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鼓浪嶼歷史故事

鼓浪嶼歷史故事

發布時間:2021-02-04 19:16:09

『壹』 鼓浪嶼的歷史

鼓浪嶼原是個渺無人煙的綠洲,又稱「園沙洲」或「園仔洲」。元末始有人跡,逐步形成半漁半耕的村落。島的西南端有一個海蝕溶洞的礁石,每當海濤沖擊,發聲如擂鼓,礁因名「鼓浪石」。留傳至今成為勝景,島也因之得名「鼓浪嶼」,並在明代得以正名。

明代鼓浪嶼得以開發,1573年日光岩上出現了全島最早的石刻『『鼓浪洞天」。1586年在日光岩創建了蓮花庵。1650年鄭成功在日光岩安營紮寨,操練水師,留下了「寨門」、「水操台」、「拂凈泉」等遺址。明末,陳示京隨魯王由海入島,協助鄭成功起義抗清,其墓葬於雞母山。

1841年8月英政府艦隊攻戰鼓浪嶼,設炮台於山頂控制廈門。1842年8月,清政府和英國簽定不平等的《南京條約》,廈門成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爾後英、美、西班牙三國相繼在鼓浪嶼設領事,其他國家則以商人、洋行經理等兼任領事在鼓浪嶼活動,1902年中國政府被迫同日、美、德等簽定了《廈門鼓浪嶼公共租界章程》,鼓浪嶼被列強正式明確為公共租界。英、美、德、日、西班牙、荷蘭、奧地利、挪威、瑞典、菲律賓等國都曾在島上設立領事館,創辦教堂、學校、醫院、洋行。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獨占鼓浪嶼。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鼓浪嶼回到廈門人民手中,從此結束了100多年的被奴役的歷史。

鴉片戰爭以來,一百餘年鼓浪嶼發展的獨特歷史,使鼓痕嶼形成了具有濃厚人文景觀、復雜歷史情趣、諸多國家風格、中西合璧的「萬國建築博覽會」。該島因人均鋼琴和小提琴擁有量居全國之首而被譽為「琴島」、「音樂之島」。而因島內面積1.87平方公里的全步行方式被稱為「步行島」。鼓浪嶼成為擁有人文景觀、建築景觀、藝術與風景旅遊、歷史與音樂等多種精晶薈萃的著名島嶼。

『貳』 關於鼓浪嶼的傳說

1、種德宮

種德宮在內厝澳373號,是一座佔地約600平方米的三門二進殿宇,宮後及宮右另築護厝,具有濃郁的閩南建築特點。整座宮宇掩映於古榕樹下,環境幽靜。種德宮中門兩側有一副對聯:「點水活生靈,廟祀桑邦弘種德;一絲神脈里,綸封大帝尚真人。」

現任住持陳國煌道長說,前半句是從醫術非凡來說俗世保生大帝的,而後半句則以保生大帝作為神仙的一面來示人。保生大帝作為主神供奉在最顯眼的位置,註生娘娘則在保生大帝的右手側,土地公在左側。保生大帝俗名吳夲,也被稱為大道公,出生在北宋年間的同安白礁一帶。生前是一位懂風水、善醫術的鄉村醫生,救人無數,後在采葯時不幸墜崖身亡,後被民間視為「醫靈真人」。

林鶴壽離去後,大別墅工地一片荒涼,成為「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的廢宅。又因在施工中摔死了一個工人,八卦樓一度有「鬧鬼」的傳聞。(傳說,人住在樓上,醒來就發現在一樓。如果在一樓,就會聽見樓上有動靜,上去什麼也沒有。)此後該樓又被日資台灣銀行攫取,直至廈門解放後,由政府收回,重新修繕成現在的鼓浪嶼風琴博物館。

『叄』 鼓浪嶼的歷史故事

參考來下自網路吧:
http://ke..com/view/25522.htm

『肆』 廈門鼓浪嶼愛上花園的歷史故事與由來

鼓浪嶼,一座被譽為「海上花園」的小島,一花一草、一沙一石都透著一股文藝的氣息,宛如一個巨大的磁場,吸引著一波又一波的鐵桿粉前來觀光。
3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鼓浪嶼就已出現。公元8世紀前後,來自中原的陳、薛等家族先後遷居島上開發與生產,鼓浪嶼島遂有「新城」、「嘉禾里」之地名。
從19世紀中葉起,伴隨著基督教的傳播,西方音樂開始涌進鼓浪嶼,與鼓浪嶼優雅的人居環境相融合,造就了鼓浪嶼今日的音樂傳統,培養出周淑安、林俊卿、殷承宗、陳佐煌、許斐平等一大批傑出的音樂家。如今,鼓浪嶼的人均鋼琴擁有率為全國第一,島上有100多個音樂世家,2002年鼓浪嶼被中國音樂家協會命名為「音樂之島」。有國內僅有、國際一流的鋼琴博物館,常年舉辦鼓浪嶼鋼琴節暨全國青少年鋼琴比賽、美國音樂周等重大音樂活動。
鼓浪嶼位於廈門島西南,與廈門市區隔海(500餘米)相望。它像一塊晶瑩的碧玉,鑲嵌在廈門島外碧波萬頃海面上,被譽為「東南亞的一顆海上明珠」。鼓浪嶼原名「圓沙洲」,又叫「圓洲仔」,最初只是一個半漁半耕的村落。元朝末年,才有李代家庭逐步上島開發。
因海灘上有一塊二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風浪沖擊時發出略略之聲,酷似鼓聲,被人稱為「鼓浪石」,島也因之得名為「鼓浪嶼」,並在明朝正式命名。明萬曆三十年,漳泉名人丁一中在日光岩題刻「鼓浪洞天」。至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鄭成功曾屯兵於此,訓練水師,鼓浪嶼才逐漸為世人所知。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木心先生的這首《從前慢》,無疑是對鼓浪嶼最好的詮釋。

『伍』 廈門鼓浪嶼有什麼名人事跡,與近代史有關

答案是:鼓浪嶼上有名人事跡和近代史相關的有:林巧治婦產醫生,還有林樂嘉愛國商人,黃家花園的主人是位民國早年的支持孫中山的愛國將領。

『陸』 鼓浪嶼有關歷史的情侶故事

鼓浪嶼原是個渺無人煙的綠洲,又稱逗園沙洲地或逗園仔洲地。元末始有人跡,逐步形成半漁半耕的村落。島的西南端有一個海蝕溶洞的礁石,每當海濤沖擊,發聲如擂鼓,礁因名逗鼓浪石地。留傳至今成為勝景,島也因之得名逗鼓浪嶼地,並在明代得以正名。

明代鼓浪嶼得以開發,1573年日光岩上出現了全島最早的石刻『『鼓浪洞天地。1586年在日光岩創建了蓮花庵。1650年鄭成功在日光岩安營紮寨,操練水師,留下了逗寨門地、逗水操台地、逗拂凈泉地等遺址。明末,陳示京隨魯王由海入島,協助鄭成功起義抗清,其墓葬於雞母山。

1841年8月英政府艦隊攻戰鼓浪嶼,設炮台於山頂控制廈門。1842年8月,清政府和英國簽定不平等的《南京條約》,廈門成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爾後英、美、西班牙三國相繼在鼓浪嶼設領事,其他國家則以商人、洋行經理等兼任領事在鼓浪嶼活動,1902年中國政府被迫同日、美、德等簽定了《廈門鼓浪嶼公共租界章程》,鼓浪嶼被列強正式明確為公共租界。英、美、德、日、西班牙、荷蘭、奧地利、挪威、瑞典、菲律賓等國都曾在島上設立領事館,創辦教堂、學校、、洋行。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獨占鼓浪嶼。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鼓浪嶼回到廈門人民手中,從此結束了100多年的被奴役的歷史。

鴉片戰爭以來,一百餘年鼓浪嶼發展的獨特歷史,使鼓痕嶼形成了具有濃厚人文景觀、復雜歷史情趣、諸多國家風格、中西合璧的逗萬國建築博覽會地。該島因人均鋼琴和小提琴擁有量居全國之首而被譽為逗琴島地、逗音樂之島地。而因島內面積1.87平方公里的全步行方式被稱為逗步行島地。鼓浪嶼成為擁有人文景觀、建築景觀、藝術與風景旅遊、歷史與音樂等多種精晶薈萃的著名島嶼。

『柒』 鼓浪嶼的歷史文化

1、文化遺產

自鼓浪嶼被評為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後,鼓浪嶼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已經被提上議程。相關部門將著手啟動鼓浪嶼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

鼓浪嶼申遺主題確定為:社會變革中的歷史見證。2011年05月13日上午,鼓浪嶼—萬石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負責人介紹鼓浪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相關情況表示,鼓浪嶼申遺,保護永遠是第一位的。

2016年2月1日,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處函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正式推薦「福建鼓浪嶼」作為2017年文化遺產項目。

2017年7月2日至12日,第41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在波蘭歷史文化名城克拉科夫舉辦,包括中國鼓浪嶼在內的各國申遺項目,將在大會上審議。

2017年7月8日,「鼓浪嶼:國際歷史社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成為中國第52項世界遺產項目。

2、文化傳播

從19世紀中葉起,伴隨著基督教的傳播,西方音樂開始涌進鼓浪嶼,與鼓浪嶼優雅的人居環境相融合,造就了鼓浪嶼今日的音樂傳統。

培養出周淑安、林俊卿、殷承宗、陳佐煌、許斐平等一大批傑出的音樂家。如今,鼓浪嶼的人均鋼琴擁有率為全國第一,島上有100多個音樂世家。

2002年鼓浪嶼被中國音樂家協會命名為 「音樂之島」。 有國內僅有、國際一流的鋼琴博物館,常年舉辦鼓浪嶼鋼琴節暨全國青少年鋼琴比賽、美國音樂周等重大音樂活動。

3、文化交流

2013年12月28日,在鼓浪嶼音樂廳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我愛我的鼓浪嶼——歲月回響》——2014年新年音樂會。音樂會由鼓浪嶼街道辦事處主辦,廈門二中校友會和鼓浪嶼音樂廳協辦,鼓浪語音樂沙龍承辦。

(7)鼓浪嶼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鼓浪嶼(英文:Kulangsu) 原名「圓沙洲」,別名「圓洲仔」,南宋時期命「五龍嶼」,明朝改稱「鼓浪嶼」。

因島西南方海灘上有一塊兩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當漲潮水涌,浪擊礁石,聲似擂鼓,人們稱「鼓浪石」,鼓浪嶼因此而得名。

鼓浪嶼街道短小,縱橫交錯,是廈門最大的一個嶼,與廈門島上的廈門世茂海峽大廈、廈門大學等隔海相望。

鼓浪嶼全島的綠地覆蓋率超過40%,植物種群豐富,各種喬木、灌木、藤木、地被植物共90餘科,1000餘種。

代表景點有:日光岩、菽庄花園、皓月園、毓園、鼓浪石、鼓浪嶼鋼琴博物館、鄭成功紀念館、海底世界、天然海濱浴場、海天堂構等。

1、日光岩

日光岩又名晃岩,為鼓浪嶼最高點,頂端海拔96米。山上巨石嵯峨,疊成洞壑。樹木蔥郁,亭台掩映。拾級而登,先至蓮花庵,「一片瓦」巨石嵌空,形成殿堂。

庵旁巨石鐫刻「鼓浪洞天」、「鷺江第一」;庵後有「鷺江龍窟」、「古避暑洞」諸勝,中間即鄭成功龍頭山寨和水操台遺址。

有蔡廷鍇、蔡元培贊鄭題詠。登臨絕頂,山海奇觀,風光無限,廈門、鼓浪嶼、大擔、二擔諸島盡收眼底。

2、皓月園

皓月園位於鼓浪嶼東部的覆鼎岩海濱,佔地3萬平方米,沿鷺江之濱鋪開,這是以海濱沙灘、岩石、綠樹、亭閣展布的庭園。

始建於1985年,園以《延平二王集》中"思君寢不寐,皓月透素幃"詩句取名"皓月園"。園內有長13.7米、高4.7米、耗銅18噸的一座鄭成功及其部將巨型銅雕像。

這座巨型銅雕,除鄭成功及其分立左右的部將陳澤、陳廣、陳永華、楊朝棟比真實體量略大外,其餘各路兵馬都朝兩側延伸,圖幅寬廣,頗引人注目。

園內更突出的是矗立在覆鼎岩上的鄭成功巨型花崗岩雕像,這個巨像於1985年8月27日落成,高15.7米,重1617噸,由23層625塊「泉州白」花崗岩精雕而成,十分威武。

3、龍頭山寨

日光岩又稱龍頭山,與廈門的虎頭山隔海相望,一龍一虎把守廈門港,叫「龍虎守江」。這里原有一座「旭亭」早已毀坦。

台灣石國球寫一篇《旭亭記》,描寫日光岩「山羅海繞,極目東南第一津,水光接天,洪波浴日,皆為梵剎呈奇」。

蹬道巨石夾峙,森嚴壁立,海風穿弄,頓有「九夏生寒」之意,涼意自然來自「鷺江龍窟」。「九夏」即夏季,「龍窟」乃龍住的地方,因鼓浪嶼傳說中曾住五條龍。

這個寨門是鄭成功當年屯兵鼓浪嶼的「龍頭山寨」的寨門,岩石上的圓孔是士兵搭架帳篷開鑿的,前國民黨十九路軍軍長蔡廷錯將軍見景生情。

命筆寫下了七律:「心存只手補天工,八閩屯維今古同;當年古壘依然在,日光岩下憶英雄。」對鄭成功贊美異常。

蔡元培先生也有一首七律:「叱吒大風鎮海濤,指揮若定陣雲高。蟲沙猿鶴有時盡,正氣斌斌不可淘。」「蟲沙猿鶴」指從軍戰死者。

『捌』 廈門鼓浪嶼的故事有哪些(關於鼓浪嶼的由來,200字以上)

在海濱城市廈門的西南海面上佇立著一個小小的海島,面積僅1.84平方公里,平面近似橢圓形,它就是著名的海上花園——鼓浪嶼。它與廈門僅隔不足1公里寬的廈鼓海峽,輪渡往返,十分方便。

鼓浪嶼原名「圓沙州」,又名「圓州仔」,明朝時改稱「鼓浪嶼」。常住居民2.3萬多人。在小島的西南海邊,有兩塊相疊岩石,長年累月受海水侵蝕,中間形成一個豎洞,每逢漲潮時波濤撞擊著岩石,發出如擊鼓的浪聲,稱為「鼓浪石」,鼓浪嶼因此得名。

民族英雄鄭成功曾屯兵於此,訓練水師,鼓浪嶼才逐漸為世人知。歷史上鼓浪嶼被定為「公共租界」,英、美、法、曰、德、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等國都曾在島上設立領事館。

鼓浪嶼常年無落雪,四季有鮮花。島上樹木蔥郁,繁花似錦,亭台樓閣,掩映錯落。那一幢幢優雅別致的樓房,沿著蜿蜒曲折的柏油路迤邐上升,在房前屋後和陽台、屋頂乃至牆頭上,人們種上玫瑰花、蘭花、菊花、仙人球等各種艷麗芳香的鮮花,景色十分宜人。島上還隨處可見翠綠的芭蕉、挺拔的古榕樹、艷麗的鳳凰樹、清秀的綠竹,以及那成片簇擁的花圃花壇,令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還有一種說法

鼓浪嶼原本的名字叫「圓仔」,因為島上有一塊特別圓的岩石。

後來,這塊岩石經海浪不斷拍打後,石中央竟空了一個洞,每當海濤拍打在這塊岩石上時,都會發出如鼓般的聲響,因而改名為鼓浪嶼。

小島上共住著約1萬9000千人,早在1840年,就已經引進西方文化,是中國最早受西方文化影響的地方。

早期只有富貴人家才有資格到島上蓋房子,而因為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島上的建築物,都非常西化,深具特色。

後期的鼓浪嶼已經較為「平民化」,再也不是貴族的地盤,而且也發展成廈門一個重要的旅遊景點。鼓浪嶼除了被稱為「海上花園」之外,也素有「音樂之島」的美稱,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早期的鼓浪嶼,每40戶人家,就有一戶擁有鋼琴,比例相當驚人,小島也因此出了許多出色的鋼琴家。

島上也有一個鋼琴博物館,里頭就收藏了30台古鋼琴,展現了世界鋼琴發展史。

『玖』 鼓浪嶼上有什麼歷史故事啊我要去自助游,想先做做功課,謝謝!

2007年5月8日,廈門市鼓浪嶼風景名勝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回景區。

鼓浪嶼答原名圓沙洲、圓洲仔,因海西南有海蝕洞受浪潮沖擊,聲如擂鼓,明朝雅化為今名。由於歷史原因,中外風格各異的建築物在此地被完好地匯集、保留,有「萬國建築博覽」之稱。

http://ke..com/view/25522.htm參考一下這里。

鼓浪嶼是音樂之島,值得一去,我最近也在抽時間去。嘿嘿。

『拾』 鼓浪嶼有什麼歷史故事

鼓浪嶼原是個渺無人煙的綠洲,又稱逗園沙洲地或逗園仔洲地。元末始有人跡,逐步形成半漁半耕的村落。島的西南端有一個海蝕溶洞的礁石,每當海濤沖擊,發聲如擂鼓,礁因名逗鼓浪石地。留傳至今成為勝景,島也因之得名逗鼓浪嶼地,並在明代得以正名。


明代鼓浪嶼得以開發,1573年日光岩上出現了全島最早的石刻『『鼓浪洞天地。1586年在日光岩創建了蓮花庵。1650年鄭成功在日光岩安營紮寨,操練水師,留下了逗寨門地、逗水操台地、逗拂凈泉地等遺址。明末,陳示京隨魯王由海入島,協助鄭成功起義抗清,其墓葬於雞母山。

鴉片戰爭以來,一百餘年鼓浪嶼發展的獨特歷史,使鼓痕嶼形成了具有濃厚人文景觀、復雜歷史情趣、諸多國家風格、中西合璧的逗萬國建築博覽會地。該島因人均鋼琴和小提琴擁有量居全國之首而被譽為逗琴島地、逗音樂之島地。

而因島內面積1.87平方公里的全步行方式被稱為逗步行島地。鼓浪嶼成為擁有人文景觀、建築景觀、藝術與風景旅遊、歷史與音樂等多種精晶薈萃的著名島嶼。

(10)鼓浪嶼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鼓浪嶼(英文:Kulangsu) 原名「圓沙洲」,別名「圓洲仔」,南宋時期命「五龍嶼」,明朝改稱「鼓浪嶼」。

因島西南方海灘上有一塊兩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當漲潮水涌,浪擊礁石,聲似擂鼓,人們稱「鼓浪石」,鼓浪嶼因此而得名。鼓浪嶼街道短小,縱橫交錯,是廈門最大的一個嶼,與廈門島上的廈門世茂海峽大廈、廈門大學等隔海相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鼓浪嶼

閱讀全文

與鼓浪嶼歷史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