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哪些是歷史人物

哪些是歷史人物

發布時間:2021-02-26 05:14:19

⑴ 有哪些歷史人物故事

莊子的故事《有用和無用》。

莊子行走在山林間,看見一棵大樹,枝葉茂盛,但一些伐木工人卻坐在樹下休息,並不砍那棵樹;莊子就問:「眼前就有—棵大樹,你們為什麼不砍呢?」

「大是大,卻一點用也沒有。」伐木工人說,「它長得彎彎曲曲的,做棟梁不合適,做傢具也不合適。」

莊子感嘆道:「這棵樹因為形態不好,才得以享盡天年呀!」

下了山,莊子去拜訪住在山腳下的一位朋友。朋友見了莊子十分高興,便叫童僕殺只鵝來款待莊子。童僕問道:「兩只鵝,一隻會叫,一隻不會叫,殺哪只?」

主人說:「會叫的留著看家,不會叫的沒什麼用,就殺它好了。」

過了一天,莊子的學生就這兩件事很疑惑地問莊子說:「昨天在山林中看到的大樹,因為形態不好才得以享盡天年,現在,主人的鵝卻因為不會叫而被宰殺,在有用與無用這兩者間,老師您要選擇哪一個?」

莊子笑著說:「我將處在有用與無用之間。有用與無用之間,看起來好像近似於道,其實不然,所以還是難免有牽累。如果真能順乎自然而遨遊於世事之外,就不會這樣了。

不受稱譽也沒有非議,應世時或顯現如龍或屈曲如蛇,跟著時勢變化,不願為了特定的目的而受限;處世時或進或退,與自然相和順,自在地遨遊在萬物的根源;主宰萬物而不被外物所役使,這樣哪會有什麼牽累呢!這是神農、黃帝治世的法則呀!

「至於萬物的私情,人類的習慣對此就不是這樣了。有聚合就有分離,有成功就有毀損,有銳利就有挫傷,有尊貴的就有被排擠的,有有作為的就有有欠缺的,賢能的人會遭到算計,不肖的人也會被欺侮,所以怎能偏執於任一方呢?悲哀呀!學子們要謹記,只有順乎自然才是理想的境界呀!」

哲理點撥:當我們以無用來看待一件事物時,必須知道自然造物不是只為了供人類役使,而是別有所用。而這無用之用的妙處正待人轉換立場去體會。

(1)哪些是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莊子,名周,戰國時期宋國蒙人。戰國中期道家學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庄學的創立者,與老子並稱「老莊」。

莊子因崇尚自由而不應楚威王之聘,僅擔任過宋國地方的漆園吏,史稱「漆園傲吏」,被譽為地方官吏之楷模。最早提出的「內聖外王」思想對儒家影響深遠。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陰陽」,其「三籟」思想與《易經》三才之道相合。

其文想像豐富奇特,語言運用自如,靈活多變,能把微妙難言的哲理說得引人入勝,被稱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其作品收錄於《莊子》一書,代表作有《逍遙游》《齊物論》《養生主》等。

中國歷史上著名人物有哪些

1、武則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 ),自名武曌 ,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82歲),與漢朝的呂後並稱為「呂武」。

武則天為荊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歲時,進入後宮,為唐太宗才人,獲賜號「武媚」 。唐高宗時封昭儀,後為皇後,尊號「天後」,與高宗並稱「二聖」。高宗駕崩後,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後臨朝稱制。

2、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又名趙正(政)、秦政,或稱祖龍 ,秦莊襄王之子。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今邯鄲),並在此度過了少年時期。前247年,13歲時即王位。前238年,22歲時,在故都雍城舉行了國君成人加冕儀式,開始「親理朝政」。

除掉呂不韋、嫪毐等人, 重用李斯、尉繚,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39歲時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強大國家——秦朝,並奠定中國本土的疆域。

3、孛兒只斤·鐵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族乞顏部人。大蒙古國可汗,世界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生於漠北斡難河上游地區(今蒙古國肯特省),取名鐵木真。淳熙十一年(1184年)前後,成為蒙古乞顏部可汗,一步步統一蒙古諸部。

開禧二年(1206年),建立大蒙古國,尊號「成吉思汗」(Genghis Khan),頒布了《成吉思汗法典》。多次發動對外戰爭,征服西達中亞、東歐的黑海海濱地區。寶慶三年(1227年),興兵征伐西夏,途中去世,秘密安葬。

4、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

年號康熙。蒙古人稱他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語「平和寧靜」之意,為漢語「康熙」的意譯)。西藏方面尊稱為「文殊皇帝」。順治帝第三子,母親為孝康章皇後佟佳氏。

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執政初期,國內國際形勢非常嚴峻。面對嚴峻局勢,他堅持大規模用兵,以實現國土完整和統一。

5、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深受黃老列庄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⑶ 歷史人物故事有哪些

一:第一個皇後不是秦始皇的老婆!
說到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皇後,肯定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秦始皇的皇後,但其實不然,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後是漢高祖劉邦的皇後呂雉,秦始皇雖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但當年秦始皇並沒有立皇後,這個事情在歷史上也是一個謎團,秦始皇的母親趙姬,當年和大臣呂不韋來往密切,所以民間也有傳說,秦始皇是趙姬和呂不韋的孩子,並不是秦始皇父親子楚和趙姬所生,關於秦始皇為何不立皇後這個事情,我想可能和秦始皇小時候母親的經歷有關系,導致了秦始皇不再相信女人,所以後面就連公子扶蘇的生母是誰,史書上都沒有確切的記載,所以直到秦國滅亡,直到後面的秦二世胡亥、秦三世子嬰都沒有立皇後!
二:聖旨的顏色!
說到聖旨,相信大部分人都只是在電視上見過真正見過聖職的人,估計沒有幾個,但是說到聖旨的顏色,我相信大部分人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黃色或者是金黃色,因為現在很多電視劇裡面演的甚至都是金黃色或者是黃色,但其實真正歷史上的聖旨分很多種顏色,並不是只有金黃色或者是黃色,並且真實歷史上的聖旨顏色和你的官階品級直接掛鉤,一般如果你是五品以上的官員,那麼可能會是金黃色的聖旨,如果你是五品以下的官員,可能就直接是白色的白綾,並且我們熟知的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個是明朝以後的聖旨上面才會這樣寫,在明朝之前,甚至上並沒有這一句話所以現在大家看電視的時候,也要帶著一定的理性心理去看!
三:歷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帝!
黃帝是中國古代封建政權中最主要的一個人,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秦朝以後開始實行了皇帝制度,這一制度從此一直延續到我國最後一個封建政權清朝,中國封建皇帝制度一共影響了中國上千年的時間,中國歷史上大約一共出現了400多位皇帝,那麼這其中哪一個才是活得最長的皇帝呢?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會是清朝的乾隆皇帝,他一共活了89歲,但其實不然,中國歷史上活得最久的皇帝是,南越武帝趙佗,據記載趙佗從公元前203年繼位,一直活到公元元前137年,趙佗這一生活了103歲左右,趙佗年輕的時候是秦朝的一個大將軍,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平定南越,趙佗當年是隨行的副帥,戰爭勝利後,趙佗便留在了這里,趙佗一共治理嶺南81年,他一直活到了漢武帝建元四年,也就是公元137年的時候去世,所以趙佗才是中國歷史上活得最久的皇帝
四:唐朝時期熊貓就出國了!
熊貓是中國的一級國寶,現在很多的外國都希望引進中國的熊貓,就是因為熊貓憨態可掬的表情和動作非常討人喜歡,所以我國在外交上也經常向一些國家「外借」熊貓,其實這樣的事情並不是現代才發生,中國歷史上最早「外借」熊貓發生在唐朝,去《舊唐書》記載,公元前685年,日本遣唐使來華訪問唐朝,向唐朝學習先進的政治制度和經濟模式,當時的皇帝是唐睿宗李旦,其實實際掌權的是武則天,為了表示自己大國的友好,就送給了日本的天武天皇兩只熊貓,並由遣唐使一並帶回日本,這個就是最早的「熊貓外交」!
五:為一個因為「古稀之罪」被處死的人!
曾經在乾隆年間發生了一起非常有趣的案例,公元1781年的時候,已經退休在家的原大理寺卿尹嘉銓,為了給自己的父親申請一個從祀文廟的待遇,於是他就上書乾隆,但隨後就被乾隆判處了死刑,原因是當年尹嘉銓在奏摺中說自己是古稀老人,在這之前乾隆已經詔告天下,自己才是古稀老人,乾隆用了古稀老人這個稱號,肯定是不允許其他人在用這個稱號,所以尹嘉銓的這個行為就是公然與皇帝搶名號,最後乾隆直接把尹嘉銓判出來絞死,罪名就是古稀罪,尹嘉銓也成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被古稀罪處死的人!

⑷ 歷史人物有哪些

歷史的人物也有很多很多。有司馬光。司馬遷。李廣。李白。蘇軾還有把岳飛等等等等。

⑸ 中國著名歷史人物都有哪些

1、項羽:名籍,字羽,泗水下相(今江蘇宿遷市區)人。秦末農民起義領袖,傑出軍事家,楚國名將項燕之孫。勇猛好武,早年跟隨叔父項梁在吳中起義反秦。項梁陣亡後,率軍渡河援救趙王歇。

巨鹿之戰,擊破章邯和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領軍滅亡秦國。自稱西楚霸王,定都於彭城(今江蘇徐州市),大封滅秦功臣將領,擁立六國貴族後代為王。漢王劉邦從漢中出兵,掀起歷時四年的楚漢之爭。

2、李時珍: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葯學家。後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醫院判,去世後明朝廷敕封為「文林郎」。

李時珍自1565年起,先後到武當山、廬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廣、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葯物標本和處方,並拜漁人、樵夫、農民、車夫、葯工、捕蛇者為師,參考歷代醫葯等方面書籍925種,考古證今、窮究物理」,記錄上千萬字札記,弄清許多疑難問題。

3、李鴻章: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安徽省合肥人,世人多稱「李中堂」,因行二,故民間又稱「李二先生」。本名章銅,字漸甫或子黻[fú],號少荃(泉),晚年自號儀叟,別號省心。

作為晚清重臣,李鴻章是淮軍和北洋水師的創始人和統帥、洋務運動領袖之一,建立了中國第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師,官至東宮三師、文華殿大學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爵位一等肅毅伯。

4、王莽:字巨君,魏郡元城人,西漢權臣,新顯王王曼長子、西漢孝元皇後王政君侄,篡奪皇位。新朝開國皇帝,公元8年至23年在位。王莽為西漢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員,古代史學家以「正統」的觀念,認為其人雖然謙恭儉讓,禮賢下士,實際上卻是沽名釣譽之輩。

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漢末年,在漢哀帝早亡、皇權旁落的情況下,王莽乘機竊取大權。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漢建新,建元「始建國」,宣布推行新政,史稱「王莽改制」。

5、郭子儀:字子儀,華州鄭縣人。唐朝傑出名將,政治家、軍事家。早年以武舉中第,入仕從軍,累遷九原太守,未受重用。安史之亂爆發後,拜朔方節度使,率兵勤王,收復河北和河東地區,拜兵部尚書、同平章事。

至德二年(757年),輔佐廣平王李俶收復兩京,遷司徒,封代國公。乾元元年(758年),拜中書令。乾元二年(759年)五月,承擔相州兵敗之責,罷職賦閑。

⑹ 歷史人物有哪些

《陳化成》一百多年前,英國侵略軍進范吳淞要塞。江南提督陳化成率領上內海軍民英勇抵抗。由於清政府的容錯庸和怯懦,陳化成陷入孤軍作戰的境地,最後糧盡援絕,為國犧牲。陳化成的英雄行為,在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侵略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蘇武》:蘇武奉了漢武的帝命令,出使匈奴,被單於扣留。單於千方百計地脅迫他投降,但他在冰天雪地北海邊,忍受著長期的苦難,不肯屈膝。蘇武不畏艱苦的精神和高貴的民族氣節,為後人所稱頌。《於謙》:於謙,明代一位傑出的民族英雄。當時,北方的瓦剌部族侵犯明朝,在「土木堡」將明英宗浮去,明廷大震,於謙率領軍民,保衛北京,終於把強敵擊敗,英宗也被送回。朝中的奸臣懷恨於謙,借英宗、代宗爭奪的時機殺害了他。可是於謙忠勇為國的事跡,直至今天一直為人們所稱頌,留有著名的《石灰吟》

⑺ 什麼叫歷史人物

歷史人物:它指在歷史發展中起過重要影響,在歷史長河中留下足跡,對人類歷史起到推動作用的人物,考古學佐證。
評價歷史人物是研究歷史的一個重要部分,這個也是社會科學研究的重要內容,考古學佐證。歷史簡單的概括:以前發生的對社會發展有重要作用的事,歷史人物也就不難理解了,當然就是在這些事件中起主導作用的人了。歷史人物是構成歷史的重要要素,構成歷史的要素有很多,如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如果單講事物,在事物裡面,人便是非常重要的要素。

⑻ 中國偉大的歷史人物有哪些

1、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秦莊襄王之子,中國歷史上著名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政治人物,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榜》排名第十七位。

6、鄧小平(1904-1997),現代「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真正使中國走向偉大復興的不是孫和毛,而是鄧小平。改革開放帶來了現代工業和現代文明,這改變著中國的命運,也改變著中國人的思想觀和價值觀,影響深遠!鄧小平實際上是中國歷史最成功的改革家之一。

⑼ 中國著名的歷史人物有哪些

1、孔子

他為一民族整個的封建的歷程確定了包括:文化,思想,道德等全方位的規范法則。即使身處世紀的我們已然能體會,這位先哲對我們華夏文明的原創力。

2、贏政

正是從他開始我們有了皇帝這樣的一個概念,也正是由他開始我們有了統一這樣的概念。

3、毛澤東

他的思想,他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學全才,以及他的性格都是我們民族不可多得的才富,更重要的是,正是他和他的戰友把中國從死潭中拉出來帶入了正軌。

4、老子

老子是中國歷史上最了不起的哲人,而且他的以「無為」為核心的哲學思想已傳播到了這個星球上的各個角落,老子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

5、孫中山

他是我們的國父,是中國近代化的開創人,正是他為我們推翻了背負在我們民族身上漫無邊際的封建歷程,從此我們有了共和和民主。

(9)哪些是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1、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 [3] 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

2、孔子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前後達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孔子曾問禮於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3、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閱讀全文

與哪些是歷史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