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羋月介紹
戰國時期的歷史其實也是非常精彩的,諸侯之間的爭霸角逐,每一個國家每一個人物,都是獨一無二的。不過在戰國時期有一個現象很奇怪,當時很多國家之間都是由聯姻的,我們知道,聯姻一般都是意味著政治,相互之間真感情並不多,都是為了政治關系,大家比較熟悉的羋月,歷史上的秦國宣太後,就是政治聯姻從楚國嫁入秦國。但是為什麼在後來的戰爭中,宣太後卻要幫著秦國一起對付自己的國家呢?
此外,太後之所以能專權,她的權力來源是自己的兒子,慈禧為什麼能擅權近半個世紀,就是他把持了親兒子同治,緊接著又等於領養了光緒這個養子,靠著小皇帝的名分,才能專權。一旦她們幫助母國,甚至母國有可能實力強大起來滅了夫國,比如楚國有機會滅了秦國,那楚王會放過秦王嗎?恐怕佔領咸陽後,第一件事就是殺了秦王。
㈡ 《羋月傳》歷史真實故事背景 羋月是秦始皇的誰
羋月是秦始皇的曾祖母。
宣太後(?-前265年),羋(mǐ)姓,又稱羋八子、秦宣太後。戰國時期秦國王太後,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後以太後之位主政,執政期間,攻滅義渠國,一舉滅亡了秦國的西部大患。死後葬於芷陽驪山。
秦昭襄王嬴稷共兩個兒子:長子悼太子,次子秦孝文王,還有一個女兒,但是史料沒有詳細記載,其姓名如今已無從考證,不過只知道這位公主曾嫁給在秦為人質的楚頃襄王的太子楚考烈王為妻,後生下昌平君。根據古代的世襲制,秦昭襄王退位後必由長子繼位,但是太子悼被派到魏國做人質,並且在魏國去世了,所以次子秦孝文王被立為太子並繼承王位。
次子秦孝文王嬴柱:秦昭襄王四十年(公元前267),因悼太子死在了魏國,秦昭襄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65),安國君繼立為太子,號安國君。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死,孝文王即位,先服喪,於公元前250年正式即位。可是這秦孝文王也是福薄啊,在位沒多久便去世了,葬於西垂,太子子楚(曾用名:異人)即位,是為秦莊襄王。
秦莊襄王又稱秦庄王,嬴姓,趙氏,本名異人,後改名為楚(亦作子楚),是秦孝文王(安國君)與夏姬所生,也是秦始皇之父。戰國末期秦國國君。曾在趙國邯鄲作質子,後在呂不韋的幫助下成為秦國國君。其子嬴政建立秦朝時,追封其為太上皇。
這秦昭襄王和秦始皇的關系是子孫關系,秦始皇的老爸是秦昭襄王的第二個兒子,所以兩人為子孫關系。
㈢ 羋月傳歷史背景
戰國時期,羋月是楚威王最寵愛的小公主,但在楚威王出戰之時地位一落千丈,母親向氏被楚威後逐出宮,多年後返回宮中以命復仇,為災難和危機。羋月與楚公子黃歇青梅竹馬,真心相愛,為了可以與黃歇順利私奔,故自願作為嫡公主羋姝的陪嫁媵侍遠嫁秦國。
在往秦國的路上羋月、羋姝互相扶持,中間楚國禮車在往秦國路上被義渠王翟驪帶領的軍隊強劫,黃歇因為要救羋月,而跌落山谷生死未詳,心灰意冷的羋月,為了要找出幕後主使而陪羋姝進入秦宮,羋姝當上了秦國的王後,羋月因魏夫人陷害,將其同母異父的弟弟魏冉綁架,不得已求助秦王成為寵妃。
原本的姐妹之情在羋月生下兒子嬴稷以後漸漸分裂。諸子爭位,秦王嬴駟抱憾而亡。羋月和兒子被發配到遙遠的燕國。不料秦武王嬴盪舉鼎而亡,秦國大亂。羋月借義渠軍力回到秦國,平定了秦國內亂。羋月兒子嬴稷登基為王,史稱秦昭襄王。羋月當上了史上第一個太後,史稱秦宣太後 。
(3)歷史故事羋月擴展閱讀
《羋月傳》是東陽市花兒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北京儒意欣欣影業投資有限公司、北京星格拉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古裝劇,由鄭曉龍執導,孫儷、劉濤、方中信、黃軒、高雲翔領銜主演 。該劇講述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被稱為「太後」的女人、戰國時期秦國女政治家羋月,波瀾起伏的人生故事 。該劇於2015年11月30日在東方衛視、北京衛視首播 。
角色信息:
(1)羋月,原是楚威王最寵愛的小公主,但在楚威王死後生活一落千丈。後作為嫡公主羋姝的媵侍遠嫁秦國。原本的姐妹之情在羋月生下兒子後與羋姝漸漸分裂,而羋月因其對政治的敏感和天份得到嬴駟的欣賞。諸子爭位,嬴駟抱憾而亡。羋月和兒子被發配到燕國。不料嬴盪舉鼎而亡,秦國陷入內亂。羋月借義渠王之力回到秦國,平定了秦國內亂。
(2)羋姝,楚國楚威後所生的嫡公主,性格溫婉沉穩,後為秦惠文後,與羋月是同父異母的姐妹,在楚國時是羋月的好姐妹。她易為善也易為惡,在秦宮歲月中她和羋月分分合合,既有相互扶持也曾三番五次要置羋月於死地。
(3)魏琰,魏國公主,姬姓,外表常帶微笑,端莊優雅,越是溫柔而內心越是詭計多端,喜歡調香,喜歡穿艷麗衣服。善於發現人心的一點點陰影而將它擴大化,關鍵時刻能狠心也能舍棄。
㈣ 求關於歷史上羋月這個人的全部經歷,詳細一點。
羋月,即宣太後。
早年經歷
宣太後本是楚國人,後成為秦惠文王的姬妾,稱羋八子。前306年,秦武王因舉鼎而死。因秦武王無子,他的弟弟們爭奪王位。趙武靈王派代郡郡相趙固將在燕國作為人質的公子稷送回秦國。在宣太後異父弟魏冉的幫助下,公子稷繼位,即秦昭襄王。魏冉隨後平定了王室內部爭奪君位的動亂,誅殺惠文後及公子壯、公子雍,將悼武王後驅逐至魏國,肅清了與秦昭襄王不和的諸公子。因秦昭襄王年幼,由宣太後以太後之位主政,魏冉輔政。
主掌朝政
前307年,楚懷王派兵包圍韓國的雍氏(今河南禹州東北),長達五個月不能攻克。韓襄王多次派使者向秦國求援,但秦國軍隊一直不出崤山,按兵不動。韓襄王又派尚靳出使秦國,尚靳以唇亡齒寒的道理勸說秦國盡快派兵救援。而宣太後因為自己的故鄉是楚國,不同意派兵救援,她召見尚靳對他說:「當年我服侍秦惠文王時,大王把大腿壓在我的身上,我感到身體疲倦不能承受。而他把整個身體都壓在我身上時,我卻並不感覺到重,這是因為這樣對我比較舒服。秦國要幫助韓國,如果兵力不足,糧草不濟,就無法解救韓國。解救韓國的危難,每天要耗費數以千計的財物,這對我和秦國又有什麼好處?」韓襄王於是又派張翠出使秦國。甘茂認為韓國一旦投靠楚國,楚、韓兩國就會挾持魏國來危害秦國,他主張秦昭襄王立即出兵救援韓國。秦昭襄王於是下令出兵,楚國聞訊後撤軍。
前287年,齊、趙、韓、魏、楚五國合縱攻秦未能成功,諸侯在成皋(今河南省滎陽市西)停戰。秦昭襄王想讓韓國公子成陽君兼任韓、魏兩國的國相,韓、魏兩國不同意。宣太後通過穰侯魏冉對秦昭襄王建議不要任用成陽君。因為成陽君曾因秦昭襄王的緣故困居於齊國,在他窮困的時候,秦昭襄王沒有任用他,而成陽君受寵,秦昭襄王又要任用他,不會使他滿意;秦昭襄王任用成陽君而韓、魏兩國不同意,會有損於秦國與這兩國的關系。秦昭襄王聽後打消了這個念頭。
誘滅義渠
義渠是東周時期活躍於涇水北部至河套地區的一支古代民族,長期與秦國發生戰爭。前331年,義渠國內發生內亂,秦惠文王派庶長操平定內亂。前327年,秦惠文王在義渠設縣,義渠王向秦國稱臣。前319年,秦國攻打義渠,奪取了郁郅(今甘肅省慶陽市東)。作為報復,次年義渠參與了公孫衍合縱楚、韓、趙、魏、燕的五國攻秦之戰。義渠趁秦軍主力與五國交戰之機,大敗秦軍於李帛(今甘肅省天水市東)。前314年,秦惠文王再次派兵攻打義渠,攻取了徒涇(位於今山西、陝西兩省間黃河南段以西地區境內)等二十五座城池,義渠國力大損,但仍保留一定實力。秦昭襄王繼位時,義渠王前來朝賀,宣太後與義渠王私通,生下兩子。後秦昭襄王與宣太後日夜密謀攻滅義渠之策。前272年,宣太後引誘義渠王入秦,殺之於甘泉宮。秦國趁機發兵攻滅義渠,在義渠的故地設立隴西、北地、上郡三郡。
失去權勢
宣太後主政時任用弟弟魏冉、羋戎以及兒子公子悝、公子巿等四貴主政。宣太後及四貴的專權極大限制了秦昭襄王的權力,造成了秦國國內只知有太後和四貴,不知有秦王的局面。魏國人范雎逃亡至秦國後,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范雎向秦昭襄王建議收回五人的權力,以免造成淖齒、李兌那樣弒君篡國的禍亂。秦昭襄王採納范雎的建議,廢宣太後,將魏冉、羋戎、公子悝、公子巿等四貴驅逐出秦國。
去世
宣太後十分寵愛情夫魏丑夫,宣太後生病即將去世時,傳令讓魏丑夫為自己殉葬。魏丑夫得知後十分害怕,於是請庸芮游說宣太後。庸芮先問宣太後人死後是否能夠感知到人世間的事情,宣太後回答說不能。庸芮繼而說既然人死後不會有什麼知覺,那您又為何要將自己心愛的人置於死地?如果死人真的有知覺,那麼先王早就因出軌之事對太後您恨之入骨。太後您彌補過失都來不及,又怎麼能和魏丑夫有私情呢?宣太後認為庸芮所說有理,於是撤銷了魏丑夫為自己殉葬的旨令。
前265年十月,宣太後去世,葬於芷陽驪山(今陝西西安臨潼區驪山)。
㈤ 王者榮耀羋月的歷史原型是誰
王者榮耀羋月的歷史原型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宣太後羋月了。我們知道回歷史上有答很多太後,比如漢朝的呂後,唐朝的武則天,北魏的馮太後,清朝的慈禧太後。但為何說她是太後中的老祖宗啊,因為「太後」這個詞兒就是由她而來。由史記為證,《史記·秦紀》曾寫道:「昭襄母,楚人,號宣太後」。漢承秦制,「故亦尊母曰皇太後」(《事物紀原·帝王後妃部·太後》),以後歷代皆然。而這里提到的宣太後,就是羋月。
羋月可以說是一個有故事的女人啊,而且極具噱頭。前幾年有人說兵馬俑的創造就與羋月有關,而且在戰國時代,羋月的思想境界很開放,情場上也很開放,為何史學家對她記錄的資料很少,其實有一部分原因是她太「開放了」,遭很多文人墨客的「嫌棄」,當然正是因為資料少,所以往往人物的創造更自由,更開放,也許這也是電視劇中導演最想看到的,戴著歷史的「鐐銬」跳舞肯定是「鐐銬」越輕越好。
㈥ 歷史上的羋月是誰
羋月是歷史上一個很有名的歷史人物,她若是按輩分來算,應該是秦始皇嬴政的太奶奶。
她是一個具有雄才大略的聰明女人,一手為秦國的興盛奠定了基礎。她嫁給了秦王,她的兒子做了秦王,她成為了秦國的皇太後,她的哥哥是秦國的將軍,她的青春、她的一生全部奉獻給了大秦帝國。
羋月因為人生太輝煌,上天為了公平起見,從她這里拿走了她的愛情。每一段感情,都特別的想要真心真意,卻每次都不能全心全意。她的愛情,就像是飛蛾,一直追逐著光亮。最後沒有力氣了,疲憊了,不想飛了,也就到了心如死灰的地步了。
一個是年少時夢里的光,一個是成長中仰望的太陽,一個是疲憊時依靠的港灣。一個個男人從她的生命之中走過,卻都是陪她一程,不能陪她一生的人。她是上天眷顧的女子,擁有了所有女人都夢寐以求的東西。
後來作為陪嫁,羋月來到秦國。雖然秦國之行讓他與青梅竹馬的戀人分散,但這為她以後在政壇上呼風喚雨打下了基礎。到秦國後沒幾年,她生下一個兒子。母以子為貴,羋月自此開始了她的受寵生涯。一時間她在後宮之內無人敢惹,無論何人見了她都要客客氣氣。
不過好景不長,秦惠王正在壯年時卻暴病身亡,剛剛生活有了轉機的羋月又跌到了谷底。嫉妒她的人數不勝數,她很快就被逐出宮外,發配到邊疆。幸運的是這樣的苦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時任國君的贏盪死於一次意外,秦國瞬間大亂,羋月趁勢回到秦國,並且在弟弟的幫助下重整河山,盪平內亂。
之後將自己兒子扶上皇位。於是羋月也成為了皇太後。《羋月傳》的故事就是取材於這段歷史。
㈦ 歷史上真正的羋月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羋月原型羋八子,也就是宣太後。
宣太後本是楚國人,後成為秦惠文王的姬妾,稱羋八子。前306年,秦武王因舉鼎而死。因秦武王無子,他的弟弟們爭奪王位。趙武靈王派代郡郡相趙固將在燕國作為人質的公子稷送回秦國。在宣太後異父弟魏冉的幫助下,公子稷繼位,即秦昭襄王。
魏冉隨後平定了王室內部爭奪君位的動亂,誅殺惠文後及公子壯、公子雍,將秦武王後驅逐至魏國,肅清了與秦昭襄王不和的諸公子。因秦昭襄王年幼,由宣太後以太後之位主政,魏冉輔政。
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後以太後之位主政。她在秦國長期執政,殺義渠王,滅義渠國,滅亡了秦國的西部大患。死後葬於芷陽驪山。她的玄孫就是秦始皇嬴政。 宣太後不是一個「弱質女流」,這個三十歲上下的成熟美婦人一躍成為封建社會里後妃掌政的鼻祖。
秦國尚武,而武功最盛大的時期之一,就是宣太後掌政的三十六年(也有說是四十一年的)。 縱觀羋月一生,她私通情人,不是一個好妻子,但卻是一個真真切切的好太後。她愧對自己的丈夫,卻無愧自己的國家。
(7)歷史故事羋月擴展閱讀
羋八子的軼事典故:始稱太後
太後稱謂,始見於她。宋代高承《事物紀原·卷一》雲:「《史記·秦本紀》曰:昭王母羋氏,號宣太後。王母於是始以為稱。故范睢說秦王有獨聞太後之語。其後趙孝成王新立,亦有太後用事之說。是太後之號,自秦昭王始也。漢襲秦故號,皇帝故亦尊母曰皇太後也。」太後專權,也自她始。
宋代陳師道《後山集·卷二二》雲:「母後臨政,自秦宣太後始也。」她以太後身份統治秦國長達三十六年之久,而且大大發展了國力,「東益地,弱諸侯,嘗稱帝於天下,天下皆西向稽首」(《史記·穰侯列傳》)。
㈧ 歷史上有羋月這個人嗎她有著怎樣的故事
您好!歷史上沒有羋月這個人。現在熱播的《羋月傳》是作者以秦宣太後為原型創作的。劇中有真實的歷史,也有虛構的成分。
羋月是戰國時期楚國國君楚威王最寵愛的小公主,後來楚威王死後地位瞬間一落千丈,羋月的母親向氏被楚威王的王後驅逐出王宮。羋月和他的弟弟羋戎經歷了一次次的災難和危機。後來被迫成為嫡公主羋姝的陪嫁媵侍遠嫁秦國。後來嫡公主羋姝當上了秦國的王後,而羋月不得已成為妃子。這也是羋月政治身涯的開始。
羋月成為惠文王的妃子,史稱羋八子(秦國後宮分八級:皇後、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有此可見羋月的品級不高。此時並不得勢,在秦惠王死後,由秦惠王王後的兒子,也就是秦惠王的嫡長子繼承為秦國國君,也就是歷史上死法最窩囊的國君秦武王。而羋月的兒子則成了犧牲品,被送往燕國做人質,隨時都有被撕票的可能。而後秦武王被大鼎砸死,經過一系列的政治斗爭,最終打敗了秦惠王王後一黨以及自己同父同母的親弟弟,最終得以確立為秦國新的國君,是為秦昭襄王,而作為國君的母羋月自然開啟了人生的上坡路。
兒子嬴稷繼位為秦國國君後,自然羋月就成為秦國的太後,成為太後之後羋月開始對秦惠王王後一黨大肆絞殺,最終獨攬大權,臨朝稱制。對內殺伐決斷,對外攘外安邦,用鐵血政策維護了秦國的政權穩定,同時也為秦國開疆拓土,使秦國更加強大。
宣太後羋月的一生可謂波瀾壯闊、縱情恣意,在至高處把持朝政、呼風喚雨,中國歷史上太後專權自她而始,太後稱謂亦始見於她,誠為千古太後第一人。
而電視劇《羋月傳》則講述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政治家「羋月」極為曲折傳奇的人生故事。秦宣太後羋月是秦始皇的高祖母,從命運坎坷的楚國庶出公主到稱霸六國的大秦鐵血太後,一生跌跌撞撞,她執掌秦國國政四十一年。她支持商鞅變法,堅持改革,主張國家統一。她讓秦國走出內亂,把沒有資格參加會盟的弱小秦國變成虎踞六國的強秦,秦國在她的手中真正有了無敵的軍事力量,令得東方六國再無反抗之力。如果沒有秦宣太後羋月,也許就沒有秦國的一統天下,歷史也就改寫了。
總體上這部歷史劇還是值得一看的,看完這部歷史劇至少對春秋戰國時期這一段歷史有基本的了解,同時也認識到中國歷史上女性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