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濫竽充數的歷史人物

濫竽充數的歷史人物

發布時間:2021-02-26 04:05:39

㈠ 濫竽充數的主人公是誰

南郭先生。

㈡ 濫竽充數的歷史人物是什麼一鼓作氣的歷史人物是什麼指鹿為馬的歷史人物是什

濫竽充數:齊宣王 南郭先生
一鼓作氣:魯庄公 曹劌
指鹿為馬:秦二世 趙高
希望採納一下,謝謝

㈢ 濫竽充數的主要人物

濫竽充數

戰國時,齊國有一位喜歡尋歡作樂的國君叫齊宣王。他派人到處尋找能吹版善奏的樂工,組成了一支權規模 很大的樂隊。齊宣王尤其愛聽用竽吹奏的音樂,每次演出的排場都不小,總要集中三百名樂工一起吹。

有個游手好閑、不務正業的南郭先生,知道齊宣王樂隊的待遇很優厚,就一心想混進這個演奏班子。可 是他根本不會吹竽,不過他知道齊宣王喜歡所有的樂工一起演奏,自己若是混在里頭,裝裝樣子,充充數, 誰看得出來!

南郭先生終於千方百計地加入了這支樂隊。每當樂隊演奏時,他就學著別人東搖西晃,有模有樣地「吹 奏」。由於他學得維妙維肖,好幾年過去了,居然也沒露出破綻。

直到齊宣王去世後,他的兒子齊泯王繼承王位。齊泯王和他的父王一樣,也喜歡聽竽。但是他卻不喜歡 合奏,而愛聽獨奏。他要求樂工們一個個輪流吹奏給他聽。這下子,冒牌充數的南郭先生可緊張了,他的心 里七上八下的,眼看就要露出馬腳了,欺君犯上的罪名,他可擔當不起啊!只好趕緊收拾行李,慌慌張張地 溜走了。

㈣ 有關的歷史人物. 濫竽充數() 完璧歸趙() 愛不釋手() 畫龍點睛() 東山再起() 胸有成竹()

濫竽充數(南郭先生) 完璧歸趙(藺相如)愛不釋手(陶淵明)畫龍點睛(張僧繇) 東山再起(謝安) 胸有成竹(文與可)

㈤ 完璧歸趙,負荊請罪,卧薪嘗膽,濫竽充數,紙上談兵,指路為馬,聞雞起舞,各自的歷史人物 是什麼

藺相如、廉頗、勾踐、東郭先生、趙括、趙高、祖狄

㈥ 濫竽充數的故事主人公是誰

戰國時,齊國有一位喜歡尋歡作樂的國君叫齊宣王。他派人到處尋找能吹版善奏的樂工,組成權了一支規模 很大的樂隊。齊宣王尤其愛聽用竽吹奏的音樂,每次演出的排場都不小,總要集中三百名樂工一起吹。

有個游手好閑、不務正業的南郭先生,知道齊宣王樂隊的待遇很優厚,就一心想混進這個演奏班子。可 是他根本不會吹竽,不過他知道齊宣王喜歡所有的樂工一起演奏,自己若是混在里頭,裝裝樣子,充充數, 誰看得出來!

南郭先生終於千方百計地加入了這支樂隊。每當樂隊演奏時,他就學著別人東搖西晃,有模有樣地「吹 奏」。由於他學得維妙維肖,好幾年過去了,居然也沒露出破綻。

直到齊宣王去世後,他的兒子齊泯王繼承王位。齊泯王和他的父王一樣,也喜歡聽竽。但是他卻不喜歡 合奏,而愛聽獨奏。他要求樂工們一個個輪流吹奏給他聽。這下子,冒牌充數的南郭先生可緊張了,他的心 里七上八下的,眼看就要露出馬腳了,欺君犯上的罪名,他可擔當不起啊!只好趕緊收拾行李,慌慌張張地 溜走了。

㈦ 濫竽充數的歷史人物是誰

濫竽充數的歷史人物:齊宣王、南郭處士。出自《韓非子·內儲說上》,意思: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混在內行人之中,以次充好。

古時候,有一位皇帝非常喜歡聽竽的演奏。他的手下有三百名樂師,每當聽演奏的時候,皇帝就讓手下的樂師們一起合奏,三百人的吹奏聲既威武又嘹亮。

有一個叫南郭先生的人打聽到了國王的這個癖好,覺得有機可乘。於是他來到了皇帝面前,吹噓自己是一個有名的樂師。

皇帝很高興,不加考察就把南郭先生收下了,然後把他編入了幾百人的樂隊里。其實這位南郭先生根本不會吹奏,他只是撒了個彌天大謊。

到了合奏的時候,南郭先生捧著竽混在隊伍里,別的樂師晃動身體,他也跟著晃動身體,別的樂師搖頭,他也跟著搖頭。

南郭先生看上去並沒有什麼破綻,除了吹不出聲音。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南郭先生用小聰明蒙騙著皇帝,不勞而獲地領取薪水。

(7)濫竽充數的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世人都知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有東郭先生濫竽充數的故事,用以警示混日子者,一旦當真就會丟失飯碗,但是齊宣王真實情況卻不知道。

齊宣王繼位後,全國一片烏煙瘴氣,民苦不堪言。而宣王上任之初就以喜好音樂、喜好排場,不勤於政事、不顧民生疾苦聞名天下。

有儒家學派代表孟子曾勸說齊宣王推行仁政,孟子顯然已經將齊宣王說的有些不明就裡,可宣王竟然直接無視孟子而跟大臣言其他。

後孟子再見宣王,宣王無奈,只好承認自己好色、有病、貪財,其他興趣泛泛。國事如此竟然還能穩坐王位,皆因為有丞相晏嬰輔助,殫精竭慮為國謀略。

㈧ 濫竽充數這個成語寫出與之有關的歷史人物

古時候,齊國的國君齊宣王愛好音樂,尤其喜歡聽吹竽,手下有不到300個善於吹竽的樂師。齊宣王喜歡熱鬧,愛擺排場,總想在人前顯示做國君的威嚴,所以每次聽吹竽的時候,總是叫這不到300個人在一起合奏給他聽。
有個名叫南郭的處士聽說了齊宣王喜歡聽合奏,覺得有機可乘,是個賺錢的好機會,就跑到齊宣王那裡去,吹噓自己說:「大王啊,聽過我吹竽的人沒有不被感動的,就是鳥獸聽了也會翩翩起舞,花草聽了也會合著節拍擺動,我願把我的絕技獻給大王。」齊宣王聽得高興,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編進那支300人的吹竽隊中。
這以後,南郭處士就隨那300人一塊兒合奏給齊宣王聽,和大家一樣享受著優厚的待遇,心裡極為得意。
其實南郭處士他壓根兒就不會吹竽。每逢演奏的時候,南郭處士就捧著竽混在隊伍中,人家搖晃身體他也搖晃身體,人家擺頭他也擺頭,臉上裝出一副動情忘我的樣子,看上去比別人吹奏得更投入。南郭處士就這樣靠著蒙騙混過了一天又一天,不勞而獲地白拿豐厚的薪水。
但是好景不長,過了幾年,愛聽竽合奏的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湣(mǐn)王繼承了王位。齊湣王也愛聽吹竽,但他喜歡聽獨奏。於是齊湣王發布了一道命令,要這300個人輪流來吹竽給他欣賞。南郭處士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惶惶不可終日。他想來想去,覺得這次再也混不過去了,只好連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處士這樣不學無術靠蒙騙混飯吃的人,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終會因逃不過實踐的檢驗而被揭穿偽裝。我們想要成功,唯一的辦法就是勤奮學習,只有練就一身真本領,才能抵擋住一切困難、挫折和考驗。

㈨ 濫竽充數的歷史背景,是誰寫得這篇寓言故事

韓非子所寫的寓言記述了齊宣王讓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奏。南郭處士請回求給齊宣王吹竽答,齊宣王對此感到很高興,用數百人的糧食來供養他。齊宣王死後,齊湣王繼承王位,齊湣王喜歡聽一個一個地演奏,南郭處士聽後便逃走了!這就是濫竽充數由來!
寓意:諷刺了混入內行冒充有本事,而無真才實學的人。
是戰國時期的韓非子所寫

閱讀全文

與濫竽充數的歷史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