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貴州茅台酒的來歷
貴州茅台酒的來歷:
茅台鎮,據傳遠古大禹時代,赤水河的土著居民——濮人,已善釀酒。漢代,今茅台鎮一帶有了「枸醬酒」。《遵義府志》載:枸醬,酒之始也。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建元六年(前135年),漢武帝令唐蒙出使南越,唐蒙飲到南越國(今茅台鎮所在的仁懷縣一帶)所產的構醬酒後,將此酒帶回長安,敬獻武帝,武帝飲而「甘美之」,並留了「唐蒙飲構醬而使夜郎」的傳說。
這成為茅台酒走出深山的開始,此後,一直作為朝廷貢品享盛名於世。唐宋以後,茅台酒逐漸成為歷代王朝貢酒,通過南絲綢之路,傳播到海外。到了清代,茅台鎮酒業興旺,「茅台春」、「茅台燒春」、「同沙茅台」等名酒聲名鵲起。「華茅」就是茅台酒的前身。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偈盛燒房」將其產酒正式定名為茅台酒。清《舊遵義府志》所載,道光年間,「茅台燒房不下二十家,所費山糧不下二萬石。」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清代詩人鄭珍詠贊茅台「酒冠黔人國」。
1949年前,茅台酒生產凋敝,僅有三家酒坊,即:華姓出資開辦的「成義酒坊」、稱之「華茅」;王姓出資建立的「榮和酒房」,稱之「王茅」。
賴姓出資辦的「恆興酒坊」,稱「賴茅」。一九五一年,政府通過贖買、沒收、接管的方式將成義(華茅)、榮和(王茅)、恆興(賴茅)三家私營釀酒作坊合並,實施三茅合一政策——國營茅台酒廠成立。
(1)茅台酒的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茅台酒作為世界三大名酒和中國三大名酒「茅五劍」之一,已有800多年的歷史。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質獎章、獎狀。建國後,茅台酒又多次獲獎,遠銷世界各地,被譽為「世界名酒、「祖國之光」。
茅台酒之所以被譽為「國酒」,是由其悠久的釀造歷史、獨特的釀造工藝、上乘的內在質量、深厚的釀造文化,以及歷史上在中國政治、外交、經濟生活中發揮的無可比擬的作用、在中國酒業中的傳統特殊地位等綜合因素決定的,是三代偉人的厚愛和長期市場風雨考驗、培育的結果。
茅台酒廠區建於赤水河上游,水質好、硬度低、微量元素含量豐富,且無污染。峽谷地帶微酸性的紫紅色土壤,冬暖夏熱、少雨少風、高溫高濕的特殊氣候,加上千年釀造環境,使空氣中充滿了豐富而獨特的微生物群落。
② 誰知道茅台酒的由來
「據傳來,遠古時赤水河的自土著居民——濮人,已善於釀酒,時間上比杜康還早。而更為確切的是:《史記》記載,在漢朝,仁懷已有了「枸醬酒」,可以說是茅台酒的雛形。
茅台酒因產自茅台鎮而得名,但這個鎮子最初並不叫茅台鎮,而是叫茅草村,從清朝末年起,因茅台酒聲名日震,人口大增,遂改茅草村為茅台鎮。
茅台酒以優質高粱為原料,用小麥製成高溫曲,用曲多,發酵期長,多次發酵,多次取酒這是茅台酒作風奇特、品德優良的主要原因。
釀制茅台酒要經過兩次加生沙(生糧)、八次發酵、九次蒸餾,生產周期長達八、九個月,再陳貯三年以上,勾兌調配,然後再貯存一年,使酒質更加協調醇香,綿軟柔和,方准裝瓶出廠,全體生產進程近五年之久。
(2)茅台酒的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茅台酒是中國的傳統特產酒。與蘇格蘭威士忌、法國科涅克白蘭地齊名的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一,同時是中國三大名酒「茅五劍」之一。也是大麴醬香型白酒的鼻祖,更是中國的國酒,已有800多年的歷史。
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質獎章、獎狀。建國後,茅台酒又多次獲獎,遠銷世界各地,被譽為「世界名酒、「祖國之光」。
③ 飛天茅台酒的歷史典故
「飛天」圖形來選自於中國源古代敦煌石窟中的壁畫仙女飛天,是佛教中的人物造型。仙女飛繞在天空,有的腳踏祥雲,徐徐降落;有的昂首揮臂,騰空而上;有的手捧鮮花,直沖萬霄;有的手托花掇,橫空飄游。我們看到這樣的圖形,都會不禁地想到敦煌莫高窟中,古人用信念給我們帶來的莫大的藝術震撼。
1953年起,茅台酒廠受貴州省工業廳直接領導,茅台酒啟用「金輪」商標並開始外銷,即現在的「五星」商標。但這一商標圖案被國外政客視為「政治商標」,因而受到歧視。為有利於外銷,當時經過國家輕工部的批准,茅台酒外銷商標於1958年改為代表中華傳統文化的「飛天」,用於對外銷售的商標。
④ 茅台酒有哪些歷史背景
史載:枸醬酒之始也。早在2000多年前,今茅台鎮一帶盛產枸醬酒就受到了漢武帝「甘專美之」的贊譽屬,此後,一直作為朝廷貢品享盛名於世。茅台酒歷史:據史書記載,公元前135年,漢武帝令唐蒙出使南越,唐蒙飲到南越國所產的構醬酒後,將此酒帶回長安,受到漢武帝的稱贊,並留了「唐蒙飲構醬而使夜郎」的傳說。
⑤ 茅台有沒什麼歷史故事
有關茅台酒的傳說故事很多,其中最美麗的是:相傳有一年除夕,茅台鎮突回然大雪紛飛,寒風答刺骨,鎮上住有一李姓青年,他見一位衣衫襤褸的老婦僵卧門口,將其背進屋生火取暖,以自釀米酒款待老人,又將床鋪讓給老婦安寢,自己躺在爐邊地上。
朦朧中聽到奇妙琴聲,天邊飄來一位仙女,身披五彩羽紗,手捧熠熠閃光的酒杯,站立面前,遂將杯中酒傾向地面,頓時空中彌漫了濃郁的酒香,眼前出現了一道閃爍的銀河。這青年一覺醒來,屋裡爐火很旺,水、飯尚溫,床上被褥整齊,似無人睡過一般,推門一看,風、雪俱停,一條晶瑩的小河從家門口淌過,河面上飄著陣陣酒香。此後,當地人就用仙女賜予的河水釀酒,用「飛仙」圖案作茅台酒的商標至今不變。
⑥ 茅台酒的歷史
應該說茅台酒和鹽有很大的聯系。
貴州地區自古就交通不便,相對與世隔絕。而且食鹽匱乏,貴州地區先民的用鹽主要是依靠山西鹽商經過四川地界運入貴州。
⑦ 茅台酒有多少年歷史
茅台酒有800多年的歷史。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建元六年(前135年),漢武帝令唐蒙出使南內越,唐蒙飲容到南越國(今茅台鎮所在的仁懷縣一帶)所產的構醬酒後,將此酒帶回長安,武帝飲而「甘美之」,並留了「唐蒙飲構醬而使夜郎」的傳說。這成為茅台酒走出深山的開始,此後,一直作為朝廷貢品享盛名於世。
到了清代,茅台鎮酒業興旺,「茅台春」、「茅台燒春」、「同沙茅台」等名酒聲名鵲起。「華茅」就是茅台酒的前身。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偈盛燒房」將其產酒正式定名為茅台酒。
茅台酒是中國大麴醬香型酒的鼻祖,被尊稱為「國酒」。它具有色清透明、醬香突出、醇香馥郁、幽雅細膩、入口柔綿、清冽甘爽、酒體醇厚豐滿、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的特點,人們把茅台酒獨有的香味稱為「茅香」,是中國醬香型風格的典型。
茅台酒是中國的傳統特產酒。與蘇格蘭威士忌、法國科涅克白蘭地齊名的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一,茅台酒作為世界三大名酒和中國三大名酒「茅五劍」之一,已有800多年的歷史。
⑧ 茅台酒廠多少年的歷史了
茅台酒已有多年的歷史,是中國的傳統特產酒。
唐宋以後,茅台逐漸成為歷代王朝貢酒,並通過南絲綢之路,傳播到海外。曾寫下「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佳詞名句的北宋大詩人黃庭堅,飲後也感嘆茅台酒「殊可飲」。
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舉行,北洋政府以「茅台公司」名義,將用土瓦罐包裝的茅台酒送去參展。博覽會上,外人起初對「灰頭土臉」般包裝的茅台酒不屑一顧。情急之中,一名中國官員有意無意將瓦罐擲碎於地,頓時,酒香四溢,舉座皆驚。
隨後,茅台一舉奪得金獎,並與英國蘇格蘭威士忌、法國科涅克白蘭地齊名,成為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一,享譽全球。
貴州茅台酒廠集團總部位於貴州省北部風光旖旎的赤水河畔的茅台鎮,地處東經 106°22′,北緯 27°51′ ,海拔 423 米,現佔地面積 220 萬平方米。
貴州茅台酒廠集團由中國貴州茅台酒廠有限責任公司、貴州茅台酒廠集團技術開發公司、貴州茅台酒廠集團習酒有限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控股公司、參股公司等近 20 家企業構成。
集團所涉足的產業領域包括茅台白酒、禮盒白酒、原漿酒、啤酒、葡萄酒、紅酒、證券、銀行、保險、物業、科研等。
中國貴州茅台酒廠有限責任公司的前身是中國貴州茅台酒廠,1997 年成功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集團公司),1999 年,由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中國食品發酵研究所發起的貴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01 年 8 月,貴州茅台股票在上交所掛牌上市。
集團公司是全國唯一集國家一級企業,國家特大型企業、國家優秀企業(金馬獎)、全國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於一身的白酒生產企業。
公司主導產品貴州茅台酒是中國民族工商業率先走向世界的代表,1915 年榮獲美國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與法國科涅克白蘭地、英國蘇格蘭威士忌並稱世界三大(蒸餾)名酒,是我國大麴醬香型白酒的鼻祖和典型代表,近一個世紀以來,已先後 14 次榮獲各種國際金獎,並蟬聯歷次國內名酒評比之冠,被公認為中國國酒。
⑨ 有那些關於茅台酒的故事
我們的茅台酒,其前身或為雛型,進入史書記載,也就在這一中國釀酒術的輝煌時期。《史記》載:漢使唐蒙在南越(今廣東)吃到枸醬,回到長安問蜀賈人,蜀賈人說「獨蜀出枸醬,多持竊出市夜郎。」後經歷史學家反復考證,這種酒應出在夜郎境內或蜀國的西南角(今遵義地區),商人為了逃避政府倍賦而「竊市」夜郎其它地區牟利。公元前111年(元鼎六年)漢武帝派唐蒙前往南方給夜郎王和滇王授印,那肯定是直入夜郎王府了,這個回長安還問枸醬的漢吏,當然就一定大吃特吃茅台酒的雛型——枸醬了。為此《中國茅台酒傳說》中的《唐蒙與枸醬酒》進行了藝術的創造性描述:唐蒙奉旨入蜀開拓夷道……唐蒙便特意改道,從川江南沿赤水河專門經過茅台村,受村民擊銅鼓熱烈歡迎,並天天吃我們的老「茅台」,就連他的小老婆病死征途,也要埋在茅台村後山上,可以酒家為鄰,以寄託唐蒙對枸醬酒的深情。故事雖系民間創作,但事件卻與歷史吻合。證明我們的茅台酒前身,因其美不勝言而令漢室官吏垂涎,進入了司馬遷的《史記》,早已揚名天下,並為後來國酒的誕生,奠定了堅實的釀制技術基礎。
古往今來,人們傾慕茅台酒,神往佳釀。茅台酒故事中的《劉邦暢飲枸醬酒》,說了投入劉邦部下的濮人部隊,因為常喝從家鄉帶來的枸醬而戰無不勝。劉邦因母喪神崩,蕭何為其送來了枸醬,暢飲後神色大振,方知濮軍勇戰奧秘,故而日夜裡思飲枸醬。這一傳說真假無考,卻說明了人們對茅台酒的頌揚由來已久。而酒與政治家與文人名士種種,歷代均有傳聞和記載:北宋趙匡胤、明代朱元璋借酒奪權;南朝劉義隆的酒釋仇恨;春秋楚莊王、秦穆公、唐代裴度以酒施恩;漢相陳平、曹參以酒保全自身;魏晉竹林七賢以酒避禍;項羽「鴻門宴」、齊王「軍法監酒」、關羽「單刀會」以酒為政治斗爭工具;三國劉備、北魏拓跋燾、明末李自成以酒攏絡人心;杜甫、白居易,清代王鼎以酒抨時弊。更有三國時吳國名士鄭泉,看破紅塵,以酒為伴作神仙度日,並說:死後願親人把他埋在陶器作坊旁,百年後有人把頭骨挖出當酒壺,仍與酒親近,那便死而無憾了。魏晉竹林七賢中的美男子阮籍,無意於仕途,能做官也不去做,而聽說步兵廚營人(煮飯的)善釀酒,為了酒要求當了步兵校尉,且居然可以一醉六十天。七賢中的另一人劉伶,酒後常赤身屋中接待禮法之人,別人笑他無禮貌,他說天是我屋,房是我褲,你們鑽到我褲襠來了,還笑我無禮?譏諷虛偽禮儀。因而皮日休詩雲:「他年謁帝言何事,請贈劉伶作醉侯。」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數酒中極品,當首推茅台。《周總理與茅台酒》的故事中,周恩來氣度非凡,借茅台、《梁山伯與祝英台》「兩台」在日內瓦大揚國威,使國家、國酒、國人受世人矚目;英國首相與鐵托在周總理的宴席上爭搶茅台酒空瓶,可見我們茅台酒的地位與魅力;美國總統與日本首相對茅台酒的贊譽,說明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茅台酒的真正價值,沒有強大的國度,就不會有名產的真正光華。在《許世友與茅台酒》故事中,許世友喝茅台酒,喝得公私分明,喝出了將軍的人品,他咕嚕幾下一瓶茅台酒下肚,為了表明對文革的反對,要上大別山打游擊,表現了一代英豪的非凡氣慨。陳毅、賀龍二元帥也很摯愛茅台酒,更有鐵娘子撒切爾夫人喝醉了茅台酒、卓別林認識了真正的「男子漢」等等故事,讀來一如飲酒,令人陶醉。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千古傳頌不衰,也因酒為主線。縣令王吉極為佩服司馬相如的氣度才華,交往甚密,首富卓王孫為提高名望,也要巴結縣令與司馬相如,一日酒宴款待,其女兒卓文君也在場,一代驕娃,一代才子,暗中窺視頓生愛慕,席間司馬相如借酒抒懷,針對卓文君彈奏了燴炙人口的《鳳求凰》,自此心心相印,卓文君星夜私奔一貧如洗的司馬相如,就靠了開酒店為生。後世多有詩詞贊嘆,唐許諢詩雲:「酒夠花一樹,何暇卓文君。」薛能詩雲:「戍客烽樓迥,文君酒幔斜。」杜甫詩雲:「相如逸才親滌器,子雲識字終投閣。」
無獨有偶,茅台酒故事中王演招婿,滿花因酒結良緣,仙女臨河賜酒香,仙蝶引泉釀佳酒,也成了茅台酒佳話。
⑩ 茅台酒歷史文化起源
茅台酒,被世人譽為白酒中的佳品。茅台入口綿柔而甘醇,令人回味無窮。悠悠幾千年,茅台香不散,如今茅台已然沖出國門,走向了世界。
茅台,這原本只是由高粱釀成的普通白酒,是怎樣一步步走向世界的?追根溯源,我們理應能夠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