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蘇秦的歷史故事

蘇秦的歷史故事

發布時間:2021-02-26 02:08:33

⑴ 蘇秦外交的歷史事件

蘇秦成就主要是有外交策略和游說之術兩方面。外交策略方面,蘇秦說服六國君王實行合縱策略,成功組織了六國聯盟,開創了弱國也有外交的神話;在游說之術方面,他憑借自身對各國國情的了解,有針對性地對六國君王進行游說。
戰國時期,各國之間紛爭頻繁發生,蘇秦主張要想抵抗強大的秦國,六國需要簽訂盟約,締結聯盟。合縱的策略主要是用於聯合其他國家共同抵抗某個強國,以阻止被強國吞並。這個策略並不只適用於戰國時期六國聯合抵抗秦國。蘇秦的合縱策略主要是基於對各國的地理因素以及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蘇秦看出了六國相互之間的聯系性,六國具有相互影響的利益關系,六國的聯合能夠阻攔秦國吞並六國,擴張領土。
蘇秦成功游說六國締結六國聯盟就可以充分體現出蘇秦優秀的游說能力。依靠他自身對六國國情和當下天下的局勢的了解,有條理地進行游說。蘇秦先以奉承君王國家的游說為鋪墊,之後根據國家的情況指出可能會面臨的的危機,最後強調了組織六國聯盟會得到的好處。蘇秦游說六國君王時看似是為了對方的利益的考慮,其實並沒有涉及到六國聯盟後其他國家所會得到的利益,並且誇大了他的主張實施後會得到的好處,這樣也就使君王們更容易接受他的主張,同意施行他的合縱主張。

⑵ 蘇秦是哪個歷史故事中的主人工

成語懸梁刺股,其中懸梁就說的是蘇秦。

⑶ 蘇秦的故事

懸梁刺股
「刺股」的故事見於《戰國策·卷三秦一》。
出處:《戰國策·秦策一》:版「(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權刺其股。」《太平御覽》卷三百六十三引《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樑。」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於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視。回家後,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 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於是他想出了一個方法,准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 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
後人將這兩個故事合成「懸梁刺股」或「刺股懸梁」一句成語,用以激勵人發憤讀書學習。

⑷ 蘇秦一生的經歷 越詳細越好

懷才不抄遇 蘇秦字季子,東周洛邑襲(今河南洛陽東)人氏,年幼之時,曾與張儀在穎川陽城(今河南登封縣)拜鬼谷先生為師。學業成就之後,曾先後去東周(當時周王朝已經淪落為「國」並分裂成東西二周)和秦國請求出仕欲施展抱負,不想卻均未被錄用。蘇秦得到如此待遇卻未「心灰意冷」,反而回到故里,更加勤奮的學習。在一年多的時間里,頭懸梁、錐刺骨(因此事留下了「懸梁刺股」的佳話),刻苦攻讀有關兵法、醫學、經濟和法令等方面的書籍。對當時各國的具體形勢作了充分的研究。當時,列國之中,齊、楚、燕、韓、趙、魏、秦最為強盛,而七國之中又首推秦國最強。於是,蘇秦經過反復思考,初步形成了一個促成六國結盟以共同對抗秦國的戰略思想,即「合縱」。出於對自己新戰略思想的自信,蘇秦再次離開家鄉,到各國游說。誰知他這一去,使中國歷史上多了「縱橫家」一流,而且更可以說是改變了歷史。

⑸ 有哪些關於蘇秦的故事

懸梁刺股
蘇秦早年師從有名的辯論家鬼穀子,學成之後,出遊數載,希望靠自己的口才謀得一官半職。然而他在年輕的時候學問並不多,到了好多地方都沒有人關注,即使有雄心壯志也得不到重用,最後窮困潦倒地回到了家裡。他的家人甚至家裡的僕人都嘲笑他、看不起他,認為他想靠搬弄口舌謀生是不可能的事情。蘇秦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於是他下定決心發憤圖強努力讀書,要做出一番成就。由於他經常讀書讀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時候就用事先准備好的錐子往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來,振作精神繼續讀書。我們現在所知的懸梁刺股的成語就源於此。
合縱六國
這個故事是從智激張儀開始,張儀何人,是蘇秦的師弟,並且富有才華。蘇秦讓張儀來投奔他,結果不但故意不理睬他,還當眾羞辱後打發他離開。張儀又羞又氣,想到各國諸侯中只有秦國才能威脅蘇秦所在的趙國,於是便前往秦國。這時,蘇秦暗中派人資助張儀到達秦國,等秦惠王用張儀為客卿時,幫助張儀的人才說是蘇秦故意激怒他,為的是張儀今後有更好的發展。張儀知道後,感嘆自己沒有蘇秦高明,並許諾在蘇秦當權時不攻打趙國。
接著蘇秦開始了游說六國的征程。其實游說的方式都大同小異,說先向各國的國君分析該國的地理情況和軍事優勢,勸說他們不宜妄自菲薄。同時揭露秦國的豺狼之心,絕對不會只滿足於讓各國納貢。經過蘇秦的游說,大大增強國君們的自信,使得六國達成合縱聯盟,團結一致。蘇秦被任命為從約長(合縱聯盟的聯盟長),並且擔任了六國的國相,同時佩戴六國相印
齊國遇刺
蘇秦在燕國身居高位時,與燕文侯的夫人,也就是燕國的王太後發生了關系。這件事被傳得沸沸揚揚,在被當時的燕易王知道後,更加厚待蘇秦。蘇秦害怕自己會因與王太後發生關系的事而被殺害,就向燕易王請願前往齊國,自願去齊國擔當燕國的間諜。燕易王同意了蘇秦的想法,於是,蘇秦就以得罪了燕王的借口跑到了齊國做客卿。
在齊宣王去世後,新王繼位後,眾多齊國大夫想要跟蘇秦爭奪新王的寵信,於是就派人去刺殺蘇秦,導致蘇秦重傷而逃。之後在齊王抓不到兇手的情況下,蘇秦建議以他在齊國謀亂的罪名將他在熱鬧的街市中執行車裂刑罰,為了獲取獎賞,兇手會自己露面,這樣就能抓到刺殺他的兇手。齊王採納了蘇秦的方法,果真抓到了刺客,並殺了他為蘇秦報仇。

⑹ 蘇秦的故事張儀的故事

一、蘇秦錐刺骨。典出《戰國策·秦策一》。蘇秦游說秦王未果,資用匱乏,潦倒而歸。「妻不下紝,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於是蘇秦閉室不出,出其書遍觀之,得太公《陰符》,發憤攻讀,「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一年後學成,遂游說列國,合縱諸侯抗秦。另外,還有佩六國相印、嫂子前倨後恭等。
二、張儀被「辱」。張儀落魄時投靠蘇秦,蘇秦卻對張儀不理不睬,招待張儀的時候也只是用給僕人和侍女所吃的飯食,並且還當眾羞辱張儀,說張儀那麼有才能,竟弄得窮愁潦倒到這種地步,是不值得收留的,說完就把張儀打發走了。張儀這次來見蘇秦,本以為是舊交,可以求得好處,誰知反而受到羞辱,一氣之下,想到各國諸侯中只有秦國才能威脅趙國,於是便前往秦國。蘇秦在張儀離去後,暗中派人資助張儀到達秦國,並且幫助他見到秦惠王。秦惠文君十年(前328年),秦惠王用張儀為客卿, 與他共商攻打各國諸侯的大計。這時,幫助張儀的人才說是蘇秦故意激怒他,為的是張儀今後有更好的發展。張儀說:「唉呀,這些權謀本來都是我研習過的范圍而我卻沒有察覺到,我沒有蘇先生高明啊!況且我剛剛被任用,又怎麼能圖謀攻打趙國呢?請替我感謝蘇先生,蘇先生當權的時代,我張儀怎麼敢奢談攻趙呢?」
三、蘇秦(?-前284年),字季子,雒陽(今河南洛陽)人,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游說列國,被燕文公賞識,出使趙國。蘇秦到趙國後,提出合縱六國以抗秦的戰略思想,並最終組建合縱聯盟,任「從約長」,兼佩六國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
四、張儀(?-前309年),魏國安邑(今山西萬榮)張儀村人,魏國貴族後裔,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張儀首創連橫的外交策略,游說入秦。秦惠王封張儀為相,後來張儀出使游說各諸侯國,以「橫」破「縱」,使各國紛紛由合縱抗秦轉變為連橫親秦。張儀也因此被秦王封為武信君。

⑺ 蘇秦和張儀的故事

這個蘇秦和張儀的故事出自《史記·張儀列傳第十》。

蘇秦已經說服趙王而得以去與各國結締合縱相親的聯盟,但是他害怕秦國攻打各諸侯國,在盟約還沒結締之前就遭到破壞,又考慮到沒有合適的人可以派到秦國,於是暗中派人指引張儀說:「您當初和蘇秦交情很好,現在蘇秦已經當權,您為什麼不去結交他,以實現你的願望呢?」於是張儀前往趙國,呈上名帖,請求會見蘇秦。蘇秦告誡門下的人不許為張儀引見,又讓他好幾天不能離去。不久,蘇秦才接見了他。讓他坐在堂下,賜給他奴僕侍妾吃的飯菜,還屢次責備他說:「憑您的才能,卻讓自己窮困潦倒到這樣的地步。難道我不能推薦您讓您富貴嗎?只是您不值得錄用罷了。」說完就把張儀打發走了。張儀投奔蘇秦,自認為都是老朋友了,從中可以得到好處,不料反而被羞辱,很憤怒。又考慮到諸侯中沒有一個值得他侍奉的,只有秦國能困擾趙國,於是就到秦國去。

不久,蘇秦對他的家臣說:「張儀是天下最有才能的人,我大概比不上他呀。現在,幸虧我比他先受重用,然而能夠掌握秦國權力的,只有張儀才行。但是他太貧窮,沒有機會求得引薦。我擔心他以小的利益為滿足而不能成就大的功業,所以特地把他召來羞辱他,以激勵他的意志,您替我暗中侍奉他。」蘇秦向趙王稟明這件事,發送金錢、財物和車馬,暗中派人跟隨張儀,和他投宿同一客棧,漸漸地接近他,並奉送車馬金錢,凡是他需要的,都供給他,卻不說明誰給的。張儀終於有機會拜見了秦惠王。惠王任用他作客卿,和他商議攻打諸侯的計劃。

蘇秦的家臣見任務完成了,要告辭離去。張儀說:「靠您的相助,我才得到顯貴的地位,正要報答您的恩德,為什麼要離開呢?」家臣說:「我並不了解您,真正了解您的是蘇先生。蘇先生擔心秦國攻打趙國,破壞合縱聯盟。認為除了您沒有誰能掌握秦國的大權,所以激怒先生發憤的意志,派我暗中供您錢財,這全都是蘇先生的計謀。現在,先生已被重用,請讓我回去復命吧!」張儀說:「唉呀,這些權謀都是我學習過的術業,而我卻沒有察覺到,我沒有蘇先生高明啊!況且我剛剛被任用,又怎麼能圖謀攻打趙國呢?請替我感謝蘇先生,蘇先生當權的時代,我怎麼敢奢談攻趙呢?況且有蘇先生在位,我難道能擺脫他的掌握嗎?」張儀出任秦國宰相以後,寫信警告楚國宰相說:「當初我陪你喝酒,並沒有偷你的玉璧,你卻鞭打我。你現在要好好地守護住你的國家,我可要偷你的城池呢!」

⑻ 蘇秦的故事簡介。

蘇秦

戰國時著名的縱橫家。縱橫家興於戰國後期。時群雄相爭,除用武力外,還需展開外交、政治上的攻勢。縱橫家應運而生。他們並不專崇一種主張或觀點,而是根據實際需要定其取捨,故忽而用儒,忽而用道,構成了所謂的一縱一橫。西漢時稱縱橫之說為「長短說」,長說、短說和一縱一橫含義相同,都是說縱橫之士從不同角度用不同觀點去說服對方的一種方法。到戰國晚期,因秦強六國弱已成為定局,故凡聯合關東各國抗秦者即為合縱,而秦設法破壞合縱就是連橫。如《戰國策》就把秦和六國對立起來,並總以蘇秦、張儀為合縱連橫策略的代表性人物,雙方各自為六國或秦的利益而進行辯護。

《漢書·藝文志》肯定了縱橫家「權事制宜」的這一長處。但過分的靈活性也易流於欺詐,《史記》說六國時「謀詐用而縱衡長短之說起」,《漢書》也稱其「上詐狡而棄其信」。盡管如此,縱橫家在戰國晚期仍受到各國君主的重視,故韓非說:「山東言縱橫,未嘗一日而止也。」

有關蘇秦的事跡見於《戰國策》和《史記》等書。《史記》說他是東周洛陽人,曾到齊國受業於鬼谷先生,後出遊數歲,一無所獲而歸。遭到家人的譏笑。於是他發憤用功,得周書《陰符》而讀之,領會出如何方能投人主之所好的奧秘。他先去游說周顯王、秦惠王和趙肅侯,但都未成功。接著又到燕國去見燕文侯,文侯接受了他的合縱主張,並資助他車馬金帛,使他能到趙、韓、魏、齊、楚幾國去游說。六國經過他的勸說而聯合起來,蘇秦成為縱約長,「並相六國」。到燕易王時,他因得罪易王而亡齊,到齊閔王時,齊大夫嫉恨蘇秦而使人刺之。他在臨死前對閔王說:我死後可用叛齊之罪名而處車裂之刑,這樣做以便於找出刺殺我的兇手。蘇秦死後,其弟蘇代、蘇厲也到處游說而「名顯諸侯」。

司馬遷在寫《蘇秦傳》時,發現不少有關蘇秦的記載不可信,有張冠李戴之誤。但他在處理蘇秦的事跡時,特別在年代方面仍有不少錯誤。如他把蘇秦最初游說趙、燕等國定在趙肅侯、燕文侯時,將其卒年定在張儀之前。經過不少學者的考訂,明確了蘇秦應在燕昭王、齊閔王之世活躍於六國間,與其同時的著名人物有孟嘗君、李兌、周最等。蘇秦先仕於燕,其主要活動是,離間齊、趙關系,以減輕齊對燕的壓力。又和趙李兌共同聯合五國以攻秦,後來他又離燕至齊,受到閔王的重用,但蘇秦仍忠於燕,暗中為燕效勞。他所採取的策略是勸齊攻宋,以轉移齊對燕的注意力。於是燕昭王派樂毅突然出兵以攻齊,齊因措手不及而敗於燕。蘇秦陰與燕謀齊的活動至此而敗露,齊處以車裂之刑,這在戰國晚期是轟動一時的事件,在許多當時人著述中都有反映,如山東銀雀山出土的竹簡本《孫子兵法·用間》,裡面有「燕之興也,蘇秦在齊」的話,又如《呂氏春秋·知度》,說「齊用蘇秦而天下知其亡」。這些記載表明,戰國時人都知道蘇秦為燕而仕齊,最後使齊亡而興燕,但他自己也為燕而作出犧牲。蘇秦在戰國晚期名聲頗大,《荀子·臣道》把「齊之蘇秦」和「楚之州侯」、「秦之張儀」相提並論。西漢時,蘇秦仍受人稱道,如《史記·鄒陽傳》贊揚他能成為燕的忠臣。《淮南子》也多處提到他,並肯定他有知權謀的長處。司馬遷以為蘇秦在「連六國從親」的過程中,顯示出他的才智過人。

《漢書·藝文志》縱橫家類有《蘇子》三十一篇,當是蘇秦作品或後人所記有關他的事跡的匯集,其中似也包括蘇代、蘇厲的一些游說之辭。《蘇子》是縱橫家類中篇幅最多的一部,可見從戰國到西漢,縱橫家中屬於蘇氏弟兄的作品或有關材料分量很多,流傳也最廣。漢以後該書已亡佚。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本《縱橫家書》,其中有十一篇蘇秦上燕王或趙王書,不見於《戰國策》、《史記》等傳世的古籍,另有兩篇其部分內容見於《戰國策》,這十三篇是現在了解蘇秦事跡的重要新材料。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⑼ 來源於蘇秦的歷史故事

蘇秦苦讀拜相

蘇秦乃洛陽人,學縱橫之術,說秦王,書十上,而不為用,資用匱乏,去秦而歸。負書擔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狀有歸色。 至家,妻不下杼,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蘇秦乃嘆曰:「妻不以我為夫,嫂不以我為叔,父母不以我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發憤讀書,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期年,趙王封其為武安君,受相印,人隨其後,以抑強秦。

翻譯

蘇秦是洛陽人,學習了縱橫聯合的技術,勸說秦王,前後上書了十幾次。可他的主張,始終沒有被採納,資用竭盡,只好離開秦國回家,背著書籍,挑著行李,形容憔悴,一副慚愧的樣子。回到家裡,正在織布的妻子不下織機迎接,嫂子不肯為他做飯,父母也不搭理他。蘇秦長嘆道:「妻子不把我當作丈夫,嫂子不把我當作小叔,父母不把我當作兒子,這都是我的過錯啊!」於是發奮讀書研。讀書讀得疲倦欲睡時,就拿錐子刺自己的大腿,刺得鮮血直流到腳上,過了整整一年,蘇秦學成了,趙王封他為武安君,授與相印,大家都緊跟他的領導,一起來遏制強橫的秦國。

蘇秦激將請張儀

蘇秦已說趙王而得相約從親,然恐秦之攻諸侯,敗約後負,念莫可使用於秦者,乃使人微感張儀曰:「子始與蘇秦善,今秦已當路,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願?」張儀於是之趙,上謁求見蘇秦。蘇秦乃誡門下人不為通,又使不得去者數日。已而見之,坐之堂下,賜仆妾之食。因而數讓之曰:「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寧不能言而富貴子,子不足收也。」謝去之。張儀之來也,自以為故人,求益,反見辱,怒,念諸侯莫可事,獨秦能苦趙,乃遂入秦。

蘇秦已而告其舍人曰:「張儀,天下賢士,吾殆弗如也。今吾幸先用,而能用秦柄者,獨張儀可耳。然貧,無因以進。吾恐其樂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為我陰奉之。」乃言趙王,發金幣車馬,使人微隨張儀,與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車馬金錢,所欲用,為取給,而弗告。張儀遂得以見秦惠王。惠王以為客卿,與謀伐諸侯。

蘇秦之舍人乃辭去。張儀曰:「賴子得顯,方且報德,何故去也?」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蘇君。蘇君憂秦伐趙敗從約,以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感怒君,使臣陰奉給君資,盡蘇君之計謀。今君已用,請歸報。」張儀曰:「嗟乎,此在吾術中而不悟,吾不及蘇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謀趙乎?為吾謝蘇君,蘇君之時,儀何敢言。且蘇君在,儀寧渠能乎!」張儀既相秦,為文檄告楚相曰:「始吾從若飲,我不盜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國,我顧且盜而城!」

(出自《史記·張儀列傳第十》)

翻譯

蘇秦已經說服趙王而得以去與各國結締合縱相親的聯盟,但是他害怕秦國攻打各諸侯國,在盟約還沒結締之前就遭到破壞,又考慮到沒有合適的人可以派到秦國,於是暗中派人指引張儀說:「您當初和蘇秦交情很好,現在蘇秦已經當權,您為什麼不去結交他,以實現你的願望呢?」於是張儀前往趙國,呈上名帖,請求會見蘇秦。蘇秦告誡門下的人不許為張儀引見,又讓他好幾天不能離去。不久,蘇秦才接見了他。讓他坐在堂下,賜給他奴僕侍妾吃的飯菜,還屢次責備他說:「憑您的才能,卻讓自己窮困潦倒到這樣的地步。難道我不能推薦您讓您富貴嗎?只是您不值得錄用罷了。」說完就把張儀打發走了。張儀投奔蘇秦,自認為都是老朋友了,從中可以得到好處,不料反而被羞辱,很憤怒。又考慮到諸侯中沒有一個值得他侍奉的,只有秦國能困擾趙國,於是就到秦國去。

不久,蘇秦對他的家臣說:「張儀是天下最有才能的人,我大概比不上他呀。現在,幸虧我比他先受重用,然而能夠掌握秦國權力的,只有張儀才行。但是他太貧窮,沒有機會求得引薦。我擔心他以小的利益為滿足而不能成就大的功業,所以特地把他召來羞辱他,以激勵他的意志,您替我暗中侍奉他。」蘇秦向趙王稟明這件事,發送金錢、財物和車馬,暗中派人跟隨張儀,和他投宿同一客棧,漸漸地接近他,並奉送車馬金錢,凡是他需要的,都供給他,卻不說明誰給的。張儀終於有機會拜見了秦惠王。惠王任用他作客卿,和他商議攻打諸侯的計劃。

蘇秦的家臣見任務完成了,要告辭離去。張儀說:「靠您的相助,我才得到顯貴的地位,正要報答您的恩德,為什麼要離開呢?」家臣說:「我並不了解您,真正了解您的是蘇先生。蘇先生擔心秦國攻打趙國,破壞合縱聯盟。認為除了您沒有誰能掌握秦國的大權,所以激怒先生發憤的意志,派我暗中供您錢財,這全都是蘇先生的計謀。現在,先生已被重用,請讓我回去復命吧!」張儀說:「唉呀,這些權謀都是我學習過的術業,而我卻沒有察覺到,我沒有蘇先生高明啊!況且我剛剛被任用,又怎麼能圖謀攻打趙國呢?請替我感謝蘇先生,蘇先生當權的時代,我怎麼敢奢談攻趙呢?況且有蘇先生在位,我難道能擺脫他的掌握嗎?」張儀出任秦國宰相以後,寫信警告楚國宰相說:「當初我陪你喝酒,並沒有偷你的玉璧,你卻鞭打我。你現在要好好地守護住你的國家,我可要偷你的城池呢!」

閱讀全文

與蘇秦的歷史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