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著名的歷史故事有哪些神話故事有哪些簡短些的
歷史故事
一、卧薪嘗膽
遠古時候,在北方荒野中,有座巍峨雄偉、高聳入雲的高山。在山林深處,生活著一群力大無窮的巨人。他們的首領,是幽冥之神「後土」的孫兒,「信」的兒子,名字叫做誇父。因此這群人就叫誇父族。他們身強力壯,高大魁梧,意志力堅強,氣概非凡。而且還心地善良,勤勞勇敢,過著與世無爭,逍遙自在的日子。
那時候大地荒涼,毒蛇猛獸橫行,人們生活凄苦。誇父為使本部落的人們能夠活下去,每天都率領眾人跟洪水猛獸搏鬥。誇父常常將捉到的凶惡的黃蛇,掛在自己的兩只耳朵上作為裝飾,抓在手上揮舞,引以為榮。
有一年的天氣非常熱,火辣辣的太陽直射在大地上,烤死莊稼,曬焦樹木,河流乾枯。人們熱得難以忍受,誇父族的人紛紛死去。誇父看到這中情景很難過,他仰頭望著太陽,告訴族人:「太陽實在是可惡,我要追上太陽,捉住它,讓它聽人的指揮。」族人聽後紛紛勸阻。
有的人說:「你千萬別去呀,太陽離我們那麼遠,你會累死的。」有的人說:「太陽那麼熱,你會被烤死的。」
誇父心意已決,發誓要捉住太陽,讓它聽從人們的吩咐,為大家服務。他看著愁苦不堪的族人,說:「為大家的幸福生活,我一定要去。」
太陽剛剛從海上升起,誇父告別族人,懷著雄心壯志,從東海邊上向著太陽升起的方向,邁開大步追去,開始他逐日的征程。太陽在空中飛快地移動,誇父在地上如疾風似的,拚命地追呀追。他穿過一座座大山,跨過一條條河流,大地被他的腳步,震得「轟轟」作響,來回搖擺。
誇父跑累的時候,就微微打個盹,將鞋裡的土抖落在地上,於是形成大土山。餓的時候,他就摘野果充飢,有時候誇父也煮飯。他用三塊石頭架鍋,這三塊石頭,就成了三座鼎足而立的高山,有幾千米高。
誇父追著太陽跑,眼看離太陽越來越近,他的信心越來越強。越接近太陽,就渴得越厲害,已經不是捧河水就可以止渴的了。但是,他沒有害怕,並且一直鼓勵著自己,「快了,就要追上太陽了,人們的生活就會幸福了。」
經過九天九夜,在太陽落山的地方,誇父終於追上了它。紅彤彤、熱辣辣的火球,就在誇父眼前,他的頭上,萬道金光,沐浴在他身上。
誇父無比歡欣地張開雙臂,想把太陽抱住可是太陽熾熱異常,誇父感到又渴又累。他就跑到黃河邊,一口氣把黃河水之水喝乾;他又跑到渭河邊,把渭河水也喝光,仍不解渴;誇父又向北跑去,那裡有縱橫千里的大澤,大澤里的水足夠誇父解渴。
但是,誇父還沒有跑到大澤,就在半路上被渴死了。誇父臨死的時候,心裡充滿遺憾,他還牽掛著自己的族人,於是將自己手中的木杖扔出去。木杖落地的地方,頓時生出大片鬱郁蔥蔥的桃林。這片桃林終年茂盛,為往來的過客遮蔭,結出的鮮桃,為勤勞的人們解渴,讓人們能夠消除疲勞,精力充沛地踏上旅程。
❷ 中國神話故事的歷史文化
神話一般大致分為三類,創世神話、神佛神話、英雄神話。其中尤其以創世神話最為重要。
所謂創世神話,專指時間設定在人類原始時期,記載事物、制度起源的神話。其中一般還粗分為世界起源神話、人類起源神話和文化起源神話等三種。
所謂世界起源神話,指的是記述「世界」、「宇宙」起源的神話。就拿《聖經》為例,其中的〈創世記〉便屬於這一類神話。因為內容論及了大地、太陽、月亮等等宇宙現象的起源。
不過,並不是所有民族的神話都包含有世界起源神話。好比說美國印地安人的神話,就是一部以宇宙已經存在為前提的神話。另外還有一些民族的神話,不只世界起源,就連文化的起源也隻字未提。
可是盡管如此,不論是何種神話,所有神話在開宗明義時,都有一個共通的大主題,那就是宇宙是從「混沌初開」演進到「秩序規則」的。
幾乎所有神話的基本形式都是由混沌中產生大地山河。日本神話就是一個典型的世界起源神話範例。在日本神話中提到,大神用長矛攪拌著泥淖般的宇宙,然後大地生成、山河成形。類似的神話,同樣出現在世界上其他民族的神話當中。
至於所謂的人類起源神話,通常所敘述的,是人類逐漸與動物區隔,然後逐漸成為世界上一個特殊物種的整個過程。比方說敘述人類如何學會使用語言的神話、人類如何懂得用火的神話、人類如何開始築巢架屋的神話、人類如何與動物發生區隔的神話。而這些神話,其實都是一種世界秩序與規則的開始。
透過以上這些神話,人們對世界的歷史演進會有清楚的認識,了解到世界是如何由混沌無知,演變成無數的秩序與規則。
相對於創世神話的紀錄宇宙演化,神佛神話與英雄神話則較具戲劇性,所紀錄的是神佛與英雄們的種種事跡。一般來說,越是文明的地區,創世神話的比例就越少,而相對的神佛神話和英雄神話比例則會反比例增加。這是一種自然趨勢,不過意思並不是說創世神話的內容就因此而減少,而是說因為神佛神話與英雄神話的內容不斷擴增,相形之下,創世神話所佔的比例就少了許多。希臘神話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希臘神話中,創世神話的比例很小,而大量的神佛與英雄故事則經過長期的累積,成為希臘神話中絕大部分的故事。
由於文明地區所流傳的神話比較廣為人知,所以不少人認為所謂的神話,就是指這些神佛與英雄的故事。不過很可惜的是,這類擁有大量神佛與英雄的神話,其實只佔了世界神話中極小的部分;換句話說,這類神話不過是世界神話中的特例,而非常態。
從宗教學的角度來看,神佛神話其實是文明地區知識分子對創世歷史失去了興趣,轉而開始信奉神明的階段性產物。在這個過度階段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所謂的英雄敘事詩。因為隨後知識分子又逐漸對神明失去了興趣,於是轉而崇拜身邊的英雄人物,而英雄神話與英雄敘事詩於焉盛行。
❸ 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大全排列
其實中國的神話更為久遠和健全,但不像希臘神話那樣有一個完整的體系,所以不被世界所廣為接受。還有,以後記住:把神人化的故事叫神話,把人神化的故事叫傳說。盤古開天地之後有三個正神:伏羲氏、神農氏和燧人氏,也就是司馬遷所謂的「三皇」,即分別是天皇、地皇和人皇(也有說是泰皇)。伏羲和女媧是兄妹,也是夫妻。伏羲氏的後人里有一個名人是羲和,有人說羲、和是雙胞胎兩個人,也有人說是一個人,反正羲和將占卜術和水稻的種植發揚光大了。神農就是那個嘗百草的,對後世的醫葯和農作物的耕種有很大的影響。神農氏的後人里也有一個名人就是炎帝,是黃帝之前勢力最大的一個首領。燧人氏就是教會了人們使用火種,沒什麼有名的後人。以上為神話部分,下面是關於傳說的:司馬遷《史記》中還說到了「五帝」,分別是:少昊(伏羲氏)、歂禑(高陽氏)、帝嚳(高辛氏)、堯(陶唐氏)、舜(有虞氏)黃帝是第一個將中原所有部落統一指揮的人,促進了以後的封建集權,並將中原各部統一稱為「華夏族」。生有25子,之後的五帝,以及夏商周的絕大多數帝王都是黃帝的後裔,又因為之前炎帝的勢力最大,大多數的人口都是以前炎帝的臣民,所以之後將華夏人稱為炎黃子孫。也就是說,炎帝和黃帝是人,而神農和女媧是神,他們之間沒有非常必然的聯系……蚩尤是炎帝手下的大將,因為炎帝兵敗後歸順了黃帝,蚩尤不服,想帶領舊部卷土重來,在逐鹿被黃帝打敗,寧死不降,就被殺了。黃帝敬他的氣節,就追封蚩尤為「兵主」、「戰爭之神」。後羿是南方巨人族的一個首領,巨人族之前還有一個有名的首領就是誇父,和炎帝黃帝沒什麼關系,因為那時中原華夏認為南方為蠻夷之邦,少有往來。最後,玉帝和八仙過海之類的是中國的道教中的傳說,與中國神話沒有任何瓜葛,宗教的事情一定會引用一些神話,但不能將其完全取代……
❹ 中國十大神話故事是那些
中國十大神話故事有盤古開天、女媧造人、神農嘗百草、誇父逐日、精衛填海、後弈射日、嫦娥奔月等。
1、女媧造人
女媧乃大地之母,萬物之神。
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焱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水。蒼天補,四極正;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
2、誇父追日
傳說在黃帝時代,誇父族有一個首領。他也像我們小時候一樣,是一個好奇心非常重的寶寶,看著太陽他就總想探究這個太陽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要給這個問題就是一個答案,他邁著腳步就朝著太陽出去,可是無論他怎麼追怎麼追一直都追不到,直到最後我幹了黃河和渭河的水渴死在大澤邊上。
3、女媧補天
中國上古神話傳說之一,創世女神女媧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相傳女媧摶土造人,並化生萬物,使天地不再沉寂。女媧氏,開世造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她是一位美麗的女神,身材像蛇一樣苗條,以致有些神話學家堅稱她根本就是蛇身。
女媧補天的故事和女媧造人的故事一樣,都是中國人家喻戶曉的。女媧時代,隨著人類的繁衍增多,社會開始動盪了。後人將水神共工氏和火神祝融氏在不周山大戰,結果共工氏因為大敗而怒撞不周山為由,銜接女媧熔五彩石以補天等一系列轟轟烈烈的動人故事。
4、精衛填海
傳說精衛是黃帝的女兒,有一天,她前往東海遊玩的時候,不小心溺死在東海中。由於無辜枉死,精衛心中怨念很深,於是就常常從西山叼來木石,扔在東海裡面,想要填平東海,以報自己無辜枉死之仇。
5、絕地通天
顓頊是黃帝的孫子,在黃帝退位之後顓頊就繼承了他爺爺的帝位。登上帝位的顓頊看到蚩尤刑天共工誇父之流,經常利用人間跟天上交通便利,常常從天梯下去蠱惑下界的民眾叛亂。
於是顓頊一氣之下就派人斬斷了天梯,決斷了天和地的通道,從此神不能隨便下界,人也再也不能隨便上天。
6、後羿射日
傳說在帝俊執政期間,他和他正房羲和生了十個太陽兒子,這十個兒子非常調皮。
有一天,這十隻金烏趁母親不在的時候偷偷溜出去遊玩。可是這十隻金烏的遊玩不是普通的遊玩,他們的遊玩給人間造成的現象就是十個太陽一起出現在天上。
可能因為孩子是在叛逆期不聽父母的話吧,不知為何帝俊沒有叫他的妻子羲和去把十個兒子領回來,反而叫了一個名叫大羿的天神下界收拾他們。
大羿下界後也不含糊,拉弓射箭一下一口氣射就射死了九隻金烏。可能帝俊只是想嚇嚇十個兒子,沒想到大羿是這么認真一下子,一下子就殺了他九個兒子。
就這樣,原本天神出生的大羿就再也不能上天。後來連功績也被一個擅長於射箭的有窮國國王竊取了,變成了後羿射日。
7、神農嘗百草
神農氏本是三皇之一,出生在烈山的一個石洞里,傳說他牛頭人身。由於他的特殊外形和勤勞勇敢,長大後被人們推為部落首領,因為他的部落居住在炎熱的南方,稱炎族,大家就稱他為炎帝。
有一次他見鳥兒銜種,由此發明了五穀農業,因為這些卓越的貢獻,大家又稱他為神農。
他看到人們得病,又到都廣之野登建木上天帝花園取瑤草而遇天帝贈神鞭,神農拿著這根神鞭從都廣之野走一路鞭一路回到了烈山。神農嘗百草多次中毒,都多虧了茶解毒。因誓言要嘗遍所有的草,最後因嘗斷腸草而逝世。
8、嫦娥奔月
有關恆娥的神話傳說,見於商代至戰國時的典籍《歸藏》,其中對照卦象解釋可能為夫妻,東漢高誘註解《淮南子》明指出嫦娥是後羿之妻。後羿的妻子恆娥,因漢代人避劉恆的諱,之後名字改為嫦娥(一作常娥)。
該典故講述了嫦娥被逢蒙所逼,無奈之下,吃下了仙葯西王母賜給丈夫後羿的兩粒不死之葯後飛到了月宮的事情。
9、鯀竊熙攘
傳說鯀也是黃帝的後裔,可能他生來就有點爹爹不疼媽媽不愛的感覺,加上治水又不肯動腦筋只知道用填堵的方法,不僅沒能將水患治理反而讓洪水越來越泛濫。
可是偏偏鯀還有一副菩薩心腸 ,見不得天下蒼生飽受洪災之苦,於是偷偷的趁黃帝外出的時候盜取了他的息壤用於治理洪水。
鯀盜竊熙攘的事還是被鯀帝發現了,於是派下屬將鯀殺死在羽山,並收回了息壤。
10、愚公移山
有一個叫愚公的人覺得擋在他家門口的太行和王屋兩座太礙事了,不方便出行。
於是,在他年紀快到90歲的時候,帶領著他的兒子、孫子,以及村裡的百姓一起想要把太行和王屋兩座山鏟平。
這個異想天開的想法,遭到了一個有智慧老人的嘲笑,這個老人說他,你簡直太愚蠢了,就憑你剩下的歲月和殘余的力氣,連一棵草都拔不動,又怎麼能把這么多的泥沙土石撼動?
愚公聽後,長嘆著說,即便我死了,我還有兒子呀,我兒子死了,我還有孫子,孫子死了,孫子又有兒子呀,子子孫孫無窮無盡,可是山卻不會再長,我們無數帶人挖下去難道都把它挖不平嘛?
愚公的精神感動了上天。
天帝聽說這件事之後就派大力神誇娥氏的兩個兒子,背走了那兩座大山。
(4)中國神話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神話的產生還取決於當時的社會性質。當時人們必須依靠集體,共同獲得生活資料,抵禦野獸和敵人;勞動所得有限,必須平均分配。在原始公社制度下,人與自然的主要矛盾,成為人民注意的中心。因此,解釋自然和制服自然,就成為神話的主要內容。
同時,由於人們的利益一致,在集體生產中涌現出來的技藝超群、勇敢剛強的人物,受到全體成員的崇敬,其被賦予神奇的能力而成為神或半神。在他們身上,寄託了原始人制服自然的願望。
有一部分神話表現了部落間的戰爭。這部分神話主要產生在原始公社制的後期。當時公社制趨於解體,但部落間為了佔有生活資料而產生的斗爭仍是全民的事業。戰爭的勝利和領導者的業績被看作集體的威力和光榮的標志。因此,人們同樣自發地通過幻想把戰爭過程和指揮者予以神化,使這部分故事成為神話的一個組成部分。
由此可見,神話所反映的是原始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它是一種反映現實的觀念形態,也是產生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築。只是由於神話反映客觀世界是通過人類童年期自發的、幼稚的幻想的折光,因而呈現出獨特的形態。
❺ 中國歷史神話故事
中國歷史神話故事抄有以下這些:
1、歷史:破釜沉舟,卧薪嘗膽,草木皆兵,紙上談兵,負荊請罪,完璧歸趙,晏子使楚,程門立雪,三顧茅廬,圍魏救趙,樂不思蜀,望梅止渴,老馬識途,洛陽紙貴,指鹿為馬,聞雞起舞,高山流水,胸有成竹,覆巢無完卵,楚河漢界
。
2、神話: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女媧補天,後羿射日,嫦娥奔月,共工怒觸不周山,誇父逐日,精衛填海,大禹治水,鑽木取火,神農嘗百草,倉頡造字,刑天舞干戈,黃帝戰蚩尤,八仙過海,哪吒鬧海
。
3、寓言:揠苗助長,掩耳盜鈴,亡羊補牢,守株待兔,驚弓之鳥,葉公好龍,南轅北轍,鄭人買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濫竽充數,邯鄲學步,東施效顰
,班門弄斧
,狐假虎威,
刻舟求劍,買櫝還珠。
❻ 中國歷史神話故事有哪些
中國歷史神話故事有以下這些:
1、歷史:破釜沉舟,卧薪嘗膽,草內木皆兵,紙上談兵,負荊請罪容,完璧歸趙,晏子使楚,程門立雪,三顧茅廬,圍魏救趙,樂不思蜀,望梅止渴,老馬識途,洛陽紙貴,指鹿為馬,聞雞起舞,高山流水,胸有成竹,覆巢無完卵,楚河漢界 。
2、神話: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女媧補天,後羿射日,嫦娥奔月,共工怒觸不周山,誇父逐日,精衛填海,大禹治水,鑽木取火,神農嘗百草,倉頡造字,刑天舞干戈,黃帝戰蚩尤,八仙過海,哪吒鬧海 。
3、寓言:揠苗助長,掩耳盜鈴,亡羊補牢,守株待兔,驚弓之鳥,葉公好龍,南轅北轍,鄭人買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濫竽充數,邯鄲學步,東施效顰 ,班門弄斧 ,狐假虎威, 刻舟求劍,買櫝還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