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十篇關於歷史人物的作文
這是一個多雨的朝代,這是一個多情的朝代。
宋朝的雨,綿延300多年,時而淅瀝,時而滂沱,時而綿綿,時而瀟瀟,從陳橋兵變的隆隆雷聲中,一路飄飄灑灑地趕到汴京、中原,凄風苦雨地降臨澶淵、朔北,疏疏落落地浸淫臨安、江南,淋漓了塞北荒漠,迷濛了江南水鄉,沾濕了離人香袖,澆透了英雄衣襟。
宋朝的雨,飄到江南,靈動而充滿詩意。望湖樓下,黑雲翻墨,珍珠似的白雨急切地串入畫船;鳳凰山上,電光掣蛇,風橫雨斜。太湖上,白石道人撫檻而望,燕雁隨雲,青山數點,「商略黃昏雨」;西湖邊,歐陽修輕卷簾櫳,笙歌散盡,雙燕歸來,細雨濛濛;洛陽城中,陳與義卧看星河,纖雲不動,殘雷未平,鵲衣猶濕。子規聲里,山原綠遍,春雨如煙,農民「才了蠶桑又插田」;池塘蛙聲中,梅雨淅瀝,棋子閑敲,等待之人「有約不來過夜半」。在半山老人的江北秋陰,它還是「青山繚繞、千帆隱映」的一片含雨曉雲,到了蘇子美的淮中古祠,它已是「春陰垂野、幽花時明」的滿川風雨了。宋朝的雨,在劉攽的蓮池邊,化作「荷心萬點聲」,在周邦彥的荷葉上,「宿雨初干、水面清圓」。
宋朝的雨,降到塞北,是蒼茫的霜、紛揚的雪,蒼涼肅殺。邊塞上,白發蒼蒼的范仲淹率領一群思鄉的征夫常年駐守,在悠悠羌管聲中,邊聲起、孤城閉,長煙落、霜滿地。衡門外,王禹稱夜半披衣出戶,面對「窗牖瓊花墜」、「飄飄滿天地」的雪花,「因思河朔民,輸挽供邊鄙;又思邊塞兵,荷戈御胡騎」。山陰下,「胡未滅、鬢先秋」的陸游僵卧孤村,在「匣中寶劍夜有聲」的三更時分,撫劍遙想大散關外的鐵馬秋風、樓船夜雪。山神廟前,被逼上樑山的林教頭眼見彤雲密布、朔風漸起,一片銀世界、玉乾坤,那場紛紛揚揚捲起的大雪,壓塌了滄州破敗的草料場,也壓塌了臨安雕梁畫棟的閣樓亭榭上最後一根殘椽。
宋朝的雨,惆悵哀怨。柳三變在驟雨初歇的寒蟬聲中,帳飲無緒,長亭送別,淚眼執手,無語凝噎。賀方回的月台花榭、瑣窗朱戶外,「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都是相思的閑愁。周邦彥在天台山上,仙女芳蹤難覓,空留「人如風後入江雲,情似雨余黏地絮」的悵惘。號為易安、實則難安的李清照,國亡家破,顛沛流離,驟風疏雨中,「綠肥紅瘦」的多愁善感,化為黃昏里「梧桐更兼細雨」的孤寂悲戚。
宋朝的雨,凄涼悲壯。「憑欄處,瀟瀟雨歇」,岳飛怒發沖冠,氣吞山河,一腔熱血含冤濺灑風波亭,恥未雪,恨未滅,空悲切!零丁洋里,文天祥面對「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艱險處境,擲地有聲地發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鏗鏘誓詞,慷慨激昂,盪氣回腸,卻也難掩內心的悲戚酸楚。
宋朝的雨呵,濃凝成墨,是蘇軾「純棉裹鐵」的「第二行書」,是米芾「風檣陣馬、沉著痛快」的《蜀素帖》《苕溪詩》,是黃庭堅縱橫奇倔、舒展大度的《松風閣詩帖》,是雲山空濛、煙雲變幻的米家山水,是董源淡遠清深、秀潤空靈的《瀟湘圖》,是范寬峻拔渾厚、雄闊壯美的《溪山行旅圖》。
宋朝的雨呵,點滴成淚,是晏幾道「衣上酒痕詩里字,點點行行,總是凄涼意」的別離淚,是秦少游「過盡飛鴻字字愁」的相思淚,是關山上「笛里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徵人骨」的征夫淚,是郁孤台下「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的行人淚,更是辛棄疾「闌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只能讓紅巾翠袖輕輕搵去的英雄淚,也是是劉辰翁「輦下風光、山中歲月、海上心情」的亡國遺恨之淚!
宋朝的雨呵,匯聚成河,徒留後人「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無限感慨。
Ⅱ 關於介紹歷史人物的作文
多少字就是少??
我眼中的諸葛亮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這是後人對諸葛亮的贊詩,諸葛亮以其不可測度的智慧、鞠躬盡瘁的精神,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意志,雖大志未酬,依然成就一個千古傳頌的人物.
的確,在中國古代許多傑出的歷史人物中,諸葛亮是最為聲名煊赫的.他是一個超越了他生活的時代,歷代不衰、千古傳頌的人物.他是一個突破了階級界限,從帝王將相到市井平民,從文人雅士到白丁俗漢,眾口界碑,婦孺皆知,受到普遍稱贊、歌頌的人物;他是一個超越了地域限制,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范圍內廣為傳頌的人物.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整個三國的歷史是與諸葛亮息息相關的,三國之局系因漢末之亂而來.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諸侯割據.孫堅、孫策占據江東,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在赤壁之役,曹操揮軍南下,用意在於消滅割據,一統天下.而曹操的這個企圖,卻被諸葛亮給瓦解了,曹操兵敗,無力統一,江東仍然保有其割據版圖,諸葛亮和劉備方能借勢構成鼎足三分的格局.
最值得回味的是這個格局早在諸葛亮高卧隆中,尚未出仕前已擬就.諸葛亮精熟時勢,洞燭機先,其智不可測,而且這個大戰略純粹是要人在毫無憑借、毫無實力中,創造一種形勢來.也就是說,是現實條件最差的劉備,諸葛亮一方主導了整個格局的發展.這種大智慧豈是小說刻意妝點渲染的「借東風」之類的小機巧所能及?
更何況那種「澹泊明志,寧靜致遠」的修養所給予後人的不只是斷理之精、料事之明,更呈現了一種人格典型,予人無限之嚮往與敬慕.
綜觀諸葛亮的一生,亦不能不在嚮往之中,含有份惋之意,正如杜甫所說「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三國鼎立的歷史格局,是諸葛亮自己構畫的.六齣祁山,北伐中原,則系盡力完成他對劉備的責任,以致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個情景構成了一種悲壯的美感,是孔子所謂「知其不可而為之」的類型.最終北伐未能成功,星殞五丈原.
諸葛亮「死則死矣」,然而,他的忠貞、濟世、敬業、至公、廉潔、謙虛等品格,無不成為後人學習的榜樣.他對國家、對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以及「澹泊明志,寧靜致遠」等身處世格言,又不知影響了多少人.他的政治、軍事才能,有不知被多少政治家、軍事家所學習和借鑒……
西楚霸王—— 項羽!
光陰倒轉,恍惚之間我來到了那一天。
莽莽烏江印著如血的殘陽,一如你身上滴下的錚錚鐵水,那立拔山河的氣魄隨激流滾滾而去。
你是一個令我心痛的悲劇,雖然不似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凄美,卻是獨具一格的悲壯,天地之間好不蒼涼,千百年來無數文人騷客為你譜下詩篇,如果你聽得到那一句「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那麼你會慚愧嗎?
你是一代英才,但卻從不願從頭再來,你以為大丈夫就要無敵於天下,永立於不敗之地,你以為東山再起會讓你無顏面對江東父老,你錯了,錯得很離譜,離譜到根本不配做一個統領大半江山的霸王,只能永遠成為一個為後人留下遐想的神話,再也不能像雄鷹一樣傲視天下了。
你不會知道卧薪嘗膽後的甜美,結局使你註定成為一個為後人「景仰」的懦夫,榮辱成敗,不在一念之間,若當年的一切可以從來,我相信你能夠力挽狂瀾,其實並不是天要敗你,是你敗了你自己,或許這也是你最好的結局,歷史終究是歷史,你已經成為了過去。
你的愛與恨都隨著江水奔騰遠去了,如果你的靈魂真得還會有來世,我願化作你騎乘的駿馬,隨你殺敵而去。
哎,可歷史誰又能更改……
悲——哉——,項羽!項羽,悲——哉——!
蔣介石(1887—1975) 浙江奉化人。名中正,原名瑞元,譜名周泰,學名志清。1907年入保定全國陸軍速成學堂。1908年留學日本。1908年加入同盟會。1910年日本振武學校畢業後,入日本陸軍第十三師團第十九聯隊為士官候補生,辛亥革命後追隨孫中山,曾參加反對袁世凱的活動。1923年赴蘇聯考察軍事政治。1924年回國後任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1926年先後製造「中山艦事件」、「整理黨務案」,打擊共產黨和革命勢力。後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主席,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主席。率師北伐途中,於 1927年發動了「4·12」政變,在各地清黨,第一次國共合作公開破裂。1928年任南京國民政府主席,不斷進行新軍閥混戰。1931年 「9·18」事變後,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推行「攘外必先安內」政策,圍攻紅軍革命根據地。1936年「西安事變」後,被迫接受抗日主張,實行第二次國共合作。1938年任中國國民黨總裁,三民主義青年團團長。
抗日戰爭期間,任國防最高委員會主席,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1943年參加美、英、中三國開羅會議。抗日戰爭勝利後,與中共代表團在重慶進行和平談判。1946年撕毀《停戰協定》、《政協決議》,命令進攻解放區,單獨召開制憲國民大會,通過憲法。1948年擅自召開第一屆國民大會,當選「總統」。1949年1月21日,被迫發表《引退謀和文告》,由副總統李宗仁代行總統職權。
1949年敗退台灣後,歷任「總統」與國民黨總裁。1975年4月5日於台北去世。
李白( 701年2月8日-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 , 「詩俠」之稱。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後有電影《永不消失的電波》中「李俠」的原型李白;《胭脂扣》等多多部小說作者李碧華原名李白。
長孫無忌(約597年-659年),字輔機,河南洛陽人。先世乃鮮卑族拓跋氏,北魏皇族支系,後改為長孫氏。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內兄,文德順聖皇後的哥哥。
長孫無忌非常好學,「該博文史」。隋朝義寧元年(617年),李淵起兵太原。無忌進見,淵愛其才略,授任渭北行軍典簽。自此輔佐李世民,建立了唐朝政權,是唐朝的開國功臣,以功第一,封齊國公,後徙趙國公。武德九年(626年),參與發動玄武門之變,幫助李世民奪取帝位。歷任尚書僕射、司空。為人謹慎,改任司徒。貞觀十一年(637年)奉命與房玄齡等修《貞觀律》。貞觀十七年,圖功臣二十四人於凌煙閣,長孫無忌居第一。唐高宗即位,冊封太尉,同中書門下三品。永徽二年(651年)奉命與律學士對唐律逐條解釋,撰成《律疏》(宋以後稱《唐律疏議》)30卷。因反對高宗立武則天為皇後,為許敬宗誣構,削爵流黔州(今重慶市彭水縣),自縊而死。有詩三首。
歷史人物作文如何寫? 2008-10-28 13:33
文化底蘊材料靜靜地儲存在歷史的硬碟里,透過文字的滑鼠和想像的窗口,我們實現了與歷史、民俗、文學的零距離對視,但我們如何藉助思維的鍵盤,自由操縱這些材料,讓他們為主題服務呢。
原來歷史的系統需要相應的應用程序。
其實這樣的應用程序是很多的,我設計了最常用的幾個應用「程序」:情景再現法、典型人物法、詩詞引用法、想像新編法、文言仿古法等五種,這些「程序」在應用時不是截然分裂的,有時是綜合運用,只有這樣才能整合集團力量,優化文章的戰鬥力。
第一節:情景再現法
【溫馨點撥】:歷史越久遠,歲月的煙霧越濃密。
歷史當年的情景象一幅畫,朦朧地定格在我們的大腦裡面。如果把它們清晰地再現出來,這些失落的舊聞一樣會讓我們激動不已。
詩詞是語言的高科技,是歷史和生命的濃縮液。如果把詩詞的意境再現出來,我們會象翻看歷史的畫冊一樣為那些古典的詩情深懷敬意。
情景再現法包括重大歷史事件的情景、典型歷史人物的情景、著名文學形象的情景、詩詞意境的情景四種情況。前三種可歸為同一類,統稱為歷史情景,後一種稱為詩詞情景。
我們先看歷史情景的再現。
片斷一:寫陶淵明的隱逸生活,有人在高考作文中這樣再現陶翁的鄉居情景: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靜放,嬌美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山澗清泉一直流過家院門口;早上,霧色漸漸散去,透過微薄的陽光,一位老人拿著鋤頭,提著竹籃,向院中走去。「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他吟唱詩句,步履悠閑地跨進了院子……他便是陶淵明。
幽幽香菊與他為伴,下地耕耘自給自足。閑暇時,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細細品味;農忙時,便與菊花枕相依,樂在其中。陶淵明的確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處處洋溢著清閑與曠達!
片斷二:寫王昭君出塞後懷鄉,「武高杯」江蘇省第三屆高中生作文大賽一等獎獲得者陸蘊,這樣再現昭君月夜彈奏琵琶的情境:月華如練,一輪相思獨懸在藏藍色的夜空,灑下萬般愁緒。你身著一襲水綠色的長裙獨坐在清冷的光輝下,娟影蕭疏,纖纖素手彈奏著剪不斷、理還亂的萬般離愁,空靈而又落寞。茫茫蒼穹,凝眸仰望,那廣寒宮里的嫦娥獨自守著孤寂的歲月,一年又一年,一守就是一千年。
兩個片斷讓我們直觀地感受了歷史情景再現法的強大魅力。無論是考場、競賽還是文學創作,情景再現法是永遠鮮活的寫作方法。
再看詩詞意境再現。
片斷一:對王維的《渭城曲》,著名作家余秋雨這樣再現原詩意境:王維實在是溫厚到了極點。對於這么一個陽關,他的筆底仍然不露凌厲驚駭之色,而只是纏綿淡雅地寫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點好的行囊,微笑著舉起了酒壺。再來一杯吧,陽關之外,就找不到可以這樣對飲暢談的老朋友了。
片斷二:對蘇軾的《定風波》,鄱湖一葦老師這樣再現原詞意境:烏台詩案了結了。你的政敵為你在黃州畫定了一方的窄窄的水土,判你一個「監視居住」,然後竊笑。看你不羈的靈魂如何沉默,看你傲岸的頭顱如何低垂。
中國詩人的心弦的確如風中的蘆葦,脆弱、敏感,更何況是你這位被貶謫的流放詩人呢!
不是嗎?三月的一天,你與朋友走在通往黃州郊外三十里沙湖的半路上。一場不期而遇的雨突然襲來,沒有擋風的蓑,沒有遮雨的笠,更沒有避雨的茅店,滿耳只有風吹山林、雨打竹葉的聲音。面對突如其來的風雨,同行的朋友一個個叫苦不迭,你卻依然且行且歌,一雙草鞋一竿竹杖跋涉在泥濘中。為什麼你能如此從容,因為你剛剛遭遇過一場政治上的不測的風雨,你也不正是在氣定神閑中一路走過來了嗎?
不過,畢竟那些日子還是如夢魘般在你的心頭揮之不去。春天來了,但溫暖不是屬於你的,料峭的風還是把你從酒神賜與你的微醺中喚醒了,於是你的觸覺神經告訴了你兩個字——「微冷」。
戲劇性的一幕怎麼發生得這么快,風雨悄然消逝,一輪斜陽正在我前行路上的山頭向我含笑。回首剛剛跋涉的風雨路,你彷彿頓悟了一個道理:政治上永遠沒有無風無雨的日子,政壇就像一張賭台,要想擺脫無常的大悲大喜,只有一種選擇,那就是離開。既然如此,何不高歌一曲陶淵明的《歸去來》,江海湖山中寄託自己的一生呢?
Ⅲ 十篇歷史人物簡介作文 700-800字 急用!
哪個歷史人物, 寫誰啊。
這個工作量有點大啊, 加點分我給你搞定
Ⅳ 關於中國歷史名人的作文
與李白相識(江蘇徐州一考生)
在一個書聲琅琅的清晨,一襲白衣,風度翩翩的李白走近了我;在一個月滿西樓的夜晚,衣帶漸寬,憔悴瘦弱的我走近了李白。
初識李白,是那首響徹千古的思鄉之曲。「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情系千載,從此,我與李白有了解不開的情結。
在六朝金粉、隋代笙歌匯聚而成的大唐盛世,李白是一個神話。他胸懷大志,腳踏長安,在天子腳下寫下了屬於他的傳奇。「酒人愁腸,三分嘯成劍氣,七分化作月光,綉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好一個桀驁不訓的李白!「力士脫靴,貴妃研墨」,你無奈地書寫著「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大唐宮廷艷曲。終於有一天,火山噴涌而起:「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你又甩袖而去,散發弄舟,留下了一個亘古流傳的神話。
李白一直是我心中的偶像,它的不屈權貴、敢於直諫的精神深深影響著我: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何止英雄千千萬!淺斟「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者有之,高唱「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者有之,疾呼「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者有之……華夏民族,有著數不清的英雄豪傑!也許有人會說,李白不會舞槍弄刀,不能血染疆場,憑什麼能讓你景仰崇拜呢?歷史不會忘記:在大唐那個太平時代里,在盛世那個逢迎年月中,像李白一樣天子面前一臉正氣權貴面前一腔蔑視的人能有幾個?「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像李白一樣在朋友落難之時傾全力相助的人能有幾個?「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像李白一樣在遭遇困難和挫折時仍豪氣不減的人又能有幾個?歷史告訴我們:很少,少得屈指可數。
在虛度光陰的時候,我會想起李白,想起他的「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在碰到困難的時候,我會想起李白,想起他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在意志消沉的時候,我會想起李白,想起他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復來」……李白的詩句永遠吸引著我,李白的思想永遠激勵著我。在每一個花開花落,每一個陰晴圓缺,我都會想起李白,走進李白的世界。李白是「詩仙」,也是曠世名人。
[點評]
本文寫李白,圍繞三個方面:一是李白所留下的「亘古不變的傳奇」;二是通過與「上下五千年」「千千萬萬個英雄」對比,強化了李白蔑視權貴、注重友情、富有豪氣的品格;三是李白對我的「影響」和「吸引」。這三個方面,前兩個方面從正向入筆,著眼於李白;第三個方面從側面入筆,著眼於「自己」:從正反兩個不同角度凸顯了李白永恆的魅力和魅力的永恆。
本文作者——為伱變乖——抄襲無恥!
Ⅳ 一篇介紹歷史名人的1000字作文
「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五原地處蒙古,可見呂布很可能有少數民 族血統,那麼神箭飛騎的本事是天賦來的。「布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 將」。這一段猛一看跟董賊年輕時還真像。年輕時因為驍勇而在並州刺史丁原手下做騎都尉(類似 於典韋之於曹操),可是後來「屯河內,以布為主簿,大見親待。」主簿者文書也,就是楊修做的 活。可見呂布是被老羅醜化成一個文盲的,人家畢竟當過主簿耶。
呂布個人的勇武,可以和項羽、袁達等傳奇猛將媲美,其戰績也堪稱了得。而其陷入的悲劇則多 少與項羽有相似處:過於迷信個人武力,無視政治手段,任用將領過於膽小等等。一切的一切只 因為他過於勇猛了。勇猛成了他的最優秀的地方,從而使他放棄了其他的優點,大致如是。
考慮一下這個人,一個生在游牧民族的地方的男人,小時候不大可能受系統的政治教育,他所有 的政治經驗可能完全來自於在丁原手下的官職升遷等。但在仕官時,他更多地依靠了自己的勇 武,而在手腕上是絕對不行的。猛然之間,他踏進了亂世,踏上了亂世的舞台,他只能依靠他的 勇武。其實人們對他的詬病是他的背叛,即使他殺董賊是正義之舉。受儒家思想毒害的舊勢力 ——袁紹、袁術、張邈等都對他避若蛇蠍。可是亂世本來就沒有這么多講究,任何事都必須以最 終的政治利益出發。從這一角度而言,呂布只是選擇了最符合他利益的事。從這一點來講,劉備 和曹操其實和呂布是一類人:他們摒棄了一切繁文縟節和道義觀念,追求的是自己的天下。可劉 曹何等梟雄,他們做的骯臟的事都打著正義的幌子,而呂布則太誠實了,於是人們把矛頭對准了 他。其實他唯一做錯的,是他不夠虛偽。
可以這么說,呂布這種人的存在是亂世的必然,可是他的死亡也是亂世的必然。沒有這種人,亂 世不稱其為亂世。可是他如果不消亡,亂世無法結束。他只是為亂世而生,在亂世中扮演一個可 能很顯眼的配角,然後匆忙謝幕。他的英姿固然瀟灑,他的能力固然驍勇出眾,可是他不懂得演 戲,所以他只能謝幕。
陳壽說:「呂布有虓虎之勇,而無英奇之略,輕狡反復,唯利是視。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滅 也。」
其實「輕狡反復,唯利是視」,哪一個亂世人物不是如此?只不過呂布始終是個孩子,以為用在草原 的那一套就可以馳騁中原。他太短視,也太淺顯。而「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滅也」,倒是很客觀 地說了一條歷史規律
Ⅵ 關於歷史名人的作文400-500字
找一個你熟悉的歷史人物,將其生平事跡串聯加上你個人的觀點!就OK~!
Ⅶ 介紹歷史人物作文350
篇一:評價歷史人物——千古一帝——秦皇贏政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君王。但古往今來,人們對他的爭論不斷,褒貶不一。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他不僅是一個至高無上的皇帝,更是一位昏庸無道的暴君。人們可以眾說紛紜,百家爭鳴,但面對歷史我們必須還以尊重和客觀的態度。我認為秦始皇有對有錯,有功有過,甚至在他所在的特定時代功大於過。
在連綿不絕的900年春秋戰國之亂的中國歷史長河中,是他「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並吞八荒之心」僅用短短的九年時間,橫掃天下,因而,我國第一位前無古人的皇帝橫空出世,他,就是秦王贏政,也是他首創了中國第一個封建帝國之先河。軍事上,「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長城——中華民族精神和智慧的象徵,2000多年過去了,她依然光彩奪目,巋然不倒,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足以令每一位中華炎黃子孫世代引為驕傲;依然是他——秦王贏政,政治上,「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橫而斗諸侯。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從而,結束「烽火連三月」的無休止爭戰,開辟了天下一統的曠世新局面;還是他——秦王贏政,文化上,書同文、車同軌、度量衡、被列為世界八大奇跡的秦兵馬俑,不也是空前絕後,蔚為壯觀嗎?他所創造的一個又一個奇跡,哪一件不引以為中華民族的驕傲!
篇二:走進歷史人物——朱棣
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源遠流長,五千年的文明,有過繁榮,有過晦暗,也有過戰亂,每一個時代都有一定的背景,在一些特定的時間里,各種人物,時代的偉人,橫空出世,應運而生。俗話說:亂世出英雄。在復雜的背景下,像秦王嬴政,成吉思汗,毛澤東這些人都是當時所謂的「救世主」,而且都是家喻戶曉的名人。而我最感興趣的歷史人物莫屬朱棣了。
《明史》曾這樣記載:「文皇少長習兵,據幽燕形勝之地,乘建文孱弱,長驅內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後,躬行節儉,水旱朝告夕振,無有壅蔽。知人善任,表裡洞達,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師屢出,漠北塵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賓服,明命而入貢者殆三十國。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際,倒行逆施,慚德亦曷可掩哉」。他就是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1360-1424)是明朝第三代皇帝,1402-1424年在位。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於應天,時事征伐,並受封為燕王,後發動「靖難之役」,起事攻打侄兒建文帝,奪位登基。死後原廟號為「太宗」,百多年後由明世宗朱厚熜改為「成祖」,明成祖的統治時期被稱為「永樂盛世」。明成祖在位期間完善政治制度,發展經濟,開拓疆域,遷都北京,編修《永樂大典》,派遣鄭和下西洋,使明朝發展到頂峰,明成祖的統治時期被稱為「永樂盛世」,明成祖也被後世稱為永樂皇帝或永樂大帝。
篇三:古人不遠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
古今以來,天下出現了數之不勝,但在我認為,最突出的還要非曹操莫屬了,他是《三國演義》中爭議比較多的一個人物,曹操在性格上的繁復、能力的全面、正邪的雜揉等諸方面,顯出其最難被人蓋棺論定的豐富和龐雜。使人難以捉摸,歷史上對他的看法也較有爭議,不過,在我看來曹操是一位卓越的軍事家,政治家,在文學上也有很高的成就,是著名的詩人。
曹操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他雖然沒當皇帝,但自196年迎獻帝都許,直到220年去世,牢牢把持了東漢朝政大權,「挾天子以令諸侯」,成為沒有名號的皇帝。
曹操是卓越的軍事家,他精通兵法,在漢末征戰群雄的戰爭中,他用兵用計,勝人一籌,多次取得勝利,尤其在官渡之戰中,以少勝多,打敗了不可一世的袁紹,奠定了統一北方的基礎。曹操善於用人,招攬賢能之士,凡能治國用兵者,都盡力網羅,他手下「猛將如雲,謀臣如雨」,人才濟濟。
曹操喜文學,其詩作慷慨悲涼,頗具感染力,不少名篇傳留至今。他與其子曹丕、曹植以及「建安七子」對文學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Ⅷ 關於歷史名人的作文
在一個書聲琅琅的清晨,一襲白衣,風度翩翩的李白走近了我;在一個月滿西樓的夜晚,衣帶漸寬,憔悴瘦弱的我走近了李白。
初識李白,是那首響徹千古的思鄉之曲。「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情系千載,從此,我與李白有了解不開的情結。
在六朝金粉、隋代笙歌匯聚而成的大唐盛世,李白是一個神話。他胸懷大志,腳踏長安,在天子腳下寫下了屬於他的傳奇。「酒人愁腸,三分嘯成劍氣,七分化作月光,綉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好一個桀驁不訓的李白!「力士脫靴,貴妃研墨」,你無奈地書寫著「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大唐宮廷艷曲。終於有一天,火山噴涌而起:「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你又甩袖而去,散發弄舟,留下了一個亘古流傳的神話。
李白一直是我心中的偶像,它的不屈權貴、敢於直諫的精神深深影響著我: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何止英雄千千萬!淺斟「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者有之,高唱「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者有之,疾呼「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者有之……華夏民族,有著數不清的英雄豪傑!也許有人會說,李白不會舞槍弄刀,不能血染疆場,憑什麼能讓你景仰崇拜呢?歷史不會忘記:在大唐那個太平時代里,在盛世那個逢迎年月中,像李白一樣天子面前一臉正氣權貴面前一腔蔑視的人能有幾個?「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像李白一樣在朋友落難之時傾全力相助的人能有幾個?「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像李白一樣在遭遇困難和挫折時仍豪氣不減的人又能有幾個?歷史告訴我們:很少,少得屈指可數。
在虛度光陰的時候,我會想起李白,想起他的「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在碰到困難的時候,我會想起李白,想起他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在意志消沉的時候,我會想起李白,想起他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復來」……李白的詩句永遠吸引著我,李白的思想永遠激勵著我。在每一個花開花落,每一個陰晴圓缺,我都會想起李白,走進李白的世界。李白是「詩仙」,也是曠世名人。
Ⅸ 介紹古代名人作文600字
歐陽修的《醉翁庭記》
Ⅹ 介紹一位歷史名人作文550
第1篇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 500字
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很早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帶。有的以游牧為業,有的以農耕為生。他們的紡織業和治濤業平也很高。
吐蕃人飼養牛,馬和單鋒駝等,種植青稞,小麥和蕎麥。吐蕃人已會製造金屬器血和鎧甲,兵器。將士的鎧甲精良,用勁弓利刀都很難穿破。全副鎧甲的士兵,全身只露兩個眼窩。吐蕃習俗以戰死為榮,一家幾代人連續戰死,被看做『榮譽甲門』。
7世紀前期,吐蕃傑出的贊普松贊干布統一青藏高原,定都邏些。松贊干布仰慕中原文明,幾次向唐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他。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系。
松贊干布少年時,父親遇害,貴族舉兵叛亂,他在動亂中繼位。年少的贊普,驍勇而有謀略。他依靠叔父和親信大臣,團結各方力量,很快平息叛逆,穩定了局勢。
而我所喜歡的文成公主可是個才女!文成公主自幼熟讀詩書,是個有才識的女子。她出嫁吐蕃,帶去許多書籍和穀物,蔬菜種子,還帶去大批手業大臣。從此,吐蕃人學會了平整土地,種植蔬菜,學會了養蠶剿絲,防治刺綉,等等。
文成公主的進入,使吐蕃有了新的開始,我們應該永遠記住文成公主一樣的歷史人物。
第2篇 古人不遠,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 500字
光陰倒轉,恍惚之間我來到了那一天。莽莽烏江因著如血的殘陽,如同你身上底下的錚錚鐵水,哪裡拔山河的氣魄隨激流滾滾而去。
你是一個令我心痛的悲劇,雖然不似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凄美,卻是獨具一格的悲壯,天與山之間的好不蒼涼,千百年來無數文人騷客為你譜下詩篇,如果你肯聽到那一句「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那麼你會慚愧嗎?
你是一代英才,但卻不願從頭再來,你以為大丈夫就要無敵於天下,永立於不敗之地,你以為東山再起會讓你無顏面對江東父老鄉親,你錯了,錯的很離譜,離譜到根本不配做一個統領大半江山的霸王,只能永遠成為一個後人留下遐想的神話,你再也不能像雄鷹一樣遨視天下了。
你不知道卧薪嘗膽後的甜美,結局是你註定成為一個為後人「景仰」的懦夫,榮辱成敗,不在一念之間,若當年的一切可以重來,我相信你能夠力挽狂瀾,其實並不是天要敗你,是你敗了你自己,或許這也是你最好的結局,歷史終究是歷史,你已成為了過去,成為了不可改變的神話。
你的愛與恨都隨著江水奔騰遠了,如果你的靈魂真的還會有來世,我願化作你乘騎的駿馬,隨你殺敵而去,可歷史誰又能改……
悲——哉,項羽!
項羽,悲——哉!
第3篇 古人不遠: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 800字
孔子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對中國文化有著深遠影響。
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紇是當時有名的武士建立過兩次戰功。成為了大夫。與妻子生下了孔子。取名丘。字仲尼。他三歲時父親就死了。母親與他相依為命。在母親與先生的教導下。孔子決定去做一位人人尊敬的君子。於是他朝著他的目標努力著。
孔子17歲時母親離他而去。並且他也一事無成。生活的艱難沒有使他屈服。
二十多歲時。他做過小吏。放羊。駕過車。在他的不斷努力下。三十多歲時他開始廣收門徒。有些人沒有錢。上不起學。孔子教他們不但不要錢。而且還根據他們不同的性格特點因材施教。不久便在當地小有名氣。門徒們也都擁有高尚的品格。各個能文善武。
五十一歲時他做了魯國的中都宰。他任職不過一年的時間。四周的地方都來效仿。因為他政績出色且門人眾多聲望又高。所以很快就又做了魯國的小司空。又過了不久他做了大司寇。這是管理刑罰的大官。後來齊景公與魯定公在夾谷相會。讓孔子去做魯國司儀。其實齊國強大。魯國弱小。齊想藉此機會像魯示威。讓他們臣服。當齊國以奏四方之音為由。想劫持魯軍時孔子登上臨時築成的盟壇土階責備齊景公但沒明說齊景公明白了他什麼意思。便以和平制定盟約齊國在其中加了一條讓魯國在齊國出征時要出三百乘兵車相從。否則便是壞盟。其實這無非就是讓魯國臣服於齊國。孔子便在這時讓齊國歸還侵佔魯國的土地。事後魯君更加器重他了。後來魯國統治越來越壞。孔子便在55歲時離開了。
後來孔子周遊列國。在衛國五年他受到衛靈公的禮遇但不重用他。只是養起來。衛靈公死後衛國內亂。他就離開衛國離開後經過了曹國曹國不接待他。經過宋國宋國大夫甚至要殺了他。到了鄭國後與弟子們失散。鄭國也不接待。孔子在陳國住了三年。後來吳國入侵。孔子與弟子逃走了。因為他的弟子大多在衛國做官他又返回衛國。衛國還是不接待他。他就返回了魯國。他已經68歲了。專心寫作寫成了《春秋》一書。五年後他死在家裡。
孔子一生弟子三千。桃李滿天下。創立儒學。揚名千古。
第4篇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諸葛亮 1200字
如果有人問我喜歡哪個歷史人物,我一定會說:我最喜歡三國時期蜀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智慧的化身——諸葛亮。
千古以來,諸葛亮深受人們的愛戴,身上有著無數美麗的光環。
「未出茅廬,已知天下三分。」毫無疑問,這是對諸葛亮才華的側面概括。集超人智慧與謀略於一身的諸葛亮,被善於招攬人才的劉備重用,蜀國在諸葛亮的全力以赴下,終成就了大業。
我喜歡諸葛亮遇事鎮定自若,深謀遠慮。在「空城計」中,智慧的他毫不畏懼司馬懿的逼迫,從容布置,從而使對方退兵,西城得以轉危為安。我喜歡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料事如神。在「草船借箭」中,妒賢嫉能的周瑜設計陷害諸葛亮,而諸葛亮將計就計,趁大霧天扎草人攻打曹營,從而借來十萬支箭,為赤壁之戰准備了足夠的箭支,也保全了自己。我還喜歡諸葛亮的智勇超群與忠貞不渝。諸葛亮為了求得南方的長治久安,聽從馬謖的建議,採用「攻心為上」的計謀,在與孟獲的戰斗中七擒七縱,最後使孟獲心悅誠服地歸順了劉備,成為蜀漢南方的屏障……這些世人耳熟能詳的故事無不閃耀著諸葛亮知識與智慧的光芒。
我喜歡諸葛亮一生淡泊名利、志存高遠的品質。他是一個「滴水之恩,必將湧泉相報」的人。他的一片丹心以求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因為受到劉備三顧茅廬之恩,諸葛亮只求安心生活,「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因為受到劉備三顧茅廬之恩,白帝城託孤之重任,為了漢室之興竭忠盡智,至死不渝,他是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為了江山社稷,忠貞不二,嘔心瀝血,直到臨死之前,還念念不忘江山社稷大業,為的就是報先帝的知遇之恩,實在可歌可泣!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這是後人對諸葛亮的評價,可以看出諸葛亮的鞠躬盡瘁。諸葛亮的性格品質至今還廣為後人流傳。《三國演義》同時也塑造了很多不同性格的英雄人物,它現在已經成了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讀物了。
訪先人之遺跡,發聖賢之古情。千百年來,諸葛亮成為東方智慧的化身,也是忠誠、廉潔、正直的榜樣,很多歷史典故都出自諸葛亮,「三顧茅廬」,「舌戰群儒」,「火燒赤壁」,「三氣周瑜」、「六齣祁山」,「白帝託孤」,「嘔心瀝血」、「七縱七擒」,「空城退雄兵,死諸葛嚇走活仲達」等等。不僅如此,後世留下了許多與諸葛亮有關的諺語、俗語或歇後語。如「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既生瑜,何生亮!」「諸葛亮借箭——有去無還。」等等的這些諺語、俗語、歇後語不計其數。其傳奇般故事為世人千古傳誦,數不勝數。
諸葛亮,靈與肉雖然已經化作清風明月,但他的精神品質卻在歷史的天幕上鑲嵌起耀眼的恆星,為世人永遠展現出他那聖潔的光輝!
第5篇 花自飄零水自流古人不遠: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 1200字
其,清水芙蓉,多愁善感,一介女流;其,如詩永遠籠罩著一層淡雲哀愁,籠罩著美麗的輕輕面紗;其,秀面芙蓉一笑開,眼波才動被人猜;其,見客入來,珠劃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情風依依,在倦鳥投林,牧童歸家而你卻流離在外的時候,你是否會默悵著一首詩「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來,月滿西樓,花白飄零水自流,一處相思,兩處閑愁……」思風徐徐,在意外收到家信的時候,你是否會想起這首詩「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在這情思飄逸的時刻你是否會像起她——一個作為封建社會的一介女流,一個有理想、有抱負,對生活一直抱著積極的態度,具有強烈的進取心的女中豪傑——李清照。
李清照,是古代文學創作中的一道獨特的亮麗的風景線,也是整個太陽系間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1987年,國際天文學命名了水星上15座環形山。用了15個世界名人命名,李清照就是其中的一個。
李清照的詞體現了她感悟力的纖敏豐富,而她的詩則表達了她對於政治、民族、國家的看法,和關心國事、不讓須眉的精神氣魄。可以說,她的詞之所以具有一般婉約詞所缺乏的骨力,並非偶然,而是她性格剛烈、大膽的體現,詩只是更明確地抒寫了詞人性情的這一面。較之一般的士大夫文人,李清照對朝廷政策、天下蒼生的關懷,對政局的預見,都有自·己的懷抱和主張。如《浯溪中興頌碑詩和張文潛韻二首》,借唐代的安史之亂,托古諷今,突破張文潛詩的思想,對北宋末期政治的腐敗、最高統治者的荒淫昏聵,作了深刻犀利的批判。「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極有力地抨擊了貪生怕死的南宋統治者在金兵追擊下的逃跑主義,偏安於江南、不顧民生願望的軟弱無能。她的詩直指社會現實,以傲昂正氣充盈其間,寫得激昂慷慨,帶有憤郁之氣。
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
李清照較為幸福的前半生,使她前期的詞大多以描寫少女情懷和婚後的生活情趣為主要內容。從而她的詩清新明朗,入口即化。在構思意境上,既有精工雕琢的蘊藉,又有適時的高放,詞風平易而不俚俗,雅正而不繁復,意境優美動人。南渡後,由於政局的影響,感世傷時、悼念亡夫、回憶故土歲月,奠定了這一時期詞作的情感基調。其思想內容更具深度,詞的風格也隨之轉為沉鬱。「春歸秣陵樹,人客建安城」寫出了詞人在動盪的時勢下流離遷徙、歲月蹉跎的身世之痛,是時代悲劇之縮影。這一時期,李清照在慢詞上的成就突出,如《永遇樂》,盛衰今昔之感,通過圓熟的用筆,表現得動人心魄。《聲聲慢》開創了運用雙聲疊韻的創格,一直為後世所稱道。
朋友常誇我像李清照,多愁善感,總流露出一絲淡淡的憂愁。但我知道,我是遠不及她的。李清照除了是一個婉約的,「蹴里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和羞走」的美麗才女。她更有不同凡響的魅力。剛正不阿的性格與細膩敏銳的情感力相得益彰,使她的詩詞具有獨特的精神和風采。她的藝術成就令後世矚目,為中國的文學寶庫增加了一筆寶貴的財富。
古人不遠,風吹笠動,前空悠悠,藕燃深處,是否有她在撥舟吟詩。
第6篇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 800字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帶著逝去的時光,一去不復返,卻留下了讓世人傳頌千古的佳話傳說。
千古佳話永流傳
楚漢相爭,項羽大勢已去,處於敗局。此際,面對著兵少糧盡,夜聞四面楚歌,,這位叱吒風雲的人物竟也流露出兒女情長、英雄氣短的哀嘆:「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凄然起舞,並忍淚和唱:「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她心中早已明了,項王大勢已去,自己只能成為項王的累贅,她不願自己落入敵手讓項王蒙羞受辱。她雖為一介女子,卻也知羞呀,也知恥啊,所以搶先一步自刎在項羽面前。
「霸王別姬」的美麗神話由此上演……
美人起舞離愁盡
她,在眾人離開他時不離不棄,情願以自己做代價,喚起項羽奮戰之鬥志:「君王意氣盡江東,賤妾何堪入漢宮;碧血化為江邊草,花開更比杜鵑紅。」情願以一舞訣別霸王,自刎殉情,希冀勝利突圍。
生死離別前的那一舞,舞盡了天下女子的絕代風華;那一抹淚,流盡了世間女子的辛酸。那飄舞的絲綢,寫滿了離別的愁緒;那輕盈的體態,轉出了滿腔的哀怨。
佳人,離愁上心,相思白頭……
佳人帳下拭淚痕
「腸斷烏騅夜嘯風,虞兮幽恨對重瞳;黥彭甘受他年醢,飲劍何如楚帳中?」英雄已末路,佳人何以堪?不過眨眼間,紅顏已散盡。終始虞姬是那殘弱無力的飛蛾,王是那焚盡世間所有的烈火。只不過,飛蛾的淚滴已滅不盡烈火,只能帳下拭淚,獨自承受……
後記:「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欄玉砌今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我贊嘆虞姬的美麗,更驚異於她的痴情與知恥。但,我畢竟只是兩千多年後的一個旁觀者,對於歷史,我有太多太多的疑問,卻只能在迷惘中揣測,只能在歷史的車輪所留下的痕跡中去尋找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虞姬的蹤影……
第7篇 古人不遠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 1200字
古今以來,天下出現了數之不勝,但在我認為,最突出的還要非曹操莫屬了,他是《三國演義》中爭議比較多的一個人物,曹操在性格上的繁復、能力的全面、正邪的雜揉等諸方面,顯出其最難被人蓋棺論定的豐富和龐雜。使人難以捉摸,歷史上對他的看法也較有爭議,不過,在我看來曹操是一位卓越的軍事家,政治家,在文學上也有很高的成就,是著名的詩人。
曹操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他雖然沒當皇帝,但自196年迎獻帝都許,直到220年去世,牢牢把持了東漢朝政大權,「挾天子以令諸侯」,成為沒有名號的皇帝。
曹操是卓越的軍事家,他精通兵法,在漢末征戰群雄的戰爭中,他用兵用計,勝人一籌,多次取得勝利,尤其在官渡之戰中,以少勝多,打敗了不可一世的袁紹,奠定了統一北方的基礎。曹操善於用人,招攬賢能之士,凡能治國用兵者,都盡力網羅,他手下「猛將如雲,謀臣如雨」,人才濟濟。
曹操喜文學,其詩作慷慨悲涼,頗具感染力,不少名篇傳留至今。他與其子曹丕、曹植以及「建安七子」對文學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曹操之所以成為歷史上傑出的人物,還由於他在政治上的遠見卓識。在漢末天下大亂之時,他始終以漢相自居,堅持不稱帝。曹操晚年,已經占據了東漢十三州的九州,稱帝的時機已經成熟,但仍然執行「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策略。孫權寫信勸他稱帝,曹操說:「是兒欲著吾爐火上邪!」意思是,這小子要把我放在爐火上烤!曹操始終不稱帝,並非他不願意當皇帝,只是他冷靜地分析了形勢,以天下為己任,以理智克服了個人的慾望。曹操始終奉行漢朝正朔,避免了天下再度陷入混亂,他曾說:「設使天下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曹操不稱帝,雖然是一種政治謀略,但更主要的是出於自己的理想主義。他在《讓縣自明本志令》中說,春秋時齊桓、晉文「以其兵勢廣大,猶能奉事周室」,表明「以大事小」,可謂至德。曹操心目中有一系列理想人物,如周公、管仲等。他稱贊周文王說:「周西伯昌,懷此聖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修奉貢獻,臣節不墜。」曹操對周文王情有獨鍾,在很大不過,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曹操,自然也有缺點,尤其是他的野心程度上是他的功業與周文王有較多的可比性。然而,周文王被後世儒家美化為「聖德之君」,曹操卻被視為「漢賊」,周瑜就說曹操:「雖名托漢相,其實漢賊也。」周瑜是曹操的政敵,當然不會說曹操好話。用今天的眼光看,曹操身上雖然有不少污點,但他的一生,為平定天下而南征北伐;為吸引人才不遺餘力;為發展文化,精心創作。他為實現自己的理想,矢志不渝,充分體現了政治家的情懷。曹操始終是的理想主義者,又具有堅定的實踐精神。
我們應該剝去對曹操的種種歪曲之詞,還原真實的曹操。可以說,他是一位對中國歷史有重要貢獻的政治家,胸懷博大的理想主義者。用《三國志》作者陳壽的話說:「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不過,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曹操,自然也有缺點,尤其是他的野心:從「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這就是曹操最能突出自己野心的一面,他可以錯,但是他的部下不能錯,有句歇後語就就曹操殺呂伯奢——將錯就錯。為得天下,挾天子以令諸侯,此為孟得之雄才大略之體現,他不急於求成,知道韜光養晦,不掙一時之得,深謀遠慮,可是智者千濾必有一失,他的多疑之心無意是他吃敗仗之原因。但是,曹操還是我最喜愛的歷史人物,而且也是我最佩服的歷史人物。
第8篇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 700字
中國歷史文化源淵流長,在歷史的長河中,涌現出了很多有名的人物。
《三國演義》里就塑造了諸多的英雄人物,如忠勇雙全的關羽、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老奸巨猾的曹操……其中我最敬佩崇敬的就是諸葛亮了。
他千百年來一直深受人們的愛戴,身上有著無數美麗的光環,並作為智慧、忠誠、勤儉的化身而廣為傳頌,千百年來諸葛亮成為東方智慧的化身,也是廉潔、忠誠、正直的榜樣。很多歷史典故都和諸葛亮有關,如三顧茅廬、火燒赤壁、三氣周瑜、空城退雄兵、死諸葛嚇走活仲達……其傳奇故事為世人千古傳誦,數不勝數。
諸葛亮的非凡之智、濟世人才、忠誠之心、報國之情,為世人所仰慕,為後人所贊頌,成為人民心中的偶像。正如閃爍著他的才華和智慧的不朽遺作《出師表》,是出自肺腑的深情篇章,一直在歷史的狂風中不停的奏鳴,在思想的時空久久回盪。千百年來,以至於歷代,無論是文人墨客,還是市井百姓,都對他一番深情,賦予了無數動人的傳說,作下了無數贊美的詩篇。他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他不但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而且還精通戰術兵法,空城計就是一個絕佳的例子。而他當年那篇肝膽照人,令人讀後感覺盪氣回腸的《出師表》,更成為千古不朽的名篇佳作,流傳至今,千古傳誦。他還是一個心憂天下的人,他雖身在草廬之中,但卻十分注意觀察和分析當時的社會,對外界的形式了如指掌,且在劉備三顧茅廬之時,對當時的時局分析透徹,面面俱到。他甚至還能「呼風喚雨」借東風,彷彿天地萬物都為他所用。
諸葛亮,靈與肉雖然已化作清風明月,但精神永存,在歷史的天幕上鑲嵌起耀眼的恆星,永遠展現出聖潔的光輝。
第9篇 古人不遠: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曹操 1500字
詞曰: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觀看秋月春風。一壺煮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曹操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在我看來,他是一個有抱負的實現、有自我的不斷超越的人,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瞞,生於155年7月18日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逝於220年3月15日,是十分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詩人,著名的詩詞有《觀滄海》,《龜雖壽》。
曹操是曹嵩之子,而其父曹嵩「莫能審其本末」,而在宋人裴松之注《三國志》時間接引用三國吳人所著《曹瞞傳》中稱曹嵩本姓夏侯,但此說可信度不高。曹嵩繼承了曹騰的侯爵。
年輕時期的曹操機智警敏有隨機權衡應變的能力,而任性好俠、放盪不羈,不修品行,不研究學業,所以社會上沒有人認為他有什麼特別的才能,只有梁國的橋玄等人認為他不平凡,橋玄對曹操說:「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陽何對他說:「漢室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許劭,字子將,以知人著稱,他也曾對曹操說過:「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此據《後漢書·許劭傳》,《三國志》中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孫盛《異同雜語》及《三國演義》中作「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
曹操再大多數人眼裡,都是奸詐的象徵,就是我們說的奸雄,實際上,他是一個極有抱負心的人,曹操晚年時期所作的詩《龜雖壽》闡述了曹操的人生態度。詩中的哲理來自曹操對生活的真切體驗,因而寫得興會淋漓,有著一種真摯而濃烈的感情力量;哲理與詩情又是通過形象化的手法表現出來的,因而述理、明志、抒情在具體的藝術形象中實現了完美的結合。
曹操一生的重大事件有很多,比如:敗走華容道、赤壁之戰、三戰徐州、官渡之戰等等,我們最耳熟能詳的就是赤壁之戰:話說赤壁之上東風大作,波浪洶涌。操在中軍,遙望隔江,看看月上,照耀江山,如萬道金蛇,翻波戲浪。操迎風大笑,自以為得志,忽一軍指說:江南隱隱一簇帆幔,使風而來。操憑高望之。報稱:皆插青龍牙旗。內中有大旗,上述先鋒黃蓋名字。操笑曰:公覆來降,此天助我也!來船漸近。程昱觀看良久,謂操曰:來船必詐,且休教近寨。曹曰:何以知之!程昱曰:糧在船中,船必穩重。今觀來船,輕而且浮。更見今夜東南風甚緊,倘有詐謀,何以當之?操省悟,便問:誰去止之?文聘曰:某某在水上頗熟,原請一往。言畢,跳下小船,用手一指,十數只巡船,隨文聘船出。聘立於船頭,大叫:丞相鈞旨:南船且休近寨,就江心拋住。眾軍起喝:快下了篷!言未絕,弓弦響處,文聘被箭射中左臂,倒在船中。船上大亂,各自奔回。南船距操寨止隔二里水面。黃蓋用刀一招,前船一齊發火。火趁風威,風助火勢,船如箭發,煙炎漲天。二十隻火船,裝入水寨,操寨中船一時盡著,又被鐵環鎖住,無處逃避。隔江炮響,四下火船齊到。但見三江面上,火逐風飛,一派通紅,漫天徹地。曹操回觀岸上營寨,幾處煙火。黃蓋跳在小船上,背後數人駕舟,冒煙突火,來尋曹操。操見勢急,方欲跳上岸,忽張遼駕一小腳船,扶操下得船時,那隻小船,已自著了。張遼與十數人保護曹操,飛奔岸口。黃蓋望見穿絳紅袍者下船,料是曹操,乃催船速進,手提利刃,高聲大叫:操賊休走!黃蓋在此!操叫苦連聲。張遼拈弓搭箭,覷著黃蓋較近,一箭射去。此時風聲正大,黃蓋在火光中,哪裡聽得弓弦響?正中肩窩,翻身落水。
在文章的最後,來欣賞一首曹操的《短歌行》吧: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第10篇 古人不遠,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 800字
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光輝歷史,在這五千年中涌現出許多偉大的人物,其中,最讓我敬佩的人物要數三國中的「常勝將軍」——趙雲了。
趙雲智勇雙全,文武雙全。武藝超群,忠心耿耿,歷來被後人所贊頌,被後人所學習。因此小時候家人常用趙雲來教育我要精忠報國。漸漸地趙雲的事知道的愈多,我就愈加敬佩趙雲。
我敬佩趙雲,首先是因為他的武功很好,在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一桿銀槍,被趙雲使得風馳電掣,出神入化。一把剁鐵如泥的青紅寶劍,被趙雲耍得神出鬼沒,讓人眼花繚亂。所以,無論什麼怎樣的大將見到趙雲都聞風喪膽,狼狽而逃,否則,就會死在銀槍之下。趙雲直到老年仍英勇無比,真可謂寶刀不老。
我敬佩趙雲,其次是因為他臨危不懼,經常急中生智。有一次,黃忠夜襲曹寨,不料中了埋伏,趙雲捨身將黃忠救回軍營,可這時,曹操趁勝追擊,以排山倒海之勢向趙雲大寨壓來,這時,趙雲軍隊人員傷亡嚴重,無法應戰,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趙雲突然想起一妙計,他讓弓弩手埋伏在戰壕里,待曹軍接近,弓弩手突然站起來,霎時,萬箭齊發,曹操以為趙雲早已布好了天羅地網,馬上命令大軍撤退。看來,趙雲真可謂是一員有勇有謀,不可多得的武將。
我喜歡趙雲,最主要是因為他時刻為天下百姓著想,而且認准明君就死心踏地的跟著他,決無二心。趙雲年少時投奔袁紹,盡管袁紹勢力龐大,但是個昏君,不聽忠臣直言勸告,只聽奸臣花言巧語,趙雲放棄高官厚祿,毅然離開,幾經周折,投奔劉備。當時,劉備勢單力薄,連吃敗仗,可趙雲沒有離開,決心幫助劉備脫離苦境。在長板坡時,趙雲為了留下一點劉備的血緣,為了蜀國的將來,趙雲領著二三十個軍士闖入曹軍去救甘夫人和阿斗。當趙雲尋到阿斗時,已只剩下單人單騎,鮮血灑滿戰袍,可趙雲不顧生命危險,把阿斗放入戰袍中,又打入了曹操百萬軍中,就在他身負重傷的情況下,力斬曹操五十多員,最後,趙雲把阿斗完好的交給劉備。
趙雲是一位世上少見的神奇武將,他為蜀國立下了汗馬功勞。我將永遠敬佩他。
僅供參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