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特的歷史人物

特的歷史人物

發布時間:2021-02-26 23:43:13

歷史人物有哪些,有什麼特點

劉邦,心狠手辣,但看人眼光准,善於採納意見。極度無恥和虛偽

❷ 中國著名歷史人物

中國著名歷史人物有:

1、韜略鼻祖、兵家之宗——呂尚

姜子牙(約前1156年—約前1017年),中國著名歷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姓,呂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單呼牙,別號飛熊,因其先祖輔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於呂,故以呂為氏,也稱呂尚。

相傳姜子牙72歲時在渭水之濱的磻溪垂釣,遇到了求賢若渴的周文王,被封為「太師」(武官名),稱「太公望」,俗稱太公,被周武王尊為「師尚父」。

姜子牙輔佐武王伐紂建立了周朝,是齊國的締造者,周文王傾商,武王克紂的首席謀主、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勛,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

周初分封,姜子牙被封為齊國君主,他治國有方,創建了泱泱大國,遺風猶存,累世相續,為後來的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五霸之首」而奠定了基礎。

2、春秋第一霸的主謀者——管仲

管仲(公元前725-前645年),經鮑叔牙力薦,為齊國上卿(即丞相),有「春秋第一相」之譽,對內政外交政策進行全面的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富國強兵的方針策略,被齊恆公任為上卿,尊稱「仲父」。

執政四十年,因勢制宜,分設各級官吏,選拔士子,賞勤罰惰,征賦稅,統一鑄造、管理錢幣,制定捕魚、煮鹽之法;對外採取「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代的第一個霸主,所以又說「管夷吾舉於士」。

他秉政三年,齊國大治,成為「五霸之首」。

3、奇謀成霸業、經商成巨富——范蠡

范蠡(lǐ),字少伯,漢族,春秋時期楚國宛地三戶邑(今河南淅川縣)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謀士和實業家。後人尊稱「商聖」。

他出身貧賤,但博學多才。後至齊,父子戮力耕作,致產數十萬。齊人聞其賢,使為相。范蠡辭而不受,後遷往陶地(今山東肥城湖屯鎮陶山,幽棲寺本名「陶公幽棲寺」,俗稱西幽寺,始建於宋代,緊鄰范蠡墓。)經商積資巨萬,世稱「陶朱公」。

期間三次經商成巨富,三散家財,乃中國儒商之鼻祖。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4、計關秦王朝興衰成敗——李斯

李斯(約前280年-前208年),秦朝丞相,河南駐馬店上蔡縣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千古一相。

李斯協助秦始皇統一天下;秦統一之後,李斯參與制定了秦朝的法律和完善了秦朝的制度,力排眾議主張實行郡縣制、廢除分封制,提出並且主持了文字、車軌、貨幣、度量衡的統一。

李斯貢獻巨大,但是害死了韓非,後被趙高所害。

5、輔佐劉邦創建西漢王朝的謀略家——張良

張良(約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漢族,潁川城父(今河南省寶豐縣李庄鄉古城村)人。

曾勸劉邦在鴻門宴上卑辭言和,保存實力,並疏通項羽叔父項伯,使劉邦得以脫身。後又以出色的智謀,協助漢高祖劉邦在楚漢戰爭中最終奪得天下,幫助呂後扶持劉盈登上太子之位,被封為留侯。

他精通黃老之道,不留戀權位,晚年據說跟隨赤松子雲游。張良去世後,謚為文成侯。

《史記·留侯世家》專門記載了張良的生平。漢高祖劉邦在洛陽南宮評價他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表現出張良的機智謀劃、文韜武略。後世敬其謀略出眾,稱其為「謀聖」。

❸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十大人物

你好,中國歷史上出現無數英雄人物,你心中位列前十的都有誰?我們國家是一個輩出英雄的民族,從古到今不管是戰爭還是和平我們民族都有無數的感動英雄人物。他們有來自一線的,也有來自普通崗位的,也有來自國外的,他們是軍人,他們是農民,他們又或是醫生等等。那麼在這無數的英雄人物裡面,在我心中最喜歡我最敬佩的前十位是,錢學森、袁隆平、鄧稼先、彭德懷、雷鋒、葉挺、鍾南山、莫言、朱熹,孔子。

每一個積極向上的民族都應該崇尚自己民族的英雄,我們更應該尊重和愛戴我們的英雄,因為一個弘揚歷史英雄的民族才是一個發光發熱的民族。我們心中都有自己的明星和偶像,這些英雄就應該位列在我們心中。


❹ 中國古代著名的歷史人物

1、孔子。(前551年9月28日<農歷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農歷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 漢族人,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理論政治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編撰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據有關記載,孔子出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南辛鎮魯源村);孔子逝世時,享年73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載於語錄體散文集《論語》及先秦和秦漢保存下的《史記·孔子世家》。

2、孫武(約公元前535-?),字長卿,漢族,中國春秋時期齊國樂安(今山東惠民,一說博興,或說廣饒)人。著名軍事家。曾率領吳國軍隊大破楚國軍隊,佔領了楚的國都郢城,幾滅亡楚國。其著有巨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後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為國際間最著名的兵學典範之書。

3、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前210年)名政(正),嬴姓秦氏,又名趙政(趙正。先秦時期姓氏並未統一,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故秦始皇叫趙政。)。秦莊襄王之子,傑出的政治家、軍事統帥。戰國末期秦國君主、首位完成中國統一的秦王朝的開國皇帝。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對中國和世界的歷史均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4、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漢族,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後為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他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戰,為全國盡快統一,在北方廣泛屯田,興修水利,對當時的農業生產恢復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抑制豪強,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此外,他還精於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孟德新書》等書。作為一代梟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詩歌,抒發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苦難生活,慷慨悲涼。

5、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號卧龍(也作伏龍),漢族,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謚曰忠武侯;後來的東晉政權為了推崇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代表作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誡子書》等。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諸葛亮在後世受到很大的尊崇,成都有武侯祠,大詩人杜甫也有贊揚諸葛亮的《蜀相》名篇傳世。

6、武則天(624年~705年)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唐高宗時代曾出現另一個民間起義的女皇帝陳碩真),也是繼位年齡最大的皇帝(67歲即位),又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唐高宗時為皇後(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時為皇太後(683—690),後自立為武周皇帝(690—705),改國號「唐」為「周」,定都洛陽,並號其為「神都」。史稱「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認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於天空之上。於稱帝後上尊號「聖神皇帝」,退位後中宗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武則天也是一位女詩人和政治家。

❺ 歷史人物一覽表

夏 後羿,女嬌,妹喜,夏啟,夏桀
商 妲己,伊尹,比干,婦好,商容,西伯侯姬昌,崇侯虎, 聞仲,箕子,微子,伯夷 ,叔齊 ,紂王,還有盤庚。
周 武王,呂尚,周公,幽王,褒姒,郝王
春秋戰國 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孟嘗君,孔子,老子,莊子,孟子等諸子百家,田忌,孫武,伍子胥,孫臏,樂毅,吳起,李牧,白起,屈原,荊軻,龐涓,夫差,勾踐,介子推
秦 嬴政,2勢,趙高,李斯,蒙恬,蒙括,王翦,項羽
漢 劉邦,韓信,蕭何,陳平,張良,呂後,東方朔,王昭君,灌嬰,張騫、衛青、霍去病,李廣,班超,班固,武帝,文帝,景帝,光武帝,霍光,司馬遷
三國 三國人物實在太多,只有復制了
梓潼 龐義
安定 程銀
建鄴 張英 陳橫
北海 孫乾 武安國 王朗 國淵
會稽 周昂 周昕 樊能 虞翻
晉陽 李肅 曹性 郝萌 楊丑 穆順 方悅
天水 華雄
下邳 呂岱 糜竺 曹豹 車胄 陳珪
北平 魏攸 鞠義
薊 蔣義渠 吳巨
武威 賈詡
洛陽 韓浩 蔡琰 韓玄 楊奉
漢中 張魯
長沙 區星
鄴 蘇由 潘鳳 沮授 田豐 審配 呂翔 呂曠
陳留 典韋 夏侯淵 夏侯敦 劉馥 毛玠
長安 傅異 杜畿
南皮 文丑 顏良 高覽 焦觸 逢紀 李孚 季雍 晆元進 韓呂子
濮陽 董昭 於禁 程昱 陳宮 李豐
宛 黃忠 許攸 張勛 韓胤 紀靈 楊弘 俞涉 樂就 梁綱 橋蕤 婁圭
襄平 公孫度
汝南 袁胤 許靖 袁渙 雷薄
吳 嚴白虎 嚴興 許貢 凌操
平原 華歆 崔琰
許昌 鍾繇 荀彧 戲志才 辛評 郭圖 荀椹
小沛 劉勛
江州 嚴顏
廬江 周泰
許昌 荀彧 陳群 郭嘉 戲志才 鍾繇 許褚
長安 張既 傅異 金旋
南皮 牽招 焦觸 李孚 張南
壽春 劉繇
吳 嚴白虎 嚴興 許貢
下邳 車胄
襄陽 向朗 杜畿
成都 張任 張松 王甫 吳蘭
洛陽 盧植 韓玄 徐晃 蔡琰 司馬朗
濮陽 程昱 王忠 伊藉
平原 崔琰
陳留 梁習 滿寵 毛玠 劉馥
襄平 國淵
北海 孫乾
薊 鄒靖 徐藐 吳巨
晉陽 郝萌 楊丑 卞喜 張燕 韓遁
鄴 趙范 趙雲 呂翔 呂曠 蘇由
宛 黃忠 陳震 婁圭 李嚴
汝南 程秉 周倉 廖化 劉辟 何儀 裴元紹 龔都 呂范 袁渙 李通
吳 凌操 嚴畯
會稽 賀齊 董襲 虞翻 樊能 周昕
建鄴 呂岱
天水 王異
建鄴 陳橫 張英
洛陽 徐晃 韓玄 楊修 蔡琰 楊奉
柴桑 蔣干 呂蒙
武陵 潘浚
長沙 桓玠
濮陽 王累
陳留 梁習
長安 皇甫嵩 金旋
壽春 蔣欽 劉馥
成都 秦宓 王甫
襄陽 向朗 杜畿
鄴 趙范
南皮 郭援 李孚
長安 張既 傅異
平原 崔琰
零陵 劉度 刑道榮
建寧 李恢
襄平 國淵
晉陽 王凌 卞喜 張燕 韓遁
下邳 糜氏 陳矯 車胄
廬江 魯肅 宋謙 大喬 小喬 周泰
北平 閻柔
汝南 魏延 張閻 周倉 廖化 劉辟 何儀 裴元紹 龔都 李通
北海 孫乾 程秉
薊 徐藐
宛 甘寧 婁圭 李嚴
汝南 周倉 廖化 劉辟 何儀 裴元紹 龔都 趙雲 陳到 魏延
壽春 張閻 陳蘭 雷薄 步騭
長沙 桓玠
宛 婁圭 李嚴
天水 王異 楊肁
安定 韓德
成都 秦宓
建鄴 呂岱 謝旌
濮陽 胡班
洛陽 司馬懿 賈逵 司馬孚 關平
建寧 李恢
武陵 鞏志
鄴 樊氏
薊 田予 徐藐
晉陽 張燕 王凌
小沛 溫恢
武威 蔡琰
北海 吳質
廬江 魯肅
襄平 國淵
武陵 廖立
零陵 程秉 刑道榮
晉 衛瓘,王羲之,王獻之,司馬炎,謝安,謝玄
隋 楊堅,楊素,楊廣,宇文化及,楊玄感,竇建德
唐 李淵,李世民,魏徵,李建成,李元吉,房玄齡,李隆基,楊貴妃,李白,杜甫,秦瓊,尉遲恭,武則天,郭子儀,安祿山,史思明,韓愈,柳宗元
宋 趙匡胤,趙光義,楊業,佘賽花,徽宗,欽宗,趙構,岳飛,宗澤,韓世忠,李綱,蔡京,高俅,童貫,岳雲,王安石,3蘇,司馬光,歐陽修,
元 鐵木真,忽必烈
明 朱元璋,朱棣,朱允文,常遇春,徐達,劉伯溫,戚繼光,鄭成功,李自成,朱由檢,劉瑾,魏忠賢,石謙
清 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康熙,乾隆,紀昀,和珅,鰲拜,明珠,索額圖,陳廷敬,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洪秀全,石達開,慈禧,光緒,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李光地,施琅,吳三桂
手打不容易,有用就採納吧

世界歷史著名人物

980 -1037 I.西拿 阿拉伯
? -1051 畢升 中國
1021-1086 王安石 中國
1028-1087 威廉一世 英國
1031-1095 沈括 中國
1037-1101 蘇軾 中國
? -1121 方臘 中國
1084-1151 李清照 中國
1103-1142 岳飛 中國
1125-1210 陸游 中國
1130-1200 朱熹 中國
1215-1294 忽必烈 中國
1235-1303 卜尼法八世 羅馬教皇國
1236-1283 文天祥 中國
1245- ? 黃道婆 中國
1254-1324 M.波羅 義大利
1265-1321 但丁 義大利
1269-1354 黃公望 中國
1313-1375 薄伽丘 義大利
1328-1398 朱元璋 中國
1369-1415 胡斯 捷克
1371-1433 鄭和 中國
1394-1460 恩里克王子 葡萄牙
1405-1468 斯坎德培 阿爾巴尼亞
1420-1506 雪舟 日本
1427-1509 沈周 中國
1450-1500 迪亞士 葡萄牙
1451-1506 哥倫布 義大利
1452-1519 D.芬奇 義大利
1460-1524 D.伽馬 葡萄牙
1470-1523 唐寅 中國
1470-1559 文徵明 中國
1471-1528 丟勒 德國
1472-1528 王守仁 中國
1475-1564 米開朗琪羅 義大利
1480-1521 麥哲倫 葡萄牙
? -1552 仇英 中國
1490-1525 閔采爾 德國
1490-1576 提香 義大利
1518-1593 李時珍 中國
1521-1593 徐渭 中國
1527-1602 李贄 中國
1528-1587 戚繼光 中國
1533-1603 伊麗莎白一世 英國
1545-1598 李舜臣 朝鮮
1547-1616 塞萬提斯 西班牙
1550-1597 巴倫支 荷蘭
1559-1626 努爾哈赤 中國
1561-1626 F.培根 英國
1561-1642 朴仁老 朝鮮
1562-1633 徐光啟 中國
1516-1616 莎士比亞 英國
1550-1616 湯顯祖 中國
1562-1635 維加 西班牙
1564-1642 伽利略 義大利
1571-1630 開普勒 德國
1577-1640 魯本斯 荷蘭(佛蘭德斯)
1583-1645 格勞秀斯 荷蘭
1588-1679 霍布斯 英國
1592-1670 誇美紐斯(考門斯基) 捷克
1596-1650 笛卡爾 法國
1598-1652 陳洪綬 中國
1599-1658 克倫威爾 英國
1599-1660 委拉斯開茲 西班牙
1518-1593 李時珍 中國
1521-1593 徐渭 中國
1527-1602 李贄 中國
1528-1587 戚繼光 中國
1533-1603 伊麗莎白一世 英國
1545-1598 李舜臣 朝鮮
1547-1616 塞萬提斯 西班牙
1550-1597 巴倫支 荷蘭
1559-1626 努爾哈赤 中國
1561-1626 F.培根 英國
1561-1642 朴仁老 朝鮮
1562-1633 徐光啟 中國
1516-1616 莎士比亞 英國
1550-1616 湯顯祖 中國
1562-1635 維加 西班牙
1564-1642 伽利略 義大利
1571-1630 開普勒 德國
1577-1640 魯本斯 荷蘭(佛蘭德斯)
1583-1645 格勞秀斯 荷蘭
1588-1679 霍布斯 英國
1592-1670 誇美紐斯(考門斯基) 捷克
1596-1650 笛卡爾 法國
1598-1652 陳洪綬 中國
1599-1658 克倫威爾 英國
1599-1660 委拉斯開茲 西班牙
1707-1778 林奈 瑞典
1707-1783 歐勒 瑞士
1710-1782 歌德 德國
1711-1765 羅蒙諾索夫 俄國
1712-1778 盧梭 法國
1713-1784 狄德羅 法國
1723-1777 戴震 中國
1723-1790 A.斯密 英國
1724-1804 康德 德國
1728-1809 博爾頓 英國
1729-1781 萊辛 德國
1732-1809 海頓 奧地利
1735-1815 段玉裁 中國
1736-1819 J.瓦特 英國
1743-1793 馬拉 法國
1743-1794 拉瓦錫 法國
1743-1805 鄧石如 中國
1744-1829 拉馬克 法國
1744-1832 王念孫 中國
1746-1828 戈雅 西班牙
1749-1832 歌德 德國
1754-1793 路易十六 法國
1756-1791 莫扎特 奧地利
1758-1794 羅伯斯比爾 法國
1759-1805 席勒 德國
1760-1825 聖西門 法國
1766-1844 道爾頓 英國
1769-1821 拿破崙.B 法國
1769-1852 威靈頓 英國
1769-1859 A.洪堡 德國
1770-1827 貝多芬 德國
1770-1831 黑格爾 德國
1771-1858 R.歐文 英國
1772-1823 李嘉圖 英國
1772-1837 傅立葉 法國
1777-1855 C.F.高斯 德國
1778-1850 聖馬丁 阿根廷
1782-1840 帕格尼尼 義大利
1783-1830 玻利瓦爾 委內瑞拉
1785-1850 林則徐 中國
1788-1824 拜倫 英國
1789-1846 李斯特 德國
1791-1867 法拉第 英國
1792-1822 雪萊 英國
1794-1858 佩理 美國
1797-1828 舒伯特 奧地利
1797-1856 海涅 德國
1797-1875 賴爾 英國
1798-1855 密茨凱維支 波蘭
1798-1863 德拉克洛瓦 法國
1799-1837 普希金 俄國
1799-1850 巴爾扎克 法國
1802-1885 雨果 法國
1803-1869 柏遼茲 法國
1804-1857 格林卡 俄國
1804-1872 費爾巴哈 德國
1806-1872 胡亞雷斯 墨西哥
1807-1882 加里波第 義大利
1808-1879 杜米埃 法國
1809-1852 果戈里 俄國
1809-1865 林肯 美國
1809-1882 C.達爾文 英國
1810-1849 肖邦 波蘭
1811-1848 別林斯基 俄國
1811-1886 李斯特.F 匈牙利
1811-1888 薩米恩托 阿根廷
1812-1870 狄更斯 英國
1812-1870 赫爾岑 俄國
1813-1883 R.瓦格納 德國
1813-1901 威爾第 義大利
1814-1864 洪秀全 中國
1814-1875 米勒 法國
1815-1898 俾斯麥 德國
1816-1888 鮑狄埃 法國
1818-1883 屠格涅夫 俄國
1818-1883 馬克思 德國
1819-1892 惠特曼 美國
1819-1901 維多利亞女王 英國
1820-1895 恩格斯 德國
1821-1880 福樓拜 法國
1822-1856 維爾特 德國
1822-1884 孟德爾 奧地利
1822-1895 巴斯德 法國
1823-1849 裴多菲 匈牙利
1823-1886 A.奧斯特洛夫斯基 俄國
1824-1884 B.斯梅塔那 捷克
1826-1866 B.黎曼 德國
1828-1888 狄慈根 德國
1828-1889 車爾尼雪夫斯基 俄國
1828-1906 易卜生 挪威
1828-1910 托爾斯泰 俄國
1830-1878 大久保利通 日本
1830-1905 米歇爾 法國
1831-1879 J.C.麥克斯韋 英國
1832-1883 馬奈 法國
1834-1907 門捷列夫 俄國
1835-1901 福澤諭吉 日本
1835-1909 利奧波德二世 比利時
1835-1910 M.吐溫 美國
1839-1881 穆索爾斯基 俄國
1840-1893 柴可夫斯基 俄國
1840-1902 佐拉 法國
1840-1909 伊藤博文 日本
1840-1913 倍倍爾 德國
1840-1917 羅丹 法國
1840-1928 哈代 英國
1843-1907 E.格里格 挪威
1844-1908 里姆斯基-科薩耶夫 俄國
1844-1927 吳昌碩 中國
1844-1930 列賓 俄國
1847-1931 愛迪生 美國
1848-1916 蘇里科夫 俄國
1848-1932 狄蓋特 法國
1849-1936 巴甫洛夫 俄國
1850-1921 伐佐夫 保加利亞
1852-1911 范特荷甫 荷蘭
1852-1912 明治天皇 日本
1852-1919 E.費雪 德國
1853-1895 馬蒂 古巴
1854-1895 全琫准 朝鮮
1855-1935 米丘林 俄國(蘇聯)
1856-1924 布拉戈耶夫 保加利亞
1856-1950 蕭伯納 愛爾蘭
1857-1933 蔡特金 德國
1859-1933 片山潛 日本
1860-1904 契訶夫 俄國
1861-1919 詹天佑 中國
1861-1941 泰戈爾 印度
1863-1938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俄國(蘇聯)
1863-1957 齊白石 中國
1865-1898 譚嗣同 中國
1865-1955 黃賓虹 中國
1866-1930 恰佑比 阿爾巴尼亞
1866-1909 庫尼亞 巴西
1866-1925 孫中山 中國
1866-1944 R.羅蘭 法國
1866-1845 T.H.摩爾根 美國
1867-1934 M.S.居里 法國(原籍 波蘭)
1867-1945 珂勒惠支 德國
1868-1936 高爾基 俄國(蘇聯)
1868-1963 杜波依斯 美國
1869-1936 章炳麟 中國
1869-1948 甘地 印度
1869-1954 M.A.尼克索 丹麥
1870-1924 列寧 俄國
1871-1919 盧森堡 德國
1871-1919 K.李卜克內西 德國
1871-1945 德萊塞 美國
1871-1950 H.曼 德國
1874-1916 黃興 中國
1875-1946 加里寧 俄國(蘇聯)
1875-1955 T.曼 德國
1875-1963 沈鈞儒 中國
1877-1925 廖仲愷 中國
1877-1926 捷爾仁斯基 俄國
1879-1907 秋瑾 中國
1879-1953 斯大林 俄國
1879-1955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德國
1880-1961 薩多維亞努 羅馬尼亞
1881-1936 魯迅 中國
1882-1938 李儀祉 中國
1882-1949 吉米特洛夫 保加利亞
1885-1919 斯維爾德洛夫 俄國(蘇聯)
1885-1960 林伯渠 中國
1886-1944 台爾曼 德國
1888-1939 馬卡連柯 俄國(蘇聯)
1889-1923 林祥謙 中國
1889-1927 李大釗 中國
1889-1971 李四光 中國
1889-1977 卓別林 英國
1890-1939 白求恩 加拿大
1890-1969 胡志明 越南
1893-1930 馬雅可夫斯基 俄國
1894-1942 J.R.迪亞斯 西班牙

❼ 歷史上都有哪些特出的人物啊

曾國藩(1811--1872年)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他從湖南雙峰一個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書生入京赴考,中進士留京師後十年七遷,連升十級,37歲任禮部侍郎,官至二品。緊接著創見因母喪返鄉,恰逢太平天國巨瀾橫掃湘湖大地,他因勢在家鄉拉起了一支特別的民團湘軍,歷盡艱辛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為一等勇毅侯,成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後歷任兩江總督、直隸總督,官居一品,死後被謚「文正」。 曾國藩所處的時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轉而為沒落、衰敗,內憂外患接踵而來的動盪年代,由於曾國藩等人的力挽狂瀾,一度出現「同治中興」的局面,曾國藩正是這一過渡時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各個方面產生了令人注目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僅作用於當時,而且一直延至今日。從而使之成為近代中國最顯赫和最有爭議的歷史人物。 詳情請看: http://..com/question/13166183.html 2.軍史人物:有爭議的歷史人物——司徒雷登 司徒雷登出生在中國,並在中國度過了大半生。他的父親是一位在中國傳教的美國牧師。他曾子繼父業,做過牧師。他也是辛亥革命後,在現場親耳聆聽孫中山先生發表願將臨時大總統讓位於袁世凱的講演的唯一一位西方記者。 司徒雷登是燕京大學的主要創辦人,並長期擔任燕大的最高行政領導。在燕大,他提倡學術自由,支持學生運動。為了提高教學質量,他不惜出重金聘請了許多著名的國內外教授,從而使燕大成為當時可與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齊名的中國名校。 抗戰時期,司徒雷登站在中國人民一邊,反對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為燕大師生逃離日佔區,奔赴大後方和抗日根據地提供過種種掩護與方便,並因此被日寇關進監獄達三年之久。 1946年7月,已70高齡的司徒雷登被馬歇爾選中,出任美國駐國民黨政府的最後一任大使,因而被深深地捲入了當時的中國政治,成為一個非常矛盾的人物:他既與蔣介石私交甚篤,又做過毛澤東和周恩來的座上客。他執行當時美國政府的對華政策,支持國民黨政權,燕大的學生為此打出了「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標語。在「調停」失敗後,司徒雷登站在蔣介石一邊,支持國民黨打內戰,但當蔣介石下台,國民黨政府被迫遷往廣州,要求各國使館一同南遷時,他卻堅持留在南京,以務實的態度積極與中國共產黨代表聯絡,並希望美國政府及時承認共產黨中國這一現實。當時,他已做好了到北京與毛澤東和周恩來會談的准備,但他的建議沒有得到美國政府的批准,不得不遺憾地離開中國。途經沖繩島時,他發表聲明主張美國應承認中國共產黨的政權,因此被美國國務院下了「禁言令」。 詳情請看: http://www.jrj.com.cn/NewsRead/Detail.asp?NewsID=122254 3.慈僖太後 一個女人,幾乎成了歷史上第二個女皇,但她沒有這么做,沒登大寶。 沒有慈僖主政的這30年,既沒有洋務運動,也沒有「同光中興」,慈僖穩定了清庭30年,在她死後僅僅不到5年,天下大亂。 戊戌變法如果成了,中國一定亂,改革嘛,只有一步步來,過於激進的改革對於中國這么大的國家是不適應的。

❽ 歷史上著名的人物有哪些

1、武則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 )

自名武曌 ,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82歲),與漢朝的呂後並稱為「呂武」。

2、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

嬴姓,趙氏,名政,又名趙正(政)、秦政,或稱祖龍 ,秦莊襄王之子。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今邯鄲),並在此度過了少年時期。前247年,13歲時即王位。前238年,22歲時,在故都雍城舉行了國君成人加冕儀式,開始「親理朝政」。

3、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

清朝第四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蒙古人稱他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語「平和寧靜」之意,為漢語「康熙」的意譯)。西藏方面尊稱為「文殊皇帝」。順治帝第三子,母親為孝康章皇後佟佳氏。

4、杜甫(712年—770年)

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原籍湖北襄陽,後徙河南鞏縣。 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5、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

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後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又繼續訓政,實際行使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最長壽的皇帝。

❾ 世界歷史上的著名人物

影響世界歷史進程的10大歷史人物

1、美尼斯 :埃及法老, 統一上下埃及,強化王權對地方的統治,極大的推動了埃及文明的發展。
2、漢謨拉比: 巴比倫國王, 統一伊拉克兩河流域,制定漢謨拉比法典,實現了統治區的法制化管理,為世界上已知的第一部成文法。是巴比倫文明的代表。
3、阿育王 :印度孔雀帝國國王, 定佛教為國教,大力推行並實施。為佛教的傳播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礎。是佛教文明的代表。
4、亞歷山大: 希臘化馬其頓帝國皇帝, 征服中東,終結埃及文明和巴比倫文明。實現中東的希臘化,同時希臘公民在義大利的殖民和文化傳播,使希臘文化成為羅馬文化的源泉。是希臘文明的代表。
5、秦始皇: 中國秦朝皇帝, 中國統一者,中央集權制的奠基人,統一文字、貨幣等,以法家統一思想。後來,漢武帝把儒家立為正統思想,但政治制度仍基本繼承秦始皇。所以秦始皇是中華文明的代表。
6、凱撒: 古羅馬將軍,征服環地中海地區,以希臘文明為源泉,發展形成羅馬文化,為羅馬帝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後繼者後代將耶穌的基督教定為國教,發展形成今天西方的基督文明。所以凱撒可以作為西方文明的代表。
7、穆罕默德: 阿拉伯帝國哈里發, 統一阿拉伯半島,建立伊斯蘭教。後繼者征服埃等地,實現中東的伊斯蘭化。是伊斯蘭文化的締造者。
8、成吉思汗: 蒙古帝國大汗, 和後繼者一起征服歐亞大陸,將孤立的儒家文化和伊斯蘭文化及基督文化納入政治版圖,馬可波羅游記刺激了後來哥倫布的大航海和西方殖民時代。是東西方文化開始接觸的橋梁。
9、拿破崙: 法蘭西帝國皇帝, 統一歐洲大部,拿破崙法典成為歐洲各國制定資本主義法律的樣本。
10、希特勒: 德意志第三帝國元首, 征服歐洲及北非,發動二戰,是納粹主義的代表。由於二戰,催生了聯合國和當今世界政治格局。所以希特勒是影響二十世紀至今的關鍵人物。

閱讀全文

與特的歷史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