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勇氣歷史故事

勇氣歷史故事

發布時間:2021-02-26 16:01:34

⑴ 關於「勇氣」的名人小故事

羅斯福的故事
一個小男孩幾乎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因為患脊髓灰質炎而留下了瘸腿和參差不齊且突出的牙齒。他很少與同學們游戲或玩耍,老師叫他回答問題時,他也總是低著頭一言不發。
在一個平常的春天,小男孩的父親從鄰居家討了一些樹苗,他想把它們栽在房前。他叫他的孩子們每人栽一棵。父親對孩子們說,誰栽的樹苗長得最好,就給誰買一件最喜歡的禮物。小男孩也想得到父親的禮物。但看到兄妹們蹦蹦跳跳提水澆樹的身影,不知怎麼地,萌生出一種陰冷的想法:希望自己栽的那棵樹早點死去。因此澆過一兩次水後,再也沒去搭理它。
幾天後,小男孩再去看他種的那棵樹時,驚奇地發現它不僅沒有枯萎,而且還長出了幾片新葉子,與兄妹們種的樹相比,顯得更嫩綠、更有生氣。父親兌現了他的諾言,為小男孩買了一件他最喜歡的禮物,並對他說,從他栽的樹來看,他長大後一定能成為一名出色的植物學家。
從那以後,小男孩慢慢變得樂觀向上起來。
一天晚上,小男孩躺在床上睡不著,看著窗外那明亮皎潔的月光,忽然想起生物老師曾說過的話:植物一般都在晚上生長,何不去看看自己種的那顆小樹。當他輕手輕腳來到院子里時,卻看見父親用勺子在向自己栽種的那棵樹下潑灑著什麼。頓時,一切他都明白了,原來父親一直在偷偷地為自己栽種的那顆小樹施肥!他返回房間,任憑淚水肆意地奔流......
幾十年過去了,那瘸腿的小男孩雖然沒有成為一名植物學家,但他卻成為了美國總統,他的名字叫富蘭克林·羅斯福。
愛是生命中最好的養料,哪怕只是一勺清水,也能使生命之樹茁壯成長。也許那樹是那樣的平凡、不起眼;也許那樹是如此的瘦小,甚至還有些枯萎,但只要有這養料的澆灌,它就能長得枝繁葉茂,甚至長成參天大樹。

不肯放棄的林肯

堅持到底的最佳實例可能就是亞伯拉罕·林肯。如果你想知道有誰從末放棄,那就不必再尋尋覓覓了!
生下來就一貧如洗的林肯,終其一生都在面對挫敗,八次競選八次落敗,兩次經商失敗,甚至還精神崩潰過一次。 好多次,他本可以放棄,但他並沒有如此,也正因為 他沒有放棄,才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以下是林肯進駐白宮前的簡歷:
1816年,家人被趕出了居住的地方,他必須工作以撫養他們。
1818年,母親去世。
1831年,經商失敗。
1832年,競選州議員但落選了!
1832年,工作也丟了,想就讀法學院,但進不去。
1833年,向朋友借錢經商,但年底就破產了,接下 來他花了十六年,才把債還清。
1834年,再次競選州議員 贏了!
1835年,訂婚後即將結婚時,末婚妻卻死了,因此他的心也碎了!
1836年,精神完全崩潰,卧病在床六個月。
1838年,爭取成為州議員的發言人 沒有成功。
1840年,爭取成為選舉人了 失敗了!
1843年,參加國會大選 落選了!
1846年,再次參加國會大選 這次當選了!前往 華盛頓特區,表現可圈可點。
1848年,尋求國會議員連任失敗了!
1849年,想在自己的州內擔任土地局長的工作 被拒絕了!
1854年,競選美國參議員 落選了!
1856年,在共和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上爭取副總統的 提名 得票不到一百張。
1858年,再度競選美國參議員一一 再度落敗。
1860年,當選美國總統。 ([美]傑克)
評語:此路艱辛而泥濘。我一隻腳滑了一下,另一隻腳也因而站不穩;但我緩口氣,告訴自己,"這不過是滑一跤,並不是死去而爬不起來。" ——林肯在競選參議員落敗後如是說

霍金的故事

科學家霍金小時候的學習能力似乎並不強,他很晚才學會閱讀,上學後在班級里的成績從來沒有進過前10名,而且因為作業總是「很不整潔」,老師們覺得他已經「無可救葯」了,同學們也把他當成了嘲弄的對象。在霍金12歲時,他班上有兩個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賭,說他永遠不能成材,同學們還帶有諷刺意味地給他起了個外號叫「愛因斯坦」。誰知,20多年後,當年毫不出眾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師級人物。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原來,隨著年齡漸長,小霍金對萬事萬物如何運行開始感興趣起來,他經常把東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們恢復組裝回去時,他卻束手無策,不過,他的父母並沒有因此而責罰他,他的父親甚至給他擔任起數學和物理學「教練」。在十三四歲時,霍金發現自己對物理學方面的研究非常有興趣,雖然中學物理學太容易太淺顯,顯得特別枯燥,但他認為這是最基礎的科學,有望解決人們從何處來和為何在這里的問題。從此,霍金開始了真正的科學探索。

鑿壁借光
漢朝時,少年時的匡衡,非常勤奮好學。由於家裡很窮,所以他白天必須干許多活,掙錢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來安心讀書。不過,他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匡衡心痛這浪費的時間,內心非常痛苦。他的鄰居家裡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幾間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氣,對鄰居說:「我晚上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否借用你們家的一寸之地呢?」鄰居一向瞧不起比他們家窮的人,就惡毒地挖苦說:「既然窮得買不起蠟燭,還讀什麼書呢!」匡衡聽後非常氣憤,不過他更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書讀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牆上鑿了個小洞,鄰居家的燭光就從這洞中透過來了。他借著這微弱的光線,如飢似渴地讀起書來,漸漸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
匡衡讀完這些書,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他想繼續看多一些書的願望更加迫切了。附近有個大戶人家,有很多藏書。一天,匡衡卷著鋪蓋出現在大戶人家門前。他對主人說:「請您收留我,我給您家裡白幹活不報酬。只是讓我閱讀您家的全部書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動,答應了他借書的要求。
匡衡就是這樣勤奮學習的,後來他做了漢元帝的丞相,成為西漢時期有名的學者。

宋濂的故事
宋濂小時侯 喜歡讀書,但是家裡很窮。也沒錢買書,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書,他都講好期限,按時還書,從不違約,人們都樂意把書借給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書,越讀越愛不釋手,便決定把它抄下來。可是還書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連夜抄書。時值隆冬臘月,滴水成冰。他母親說:「孩子,都半夜了,這么寒冷,天亮再朝抄吧。人家又不是等這書看。」宋濂說:「不管人家等不等這本看,到期限就要還,這是個信用問題,也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如果說話做事不講信用,失信於人,怎麼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又一次,宋濂要去遠方向一位著名者請教,並約好見面日期,誰知出發那天下起鵝毛雪。當宋濂挑起行李准備上路時,母親驚訝地說:「這樣的天氣怎能出遠門呀?再說,老師那裡早已大雪封山了。你這一件舊棉襖,也抵禦不住深山的嚴寒啊!」宋濂說:「娘,今不出發就會誤會了拜師的日子,這就失約了;失約,就是對老師不尊重啊。風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當宋濂到達老師家裡時,老師感到地稱贊說道:「年輕人,守信好學,將來必有出息!」

⑵ 有關勇氣的名人事例

拓展知識

諾貝爾簡介:

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瑞典化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軍工裝備製造商和炸葯的發明者,1833年10月21日出生於斯德哥爾摩,1896年12月10日逝世。

諾貝爾一生擁有355項專利發明,並在歐美等五大洲20個國家開設了約100家公司和工廠,積累了巨額財富。

1895年,諾貝爾立囑將其遺產的大部分(約920萬美元)作為基金,將每年所得利息分為5份,設立諾貝爾獎,分為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文學獎及和平獎5種獎金(1969年瑞典銀行增設經濟學獎),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人。為了紀念諾貝爾做出的貢獻,人造元素鍩(Nobelium)以諾貝爾命名。

⑶ 有關勇氣的名人故事

近日看到一篇報道:一個到中國旅遊的美國小夥子,奮不顧身地為一名中國老人奪回被搶的包,而在場的中國人卻個個無動於衷。我看後不禁感到心寒和疑惑:為什麼素不相識的美國青年會挺身而出,而身為同胞的中國人卻無動於衷呢?聽說美國人好吃維他命,是不是他們的維他命中含有什麼特殊成分,能教人見義勇為?如果有的話,我想這種維他命應該叫「勇氣」。而國人恰恰缺少這種生命維他命。
人是需要勇氣的。沒有勇氣的人就像失去了脊柱,直不起腰,挺不起背來,只能匍匐在人生之路上,陽光照不到他的身上,幸運女神也絕不眷顧這樣的人。綜觀歷史,沒有哪一個偉人名士缺乏勇氣。正因為有了勇氣,他們才變得出類拔萃,能站在時代的巔峰傲視群雄。伽利略的勇氣在於他不迷信書本,敢於向權威挑戰,於是歷史上有了著名的「比薩斜塔實驗」,人類物理學便翻開了嶄新的一頁。哥白尼、布魯諾為什麼名垂千古?不僅是因為他們在學術上成就卓著,更重要的是他們是真正的勇士,即使受到生命的威脅,仍然堅持科學真理。至今人們在鮮花廣場似乎還能聽到布魯諾直到生命最後一刻,仍堅定地宣傳「太陽中心說」的鏗鏘語調。又如,在十年浩劫的陰影仍未散去的情況下,「恢復良知」從一個弱女子的口中道出,震撼了整個神州。這位弱女子就是戴厚英,說出這短短的四個字,在當時需要何等的勇氣啊!
生命中不能缺少勇氣。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總會遇到各種挫折和磨難,這時候,我們需要勇氣,用它來武裝自己,披荊斬棘,以到達人生的巔峰。擁有勇氣,你就有了風帆,一路乘風破浪;擁有勇氣,你就有了開道的長戟,一路過關斬將;擁有勇氣,你才擁有完整的人生。
朋友,如果你已經擁有勇氣這種生命的維他命,請好好地珍惜並利用它;如果你缺少這一生命維他命,請為你的生命注入這不可或缺的活力。下一次你發現一些丑惡現象時,請勇敢地站出來,因為你有勇氣,而那些違法犯罪的人肯定沒有這種維他命。
擁有勇氣,你將得到最大的饋贈。

歷史故事:成語中的勇氣

奮勇當先 【拼音】:fèn yǒng dāng xiān 【解釋】:鼓起勇氣,趕在最前面。 【出處】:《隋書·史祥傳》:「公竭誠奮勇,一舉克定。」 元·關漢卿《哭存者》第二折:「更有俺五百義兵家將,都要的奮勇當先,相持對壘。」 【示例】:更有俺五百義兵家將,都要的~,相恃對壘。★元·關漢卿《哭存孝》第二折 【近義詞】:一馬當先、奮勇爭先 【反義詞】:畏縮不前 【語法】:作謂語、狀語;指作表率急流勇進 【拼音】:jí liú yǒng jìn 【解釋】:在急流中勇敢前進,形容果斷、勇猛,一往無前。 【出處】:宋·邵伯溫《邵氏見聞錄》:「以火箸畫灰,作『做不得』三字,徐曰:『急流勇退人也』。」 【示例】:人們站在這幅照片前,感到一種~的撼人力量。★何為《美的留影》 【近義詞】:奮勇前進、一往無前、乘風破浪 【反義詞】:急流勇退、知難而退 【語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人一往無前見義勇為 【拼音】:jiàn yì yǒng wéi 【解釋】:看到正義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出處】:《論語·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 【示例】:~真漢子,莫將成敗論英雄。★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四回 【近義詞】:急公好義、挺身而出 【反義詞】:袖手旁觀、見利忘義、見義不為 【語法】:作謂語、定語;指勇於做好事勇者不懼 【拼音】:yǒng zhě bù jù 【解釋】:懼:害怕。有膽量的人無所畏懼。 【出處】:《論語·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語法】:作賓語、定語;指有膽識

⑸ 有關「勇氣」的典故有哪些

「一鼓作氣」
出處:春秋·左丘明《左傳·庄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釋義:「鼓」,敲戰鼓;「作」振作.指戰斗剛開始時士氣最旺盛,現比喻做事要趁大家情緒高漲,勁頭十足時,一下子做完.含有鼓勵的意思.
故事:公元前684年的春天,強大的齊國出兵攻打弱小的魯國.魯庄公親自帶領軍隊前住長勺應戰.
到了長勺,雙方擺開陣勢,准備大戰一場.齊軍先聲奪人,首先擂響戰鼓向魯軍發動進攻.魯庄公正准備出兵迎戰,誰知被主動請戰、陪同而來的曹劌勸住了,說:「大王,時機未到,等會兒再說.」齊軍見魯軍毫無動靜,不出來應戰,便再一次擂響戰鼓;搖旗吶喊起來.
魯庄公又想應戰,但曹劌仍然要他按兵不動.齊軍見魯軍還不出陣,便又一次擂起戰鼓,向魯軍挑戰.但曹劌還是叫魯庄公命令軍隊堅守不戰.
齊軍三次准備進攻,都不見魯軍應戰,士氣大減,十分疲憊,情緒頓時低落下去,認為魯軍不會再打了、,大家紛紛坐下來歇息,隊伍也開始鬆散下來.這時,曹劌當機立斷,對魯庄公說:「進攻的時機到了.」
隨著雨點般的戰鼓響起,早就摩拳擦掌的魯軍將士奮勇出擊,齊軍沒有來得及防備,頓時丟盔棄甲,四處潰逃.
戰斗勝利後,庄公問曹判:「剛才為什麼要等齊軍擂了三次進軍鼓後.才能出擊?」
曹劌回答說:「打仗,最重要的是靠勇氣.敲第一遍鼓時,士氣最旺盛;第二次擊鼓時,士兵的勇氣已經減退;敲第三遏鼓時,勇氣已經快沒有了.這時我軍擂鼓進攻,用士氣旺盛的軍隊去進攻鬆懈疲乏的軍隊,那當然能取勝啦!」

⑹ 關於勇氣的故事

我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曾經有兩個人在沙漠中,他們的食物和水都吃完了,回現在是又餓又渴。當時答,一個人從口袋裡掏出一把手槍和五顆子彈給另一個人,並對他說:「我現在要去找水,要不然我們非餓死在沙漠里。請你在這呆著,每隔一小時打一槍,讓我知道你在什麼地方,以免我待會迷了路。」另一個人點了點頭。他就走了。

另一個人照著他的話做了,每隔一小時打一槍。打到最後一槍時,找食物的人還沒回來。他開始擔心,擔心那個人已經死了。他開始害怕,最後終於忍不住了,用最後一顆子彈打死了自己。槍聲響後不久,找食物的人,拿著食物回來了,可這個人已經死了。

其實這個人只要忍耐一下就可以話下來,可他放棄了這次生的機會,因為他沒有勇氣。歌德說過:

你失去了財產——你只失去了一點

你失去了榮譽——你失去了許多

你失去了勇氣——你就把一切都失掉了!

⑺ 關於勇氣名人故事

1、藺相如完璧歸趙

公元前283年,趙惠文王時,趙國得到楚國的和氏璧。秦昭王聽說這件事,派人送趙都給趙王一封信,說願意用十五座城給趙國,請求換取和氏璧。

趙王跟大將軍廉頗及許多大臣商量:想把這塊寶玉給秦國,又怕得不到秦國的城,白白受欺騙;想不給吧,又擔心秦兵打過來。主意拿不定,想找個可以派遣去回復秦國的人,又找不到。

宦官頭目繆賢說:「我的門客藺相如可以出使。」趙王問:「您根據什麼知道他可以出使呢?」繆賢回答說:「我曾經犯有罪過,私下打算要逃到燕國去。

我的門客藺相如阻攔我說:『您憑什麼知道燕王就會收留您?我告訴他,我曾跟隨大王與燕王在邊境相會,燕王私下握著我的手說『願意交這個朋友』。

憑這個知道他會收留我,所以打算去他那裡。藺相如對我說:『『如今趙國強,燕國弱,您又受趙王寵幸,所以燕王想跟您結交。

現在您竟從趙國逃奔到燕國,燕王害怕趙國,這種形勢下燕王一定不敢收留您,反而會把您捆綁起來送回趙國的。您不如袒胸露臂,趴在斧質上請罪,就能僥幸得到趙王赦免』。

我聽從了他的意見,幸而大王赦免了我。我私下認為藺相如是個勇士,有智謀,應該是可以出使的。」於是趙王召見藺相如,問他:「秦王打算用十五座城換我的璧,可不可以給他?」

藺相如說:「秦國強大,趙國弱小,不能不答應他的要求。」趙王說:「拿走我的璧,不給我城,怎麼辦?」藺相如說:「秦王用城換璧而趙國不答應,理虧的是趙國;

趙國給秦璧而它不給趙國城,理虧的是秦國。比較這兩種對策,寧可答應秦的請求而讓它負理虧的責任。」趙王問:「可以派誰去呢?」

藺相如回答說:「大王果真找不到人,我願意捧著和氏璧出使秦國。城給了趙國,就把璧留在秦國;城池不給趙國,我保證完整無缺地把和氏璧帶回趙國。」

趙王就派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向西進入秦國。 秦王坐在章台宮接見藺相如。藺相如捧著和氏璧呈獻給秦王。秦王非常高興,把和氏璧傳給妃嬪及侍從人員看,群臣都歡呼「萬歲」。

藺相如看出秦王沒有把城酬報給趙國的意思,就上前說:「璧上有點毛病,請讓我指給大王看。」秦王把和氏璧交給藺相如。於是,藺相如捧著璧退了幾步站住,背靠著柱子,怒發豎立,像要把帽子頂起來。

他對秦王說:「大王想要得到和氏璧,派人送信給趙都趙王,趙王召集所有大臣商議,都說:『秦國貪婪,依仗它強大,想用空話來求和氏璧,補償給趙國的城恐怕得不到。』打算不給秦國和氏璧。但是我認為平民之間的交往。

尚且不相互欺騙,何況是大國之間的交往呢!而且因為一塊璧的緣故惹得強大的秦國不高興,不應該。於是趙王齋戒了五天,派我捧著和氏璧,在朝堂上行過叩拜禮,親自拜送了國書。

這是為什麼?為的是尊重大國的威望而表示敬意。現在我來到秦國,禮節顯得十分傲慢;得到璧後又將它傳給妃嬪們看,以此來戲弄我。我看大王無意補償給趙國十五座城。

所以又把它取回來。大王一定要逼迫我,我的頭現在就與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藺相如拿著那和氏璧,斜視著柱子,快要撞擊在柱子上。

秦王怕他撞碎和氏璧,就婉言道歉,堅決請求他不要把和氏璧撞碎,並召喚負責的官吏察看地圖,指點著說要把從這里到那裡的十五座城劃歸趙國。

藺相如估計秦王只不過以欺詐的手段假裝把城劃給趙國,實際不能得到,就對秦王說:「和氏璧是天下公認的寶貝,趙王敬畏大王,不敢不獻出來。

趙王送璧的時候,齋戒了五天。現在大王也應齋戒五天,在朝堂上安設「九賓」的禮節,我才敢獻上和氏璧。」秦王估計這種情況,終究不能強奪,就答應齋戒五天。

把藺相如安置在廣成賓館里。 藺相如估計秦王雖然答應齋戒,也必定違背信約,不把城補償給趙國,就打發他的隨從穿著粗布衣服,懷揣那塊璧,從小道逃走,把它送回趙都。

秦王齋戒五天後,就在朝堂上設了「九賓」的禮儀,延請趙國使者藺相如。藺相如來到,對秦王說:「秦國自從秦穆公以來的二十多個國君,不曾有一個是堅守信約的。

我實在怕受大王欺騙而對不起趙國,所以派人拿著璧回去,已經從小路到達趙國了。再說秦國強大而趙國弱小,大王派一個小小的使臣到趙國,趙國會立刻捧著璧送來。

現在憑借秦國的強大,先割十五座城給趙國,趙國怎麼敢留著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騙大王的罪過應該處死,我請求受湯鑊之刑。希望大王和大臣們仔細商議這件事。」

秦王和大臣們面面相覷,發出無可奈何的苦笑聲。侍從中有的要拉藺相如離開朝堂加以處治。秦王就說:「現在殺了藺相如,終究不能得到和氏璧。

反而斷絕了秦、趙的友好關系。不如趁此好好招待他,讓他回趙都去。難道趙王會因為一塊璧的緣故而欺騙秦國嗎?」終於在朝廷上接見藺相如,完成接見的禮節,送他回趙都去了。

藺相如回國以後,趙王認為他是個賢能的大夫,出使到諸侯國家能不受辱,就任命他做上大夫。此後秦國沒有給趙國城池,趙國也到底沒有把和氏璧給秦國。

2、項羽破釜沉舟

項羽誅殺了卿子冠軍,威震楚國,名揚諸侯。他首先派遣當陽君、蒲將軍率領二萬人渡過漳河,援救鉅鹿。戰爭只有一些小的勝利,陳余又來請求增援。

項羽就率領全部軍隊渡過漳河,把船隻全部弄沉,把鍋碗全部砸破,把軍營全部燒毀,只帶上三天的干糧,以此向士卒表示一定要決死戰斗,毫無退還之心。

部隊抵達前線,就包圍了王離,與秦軍遭遇,交戰多次,阻斷了秦軍所築甬道,大敗秦軍,殺了蘇角,俘虜了王離。涉間拒不降楚,自焚而死。

這時,楚軍強大居諸侯之首,前來援救鉅鹿的諸侯各軍築有十幾座營壘,沒有一個敢發兵出戰。到楚軍攻擊秦軍時,他們都只在營壘中觀望。

楚軍戰士無不一以當十,士兵們殺聲震天,諸侯軍人人戰栗膽寒。項羽在打敗秦軍以後,召見諸侯將領,當他們進入軍門時,一個個都跪著用膝蓋向前走,沒有誰敢抬頭仰視。自此,項羽真正成了諸侯的上將軍,各路諸侯都隸屬於他。

(7)勇氣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關於勇氣的名人名言有:

1、勇士是在充滿荊棘的道路上前行的。——〔古羅馬〕奧維德:《哀怨集》

【簡介】奧維德,古羅馬詩人,生於羅馬附近的蘇爾莫。年輕時在羅馬學習修辭,對詩歌充滿興趣。曾三次婚配,第三個妻子出身名門,使他有機會進入上層社會結交皇家詩人。

2、做事要有決心,扭著頭毛用勁絲毫不肯放鬆,萬事自能前進。——〔德〕歌德《浮士德》

【簡介】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出生於美因河畔法蘭克福,德國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學家,他是魏瑪的古典主義最著名的代表。歌德對世界文學影響巨大。他的作品被翻譯成48種語言,是各國經典的重要組成部分。

⑻ 關於勇氣的古代經典故事

1、荀灌是東晉時期赫赫有名的平南將軍荀嵩的女兒,她年少時便有奇才。

荀灌生活在戰亂頻仍的年代。她自幼隨父親習武,小小年經便練就了一身高超的武功。

荀灌13歲那年,幾萬賊兵由西域流竄到荀嵩駐守的宛城,當時宛城守軍僅有千人,形勢非常危急。

荀嵩知道,目前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派遣一個智勇雙全的人突圍出城,前往臨近的襄陽求教。可是當荀嵩把他的想法向屬下宣布後,大家雖然十分贊同,卻沒有一人願意擔任突圍求教的任務。此時的宛城已經被賊兵里三層外三層地圍困起來,突圍無異於送死,誰願意白白送死呢?

正在荀嵩一籌莫展的時候,一個清脆響亮的聲音在大廳里響起:「父親,我去!」

荀嵩一看,是女兒荀灌。他大驚失色,厲志拒絕道:「不行!你一個女孩,如何能夠突出重圍,又如何能夠抵擋得了賊兵的追殺!」

荀灌將頭一昂,大聲說:「父親,女兒自幼習武,武功如何父親心中最清楚,更何況,城外的地形也只有我最熟悉。現在,坐守孤城是死,突圍失敗也是死,與其在這里等死,還不如拼卻一死!如果突圍成功,請來了救兵,就能夠挽救全城人的性命了。」

聽了荀灌的一席話,眾將都慚愧於自己的勇氣與膽識竟然不如一個13歲的小女孩,於是紛紛主動請纓,要求突圍求教。

荀嵩考慮了良久,最終還是同意了女兒的請求,他選派20名身強力壯、武藝高超的勇士,組成一支突圍隊伍,借著濃濃的夜色,護送荀灌向襄陽城飛奔而去。賊兵措手不及,眼睜睜地看著一隊人馬消失在黑暗的遠方。

隊伍在第三天的下午抵達襄陽,襄陽太守石覽看到荀嵩的求教信,又聽到荀灌的慷慨陳詞,被荀灌甘冒生命危險突出重圍的精神所感動。他當即發兵,而且還請求荊州太守協同出兵解救宛城。

援軍一到,很快就擊退了賊兵,解救了宛城的百姓。

2、曹沫,魯國人氏,以力大勇敢著稱。魯公對他很欣賞,任命他為將軍,同齊國交戰。

未料三戰皆敗,魯公心怯,趕緊商議割地求和。但是並未責怪曹沫,仍用他為將。齊桓公答應和魯在柯地會盟。

正當魯公與桓公即將達成屈辱協議之時,曹沫手執匕首沖上前去,劫持了齊桓公。桓公左右恐傷到主公,不敢動作。

桓公問:「你想怎樣?」曹沫說:「齊強魯弱,您恃強凌弱太過分了。大王您認為該怎麼辦呢?」桓公被迫答應盡數歸還侵奪魯國的土地。

得到承諾後,曹沫扔下匕首重新站在群臣之中,面不改色,辭令如故。桓公惱羞成怒,想毀約食言,被管仲勸止。

於是,不費吹灰之力,曹沫三戰所失的土地又都被全數歸還。曹沫以其忠誠勇氣和不爛之舌,既要回了土地,又保全了性命,可謂績效顯著。

3、藺相如因為「完璧歸趙」有功而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後盡量迴避、容讓不與廉頗發生沖突。

藺相如的門客以為他畏懼廉頗然而藺相如說「秦國不敢侵略我們趙國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我對廉將軍容忍、退讓是把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把個人的私仇放在後面啊」這話被廉頗聽到就有了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

4、一年的正月,古弼收到一封群眾來信,反映皇家的上谷苑囿佔地太多,老百姓都無田耕種了,希望朝廷減掉大半分給貧民耕種。

古弼讀後,覺得意見很好,就馬上去見皇帝拓跋燾,要把意見奏給他聽(因為春天已來臨,不快點處理此事,又將影響一年的耕種)。

拓跋燾跟給事中劉樹在下圍棋,正在興趣頭上,古弼進來,拓跋燾就像沒有看到一樣。古弼在旁邊坐了很久,也沒有獲得奏事的機會。

古弼火了,突然站起來,揪住劉樹的頭發,把他拉下床(胡床,即矮凳子),然後撲上去,又是扇他的耳朵,又是打他的背,並且邊打邊罵:"國家的事情沒有治理好,都是你這個小子的罪過!"

拓跋燾臉都變色了,十分尬尷,丟下手中的棋子說:"沒有聽你奏事,錯誤在我。劉樹有什麼罪過?快停手不要打了!"古弼這才放過劉樹,把事情奏給皇帝聽。"

帝奇其公直,皆可其奏,以與百姓"。(《北史·古弼傳》。《魏書》、《資治通鑒》同。以下所引資料皆同)。事後,古弼也覺得自己的舉動太失禮了,於是光著頭赤著腳到官署里去"自劾請罪"。

拓跋燾知道了,便把他召去,對他說:"你有什麼罪過啊?快把帽子戴上,把鞋穿上吧!以後,只要是利國利民的事,你做就是了!即使'顛沛造次',你做了,也不要有什麼顧慮!"

5、趙雲單騎救阿斗,大戰長坂坡。新野逃難,劉備與其夫人走散,趙雲找到二位夫人,其中一位投井,趙雲受命保護少主,單槍匹馬沖過曹操的包圍,最後安全返回。張飛接應。如果不是曹操惜才,趙雲恐怕要死在當陽道。

閱讀全文

與勇氣歷史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