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一篇關於評論某歷史人物或某歷史事件的議論文,要500字以上。
唐太宗作為一個歷史人物,有功也有過,其赫赫功業已攜刻在歷史的豐碑上,其缺點過錯也永存於歷史的長河中,如何用一句話來評價他,那就是「功大於過」。
唐太宗一生的功業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建立唐朝和統一全國過程中的武功,二是貞觀年間的文治。本文主要討論後者。
貞觀之治的出現和唐太宗之所以能夠成為傑出的,進步的歷史人物,絕非偶然,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的時代因素。
首先,唐太宗順應歷史發展的趨勢,吸取了隋朝滅亡的教訓。隋末農民起義是針對隋煬帝的暴政而發生的,人民反對橫征暴斂,要求輕徭薄賦;人民反對生殺任刑,要求賞善懲惡;人民反對窮兵黷武,要求偃武修文,休養生息。唐太宗李世民看到了這些,並圍繞這些問題進行了不懈的努力。他時刻牢記「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古訓,居安思危,不敢懈怠。他的努力適應了歷史的潮流,這正是貞觀之治出現的重要因素。
二是唐太宗君臣關系和諧,形成了良好的政治風氣。貞觀之初。唐太宗君臣懷著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來正視社會中存在的問題,他們形成了一個榮辱與共的整體。君主的納諫如流;臣下直言相諫,君主選賢任能,臣下間竭盡職守;君主執法嚴明,臣下克已奉法。人人奮發,見賢思齊,這種良好的政治風氣和寬松的政治環境,極大地調動了各級官員的積極性,充分顯示了國家機器有序運作的活力,從而為貞觀治世的出現提供了保障。
再次,唐太宗本人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各種政策的制定上,唐太宗能夠審時度勢,洞察全局,盡量避免政策的失誤。在人才的任用上,唐太宗對臣下的品德優劣和才能高下乃至性格特徵,都了如指掌,所以能揚長避短,人盡其才。對古今歷史上的成敗得失和經驗教訓,唐太宗都能很好地吸取和繼承,在處理軍國在事之時,常常引經據典,運用自如;對自己和國家政策中存在的弊端和疏漏,也都能及時糾正。所有這些,都決定了唐太宗在貞觀群體中地位和作用無人能取代的。他那高人一籌的思想見解,是貞觀治世不可缺少的營養素。
但是唐太宗並非白壁無瑕。他雖然英明,也有其昏庸的一面。他的一生不乏光輝燦爛的閃光點,也有他黑暗的一面。特別是貞觀後期他驕傲了,他沉湎於成功的觀慶之中,沉醉於歌功頌德的喜悅之中。他由納諫如流變得聽不進不同意見,由寬大仁厚變得偏執猜忌,他身上的英明靈光漸漸被昏庸取代。一代明君變得老態龍鍾、毫無生機。這種變化的原因和教訓是深刻的。
一方面,封建體制自身是唐太宗發生蛻化的溫床。在君主專制的封建制度下,皇權獨尊,至高無上。盡管唐太宗是一位明君,但他不是神,他自身也有這樣和那樣的不足,在君主專制體制下,這種不足是不可能得以完全糾正的,相反卻會日益增大,並最終成為國家機器有序運轉的障礙。另一方面,驕傲自滿是唐太宗蛻化的催化劑。貞觀前期,唐太宗經比較謙虛謹慎,隨著國家形勢的好轉和政權的鞏固,到貞觀中期,在他的思想里滋長了驕傲自滿的因素,這種驕傲思想越到後來越嚴重,成為他蛻化的催化劑。再一方面,太子事件的打擊嚴重影響了唐太宗的情緒,使他日益變得猜疑和偏執。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唐太宗前後變化,貞觀前後期的政治有明顯的不同,但不能說前期絕對地好,後期絕對壞。作為一個封建帝王,他的言行有一定的多面性,有時自身也就是一個矛盾體。雖然他晚年犯有一些錯誤,但仍不失為我國歷史上一位出的封建帝王,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人物之一。他執政的貞觀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中的盛世,也是我國歷史上乃至世界歷史上輝煌的一頁。
『貳』 關於一些歷史人物寫議論文時能用的例子
秦始皇麾滅六國,橫掃中原焚書坑儒 成吉思汗大草原中驕子,長生天下雄鷹。萬里雲霄舒羽翼,一瞬存亡百國驚。笑看馬上兵。胸有千般丘壑,從來恩怨分明。冷血熱腸難兩斷,能屈能伸見性情。秋高又遠行。《破陣子.題鐵木真》詩酒仙 劉邦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大風歌》劉邦 豁達大度 劉邦知人善任,推心置腹,韓信、張良、蕭何及樊噲等都願意為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他由平民登上帝位,開創了中國歷史上「布衣將相」的局面,結束了「血統貴賤論」,實現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神話,成為激勵著平凡的人特別是下層人積極奮斗從而不斷走向成功的光輝典範。 楚漢相爭 項庄舞劍,意在沛公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約法三章 一決雌雄 分我杯羹 築壇拜將 趙匡義 燭影斧聲 勾踐 卧薪嘗膽 項羽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大風歌》項羽 項羽有一班賢士良將在身邊,包括范增、項梁和族弟項庄等,可惜他剛愎自用,不納諍言,結果忠良漸去。 西楚霸王 四面楚歌 烏江自刎 何顏面見江東父老 兒女情長、英雄氣短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宋]李清照 李世民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玄武門之變 文韜武略,平定天下 任賢納諫、寬厚愛民,創貞觀之治 不拘一格用人才 武則天 無字碑 功過是非讓後人去評論 曹操 燕雀焉知鴻鴣之志 寧可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求才若渴,知人善用。 割發代首(三國時期,曹操親率大軍征戰,為爭取民心,下令軍隊沿途不得踐踏老百姓的莊稼,違者格殺勿論可偏偏就是曹操目己的坐騎在受驚嚇後進了老百姓的莊稼地,他雖經眾將苦勸沒有取下自己的腦袋,但也割下了自己的頭發以示懲罰) 陳勝 苟富貴,無相忘。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李自成 提出「均田免賦」口號 迎闖王,不納糧 朱元璋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火燒功臣樓 商鞅 商鞅變法 出令必行,信守承諾 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虞姬 霸王別姬 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和垓下歌》虞姬 「良辰美景奈何天,英雄末路美人怨。也持吳越薄鋼刃,香魂血濺烏江岸。」表現了虞姬忠烈的性格。 劉伯溫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 岳飛 岳母刺字 精忠報國 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十二道金牌 「莫須有」 廉潔奉公,事母至孝 嚴以律子,厚以待人 令出如山,賞罰分明 文才橫溢,儒將風范 武藝高強,武略非凡 身先士卒,行若明鏡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闕!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滿江紅·怒發沖冠》岳飛 韓信 胯下之辱 功高無二,略不世出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褒姒 烽火戲諸侯 恃寵嬌多得自由,驪山烽火戲諸侯。只知一笑傾人國,不覺胡塵滿玉樓。[唐]胡曾 楊延昭 智勇善戰 能與士卒同甘苦,遇敵必身先士卒而又不居功 秦瓊 秦瓊賣馬 趙飛燕 身輕若燕 水色簫前流玉霜, 趙家飛燕侍昭陽。掌中舞罷簫聲絕,三十六宮秋夜長。《漢宮曲》[唐]徐凝 西施 她,西施,一個犧牲品,作為一個女人,她不但沒有得到自己的愛情,每天還要強顏歡笑去勾引夫差,讓他沉溺於自己,讓他縱情享樂,自己毫無快樂所言。但是她沒有怨言,因為她忘記了自己,作為國家的一員就應該為國家的利益著想。 西施浣沙 忍辱負重,以身許國 宰嚭亡吳國,西施陷惡名。浣紗春水急,似有不平聲。 東施效顰 艷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賤日豈殊眾,貴來方悟稀。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羅衣。 君寵益嬌態,君憐無是非。當時浣紗伴,莫得同車歸。持謝鄰家子,效顰安可希?《西施詠》[唐]王維 陳圓圓 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 李師師 少年身價冠青樓,玉貌花顏世罕有。萬乘當時垂睿眷,何憂壯士不低頭!
『叄』 有關歷史人物的作文
我眼中的諸葛亮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這是後人對諸葛亮的贊詩,諸葛亮以其不可測度的智慧、鞠躬盡瘁的精神,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意志,雖大志未酬,依然成就一個千古傳頌的人物.
的確,在中國古代許多傑出的歷史人物中,諸葛亮是最為聲名煊赫的.他是一個超越了他生活的時代,歷代不衰、千古傳頌的人物.他是一個突破了階級界限,從帝王將相到市井平民,從文人雅士到白丁俗漢,眾口界碑,婦孺皆知,受到普遍稱贊、歌頌的人物;他是一個超越了地域限制,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范圍內廣為傳頌的人物.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整個三國的歷史是與諸葛亮息息相關的,三國之局系因漢末之亂而來.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諸侯割據.孫堅、孫策占據江東,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在赤壁之役,曹操揮軍南下,用意在於消滅割據,一統天下.而曹操的這個企圖,卻被諸葛亮給瓦解了,曹操兵敗,無力統一,江東仍然保有其割據版圖,諸葛亮和劉備方能借勢構成鼎足三分的格局.
最值得回味的是這個格局早在諸葛亮高卧隆中,尚未出仕前已擬就.諸葛亮精熟時勢,洞燭機先,其智不可測,而且這個大戰略純粹是要人在毫無憑借、毫無實力中,創造一種形勢來.也就是說,是現實條件最差的劉備,諸葛亮一方主導了整個格局的發展.這種大智慧豈是小說刻意妝點渲染的「借東風」之類的小機巧所能及?
更何況那種「澹泊明志,寧靜致遠」的修養所給予後人的不只是斷理之精、料事之明,更呈現了一種人格典型,予人無限之嚮往與敬慕.
綜觀諸葛亮的一生,亦不能不在嚮往之中,含有份惋之意,正如杜甫所說「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三國鼎立的歷史格局,是諸葛亮自己構畫的.六齣祁山,北伐中原,則系盡力完成他對劉備的責任,以致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個情景構成了一種悲壯的美感,是孔子所謂「知其不可而為之」的類型.最終北伐未能成功,星殞五丈原.
諸葛亮「死則死矣」,然而,他的忠貞、濟世、敬業、至公、廉潔、謙虛等品格,無不成為後人學習的榜樣.他對國家、對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以及「澹泊明志,寧靜致遠」等身處世格言,又不知影響了多少人.他的政治、軍事才能,有不知被多少政治家、軍事家所學習和借鑒……
『肆』 有關歷史人物的作文有哪些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這是後人對諸葛亮的贊詩,諸葛亮以其不可測度的智慧、鞠躬盡瘁的精神,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意志,雖大志未酬,依然成就一個千古傳頌的人物.的確,在中國古代許多傑出的歷史人物中,諸葛亮是最為聲名煊赫的.他是一個超越了他生活的時代,歷代不衰、千古傳頌的人物.他是一個突破了階級界限,從帝王將相到市井平民,從文人雅士到白丁俗漢,眾口界碑,婦孺皆知,受到普遍稱贊、歌頌的人物;他是一個超越了地域限制,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范圍內廣為傳頌的人物.,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整個三國的歷史是與諸葛亮息息相關的,三國之局系因漢末之亂而來.東漢末年,群雄並起,諸侯割據.孫堅、孫策占據江東,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在赤壁之役,曹操揮軍南下,用意在於消滅割據,一統天下.而曹操的這個企圖,卻被諸葛亮給瓦解了,曹操兵敗,無力統一,江東仍然保有其割據版圖,諸葛亮和劉備方能借勢構成鼎足三分的格局.,最值得回味的是這個格局早在諸葛亮高卧隆中,尚未出仕前已擬就.諸葛亮精熟時勢,洞燭機先,其智不可測,而且這個大戰略純粹是要人在毫無憑借、毫無實力中,創造一種形勢來.也就是說,是現實條件最差的劉備,諸葛亮一方主導了整個格局的發展.這種大智慧豈是小說刻意妝點渲染的「借東風」之類的小機巧所能及?,更何況那種「澹泊明志,寧靜致遠」的修養所給予後人的不只是斷理之精、料事之明,更呈現了一種人格典型,予人無限之嚮往與敬慕.,綜觀諸葛亮的一生,亦不能不在嚮往之中,含有份惋之意,正如杜甫所說「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三國鼎立的歷史格局,是諸葛亮自己構畫的.六齣祁山,北伐中原,則系盡力完成他對劉備的責任,以致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個情景構成了一種悲壯的美感,是孔子所謂「知其不可而為之」的類型.最終北伐未能成功,星殞五丈原.,諸葛亮「死則死矣」,然而,他的忠貞、濟世、敬業、至公、廉潔、謙虛等品格,無不成為後人學習的榜樣.他對國家、對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以及「澹泊明志,寧靜致遠」等身處世格,又不知影響了多少人.他的政治、軍事才能,有不知被多少政治家、軍事家所學習和借鑒……
縱觀歷史,我們中國有許許多多值得我們敬佩的人物,像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黃繼光等等,現在我就說說敬佩的周恩來總理.
周恩來總理從小就是一個破產的封建家庭的弟子,受足了家裡長輩們封建思想的影響,但是,他熱愛革命的心卻沒有改變.他這種立場堅定的決心,使我敬佩.
周恩來總理早在十一、二歲的時候就失去了母親,身為長子的他只好出面處理家事.由於他父親在外地工作,家裡又沒有多少錢可以養活他和兩個弟弟,所以,他只好向街坊、親戚借錢.可是,原來與他家很好的一些親戚卻翻臉不認人,世態炎涼呀!而且,他家族裡有封建思想的長輩也出面干涉,要他把誰第幾天借了多少錢寫在一張紙上,改天還得給那一家人磕頭,拜聖人,在人家有節慶時,還得再借債給人家買禮物.周恩來在這樣的境遇里,硬是把兩個弟弟拉扯大了,他自立堅強的意志讓我敬佩.
周恩來在十四歲時離開了家鄉,到大伯居住的東北地區學習,一次在課堂上,老師問學生讀書是為了什麼?同學中有的說是為了幫父母記帳,有的說是為了謀個人的前途.惟有周恩來堅決地回答:「為了中華之崛起!」他這句「為中華之崛起!」令我折服!
『伍』 贊揚歷史人物的議論文
秦始皇在位之時,吞並六國,並發兵南征北討,史載「百越之地,盡皆俯首」、「北擴千里」「秦王掃六合」。按戰國地圖看,領土幾乎比戰國七雄控制范圍擴大了一倍。而且秦始皇「設置郡縣」,對征服後的土地注重統治和制度建設,不似其它同時代的征服者如馬其頓的亞力山大,或羅馬只重征服,不重製度建設;因此使統一的土地統治穩固,這才為中國現在的版圖奠定了基礎。後人認為,「功莫大過秦皇漢武」。意指秦始皇在武功方面,排在漢武帝之前,歷史上無出其右。
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重視以法治國,秦始皇繼承了這個傳統,十分推崇法家人物韓非,曾自嘆「若與其同游,則無恨矣」。對將領賞功罰罪,皆依法。秦始皇雖專制,認為「朕即天下」,但有秦一代,仍是依法治國。陳勝、吳廣起義,其理由也是「秦法嚴苛」,其罪當死,不得不反,乃是法逼民反。而並非如後世「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那般因嚴重腐敗,而官逼民反。後世儒家倡導人治,治國不依法,由君主一言而決,而至今日人治之風,馬屁之風猶在。
秦始皇首創驛站制度,並修驛道。為龐大帝國的政令通達以及由此而來的郡縣制皇權國家奠定了技術基礎。「修驛道,設郡縣」,這是中國能夠採用郡縣制這種先進制度,而非類似西方的分封制的一個必要條件。同時期的羅馬不能有效控制佔領區,只能設權利極大的總督(總督總攬一地的軍政大權,都是貴族,基層組織都依靠當地的原有組織),仍舊類似於分封制,這是羅馬帝國後來分裂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郡縣制是一種平民制度,其軍政首腦都由皇帝任命,依政績軍功可上可下,可平職調動,這就導致了職業官僚和職業軍人的出現。職業官僚和職業軍人都可以來自平民,郡縣官僚制有效的保證了平民(布衣)參政議政的權利(如李斯,蒙驁等等都是布衣,依軍功政績才出將入相),相比分封制這種貴族政治,無疑是一大歷史進步。現代國家的文官制度和軍隊制度就是起源於此。
秦始皇建立的秦帝國為之後近一千七百年的時間,中國在政治制度上先進於西方,從而比西方發達奠定了基礎。所謂「漢承秦制」,「自秦以來,其制未變」,「百代都行秦政法」。兩千年的皇權時代的中國,在政治制度上基本上沿襲了秦朝的制度。
李白的詩《古風》:「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桑弘羊的論著中肯定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功績。 近代的章太炎在1913年撰寫的《秦政記》也贊揚秦始皇。
『陸』 寫歷史人物的高考作文
李 白
☆李白道「行路難」,卻一直在走。走著笑著紅塵,走著辭別故友。一壺濁酒,「歌遍山河八萬里」;一葉輕舟,「惟見長江天際流」。然而李白同樣是位被上蒼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
嫉妒他的詩——出水芙蓉。;李白道「行路難」,卻一直在走。翰林遭貶,「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鳳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所走的路更讓我佩服。這樣說雖有失
公平,但我仍然覺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難哪裡比陶潛與屈子少呢?但他卻一直在走,因為他堅信「長風破浪會有時」!一塊寶玉,在僵硬的政治舞台上磨來折去,卻無半點玷污與磨損!
☆李白灑脫,不寄託於高堂的庄嚴,不艷羨那官場的利祿,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詩人的位置上,任清風滌盪心胸,隨月輝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他吟出了好大的鬥志;「俱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氣魄,於是,大唐的江山史冊上又多了幾分厚重、靈動的神氣!難道能說無仕途作為的李白沒有體現自己的價值嗎?不能。
☆當李白不被重用時,他卻仍能快樂地夢游天姥,卻仍能舉杯暢飲。他對明天有著樂觀的微笑。當蘇軾屢遭貶謫,他卻仍有「泛舟游赤壁」的雅興,有「浪淘盡千古英雄」的豪邁。他對明天有著希望的微笑。當屈原縱身投江時,我想他也一定帶著微笑,因為他堅信他的「眾人皆醉唯我獨醒;舉世渾濁唯我獨
清」一定會給後人帶來思索和警惕。
☆一勾彎月在冷凝處低懸,片片浮萍碎成搖曳的翡翠。詩人一聲長嘆,湧起層層墨香。李白的一生因為沒有模仿世俗的不堪之流而銘留青史,因為舍棄了「鍾鼓饌玉」,而做了一回真正的自我。他的人生是成功的。如果他像當時的士大夫之徒一樣追求金錢和名利,而違背自己的靈魂,那麼祖國的山河裡便不再有他的飄逸長衣,歷史里也便不再有他的名篇佳作為世人吟詠。歷史的雨沒有下進太白的靈魂,他把一個真實的自己寫進了歷史。
☆人有意氣,才能有豁達的胸襟。「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遭人誹謗的李白,被玄宗賜金放還,雖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齊輝之才,終化為泡影,但他仍意氣風發,「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酒入愁腸三分釀成月亮 七分化為劍氣,秀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若無意氣,他怎會有如
此豁達的胸襟?
☆李白策一匹駿馬,在昏黃的古道上賓士。然而,官場的爾虞我詐,世俗的道貌岸然絆住他奔跑的腳步,無情的現實冷卻了他一腔熱血。是啊,想當年力士為我脫靴,貴妃為他磨墨,那該是他仕途上奔跑得最順暢的時期啊.可是,無意間他看到了力士諂媚的丑態和貴妃不可告人的笑,他覺得他應該永遠讓他奔跑的雙腳停滯不前,離開這黑暗的金馬門。他清醒地知道,他寧願散盡千金,只求一醉,也不願摧眉折腰,做大唐的「御用文人」!於是他帶上一把佩劍,把一杯酒去尋訪他暫且放在名山的白鹿,永遠跨出黑暗的仕途之門。昔日他騎卸賜驃馬奉詔賓士,今日他騎白鹿奔向他夢寐以求的遠方。濁酒深酌,重返喜地,尋幽豪飲,同銷萬古情愁,南下吳越,夢游天姥,齊敘難酬鴻志。奔跑讓他屢跌屢撞,奔跑又讓他獲得心靈的超越——思想,永遠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
☆「不事權貴」的青蓮居士,曾放盪不羈地笑罵孔夫子,曾讓「一騎紅塵妃子笑」的楊玉環為其碾墨,讓高力士為其脫靴。這是多麼「異端」之舉,多麼荒謬之行。然而太白見不容於世之滋垢時,便憤然離去了。沒有易安居士那「這次第,一個愁字了得?」的憂傷,也沒有柳三變「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的悲哀。一句「吟詩作賦北窗里,萬言不植一杯水」的笑嘆而已。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意氣風發的李白,對前途充滿著無限的憧憬。他想通過官場仕途一展才華,報效國家,揮灑人生。然而,多年的官場生活,多年的仗劍游歷,讓李白反思起來。有過得意,也有過失意,他終於看清了從仕之路的艱辛與黑暗,高力士為其穿靴實則銬住了他的雙腳,朝廷賞賜實際上是主子施捨的乞食。於是「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以美酒清洗心中的抑鬱,以山泉清洗世間的污穢,每一次醉後醒來,他又重新開始放眼世界自然,跋涉大江南北。他始終有一種信念,始終有一種火熱的詩情沖動,始終有超俗的「出入」的灑脫!因此,他雖不被朝廷重用,但卻不被世事摒棄,也不被百姓遺忘。於是他不斷地重拾希望,不斷地將自己「大隱於市」,也許他的人生哲學便是「宇宙人生,既入乎其內,又出乎其外」吧!李白啊!不愧為「詩仙」,卻是個依市而居的仙人。
杜 甫
☆我多想握住你的手啊!讓我感受一下這神奇的手。這手寫下了多少千古鴻文多少名詩在這手下誕生!筆底波瀾,民間疾苦;世上瘡痍,詩中聖哲。這不正是你的寫照嗎?那句話我已爛熟於胸。「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具倶歡顏。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無數人感動、折服。這是一個怎樣寬廣的胸懷啊?這是一顆怎樣仁厚的赤子之心啊?就讓我握住你的手吧,讓我摸摸那青綠色的血管。
蘇 軾
☆蘇東坡烏台詩案後被貶黃州,物質匱乏,精神蕭索,可苦難終使他振作、使他成熟。尖嘯的山風於谷口處受住,化為溫柔的何須;湍急的河流於河口處放緩,化為寬廣的浩瀚;絢爛的人生於苦難處收束,化為成熟與淡泊。於是蘇東坡從黃州突圍,終成赤壁二賦,大江一詞,名傳千古,恩澤了後世無數書生
騷客。
☆人有意氣,才能有豁達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蘇子有意氣,雖遭官場與文場一齊潑來的污水,但他仍意氣風發,「侶魚蝦而友麋鹿」,心胸豁達可見一斑。
☆東坡披發仰天大呼「大江東去」,他面臨的那些煩心瑣事頃刻之間沉入滾滾波濤之中,消失得無影無
蹤。壯闊的滔滔江水讓東坡選擇忘記,忘記那些失意、悲傷,忘記那些仕途的不得意。
☆是那個「揀盡寒枝不肯棲」的寒鴉么?是那個「一蓑煙雨任平生,何妨行嘯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個高唱「大江東去」的詩人么?蘇軾,一個被宋神宗稱贊為「才與李白同,識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潑來的污水,遭受貶謫後,忘卻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黃州種地釀酒,「夜飲東坡醒復醉」,在黃州「倚杖聽江聲」,在黃州寫下「大江東去」。他總是那樣的淡泊從容。他總是將所有的痛苦失意拋之腦後,銘記著世間之美麗。不然,何來「親煮東坡肉」,何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的曠達與豪邁?
☆孟德在赤壁低吟悲歌,周瑜在赤壁談笑風生,而真正帶給赤壁完美壯烈的是蘇軾。官場上的險惡風波並沒有消沉他高昂的意志,生活上的清貧並沒有銷蝕掉他那樂觀向上的心。伴著涓涓細泉,聆聽習習古風,故園神遊中,蒼銀白發與皎潔月光交相輝映。一尊還酹江月,多麼豪邁的舉杯,淡逝了多少哀傷及生活磨難——紀念蘇軾,讓我懂得了在困難逆境中應保持有奮勇向前的心……
☆蘇軾這個曾經輝煌的文人,因黃州詩案而開始落魄,流落四方,輾轉難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懶,看「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做他那個神鶴翩躚而舞的夢。面對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見風在山頂呼嘯,盤旋,然後帶著撕身裂骨的陣痛穿越漆黑的荊棘林。剎那間,他心中郁結的塊壘,纏繞的苦痛隨風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記。
屈 原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子從長長的歷史甬道中走出,帶著一身正氣凜然,帶著滿腹詩書才華,然而個性的稜角在世故的社會中又何以保全?於是,為了皓皓之白,為了獨醒於世,屈子選擇了「悲壯」之路。在滔滔的汨羅江水中,他將自己洗刷地如此透徹清澄。但當他忘記了混濁的天下之時,他又何曾記得還有千萬的百姓與自己遠大的理想?
☆情感、這一人類與生俱來的元素在一代仁人賢士的一生中抒寫得淋漓盡致。他們將真情吐露,活得滿滿灑灑,坦坦盪盪,屈原便是這樣一位真性情的人。他高唱「長太息以掩涕今,哀民生之多艱」。他高呼「亦余心之所善今,雖九死其猶末悔」,他將一個臣子的心掏出來呈現在眾人面前,不矯飾,不造作,終於,他的性情鑄就了他的英名,他從此不朽。
☆「眾人皆醉我獨醒」,「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愛國志士屈原,「雖九死其猶未悔」,面對支離破碎的祖國,面對飢寒受苦的老百姓,作為士大夫卻束手無策,縱身躍入滔滔江水中,為後世可歌可泣之人。他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他是一名為黎民百姓謀幸福生活的士大夫,面對朝廷的腐敗束手無策,只好投身於海,為祖國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披發行吟河畔的是屈子。楚國的落日染紅眼前的汨羅江,子蘭讒言,鄭袖內惑,人民如涸轍之鮒,喘息掙扎。屈子的堅持有用嗎?恐怕他自己也不得不搖頭嘆息。楚國滅亡之時,也是他命盡之刻。他把政治家的身份遠置於詩人之上。「人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生不為詩人,死的方式卻是詩人的。執著如屈子,你怎聽不進「聖人不凝滯於物」呢?
司馬遷
☆當你一個人孤獨地坐在那陰濕的牢獄里,等著最後的決斷。你,一個小小史官,沒有多少家產,面對這樣的牢獄之災,你只能做出屈辱的選擇……有誰知道那一刻你的內心所滾動的痛苦和無奈,有誰能體會到你內心所翻騰的屈辱和淚水?假如時光能倒流,我想握住你的手,我想告訴你一句話:在億萬中國人的心中,你,司馬遷,就是一個大大的英雄!你以你瘦弱的軀體,鑄就了中國人心中永遠的魂魄——屈辱非但沒有消滅一個人的人格,反而成就了他的非凡的偉大!
☆司馬遷剛直與堅韌。面對殘酷的刑罰,面對眾人的嘲笑,他沒有屈服,他依舊屹立在歷史的巔峰上。「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剛正不阿,留作正氣滿乾坤;幽怨憂憤,著成信史照塵寰。正是太史公的凜然正氣,才能使得他站在人生的高峰上呼嘯:「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微笑的臉,自信而剛強,柔和而不屈,以不變應萬變的從容瀟灑。怪不得,一部「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終於成就了你,那位以一張永葆微笑的臉化屈辱為力量、化鄙薄為鬥志,「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偉人。極刑之下見勇夫,因為《史記》,你留給了世人一筆最大的財富;因為微笑的臉,你
留給了我們永遠的崇敬。
『柒』 歷史作業:寫一篇描寫歷史人物的議論文500字
這種文體一般是先指出對方錯誤的實質,或直接批駁(駁論點),或間接批駁(駁論據、駁論證);繼而,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觀點並加以論證。駁論是跟立論緊密聯系著的,因為反駁對方的錯誤論點,往往要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正確論點,以便徹底駁倒錯誤論點。
側重於駁論的議論文是駁論文.駁論文往往破中有立,邊破邊立,即在反駁對方錯誤論點的同時,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正確觀點.
批駁錯誤論點的方法有三種:1.駁論點2.駁論據3.駁論證.
但歸根結底是為了駁論點。
駁論文是議論文常見的論證文體,在對一些社會醜陋現象的批判與揭露上價值尤為突出,但學生在寫作中往往感到不知從何駁起,無從下筆。其實,這類文章寫作有一個思路,那就是:1、列現象,2、示弊端,3、探根源,4、指出路。本文適宜高中課文,魯迅先生的名篇《拿來主義》為例,對駁論文的這一特徵予以探析。
列現象
對現實中不合道德、有礙社會健康發展的現象進行列舉。事例選取的典型性,以求警醒人們;羅列的豐富性,以求引起讀者共鳴;修辭的多樣性,以求彰顯行文文采,增強氣勢。例:
單是學藝上的東西,近來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覽,但終「不知後事如何」;還有幾位「大師」們捧著幾張古畫和新畫,在歐洲各國一路的掛過去,叫作「發揚國光」。聽說不遠還要送梅蘭芳博士到蘇聯去,以催進「象徵主義」,此後是順便到歐洲傳道。
示弊端
每一種(類)醜陋的現象都會或多或少造成社會的損失。有些損失是明顯的,人們不齒、唾棄;但一些損失在較長的時間段後才會出現,許多人看不到這種想像的危害,那就要揭示,這要求寫作者既具有深邃的目光,透過現象看本質,又具有先知先覺的本領。
(這種一味的送去,造成物質的枯竭。)雖然有人說,掘起地下的煤來,就足夠全世界幾百年之用。但是,幾百年之後呢?幾百年之後,我們當然是化為魂靈,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獄,但我們的子孫是在的,所以還應該給他們留下一點禮品。要不然,則當佳節大典之際,他們拿不出東西來,只好磕頭賀喜,討一點殘羹冷炙做獎賞。這種獎賞,不要誤解為「拋來」的東西,這是「拋給」的,說得冠冕些,可以稱之為「送來」,我在這里不想舉出實例。
探根源
運用哲學的觀點去看問題,從理論的高度看問題,顯示思維的深度和思維的廣度。
但我們被「送來」的東西嚇怕了。先有英國的鴉片,德國的廢槍炮,後來法國的香粉,美國的電影,日本的印著「完全國貨」的各種小東西。於是連清醒的青年們,也對於洋貨發生了恐怖。其實,這正是因為那是「送來」的,而不是「拿來」的緣故。
找出路
高瞻遠矚,高屋建瓴,為讀者指出一條解決問題的思路。多從教育、政府規范和引導、法律嚴懲幾個角度談起。
所以我們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
總之,我們要拿來。我們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那麼,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會成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這人沉著,勇猛,有辨別,不自私。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
又如:「莫使『英雄』淚滿襟」這一主題,可以寫出以下提綱。
第一層:自己不做,阻止、限制他人;看到榮譽,嫉妒、中傷他人:這是使『英雄』淚滿襟者的典型表現。
第二層:傷及他人,使英雄心如死灰;危及社會,使社會正氣低迷。是使『英雄』淚滿襟者的產生出格舉動的危害。
第三層:個人慾望強烈,嫉妒心強,心胸狹窄,信奉「人人為我」,是使『英雄』淚滿襟者的產生出格舉動的根源。
第四層:不怕閑言碎語,反對嫉賢妒能,是我們對待這一出格行為的正確態度;加強道德教育,保護英雄權益,是我們對待這一出格行為的正確措施。
以上為筆者對駁論文的寫作指出的思路,希望廣大考生積極借鑒,在考場上表現出深邃長遠的目光,高瞻遠矚的見解,決勝於考場。
『捌』 以歷史人物為話題的作文
最近看了電視連續劇《傳奇皇帝朱元璋》,感慨良深。 朱元璋出身佃農,從小放牛,7歲那年,父母、大哥均於瘟疫;17歲出家當和尚,到25歲那年,寺廟又遭官軍焚毀;朱元璋走投無路,終於參加了反抗元朝統治的起義軍;依靠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再加上一點運氣,朱元璋在義軍中脫穎而出,最後竟至黃袍加身,成為一個布衣皇帝的「傳奇」。 在稱帝前長達16年的艱苦轉戰中,朱元璋做到了深謀遠慮,謙虛謹慎。他在戰略上採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正確方針,同時牢記「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做了不少好事。據清人谷應泰在《明史記事本末》中記載,朱元璋在准備攻取鎮江時,就曾再三告誡部下說:我自起兵以來,從未妄殺無辜,你們一定要體會我的良苦用心,破城之日,千萬不要放火、搶掠、殺人,違反者處以軍法,縱容者也要處罰。佔領鎮江後,朱元璋還特地命徐達訪請當地能人秦從龍,後來又親自到鎮江,「謁孔子廟,分遣儒士告諭鄉邑,勸農桑。」及至做了皇帝以後,朱元璋也採取了一系列減輕百姓負擔、發展農業生產的措施。他曾對劉基說:「寬民必當阜民之財,息民之力。不節用,則民財竭;不省役,則民力困;不明教化,則民不知禮義;不禁貪暴,則無以遂其生。」劉伯溫聽了他的這番話,感動得贊嘆道:「此所謂以仁心行仁政也。」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欲行仁政的皇帝,卻又對孟子主張「民貴君輕」的言論極為反感,卻又非常善於實施陰謀而不動聲色,卻又在懲處官吏時極盡殘暴株連之能事,卻又經常因自己的猜忌多疑和刻薄寡恩而陷入孤獨和痛苦之中。和許多皇帝一樣,他也在登位後立即陷入「殺功臣」的怪圈,把「兔狗烹」的慘劇演到了極致——只剩下一個湯和,趕緊戰兢兢告老還鄉,才保全了一條小命。在震驚全國的胡惟庸和藍玉兩個大案中,他竟殺了將近四萬人。這種空前的恐怖統治,這種復雜的雙重性格,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思想動機和情感邏輯所造成的呢? 顯然,這正是在封建專制體制下「權欲」無限膨脹所必然導致的結果。從起初連生存權都得不到保障的一無所有,到登上皇位權傾天下,還要想著為「家天下」的繼承者削除「權杖」上的「芒刺」,這其中的發展規律,必然推動整個極權體制運轉成一部瘋狂的「絞肉機」,使其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包括那些後宮的女人們,毫無例外地無法逃脫要麼「吃人」、要麼「被吃」的命運。 人民大學的毛佩琦教授在「百家講壇」上講到「胡藍兩案」時說,明清兩代都有人懷疑他們的所謂「謀反」實為子虛烏有,而他則乾脆斷言是兩起「冤案」,這就和電視劇中所展現的故事情節大相徑庭了。當然,電視劇如此演繹謀反與平叛的故事也並非毫無根據,因為在《明史記事本末》中,也記載了「胡藍」意欲謀反的種種「蛛絲馬跡」,按照這些線索來編劇,顯然可以加強戲劇性,從而對觀眾有更大的吸引力。 盡管迷失在歷史迷霧中的「胡藍」事件真相難明,但照我看來,他們的「反」或「未反」,並不影響封建統治下君臣關系的本質。在那樣一種非人的制度中,人性都已嚴重地扭曲變形。皇帝對權臣不可能完全放心,勢必經常在信疑之間游移;權臣對皇位也未必毫不動心,只是要看實現篡位的可能性有多大罷了。皇上所謂「愛」卿如命者,臣下所謂「愚」忠至者,即使真的曾經有過,那也只是個別的現象,「非典型」的現象而已! 陳寶國在這部電視劇中,終於剎住了在《大宅門》中形成的表演慣性,擺脫了「白景琦」的影響,比較成功地塑造了這位傳奇皇帝的復雜形象。演到後來,我看他已經「入戲」很深,感同身受地體驗到專權者「高處不勝寒」的孤獨、疑懼和痛苦了。但徐帆所演的馬皇後,卻成為一個概念化的形象,當然這首先是劇本的問題,不過徐帆的說白也確有毛病,總給人不自然的感覺。後宮的另幾個女人,倒是演得各具特色,尤其是達蘭和金菊,我認為是演得很好的
『玖』 對篡改歷史人物形象議論文800字
對抄歷史人物形象的改編違背襲了重視歷史,以史為鑒的中華文化。
「其實,歷史從某種角度看就是一幕戲劇,很多歷史事件和人物本身就帶有一定的戲劇色彩,這一點可以說是歷史題材影視劇創作的基礎。不論是歷史正劇還是戲說歷史劇,都應該尊重歷史,但是這種尊重歷史的提煉恰恰是一個很有難度的過程。為什麼我們現在很多劇戲說得有些過分?因為很多東西是源於民間傳說和野史,像劉羅鍋,民間流傳了很多他的故事,老百姓在描述他的時候也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感情色彩,這肯定要偏離歷史真實,但這種偏離還可以為老百姓接受,畢竟人物的形象沒有偏離百姓情感。」
『拾』 關於歷史人物的作文
最近看了電視連續劇《傳奇皇帝朱元璋》,感慨良深。
朱元璋出身佃農,從小放牛,7歲那年,父母、大哥均死於瘟疫;17歲出家當和尚,到25歲那年,寺廟又遭官軍焚毀;朱元璋走投無路,終於參加了反抗元朝統治的起義軍;依靠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再加上一點運氣,朱元璋在義軍中脫穎而出,最後竟至黃袍加身,成為一個布衣皇帝的「傳奇」。
在稱帝前長達16年的艱苦轉戰中,朱元璋做到了深謀遠慮,謙虛謹慎。他在戰略上採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正確方針,同時牢記「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做了不少好事。據清人谷應泰在《明史記事本末》中記載,朱元璋在准備攻取鎮江時,就曾再三告誡部下說:我自起兵以來,從未妄殺無辜,你們一定要體會我的良苦用心,破城之日,千萬不要放火、搶掠、殺人,違反者處以軍法,縱容者也要處罰。佔領鎮江後,朱元璋還特地命徐達訪請當地能人秦從龍,後來又親自到鎮江,「謁孔子廟,分遣儒士告諭鄉邑,勸農桑。」及至做了皇帝以後,朱元璋也採取了一系列減輕百姓負擔、發展農業生產的措施。他曾對劉基說:「寬民必當阜民之財,息民之力。不節用,則民財竭;不省役,則民力困;不明教化,則民不知禮義;不禁貪暴,則無以遂其生。」劉伯溫聽了他的這番話,感動得贊嘆道:「此所謂以仁心行仁政也。」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欲行仁政的皇帝,卻又對孟子主張「民貴君輕」的言論極為反感,卻又非常善於實施陰謀而不動聲色,卻又在懲處官吏時極盡殘暴株連之能事,卻又經常因自己的猜忌多疑和刻薄寡恩而陷入孤獨和痛苦之中。和許多皇帝一樣,他也在登位後立即陷入「殺功臣」的怪圈,把「兔死狗烹」的慘劇演到了極致——只剩下一個湯和,趕緊戰兢兢告老還鄉,才保全了一條小命。在震驚全國的胡惟庸和藍玉兩個大案中,他竟殺了將近四萬人。這種空前的恐怖統治,這種復雜的雙重性格,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思想動機和情感邏輯所造成的呢?
顯然,這正是在封建專制體制下「權欲」無限膨脹所必然導致的結果。從起初連生存權都得不到保障的一無所有,到登上皇位權傾天下,還要想著為「家天下」的繼承者削除「權杖」上的「芒刺」,這其中的發展規律,必然推動整個極權體制運轉成一部瘋狂的「絞肉機」,使其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包括那些後宮的女人們,毫無例外地無法逃脫要麼「吃人」、要麼「被吃」的命運。
人民大學的毛佩琦教授在「百家講壇」上講到「胡藍兩案」時說,明清兩代都有人懷疑他們的所謂「謀反」實為子虛烏有,而他則乾脆斷言是兩起「冤案」,這就和電視劇中所展現的故事情節大相徑庭了。當然,電視劇如此演繹謀反與平叛的故事也並非毫無根據,因為在《明史記事本末》中,也記載了「胡藍」意欲謀反的種種「蛛絲馬跡」,按照這些線索來編劇,顯然可以加強戲劇性,從而對觀眾有更大的吸引力。
盡管迷失在歷史迷霧中的「胡藍」事件真相難明,但照我看來,他們的「反」或「未反」,並不影響封建統治下君臣關系的本質。在那樣一種非人的制度中,人性都已嚴重地扭曲變形。皇帝對權臣不可能完全放心,勢必經常在信疑之間游移;權臣對皇位也未必毫不動心,只是要看實現篡位的可能性有多大罷了。皇上所謂「愛」卿如命者,臣下所謂「愚」忠至死者,即使真的曾經有過,那也只是個別的現象,「非典型」的現象而已!
陳寶國在這部電視劇中,終於剎住了在《大宅門》中形成的表演慣性,擺脫了「白景琦」的影響,比較成功地塑造了這位傳奇皇帝的復雜形象。演到後來,我看他已經「入戲」很深,感同身受地體驗到專權者「高處不勝寒」的孤獨、疑懼和痛苦了。但徐帆所演的馬皇後,卻成為一個概念化的形象,當然這首先是劇本的問題,不過徐帆的說白也確有毛病,總給人不自然的感覺。後宮的另幾個女人,倒是演得各具特色,尤其是達蘭和金菊,我認為是演得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