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李亮歷史人物

李亮歷史人物

發布時間:2021-02-26 04:46:33

『壹』 中國歷史上被稱為詩鬼的是誰

詩鬼李賀
李賀(790-816),字長吉。晚唐詩人。福昌(今河南宜陽)人。祖籍隴西,自稱「隴西長吉」。家居福昌昌谷,後世因稱他為李昌谷。李賀為唐宗室鄭王李亮的後裔,但其家已沒落。他「細瘦通眉,長指爪」,童年即能詞章,15、16歲時,已以工樂府詩與先輩李益齊名。一生體弱多病,27歲逝世。今存詩242首。他的詩作有諷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會現象的,如《秦王飲酒》、《猛虎行》、《金銅仙人辭漢歌》;有發憤抒情的,如《開愁歌》、《致酒行》、《浩歌》等;有寫神仙鬼魅的,如《夢天》、《天上謠》、《古悠悠行》等;有詠物等其他題材的,如《李憑箜篌引》、《馬詩二十三首》等。李賀詩的藝術特色是想像力非常豐富奇特,句鍛字煉,色彩瑰麗。如「羲和敲日玻璃聲」、「酒酣喝月使倒行」、「銀浦流雲學水聲」等匪夷所思的奇語,比比皆是。據統計,他的作品中出現「死」字20多個,「老」字50多個。尤其是寫神仙鬼魅的作品,常常讓人感到幽靈出沒,陰森可怖。因此,後人稱李賀為「詩鬼」。

『貳』 姓李的詩人有哪些人

1、李商隱 (唐朝詩人)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溪)生,又號樊南生,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焦作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今河南鄭州滎陽市),晚唐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李商隱又與李賀、李白合稱「三李」,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

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以《錦瑟》為代表)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

2、李白(唐代著名浪漫主義詩人)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深受黃老列庄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3、李煜 [lǐ yù](南唐後主)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漢族,生於金陵(今江蘇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銅山區),南唐最後一位國君。

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庄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又受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其亡國後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

4、李清照(宋代女詞人)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約1155年),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後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

5、李賀(唐代詩人)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是「長吉體詩歌開創者。」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後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淵的叔父李亮(大鄭王)後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有《雁門太守行》、《李憑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

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 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一個代表者。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對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雲壓城城欲摧」,「雄雞一聲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賀的詩作想像極為豐富,經常應用神話傳說來托古寓今,所以後人常稱他為「鬼才」,「詩鬼」,創作的詩文為「鬼仙之辭」。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後,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

『叄』 求歷史或現代帶「亮」的名人名字

諸葛亮。
孫亮。
諸葛靚。(這個應該是吳國後期的,有一點印象。)
張良。
張梁。
張亮。

『肆』 世界上最老的人是誰

陳俊,我國福建省永泰縣人,生於公元881年,卒於公元1324年,活了443歲,是歷史記載中最長壽的中國人。

當年,陳俊行醫到永泰,看見湯泉村(今稱永泰縣梧桐鄉湯埕村)山青水秀,溫泉遍布,好山好水,就留下。陳俊為人正直,樂為鄉里做好事,受到鄉人的敬重。到了晚年,他無法自食其力,「子孫無有存者,鄉人輪流供養」。後來,老人年歲不斷增高,肌體逐漸萎縮,身軀變得愈來愈小,「形如小孩」。陳俊活到四百多歲的時候,整個體重,只剩下不到十斤(五公斤)。行動十分不便,於是眾鄉鄰就用麻竹編制了一個特大的菜籃子裝著老人,由供養人輪流抬著進出家門,因此鄉鄰們都稱他為「菜籃公」。湯泉村人看到陳俊老人這樣高壽,感到非常稀奇,都把他當成世間寶貝來供養,甚至是當成神明附體來看待。平時,鄉親們連到田間勞動,怕老人孤單,都喜歡把老人帶到田邊地頭,一邊勞動,一邊與之聊天,餓時喂以人乳,彼此之間關系非常密切。

陳俊去世後,鄉鄰們將他的遺骨塑像安放在湯泉廟作為紀念,並譽稱為「小彭祖」(傳說彭祖活了800多歲)。陳俊生平事跡被刻在一塊木牌上,從元朝一直保留到清代。「菜籃公」的名字和傳說至今仍在永泰縣一帶廣為流傳。當然,陳俊活到443歲只是縣志中的記載,至於科學性如何,現在就不得而知了。

拓展內容:

長壽就是指壽命長。人可以無窮進階,人的可塑性、和可改造性很強。

人活多大年齡為長壽?據古籍記載,人的自然壽命(天年)當在百歲以上。明·張介賓《類經·卷一·攝生類一》註:「百歲者,天年之概。」俗語有「百年以後」,即指死亡。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一些有趣的壽稱鮮為人知。喜壽:七十七歲,因「喜」的草書近似豎寫的「七十七」故稱。米壽:八十八歲,因「米」字拆開來剛好是數字「八十八」故稱。白壽:九十九歲,因「白」字乃「百」字缺「一」,故稱。茶壽:一百零八歲,因茶字的草字頭即雙「十」,相加即「二十」,中間的「人」分開即為「八」;底部的「木」即「十」和「八」相加即「十八」。中底部連在一起構成「八十八」,再加上字頭的「二十」,一共是「一百零八」,故稱。

中醫經典著作《素問·上古天真論》雲:「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

書法家王靖先生作品《長壽》

書法家王靖先生作品《長壽》

。……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期德全不危也。」《靈樞·天年》雲:「黃帝曰:人之壽百歲而死,何以致之?……百歲,五臟皆虛,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矣。」

《尚書·洪範》篇雲:「五福:一曰壽。」漢·孔安國《傳》(《注》)雲:「百二十年。」唐·孔穎達等《正義》(《疏》)雲:「人之大期,百年為限。世有長壽雲『百二十年』者,故《傳》以最長者言之,未必有正文也。」又,古人將壽命的長短分為上、中、下三等,但具體年齡說法不一。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雲:「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唐·孔穎達等《正義》雲:「上壽百二十歲,中壽百,下壽八十。」《養生經》雲:「黃帝曰:上壽百二十,中壽百年,下壽八十。」《莊子·盜跖》雲:「人上壽百歲,中壽八十,下壽六十。」《太平經·解承負訣》雲:「凡人有三壽,應三氣,太陽、太陰、中和之命也。上壽一百二十,中壽八十,下壽六十。」

《呂氏春秋·孟冬紀第十》雲:「人之壽,久之不過百,中壽不過六十。」

看來,將60歲作為長壽的年齡,下限太低,絕大多數不一定認同。而過百歲者雖有之,但終屬少見。80歲作為長壽的最低年齡,多能認同與接受。

祝福長壽、吉祥健康的中國畫作品很多,有齊白石《長壽圖》,吳昌碩《松鶴》,朱宣咸《人長壽》、《壽桃》,婁師白《長壽圖》等。



『伍』 花木蘭是哪個朝代的人 歷史上李亮是花木蘭的丈夫嗎 百家號

目前對木蘭生活時代有三種說法:一是漢代;二是南北朝;三是隋唐。
木蘭的內婆家姓趙容,是柘城縣人,她的未婚夫叫趙俊生,到了前線,元帥分配木蘭上陣殺敵,趙俊生被分去押運糧草。木蘭在戰場上屢立戰功,被提拔為陣前將軍,木蘭繼續上陣殺敵,直到取得了最後的勝利。邊關平定之後,朝廷傳旨,把邊關的將士論功行賞後一批一批地撤回,讓其復員回家。木蘭和趙俊生雖然功勞卓著,也不受朝廷的封賞,趁機以雙親年老多病為由徵得了元帥的同意,一道回到了家鄉商丘,為雙親盡孝,同時完成了自己的終身大事。
李亮只是電視人物

『陸』 歷史上,花木蘭與李亮隋朝滅亡後的生活如何

歷史上應該是皇帝逼婚,木蘭不從而被賜死~~比文學虛構悲壯多了~~

『柒』 歷史上李賀的簡介

簡介: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專(今河南洛陽屬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後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後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 。有《雁門太守行》、《李憑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一個代表者。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對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雲壓城城欲摧」,「雄雞一聲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賀的詩作想像極為豐富,經常應用神話傳說來托古寓今,所以後人常稱他為「鬼才」,「詩鬼」,創作的詩文為「鬼仙之辭」。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後,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
李賀長期的抑鬱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捌』 歷史人物 猜一猜

鑿壁偷光(猜一歷史人物)____________諸葛亮(孔明)

閱讀全文

與李亮歷史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