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古代戰爭故事
1、赤壁之戰
周瑜嫉恨諸葛亮,所以想找個理由殺掉諸葛亮。於是周瑜讓諸葛亮10天內造十萬支箭。諸葛亮表示3天之內就能送10萬支箭過來。周瑜很吃驚諸葛亮向魯肅借了20隻快船,600名士兵,把每條船用布蒙上,兩邊堆滿一捆捆的乾草。周瑜得知這一情況後,心裡非常懷疑,不知諸葛亮這么做的意義。到第三天,天還沒亮,諸葛亮便派人請魯肅和他一同去取箭。
然後,把20條快船用長繩連起來,一直往江北駛去。當時,長江上霧雲很大,對面看不見人。魯肅心裡不明白,問諸葛亮怎麼回事,諸葛亮笑而不語。不久,船靠近曹操的水寨。諸葛亮命令將船頭朝東船尾向西,一字擺開,士兵一起敲鼓吶喊。曹操聽了報告,說:「霧天作戰恐有埋伏。先讓水陸軍的弓箭手向他們射箭,霧散後再進軍。」於是,箭像雨點一樣射向那20條船。
箭頭落在草捆上,排得密密麻麻。過了一會兒,諸葛亮命令船頭掉過來,再由西向東排開,於是,另一面又被射滿了箭。等到太陽要升起來霧快散時。諸葛亮命令軍士開船,並大喊:「謝謝丞相的箭!」船到了南岸,周瑜已經派了500名軍士在江邊等著搬箭,卸完後共有十二三萬支箭。魯肅見了周瑜,把諸葛亮借箭的事說了一遍。周瑜嘆:「諸葛亮真是神機妙算,我實在不如他啊!
2、官渡之戰
東漢獻帝建安5年(公元200年),袁紹擁兵20萬南下,進攻許昌,想一舉消滅曹操.不久,袁紹便帶兵渡過黃河,直逼官渡,跟曹操主力(曹操當時兵力只有4萬)決戰.當時的袁紹不管是在兵力、糧草、佔有地盤等方面,都大大優於曹操.但袁紹驕傲輕敵、剛愎自用,又對謀士猜忌多疑,屢誤戰機。
曹操則雄才大略、多謀善斷,取得主動.曹操採納許攸(原袁紹謀士,後遭袁紹猜忌改投曹操帳下)建議,出奇兵偷襲烏巢,放火焚燒袁紹的糧草,致使袁紹軍心動搖,紛紛潰散.曹操則全線出擊,殲滅袁紹的主力.最後,袁紹只帶了800名殘兵敗將渡過黃河,逃回河北。
3、牧野之戰
牧野之戰發生於商紂王時期,是武王伐紂的決勝戰役,也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這場戰役終結了商王朝60多年的統治,建立了西周王朝。讓中國進入了全新的時代。
4、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是發生在戰國後期,秦國和趙國兩國之間的一場戰爭。雙方一共投入了近百萬人的軍隊,打了三年的時間,最後,秦國勝利,趙國失敗,而趙國也因此被殺死了四十多萬人。
5、淝水之戰
淝水之戰發生在公元383年,前秦王苻堅率領80萬軍隊去進攻東晉。兩國在淝水對峙。最終東晉以八萬軍隊打敗了80萬前秦軍隊,前秦也因此滅國。
『貳』 有趣的中國歷史戰爭類故事
中國古代歷史上幾次有名的戰役,最熟悉的是三國那陣兒的,官渡,赤壁,淝水之類,講的時候還可以把相關的成語典故加進去,什麼周瑜打黃蓋,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之類。劉邦和項羽的故事也可以講。這些相對較容易,不過有一個問題就是很有可能現在的六年級小學生對此已經了解了。我以前也講過類似的,那些小孩全知道,還有一些我都不了解的。
下面是我覺得有意思的,你可作為參考:
一,可以以日本偷襲珍珠港入手,講講日本的神風敢死隊,這個大有來頭,元朝時元軍曾入侵日本,在海上過夜的時候被「神風」吹走,日本就被救了;就在中國鴉片戰爭後不久,美國黑船到來,叩開日本大門,他們也曾祈求過神風的再次降臨,不過沒來。這個可能有點亂,單以「神風」為線索,用倒敘手法進行講述,你自己斟酌吧,更詳細的資料還得再找找。
二,以莫斯科為線索,講二戰時期的莫斯科保衛戰和拿破崙東征莫斯科。一個希特勒,一個拿破崙,都是叱吒風雲的人物,卻在同一個城市戰敗,很有意思不是嗎!尤其是二戰時的莫斯科保衛戰。可以講講保衛戰期間的紅場閱兵,還有那場天助大雪,都是很有戲劇性的。(當然,再有意思我也是反對的,戰爭本身就是錯誤的)
最後一點建議,可能講什麼內容並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找好切入點,從中提取精髓,你作為主導者應善於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主動性。到故事的關鍵時刻,你可以先不說,而讓學生們猜。放心好了,現在的小學生都比我們認為的聰明的多。相反你自己一定要做好准備。別被問住了~加油了
『叄』 誰有中國古代戰爭的歷史小故事
不知道你是要成語的關於戰爭的故事?還是其他什麼?不論哪種 那都太多了,楚霸王項羽的破釜沉舟,韓信的背水一戰、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孫臏的圍魏救趙,增兵減灶,、、、、、很多了
『肆』 中國古代戰爭小故事
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是中國戰國時代的一場大規模野戰。戰役前後耗時3年,以秦軍勝利,趙軍失敗而告終。是役秦軍前後殺死趙國軍人45萬,被後人認為是戰國形勢的轉折點。自此戰後,其他的諸侯國均不再有對抗秦軍的實力。秦統一中國的戰爭從而只剩下時間問題。
公元元前260年夏,趙括接管了長平前線40餘萬趙軍。與此同時,秦國也秘密的派遣武安君白起抵達長平前線接替王齕指揮秦軍。趙括到達前線後,收縮了兵力,准備主動進擊秦軍,企圖一戰而殲滅秦軍,收復上黨。白起以丹河東岸的長平城為依託,沿丹河東岸的天然髙崗構築起長達18公里的主陣地,右翼一直延伸到小東倉河北岸,以抵禦趙軍主力的進攻。另安排25000人在決戰開始後切斷從石長城出擊的趙軍退路;另5000騎兵遮絕留守石長城的趙軍與出擊的趙軍主力之間的聯系。趙括在對秦軍所知甚少的情況下,指揮主力出擊屯紮在故關前的秦軍部隊。秦軍按照白起的將令,接戰不久後便詐敗,沿著直通長平城的大道逃跑,把追擊的趙軍主力引誘到預設戰場。趙括渾然不知秦軍的詭計,指揮全軍猛攻秦軍陣地。秦軍頑強抵抗,趙軍無法攻破。此時,進擊秦軍的趙軍主力已經遠離故關12公里。預伏在小東倉河北岸的25000秦軍這時突然出擊切斷了趙軍的退路。5000騎兵也兵臨故關前,使留守故關的趙軍不敢出擊支援。這樣,趙軍被完全分為兩段。趙軍出擊的主力失去了後勤保障;留守的部隊空守著糧草輜重卻無法增援決戰。秦軍抓住有利的態勢,派出部隊從兩翼攻擊趙軍。趙軍分兵作戰,不能取勝,被秦軍壓縮在了一條狹長的地帶。面對險惡的戰局,趙括命令部隊原地築壘防禦,等待援兵。秦軍乘勢合圍趙軍於主陣地前。趙軍被秦軍圍於野外的消息報到邯鄲。趙孝成王意欲合縱抗秦,遣使求救於臨近的楚、魏等諸侯國。但是,由於之前趙國使者入咸陽和談得秦昭襄王厚遇,諸侯國均看在眼裡,所以都不願救趙。趙孝成王只得派出本國的部隊趕往長平前線救援。秦國方面,得到合圍住趙軍主力的消息後,秦昭襄王親自從咸陽趕到臨近前線的河內郡,給所有的郡民賜爵一級,命令郡內十五歲以上男丁悉數出征前往支援長平前線,阻擊趙國的援軍。於是,被圍的趙軍無法得到援助和補給。9月,在被困46天後,趙括在突圍時被秦軍射殺。趙軍再無戰力,全體投降了秦軍。秦軍清點俘虜人數,竟有近40萬人。是役秦軍也傷亡過半,對人數眾多的俘虜心有餘悸。白起於是假意許諾說准備把降兵中身體強健的留下帶回秦國,而年老體弱傷殘幼小的會放歸趙國。趙人不疑。結果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近40萬身體虛弱的趙國俘虜全體遭到秦軍坑殺。唯有240名年紀幼小的趙人被秦軍放歸了趙國。長平之戰以趙軍的慘敗,秦軍的全面勝利結束。
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爭之一。公元208年(漢獻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領水陸大軍,號稱百萬,發起荊州戰役,然後討伐孫權。孫權和劉備組成聯軍,由周瑜指揮,在長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說今嘉魚東北)一帶大破曹軍,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格局。赤壁之戰是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也是孫、曹、劉各家都派出主力參加的唯一的戰事。
淝水之戰
東晉太元八年(383年),前秦皇帝苻堅統一了北方黃河流域。5月,苻堅徵集了80多萬人的軍隊開始進攻東晉。
面對前秦的進攻,東晉上下決心同心協力抗敵。當時,晉軍將領是謝石、謝玄和劉牢之,總數只有8萬人。10月,前秦軍隊攻佔壽陽(今安徽壽縣),苻堅派被俘的東晉將軍朱序到晉軍中去勸降。朱序到了晉營,趁機告訴謝石,前秦軍隊到達前線的只有25萬軍士,建議先發起進攻。
11月,劉牢之帶精兵5000人進攻,消滅了秦軍5萬人。謝石等隨後乘勝前進,在淝 水與前秦軍隔水對陣。一天,謝玄以隔水不方便打仗為理由,請秦軍後退。苻堅想乘晉軍渡河時用騎兵猛沖,消滅晉軍,於是命令秦軍後退。可是,前秦士兵不明白後退的意思,以為秦軍已戰敗了。此時,朱序又乘機大喊:「秦軍敗了!秦軍敗了!」前秦軍隊頓時大亂。晉軍趁機渡過了淝水,秦兵拚命逃跑,苻堅被箭射傷,只帶了十多萬人逃回長安。
這是歷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的淝水之戰。淝水之戰後,前秦瓦解,北方又重新分裂。
『伍』 關於古代戰爭的小故事
炎黃戰蚩尤的故事
傳說古代最有名的一場戰爭,要首推炎、黃二帝和蚩尤的大戰。那場戰爭真是殺的昏天黑地、日月無光!後代歷史學家就稱這場大戰為「涿鹿之戰」。也因為這場戰爭,確立了黃帝為中華民族始祖的地位。
蚩尤本是炎帝的大臣,他為了獨霸天下、聯合苗氏,把炎帝從南方趕到了涿鹿,還自稱南方大帝,是個很有野心的人。大戰當時,只見蚩尤一夫當關、站在雲間,手持長劍,指揮著如黃蜂般的部隊沖向炎黃的陣營,炎帝一面抵抗,一面在箭雨中帶部下倉皇的撤離戰場,當炎帝的軍隊和黃帝會合之後,炎帝便向黃帝報告作戰的情形:蚩尤不但侵犯我們的國土,還向涿鹿進軍,犯我疆界。於是黃帝下令重整隊伍,兩軍又和蚩尤的軍隊展開大戰,大夥心想,只要攜手並肩、齊心協力,一定可以打敗蚩尤。不料蚩尤祭起了妖法,瞬間天地間揚起一片濃霧,伸手不見五指,頓時軍陣大亂,炎黃大軍節節敗退!一時之間,沙場上風聲鶴唳,兩軍人馬拚命沖殺,但最後炎黃大軍終於無法承受蚩尤敵軍的攻擊,而從濃霧中倉皇撤退。黃帝為了不讓天下百姓受苦,幾次派人與蚩尤和談,但是驍勇擅戰的蚩尤仍一意孤行,雙方並沒有達成共識。於是黃帝決定奮力一搏,找了炎帝、九天玄女徹夜思量作戰對策。
在被蚩尤圍攻情況危急時,炎黃軍中,有一個叫風後的人,她利用占卜的方式得知要藉助大自然的力量,才有辦法打敗蚩尤,風後利用磁鐵靠地球南北極磁場的原理,發明了指南車。
由於指南針的指針永遠都指在南北固定的方向,於是他們利用指南車在霧中確定了方向,得以逃離戰場到達南山,而蚩尤的部隊追趕到南山,用水攻擊炎黃軍,在千鈞一發之際,幸好?實時趕到,救了炎黃部隊,否則後果不堪設想。而在水攻之後,炎黃軍重新整理了隊伍,又由九天玄女傳授了一字長蛇陣,就在蚩尤進攻時,長蛇陣頭尾相接,蚩尤的士兵便被團團包圍,行軍布陣之後,他們還利用了指南車辨識方位,於是大家便跟隨指南車指示的方向進攻,此時炎黃軍把魃的皮和雷神的骨頭做的戰鼓,擊出轟雷般的巨響,也使得士氣大振,戰力倍增,士兵們個個變得更為英勇,而奮勇殺敵。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最後終於將蚩尤擊敗於涿鹿戰場,而被俘的蚩尤不肯投降,黃帝便下令將他斬首,蚩尤的血染了的大地則變成一片楓林,而炎黃部落最後團結一致,統一了整個中原。
『陸』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歷史事件
1、一·二八事變
一·二八事變 日本為了轉移國際視線,並迫使南京國民政府屈服,日本侵略者於1932年1月28日晚,突然向上海閘北的國民黨第十九路軍發起了攻擊,十九路軍在軍長蔡廷鍇、總指揮蔣光鼐的率領下,奮起抵抗。
2月14日,蔣介石命令由前首都警衛軍87、88師和教導總隊組成第五軍,以張治中為軍長增援十九路軍參戰。
3月初,由於日軍偷襲瀏河登陸,中國軍隊被迫退守第二道防線。3月3日,日軍司令官根據其參謀總長的電示,發錶停戰聲明。同日,國聯決議中日雙方下令停戰。24日,在英領署舉行正式停戰會議。
2、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1935年8月1日,紅軍在長征途中,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王明等人,根據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會議上有關在各國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精神要求,以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中共中央的名義在莫斯科發表《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即著名的《八一宣言》。
八一宣言是推動第二次國共合作的重要文件,意味著中共關門主義的結束,實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策略的開始。
5、豫湘桂戰役
1944年4月,日本動用12個師團、41萬人的龐大兵力,在中國發動了豫湘桂戰役,即「一號作戰」,企圖打通中國大陸交通線,通過中國大陸將日本和東南亞、西南太平洋戰線連接起來,以挽救太平洋戰場的危局。
豫湘桂戰役歷時8個月,是中日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日軍雖取得了戰役的勝利,但在全局方面仍未能走出中國持久戰,反而影響了在太平洋戰場的對美作戰,宣告了日本「長期戰」戰略的破產。
『柒』 求中國古代戰爭故事,急!!!
最著名的三個應該是
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是中國戰國時代的一場大規模野戰。戰役前後耗時3年,以秦軍勝利,趙軍失敗而告終。是役秦軍前後殺死趙國軍人45萬,被後人認為是戰國形勢的轉折點。自此戰後,其他的諸侯國均不再有對抗秦軍的實力。秦統一中國的戰爭從而只剩下時間問題。
公元元前260年夏,趙括接管了長平前線40餘萬趙軍。與此同時,秦國也秘密的派遣武安君白起抵達長平前線接替王齕指揮秦軍。趙括到達前線後,收縮了兵力,准備主動進擊秦軍,企圖一戰而殲滅秦軍,收復上黨。白起以丹河東岸的長平城為依託,沿丹河東岸的天然髙崗構築起長達18公里的主陣地,右翼一直延伸到小東倉河北岸,以抵禦趙軍主力的進攻。另安排25000人在決戰開始後切斷從石長城出擊的趙軍退路;另5000騎兵遮絕留守石長城的趙軍與出擊的趙軍主力之間的聯系。趙括在對秦軍所知甚少的情況下,指揮主力出擊屯紮在故關前的秦軍部隊。秦軍按照白起的將令,接戰不久後便詐敗,沿著直通長平城的大道逃跑,把追擊的趙軍主力引誘到預設戰場。趙括渾然不知秦軍的詭計,指揮全軍猛攻秦軍陣地。秦軍頑強抵抗,趙軍無法攻破。此時,進擊秦軍的趙軍主力已經遠離故關12公里。預伏在小東倉河北岸的25000秦軍這時突然出擊切斷了趙軍的退路。5000騎兵也兵臨故關前,使留守故關的趙軍不敢出擊支援。這樣,趙軍被完全分為兩段。趙軍出擊的主力失去了後勤保障;留守的部隊空守著糧草輜重卻無法增援決戰。秦軍抓住有利的態勢,派出部隊從兩翼攻擊趙軍。趙軍分兵作戰,不能取勝,被秦軍壓縮在了一條狹長的地帶。面對險惡的戰局,趙括命令部隊原地築壘防禦,等待援兵。秦軍乘勢合圍趙軍於主陣地前。趙軍被秦軍圍於野外的消息報到邯鄲。趙孝成王意欲合縱抗秦,遣使求救於臨近的楚、魏等諸侯國。但是,由於之前趙國使者入咸陽和談得秦昭襄王厚遇,諸侯國均看在眼裡,所以都不願救趙。趙孝成王只得派出本國的部隊趕往長平前線救援。秦國方面,得到合圍住趙軍主力的消息後,秦昭襄王親自從咸陽趕到臨近前線的河內郡,給所有的郡民賜爵一級,命令郡內十五歲以上男丁悉數出征前往支援長平前線,阻擊趙國的援軍。於是,被圍的趙軍無法得到援助和補給。9月,在被困46天後,趙括在突圍時被秦軍射殺。趙軍再無戰力,全體投降了秦軍。秦軍清點俘虜人數,竟有近40萬人。是役秦軍也傷亡過半,對人數眾多的俘虜心有餘悸。白起於是假意許諾說准備把降兵中身體強健的留下帶回秦國,而年老體弱傷殘幼小的會放歸趙國。趙人不疑。結果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近40萬身體虛弱的趙國俘虜全體遭到秦軍坑殺。唯有240名年紀幼小的趙人被秦軍放歸了趙國。長平之戰以趙軍的慘敗,秦軍的全面勝利結束。
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爭之一。公元208年(漢獻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領水陸大軍,號稱百萬,發起荊州戰役,然後討伐孫權。孫權和劉備組成聯軍,由周瑜指揮,在長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說今嘉魚東北)一帶大破曹軍,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格局。赤壁之戰是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也是孫、曹、劉各家都派出主力參加的唯一的戰事。
淝水之戰
東晉太元八年(383年),前秦皇帝苻堅統一了北方黃河流域。5月,苻堅徵集了80多萬人的軍隊開始進攻東晉。
面對前秦的進攻,東晉上下決心同心協力抗敵。當時,晉軍將領是謝石、謝玄和劉牢之,總數只有8萬人。10月,前秦軍隊攻佔壽陽(今安徽壽縣),苻堅派被俘的東晉將軍朱序到晉軍中去勸降。朱序到了晉營,趁機告訴謝石,前秦軍隊到達前線的只有25萬軍士,建議先發起進攻。
11月,劉牢之帶精兵5000人進攻,消滅了秦軍5萬人。謝石等隨後乘勝前進,在淝 水與前秦軍隔水對陣。一天,謝玄以隔水不方便打仗為理由,請秦軍後退。苻堅想乘晉軍渡河時用騎兵猛沖,消滅晉軍,於是命令秦軍後退。可是,前秦士兵不明白後退的意思,以為秦軍已戰敗了。此時,朱序又乘機大喊:「秦軍敗了!秦軍敗了!」前秦軍隊頓時大亂。晉軍趁機渡過了淝水,秦兵拚命逃跑,苻堅被箭射傷,只帶了十多萬人逃回長安。
這是歷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的淝水之戰。淝水之戰後,前秦瓦解,北方又重新分裂。
『捌』 中國歷史戰爭故事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在這漫長的歲月里,曾經發生過無數次抑或搶劫歷史前進、抑或阻礙社會發展,形形色色的、悲壯而慘死的戰爭。戰爭毀滅著人類自己創造的文明,但是,它也帶來了朝代興替、社會進步、時代發展的契機。 戰爭可以給人們帶來災難,也可以給人們帶來新的生活。因此戰爭既有破壞性,又有進步性,它能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的進程,戰爭不僅是政治、經濟、軍事力量的競賽,而且也包括主觀能動性的競賽。作戰指揮符合客觀實際,就可以變劣勢為優勢、變被動為主動,變不利為有利,我們從古代戰爭戰例中,可以悟出很多道理來,真假、虛實、剛柔、正奇、進退、攻守等等。 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給我們留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軍事故事。要了解歷史,就要了解戰爭。在本書編寫本書過程中,我們參考了《史記》、《資治通鑒》、《戰國策》《二十五史》等歷史巨著,力求真實、深刻。摘選的全是具有歷史代表性的戰爭故事。
目錄 [返回] 長勺之戰
假途伐虢
泓水之戰
城濮之戰
晉陽之戰
圍魏救趙
孫臏減灶賺龐涓
火牛陣
李牧守代郡
長平大戰
王剪益兵定楚地
巨鹿之戰
韓信破趙之戰
昆陽之戰
官渡之戰
赤壁之戰
彝陵之戰
淝水之戰
沙苑之戰
邙山之戰
賀若弼奇襲陳軍
張巡守城
郭子儀破吐蕃
李愬雪夜襲蔡旅州
黃巢長安建國
李存勖敗梁軍
高平之戰
岳飛大敗金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