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黑姓歷史人物

黑姓歷史人物

發布時間:2021-02-26 06:28:34

Ⅰ 歷史上姓應的名人有哪些

應曜:漢初,在淮陽山裡隱居,不願出來做官。漢高祖派大臣,請他和商山四皓一起到朝廷為官,應曜堅決不去。時人說:"商山四皓,不如淮陽一老!"
應順:東漢河南尹,字華仲,南頓人。累官冀州刺史,廉直無私。侍後母孝。和帝時為河南尹,明達政事。生十子,咸以才學名。中子疊,江夏太守。疊生郴,武陵太守。郴生奉。
應疊:汝南南頓人,應順中子。江夏太守。
應郴:汝南南頓人,應疊之子,武陵太守。
應奉:〔約公元144年前後在世〕字世叔,汝南頓人,應郴之子。生卒年均不詳,約漢順帝末年前後在世。少聰明,讀書五行俱下。記憶力特佳,自幼至長,凡所經歷,無有忘懷。年二十時,嘗詣袁賀,適賀將出行,閉門造車。匠於內開扇出半面視之。後數十年,路逢車匠,知而招呼。梁冀舉為茂才。永興元年(公元153年)拜武陵太守,有威恩,為蠻夷所服。延熹七年(公元164年)從車騎將軍馮緄征武陵蠻,以功薦為司隸校尉。黨人事起,乃憤然以疾自退。後諸公多薦舉,會病卒。奉追愍屈原,因以自傷,著《感騷》三十篇,凡數萬言。又嘗刪《史記》、《漢書》及《漢記》三百六十餘年事,自漢興至其時,凡十七卷,名曰《漢事》。
應劭:〔約公元178年前後在世〕字仲遠,(一作仲援,亦作仲瑗)汝南南頓人,應奉之子。生卒年不詳,約漢靈帝光和元年前後在世。少篤學博覽。靈帝初拜孝廉。中平六年,(公元一八四年)拜太山太守。獻帝初平二年(公元一九一年)大破黃巾三十萬眾,郡內以安。獻帝遷都於許(公元一九六年)之明年,詔劭為袁紹軍謀校尉。後卒於鄴。劭嘗有感於當時舊章淹沒,書記罕存,乃綴集所聞,著《漢官儀》及《禮儀故事》,又撰《風俗通》以辨物類名稱,釋時俗嫌疑。文不典而通俗,可謂名副其實。凡所著述,共百三十六篇又集《解漢書》,皆傳於世。
應珣:字季瑜,司空掾。應劭弟,珣生瑒。
應瑒:字德璉,三國,魏文學家,汝南人,應珣之子。曹操征之為丞相掾,後為五官中郎將文學。曹丕稱其才學足以著書,為"建安七子"之一。著有《應德璉集》。
應璩:(?~252)字休璉,三國時,魏文學家。汝南(今屬河南)人,應瑒之弟。生於漢獻帝初平元年,卒於魏齊王芳嘉平四年,享年六十三。博學好作文,善於書記。文帝、明帝時,歷官散騎常侍。曹芳即位,遷侍中、大將軍長史。當時大將軍曹爽擅權,舉措失當,應璩曾作《百一詩》諷勸。應璩原有集10卷,已散佚。明代張溥輯其詩、文共10餘篇,與應瑒作品合為《應德璉、應休璉集》,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應貞〔公元?年至269年〕字吉甫,汝南人,應璩之子。生年不詳,卒於晉武帝泰始五年,少以才名,善談論。正始中,夏侯玄名勢甚盛。貞常在玄坐作五言詩,玄大嘉許。舉高第,歷顯位。後為武帝參軍。帝踐阼,遷給事中,累官散騎常侍。又與太尉荀顗撰定新禮,未施行而卒。貞著有文集一卷,(《隋書經籍志》)傳於世。
應詹:〔公元279年至331年〕字思遠,汝南南頓人。生於晉武帝咸寧五年,卒於成帝咸和六年,年五十三歲。幼孤,為祖母所養。十餘歲,祖母又亡,居喪以孝聞。家富於財,乃請族人共居,情若至親。以才藝文章知名當世。仕為太子舍人,累官光祿勛。王敦叛,明帝以詹為都督前鋒軍事。事平,以功封觀陽縣侯,都督江州諸軍事,領江州刺史。卒,贈鎮南大將軍,謚曰烈。詹作有文集三卷,《隋書經籍志》注有鎮南大將軍應瞻集五卷,詹繕作瞻,當為作者誤書;此從《唐書志》傳於世。
應夷節:唐代人。游天台山,棲真道元院,相傳屍解成仙。棲真,保其根本,養其元神。
應用:後周書法家,江南人。善寫細字,微如毛發,嘗於一錢上寫《心經》:又於一粒芝麻上寫《國泰民安》四字。
應舜臣:宋代婺州人。字仁伯,少卓犖不羈,及長,篤志向學,慶歷年間(公元1041-1048年)進士。官至洪州知府。
應純之:(宋)字純甫。永康人。孟明子。嘉泰進士。歷知楚州,兼京東經略安撫使。見北軍屢捷,謂中原可復,密聞於朝。丞相史彌遠鑒於開禧之事,不欲大舉,但敕立忠義軍,令就節制。已而擢兵部侍郎。金人入侵,力戰而死。
應子和,永康(今屬浙江)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進士。官至觀察使掌中軍都督府事。長於詩,嘗有句雲:"西岸夕陽紅,燭炬短燒紅,風過花落紅",時人有三紅秀才之稱。事見清光緒《永康縣志》卷八個《文苑》。
應材(?-1180)字伯良,岩後人。紹興二十七年(1157)進士,授衢州教授。後潛心鑽研理學,造詣甚深。宋隆興間,朝廷下詔求賢,應材被舉薦,升任兵部架閣文字,掌管帳籍機密文案。後因老成持重,端莊謹嚴,被帝選為太子春坊,總管東宮內外庶務。宋淳熙初,應材上疏力陳北伐收復中原失地。幾年內,邊境平靜安定。淳熙七年應材病故於軍中。謚安國公。
應象翁:元代判官,字景則,黃岩人。生宋季,嘗隨車若水、黃超然游,時稱聖泉先生。有《聖泉文集》等。
應本仁:元代學者,字本立。以世為宋臣,義不仕元。隱居城南,博學好施。嘗規建義庄,又即其中為義塾。世稱"應家館"。
應良,字原忠,仙居人。正德六年進士。官編修。守仁在吏部,良學焉。親老歸養,講學山中者將十年。嘉靖初,還任,伏闕爭大禮,廷杖。張?總黜翰林為外官,良得山西副使,謝病歸,卒。
應大猷:(1487—1581)字邦升,號容齋。仙居人。明正德九年進士。曾任南刑部主事,參與平定宸濠之亂。後歷廣東參政、僉都御史、吏部右侍郎、官至刑部尚書。卒年九十五。曾巡撫雲南、四川、山東,所至均有政績。
應典:字天彝,號石門,浙江永康芝英人。明正德九年(1514)進士。歷任兵部職方司主、事車駕司主事,承德郎,尚寶同丞等職。應典自鄉試中式考取舉人以後,總是奮然希望自己能達到聖賢境地。創建麗澤祠於壽山,匯集諸生講學。應典為王瓊所器重,委以總攬本部四司政務。居家養母,不希榮利。通籍三十年,在官止一考。

Ⅱ 一位歷史人物的名字

姓李,是十六國時代蜀國的公主。一代梟雄恆溫滅蜀後看他長得漂亮,便納為妾,恆溫的妻子南康長公主十分氣,帶隨從去殺她時,看到她楚楚可憐的小情敵的時候,竟震懾於她的美麗和氣度,說了
一句:「我見尤憐,何況老奴?」,頓成千古名句。於是慚愧而走。

桓宣武平蜀,以李勢妹為妾,甚有寵,常著齋後。主始不知,既聞,與數十婢拔白刃襲之。正值李梳頭,發委藉地,膚色玉曜,不為動容,徐曰:「國破家亡,無心至此,今日若能見殺,乃是本懷。」主而退。

——《世說新語·賢媛》

以下是網上找的。
19與美發女對決——南康長公主

南康長公主最著名的故事發生與情敵「飄柔美發女」之間。
南康長公主嫁給桓溫。人們常常把桓溫和王敦放在一起,他們的共同點很多:都是東晉人,都外表粗豪,都是大將軍,都娶了公主,都想獨攬大權,都想篡位,都未成功病死了。
當時就有人將桓溫與王敦相提並論,桓溫很不高興,他最願意與西晉的將領劉琨比較。劉琨曾經北上征討,奪回西晉土地。桓溫也北伐西征,為東晉爭得大片土地。劉琨在後世並不如桓溫有名,但劉有風度有雄才,成為一時風標。桓溫還喜歡參與文人辯論,愛個詩書畫什麼的,自認是有素養有氣度的將領,不像王敦,是個大老粗。
桓溫北伐的時候,遇到一個巧手的老婢女,一問,是劉琨家從前的歌伎。這個歌伎一見桓溫就潸然淚下,問她為什麼哭,她說:「因為你很像劉琨。」桓溫聽了非常高興,趕緊回屋穿上最帥的衣服,再去喊那個老歌伎來,讓她仔細瞧瞧,是不是真的很像劉琨。這個老歌伎說了一連串可愛而尖銳的排比句:「面甚似,恨薄;眼甚似,恨小;須甚似,恨赤;形甚似,恨短;聲甚似,恨雌。」——就是說你什麼地方都像劉琨,但是你什麼地方都比劉琨差一截。
桓溫聽了大受打擊,回屋一陣風似地把身上的披掛剝下,倒頭昏睡,好幾天悶悶不樂。
老歌伎的相面猶如飛刀,刀刀命中桓溫穴道:他也算一代雄才,但就是差一把火候。「恨」字尤其用得好,表示「可惜啊,可惜」,生來如此,註定這樣,沒法子上得更高了。
和王敦比起來,桓溫要有人味得多。他進攻蜀地成漢國時,船行到三峽,這里沿岸的叢林里有很多猿猴,有個士兵抓到一隻小猴子,這個小猴子的媽媽沿著岸邊隨著船哀號,跟了一百多里,最後看沒什麼希望了,就跳上船死了。士兵剖開猴媽媽的肚子一看,發現她的腸子斷成一截一截的了,證明真有所謂痛苦得「肝腸寸斷」。桓溫聽說士兵中有這樣殘忍的人,很氣憤,將那個逮小猴的士兵好好地懲罰了一頓,攆走了。
桓溫的長相「鬢如反蝟皮,眉如紫石棱」,相貌威武言談磊落。他十八歲時,曾單刀直入,去行刺殺父仇人。仇家三兄弟天天懷揣著刀,預防桓溫報仇,桓溫還是徑直去到仇家府上,殺死了這三兄弟。但這么一個武夫,遇到瘋瘋癲癲的「朋友」挑釁,他能忍就忍,能躲就躲,也有寬容可愛的一面。
有個叫謝奕的,算桓溫的門客,桓溫讓他當了安西的司馬(官名)。這個謝奕,經常跑到桓溫府上來喝酒,喝醉了就把頭巾推到一邊,衣衫不整,又唱又叫,還要追著桓溫拼酒,桓溫無法,只有躲到南康公主的房裡,謝奕才止步了。以後,凡是這個謝奕上門,桓溫就躲到公主房裡,公主滿懷幽怨地說:「要不是這個狂司馬,我怎麼能見得到郎君!」
看來,公主對桓溫還是有感情的。而桓溫,整天忙著成為「偉人」,已經很久不到公主房裡去了。根據江教《辭婚表》「(自從娶了公主)王敦懾氣,桓溫斂威」的說法來看,桓溫是比較怕老婆的,雖然不常到公主房裡去,可也沒敢娶美妾。因為他每次都只有往公主房裡躲,並無其他女人的房間好躲。
不過,他的勢力越來越大,野心越來越大,相應地,小妾的隊伍也越來越大。
他率軍滅掉蜀地的成漢國之後,將皇帝李勢的妹妹納為妾。起初,他把李美女藏在另室,不敢讓老婆知道。但公主不知打哪兒聽說了這事,醋性大發,帶著幾十個仆婦丫頭,有的拿刀子,有的拿棒子,有的拿繩子,氣勢洶洶地往李氏女的屋子走,誓要捉拿這個「媚力四射」的狐狸精。
進到屋裡一看,公主等一乾女人,都驚呆了。這李氏,並不像狐鬼,倒像女神。
李氏正在窗前梳頭,陽光勾勒出她閃閃發光的輪廓,她此時並無任何化妝,頭上也無珠翠,只穿白色的寬大睡袍,飄逸脫俗。特別是一頭長發,一直垂到地上,黑亮飄柔,現代洗頭水廣告也製作不出這么好的發質效果。
再仔細看來,這美發女長得也特別美,膚色像玉一樣溫潤潔白。見到一位高貴主婦來問罪,身邊還有一群穿得花里胡哨一臉兇相的媳婦丫頭,她神情閑定,一點也不瑟縮驚慌,只是凄婉地說:「我本不願意來這里,只是國破家亡,身不由己。如果今天能被您殺死,正合我的心意。」
然後就靜靜地低頭站著,等著被殺。
公主丟了手中的砍刀,上去抱著她說:「阿子,我見汝亦憐,何況老奴!」
意思是:「孩子,我見了你都又愛又憐,何況我家的老東西呢!」
這個故事收入《世說新語·賢媛》,這個賢媛,是指美發女李氏。不過,在這個故事中,最可貴,最有人性的,其實是公主。她是有女性善良天性的人,不允許自己損傷美好——哪怕這美好對自己是不利的。
南康公主脾氣暴烈,又不乏忍讓慈悲,跟她家的「老東西」桓溫倒很相似,正好一對。
桓溫晚年仗著自己功勞大,一直催促皇帝給他「拜九錫」,就是在車馬禮儀方面象徵性的最高待遇。他甚至幻想皇帝將位置禪讓給他。其實那時皇帝已經在一點點削弱他的兵權,何況單就打仗來說,他常常先勝後敗,轉勝為敗,他是自信大於能力的那種人。
桓溫看禪讓不行,就有意奪帝位。他的名言是:「既不能流芳百世,不足復遺臭萬載耶?」可能是看到自己時日不多,有點急了。流芳百世沒有希望了,要抓緊時間遺臭萬年。但正如當年劉家那個老歌伎的判斷,桓溫是註定差一把火候的人。他未及行事就病死了,終年62歲,既沒有流芳百世,也沒有遺臭萬年。
南康長公主比桓溫早死。

Ⅲ 誰來幾個復姓的歷史人物的名字

司馬相如,歐陽修,諸葛亮,上官婉兒,司馬昭,宇文化及,上官儀,夏侯淵 ,夏侯敦,太史慈,鍾離昧,拓跋宏,東方朔,司馬懿,

Ⅳ 姓黑的女名人又哪些

歷史上姓黑的名人:

黑的兒:(生卒年待考),回族,全名黑的兒火者。著名明朝時期西域東察合台汗國汗,黑氏得姓鼻祖之一。
黑的兒火者,東察合台汗國汗,禿黑魯帖木兒汗幼子。

公元1363年其父病卒,都格拉特部異密怯馬魯丁起兵叛亂,掠殺皇室成員,奪汗位。他於危難中為異密忽歹達母子相救,藏匿於天山南部群山中。

公元1379年前後,黑的兒火者隨著異密怯馬魯丁叛亂的失敗,被部眾擁立為汗。在位期間,西與帖木爾王朝聯姻,東征哈喇火州、吐魯番,強使兩地居民皈依伊斯蘭教。

明朝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始遣使至明朝貢。明永元元年(公元1403年),明朝遣官賚璽書,彩幣使其他。不久,黑的兒火者死於東征「聖戰中」。

黑鳴鳳:(生卒年待考),回族,字羽輝,號朝陽;臨清州人(今山東臨清)。著名清朝將領,黑氏得姓鼻祖之一。

黑鳴鳳是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武進士,授侍衛。

其父黑嵩早死,黑鳴鳳事母甚孝。乾隆大帝賜食,黑鳴鳳多揣在懷里。帝潔問其故,黑鳴鳳說:「臣有老母,敢珍此以獻。」因此乾隆大帝特賜他母親食品二盤,黑鳴鳳馳遣奉母。

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乾隆大帝南巡至德州,黑鳴鳳隨從扈駕。黑鳴鳳扈駕至杭州西湖,除浙江提標右營游擊,任象山協副將。

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僧人一念聚眾大嵐山作亂。總督委寧台道處理,被困。黑鳴鳳奉命前去解圍。一念和尚乘舟從海上逃跑。黑鳴鳳曾沿海巡邏,獲巨舟並擒盜賊數百人。其中有被劫商民,黑鳴鳳查明情況,盡予釋放。

黑鳴鳳不僅能武而且善屬文,工書法,對伊斯蘭教義信仰甚虔,嘗以「吾教言性,本乎實有,歸於一真。理有一定,言確可征,與佛氏之虛無,大不相同。苟有卓犖傑出之士,會通翻譯,發明精義,與世共證,稗益斯道,當非淺鮮」。

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春,劉智《天方性理》既成,南遊至杭,黑鳴鳳亟請相見,誦讀《性理》,亟為推崇,說:「三復斯傳,精言妙義,堅卓不磨。大慰予懷。」後他以研讀所得,附志於《性理》各篇之後,還寫了序跋,分別置於全書的首尾。黑鳴鳳把他所序跋和加有附志的本子刻了版,公開問世,這就是漢文伊斯蘭教義書籍有了私人刊本之始。

黑鳴鳳又為《天方性理·本經》五章作注釋五卷,旨在以淺顯的文字解說深奧的道理。這書甚為歷代學者所推崇,認為其功不在劉智原書之下。黑鳴鳳在《自序》中說:「並負笈親聆一齋之指示,庶茅塞少開。遵從有自。」可見黑鳴鳳鳴鳳的解說,是曾經親自受到劉智的指點的。這里的「一齋」,就是指劉智。

黑永德:(生卒年待考),回族,清朝時期山西大同守備。 黑世康:(公元1924~今),土家族;湖北來風人。著名基礎教育家。

中學高級教師。1950年參加革命工作,1952年進修於湖北省教師進修學院數學系;19561965年通過函授學習,先後取得華中師范學院專科、本科文憑。

五十年代在來鳳一中任教,擔任數學教學工作,兼任數學科教研組長;六十年代在來風二中擔任教導主任,兼任數學教研組長,並任兩個班的數學課程。七十年代在來風二中擔任數學教學工作,1978年恢復高考制度以來,任來風二中副校長,兼管教學工作,並任兩個班的數學課程;1984年調人來風一中任教。

工作中曾先後被評為積極工作者,先進工作者,並數次獲得國家民委、國家勞動人事部、國家科普協會、自治州等榮譽證書。七十年代末在縣教委主持的高中一年級教師培訓班任教,給與會學員講授高一數學課,並與其它任課教師一起編寫高一課本習題解答,並裝訂成冊,學員人手一本。
黑冠宇:(公元1934~今),回族;北京人。著名古玩收藏家。
2003年9月,中國鼻煙壺研究會成立,其會長黑冠宇是位儒雅老人,祖輩三代皆經營古玩玉器,打爺爺那一輩起便在京城的玉器行做事了。

父輩一代曾在北京前門廊坊二條開有著名的「德義興珠寶店」,提起黑家珠寶行在當時的京城古玩界可謂數一數二。黑氏經營的古玩鋪子,藏有各式鼻煙壺珍品五六百個。

父親五兄弟在前門廊坊二條經營著「德義興珠寶店」時,只有十四五歲的黑冠宇,便經常在放學後跑去店裡跟著父親學習古玩珠寶的鑒賞與經營之道,十八歲就在父親的指導下正式入了行,成為當時京城玉器行里年齡最小的一位玉器商。

黑家樂:(公元1934~今),回族;河南萊陽人。著名高級統計工作者。
1955年畢業於蘭州大學。現任河南省鄭州市統計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兼任鄭州金秋統計師事務所主任。主要業績:從事經濟工作四十五年,在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和工作實踐經驗,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肯定和群眾的信任。

在市級以上報刊發表文章一百三十多篇,獲市級以上獎勵的達三十三篇。

個人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1992年被國家統計局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所撰寫的論文《鄭州市非國有工業經濟發展狀況研究》被收入《跨世紀領導幹部論》一書;《現階段鄭州市大中型工業企業虧損的成因及擺脫虧損方略》被收人《黨政幹部論》一書;《五年巨變——鄭州解放五十年》一文入編《紀念鄭州解放五十周年專輯》;論文《對鄭州市集體工業提高經濟效益的思考》、《鄭州市工業產成品存貨何其多?》及《對全面提高鄭州市三資工業經濟效益的思考》被收入《中國統計》雜志1996年增刊號;《輝煌的"八五"》被《鄭州宣傳》雜志採用;《工業十年路》、《十四大以來鄭州工業持續增長》等文章被《鄭州經濟》刊登。

黑靜蓮:(公元1938~今),回族;黑龍江哈爾濱人。著名婦科主任醫師。
畢業於哈爾濱醫科大學醫療系。曾任哈爾濱市婦幼保健院科主任。現任哈爾濱市房地局職工醫院婦產科主任。
曾赴毛里塔尼首都努亞克特友誼醫院婦產科從事建院醫療工作。系黑龍江省1993年人大代表。
從事婦科臨床及教學、科研工作三十餘年,熟練掌握婦產科專業技術,對婦產科常見病、多發病及疑難病症的診治積累了豐富的的經驗,造詣頗深,為無數患者解除了疾病痛苦,深受患者的信任和愛戴。
創建哈爾濱市房地局職工醫院婦產科,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對技術精益求精,認真培養下級醫生,高尚的醫風醫德受到同仁的一致好評。
曾被評為局衛生先進工作者。

黑毅:(公元1944~今),回族;湖南常德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醫葯專家。
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葯劑科副主任葯師。
1968年畢業於廣州軍區衛生學校葯劑大專班。1977年畢業於廣東衛生幹部進修學院。現任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葯劑科副主任葯師、廣東葯學院兼職副教授。

曾任廣州軍區第五屆醫學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廣州軍區醫葯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三十多年來,潛心於醫院制劑、調劑工藝與質量檢測、臨床葯理、臨床葯學、葯品管理的研究,具有扎實的理論與實踐技能。勤奮執著,孜孜不倦追求科學,主編了<簡明新葯手冊>、<中毒急診手冊>,參與編寫了《基本葯物臨床應用評價》,<臨床醫護用葯必備>、<醫療護理技術操作常規>等專著。

先後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五十多篇。主研的<眼鏡蛇毒抗肝癌作用的研究>、<醫院臨床常用輸液配伍的研究>獲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等獎勵。

他以學而不厭,悔人不倦為自律,傳道、授業、解惑於一身,先後負責廣東葯學院、廣州中醫院大學、廣州醫高專、第二軍醫大學葯學院的學生實習一百多名,學生達到了較好的學習效果,受到學校的好評。
黑良傑:(公元1952~今),回族;寧夏銀川人。著名中共黨務工作者。

原為北京大學團委副書記,後任中國北方工業集團副總經理。
現任寧夏回族自治區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寧夏貿促會會長。分管工作廳黨務、政務、業務全面工作,分管辦公室、政策法規處、機關黨委等工作。

黑茂海:(公元1954~今),彝族;雲南牟定人。著名中共黨務工作者。
畢業於雲南大學。現任中共雲南省永仁縣縣委書記。

歷任戰士、通訊員、班長、排長、學員、副連職參謀、正連職教員、副營職副中隊長、牟定縣紀委常委、鄉黨委副書記、鄉長、鄉黨委書記兼鄉人大主席、副縣長。

在部隊和地方工作中多次受嘉獎、表彰獎勵,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戰榮立三等功一次。
撰寫的論文《統一思想、明確任務、放手發展、真抓實干,再創永仁工作新局面》被收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黑錦鳳:(公元1955~今),回族;女;天津人。著名圖書管理專家。
1988年畢業於天津電大。現任天津市紅橋區少年兒童圖書館館長。天津市紅橋區社會力量辦學學會理事。紅橋區圖書館學會理事。

任職十幾年來,帶領全館同志為培養少年兒童做出積極努力,培養出一批跨世紀人才。

任職期間連續兩次被評為天津市公共圖書館系統「文明圖書館」稱號;連續兩次榮獲市、區「文明單位」稱號,1992年獲「紅讀」活動先進集體; 1994~1998年連續三次榮獲天津市及本區社會力量辦學先進集體及先進個人。1995年參加全國少年兒童圖書館首次科學評估上了二級館。個人先後被紅橋區文化系統評為先進個人、優秀黨員、文化系統「崗位之星」及「學術、學科、技術帶頭人」,1996年評為「八五」立功先進個人及天津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自從1992年成立文化藝術培訓部以來,為社會培養各種人才。多年來,共辦四百多個班次,一萬八千人次,創收入四十萬元,補貼了事業費不足。

撰寫論文<在改革大潮中,少兒圖書館發展趨勢>獲天津市一等獎,<淺談現階段如何搞好少兒圖書館改革>獲「三北」地區二等獎。論文《淺談少兒圖書館在社會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談少年兒童圖書館讀者工作>、《淺談二十一世紀館員素質》、《少兒圖書館自動化、網路化問題》論文獲全國少兒圖書館工作研討會全國優秀論文獎。《圖書館自動化的回顧與發展》論文在天津市第十屆圖書館學會獲「交流」論文,並獲「三北」地區三等獎。

幾年當中共為館里創收九十二元,為圖書館事業發展做出了努力。

Ⅳ 歷史上姓師的名人

1、師延

師延,上古時期的神話人物。在軒轅之世黃帝,為司樂之官,居中牟縣東南二十里造箜篌(《太平寰宇記卷二》,樂史撰),為中華民族第一位樂神宗祖。

夏末,投奔奔殷商,周武王興師伐紂時,在涉濮水時沉水身亡。今滑縣東南萬古鄉有師延冢。後世子孫以官名為氏,尊師延為得姓始祖。《姓譜》記載,夏、商時代,管理樂技的職官名稱就叫作「師」,如上古時期的師延。。

2、師曠

師曠,字子野,今河北省南和縣迓祜村人(《莊子·駢拇》陸德明釋文),春秋時著名樂師、道家。他生而無目,故自稱盲臣、瞑臣。為晉大夫,亦稱晉野,博學多才,尤精音樂,善彈琴,辨音力極強。

4、師丹

師丹(?-5年),字仲公,西漢琅邪東武(今山東諸城)人,西漢大臣、政治家。哀帝時曾提出「限田限奴」的主張,以緩和日益激化的階級矛盾。後因貴族官僚反對,未能實行。

5、師范

師范(1751——1811),字端人,號荔扉,又號金華山樵。官至望江縣知縣。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正月廾九日生於大理趙州(今彌渡縣寅街鎮)莘野村,嘉慶十六年(1811年)卒於安徽望江旅次。

Ⅵ 歷史上神明中有沒有姓黑齊天大聖

歷史上神明中有沒有姓黑騎天大聖的歷史上,神明中當然有幸黑騎天大聖。

Ⅶ 每個姓氏都有名人,司姓在歷史上有哪些名人

司姓在歷史上的名人有:

1、司臣

春秋時期鄭國貴族司氏的首領,鄭國的士,有智謀。司氏因鄭國當國子駟的為田洫而被強行沒收土地,司臣旋於前563年冬與其他四大貴族發動事變,殺子駟等,劫鄭伯以如北宮。

後子產平亂,司臣出逃宋國。前558年,鄭人索取事變余黨,宋司城子罕以其多智,有意解救之,遂被安置於卞地。

2、司蕃

司蕃三國時期魏國人。初為大司農桓范的下屬,後經桓范舉薦為洛陽平昌門守備。

3、司超

司超大名元城人,五代後期、北宋初期將領。曾任舒州團練、防禦使,統領水軍,屢次參戰,師出有功。

4、司居敬

司居敬是元朝時恩縣人,生活簡朴,為人耿直。至元末為鄒縣尹。他勤政愛民,常到各地查詢民情。

當地縣民當時最大的困難,是要把田賦運到膠州交納,路途遙遠,往返困難。他曾三次上書,要求改運滕縣,終於得到允許。

後來又了解到許多人想讀書,但沒有學校,於是他建造學宮,廣設學田,把自己的藏書也捐給學宮。他離職後,縣民為他刻石,歌頌他的功德。

5、司允德

字執中,元朝時東阿人。自幼失父,伺侯母親以孝見稱。他勤奮讀書,由太學生累官翰林國史院修撰。母卒築廬墓側守孝,有鳴鶴百餘只,翔舞上空,久而始去。後立瑞鶴亭於墓側,以資紀念。

Ⅷ 歷史上姓向的名人有哪些

1、申啟賢(?-1839),字子敬,號鏡汀,延津南街(今河南新鄉)人。清嘉慶七年(1802年)進士,為翰林院庶吉士,後歷任福建道、江西道監察御史、順天府尹、倉場侍郎、禮、戶、吏部侍郎、山西巡撫等職。曾提出禁煙主張,為中國近代禁煙運動開啟先河,他的禁煙義舉在黃河故道廣為傳揚。

2、申佳胤(1602—1644)明末官員,《明史》避雍正皇帝胤禛之名諱而作申佳允,申涵光之父。字孔嘉,又字浚源,號素園,北直隸廣平府永年縣(今屬河北省邯鄲市)人。

崇禎四年進士,歷任知縣、吏部文選司主事、吏部考功司員外郎、南京國子監博士、大理寺評事、太僕寺丞等職。甲申之變,佳胤殉國死節,贈太僕寺少卿,謚節愍。入清,褒揚忠烈,賜謚端愍。有《申端愍公詩集》、《申端愍公文集》傳世。

3、申時行(1535年-1614年),字汝默,號瑤泉,晚號休休居士。明代大臣。明朝中南直隸蘇州府長洲(今江蘇蘇州)人 。嘉靖四十一年殿試第一名,獲狀元。歷任翰林院修撰、禮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兼東閣大學士、首輔、太子太師、中極殿大學士。

4、申包胥(生卒年不詳),風姓,包氏,名胥,因封於申邑,故稱申包胥。是三皇之首包羲王孫,又稱王孫包胥。華夏族,今湖北省京山市人,春秋時期楚國大夫。

前506年,昔日好友伍子胥以吳國軍力攻打楚國,攻入楚都郢,楚昭王出逃到隨。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屍。申包胥逃到山裡,派人責備伍子胥,為復國,申包胥來到秦國請求幫助,一開始不被答應,申包胥便在秦城牆外哭了七天七夜,滴水不進,終於感動了秦國君臣,史稱「哭秦庭」。

秦哀公親賦《無衣》,發戰車五百乘,遣大夫子滿、子虎救楚。吳國因受秦楚夾擊,加之國內內亂而退兵。楚昭王復國後要封賞申包胥,他堅持不受,帶一家老小逃進山中隱居。從此申包胥被列為中國的忠賢典範。

5、申舟(?-前595年),羋姓,文氏 ,名無畏,字子舟,因被封於申,以邑為氏,別為申氏,又被稱為文之無畏、毋畏、文無畏。楚文王的後代 ,春秋時期楚國左司馬。出使齊國過宋國境時被宋國殺害,楚遂興兵伐宋,引發了楚圍宋商丘之戰。

Ⅸ 歷史人物

秦檜的故事

南宋高宗年間。有一天,皇後在後宮設宴,召集各位官太太和貴婦人參加。

席間,御廚端上來一道菜——淮青魚。這種魚因為產量稀少,因此相當名貴。皇後很得意地招呼大家享用,還特別問宰相秦檜的老婆王氏:「你吃過這種魚嗎?」

王氏不假思索,回答道:「經常吃,我們家比這大的淮青魚都有,娘娘您要想吃,我明天就給您進奉幾條。」

王氏以為找到了一個拍皇後馬屁的好機會,回到家裡就把這事對秦檜說了,沒想到秦檜聽後大驚失色,說:「你這個蠢女人,闖了大禍了知不知道?」

王氏生氣地說:「我是為你在宮內鋪路,你不領情還罷了,反過來還責罵我。」

「唉!」秦檜嘆了口氣,也不理王氏,在房裡皺著眉頭來回轉悠。忽然,他的眉頭一展,高聲對外面喊道:「來人啊!去,買幾條大草魚,明天讓夫人送去宮里。」

「什麼?你讓我送草魚?」王氏莫名其妙,「那值幾個錢!而且它雖然看起來像淮青魚,但皇後娘娘可是行家,一看就知道。你想魚目混珠,不要命了?」

「你送淮青魚才真的叫不要命了!聽我的,明天就送大草魚進宮。」秦檜冷冷地說道。

第二天,皇後看到王氏送來的草魚,大笑道:「我昨天還跟皇上說,淮青魚天下珍饈,不信秦愛卿家會比皇家還要多。原來是你給搞錯了,把這些普通的大草魚當成淮青魚了,哈哈哈……」

Ⅹ 歷史上姓杜的反面人物

其實歷史我們現代人不管怎麼去追尋,都不能回到當時那個時候,所謂的反面人物也是史料記載的,是真的還是假的,我們都不敢肯定,所以不要給這些歷史人物加上反面的標簽。但是我認為有一些歷史人物還是給後世帶來了生活、文化帶來了一定影響的,比如姓杜的裡面有一個人,他的出現使得後人如痴如醉,他就是杜康····

閱讀全文

與黑姓歷史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