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家庭歷史故事作文
我的家族
今天的作業是寫《家族故事》。我想,我生活在這樣美好的家庭中,我的祖先也一定有十分輝煌的故事吧!我迫不及待地問爸爸:「我們家族的家譜在哪裡?哪一位老人最偉大?」爸爸只淡淡地回答:「沒有」。爸爸告訴我他只知道他的兄弟姊妹和我的爺爺奶奶,對我的曾祖父略知一二,再往上溯,一切都是空白了。我忙問:「曾祖父是幹啥的?偉大嗎?」爸爸又只是淡淡地回答:「農民,什麼偉大。」
我的曾祖父是農民,朴實,勤勞,默默無聞。他有三個兒子,大爺爺、二爺爺都是面朝河水背朝天的纖夫;我爺爺不甘貧窮,背井離鄉、浪跡天涯,學得一手雕刻、修配的手藝,靠小手藝度日,也沒干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
此時此刻,我真為我的家族沒有家譜,沒有偉人而自卑。此時此刻,我茫茫然然,真不知這篇作文怎麼下筆。但是,我突然想到,在我的家族裡面,或許真沒出過什麼偉人,但在那些和我同姓的偉人裡面,幾百年前他們或許真的和我沾親帶故,只是我不知道而已。如果是這樣,我可能就是懸壺濟世的孫思邈的後代;我可能就是古今中外被喻為軍事聖人的孫武的後裔;我可能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的傳人;我可能就是……
是呀!孫思邈、孫武、孫中山確確實實是我們家族的一員!我們的家族中豈止是他們!還有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張衡、李時珍、李四光、錢學森、袁隆平……我心潮澎湃,中華上下五千年,有多少英雄豪傑,有多少仁人志士,有多少風流人物,他們不都是我們中華大家族的一員嗎?
我又平靜地想起了朱自清筆下《背影》中躬著背的父親;想起了孟郊《遊子吟》中的「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慈母……在中華歷史長河中,有多少這樣的默默無聞、朴實無華的父親母親。這千千萬萬平淡無奇的父親、母親不都是我們中華大家族的一員嗎?是的,他們都是我們家族的一員。是他們———這些英雄豪傑、庶民百姓用他們的豐功偉績、平凡瑣事譜寫著我們中華大家族的家譜,譜寫著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
② 歷史故事作文350字數限制
在古代有著許多驚天動地、可歌可泣的故事。今天,我就為大家講一個令我感動的事跡吧,------勾踐卧薪嘗膽。
古代時期,一天吳國攻打越國,越國被打敗了,令人困惑不解的是越國並沒有反擊。越王勾踐暗中訓練精兵,而自己卻在屋中掛了一顆苦膽,每天吃飯之前都必須要嘗一嘗,為了就是不忘去過去的恥辱,到了夜晚,勾踐並不是睡在軟綿綿的床上,而是在雜亂無章的柴草中睡覺。勾踐就這樣卧薪嘗膽了幾年後,終於拿下了吳國主城。後來勾踐卧薪嘗膽,勵精圖治,最終雪恥滅吳的故事一直在流傳。
勾踐卧薪嘗膽,以屈求伸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和目標。他並沒有立即做出反攻那種魯莽的決定,而是暗中訓練,反思自我,這樣才能打敗吳國。他作為一個君主,他能忍受別人忍受不了的痛苦,所以他下定決心要立志強國,實在是常人所做不到的呀,有些人像勾踐一樣,如岳飛,劉備,邱少雲……如果我是勾踐,早就開始反擊了,可能已經全軍敷沒了。所以我敬佩他,他的精神被後人傳頌著。
勾踐卧薪嘗膽真令我敬佩。
③ 求歷史人物故事!!!400字左右的作文
讀完《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這篇文章,我的心靈被深深的震撼了,劉胡蘭是多麼偉大啊,小小年紀就參加了中國共產黨,13歲啊,正是人生中最燦爛的時候啊,她卻在軍營里到處忙活,過著提心吊膽的生活。我們現在正直13歲,每天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過的是清閑、舒適的日子,我們怎麼能跟劉胡蘭比呢?
劉胡蘭出生在山西文水縣雲周西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小小年紀,便對黑暗的舊社會產生了強烈的不滿。從此,她開始逐步了解「人總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的道理,積極參加村裡的抗日兒童團。
有一回,八路軍把敵人的一個團給包圍了,縣婦女部長奉命組織民兵擔架隊支援前線,劉胡蘭和幾名婦女想到前線去幫忙,隊里的首長奉勸她們說:「前線正在打仗,很危險,還是不要去的好。」劉胡蘭她們是巾幗不讓須眉的,她們毅然要求到前線上去支援:「那些戰士們為了國家,都把生死置之度外,他們不怕,我們也不怕!」首長說服不了她,只得讓她們去幫忙。在戰場上,她們不僅救死扶傷,還幫戰士們運送炸彈,表現的一點也不比那些戰士們遜色,一直忙到天黑才撤軍回營。那時,她才13歲。
後來,劉胡蘭當上了雲周西村婦救會秘書。她就發動群眾與日本主義者斗爭,她經過重重的困難,在1946年6月時終於正式被中央批准為中國共產黨的候補人員。那時,她才14歲。
1947年1月12日那天,劉胡蘭被國民黨軍和地主武裝抓捕了。面對敵人的威脅,她臨威不懼的對敵人說:「怕死不當共產黨!」敵人看她「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樣子,把劉胡蘭和逮捕的6位革命人士當場鍘死。革命事業必勝的信念永遠的占據著她的心,所以她才能從容的躺在側刀的下面,她那永垂不朽、堅貞不屈的精神依然在激勵著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人勇往直前。
1947年3月下旬,毛澤東帶領著中國共產黨中央機關轉戰陝北途中,中國共產黨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縱隊司令員任弼時向毛澤東述說了這件令人悲憤的事。悲就悲在劉胡蘭這么小的年紀就英勇的犧牲了,憤就憤在國民黨反動派連這么小的小孩都要殘殺,實在是可惡!毛主席聽完後,悲傷的問:「她是共產黨員嗎?」「是啊,她是一名非常優秀的共產黨員啊!」任弼時動情的說。毛主席觸景生情,心裡油然而生出一種感慨,揮筆寫下「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是啊,劉胡蘭在她青春年少的時候,把她的一切都貢獻給了革命,貢獻給了人民,貢獻給了正義!我們為中國有個這樣的英雄豪傑而感到高興,她的名字將永遠留在人們記憶的深處,她的品格將永遠撒撥在那些正義人士的身上,她短暫而又悲哀的青春年華譜寫了一首流傳至今的偉大頌歌!
④ 以歷史故事為內容的作文
羅伯斯庇爾(zt)
1791年9月30日,法蘭西共和國制憲會議在舉行最後一次會議。眾人正全神貫注地聽一個人發表演說。
這人中等身材,蒼白瘦削,有些虛弱。一雙深陷的眼睛,時而熱情滾滾,噴射出太陽一般的光輝,時而又若有所思,顯得鎮定深沉。
只聽他慷慨激昂地說:「我反對在憲法中規定國王有否決權。如果大多數人的政治權利被剝奪,那麼,《人權宣言》中說的權力歸人民就是虛偽和欺騙!是誰完成了我們的光榮的革命呢?難道是一些名人和富人嗎?不!只有人民才想革命,只有人民才能完成革命。」
台下報以長時間的熱烈的掌聲。
這位演講的人就是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中最傑出的革命家羅伯斯庇爾。
1758年5月6日,馬克西米連·羅伯斯庇爾生於法國北部阿爾土瓦省的首府阿臘斯城。祖父和父親都是律師。羅伯斯庇爾11歲到巴黎上學。當時巴黎有許多反封建的啟蒙思想家,比如伏爾泰、狄德羅、盧梭等。他如飢似渴地閱讀啟蒙思想家的著作。他尤其崇拜盧梭,把盧梭看成是自己的導師。1778年,羅伯斯庇爾進入巴黎大學的法律系,他親自拜訪盧梭,受到盧梭熱情接待,兩人傾心長談,這對他以後從事革命產生了很大影響。
1781年大學畢業後,羅伯斯庇爾回到阿臘斯當律師。他熟悉法律,思想敏捷,口才出眾,同情窮人,經常無償為平民辯護,很快成為阿爾土瓦省的名人。1788年,他被推選為阿爾土瓦第三等級代表參加會議。起初,這個外省青年並沒引起人們的注意,後來他在制憲會議上發表了一篇激昂的演說,提出消滅等級特權,保障人權,出版和信仰自由,代表們開始對他刮目相看,他的名字在人民中很快流傳開來。在革命初期,巴黎有很多革命俱樂部,以雅各賓俱樂部最為有名,因為其成員經常在聖雅各教堂開會,所以人們稱他們雅各賓派。羅伯斯庇爾是該俱樂部成員,後來他又成為雅各賓派的領袖。他主張徹底消滅封建專制,建立一個真正人人平等的共和國,因此,他得到人民的熱烈擁護。在人民中的威望與日俱增。
1791年6月,國王路易十六企圖逃亡國外勾結外國反動勢力鎮壓法國革命,結果被群眾抓獲,羅伯斯庇爾主張嚴懲國王,廢除君主制,但被保守的君主立憲派拒絕。但羅斯伯比爾依然堅持自己的信念,他說:「我已決定把我的生命貢獻給為真理而作的斗爭。」
這時,奧國皇帝和普魯士國王聯合發表宣言,宣稱要派軍隊懲罰「罪犯」,恢復法國的「君主統治」。外國的專制勢力企圖武力干涉革命的跡象越來越明顯,而國民公會中的保守派竟然無動於衷。羅伯斯庇爾以極大的愛國熱忱發表演說,鼓勵人民捍衛革命的成果,他說:「我們或者重新墮入以前的奴隸制中,或者重新拿起武器!」他的這句話成為傳送一時的名言,鼓舞了人民的鬥志。
1792年春天,普奧聯合出兵進攻法國。戰爭一開始,法軍就遭到慘敗,因為國王和王後早把作戰計劃送給了敵方,貴族軍官,不是叛變投敵,就是有意怠戰。法軍節節敗退,革命面臨空前的危險。
雅各賓派的三個主要領導人羅伯斯庇爾、馬拉、丹東向全國人民發出保衛祖國的呼聲,羅伯斯庇爾說:「戰爭一旦開始,就必須是勝利的。」丹東在立法會議上作了簡短而激昂的演說:「就要響起的警鍾並不是警報,而是襲擊國家敵人的號令。要戰勝他們,諸位,我們必須勇敢,勇敢,再勇敢,法國就能得救!」這幾句話獲得兩次熱烈的掌聲,並成為流傳至今的名言。
法國人民勇敢保衛祖國,各地的義勇軍紛紛開往前線,最終把侵略者趕出了國土。
1792年8月,國王路易十六被人民逮捕,全國上下一致要求審判國王。執掌政權的吉倫特派,故意拖延時間,不審判國王,說什麼「國王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國民公會無權審判「國王」。等等。他們咒罵羅伯斯庇爾是「獨裁者」,馬拉是「獨裁的鼓吹者。」
這年10月,人們發現了路易十六藏在王宮後面牆壁里的秘密文件櫃,裡面全是路易十六寫給逃亡在外國的法國貴族的信,命令他們想法「邀請」普奧等國軍隊進攻法國,而他自己則宣稱要「重新掌權」。路易十六叛國和反對革命的罪行暴露無遺。
1793年1月15日晚上,法國議會大廳里召開國民公會表決對國王路易十六的判刑問題。表決的方法叫「唱名表決」,由議長對700多名議員,被點到的議員逐個上台發表意見。當點到羅伯斯庇爾,他步伐矯健地步上台,握緊拳頭,以充滿哲理的語言發表了自己的意見:「我不能蹂躪真理和正義,而把暴君的生命看得比普通公民還重要。我不能玷辱智慧,而把這罪大惡極的人從理該滅亡的命運中拯救出來。我投票贊成死刑。」
表決整整進行了兩天三夜,大多數議員贊成判處死刑。1793年1月21日,國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台。
處決國王是法國革命的偉大勝利,引起了歐洲各國反動君主的極端仇恨。1793年春天,普魯士、奧地利、英國、西班牙等國組成「反法同盟」,法軍在敵人的大舉進攻下,節節敗退。國內到處發生保王黨叛亂,革命形勢非常危急。1793年5月31日,巴黎警鍾又一次敲響,人民舉行第三次武裝起義,推翻掌權的吉倫特派,雅各賓派掌握了政權。
雅各賓派的首領羅伯斯庇爾,面對國內外的危急形勢,採取了一系列果斷的措施。很快趕走了外國侵略者,平定了國內反革命叛亂,鞏固了大革命的成果。
但是,這時雅各賓派內部發生了危機。三位領袖人物中馬拉被反動派暗殺,丹東變成了暴發戶,喪失了革命鬥志,反對羅伯斯庇爾的政策,結果被處決。為了鎮壓反對派,羅伯斯庇爾採用恐怖政策,通過了改組革命法庭的法律,規定可以隨意處死反對派。從1794年6月10日起,平均每天處死50人。這樣做的結果,使雅各賓派陷入孤立的處境,給了反對派分子可乘之機。
1794年7月27日,法國的「共和歷」共和2年熱月9日,羅伯斯庇爾,聖鞠斯特等人在國民公會的會場上被捕。第二天清晨,羅伯斯庇爾等人未經審判便被送上了斷頭台。這個事件後來被稱為「熱月政變。」
⑤ 寫一篇歷史故事的作文200個字
《負荊請罪》講的是戰國時期,秦國最強大,常常攻打別的國家。有一次,趙王派一個叫藺相如的人去秦國交涉,藺相如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和過人膽識,維護了趙國的利益,為趙王挽回了不少面子,使秦王再也不敢小瞧趙國了。
趙王很高興,見藺相如這么有才,就封他為「上卿」。這可氣壞了趙國大將軍廉頗,認為藺相如沒有真本事,就憑一張嘴,職位反而超過了他,決定好好羞辱他。藺相如知道大將軍廉頗妒忌他,處處讓著他。
藺相如手下看不下去,就問藺相如:「您的職位比他高。為何處處讓著他?」藺相如笑著回答:「秦國不敢攻打趙國,是因為趙國文有藺相如,武有廉頗,我們倆如不和,秦國會乘機攻打我國,我這樣做是為了趙國的利益啊!」
這話傳到廉頗的耳朵里,他感到很慚愧。於是,他脫掉上衣,背著一根荊條來到藺相如家,請求藺相如責打他。藺相如不但沒有責打他,而且還原諒了他。從此以後,他們成了好朋友,齊心協力保衛趙國。
(5)關於歷史故事的作文擴展閱讀
在立意方面,如果是給定標題的作文,可以直接按照關鍵詞去立意。如果是材料作文,可以多角度解讀命題者的出題意圖,然後從中選擇一個最為明顯的角度去立意,不要鑽牛角尖,也不要每個角度都有所涉獵,只用一句話去立意即可。
在框架方面,要在動筆之前列一個大綱,知道這篇作文大致要寫幾段,每一段要寫什麼內容。比如寫議論文,第一段提出論點,第二段舉現代事例論證,有理有據,第三段同樣以論據+論證方式展開,可以舉古代例子,第四段則可以舉國外事例論證,最後一段總結全文。寫記敘文則可以按照時間或事件發展等順序去寫。
在素材方面,學寫作文要多背一些作文素材,古今中外名人事例都可以背誦,平時要讀書、多積累素材,留心觀察還會發現生活中有很多質朴的、感動的瞬間。作文首尾段都是可以背誦的,有很多通用語段可以仿寫。
寫作文提高最快的就是高人指點環節,當自己寫完一篇作文時,可以拿給老師批閱,讓老師指出自己的不足,然後積極去改正,這樣當面指點提高是最快的。此外,個人認為好作文都是「抄」出來的,所以寫作文要善於模仿,多讀多背。
⑥ 關於歷史的故事文章
三顧茅廬:
《三國演義》中的故事。
劉備、關羽、張飛自桃園結義後,雖整天東奔西跑,但因缺少謀士,總覺得恢復漢朝天下無望。後來得徐庶幫助,連打勝仗。徐庶為救母無奈去了曹營。臨走推薦了諸葛亮。
一日,劉備帶關羽、張飛來到隆中卧龍岡,想請諸葛亮出山。小僮說:"先生今早出去了。"劉備讓僮子轉告先生說他來訪,然後拉馬悶悶不樂地回去了。又過了數日,劉備控得諸葛亮已回家,便同關、張二次來訪。僮子說:"先生正在草堂看書。"劉備求見後得知不是諸葛亮,而是其弟諸葛鈞。於是留下一封信,表達敬慕之情。兄弟三人又冒雪回去了。
回到新野不久,劉備想再次去請諸葛亮。關羽勸說:"可能諸葛亮沒本事,怕見我們。張飛則說:你們別去了,我用繩子捆來。劉備忙講了當年文王訪姜子牙的故事。兄弟三人又第三次來到卧龍岡。他們一到,小僮忙說:"先生在睡覺。"劉備一直等到諸葛亮睡醒後更衣相見。劉備不辭勞苦,三顧顧廬,終於請出諸葛亮出山輔佐,共圖大業。
入木三分的故事:
入木三分
入木三分」這則成語的意思是筆力深入木板三分。形容書法筆力強勁,也比喻見解、議論十分深刻、恰切。
這個成語來源於唐.張懷瑤《書斷》,晉帝祭北郊,王羲之書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
王羲之字逸少,晉朝時會稽(今浙江紹興)人。他是我國歷史上最有名的書法家,因為他曾經做過右軍將軍,所以後人又稱他為王右軍。
王羲之的書法,可以稱得上冠絕古今,他的字秀麗中透著蒼勁,柔和中帶著剛強,後代的許多書法家,沒有一個能比得上他的。所以,學習書法的人很多都以他的字作範本。現今在他留下來的書帖中最著名的有《蘭亭集序》、《黃庭經》等。
王羲之的字寫得這樣好,固然與他的天資有關系,但最重要的還是由於他的刻苦練習。他為了把字練好,無論休息還是走路、心裡總是想著字體的結構,揣摹著字的架子和氣勢,而且不停地用手指頭在衣襟上劃著。所以時間久了,連身上的衣服也劃破了。
他曾經在池塘邊練習寫字,每次寫完,就在池塘里洗滌筆硯。時間一久,整個池塘的水都變黑了。由此我們可以知道,他在練習書法上所下功夫之深了。
據說他很愛鵝,平時常常望著在河裡戲水的鵝發呆,後來竟然從鵝的動作中領悟出運筆的原理,而對他的書法技藝大有助益。
有一次,他到一個道觀去玩,看到一群鵝非常可愛,便要求道士賣給他。觀里的道士早就欽慕他的書法,便請他寫部《黃庭經》作為交換。王羲之實在太喜歡那些鵝了,便同意了。於是王羲之給觀里寫了部《黃庭經》,道士便把那些鵝都送給了他。
還有一次,當時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讓王羲之把祝辭寫在一塊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時非常驚奇,王羲之寫的字,筆力竟然滲入木頭三分多。他贊嘆地說:「右軍將軍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
四面楚歌的故事:
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榮縣境賈魯河)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後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即今江蘇徐州)的項羽部隊。終於布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裡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楚地了嗎?為什麼他的部隊裡面楚人這么多呢?」說著,心裡已喪失了鬥志,便從床上爬起來,在營帳裡面喝酒;並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淚,在旁的人也非常難過,都覺得抬不起頭來。一會兒,項羽騎上馬,帶了僅剩的八百名騎兵,從南突圍逃走。邊逃邊打,到烏江畔自刎而死。
因為這個故事裡面有項羽聽見四周唱起楚歌,感覺吃驚,接看又失敗自殺的情節,所以以後的人就用「四面楚歌」這句話,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面攻擊或逼迫的人事環境,而致陷於孤立窘迫的境地。
凡是陷於此種境地者,其命運往往是很悲慘的,例如某人因經常與壞人為伍,不事生產,游手好閑,但後來卻破那些壞人逼迫的無以為生,求助於別人時,別人也因他平日行為太壞,絕不同情更不理睬,這人所處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又如學校里討論學術問題,其學生不學無術(成語,意即沒有學術)、信口雌黃、顛倒是非,同學們群起而攻之,這學生便完全處於孤立地位,這也可叫做 「四面楚歌」。在我們的人生歷程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腳踏實地的做事,若是一步踏錯,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運了。
⑦ 關於歷史故事的小作文
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它使我感到了當時清政府的昏庸無能,軍民的懦弱,更可惡的就是那無恥的英法聯軍!
圓明園被人們譽為「萬園之園」和「人類文明的一大奇跡」。然而,這座舉世聞名的寶庫,卻在1860年被法蘭西、英吉利這兩個無恥的『強盜』劫掠焚毀,淪為廢墟。這座佔地5200餘畝的皇家園林,卻禁不住三天三夜的縱火焚燒,化為一片灰燼。
圓明園是清朝雍正至咸豐五代皇帝在150餘年間所建造經營的一座最宏偉、最幽美的大型皇家宮苑,它在眾多園林中鶴立雞群,匯聚了天下的風景名勝,將中西建築風格融為一體,還集中了華夏民族五前年來最珍貴的歷史文物,各種奇珍異寶,所以它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它的存在簡直是一個奇跡!
清朝六代皇帝都曾光顧過圓明園,可想它是一個人間天堂。但它讓侵略者瘋狂搶掠、大肆破懷後又付之以炬,這真是清政府的「蓋世功勞」。一昧地求和、賠款,只能帶來更多的侵略,可見這次我民族文化史上的劫難,主要是由一部分中國人造成的,這是一個千古遺恨,至今它還如同用鋒利的鋼刀刻在我們的心裡。
英法聯軍的行為把我氣得咬牙切齒。圓明園是我國的寶庫,卻被他們搶奪一空,可見我們當時的清政府是多麼腐敗無能。圓明園里收藏著各種奇珍異寶,那是我國歷史文化的見證!一個擁有黃河和長江滾滾波濤的民族,一個擁有一億萬雙有力的和億萬雙淚汪汪眼睛的民族,卻只能手握空拳,眼睜睜地望著萬園之園化為灰燼。記憶永遠不能忘懷的一段滄桑史,這恥辱與滄桑回落陰宅每個中華兒女的心上。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感到無比的憤恨。外國人看我們中國軟弱無能、好欺負,便輪番攻擊我們;他們看我們並沒有還手之力,在我們的國土上殺人放火,為所欲為,無惡不作。圓明園中十二生肖噴水池中的金馬頭和金牛頭,我們花了巨大的代價才把它們買回來,如今還有十個仍不知去向,這都是侵略者的罪惡啊!
圓明園的毀滅是我國屈辱歷史的一段見證上,它的殘垣斷壁,彷彿在對人們訴說他輝煌的過去,又好像在向人們訴說洋人的殘暴行徑。它的毀滅在我國文化史上,在世界文化史上,是不可估量的損失!
讀完這篇課文,我為圓明園的毀滅而惋惜,為侵略者的罪惡而憤怒。我們國家現在發達了,「神五」、「神六」上了天,「世界屋脊」修上了鐵路,外國人也不敢得罪我們了。
如今,在瓦藍的天空下,那些被荒草埋沒的殘垣斷壁,彷彿時刻在提醒華夏兒女們:「落後就要挨打」
⑧ 關於歷史故事作文四百字左右.
中國古代,發生了很多有趣的歷史故事,如:大禹治水、諸葛亮七擒孟獲、曹植七步成詩等等,這些故事不僅有趣,而且對我們也有很好的啟發作用。我知道,同學們肯定都有自己喜歡的故事,我也不例外,我最喜歡的歷史故事就是「赤壁之戰」,今天就來給大家作一個介紹。
赤壁之戰是我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次戰役。它講述了三國時期孫權與劉備聯手,利用諸葛亮的高超計謀,通過黃蓋詐降、巧借東風、草船借箭、火燒連營,最後以少勝多、大敗曹軍的故事。這個故事充分體現了諸葛亮的聰明才智。我們在嘆服諸葛亮的錦囊妙計之時,也應該知道,諸葛亮其實是個博學多才的人物,正因為他的博覽群書,才讓他成為了一個聰明絕頂之人。所以,在座的各位同學們,如果你們也想有諸葛亮那樣的聰明才智,一定要抓緊時間多讀書、讀好書,只有這樣,在關鍵的時刻,你們才會眉頭一皺,計上心來!
因為赤壁之戰是中國歷史上非常經典的故事,所以它也被拍成了電影《赤壁》。電影中決戰的場面非常壯觀,曹軍戰船連成一片,一船起火,另一船也跟著燒起來,火借風力,越燒燒猛,整個敵營火光沖天。曹操的士兵驚惶失措,爭相逃命,可是,這時哪有路可逃啊?結果,很多曹軍都掉到水裡淹死了。此刻孫劉聯軍沖上去,和曹軍打成一片,刀光劍影,相當精彩!看著這壯觀的場面,讓人有種置身於戰場之上的感覺,令人回味無窮!
同學們,聽了我剛才的介紹,現在你知道我為什麼最喜歡赤壁這個故事了吧?中國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其中精彩而又經典的故事,不只是赤壁之戰這一個,還有很多很多。同學們可以在課余時間多讀讀《上下五千年》這本書,它會告訴你很多很多有趣的歷史故事,我也期待著有機會與同學們共同交流
⑨ 歷史人物故事(400字左右的作文)
《胸有成竹》
宋朝 有 個 畫家 叫 文 興可,善於 畫 竹子.他 在 自己的 住房 周圍,栽了 許多專 竹子屬,一年 四季,常 去 觀察 竹子 的 不同 姿態 與 變化.因而 對 竹子 的 形象 非常 熟悉,所以 他 畫出 的 竹子 生動 逼真.《宋史·文同 傳》里 說:」 當時 人們 紛紛 請 他 畫 竹子,送去 的 絹,堆了 一大堆,他 有時 厭煩地 把 它們 扔在 地上.」
當時,文 興可 的 一位 很 要好的 朋友 兆 補之 寫了 一首 詩 贊揚 他的 繪竹 藝術,其中 有 兩句:」 興可 畫竹 時,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