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聲東擊西是歷史故事

聲東擊西是歷史故事

發布時間:2021-02-02 05:38:32

A. 聲東擊西是包含歷史故事的成語嗎

指造成要攻打東邊的聲勢,實際上卻攻打西邊.是使對方產生錯覺以出奇制勝的一種戰術.
成語典故
聲東擊西
東漢時期,班超出使西域,目的是團結西域諸國共同對抗匈奴.為了使西域諸國便於共同對抗匈奴,必須先打通南北通道.地處大漠西緣的莎車國,煽動周邊小國,歸附匈奴,反對漢朝.班超決定首先平定莎車.莎車國王北向龜茲求援,龜茲王親率五萬人馬,援救莎車.班超聯合於闐等國,兵力只有二萬五千人,敵眾我寡,難以力克,必須智取.班超遂定下聲東擊西之計,迷惑敵人.他派人在軍中散布對班超的不滿言論,製造打不贏龜茲,有撤退的跡象.並且特別讓莎車俘虜聽得一清二楚.這天黃昏,班超命於闐大軍向東撤退.自己率部向西撤退,表面上顯得慌亂,故意放俘虜趁機脫逃.俘虜逃回莎車營中,急忙報告漢軍慌忙撤退的消息.龜茲王大喜,誤認班超懼怕自己而慌忙逃竄,想趁此機會,追殺班超.他立刻下令兵分兩路,追擊逃敵.他親自率一萬精兵向西追殺班超.班超胸有成竹,趁夜幕籠罩大漠,撤退僅十里地,部隊即就地隱蔽.龜茲王求勝心切,率領追兵從班超隱蔽處飛馳而過,班超立即集合部隊,與事先約定的東路於闐人馬,迅速回師殺向莎車.班超的部隊如從天而降,莎車猝不及防,迅速瓦解.莎車王驚魂未定,逃走不及,只得請降.龜茲王氣勢洶洶,追走一夜,未見班超部隊蹤影,又聽得莎車已被平定,人馬傷亡稍重的報告,大勢已去,只有收拾殘部,悻悻然返回龜茲.
希望可以幫到你,滿意的話請採納,謝謝

B. 聲東擊西是什麼故事

唐·杜佑《通典·兵六》說:"聲言擊東,其實擊西"。聲東擊西,是一個漢語成語,三十六計專中的聲東擊西屬在現實生活中被提及的頻率非常高,它以假動作欺敵,掩護主力在第一時間擊其要害,聲言出東,其實擊西。歷史上和現代戰爭使用此計的案例很多,諸如:諸葛亮再次北伐,兵至祁山,紮下三個大寨,專候魏軍;司馬懿本想給諸葛亮來個聲東擊西,打亂蜀軍的大營,不料此計被孔明識破,反給司馬懿來個聲東擊西,魏兵大敗。鄭成功當年收復台灣,趕跑荷蘭人,也是用了聲東擊西的計謀。

C. 聲東擊西 經典故事

圍魏救趙 (wéi wèi jiù zhào)

解釋:原指戰國時齊軍用圍攻魏國的方法,迫使魏國撤回攻趙部隊而使趙國得救。後指襲擊敵人後方的據點以迫使進攻之敵撤退的戰術。

出處:《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示例:倘用~之計,且不來解此處之危,反去取我梁山大寨,如之奈何!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六十四回

近義詞:聲東擊西

反義詞:圍城打援

歇後語:孫臏救邯鄲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軍事

英文:besiege Wei to rescure Zhao (relieve the besieged by besieging the base of the besiegers)

----------------------------------------------------------------------------------

共敵不如分敵①,敵陽不如敵陰②。

【注釋】

①共敵不如分敵:共,集中的。分,分散,使分散。句意:攻打集中的敵人,不如設法分散它而後再打。

②敵陽不如敵陰:敵,動詞,攻打。句意為 先打擊氣勢旺盛的敵人,不如後打擊氣勢旺盛的敵人。

【按語】

治兵如治水:銳者避其鋒,如導疏;弱者塞其虛,如築堰。故當齊救趙 時,孫子謂田忌曰:「夫解雜亂糾紛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擊,批亢搗虛,形格勢禁,則自為解耳。」

【解析】

對敵作戰,好比治水:敵人勢頭強大, 就要躲過沖擊,如用疏導之法分流。對弱小的敵人,就抓住時機消滅它,就象築堤圍堰,不讓水流走。所以當齊救趙時,孫子對田忌說:「想理順亂絲 和結繩,只能用手指慢慢去解開,不能握緊拳頭去捶打;排解搏鬥糾紛,只能動口勸說,不能動手參加。對敵人,應避實就虛,攻其要害,使敵方受到挫折,受到牽制,圍困可以自解。」

【探源】

事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是講戰國時期齊國與魏國的桂陵之戰。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釋失中山的舊恨,便派大將龐涓前去攻打。這中山原本是東周時期魏國北鄰的小國被魏國收服,後來趙國乘魏國國喪伺機將中山強佔了,魏將龐涓認為中山不過彈丸之地,距離趙國又很近,不若直打趙國都城邯鄲,既解舊恨又一舉雙得。魏王從之,欣欣然似霸業從此開始,即撥五百戰車以龐涓為將,直奔趙國圍了趙國都城邯鄲。趙王急難中只好求救於齊國,並許諾解圍後以中山相贈。齊威王應允,令田忌為將,並起用從魏國救得的孫臏為軍師領兵出發。這孫臏曾與龐涓同學,對用兵之法諳熟精通。魏王用重金將他聘得,當時龐涓也正事奉魏國。龐涓自覺能力不及孫臏,恐其賢於己,遂以毒刑將孫臏致殘,斷孫兩足並在他臉上刺字,企圖使孫不能行走,又羞於見人。後來孫臏裝瘋,幸得齊使者救助,逃到齊國。這是一段關於龐涓與孫臏的舊事。

且說田忌與孫臏率兵進入魏趙交界之地時,田忌想直逼趙國邯鄲,孫臏制止說:解亂絲結繩,不可以握 拳去打,排解爭斗,不能參與搏擊,平息糾紛要抓住要害,乘虛取勢,雙方因受到制約才能自然分開。現在魏國精兵傾國而出,若我直攻魏國。那龐涓必回師解救,這樣一來邯鄲之圍定會自解。我們再於中途伏擊龐涓歸路,其軍必敗。田忌依計而行。果然,魏軍離開邯鄲,歸路中又陷伏擊與齊戰於桂陵,魏部卒長途疲憊,潰不成軍,龐涓勉強收拾殘部,退回大梁,齊師大勝,趙國之圍遂解。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圍魏救趙」的故事。又後十三年,齊魏之軍再度相交於戰場,龐涓復又陷於孫臏的伏擊自知智窮兵敗遂自刎。孫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

【故事】

戰國時,魏將龐涓率軍圍攻趙國都城邯鄲。趙求救於齊,齊王命田忌、孫臏率軍往救。孫臏魏軍主力在趙國,內部空虛,就帶兵攻打魏國都城大梁,因而,魏軍不得不從邯鄲撤軍,回救本國,路經桂陵要隘,又遭齊兵截擊,幾乎全軍覆沒。這個典故是指採用包抄敵人的後方來迫使它撤兵的戰術。

公元前354年,魏國軍隊圍趙國都城邯鄲,雙方戰守年余,趙衰魏疲。這時,齊國應趙國的求救,派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率兵八萬救趙。攻擊方向選在哪裡?起初,田忌准備直趨邯鄲。孫臏認為,要解開紛亂的絲線,不能用手強拉硬扯,要排解別人打架,不能直接參與去打。派兵解圍,要避實就虛,擊中要害。他向田忌建議說,現在魏國精銳部隊都集中在趙國,內部空虛,我們如帶兵向魏國折都城大梁猛插進去,占據它的交通要道,襲擊它空虛的地方,它必然放下趙國回師自救,齊軍乘其疲憊,在預先選好的作戰地區桂陵迎敵於歸途,魏軍大敗,趙國之圍遂解。孫臏用圍攻魏國的辦法來解救趙國的危困,這在我國歷史上是一個很有名折戰例,被後來的軍事家們列為 叄十六計中的重要一計。圍魏救趙這一避實就虛的戰法為歷代軍事家所欣賞,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圍魏救趙
是孫臏指揮齊軍打敗龐涓率領的魏軍,援救趙國的著名戰役。自此,孫臏便聞名天下了。

暗度陳倉
開放分類: 成語、語文、詞彙

【成語】
拼音:àn dù chén cāng

解釋:度:通渡。越過指正面迷惑敵人,而從側翼進行突然襲擊。亦比喻暗中進行活動。陳倉,古縣名,在今陝西省寶雞市東,為通向漢中的交通孔道。

出處:元·尚仲賢《氣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韓信之計,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攻完三秦,劫取五國。」

用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比喻暗中活動

示例: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96回:「臣以算定今番諸葛亮必效韓信~之計。」

詞性:中性成語;古代成語

近義詞:暗送秋波

反義詞:明目張膽、明火執杖

燈謎面:夜遊寶雞城

英文:do one thing under cover of another

【故事】
《史記·高祖本紀》:「……項王使卒三萬人從,楚與諸侯之慕從者數萬人,從杜南入蝕中。去輒燒絕棧道,以備諸侯盜兵襲之,亦示項羽無東意……八月,漢王用韓信之計,從故道還,襲雍王章邯。邯迎擊漢陳倉,雍兵敗,… 」

解析:秦末項羽滅了秦以後,自封西楚霸王,背叛誰先攻入咸陽的人為王的約定,劉邦極為不滿,領兵進入四川,沿途燒了巴蜀的棧道,封為漢王,劉邦得到韓信的幫助,明裡在修棧道,背地繞道輕取項羽的大將章邯,進而取得中原為王。

D. 聲東擊西的故事簡介

聲東擊西

1、故事簡介
東漢時期,班超出使西域,目的是團結西域諸國共同對抗匈奴。為了使西域諸國便於共同對抗匈奴,必須先打通南北通道。地處大漠西緣的莎車國,煽動周邊小國,歸附匈奴,反對漢朝。班超決定首先平定莎車。莎車國王北向龜茲求援,龜茲王親率五萬人馬,援救莎車。班超聯合於闐等國,兵力只有二萬五千人,敵眾我寡,難以力克,必須智取。班超遂定下聲東擊西之計,迷惑敵人。他派人在軍中散布對班超的不滿言論,製造打不贏龜茲,有撤退的跡象。並且特別讓莎車俘虜聽得一清二楚。這天黃昏,班超命於闐大軍向東撤退.自己率部向西撤退,表面上顯得慌亂,故意放俘虜趁機脫逃。俘虜逃回莎車營中,急忙報告漢軍慌忙撤退的消息。龜茲王大喜,誤認班超懼怕自己而慌忙逃竄,想趁此機會,追殺班超。他立刻下令兵分兩路,追擊逃敵。他親自率一萬精兵向西追殺班超。班超胸有成竹,趁夜幕籠罩大漠,撤退僅十里地,部隊即就地隱蔽。龜茲王求勝心切,率領追兵從班超隱蔽處飛馳而過,班超立即集合部隊,與事先約定的東路於闐人馬,迅速回師殺向莎車。班超的部隊如從天而降,莎車猝不及防,迅速瓦解。莎車王驚魂未定,逃走不及,只得請降。龜茲王氣勢洶洶,追走一夜,未見班超部隊蹤影,又聽得莎車已被平定,人馬傷亡稍重的報告,大勢已去,只有收拾殘部,悻悻然返回龜茲。
2、解釋:指造成要攻打東邊的聲勢,實際上卻攻打西邊。是使對方產生錯覺以出奇制勝的一種戰術。

3、示例
《淮南子·兵略訓》:「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剛,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強,為之以歙而應之以張,將欲西而示之以東,……」
唐·杜佑《通典·兵六》說:「聲言擊東,其實擊西。」
元·脫脫等《宋史·高敏傳》:「兵家之事,聲東擊西。」

4、古文

敵志亂萃,不虞,坤下兌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5、注釋

①萃:通「悴」,即憔悴。指敵人情之混亂而且憔悴。

②不虞:未預測

6、譯文

敵方軍心動搖,軍如無頭之蠅,亂撞亂碰,就不能判明和應付突發事變,這是指揮官失去分析判斷情況的能力的一種象徵。要利用敵人失去控制力無法自主的時機將其消滅。

7、可以點開這個鏈接觀看視頻

網頁鏈接

最後可以給個贊嗎,謝謝。製作不宜,不喜勿噴。(不@我,請不要亂復制,謝謝配合)

原創: 海鹽私語

E. 歷史上關於聲東擊西的著名軍事戰例。

官渡之戰:
官渡之戰是中國東漢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後來的魏武帝)統軍在版官渡(今中國中部河南中牟權境)地區擊敗袁紹軍隊進攻的一次決戰。
曹操採納謀士荀攸聲東擊西之計,假裝要北渡。袁紹分兵西應,曹操揮師東襲,斬袁紹大將顏良,殺文丑,大敗袁軍。

徐晃解樊城之圍
徐晃以聲東擊西戰術,揚言欲攻圍頭,卻出其不意突襲四冢。關羽恐四冢有失,自率步騎5000出戰,被徐晃擊敗,當其退走營寨時,徐晃率軍窮追不舍,緊隨其後沖入營內。當時關羽營寨,外圍深壕及鹿角十重,障礙設施極為嚴密,若從營外強攻極為困難。現乘其軍陷於混亂之機,由內突襲,一舉大破之,殺降蜀之胡修、傅方。關羽遂撤圍退走,樊城圍解。不久,東吳大都督呂蒙偷襲江陵,關羽被俘殺。

F. 圍魏救趙聲東擊西的歷史故事

魏國被秦國打敗後,魏惠王看到魏國內外交困,國勢一天天衰落,很是焦急,就用重金招募有才能的人,來幫他治理國家。魏國人龐涓和齊國人孫臏是同學,一起跟鬼穀子學習軍事,兩人情投意合,結拜為兄弟。龐涓聽說魏王招賢就去應召,擔任了大將,兼任軍師,幫助魏惠王打了好幾個勝仗,他得到魏惠王的信任。後來龐涓也來到了魏國,魏惠王讓他擔任客卿。龐涓其實是一個心胸狹窄的人,他知道孫臏的本事比自己大,怕他超過自己,於是設計陷害孫臏。讓魏惠王認為孫臏私通齊國。魏惠王果然中計,挖去孫臏的膝蓋骨,還在他臉上刻字,從此孫臏就成了一個殘廢人。
時間長了,孫臏終於知道自己原來是被龐涓給害的。為了逃離魏國,將來報仇,他就裝起瘋來。齊威王知道孫臏是個很有本事的人,於是就偷偷派人把孫臏接到齊國去了,並且拜他為齊國的軍師。
周顯王十六年(前353年),魏惠王派龐涓帶兵去攻打趙國,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的國君派人到齊國去求救。齊威王派田忌和孫臏帶兵去救援趙國。當時如果直接去救趙國,已經來不及了,於是孫臏假裝要去攻打魏國的重要城鎮襄陵。龐涓聽到這個消息,趕忙從邯鄲撤兵,去救援襄陵。沒想到孫臏早已在魏軍回來的路上設下了埋伏,魏軍正好鑽進包圍圈,被打得大敗,龐涓狼狽不堪地逃回魏國。歷史上把這次戰役叫「圍魏救趙」。

G. 歷史上有關聲東擊西的戰爭

聲東擊西【探源】

聲東擊西,是忽東忽西,即打即離,製造假象,引誘敵人作出錯誤判斷,然後乘機殲敵的策略。為使敵方的指揮發生混亂,必須採用靈活機動的行動,本不打算進攻甲地,卻佯裝進攻;本來決定進攻乙地,卻不顯出任何進攻的跡象。似可為而不為,似不可為而為之,敵方就無法推知己方意圖,被假象迷惑,作出錯誤判斷。

東漢時期,班超出使西域,目的是團結西域諸國共同對抗匈奴。為了使西域諸國便於共同對抗匈奴,必須先打通南北通道。地處大漠西緣的莎車國,煽動周邊小國,歸附匈奴,反對漢朝。班超決定首先平定莎車。莎車國王北向龜茲求援,龜茲王親率五萬人馬,援救莎車。班超聯合於闐等國,兵力只有二萬五千人,敵眾我寡,難以力克,必須智取。班超遂定下聲東擊西之計,迷惑敵人。他派人在軍中散布對班超的不滿言論,製造打不贏龜茲,有撤退的跡象。並且特別讓莎車俘虜聽得一清二楚。這天黃昏,班超命於闐大軍向東撤退.自己率部向西撤退,表面上顯得慌亂,故意放俘虜趁機脫逃。俘虜逃回莎車營中,急忙報告漢軍慌忙撤退的消息。龜茲王大喜,誤認班超懼怕自己而慌忙逃竄,想趁此機會,追殺班超。他立刻下令兵分兩路,追擊逃敵。他親自率一萬精兵向西追殺班超。班超胸有成竹,趁夜幕籠罩大漠,撤退僅十里地,部隊即就地隱蔽。龜茲王求勝心切,率領追兵從班超隱蔽處飛馳而過,班超立即集合部隊,與事先約定的東路於闐人馬,迅速回師殺向莎車。班超的部隊如從天而降,莎車猝不及防,迅速瓦解。莎車王驚魂未定,逃走不及,只得請降。龜茲王氣勢洶洶,追走一夜,未見班超部隊蹤影,又聽得莎車已被平定,人馬傷亡稍重的報告,大勢已去,只有收拾殘部,悻悻然返回龜茲。

聲東擊西【故事】

台灣被荷蘭殖民者統治數十年,民族英雄鄭成功立志收復台灣。1661年4月,鄭成功率二萬五千將士順利登上澎湖島。要佔領台灣島,趕走殖民軍,必須先攻下赤嵌城(今台南安平)。鄭成功親自尋訪熟悉地勢的當地老人,了解到攻打赤嵌城只有兩條航道可進:一條是攻南航道,這條道港闊水深,船隻可以暢通無阻,又較易登陸。荷蘭殖民軍在此設有重兵,工事堅固,炮台密集,對准海面,另一條是攻北航通,直通鹿耳門。但是這條航道海水很淺,礁石密布,航通狹窄。殖民軍還故意鑿沉一些船隻,阻塞航道。他們認為這里無法登陸,所以只派少量兵力防守。鄭成功又進一步了解到,這條航道雖淺,但海水漲潮時,仍可以通大船。於是決定趁漲潮時先攻下鹿耳門,然後繞道從背後攻打赤嵌玻。

鄭成功計劃已定;首先派出部分戰艦,浩浩盪盪,裝作從南航道進攻。荷蘭殖民軍急忙調集大批軍隊防守航道。為了迷惑敵人,鄭成功的部隊聲威浩大,喊聲震天,炮火不斷。這一下,鄭成功非常成功地把殖民軍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了南航道。北航道上一片沉寂,殖民軍以為平安無事。南航道激戰正酣,在一個月明星稀之夜,鄭成功率領主力戰艦,人不知,鬼不覺,乘海水漲潮時機迅速登上鹿耳門,守軍從夢中驚醒,發現已被包圍。鄭成功乘勝進兵,從背後攻下赤嵌城。荷蘭殖民軍狼狽逃竄,台灣又回到祖國懷抱。

H. 聲東擊西的故事50字

東漢時期,班超出使西域,目的是團結西域諸國共同對抗匈奴。為了使西域諸國便於共同對抗匈奴,必須先打通南北通道。地處大漠西緣的莎車國,煽動周邊小國,歸附匈奴,反對漢朝。班超決定首先平定莎車。莎車國王北向龜茲求援,龜茲王親率五萬人馬援救莎車。班超聯合於闐等國,兵力只有二萬五千人,敵眾我寡,難以力克,必須智取。

班超遂定下聲東擊西之計,迷惑敵人。他派人在軍中散布對班超不滿言論,製造打不贏龜茲,有撤退的跡象。並且特別讓莎車俘虜聽得一清二楚。這天黃昏。班超命於闐大軍向東撤退,自己率部向西撤退,表面上顯得慌亂,故意讓俘虜趁機脫逃。

俘虜逃回莎車營中,急忙報告漢軍慌忙撤退的消息。龜茲王大喜,誤認班超懼怕自己而慌忙逃竄,想趁此機會,追殺班超。他立刻下令兵分兩路,追擊逃敵。他親自率一萬精兵向西追殺班超。

班超胸有成竹,趁夜幕籠罩大漠,撤退僅十里地,部隊即就地隱蔽。龜茲王求勝心切,率領追兵從班超隱蔽處飛馳而過。班超立即集合部隊,與事先約定的東路於闐人馬,迅速回師,殺向莎車。班超的部隊如從天而降,莎車猝不及防,迅速瓦解。

莎車王驚魂未定,逃走不及,只得請降。龜茲王氣勢洶洶,追趕一夜,未見班超部隊蹤影,又聽得莎車已被平定,人馬傷亡慘重的報告,大勢已去,只有收拾殘部,悻悻然返回龜茲。

(8)聲東擊西是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聲東擊西的意思是忽東忽西,即打即離,製造假象,引誘敵人作出錯誤判斷,然後乘機殲敵的策略。為使敵方的指揮發生混亂,必須採用靈活機動的行動,本不打算進攻甲地,卻佯裝進攻;本來決定進攻乙地,卻不顯出任何進攻的跡象。似可為而不為,似不可為而為之,敵方就無法推知己方意圖,被假象迷惑,作出錯誤判斷。

此計是運用「坤下兌上」之卦象的象理,喻「敵志亂萃」而造成了錯失叢雜、危機四伏的處境,我則要抓住敵人這不能自控的混亂之勢,機動靈活地運用時東時西,似打似離,不攻而示它以攻,欲攻而又示之以不攻等戰術,進一步造成敵人的錯覺,出其不意地一舉奪勝。

I. 聲東擊西和手不釋卷是不是描寫歷史故事的

戰國時,魏將龐涓率軍圍攻趙國都城邯鄲。趙求救於齊,齊王命田忌、孫臏率軍往救。孫臏認為魏軍主

力在趙國,內部空虛,就帶兵攻打魏國都城大梁,因而,魏軍不得不從邯鄲撤軍,回救本國,路經桂陵要

隘,又遭齊兵截擊,幾乎全軍覆沒。這個典故是指採用包抄敵人的後方來迫使它撤兵的戰術。

公元前354年,魏國軍隊圍趙國都城邯鄲,雙方戰守年余,趙衰魏疲。這時,齊國應趙國的求救,派田

忌為將,孫臏為軍師,率兵八萬救趙。攻擊方向選在哪裡?起初,田忌准備直趨邯鄲。孫臏認為,要解開紛

亂的絲線,不能用手強拉硬扯,要排解別人打架,不能直接參與去打。派兵解圍,要避實就虛,擊中要害。

他向田忌建議說,現在魏國精銳部隊都集中在趙國,內部空虛,我們如帶兵向魏國折都城大梁猛插進去,占

據它的交通要道,襲擊它空虛的地方,向魏國的國都大梁(今河南開封)進軍,它必然放下趙國回師自救,

齊軍乘其疲憊,在預先選好的作戰地區桂陵迎敵於歸途,魏軍大敗,趙國之圍遂解。孫臏用圍攻魏國的辦法

來解救趙國的危困,這在我國歷史上是一個很有名折戰例,被後來的軍事家們列為 三十六計中的重要一

計。圍魏救趙這一避實就虛的戰法為歷代軍事家所欣賞,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圍魏救趙

就是孫臏指揮齊軍打敗龐涓率領的魏軍,援救趙國的著名戰役。自此,孫臏便聞名天下了。

聲東擊西【故事】

台灣被荷蘭殖民者統治數十年,民族英雄鄭成功立志收復台灣。1661年4月,鄭成功率二萬五千將士順利登上澎湖島。要佔領台灣島,趕走殖民軍,必須先攻下赤嵌城(今台南安平)。鄭成功親自尋訪熟悉地勢的當地老人,了解到攻打赤嵌城只有兩條航道可進:一條是攻南航道,這條道港闊水深,船隻可以暢通無阻,又較易登陸。荷蘭殖民軍在此設有重兵,工事堅固,炮台密集,對准海面,另一條是攻北航通,直通鹿耳門。但是這條航道海水很淺,礁石密布,航通狹窄。殖民軍還故意鑿沉一些船隻,阻塞航道。他們認為這里無法登陸,所以只派少量兵力防守。鄭成功又進一步了解到,這條航道雖淺,但海水漲潮時,仍可以通大船。於是決定趁漲潮時先攻下鹿耳門,然後繞道從背後攻打赤嵌玻。

鄭成功計劃已定;首先派出部分戰艦,浩浩盪盪,裝作從南航道進攻。荷蘭殖民軍急忙調集大批軍隊防守航道。為了迷惑敵人,鄭成功的部隊聲威浩大,喊聲震天,炮火不斷。這一下,鄭成功非常成功地把殖民軍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了南航道。北航道上一片沉寂,殖民軍以為平安無事。南航道激戰正酣,在一個月明星稀之夜,鄭成功率領主力戰艦,人不知,鬼不覺,乘海水漲潮時機迅速登上鹿耳門,守軍從夢中驚醒,發現已被包圍。鄭成功乘勝進兵,從背後攻下赤嵌城。荷蘭殖民軍狼狽逃竄,台灣又回到祖國懷抱。

閱讀全文

與聲東擊西是歷史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