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暴君的歷史故事

暴君的歷史故事

發布時間:2021-02-26 12:08:41

① 列舉中國歷史上的暴君

暴君不是代表一無所成,只是為政很暴戾.

中國歷史上的著名暴君主要有:

夏桀帝辛(商紂)嬴政

隋煬帝楊廣

後梁的開國皇帝朱溫

北齊高洋

金海陵王完顏亮

其實中國歷史上的暴君遠遠不止這些,這些只是有代表性的,像明王朝,五胡十六國暴君的出現率是非常高的,而令人深思的是,這些有名的暴君,大多極其聰明.

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國家,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史,和埃及、印度、巴比倫並稱為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國。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象中國那麼歷史悠久,也沒有哪一個國家有中國這樣有一脈相承的文化。現在的希臘人跟從前的希臘人無關,現代的埃及人跟從前的埃及人無關,但現代的中國人卻是古中國人的後裔。中國不但歷史悠久,還以為數眾多的暴君著稱於世。在長達五千年的歷史中,從黃帝王朝到傀儡政權滿洲國,中國境內出現了象樣的或不象樣的共計八十三個王朝和五百五十九個帝王,其中暴君人數佔三分之一左右。幾乎每一個王朝的亡國之君都且暴且昏,只有少數幾個例外。就是那些本應該很英明賢德的開國之君,也有不少擁有暴君血統;如後梁帝國的開國皇帝朱溫就是一個集叛徒、土匪、強盜和惡棍於一身的大暴君。明王朝的二十個皇帝,除了七任帝朱祁鈺外,幾乎都可以和暴君劃等號。這些暴君締造了踐踏人權的極權專制政體,創立了最為野蠻的刑事訴訟法,樹立了窒息社會生機的「官本位」價值觀,使世界上最為溫順的國民在一個又一個的惡夢中發抖。
中國歷史上的暴君大體可分為四種類型:第一類是有奇異癖好的暴君,如過份貪財或好色。第二類是缺乏自製力,被權力弄得昏昏然並最終喪失人性的暴君。第三類是能力超人,自視過高,聽不進不同意見的暴君。第四類暴君則是制度的產物。
希望您能採納如有疑問歡迎繼續追問謝謝

② 暴君殺忠臣歷史故事,三個例子

商紂王殺比干,崇禎殺袁崇煥,朱棣殺方孝孺

③ 中國古代暴君史

古代三大暴君

無論在殘暴程度、殺人業績和對人民所造成的苦難等方面,成吉思汗「當之無愧」居首,漢武帝「當仁不讓」居中,而秦始皇理所當然只得屈居末位。有人一定會反駁:漢武帝的殘暴和虐殺多是起因於討伐匈奴和建立中央集權等一些具有一定歷史進步意義的舉措。我們姑且不論漢武帝是否出於個人霸業和加強皇權以實行獨裁的目的,但任何原因都不能成為殘暴和虐殺的理由。

一、中國暴君總代理秦始皇

人們一提到暴君,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秦始皇,秦始皇由此儼然成了千古第一暴君,暴君的一竿旗幟,暴君的代名詞。不錯,秦始皇確是個暴君,而且是一個相當殘暴的暴君:他焚書坑儒;他推行嚴刑峻法;他橫征暴斂。但是,將他與中國歷史上另外一些殘暴無度、殘暴得駭人聽聞的暴君相比,他實在沒資格稱為中國的首暴,至少本人是這么認為的。他最著名的劣跡焚書坑儒,只不過殺了幾百個儒生,燒了幾萬或幾十萬卷書;他殺的人實在不算多,自統一中國直至他死亡,沒聽說秦朝人口有什麼減少;他實在不夠殘忍,當初他若能殺盡六國貴族,就象朱元璋殺盡功臣一樣,即使後來靠象趙高、胡亥這種豬狗搭檔也是能夠保住大秦江山的;他的殘暴主要是體現在暴政方面,即嚴刑峻法和他橫征暴斂。前者是他繼承和發揚了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的傳統,雖然它確實相當殘暴,但這也可理解為是統治集團為維持統治的一種政策選擇,它的始作俑者商鞅、執行這一政策的歷代秦王和秦始皇這一政策的鼓吹者和幫凶李斯也並從未為此擔當什麼惡名;後者有一部分原因,從積極意義上講,你也可認為是為了抵禦匈奴的侵犯,衛國護民,所以也不能一筆抹殺,比如征夫40萬修長城。在這里,本人絲毫沒有任何為秦始皇的殘暴開脫的意思,只是想說明他的殘暴完全是出於一個鐵腕封建帝王的本性、完全是出於維持自己統治的需要、完全是因為他將法家政治推向了極致,而非因為他純粹將殺人本身作為一種政治、作為一種手段、純粹將殺人作為樂趣、純粹嗜血成性。

秦始皇之所以成為暴君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一、秦始皇名氣太大,影響很大,而年代又早;二、秦始皇焚書坑儒,得罪了普天下的知識分子,而歷史書都是知識分子寫的;三、秦始皇搞暴政,成了歷代所有搞仁政的甚至當代搞民主政治的人的對立面;四、秦皇朝太短命,秦始皇的暴政正好被歷代學者用來當作一面以史為鑒的鏡子;五、最後的可能也是最主要的,除了極少數有頭腦、思想深刻的人,絕大多數人包括極大多數學者都是人雲亦雲,誰聲勢最大或誰被損得最甚誰就會被認為是最好或最壞。偶像就是這樣建立的,反面典型也是這樣豎立的。所以超女如同超新星爆炸可以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大河上下,光芒蓋住所有其他也紅得發紫的明星,而秦始皇必須一個人承擔所有其他暴君本也該自己承擔的責任,作為自已暴政的殉葬品也一起被深深埋葬。

二、至暴至奸漢武帝

漢武帝討伐匈奴一直被很多人認為是他對中華民族的一大歷史功績、為國為民的一大壯舉。但依我看,漢武帝討伐匈奴主要是為了滿足自己個人的私慾,就象秦始皇統一中國並非為了中華民族的一統而完全是為了君臨天下一樣;秦始皇統一中國功垂千秋,漢武帝討伐匈奴的歷史功績卻頗有疑問。漢武帝登基後的最大私慾是什麼呢?就是要徹底擊敗匈奴以充分體現一代雄主的霸氣。這也可以從他不甘人下、不甘受人欺凌的個性里看出來的。為什麼說漢武帝討伐匈奴並不存為國為民之心呢?因為作為一個傑出的政治家、大戰略家,他心裡很清楚:要徹底擊敗或征服匈奴,整個國家和人民一定將付出極其慘重的代價;而若只將戰爭主要限制在邊境范圍,國家將繼續昌盛,人民能安居樂業。但漢武帝只要武功,不求文治。只有這樣,他才能真正實現他個人的價值,嬴得一世英明、萬世盛名。他全力討伐匈奴不單單是一種政策的選擇,而主要是個性使然、野心使然、私慾使然。結果,「海內虛耗,戶口減半」。這種情形很象鄰居吵架:各退半步,海闊天空;為了所謂的「名氣」而大打出手,不僅整個家被打爛,還殃及自己的兄弟姐妹甚至老爹老娘。在這里,我並不想否認漢武帝討伐匈奴所具有的實際正面意義,只想說明漢武帝作為一個鐵腕封建皇帝的殘暴性和極端自我。在這一方面,他與秦始皇毫無二致。為了達成個人私慾,他們可以以整個國家和人民作為代價。他與秦始皇不同的是,他的討伐匈奴完全是在為國為民的幌子下進行的,所以他博得了好名聲,盡管事實上他在位54年裡因討伐匈奴給人民帶來的苦難遠比秦始皇暴政13年裡給人民帶來的苦難還多。漢武帝的殘暴性,可以從他處理民變的方式方面得到具體的證實。由於多次討伐匈奴,國庫被搞空,經濟被搞垮,民不聊生,從而民變蜂起。漢武帝的方式簡單而血腥:你地方官撲滅不了當地的民變就殺你的頭滅你的全家。結果迫使地方官們為解決民變整鄉整縣地殺光當地的百姓。漢武帝的殘暴和窮兵黷武的直接後果是:全國損失百分之五十的人口,給他的繼承者留下一個徹底被掏空的國家。這就是他自稱的「亡秦之績」。但照我看,他的這個「績」比亡秦的那個「績」實有過之而無不及。

《三國演義》里有這樣的描寫:官渡之戰時,曹操為了安撫因缺糧而浮動的軍心,「借」了糧官一顆人頭,偽稱糧官扣克軍糧。杜撰了將殺人純粹作為一種手段以達到某種目的這樣一個故事,從此曹操被留下了一個千古「奸」名。與秦始皇的「暴」相對應,曹操成了「奸」的代名詞。但曹操的「奸」 和漢武帝的「奸」相比,只能說是小奸見大奸,而且曹操的小奸是文藝作品虛構的,而漢武帝的大奸才是貨真價實的。在漢武帝誅殺魏其侯竇嬰的諸多原因中,除了沒有所謂「矯詔」不可恕這一原因外,因當初竇太後專權對竇氏家族的怨恨有之,因遺詔引發的屈辱感有之,對遺詔的顧慮有之,但我認為更為主要的原因卻是漢武帝想通過誅殺竇嬰、族滅灌夫對其不斷干涉朝政的親娘王太後和國舅田蚡起到震懾作用,以達到從根本上摧毀外戚集團勢力的作用。結果,原本也是非法枉為之輩的太後、國舅看到這種血淋淋的結局心理竟也承受不了:太後嚇噤、國舅嚇瘋。漢武帝利用血腥的殺戮來達到某種目的的至奸至暴行為最為典型的事例是主父偃事件。他先採納主父偃的建議行「推恩令」,利用主父偃削弱諸王的勢力,然後又通過誅滅主父偃九族來緩解與諸王的緊張關系。可謂既斗爭又妥協,無不運用得得心應手,左右逢源,而在成功的背後卻又多了千百怨魂。

漢武帝的殘暴還表現在毫無人性的濫殺、殺人無度。有的濫殺,極無理性,比如在他晚年,大臣無罪被誅滅九族的就有幾十家;巫蠱之禍,太子被殺,皇後被逼死,另有十幾萬人死與非命。有的濫殺,又過於有理性,比如在自己死之前,「違天理拂人情」地處死深受自己寵愛的年僅23歲的鉤弋夫人,僅僅因為擔心「主少母壯」,存在再次出現太後專權局面的可能性,僅僅因為擔心自己死後可能綠帽子加冕。

三、人類歷史上空前絕後大暴君成吉思汗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政治的主題就是征服和殺戮。蒙古人數次西征,凡有抵抗即屠城,還把人頭割下做成「人頭塔」。在一次屠城時,因有個老婦人事先吞了一粒珍珠,成吉思汗為尋找珍珠,下令將所有人剖腹。共屠城數百,其中屠花剌子模人約100萬,西夏人80萬,巴格達人數十萬。整個中亞一片廢墟。

忽必律繼承其祖父「遺志」,屠殺了1800萬中國人。中國北方百分之九十的漢族平民慘遭種族滅絕,整個四川經蒙古人屠殺後僅剩下不足80萬人,幾乎成了無人區。在蒙古人的統治下,中國共損失人口7000萬。

就象我們現在為對付禽流感撲殺家禽那樣,成吉思汗成群成群地、成萬成萬地、整城整城地撲殺人類,至殘至暴地實行野蠻對文明的征服,卻為何沒沾上一點暴君的罵名呢?也許暴君的這頂帽子安不上「世界征服者」的頭上,也許成吉思汗這個「中國人」經他手殺的都是外國人,也許民族問題是個過於敏感的問題,也許……只有天知道!

④ 歷史上的四大暴君

中國古代四大暴君(夏桀,商紂,周厲,隋煬)
中國最早的暴君--夏桀和殷紂。
夏桀和殷紂都屬於那種能力超人,自視過高,聽不進不同意見,本應成為明君可最終成為暴君的帝王。他們的過人智慧創立了極權專制制度,並最終成為這種制度的犧牲品。【史不可考】
有奇淫異癖的暴君。這種類型的暴君主要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有代表性的是周王國的幽王
秦始皇算一個,不用多說拉撒
暴君的集大成者--聰明絕頂的隋煬帝楊廣
【但我認為楊廣當時更多是拿國運在經行一場賭博,賭贏了千古留名,絕對可以趕超秦始皇。輸了,你現在也看見了。具體的細節你可以仔細閱讀當時的社會環境和三征高麗是哪些人去的,死的又都是哪些人,這是利益集團和階級的碰撞。】
橫征暴斂,大興土木,耗盡國力民財。
三征高麗,窮兵黷武,挖空帝國根基。
三下江南,四齣遊樂,刮盡民脂民膏。
朱元璋得天下後,對當初打天下的功臣大開殺戒,前後一共殺了五萬多人。朱元璋把有能力的人殺光後,即下令撤銷中書省編制和宰相職位,擢升六部為一級中樞機構,各部首長直接向皇帝負責,皇帝不再設立助手,而直接向各部發號施令。中國有史以來在政治上占重要位置的宰相制度,從此消失,皇帝遂在沒有助手幫助的情形下,單獨處理帝國事務。
我對你說的秦始皇屬於暴君這個觀點不認同。
秦始皇兩個黑點 第一個是修長城 第二個是焚書坑儒
先說修長城。
如果不修長城,中國早就完了。
如果沒有長城,邊境就會民不聊生。國家遲早葯丸。
而且修長城還有一個作用。釋放國家壓力
這種手段古今中外都很常見。按照極端法家或者極端帝國主義的方法管理國家(或者國家內部出現了其他矛盾),國家會爆種成長,可是後遺症也很大。這時候不論中國外國古代近代幾乎只有兩種方法(幾乎這兩個字很重要,這兩種方法最簡單。而且釋放壓力後還有不錯的回報)。一種是對外殖民擴張,一種是搞大的工程。修長城或者修河修渠都是為了這樣【上文說的楊廣也是通過對外戰爭和修河渠來釋放壓力~】。
第二就是焚書坑儒
這事對日後的好處(國家大一統)不談。
這事描述很有可能出現偏差。
有的說法是說殺的儒生,有的是說殺的方士。
我個人贊同第三種說法 儒生方士都殺了。不過目標既不是儒生也不是方士,而是一群宣揚反動言論,拒絕統一的叛亂份子。
這群人不論按照哪個朝代的律法都該殺
多說一句 其實仔細研究一下 你就會發現 秦始皇時期 思想相對還是很自由的 對儒生待遇更加是沒得說了。
歷史上常被詬病為暴君的知名皇帝,有隋煬帝,明太祖。
其中隋煬帝修復長城,重啟絲路,開鑿運河,三征高麗,十幾年裡搞了太多疲民的大工程。他的暴,是傷民之暴。
朱元璋,他是屠戮功臣,搞冤獄牽連,金鑾殿上血流成河,天下卻是五穀豐登,和隋煬帝正好相反。他的暴,是傷吏之暴。
秦始皇不用說,和隋煬帝一個類型。他們時代結局也相似。對官員,除了在親政前獨掌大權的呂不韋被他逼死,他還真沒有對自己弟兄們下過多毒的手。甚至在稱帝後的八九年間,對整天批判他集權的儒家也有足夠的寬容和尊重。
他大起工程,但他是歷史上第一個有資源有能力這么做的人。而秦國執政路線本來就有法家戰時集權與激勵制度的路徑依賴,作為第一個吃螃蟹又過敏而亡的朝代,他沒能及時調轉船頭,也不能說是多不堪。他之後近百年的調理,中華才真正克服了這種不適應性過敏。
畢竟沿襲自戰國貴族政治的秦,還是第一個嘗試了什麼叫平民起義的朝代。那仍是尚武的時代,諸侯家國一體的意識並未瓦解,貴庶、主僕觀念牢固,沒有漢朝才形成的世襲來自皇權的概念。
只能說,秦始皇的政策路線錯了,前邊超前了一下,後邊沒跟上時代。至於性格,每個人都擁有暴君潛質。是獨有的經歷讓他走到那個位置,也是經歷也讓他無法看清身後。他更似寡獨,而非殘虐。
以上。

⑤ 中國歷史上十大暴君

1、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暴君:夏桀、
2、紂王(商紂),
3、隋煬帝,(楊廣)版
4、後梁的開國皇帝後梁太祖(權朱溫),
5、南朝劉宋前廢帝(劉子業)
6、南朝劉宋後廢帝(劉昱)
7、南齊(蕭寶卷)
8、北齊(高洋)
9、遼穆宗(耶律璟)
10、金海陵王(完顏亮)
11、明太祖(朱元璋)。

⑥ 歷史上暴君的故事

1、夏朝暴君桀寵愛美人妺喜

桀為了寵愛妺喜,特地為她特地為她造了富麗堂皇的瓊室、象廊、瑤台和玉床,倆人日夜飲酒作樂,置朝政於不顧。傳說桀建造的酒池能夠行船,池中的就可以同時讓三千人一同飲用,釀酒剩下的酒糟堆了長達十里。

2、紂王

紂王除了寵愛妲己之外,他還有許多的無道行為。他曾多方搜集狗馬和新奇的玩物,填滿了宮室,又擴建沙丘的園林樓台,捕捉大量的野獸飛鳥,放置在裡面。他還對鬼神傲慢不敬。

3、秦始皇——贏政

初中歷史也學過,「焚書坑儒」就是他最著名的暴行之一,還有沉重勞役賦稅,甚至一人犯法(所謂的犯法也只是延誤時辰)要株連九族,使許多人民流離失所,家破人亡。


4、殺忠臣關龍逢

桀手下有個叫關龍逄的臣子,見桀荒淫無道、不理朝政,百姓都很憤怒,便對桀進諫說:「天子謙恭而講究信義,節儉又愛護賢才,天下才能安定,王朝才能穩固。

哪今陛下奢侈無度,嗜殺成性,弄得百姓都盼望你早些滅亡。陛下已經失去了民心,只有趕快改正過錯,才能挽回人心。」桀聽了又怒罵關龍逄,最後下令將他殺死。

5、烽火戲諸侯。

據說褒姒長得如花似玉,但她卻常常面無表情、冷若冰霜,被選進宮以後,從來沒有笑過。周幽王為了博她一笑,用了許多辦法,但褒姒始終沒有笑。為此,幽王竟然懸賞求計,誰能引得褒姒一笑,賞金千兩。這時有個佞臣叫虢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個主意,提議用烽火台一試。

⑦ 歷史上的昏君,暴君都有哪些駭人聽聞的故事

1、夏朝暴君桀:

桀文武雙全,但荒淫無度,暴虐無道。商湯在名相伊尹謀劃下,起兵伐桀,湯先攻滅桀的黨羽豕韋、顧國,擊敗昆吾國,然後直逼夏朝重鎮鳴條。後被湯追上俘獲,放逐於南巢,夏朝覆亡。數年後死於南巢。

2、商朝暴君紂王:

他特別寵愛的妃子叫蘇妲己,據說紂王為了博得妲己歡喜發明了炮烙之刑,為她建造酒池肉林,酒池肉林的成語因此誕生。荒淫無道,他曾多方搜集狗馬和新奇的玩物,填滿了宮室,又擴建沙丘的園林樓台,捕捉大量的野獸飛鳥,放置在裡面。

3、周朝昏君幽王:

周幽王十分喜愛這位美人褒姒,為了寵愛她,周幽王廢掉了王後申後,立褒姒為王後,還廢掉了太子宜臼,立褒姒的生下的兒子伯服為太子。周幽王為了博她一笑,烽火戲諸侯。

4、前秦符生:

符生整天不理朝政,並動輒殺掉勸誡的大臣,手下大臣換了一批又一批,身邊的侍從也是一樣,因而當時很多人寧願餓死,都不想著進宮,因為進去了就像上戰場一樣了,而且還絲毫沒有意義。

5、後趙武帝石虎:

統治期間,戰爭不止刑法嚴酷,更殘暴的是一次徵集美女三萬人,不情願者一年殺掉三千,後來竟然將自己的次子殺害,毫無人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帝辛(商紂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姬宮湦(周幽王)

參考資料來源: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苻生

參考資料來源: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石虎

⑧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暴君都有哪些

1、夏國王——桀

暴君案列:以人為騎 強迫百姓苦役。

桀,又名癸、履癸,生卒年不詳,相傳桀是夏朝最後的一個國王。為歷史上著名的暴君。他建造許多豪華宮殿,無休止地征發百姓,強迫他們勞役。平民和奴隸紛紛怠工,反抗桀的暴政。

桀還自比為太陽,以為可以和太陽一樣永存。老百姓恨死他了,咒罵他說:你這個太陽啊,什麼時候滅亡,我們願意與你同歸於盡。在位53年,國亡,被放逐而餓死,葬於南巢卧牛山(今安徽省巢縣卧牛山)。

2、商紂王——辛

暴君案列:創立炮烙之刑 砍頭、剁肺、甚至剖腹取出胎兒看是男是女。逼迫比干挖心。

商紂王是商朝最後一個國王。叫做受,又稱帝辛。帝乙死後繼位,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暴君,在位33年而國亡。自焚於朝歌鹿台。

商紂王長得外貌漂亮,身材高大,力大無窮,勇武絕倫,能徒手和猛獸搏鬥,並且聰明過人,能言善辯,又有才能。

但是,他的聰明和才能不僅沒能鞏固商王朝的統治,挽救商王朝的滅亡,反而加速了商王朝滅亡進程。原因是一方面商王朝統治,此時已經走到了衰亡時期,另一方面商紂王的聰明和才能被用於揮霍享樂殘酷傷害人民、剝削壓迫人民上,因此加速了商王朝的覆滅。

3、周厲王——姬胡

暴君案列:橫征暴斂,剝削人民造成國人暴動。

周厲王在位期間,重用奸佞榮夷公,不聽賢臣周公、召公等人勸阻,實行殘暴的「專利」政策,奴役百姓,不讓他們有絲毫的言論自由,以至於行人來往,只能以目光、眼神來示意。於是周朝國勢更加衰落,朝政更加腐敗。

百姓怨聲載道、民不聊生,於是開始聚眾起義,沖進王宮,試圖殺掉厲王,史稱「國人暴動」。厲王只好逃出鎬京,越過黃河,逃到周朝邊境—彘(今山西北部)。周共和十四年(前828年)死。姬胡的謚號是厲王。

4、秦二世——胡亥

暴君案列:殘害宗親殺戮大臣實行暴政。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帶著胡亥第五次出巡全國,後來病死在沙丘,宦官趙高和丞相李斯篡改遺詔,賜死長子扶蘇,立胡亥為帝。

秦二世即位後,宦官趙高掌實權,實行慘無人道的暴政統治,陳勝、吳廣扯起農民起義的大旗,揭開秦王朝滅亡的篇章。公元前207年,年僅23歲的秦二世胡亥,在登基3年後被趙高殺死。

胡亥的天下原本就是偷來的,做賊心虛,害怕諸公子與他爭帝位,決定一不做二不休,殺個干凈。於是在趙高的羅織誣陷下,胡亥連興大獄。趙高將公子十二人、公主十人,舊臣近侍若幹人一起拘捕,在嚴刑拷打之下,全部問成謀逆重罪。

結果,公子十二人戮死在咸陽,公主十人則在杜郵被肢解,所有財物抄沒入官,被株連者不可勝數。

5、三國吳皇帝——孫皓

暴君案列:每鑿人眼目,剝人麵皮。

孫皓(242-284),字元宗(一說名彭祖,字皓宗),三國時期吳國的末代皇帝,他是孫權的孫子,孫和的兒子,孫皓初立時,下令撫恤人民,又開倉振貧、減省宮女和放生宮內多餘的珍禽異獸,一時被譽為令主。但很快他便變得粗暴驕盈、暴虐治國,又好酒色,從而民心喪盡。

另外,他也把擁立自己的家臣殺掉(據說他們後悔擁立孫皓,被他知道而見殺),又曾遷都至武昌(今湖北鄂州),大興土木。孫皓即位的次年,曹魏的司馬炎受禪稱帝,建立西晉。

不久孫皓去見晉帝。帝賜坐曰:「朕設此座以待卿久矣。」皓對曰:「臣於南方,亦設此座以待陛下。」帝大笑。賈充問皓曰:「聞君在南方,每鑿人眼目,剝人麵皮,此何等刑耶?」皓曰:「人臣弒君及奸回不忠者,則加此刑耳。」充默然甚愧。帝封皓為歸命侯。

⑨ 歷史上的暴君特點及事例

夏桀,「築傾宮、來飾瑤台、作瓊源室、立玉門」
紂王,炮烙之刑,蠆盆,酒池肉林
(有爭議!)秦始皇,修長城,建阿房,秦律,焚書坑儒
漢成帝,驕奢淫慾,專寵趙飛燕姐妹,弒子,無子嗣
隋煬帝,三征高麗,勞民傷財,修大運河,苛捐雜稅重
宋徽宗,在位期間,過分追求奢侈生活,在位期間,重用蔡京、童貫、高俅、楊戩等奸臣主持朝政,大肆搜刮民財,窮奢極侈,荒淫無度。
明武宗,修建豹房和在宣府的鎮國府,極度淫亂,且無子嗣
清無暴君,只有庸君

哈哈,這些是比較有代表的啦~~

閱讀全文

與暴君的歷史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