈:上海人,清乾隆進士。為官清正廉明,兩袖清風,歷任寶雞知縣、湖南巡撫、甘肅布政史等職。做官30多年,仍然兩袖清風。在任知縣時,他親自教農民種桑養蠶,被人稱為喬公桑。著有《最樂堂集》。

喬松年:山西省徐溝(今屬清徐)人,清道光進士。曾配合怡良、曾國藩鎮壓太平軍、捻軍。歷任常州、蘇州知府,兩淮鹽運使,倉場侍郎,東河河道總督等職。著有《論語淺解》、《蘿摩亭札記》、《喬氏載記》。

喬用遷:湖北孝感人,清嘉慶進士。曾協助林則徐開展禁煙運動,歷任廣東按察使、山西布政史、貴州巡撫等職。喬世埴:上海人清代詩人。
喬清秀(女):河南省內黃人,河南墜子演員,原名李金秀,因隨喬利元學藝而更名。唱腔清脆而輕快流暢,稱「喬派」,擅唱《玉堂春》。
喬冠華:江蘇省鹽城人,現代著名外交活動家。曾留學日本、德國,長期從事文化和新聞工作。建國後從事外交工作,曾任外交部長。
喬恆志:遼寧遼陽人,1945年加入東北民主聯軍,從事戰地救護工作,在火線上英勇靈活,屢次出色完成戰場包紮和搶救任務,在解放戰爭中先後立大功6次,小功2次,榮獲「紅色青年救護英雄」稱號。1950年出席全國戰斗英雄代表會議後,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鬼頭洞戰斗中,率救護班,冒敵炮火,將33名傷員轉至安全地帶。同年11月在東坪洞戰斗中犧牲。

⑤ 高中歷史著名人物

1、春秋時期齊國管仲改革

①內容:改革內政,發展生產,改革軍制

②結果:使齊國強盛,齊桓公確立霸業。

2、公元前356年,秦國商鞅變法

評價:

①以法律形式廢除了井田制,確認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廢除了奴隸主貴族的世襲特權,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展,加強了新興地主階級的中央集權制度

②秦國逐漸強大,為後來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③商鞅實行的嚴刑酷法和文化高壓政策,對後來秦朝產生消極影響

④商鞅主張的法家思想,成為秦國占統治地位的政治思想

3、北魏孝文帝改革(略)、後周周世宗改革(略)、慶歷新政(略)

4、王安石變法(1069年,宋神宗時)

①內容與作用:

A、理財措施

a、青苗法→使農民免受高利貸盤剝,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

b、募役法→減輕了農民的差役負擔,保證了生產時間

c、農田水利法→各地興修了許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為良田

d、方田均稅法→增加了封建國家的田賦收入

e、市易法→有利於穩定物價和商品交流,國家收入增加

B、軍事措施

a、保甲法→加強對人民的控制,抵禦遼和西夏進攻主,減少了軍費開支

b、將兵法→加強了軍隊訓練,充實了邊防力量

C、教育措施

a、改革科舉制度,廢除明經諸科,進士科專考經義和時務策;設明法科,考律令、斷案等

b、整頓太學,重新編纂教科書,內容為儒家經典;考試成績優秀者,可直接做官

②成效

政府的財政收入大為增加,各地興修了許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為良田,軍事實力有所增強,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積貧積弱的局面

③失敗原因

a、用人不當,出現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現象

b、新法在一定程度上觸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

c、宋神宗後期的動搖和去世,改革失去了重要的支持力量

④評價

a、變法是在北宋中期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銳的情況下進行的地主階級改革運動,在客觀上有利於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但不可能使北宋從根本上擺脫封建統治危機

b、王安石能針對統治積弊大膽改革,這種面對封建統治危機勇於改革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王安石是我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5、張居正改革:實行一條鞭法(1581年)

①目的:為了緩和階級矛盾,增加政府收入,挽救統治危機

②內容:,

a、將原來的田賦、徭役、雜稅並為一條,徵收銀兩

b、把從前按戶、丁徵收的役銀,分攤在田畝上,按人丁和田畝的多寡來分擔

③意義:是我國賦稅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納銀代役的規定,相對減輕了農民的負擔,農民對國家的人身依附關系鬆弛;賦役征銀的辦法,適應了商品經濟發展的需要,有利於農業商品化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增長

附:

1、我國古代改革或變法的分類

①富國強兵的改革:管仲改革、王安石變法

②社會制度的根本變革:李悝變法、吳起變法、商鞅變法

③封建王朝內部調整統治政策的改革:慶歷新政、王安石變法、張居正改革

④少數民族學習先進漢族文化的變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2、決定改革成敗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①是否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是否遵循社會發展規律

②改革派與反對派力量強弱對比

③最高統治者的態度

④改革的策略方針與用人是否得當

⑤是否觸犯人民的利益

3、古代改革對我們的啟示

①改革是歷史發展的要求與產物

②革除社會弊病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手段,改革是推動歷史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

③是否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是改革成敗的重要因素

④改革不會一帆風順,必將遭到舊勢力,既得利益者的反對,充滿著尖銳的斗爭

這些高中歷史都講過的 。

望採納 謝謝!

⑥ 姓喬的名人

大喬小喬

⑦ 姓喬的在歷史上有什麼著名人物啊

三國江東大小喬 和她們的父親喬公
還有18路諸侯討伐董卓時一個諸侯叫喬冒
新中國的 喬冠華

喬達:山水畫家,燕(今屬河北)人。
喬行簡:南宋大臣。浙江東陽人,光宗紹熙進士,理宗時曾任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進知樞密院事、右丞相、左丞相,晚年至平章軍國重事,並被封為魯國公。著有《周禮總說》、《孔山文集》。
喬林:唐代宰相,太原(今屬山西)人。
喬知之:左司郎中,馮翎(今屬陝西)人。
喬維岳:官至太常少卿、壽州刺史,南頓(治所在今河南項城西)人。
喬用遷(?-1851),湖北孝感人。字見齋。嘉慶進士,授內閣中書。充軍機章京。後歷任廣西南寧知府、道員,廣東按察使。1840年,林則徐在廣州禁煙時,曾率軍在穿鼻洋、尖沙角轟擊入侵的英國軍艦和走私船。同年任山東布政使。1845年升貴州巡撫。1852年卒。
喬松年:清代山西巡撫,徐滿人。
喬世植:上海人,著名詩人。
喬林:畫家、篆刻家,如皋人。
喬允升:明代刑部尚書,洛陽(今屬河南)人。
喬宇:著名大臣,樂平(今屬河北)人。
喬中和:太原通判,丘(今屬河北)人。
喬吉:元代散曲家、戲曲作家,太原(今屬山西)人,後居杭州(今屬浙江),散曲風格清麗,內容則多消極頹廢,明清人多以他同張可久並稱為元散曲兩人家。

⑧ 歷史人物

秦檜的故事

南宋高宗年間。有一天,皇後在後宮設宴,召集各位官太太和貴婦人參加。

席間,御廚端上來一道菜——淮青魚。這種魚因為產量稀少,因此相當名貴。皇後很得意地招呼大家享用,還特別問宰相秦檜的老婆王氏:「你吃過這種魚嗎?」

王氏不假思索,回答道:「經常吃,我們家比這大的淮青魚都有,娘娘您要想吃,我明天就給您進奉幾條。」

王氏以為找到了一個拍皇後馬屁的好機會,回到家裡就把這事對秦檜說了,沒想到秦檜聽後大驚失色,說:「你這個蠢女人,闖了大禍了知不知道?」

王氏生氣地說:「我是為你在宮內鋪路,你不領情還罷了,反過來還責罵我。」

「唉!」秦檜嘆了口氣,也不理王氏,在房裡皺著眉頭來回轉悠。忽然,他的眉頭一展,高聲對外面喊道:「來人啊!去,買幾條大草魚,明天讓夫人送去宮里。」

「什麼?你讓我送草魚?」王氏莫名其妙,「那值幾個錢!而且它雖然看起來像淮青魚,但皇後娘娘可是行家,一看就知道。你想魚目混珠,不要命了?」

「你送淮青魚才真的叫不要命了!聽我的,明天就送大草魚進宮。」秦檜冷冷地說道。

第二天,皇後看到王氏送來的草魚,大笑道:「我昨天還跟皇上說,淮青魚天下珍饈,不信秦愛卿家會比皇家還要多。原來是你給搞錯了,把這些普通的大草魚當成淮青魚了,哈哈哈……」

⑨ 關於歷史人物「小喬」

小喬,廬江皖縣(今安徽潛山)人也。父橋國老德尊於時。小喬國色流離,資回貌絕倫。建安答三年,周瑜協策攻皖,拔之。娶小喬為妻。後人謂英雄美女,天作之合。
性別:女
生卒:176~223年
籍貫:揚州廬江郡皖縣(今安徽潛山)
容貌:國色天香
父親:橋國老
(橋姓今簡化為喬,兩姓合一,後來都作喬國老。)
配偶:周瑜
姐姐:大喬
子女:兩子(周循、周胤)一女(嫁與太子孫登)
備註:小喬之名,取字1997年出土的漢末皖縣縣志,雖為殘卷,但其中提到二喬之名諱,只是不之縣制所提二喬是否為大小喬。故雖屬推測但應有一定依據。

⑩ 喬姓有什麼歷史人物

喬達:山水畫家,燕(今屬河北)人。
喬行簡:南宋大臣。浙江東陽人,光宗紹熙進士,理宗時曾任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進知樞密院事、右丞相、左丞相,晚年至平章軍國重事,並被封為魯國公。著有《周禮總說》、《孔山文集》。
喬林:唐代宰相,太原(今屬山西)人。
喬知之:左司郎中,馮翎(今屬陝西)人。
喬維岳:官至太常少卿、壽州刺史,南頓(治所在今河南項城西)人。
喬用遷(?-1851),湖北孝感人。字見齋。嘉慶進士,授內閣中書。充軍機章京。後歷任廣西南寧知府、道員,廣東按察使。1840年,林則徐在廣州禁煙時,曾率軍在穿鼻洋、尖沙角轟擊入侵的英國軍艦和走私船。同年任山東布政使。1845年升貴州巡撫。1852年卒。
喬松年:清代山西巡撫,徐滿人。
喬世植:上海人,著名詩人。
喬林:畫家、篆刻家,如皋人。
喬允升:明代刑部尚書,洛陽(今屬河南)人。
喬宇:著名大臣,樂平(今屬河北)人。
喬中和:太原通判,丘(今屬河北)人。
喬吉:元代散曲家、戲曲作家,太原(今屬山西)人,後居杭州(今屬浙江),散曲風格清麗,內容則多消極頹廢,明清人多以他同張可久並稱為元散曲兩人家。
還有三國的大小喬,姓名不詳一說其父叫喬玄。

閱讀全文

與歷史人物喬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