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與白堤有關的歷史人物

與白堤有關的歷史人物

發布時間:2021-02-26 07:13:31

❶ 西湖中的白提和蘇提分別和歷史上兩個大詩人有關。他們分別是:___,___。

西湖中的蘇堤和抄白堤

蘇堤南起南襲屏山麓,北到棲霞嶺下,全長近三公里,她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構築而成。後人為了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功績將她命名為蘇堤。長堤卧波,連接了南山北山,給西湖增添了一道嫵媚的風景線.南宋時,蘇堤春曉被列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稱之為「六橋煙柳」而列入錢塘十景,足見她自古就深受人們喜愛。

蘇堤上的六座拱橋,自南向北依名為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和跨虹.。

白堤原稱「白沙堤」橫亘在西湖東西向的湖面上,從斷橋起,過錦帶橋,止於平湖秋月,長1公里。唐代詩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有詩雲:「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說的就是這條堤。後人為紀念白居易,稱為白堤。白堤的特點是一株柳樹一株桃,所以每到春天桃紅柳綠、芳草如茵的時節,遊人走在白堤上時似在畫中行。

❷ 西湖中的白堤和蘇堤分別是歷史上哪兩個大詩人有關

白堤應該是和傳說中的白蛇有關 而不是白居易 蘇堤就是蘇軾了

❸ 西湖白堤相關的歷史人物或傳說人物

白堤原名白沙堤,為貯蓄湖水灌溉農田而建。舊日以白沙鋪地,今已改為內柏油路面。容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以風光旖旎而著稱。人們以為這條堤是白居易主持修築的,就叫它白堤。實際上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曾在舊日錢塘門外的石涵橋附近修築了一條堤,稱為白公堤,如今已經無跡可尋了。今日人們所知的白堤,雖與白居易主持修築的白堤不在一個方位,但杭州人民為緬懷這位對杭州作出傑出貢獻的「老市長」,仍把它命名為白堤。

❹ 西湖的白堤和蘇堤與哪兩位詩人有關

白居易和蘇東坡。以下是兩位詩人的介紹: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漢族,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代下邽(今陝西省渭南市)人,是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有「詩魔」和「詩王」之稱,他的詩在中國、日本和朝鮮等國有廣泛影響。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其曾祖父遷居下邽(音guī)(今陝西渭南北),其祖父白湟又遷居河南新鄭。唐代宗大歷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新鄭城西的東郭宅村(今東郭寺)降生了。白居易晚年長期居住在洛陽香山,號稱「香山居士」。武宗會昌六年(846年)八月,白居易死於洛陽,葬於洛陽香山,享年75歲。他去世後,唐宣宗寫詩悼念他說:「綴玉連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
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謚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寫下了不少感嘆時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對後世頗有影響。是我國文學史上相當重要的詩人。 元和時曾任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因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晚年好佛,因而人稱詩佛,又自號樂居士。他一生作詩很多,以諷喻詩為最有名,語言通俗易懂,被稱為「老嫗能解」。敘事詩中《琵琶行》、《長恨歌》等極為有名。
白居易的詩在當時流傳廣泛,上自宮廷,下至民間,處處皆是,其聲名還遠播新疆和朝鮮、日本。白詩對後世文學影響巨大,晚唐皮日休、、陸游及清代吳偉業、黃遵憲等,都受到白居易的詩的啟示。白居易的詩歌在日本的影響最大,他是日本最喜歡的唐代詩人,在日本的古典小說中常常可以見到引用他的詩文,可以說在日本人的心中白居易才是中國唐代詩歌的風雲人物。
白居易的主要作品有:《長恨歌》《琵琶行》《賦得古原草送別》《錢塘湖春行》《暮江吟》《憶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憶元九》《直中書省》《長相思》《題岳陽樓》《觀刈麥》《宮詞》 《問劉十九》《買花》 《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飢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
白居易早年熱心濟世,強調詩歌的政治功能,並力求通俗,所作《新樂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確實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盡規」,與杜甫的「三吏」、「三別」同為著名的詩史。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則代表他藝術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場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長別,世事從今口不開」,但仍寫了許多好詩,為百姓做過許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著紀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寫過一些小詞。贈劉禹錫詩雲: 「古歌舊曲君休聽, 聽取新詞《楊柳枝》」,可見他曾自度一些新詞。其中《花非花》一首,具朦朧之美.
蘇東坡:
蘇東坡,就是蘇軾(1037~1101)北宋人,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謚號文忠,享年66歲。南宋高宗朝乾通6年,贈太師,追謚號「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漢族,是蘇洵的第五個兒子,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散文家、詩人、詞人,豪放派詞人代表。嘉佑二年(1057)與弟蘇轍同登進士。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熙寧二年(1069),父喪守制期滿還朝,為判官告院。與王安石政見不合,反對推行新法,自請外任,出為杭州通判。遷知密州(今山東諸城),移知徐州。元豐二年(1079),罹「烏台詩案」,責授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簽書公文。哲宗立,高太後臨朝,被復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東蓬萊);4個月後,遷為禮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遷中書舍人,又遷翰林學士知制誥,知禮部貢舉。元佑四年(1089)出知杭州,後改知潁州,知揚州、定州。元佑八年(1093)哲宗親政,被遠貶惠州(今廣東惠陽),再貶儋州(今海南儋縣)。徽宗即位,遇赦北歸,建中靖國元年(1101)卒於常州(今屬江蘇),年六十六,葬於汝州郟城縣(今河南郟縣)。他與他的父親蘇洵(1009~1066)、弟弟蘇轍(1039~1112) 皆以文學名世,世稱「三蘇」;與漢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齊名。「三蘇」為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時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稱,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蘇洵是蘇軾.蘇轍的父親,蘇軾是蘇轍的哥哥)、王安石、曾鞏。 (分為唐二家和宋六家)】中的三位,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等。在政治上屬以司馬光為領袖的舊黨。

❺ 西湖的白堤的得名與哪位詩人有關

白居易。

白堤原名白沙堤,為貯蓄湖水灌溉農田而建。舊日以白沙鋪地,今已改為柏油路面。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以風光旖旎而著稱。人們以為這條堤是白居易主持修築的,就叫它白堤。

實際上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曾在舊日錢塘門外的石涵橋附近修築了一條堤,稱為白公堤,如今已經無跡可尋了。今日人們所知的白堤,雖與白居易主持修築的白堤不在一個方位,但杭州人民為緬懷這位對杭州作出傑出貢獻的「老市長」,仍把它命名為白堤。

(5)與白堤有關的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主要景點

西泠印社1904年創建於浙江杭州西湖,是海內外研究金石篆刻歷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響最廣的學術團體,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譽。社址內包括多處明清古建築遺址,園林精雅,景緻幽絕,人文景觀薈萃,摩崖題刻隨處可見,因此又有「湖山最佳處」之譽。

斷橋殘雪是西湖上著名的景色,以冬雪時遠觀橋面若隱若現於湖面而稱著。每當瑞雪初霽,站在寶石山上向南眺望,西湖銀裝素裹,白堤橫亘雪柳霜桃。斷橋的石橋拱面無遮無攔,在陽光下冰雪消融,露出了斑駁的橋欄,而橋的兩端還在皚皚白雪的覆蓋下。依稀可辯的石橋身似隱似現,而涵洞中的白雪奕奕生光,橋麵灰褐形成反差,遠望去似斷非斷,故稱斷橋。

蘇小小墓即慕才亭,位於杭州西湖西泠橋畔。蘇小小貌絕青樓,才技超群,當時莫不稱麗。常坐油壁香車,年十九咯血而死,終葬於西泠之塢。後人於墓上覆建慕才亭,為來弔唁的人遮蔽風雨,亭上有後來者為蘇小小題寫的楹聯。

孤山是一個小半島,山高不過35米,走在山間小徑頗有山林的感覺。現有景點放鶴亭、林和靖墓,瑪瑙坡,一眼泉水、文瀾閣、中山公園、敬一書院、秋瑾墓、六一泉、半壁亭、蘇曼殊墓等。

❻ 西湖白堤得名與哪位詩人有關

蘇東坡

❼ 西湖中的白堤和蘇堤分別是歷史上的兩位大詩人有關,他們分別是誰和誰

白堤:白居易 蘇堤:蘇東坡

❽ 蘇堤與哪位歷史人物有關A蘇洵B蘇轍c蘇武D蘇東坡

蘇堤與蘇東坡有關。
杭州西湖蘇堤是北宋元佑五年(1090),詩人蘇軾(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浚挖的淤泥構築並歷經 後世演變而形成的,杭州人民為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功績,把它命名為"蘇堤"。

《元史》記載,元佑五年(1090)蘇東坡任杭州刺史時,曾疏浚西湖,並利用挖出的淤泥葑草堆築起一條南北走向的堤岸。蘇東坡主持修築的堤岸,大約是日後南起南屏山麓、北至棲霞嶺下這一條堤岸的雛形。雖說是雛形,但是,構成這一條堤岸最著名的六條橋,即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都已經有了。據說,這些名字都出自蘇東坡的錦心綉口。蘇東坡本人的詩歌中,有關於修築這條堤岸的清楚記載:"我來錢塘拓湖綠,大堤士女爭昌豐。六橋橫絕天漢上,北山始與南屏通。"(《軾在潁州》) 南宋開始,蘇東坡主持修建的這一條堤岸,已經成為西湖十景之首,名曰"蘇堤春曉"。不過,可以肯定,今天遊人所見的蘇堤,早已不復甦東坡修築的原樣,一定經過了無數次的增補修葺,整飭路面,植樹造林。比如,在里西湖修築了"楊公堤"的明代弘治年間杭州知州楊孟瑛,就曾經將部分疏浚西湖的淤泥用於補益"蘇堤"。也就是說,今日"蘇堤"之美,並非成就於蘇東坡一人之手。

後人為懷念蘇東坡浚湖築堤的政績,就將這條南北長堤稱為蘇堤。春日之晨,六橋煙柳籠紗,幾聲鶯啼,報道蘇堤春早,有民謠唱道:"西湖景緻六吊橋,一株楊柳一株桃。""西湖十景"中的蘇堤春曉就此而得名。

❾ 西湖的 三堤 分別和那些歷史名人有關

白居易
公元822年,年過半百的白居易來到美麗的杭州任刺史,官場失意的他在看到西湖山水時,精神為之一振。到杭州的當天,他就迫不及待地寫了《杭州刺史謝上表》,從此開始了偉大詩人與美麗山河的千古絕戀。白居易在杭州的政績多不勝數,但其中最突出的是疏通六井和築西湖湖堤。他首先疏通的是李沁四十年前開鑿的六井,其次便是整治西湖,築建白堤。
蘇東坡
蘇東坡在杭期間,他賑災安民、治理河道。公元1090年,他親自為西湖請命,上書宋哲宗,寫下歷史性的文件《乞開杭州西湖狀》,那著名的斷言:「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蓋不可廢也」便出於此。這之後,一場前所未有的西湖整治行動開始了。從夏到秋,蘇東坡發動全城募捐,動用了20萬民工,用淤泥葑草,便築就了今天的這道舉世聞名的——蘇堤。
蘇東坡在杭期間,築堤一條,吟詩千首,從這時起,才真正成為人們流連忘返的風景勝地。
楊孟瑛
1508年3月,明朝賢太守楊孟瑛動用民夫八千,歷時152天,拆毀田畝3481畝,恢復西湖舊觀。所挖的葑泥,一部分給鄉黨先賢蘇東坡的蘇堤,將其填高了二丈,拓寬了五丈三尺,兩岸遍植楊柳,蘇堤重新恢復了「六橋煙柳」的固有景色。另一部分淤泥,便另築一堤,與蘇堤並駕齊驅,從棲霞嶺起,繞丁家山直至南山,杭人感激郡守對西湖山水百姓的一片厚愛,遂呼之為「楊公堤」。

閱讀全文

與與白堤有關的歷史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