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湛江的歷史故事

湛江的歷史故事

發布時間:2021-02-26 09:53:41

Ⅰ 問問湛江的歷史

樓主您好!
--------------------------------------------------------------------------------------------------------------------------------------------

1899年,雷州府遂溪縣東部沿海(今湛江市區)被法國「租借」,當時名字叫「廣州灣」,對外貿易曾繁盛一時。

1943年,廣州灣為日軍佔領。

1945年日本投降後,於9月21日從日本侵略軍和法國殖民者手中接收廣州灣,以原范圍劃設市治,定名「湛江市」。因歷史上曾屬椹川縣,境內東海島曾設椹川巡檢司,因而得名。

據現存的地方誌記載,古「椹川」亦有稱為「湛川」的。今湛江轄地遠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約夏、商之間),就有人類居住。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今湛江轄地歸屬象郡。漢元鼎六年(前111年),南部徐聞、海康、遂溪三縣屬交趾部徐聞縣;北部吳川、廉江兩縣分屬交趾部高涼縣和合浦縣。
以後,南部三縣先後屬交州、合州、南合州、東合州,至唐貞觀八年(公元634年),改東合州為雷州,統管雷州半島三縣,直至清代;北部兩縣先後屬廣州、羅州、化州,至明清屬高州。1911年10月起,五縣先後屬廣東省高雷道、南路行政區、南區善後委員會公署、南區綏靖公署;民國25年(1936年)起,南部三縣先後屬廣東省第八 區、第十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吳川縣先後屬第七區、第十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陸續解放湛江全境。此後,五縣先後屬廣東省南路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高雷區專員公署、粵西區行政公署、湛江專區專員公署、湛江地區行政專員公署。1983年9月,湛江地區與湛江市合並,五縣劃歸湛江市。

湛江市區歷史上屬遂溪、吳川兩縣。隋至唐初,郊區湖光鎮舊縣村曾先後為鐵耙縣、遂溪縣縣治;南寧景炎三年(1278年),寧帝禺即位於市區硇洲島,升硇洲為翔龍縣;明洪武年間至清雍正年間,曾先後在市郊舊縣村和東海島設置椹川巡檢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歷史事件
清光緒二十五年十月(1899年11月)法國脅迫清 政府簽訂《中法互訂廣州灣租界條約》,將遂溪、吳川兩縣屬部分陸地、島嶼以及兩縣間的麻斜海灣(今湛江港灣)劃為法國租界,統稱「廣州灣」,劃入法屬印度支那聯邦范圍,設廣州灣行政總公使署,受安南總督管轄。
民國32年(1943年)2月,復為日本侵略軍所佔,曾建立極為短暫的日偽政權。
民國34年(1945年)9月21日,由我國收回,以廣州灣范圍劃設市治,定名「湛江市」。
1946年1月15日成立湛江市政府,為省轄市,並隸屬廣東省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民國37年(1948年)3月改隸屬第八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民國38年(1949年)5月,改隸十四區行政督 察專員署;公署設於湛江。
1949年12月19日,湛江解放仍為省轄市。
1952年11月起,先後歸屬粵西區行政公署、湛江專區專員公署、湛江地區行政專員公署。
1983年9月地區與市合並為湛江市,為省直轄市。
現湛江市共轄二縣:遂溪縣、徐聞縣,四區:赤坎區、霞山區、麻章區、坡頭區,代管三個縣級市:吳川市、廉江市、雷州市。

望採納

Ⅱ 湛江的著名人物

歷史著名人物:
陳文玉:雷州市人,唐代刺史。紀應炎:湛江市人,南宋進士。陳貞豫:遂溪縣人,明代官史。
馮彬:雷州市人,明嘉靖年間進土。陳瑸:雷州市人,卓絕清官。王夢齡:雷州市人,漕運總督。
陳喬森:遂溪縣人,嶺南才子。陳昌齊:雷州市人,清代學者。洪泮洙:湛江市人,清世人龍。
林召棠:吳川市人,狀元及第。鄚玖:雷州市人,華僑首領。烏石二:雷州市人,一代梟雄。
李晉熙:雷州市人,國史孝友。陳蘭彬:吳川市人,駐美公使。黃學增:遂溪縣人,農運領袖。
李浴日:雷州市人,兵學奇才。李漢魂:吳川市人,民國廣東省政府主席。張炎:吳川市人,民國將領。
何犖:徐聞縣人,民國將領。許愛周:湛江市人,愛國商人 。吳華:雷州市人,原中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國外司司長
當代著名人物:
鄧海光:雷州市人,現任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省防總總指揮、省社工委副主任。
陳武:雷州市人,現任廣東省人民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檢察長、廣東省反貪局局長。
劉華秋:吳川市人,曾任外交部原部長、黨委委員。
陳堅:雷州市人,曾任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第一副主任。
王兆林:雷州市人,曾任廣東省原人民政協副主席。
徐益明:雷州市人,曾任中國跳水隊總教練。
洪三泰:遂溪縣人,現任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文學院院長、國家一級作家。
辛世文:雷州市人,全球「克隆植物基因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
周海中:雷州市人,國際著名學者,「周氏猜測」與「網路語言學」的創立者。
李仁師:雷州市人,世界儀器公司首席執行官、現任美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主席。
謝康來:雷州市人,國家一級書法師,現任中國書畫研究院副院長兼海南分院院長。
莫各伯:雷州市人,中國當代著名山水畫家、書法家、雕塑家、文藝評論家、詩人。
符馬活:雷州市人:中國70後代表詩人之一、著名圖書策劃人。
何沖:遂溪縣人:現為中國男子跳水隊運動員、曾榮獲「奧運冠軍」。
吳天勝:廉江市人:世界記憶大師,中國首位世界記憶冠軍,海歸。
勞麗詩:廉江市人:曾為中國女子跳水隊運動員、曾榮獲「奧運冠軍」。
六哲:雷州市人:當代中國內地華語唱作型男歌手,有「人氣王」之稱。
李聖豪:雷州人:2007年獲得CCTV「中國驕傲獲獎人物」。

Ⅲ 急求。。。。廣東省湛江市的歷史故事

市名由來
由「廣州灣」到'湛江"市 1899年,法國強租當時名曰「廣州灣」的雷州府遂溪縣東部沿海(今湛江市區)法國人則稱為「白雅特堡」(Fort Bayard),而此湛江對外貿易盛極一時。1943年,日軍侵略者從法國人手中接管「廣州灣」,到45年日本投降後,民國政府於當年9月21日光復廣州灣,以原范圍劃設市治,因史上曾屬椹川縣,境內東海島曾設椹川巡檢司,古「椹川」亦有稱為「湛川」,故定名「湛江」市。
悠久的歷史
今湛江轄地遠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約4000年前夏、商之間)便有了人煙。秦皇統一中國後,今湛江轄地歸屬象郡。漢元鼎六年(前111年),南部徐聞、海康、遂溪三縣屬交趾部徐聞縣;北部吳川、廉江兩縣分屬交趾部高涼縣和合浦縣。 以後,南部三縣先後屬交州、合州、南合州、東合州,至唐貞觀八年(公元634年),改東合州為雷州,統管雷州半島三縣,直至清代;北部兩縣先後屬廣州、羅州、化州,至明清屬高州。 1899年,晚清政府與法國簽署《廣州灣租借專條》,「神州後門上的一把鐵鎖」-廣州灣,被強租法國。我國現代著名詩人、學者聞一多先生寫下了名篇《七子之歌》(澳門、香港、台灣、威海衛 廣州灣 九龍 旅順大連等七處「失地」),其中第五章便是「廣州灣」湛江。 廣州灣法國公使署舊址(正面)[1]
?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解放軍陸續解放湛江全境。此後,五縣先後屬廣東省南路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高雷區專員公署、粵西區行政公署、湛江專區專員公署、湛江地區行政專員公署。1983年9月,湛江地區與湛江市合並,五縣劃歸湛江市。 湛江市區歷史上屬遂溪、吳川兩縣。隋至唐初,郊區湖光鎮舊縣村曾先後為鐵耙縣、遂溪縣縣治;南寧景炎三年(1278年),寧帝禺即位於市區硇洲島,升硇洲為翔龍縣;明洪武年間至清雍正年間,曾先後在市郊舊縣村和東海島設置椹川巡檢司。
歷史事件
清光緒二十五年十月(1899年11月)法國脅迫清 政府簽訂《中法互訂廣州灣租界條約》,將遂溪、吳川兩縣屬部分陸地、島嶼以及兩縣間的麻斜海灣(今湛江港灣)劃為法國租界,統稱「廣州灣」,劃入法屬印度支那聯邦范圍,設廣州灣行政總公使署,受安南總督管轄。? 民國32年(1943年)2月,復為日本侵略軍所佔,曾建立極為短暫的日偽政權。 民國34年(1945年)9月21日,由我國收回,以廣州灣范圍劃設市治,定名「湛江市」。 1946年1月15日成立湛江市政府,為省轄市,並隸屬廣東省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民國37年(1948年)3月改隸屬第八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民國38年(1949年)5月,改隸十四區行政督 察專員署;公署設於湛江。 1949年12月19日,湛江解放仍為省轄市。 1952年11月起,先後歸屬粵西區行政公署、湛江專區專員公署、湛江地區行政專員公署。 1983年9月地區與市合並為湛江市,為省直轄市。

Ⅳ 湛江的歷史文化

湛江歷史文化:湛江轄地遠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就有人類居住。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今湛江轄地歸屬象郡。漢代,南部三縣先後屬交州、合州、南合州、東合...

Ⅳ 湛江大海的歷史有什麼或者傳說

有東海賊。
有烏石二揭竿海上。
有隨南宋南明小朝廷南撤到該地區的故事。
有媽祖,婆母。有雷公吃盡海水,臉為什麼被海魚蝦弄花了的原因。
有很多,比如烏石二九罐金九罐銀。烏石二能令青鱗咸魚在碗里游。
還有很多很多

Ⅵ 湛江的名稱怎麼來有什麼故事

市名由來:從「廣州灣」到'湛江"市
1899年,雷州府遂溪縣東部沿海(今湛江市區)被法國專「租借」,當時名字叫「廣屬州灣」,對外貿易曾繁盛一時。1943年,廣州灣為日軍佔領。1945年日本投降後,於9月21日從日本侵略軍和法國殖民者手中接收廣州灣,以原范圍劃設市治,定名「湛江」市。因歷史上曾屬椹川縣,境內東海島曾設椹川巡檢司,因而得名。

Ⅶ 在我們湛江有哪些歷史事件,名人志氣,有什麼文物古跡

1、湛江籍世界和全國著名的運動員、教練員有吳國村、張小冬、勞麗詩、何強、徐益明內、陳福來、蘇國容熙、鄭觀志、楊春林、姚喜明、黃秀妮、邱亞帝、符曉雲、林小妹、林來九、李桂蓮、黃華東、高紅、陳麗霞、李蓉娟、麥康德、李漢明等。
2、湛江歷史名人:林召棠、張炎、陳文玉、陳上川、黃學增、李漢魂、陳瑸、陳蘭彬、林聯桂、歐光宸。
3、湛江名人(香港大亨):許愛周、許世勛、許晉亨。
1、影視藝人:楊怡、楊卓娜(兩姐妹,香港TVB藝人);黃伊文(原名黃愷慈)、撒貝南(央視)、伍燕(廣視)
2、歷史名人:林召棠、張炎、陳文玉、陳上川、黃學增、李漢魂、陳瑸、陳蘭彬、林聯桂、歐光宸。
3、商人:許愛周、許世勛、許晉亨。

Ⅷ 湛江大海的歷史或者傳說有什麼

湛江是一個很傳統的海濱小城,有大海,有小島,有海鮮,也有熱情好客的專當地人。總結成一句,屬去海邊,首選湛江!
這里有歷史深邃的晏海石灘,千百年前,火山爆發,波濤洶涌的熔岩與冰冷的海水碰撞,留下了這一條長長的海灘。黑色的石頭,隨處可見的海浪打在礁石上的美麗浪花,細膩柔軟的沙子,都要親自去看看,去感受,才會得到滿意的驚喜。
湛江的文化氣息源遠流長,影響深遠。最為著名的是遂溪孔子廟,在這里,感受儒家經典文化,學習人生的道理,體會人生天地間的交織所在,是一次不可多得的體驗。

Ⅸ 列舉有湛江本地特色的中國傳統文化的例子

湛江位居祖國大陸最南端的雷州半島,地理位置獨特,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傳統文化資源豐富,其中有六項傳統文化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東海人龍舞、遂溪醒獅、吳川飄色、雷州石狗、姑娘歌和湛江儺舞。東海島人龍舞起源於東海島東山鎮,始於明末清初,是流傳300多年的民間大型廣場表演藝術,其結構分為龍頭、龍身和龍尾,由大人和孩童結合而成,規模可大可小,節數多少不等。昨天表演的東海島人龍舞,就是由當地188名大人與孩童組合共同創作的。他們的精彩表演,博得了現場數萬觀眾的喝彩和掌聲,在公證人員現場監證下,被載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紀錄。
遂溪醒獅表演始於明清時期。200多年來,凡逢年過節、喜紅慶典,都用醒獅助興,祈求平安吉祥,醒獅表演成為當地乃至湛江市群眾喜聞樂見的一項活動。近年來,遂溪縣因勢利導,加強組織、積極扶持,全縣民間醒獅表演活動空前活躍。吳川飄色是吳川民間藝術「三絕」(飄色、泥塑、花橋)之一,歷史悠久,聞名遐邇。所謂飄色,即是由若幹人推著一座色板,色板上裝飾著固定姿勢的人物。人物只靠一根看不見的色梗支撐著,在高可逾人的空中手舞足蹈,飄然欲飛故而叫飄色。特別奇妙的是,在空中飄動的人物的立足點只是踩著一根纓槍或劍尾上;更有趣的是,有的角色還踏著活生生的動物(如公雞、白鴿、鯉魚、金魚等)在行進間手舞足蹈,給予人們一種神秘感。飄色的人物形象普遍是按戲劇人物的藝術造型設計、打扮的。一板飄色往往就象一座流動的小舞台表現著一出精彩的特寫鏡頭。現時飄色一般由2至6歲左右的兒童上板喬裝打扮,並由過去的一板一層飄色發展到如今的的一板兩層或三層飄色。雷劇已有500多年歷史,是雷州土生土長的文化藝術瑰寶,是粵西傳統文化的一朵奇葩。雷劇起源於廣東省雷州市(原海康縣),廣泛流傳於雷州半島以及雷州話方言地區,輻射人口約800萬。其演出人物眾多,場面寬闊,內容豐富,深受群眾的喜愛,成為廣東四大劇種之一。

Ⅹ 湛江有些什麼歷史呢

湛江歷史沿革
市名由來
由「廣州灣」到'湛江"市
1899年,法國強租當時名曰「廣州灣」的雷州府遂溪縣東部沿海(今湛江市區)法國人則稱為「白雅特堡」(Fort Bayard),而此湛江對外貿易盛極一時。1943年,日軍侵略者從法國人手中接管「廣州灣」,到45年日本投降後,民國政府於當年9月21日光復廣州灣,以原范圍劃設市治,因史上曾屬椹川縣,境內東海島曾設椹川巡檢司,古「椹川」亦有稱為「湛川」,故定名「湛江」市。
悠久的歷史
今湛江轄地遠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約4000年前夏、商之間)便有了人煙。秦皇統一中國後,今湛江轄地歸屬象郡。漢元鼎六年(前111年),南部徐聞、海康、遂溪三縣屬交趾部徐聞縣;北部吳川、廉江兩縣分屬交趾部高涼縣和合浦縣。
以後,南部三縣先後屬交州、合州、南合州、東合州,至唐貞觀八年(公元634年),改東合州為雷州,統管雷州半島三縣,直至清代;北部兩縣先後屬廣州、羅州、化州,至明清屬高州。
1899年,晚清政府與法國簽署《廣州灣租借專條》,「神州後門上的一把鐵鎖」-廣州灣,被強租法國。我國現代著名詩人、學者聞一多先生寫下了名篇《七子之歌》(澳門、香港、台灣、威海衛 廣州灣 九龍 旅順大連等七處「失地」),其中第五章便是「廣州灣」湛江。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解放軍陸續解放湛江全境。此後,五縣先後屬廣東省南路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高雷區專員公署、粵西區行政公署、湛江專區專員公署、湛江地區行政專員公署。1983年9月,湛江地區與湛江市合並,五縣劃歸湛江市。
湛江市區歷史上屬遂溪、吳川兩縣。隋至唐初,郊區湖光鎮舊縣村曾先後為鐵耙縣、遂溪縣縣治;南寧景炎三年(1278年),寧帝禺即位於市區硇洲島,升硇洲為翔龍縣;明洪武年間至清雍正年間,曾先後在市郊舊縣村和東海島設置椹川巡檢司。

閱讀全文

與湛江的歷史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