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姓卜的歷史名人

姓卜的歷史名人

發布時間:2021-02-26 13:37:02

⑴ 姓卜的歷史人物

卜商(前507-?),孔子弟子。字子夏,春秋衛國人。擅長文學,與子游並列入文學科。曾與孔子討論詩歌,頗穎悟,孔子贊嘆說:「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論語·八佾》)。仕魯,曾為莒父宰。孔子死後,他居西河講學,李克、吳起皆其弟子,魏文侯也尊以為師,向他諮問國政。晚年喪子,哭之失明。相傳《詩經》、《周易》、《春秋》等儒家經典都是由他傳授下來的。 卜偃,春秋晉大夫。曾預見畢萬之後必大和虢國必將滅亡。《左傳》載:前637年,晉懷公圉執狐突而殺之。
卜偃:春秋時晉國卜官卜偃,不但有高超的占卜技巧,而且知識廣博,頭腦清醒,智謀過人.他的思想,顯然跟當時的思維發展有關,即從古代的神秘思維到後來的理性思維占優勢的過程中,他實際是那個時代的典型代表.卜偃一方面擁有卜官的職業技能,又能超越專業,達到理性的境界,做到從實際出發,直擊時代問題要害,洞其本質,為晉文公等君王的霸業貢獻了大謀略.
卜式,西漢大臣。河南(今內蒙古河套一帶黃河南岸)人。出身大畜牧主,入山放牧,羊至千餘頭。當時漢朝對匈奴用兵,耗貲甚巨,府庫匱乏。他上書願以家財之半捐助政府,武帝任為中郎,賜爵左庶長,並布告天下以為范,鼓勵其他富商出錢助官。後累遷齊王太傅、齊相,官至御史大夫。
卜靜,三國吳官吏。字玄風,吳郡(今江蘇蘇州)人。因博覽群書而聞名江東,與同郡陸遜,名士顧邵、張敦齊名,官至剡縣令。
卜珝,十六國時前趙人。字子玉,匈奴人。好讀《易》,善卜筮,郭璞見而嘆曰,恨己不如珝。後珝隱居龍門山。劉元海起兵攻晉,欲引為官,珝以有病不就。待劉聰嗣位出仕太常、平北將軍,領兵伐劉琨,兵敗被殺。
卜天興,南朝宋將領。餘杭(今浙江杭州)人。善射,文帝時為廣威將軍。元兇劉劭入弒文帝,他率眾攻劭,為劭兵所殺。孝武帝即位,追贈龍驤將軍,謚壯侯。
卜天生,南朝宋大臣。卜天興弟。累遷至西陽王劉子尚撫軍參軍。隨沈慶之攻廣陵城,率軍先登。明帝時為弋陽太守。
卜伯宗,南朝宋將領。卜天興子。明帝時為殿中將軍,領軍攻叛將,於赭圻戰死。
卜伯興,南朝宋將領。卜天興子。官至前將軍、南平昌太守。順帝升明元年(477)與袁粲等謀反,事泄被殺。

⑵ 百家姓中關於姓卜的解釋

卜姓源起龐雜,歷史悠久,時至今日,連卜姓也很難說出己出自何支。卜姓的版名人各朝各代均有不少權。如今,卜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江蘇、山東、安徽、廣西、廣東、內蒙古多此姓。

上述五省之卜姓約佔全國漢族卜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卜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九十二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零四。

(2)姓卜的歷史名人擴展閱讀

卜姓名人:

1,卜商

春秋末溫(今河南省溫縣)人,晉國學者。字子夏,孔子得意門人,為七十二著名弟子之一,以文學見稱。孔子死後,卜子夏在孔墓守孝三年,之後即到西河(今河津一帶)設教講學,傳播儒家思想,足跡遍布汾陽地區(南起河津、萬榮、北至文水、交城),一直生活了55年。

2,卜式

河南(今河南省洛陽)人,西漢官吏,以牧羊致富。武帝時,上書願輸家財之半助邊,召拜中郎,派他在上林牧羊。只過了一年多,不但羊肥體壯,而且繁殖了很多小羊。

⑶ 歷史上,姓卜的名人有哪些﹖

卜商
春秋末溫(今河南省溫縣)人,晉國學者。字子夏,孔子得意門人,為七十二著名弟子之一,以文學見稱。孔子死後,卜子夏在孔墓守孝三年,之後即到西河(今河津一帶)設教講學,傳播儒家思想,足跡遍布汾陽地區(南起河津、萬榮、北至文水、交城),一直生活了55年。培養了不少治世人才。著名的有春秋戰國時的吳起、李悝、公羊高、穀梁赤、段干木、田子方、禽滑厘等。魏文侯等尊他為師,常向他咨詢國政。他精研《詩》教,明於《春秋》大義,兼通《易》、《禮》。晚年講學西河,主張為人君者必讀《春秋》,防止權臣篡奪。魏文侯親咨國政,待以師禮。晚年喪子,悲傷過度,以致雙目失明,定居辛封村(今陽村鄉東辛封村)。死後葬於東辛封村南。唐貞觀二年(628)朝廷下令全國把卜子夏的牌位放到孔子廟和孔子一同祭祀,並開始整修墓地。唐開元年間,被封為魏侯。宋度宗咸淳年間晉封卜子夏為「魏國公」。今有墓碑、祠堂。著有《卜子書》、《子夏易傳》、《聖門十六書》、《周易卜商傳》,與子游等人合著《論語》。
卜偃
春秋時晉國人,為晉獻公掌卜大夫。所有大事舉行前,都要由他預卜是否吉利。例如據《左傳·哀公九年》載,狐偃勸晉文公出兵送襄王歸周朝,文公命卜偃佔了一卦,得到「大有之睽」,卜偃解釋:「吉,遇『公用享於天子』之卦。……天子降心以逆(迎)諸侯,不亦可乎!」晉侯於是採取了行動。
卜式
河南(今河南省洛陽)人,西漢官吏,以牧羊致富。武帝時,上書願輸家財之半助邊,召拜中郎,派他在上林牧羊。只過了一年多,不但羊肥體壯,而且繁殖了很多小羊。武帝問他牧羊的秘訣,他說,鏟除劣種,毋令敗群。武帝覺得他的話頗有道理,武帝試令其治縣,有政績,賜爵關內侯。元鼎中,官至御史大夫。他以賞金悉助府庫,仍布衣為皇家牧羊於山中。
卜靜
字玄風,吳郡(今江蘇省蘇州)人,三國吳官吏。因博覽群書而聞名江東,與同郡陸遜,名士顧邵、張敦齊名,官至剡令。
卜惠
江蘇省宜興人,明代名醫。精於醫術,曾任太醫院御醫。
卜謙
字伯讓,潁上人。明永樂九年(1411年)舉人。由太學入侍東宮(太子居住的宮院)講書,接著調授工科給事中(掌管侍從規諫、稽查工部弊誤等事的官員)。永樂十五年(1417年),隨從皇太孫去南京監國,朝夕在身邊諍言進諫,曾期望自己做個魏徵式的人物。後因父母雙亡,在家守喪3年。宣宗繼位後,賜卜謙正五晶官,織金衣兩件,仍授予給事中官職,值班文華殿,為皇帝顧問。他曾向宣宗皇帝陳述10件國家大事,皇帝欣然接受。宣德十年(1435年),被提升為陝西省僉事,後又調任山東副使。因得罪了皇帝身邊的寵臣,降為山西參議。後因足疾辭官還鄉。著有《百孝歌》。人祀潁上鄉賢祠。
卜珝
十六國時前趙匈奴後部人。少好讀《易》,隱居龍門山,為郭璞所贊賞。後入仕為太常,不久升為平北將軍,在隨鎮北將軍靳沖攻打晉陽劉琨時,被擊敗。靳沖歸罪於他,並被斬首。
卜天與
吳興餘杭(今浙江省杭州)人,南朝宋將領。善於騎射,曾任宋文帝皇子射術教師。後官任廣威將軍,太子劭弒其父皇後,他挺身出戰而身亡。
卜天生
卜天與弟,南朝宋將領。少為隊將,以武勇服眾。因其兄死節,孝武帝時將其擢升為西陽王撫軍參軍。後升弋陽太守。因謀逆,被殺。
卜名祖
吳興餘杭人,南朝宋將領。孔武有力,被劉裕召為隊主,隨劉裕東征西討,以功封關中侯。
卜長福
河南省人,唐代官吏。玄宗開元十七年,上《續文選》三十卷,授杭州富陽縣尉。
卜天福
洛陽人,元朝大臣。歷任南京府史,工部主事、刑部郎中等職,累遷饒州路總管,以治行第一聞。後拜山南廉訪使,厲風紀、清吏治。曾上「中興濟治策」,皆中時病。
卜世臣
字大荒,一作大臣,號藍水、大荒逋客,浙江省秀水人,明代學者、傳奇小說家。磊落不諧俗,日閉門著書。有《樂府指南》、《山水合譜》等。另有傳奇《冬青記》、《乞麾記》、《雙串記》、《四劫記》等。
卜大同
浙江省秀水人,明代官吏。嘉靖進士。初授刑部主事,累遷湖廣布政使參議,鎮壓苗民反抗。官至福建按察副使。時倭寇侵擾沿海,大同設策防禦之。著有《備倭圖記》等。
卜舜年
字孟碩,江南吳江人,明末清初畫家。工畫,為董其昌等名家贊譽。明亡後佯狂而卒。臨歿之歲,人有乞其畫者,不署名,但題曰:「泥無身」。著有《雲芝集》等。
卜允照
江蘇省豐縣人,字履廷。讀書精醫,輕財好義。
卜爾昌
浙江省錢塘(今杭州)人,字薌門,清代詩人。工山水,亦能詩。有《薌門遺稿》。
卜道英
江蘇省長洲(今蘇州省)人,清代名醫。精於醫術,以幼科知名。子卜紹英,孫卜桂森,皆精幼科。
卜善瑞
山東省費縣人,字統萬,清代醫學家。精於醫學。晚年著有《數驗錄》。
卜祖學
浙江嘉興人,清代醫學家,著有《傷寒脈訣》。

⑷ 每個姓氏都有名人,司姓在歷史上有哪些名人

司姓在歷史上的名人有:

1、司臣

春秋時期鄭國貴族司氏的首領,鄭國的士,有智謀。司氏因鄭國當國子駟的為田洫而被強行沒收土地,司臣旋於前563年冬與其他四大貴族發動事變,殺子駟等,劫鄭伯以如北宮。

後子產平亂,司臣出逃宋國。前558年,鄭人索取事變余黨,宋司城子罕以其多智,有意解救之,遂被安置於卞地。

2、司蕃

司蕃三國時期魏國人。初為大司農桓范的下屬,後經桓范舉薦為洛陽平昌門守備。

3、司超

司超大名元城人,五代後期、北宋初期將領。曾任舒州團練、防禦使,統領水軍,屢次參戰,師出有功。

4、司居敬

司居敬是元朝時恩縣人,生活簡朴,為人耿直。至元末為鄒縣尹。他勤政愛民,常到各地查詢民情。

當地縣民當時最大的困難,是要把田賦運到膠州交納,路途遙遠,往返困難。他曾三次上書,要求改運滕縣,終於得到允許。

後來又了解到許多人想讀書,但沒有學校,於是他建造學宮,廣設學田,把自己的藏書也捐給學宮。他離職後,縣民為他刻石,歌頌他的功德。

5、司允德

字執中,元朝時東阿人。自幼失父,伺侯母親以孝見稱。他勤奮讀書,由太學生累官翰林國史院修撰。母卒築廬墓側守孝,有鳴鶴百餘只,翔舞上空,久而始去。後立瑞鶴亭於墓側,以資紀念。

⑸ 原國民黨姓卜的將領都有誰

卜姓源起龐雜,歷史悠久,時至今日,連卜姓也很難說出己出自何版支。卜姓的名人各朝各權代均有不少。如今,卜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山東、安徽、廣西、廣東、內蒙古多此姓,上述五省之卜姓約佔全國漢族卜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卜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九十二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零四。
卜學亮
(1965年9月11日-),外號阿亮,身高169厘米,血型B型,為台灣綜藝界人物,祖籍湖北省襄陽。淡江大學畢業。1988年,他參加華視《TV新秀爭霸站》節目,因此出道。他主要在節目主持領域發展,也有出過唱片。他所主持最受歡迎的節目是《超級星期天》;他主持該節目的其中一個單元〈超級任務〉,為特別來賓尋人,口號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與「千金難買早知道,萬般無奈想不到」。
卜邦貽
台灣出生,曾任《民生報》記者,中廣節目主持,香港鳳凰衛視、華娛電視、北京中央電視台、湖南衛視節目主持人。

⑹ 卜姓的起源(聚集地、家譜、歷史名人)

一、姓氏起源
上古夏朝,夏啟始,有巫師掌管卜筮;周時,掌管卜筮的官稱卜正(亦稱大卜),其子孫便以職官為姓,世代姓卜。
( 一)、據《通志.氏族略》載:「(卜氏)周禮卜人氏也。魯有卜楚丘,晉有卜偃,楚有卜徒父,皆以卜命之,其後遂以為氏。如仲尼弟子卜高徒是也。」卜姓系以職官、職業為姓,屬於以技為氏一類,皆出於古代從事占卜職業者。古代大凡出獵、征戰、風雨、年成、祭祀、婚喪、疾災待事,都想預知吉凶,便採用卜甲和卜骨的形式來進行占卜。卜甲多用龜的腹甲或背甲,卜骨多用牛、羊、豬的肩甲骨。先把甲或骨鑽上眼,然後再用火燒,從甲或骨上裂開的紋路來看是吉或是凶。古代有卜巫,又稱巫師,是專門從事占卜事務的人。還設有官員專管此事。專管占卜吉凶的長官叫太卜,太卜屬員叫卜人。卜巫在上古時代是非常重要的人物,一般由氏族部落首領,或者首領的親族,或者智者、長者擔任。所有大事舉行前,都要預卜是否吉利,由卜巫(巫師)來解釋卜卦的含義,傳達上天的意志。卜者也就是巫者,是人和神的中間人,叫神人。卜卦時,往往要舉行歌舞儀式,所以卜、巫、舞發音都相似,意義在上古時候也一樣。那時,武戰大事,也一定要事先由巫師舞蹈占卜。故武字也可代替巫、卜、舞。卜姓起源最早的記載是《路史》。《路史》說:「夏啟有卜氏,又叔綉後有卜氏。」這是卜氏起源最早的一支。
(二)、中國古代匈奴部族有須卜氏,為代北復姓,後改為卜姓。為匈奴貴族四大姓(呼延、卜、蘭、喬)之一。這是卜姓起源的又一支。
二、郡望堂號
【郡望】西河郡,漢置,現在山西省汾陽市。

卜姓望族居西河(今山西離石縣)、武陵、河南
三、歷代名人
卜商:字子貢,春秋時衛國人,孔子的門生。
卜僵——春秋時晉國人,為晉獻公掌卜大夫。所有大事舉行前,都要由他預卜是否吉利。
卜式——漢朝時河南人。武帝時和匈奴作戰,屢次把個人財物捐獻國家充當軍費,武帝任他為中郎,派他在上林牧羊。只過了一年多,不但羊肥體壯,而且繁殖了很多小羊。武帝問他牧羊的秘訣,他說,鏟除劣種,毋令敗群。武帝覺得他的話頗有道理,便拜為御史大夫,賜爵關內侯。言郡國不便鹽鐵而船有葬可罷,貶秩太子太傅。以至壽終。

⑺ 姓卜的名人有哪些

歷史名人卜商春秋末溫(今河南省溫縣)人,晉國學者。字子夏,孔子得意門人,為七十二著名弟子之一,以文學見稱。孔子死後,卜子夏在孔墓守孝三年,之後即到西河(今河津一帶)設教講學,傳播儒家思想,足跡遍布汾陽地區(南起河津、萬榮、北至文水、交城),一直生活了55年。培養了不少治世人才。著名的有春秋戰國時的吳起、李悝、公羊高、穀梁赤、段干木、田子方、禽滑厘等。魏文侯等尊他為師,常向他咨詢國政。他精研《詩》教,明於《春秋》大義,兼通《易》、《禮》。晚年講學西河,主張為人君者必讀《春秋》,防止權臣篡奪。魏文侯親咨國政,待以師禮。晚年喪子,悲傷過度,以致雙目失明,定居辛封村(今陽村鄉東辛封村)。死後葬於東辛封村南。唐貞觀二年(628)朝廷下令全國把卜子夏的牌位放到孔子廟和孔子一同祭祀,並開始整修墓地。唐開元年間,被封為魏侯。宋度宗咸淳年間晉封卜子夏為「魏國公」。今有墓碑、祠堂。著有《卜子書》、《子夏易傳》、《聖門十六書》、《周易卜商傳》,與子游等人合著《論語》。
卜偃春秋時晉國人,為晉獻公掌卜大夫。所有大事舉行前,都要由他預卜是否吉利。例如據《左傳·哀公九年》載,狐偃勸晉文公出兵送襄王歸周朝,文公命卜偃佔了一卦,得到「大有之睽」,卜偃解釋:「吉,遇『公用享於天子』之卦。……天子降心以逆(迎)諸侯,不亦可乎!」晉侯於是採取了行動。
卜式河南(今河南省洛陽)人,西漢官吏,以牧羊致富。武帝時,上書願輸家財之半助邊,召拜中郎,派他在上林牧羊。只過了一年多,不但羊肥體壯,而且繁殖了很多小羊。武帝問他牧羊的秘訣,他說,鏟除劣種,毋令敗群。武帝覺得他的話頗有道理,武帝試令其治縣,有政績,賜爵關內侯。元鼎中,官至御史大夫。他以賞金悉助府庫,仍布衣為皇家牧羊於山中。
卜靜字玄風,吳郡(今江蘇省蘇州)人,三國吳官吏。因博覽群書而聞名江東,與同郡陸遜,名士顧邵、張敦齊名,官至剡令。
卜惠江蘇省宜興人,明代名醫。精於醫術,曾任太醫院御醫。
卜謙字伯讓,潁上人。明永樂九年(1411年)舉人。由太學入侍東宮(太子居住的宮院)講書,接著調授工科給事中(掌管侍從規諫、稽查工部弊誤等事的官員)。永樂十五年(1417年),隨從皇太孫去南京監國,朝夕在身邊諍言進諫,曾期望自己做個魏徵式的人物。後因父母雙亡,在家守喪3年。宣宗繼位後,賜卜謙正五晶官,織金衣兩件,仍授予給事中官職,值班文華殿,為皇帝顧問。他曾向宣宗皇帝陳述10件國家大事,皇帝欣然接受。宣德十年(1435年),被提升為陝西省僉事,後又調任山東副使。因得罪了皇帝身邊的寵臣,降為山西參議。後因足疾辭官還鄉。著有《百孝歌》。人祀潁上鄉賢祠。
卜珝十六國時前趙匈奴後部人。少好讀《易》,隱居龍門山,為郭璞所贊賞。後入仕為太常,不久升為平北將軍,在隨鎮北將軍靳沖攻打晉陽劉琨時,被擊敗。靳沖歸罪於他,並被斬首。
卜天與吳興餘杭(今浙江省杭州)人,南朝宋將領。善於騎射,曾任宋文帝皇子射術教師。後官任廣威將軍,太子劭弒其父皇後,他挺身出戰而身亡。
卜天生卜天與弟,南朝宋將領。少為隊將,以武勇服眾。因其兄死節,孝武帝時將其擢升為西陽王撫軍參軍。後升弋陽太守。因謀逆,被殺。
卜名祖吳興餘杭人,南朝宋將領。孔武有力,被劉裕召為隊主,隨劉裕東征西討,以功封關中侯。
卜長福河南省人,唐代官吏。玄宗開元十七年,上《續文選》三十卷,授杭州富陽縣尉。
卜天福洛陽人,元朝大臣。歷任南京府史,工部主事、刑部郎中等職,累遷饒州路總管,以治行第一聞。後拜山南廉訪使,厲風紀、清吏治。曾上「中興濟治策」,皆中時病。
卜世臣字大荒,一作大臣,號藍水、大荒逋客,浙江省秀水人,明代學者、傳奇小說家。磊落不諧俗,日閉門著書。有《樂府指南》、《山水合譜》等。另有傳奇《冬青記》、《乞麾記》、《雙串記》、《四劫記》等。
卜大同浙江省秀水人,明代官吏。嘉靖進士。初授刑部主事,累遷湖廣布政使參議,鎮壓苗民反抗。官至福建按察副使。時倭寇侵擾沿海,大同設策防禦之。著有《備倭圖記》等。
卜舜年字孟碩,江南吳江人,明末清初畫家。工畫,為董其昌等名家贊譽。明亡後佯狂而卒。臨歿之歲,人有乞其畫者,不署名,但題曰:「泥無身」。著有《雲芝集》等。
卜允照江蘇省豐縣人,字履廷。讀書精醫,輕財好義。
卜爾昌浙江省錢塘(今杭州)人,字薌門,清代詩人。工山水,亦能詩。有《薌門遺稿》。
卜道英江蘇省長洲(今蘇州省)人,清代名醫。精於醫術,以幼科知名。子卜紹英,孫卜桂森,皆精幼科。
卜善瑞山東省費縣人,字統萬,清代醫學家。精於醫學。晚年著有《數驗錄》。
卜祖學浙江嘉興人,清代醫學家,著有《傷寒脈訣》。

閱讀全文

與姓卜的歷史名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