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故事講歷史

故事講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26 06:53:00

① 怎樣講歷史故事

看聽講的對象。不過一個原則就是,不能照讀歷史。其實每個歷史故事都有很多不同的演繹版版本,除權了電影電視及實在的荒誕的之外,其他的都是可以借鑒的,至少是一家之言。我試過,講歷史故事,能把對應裡面的人物和故事,用現代的語言較為生動的表達,並能結合不同階段的相似或者具有對比意義歷史人物或故事講出來,需要的時候得出自己的結論,這樣講的歷史故事效果會非常好。

② 講歷史故事

恩~~~~~~~~~~~~~~~~~~~~~~~~~~~~~~不知道

③ 講歷史故事

1、孔子的故事:逆境識顏回
孔子率眾弟子周遊列國時,有一段時間的處境非常悲慘。
有一次,孔子師徒被人困在陳國境內的荒野里,糧食吃光了,連續七天沒吃上飯,以至於孔子餓得昏昏沉沉地睡在車上。
孔子的弟子顏回為了救師傅,不惜拉下臉皮求乞於人,四處奔波,找來一點糧米,便趕緊拾柴燃火,燒起飯來。在飯快要煮熟時,鍋里飄出的香味使孔子來了精神,不禁抬頭觀看,正巧,他看見顏回正在用手抓出一把米飯填入口中。
過了不久,飯熟了,顏回首先盛來一碗,恭恭敬敬地捧給孔子。
孔子假裝沒看見顏回偷食之事,坐起來說:「剛才睡夢中見到我的父親,這飯若是干凈的話,我想先用來祭奠一下他老人家。」
顏回聞言忙說:「不行,不行,這飯不幹凈。剛才燒飯時,有些煙塵落入鍋中,棄掉沾上煙塵的米太可惜,我便抓出來吃掉了。」
孔子聞言大吃一驚,深為自己錯怪了顏回而內疚不已,這才知道「顏回偷吃」的真相,十分感慨。
孔子當即把弟子們召到跟前,說:「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弟子記之,知人固不易矣!」
從此,孔子更加信任顏回。
哲理點撥:即使是自己親眼所見的事情,也還得加以仔細分析才能避免出差錯。
眼睛看到的只是表象,如果僅憑對事對人的表象就妄下結論,有時也難免出錯誤!

④ 歷史故事怎麼講

在講述一個歷史故事時,你的故事實際在講你對某個問題的看法,並由此形成一個中心論專點,來說明事情是屬按某種特殊路徑而不是其他方式發展的。考慮到其他的可能,即如果這樣或那樣的情況發生,又或者什麼都沒發生,事情會呈現出全然不同的結果。在這個過程中,你解釋了事件實際上的展開方式最終導致了什麼樣的結果。

歷史學家和大多數人一樣:他們想知道事件背後的意義,它們的發生為何對後續事件的發展有重要影響,以及為什麼我們還在討論這些問題。就像記者們一樣,他們會問是誰、是什麼、在哪裡、什麼時間以及為什麼。誰對這個事件負責?發生了什麼事?它在哪裡發生的?什麼時候並以何種時間順序發生?為什麼會發生這些事件?通常歷史學家會問更多的問題,比如:其他歷史學家對這一事件有何評論?他們犯的哪些錯誤是我們現在可以糾正的?歷史學家是好奇且不懈的提問者,無論多少史料都可以讓他們提出問題。幾乎所有歷史學家的書寫都始於想要回答關於起源、發展和結果的問題。歷史學家們找到一個謎題,並試著去解答它。當你為一個歷史課程撰寫文章時,你也要這么做——找到一個引起你好奇心的問題,並且嘗試去解決它。如果沒有問題,就不能寫出一篇歷史文章!

⑤ 講歷史人物故事

孫敬懸梁

東漢時,有一個叫孫敬的年輕人,孜孜不倦勤奮好學,閉門從早讀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時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時候很容易打盹(瞌睡)。

為了不因此而影響學習,孫敬想出一個辦法,他找來一根繩子,一頭綁在自己的頭發上,另一頭綁在房子的房樑上。

這樣讀書疲勞打瞌睡的時候只要頭一低,繩子牽住頭發扯痛頭皮,他就會因疼痛而清醒起來再繼續讀書,後來他終於成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2、蘇秦刺骨

戰國時期的蘇秦是一個有名的政治家,但是他在年輕的時候學問並不多,到了好多地方都沒有人關注,即使有雄心壯志也得不到重用,於是他下定決心發奮圖強努力讀書。

由於他經常讀書讀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時候就用事先准備好的錐子往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來,振作精神繼續讀書。

3、宋濂苦學

宋濂小時候就特別喜歡讀書。家裡貧窮,沒有辦法買書來讀,常常向藏書的人家去借,(借來)就親手抄寫,計算著日子按時送還。

天很冷時,硯台里的墨水結成堅硬的冰,手指(凍得)不能彎曲和伸直,也不因此停止。抄寫完了,趕快送還借的書,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因此人家都願意把書借給宋濂,於是宋濂能夠閱讀很多書。

到了成年以後,更加仰慕古代聖賢的學說,又擔心沒有才學淵博的老師和名人相交往(請教),(宋濂)曾經跑到百里以外向同鄉有名望的前輩拿著書請教。

前輩道德高、聲望重,門人弟子擠滿了他的屋子,(前輩)從來沒有把語言放委婉些,把臉色放溫和些。

宋濂恭敬地站在他旁邊。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彎著身子側著耳朵請教。有時遇到他斥責人,(我的)表情更加恭順,禮節更加周到,一句話不敢回答。

等到他高興了,就又請教。所以宋濂雖很笨,但終於獲得很多教益。

4、鑿壁偷光

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裡窮,沒錢上學。後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

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

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裡的主要勞動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幹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

匡衡很著急,心裡想:白天種莊稼,沒有時間看書,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時間來看書。可是匡衡家裡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背著背著,突然看到東邊的牆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他嚯地站起來,走到牆壁邊一看,啊!原來從壁縫里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

於是,匡衡想了一個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牆縫挖大了一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

匡衡就是這樣刻苦學習,勤儉節約,後來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這個故事也就是人們傳頌的鑿壁偷光,又做鑿壁借光。

5、囊螢映雪

孫康家裡很貧窮,買不起燈油。一天半夜,孫康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戶時,發現窗縫里透進一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光。

他發現可以利用它來看書。於是他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裡要亮多了。孫康不顧寒冷,立即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時搓搓手指。

此後,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過這個好機會,孜孜不倦地讀書。這種苦學的精神,促使他的學識突飛猛進,成為飽學之士。後來,他當了一個御史大夫。

⑥ 講一個歷史故事

因為「安定門之約」,也是因為盡快逼迫清政府議和的手段,當然也有心思想要掩蓋當時英法聯軍犯下的暴行罪證,所以才有了兩次火燒圓明園。
火燒圓明園的起因其實很復雜。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逼近了京城。英法聯軍派出了以兩個使者加一位記者,還有一小隊印度士兵的使團前去談判有關停戰的協議。但是在此期間,英法聯軍已經開始了對圓明園的劫掠以及毀壞。

當英法聯軍聽到使團被囚禁的消息之後,憤怒的軍隊焚燒了當時圓明園的一座宮殿。但是這只是一個起始,數日後清軍打開安定門,讓英法聯軍進入,並釋放了囚禁的使團。但是當時使團中的一些人員傷亡,以及使團內部自稱受到虐待的報告,致使當時駐清英國最高長官額爾金,照會恭親王。要將圓明園夷為平地,以作報復。

其實第二次焚毀圓明園也是由於「安定門之約」的約束原因,當時於英法聯軍約定不得毀壞京城內的建築設施,而為了催促清政府盡快接受和談,英法聯軍選擇了當時在京郊的圓明園,作為報復警告以及示威的場地。當然其中也不乏,英法聯軍想要掩蓋當時在圓明園暴行的嫌疑。於是便有了第二次火燒圓明園,「三山五園」就此消失在歷史長河,只剩下些殘垣斷壁。

英法聯軍的暴行永遠無法被我們遺忘,現在的圓明園遺址還在述說當時的慘狀。這些恥辱,我們無法遺忘,也不應該遺忘。歷史教會我們,落後就要挨打。我們終將會努力讓我們的國,屹立在世界之巔,讓這些恥辱永遠無法再發生在我們身上。

⑦ 講歷史人的故事

范仲淹二歲的時候死了父親。母親很窮,沒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長大以後,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著眼淚告別母親,離開去應天府的南都學舍讀書。(他)白天、深夜都認真讀書。五年中,竟然沒有曾經脫去衣服上床睡覺。有時夜裡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澆在臉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讀,什麼也不吃,直到日頭偏西才吃一點東西。就這樣,他領悟了六經的主旨,後來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講道:「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⑧ 講歷史故事有哪些

很多的如孟母三遷,程門立雪,司馬光砸缸,孔融讓梨,大禹治水,圍魏救趙,霸王別姬,四渡赤水,鄭和下西洋,火燒圓明園,焚書坑儒等等。

⑨ 講述一個歷史小故事

妙計救鄉親

明朝開國元勛劉伯溫,從小好學,聰敏過人。十歲那年,他的家鄉浙江
青田縣(今文成縣)一帶旱災嚴重,糧食歉收,百姓交不出賦稅。縣令不但
不如實地上報災情,反說百姓聚眾謀反,抗交皇糧。皇帝要中書省立即派員
前往當地查訪核實,准備狠狠鎮壓一番。
卻說豪紳地主因佃戶不交租,正心急如焚,如今見皇帝派人下來,個個
喜出望外,連忙請客行賄,謊報鄉情,說什麼這一帶刁民為非作歹,對抗朝
廷。他們還把交不起田租的佃戶統統列為土匪,造了一本厚厚的名冊呈了上
去。
劉伯溫的父親劉爚聽到這個消息,如雷灌耳,暗想,這名冊一到京都,
不就要人頭落地嗎?眼見窮鄉親大禍臨頭,怎好坐視不救。可他想來想去卻
想不出個好法子,急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
劉伯溫見父親一連幾天愁眉苦臉,十分奇怪,經過再三詢問,才知道了
父親的心思。他沉思許久,忽然跳起來說:「有了,有了!」接著,就踮起
腳尖湊到父親耳邊,如此這般地說出個主意來。劉爚聽了,一臉愁雲頓時散
盡。
幾天後,朝廷官員來到劉伯溫的家鄉。劉爚裝著十分熱情地樣子,硬是
把那官員讓到家裡,先是敬茶,隨著又擺上豐盛的酒飯。席間,他特地叫兒
子出來一同陪客。那官員見劉伯溫面白唇紅,知書習禮,益發高興,左一杯,
右一杯,不大一會兒就喝了個爛醉如泥,被劉伯溫父子抬到了床上。
趁那官員昏睡之際,劉伯溫父子和幾戶鄰居一起,先放火點著了附近的
一處破草房。火勢很快蔓延到劉爚家。看看將要燒到客房,劉爚和一個鄰居
一下子躍進火海,推開房門,背起那官員就往外跑。這突如其來的舉動,把
那官員從沉睡中驚醒過來。他睜開惺忪睡眼,只見濃煙滾滾,火光沖天,不
知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待到驚魂稍定,他猛然想起了花名冊還在裡面,正掙
扎著要闖進去取,忽聽「呼啦啦」一聲巨響,整座房屋倒塌下來..那官員
失去了花名冊,猶如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只好垂頭喪氣地回去了。
劉伯溫一條妙計,救了許多鄉親的命。鄉里窮人一曉得這件事,都流出
了感激的眼淚。

⑩ 怎麼講歷史故事呢

講歷史故事,首先自己一定要熟讀歷史故事,了解故事人物的背景,才能更好的講給大家。

閱讀全文

與故事講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