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歷史故事名稱

歷史故事名稱

發布時間:2021-02-26 01:57:58

A. 歷史故事的名字(至少50個)

戰國:
完璧歸趙(藺相如)圍魏救趙(孫臏)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薦(毛遂) 負荊請罪(廉頗) 紙上談兵(趙括)一鼓作氣(曹劌)千金買骨(郭隗)諱疾忌醫(蔡桓公)卧薪嘗膽(勾踐)殺妻求將(吳起)驚弓之鳥(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鍾子期)
秦 :
一字千金(呂不韋)指鹿為馬(趙高)焚書坑儒(秦始皇)窮圖匕見(荊軻) 懸梁刺股(蘇秦、孫敬)
漢 :
一飯千金(韓信)四面楚歌(項羽)約法三章(劉邦)孺子可教(張良) 背水一戰(韓信)破釜沉舟(項羽)手不釋卷(劉秀)金屋藏嬌(劉徹)暗渡陳倉(韓信)十面埋伏(項羽)投筆從戎(班超)馬革裹屍(馬援) 多多益善(韓信)老當益壯(馬援)蕭規曹隨(蕭何、曹參) 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
三國:
鞠躬盡瘁(諸葛亮)三顧茅廬(劉備)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呂蒙) 初出茅廬(諸葛亮)樂不思蜀(劉禪)七步成詩(曹植)言過其實(馬謖)七擒七縱(諸葛亮)寶刀不老(黃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膽(趙雲) 封金掛印(關羽) 單刀赴會(關羽)望梅止渴(曹操)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諸葛亮)
晉:
入木三分(王羲之)聞雞起舞(祖逖)東山再起(謝安)洛陽紙貴(左思) 草木皆兵(苻堅) 鑿壁偷光(匡衡)狗尾續貂(司馬倫)
南北朝:
畫龍點睛(張僧繇)江郎才盡(江淹)
宋:
精忠報國(岳飛)東窗事發(秦檜)胸有成竹(文與可)

B. 五個歷史小故事名字大全

曹沖稱象、卧薪嘗膽、舌戰群儒、赤壁之戰 孟姜女哭長城

C. 中國歷史人物故事的名字

來源於神話來故事的針言源
女媧補天
精衛填海
火眼金睛
嫦娥奔月
誇父追日
八仙過海
後羿射日
來源於歷史典故的針言
卧薪嘗膽(勾踐)聞雞起舞(祖逖)囊螢映雪(車胤)鑿壁借光(匡衡)
負荊請罪(廉頗)妙手回春(扁鵲)聲東擊西(孫臏)學富五車(曹植)
尊師重道(楊時)兩袖清風(於謙)精忠報國(岳飛)夢筆生花(李白
完璧回趙(藺相如)
聲東擊西(孫臏)
針鋒盡對(重耳)
毛遂自薦(毛遂)
負荊請罪(廉
頗)
紙上談兵(趙括)
一揮而就(曹劌)
千金買骨(郭隗)
諱疾忌醫(蔡桓雄)
卧薪嘗膽(勾踐)
殺妻求將(吳起)
驚弓之鳥(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鍾子期)

D. 20個歷史故事名字

四面楚歌。火燒赤壁。曾子殺豬。淝水之戰。三顧茅廬。草船借箭。桃園結義。田忌賽馬。隆中對。晏子使楚。完璧歸趙。月下追韓信。紙上談兵。老馬識途。圍魏救趙。圖窮匕見。狡兔三窟。負荊請罪。

E. 中國著名的歷史故事有哪些

1、唐伯虎潛心學畫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小的時候在畫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華。唐伯虎拜師,拜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自然更加刻苦勤奮,掌握繪畫技藝很快,深受沈周的稱贊。

不料,由於沈周的稱贊,這次使一向謙虛的唐伯虎也漸漸地產生了自滿的情緒,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裡,一次吃飯,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戶,唐伯虎發現自己手下的窗戶竟是老師沈周的一幅畫,唐伯虎非常慚愧,從此潛心學畫。

2、桃園三結義

桃園三結義最初是小說《三國演義》里記載的故事,述說當年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位仁人志士,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業的目標,意氣相投,言行相依,選在一個桃花盛開的季節、選在一個桃花絢爛的園林,舉酒結義,對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難同當,有福同享,共同實現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3、溫酒斬華雄

以袁紹、曹操等人組成的關東十八路諸侯共同討伐董卓,然而前鋒孫堅在進軍汜水關時被華雄擊敗,華雄不可一世,在潘鳳等大將接連被華雄斬殺之時,關羽主動請纓前去戰華雄,在溫酒未冷卻的極短時間內斬殺華雄,關羽從此名震諸侯。

4、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是我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的一個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萬支箭),機智的諸葛亮一眼識破是一條害人之計,卻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後來,有大霧天幫忙,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調了幾條草船誘敵,終於借足十萬支箭,立下奇功。

5、單刀赴會

公元215年,劉備取益州,孫權令諸葛瑾找劉備索要荊州。劉備不答應,孫權極為惱恨,便派呂蒙率軍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長沙、桂陽蜀將當即投降。劉備得知後,親自從成都趕到公安(今湖北公安),派大將軍關羽爭奪三郡。

孫權也隨即進駐陸口,派魯肅屯兵益陽,抵擋關羽。雙方劍拔弩張,孫劉聯盟面臨破裂,在這緊要關頭,魯肅為了維護孫劉聯盟,不給曹操可乘之機,決定當面和關羽商談。「肅邀羽相貝,各駐兵馬百步上,但諸將軍單刀俱會」。孫劉聯盟因此能繼續維持。

F. 歷史故事與寓言故事名稱

一、孝感動天 二、戲綵娛親 三、鹿乳奉親 四、百里負米 中國內二十四孝
五、嚙指痛容心 六、蘆衣順母 七、親嘗湯葯 八、拾葚異器 九、埋兒奉母 十、賣身葬父 十一、刻木事親 十二、湧泉躍鯉

G. 3o個歷史故事的名稱和內容有什麼



1、鷸蚌相爭
趙國將要討伐燕國,蘇代(戰國時策士,縱橫家蘇秦的弟弟)替燕國游說趙惠文王,講了如下的寓言故事:"我來的時候經過易水,恰好看到蚌出來曬太陽.鷸趁機啄蚌的肉,蚌把兩扇介殼一閉就夾住了鷸的喙.鷸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有死蚌.』蚌也針鋒相對地說:"今天不出,明天不出(夾住不放),就有死鷸.』兩者誰也不肯罷休,這時過來一個漁父把兩者一起拎走了.」燕趙相對抗,都搞得很疲勞,我恐怕強大的秦國正在扮演漁父的角色,所以希望大王深思熟慮.惠文王贊同蘇代的意見,停止對燕國用兵.
2、樂不思蜀
三國時期,劉備占據蜀地,創立蜀國.他死後,兒子劉禪繼位,.劉禪昏庸無能,在那些有才乾的大臣死後,蜀國就被魏所滅.劉禪投降後,魏王曹髦(máo)封他一個食俸祿無實權的「安樂公」稱呼,並將他遷居魏國京都許昌居住.在一次宴會上,司馬昭當著劉禪的面存心部署演出蜀地的歌舞.劉禪侍從人員想到滅亡的故國,都十分難過,劉禪卻對司馬昭說:「此間樂,不思蜀.」他一點兒也不想念蜀國.
3、 卧薪嘗膽
話說吳國與越國打仗,吳王夫差戰敗,其後他每天睡在乾柴上,每天吃苦膽,最終以弱勝強,打敗了越王勾踐,這就是有名的卧薪嘗膽
4、畫餅充飢
曹操在征討張綉時軍隊飢渴難耐,這時曹操登上高山觀望聲稱前邊有梅林,渡過軍隊嘩變的危機,後人稱這次事情為畫餅充飢
5、聞雞起舞
晉代的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以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祥,我偏不這樣想,我們乾脆之後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怎麼?」劉琨欣然贊同.於是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中斷.工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完成了他報效國度的願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足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6、一言九鼎
戰國時,秦國的軍隊團團圍住了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國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國去求援.平原計劃領導20名門客前往完成這項任務,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個定不下來.這時,毛遂自告奮勇提出要去.
平原君到了楚國立刻與楚王談及「援趙」之事,談了半天也無果.這時,毛遂對楚王說:「咱們今日來請你派援兵,你一言不發,可你別忘了,楚國盡管兵多地大,卻連連吃敗仗,連國都也丟掉了,依我看,楚國比趙國更需求聯合起來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話說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刻允許發兵援趙.
平原君回到趙國後感嘆地說:「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於九鼎大呂.」
7、舌戰群儒
東漢末年,劉表過世,劉琮投降曹操,情勢對劉備與孫權極為不利.劉備派諸葛亮隨魯肅一起前去東吳去說服孫權聯合抗曹.諸葛亮在孫權的殿前先後把張昭,虞翻、步陟、陸績的投降主義駁得體無完膚,孫權終於贊同聯劉抗曹
8、鑿壁借光
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照明.鄰家有燈燭,但光明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牆壁鑿了一個洞引來鄰家的光明,讓光明照在書上來讀.同鄉有個大戶人家叫文不識的,是個有錢的人,家中有許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又不要報酬.主人以為很奇怪,問他為啥這樣,他說:「我但願能得到你家的書,通讀一遍.」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把書借給他讀.於是匡衡成了大學問家.
9、刻舟求劍
楚國有個渡江的人(也可稱為途經江的人),把佩戴的劍掉進了江里.他匆忙在船沿上刻上一個記號,說:"這兒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船靠岸後,這個人順著船沿上刻的記號下水去找劍,但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船已經走(行駛)了很遠,而劍還在本來的地方.
10、葉公好龍
從前有個叫葉公的人十分喜好龍.在他的家裡,牆上畫著龍,柱子上雕著龍,穿的 蓋的上面都綉著龍.天上的真龍聽說葉公喜好龍,就來到葉公家訪問他,長長的尾 巴伸在堂上,把頭探進窗戶里觀望.葉公看到天上的真龍後,嚇得魂飛膽破,臉色 都變色了,匆忙躲起來.本來,葉公喜好的不是真龍,而是那些畫的、綉的、刻的假龍.
11、鄭人買履
鄭國有個人想去買雙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腳,然後把量好的尺碼於在座位上.他急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帶那尺碼.他已經拿到鞋子,卻說:「我忘記帶尺碼來了.」又轉回家去取.等到他趕回來,集市已散,他終於沒有買到鞋.
有人問他說:「你為什麼不用自己的腳試一試鞋子的大小呀?」他答復說:「我寧肯信任尺碼,也不信任自己的腳!」
12、自相抵觸
楚國有個既賣盾又賣矛的人.(他)歌頌他自己(的盾)說:「我這盾牌的牢固,沒有東西能使它被刺穿.」(他)又歌頌他的矛說:「我這矛的銳利,關於任何東西沒有不能被它刺穿的.」有人說:「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會怎麼?」這個賣東西的人不能夠回應了.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沒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大概同時存在的.
13、守株待兔
宋國有個農夫種著幾畝地,他的地頭上有一棵大樹.一天,他在地里幹活,突然看見一隻兔子箭平常地飛馳過來,撞在棵大樹上蹬蹬腿就死了.這個農夫跑過去把兔子撿起來,高興地說:「這真是一點勁沒費,白撿了個大便宜,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頓了.」他拎著兔子一邊回家了,第二天,他到地里,也不幹活,只守著那棵大樹,等著兔子撞過來.結果,等了一天啥也沒等到.他卻不甘願,從此,每天坐在那棵大樹下等著兔子來撞死.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長得比莊稼都高了,連個兔子影也沒有再見到
14、懸梁刺骨
孫敬字文寶,十分喜愛學,早晚多不休息,等到傍晚困了的時,就用繩索把頭發系在樑上.後來成為當世大儒.
15、程門立雪
東漢時代,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當他還在童年求學的時,看到郭林宗,心想這是一位難得的好老師,便對人說:「教念經書的老師是很簡單請到的,但是要請到一位能教人成為老師的人,就不簡單找到了.」因此他就拜郭林宗為老師,而且派奴婢奉養老師.但是郭林宗體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親身煮粥給他吃.當魏昭端著煮好的粥進來的時,郭林宗便呵責他煮得不好,而魏昭就再煮一次.這樣一連三次,到了第四次,當魏昭再端粥來而又沒有不好的臉色時,郭林宗才笑著說:「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日終於看到你的真心啦!」於是大喜,將一生所學的都全部教給了魏昭,而魏昭也終成大器.
16、拔山舉鼎
項羽在少年時代不喜好讀書寫字,改學擊劍,也不肯好好學.叔父項梁很賭氣,項羽說:「學寫字只要能記記姓名就夠了.擊劍是對付個把人的,也不值得學,我要學習抵敵萬人的本領.」項梁於是教他兵書,他很高興,但也只求略知粗心,不肯認真鑽研. 聽說,項羽二十二三歲時,身體魁梧,體力健壯,能把幾百斤重的鼎舉起來.
17、杯弓蛇影
秦王苻堅兵敗後逃跑,在逃跑過程中覺得一草一木多是追兵,疑神疑鬼,最終中箭而逃.
18、按圖索驥
秦國有個叫孫陽的人,善於相馬.孫陽有個兒子,看了父親寫的《相馬經》,以為相馬很簡單,就拿著這本書四處找好馬.但是他只會照書本去找,最終一無所獲.
19、柳營試馬
西漢時期,由於諸侯權勢強大,中央政權不能有用把持諸侯,晁錯的削藩政策正式引發「七王之亂」,漢景帝命周亞夫發兵救梁.周亞夫柳營試馬,切斷叛軍後路,斷絕其糧草提供,使叛軍不戰自潰,周亞夫發兵乘勝追擊
20、聞雞起舞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襟坦盪、具有遠大理想的人.可他小時倒是個不愛讀書的調皮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缺少,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度,於是就奮發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於是就奮發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盛的知識,學問大有上進.他曾多少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幫助帝王管理國度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曾有人薦舉他去做官司,他沒有允許,仍舊不懈地努力讀書.

21、狗尾續貂
武帝司馬炎死後,兒子司馬衷繼位,他對朝政一竅不通,大權落到賈後手裡,賈後生性兇狠狡詐,趙王司馬倫以此為借口帶兵沖入宮廷,殺死了賈後,自封為相國.
司馬倫為了籠絡朝臣,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於是大封文武百官.等到一切就緒後,又廢掉晉惠帝,自稱皇帝.當時規定,王侯大臣都戴用貂尾裝飾的帽子,由於司馬倫大肆封官晉爵,所以一時貂尾都不夠用,所以只好用狗尾來代替,人們就據此編了兩句民謠:「貂不足,狗尾續.」用來諷刺朝廷.
22、食言而肥
在春秋時代,魯國有個大臣叫孟武伯,他最大的毛病是說話不算數.有一天魯哀公舉行宴會招待群臣,孟武伯參加了.在宴席上,孟武伯不喜歡另一位大臣鄭重,便故意問他:"先生怎麼越來越胖了?"公聽見了,說:"個人常常吃掉自己的諾言,當然會胖起來呀!」
23、請君入瓮
武則天掌權期間,有人控告文昌右丞周興和丘神績串通謀反,武則天命令來酷吏俊臣審查此案.來俊臣正在 和周興辦理案子一起吃飯,他問周興說:「囚犯多不肯招認,應該採取什麼辦法 ? 」周興說 :「這太容易了 ! 抬個大瓮來,用炭火在四面烤,再叫犯人進到裡面,還有什麼能不招認 ! 」來俊臣派人找來一口大瓮,按照周興出的主意用火圍著烤,然後站起來對他說:「有人告你謀反,太後讓我審查你,請老兄自己進到瓮里吧! 」周興十分驚恐,叩頭認罪.
24、毛遂自薦:毛遂這人是個文學青年,經常寫點小文章在網上發表一下,可是網易的版主和網友們都不喜歡他寫的文章,因為文章寫得太爛了.在BBS上混了一兩年了,寫的文章沒幾個回帖,版主也不給個「薦」字,搞得毛遂很不爽.所以後來在BBS上發文章的時候,毛遂都要在文章題目後面自己加上一個「薦」字.比如《有了快感你別喊》「薦」.《我是一個偉大的小丑》「薦」.寫手們和版主對他這種自欺欺人的做法哭笑不得,於是就把這種做法形容為「毛遂自薦」.
25、三顧茅廬:三國時,劉備想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打天下,於是就去隴中請他.劉備的老闆劉表一向就對劉備不滿,平日里給他准備的飯都是殘羹冷炙.這天,劉備吃過飯,到諸葛亮那裡坐了沒一會兒,肚子就開始疼,一會兒工夫就上了三次廁所,諸葛亮心想,老劉今天身體不好,拉肚子還辛苦地跑到我這里來看我,很感動,於是就出山了.廁所在農村又叫茅房,茅廁,茅廬.於是後人就把這段典故形容為「三顧茅廬」.
26、望梅止渴:曹操有一次行軍打仗,士兵們走得都很累,沒有精神也沒有鬥志.曹操就騙他們說:「前面有個梅庄,梅莊裡有個梅小姐,長得天姿國色,艷美無雙,誰第一個到達戰場,我就把梅小姐許配給他做老婆.」士兵們一聽都來了精神,一個個口水都流下來了.終於在規定時間到達了官渡,打敗了袁紹,後人稱這個典故為「望梅止渴」.
27、馬革裹屍
東漢時期,北方匈奴發生動亂,大將軍馬援率軍前去鎮壓騷亂,他英勇殺敵,大破匈奴.平定了邊境的動亂,皇帝封他為伏波將軍.他62歲時,匈奴又侵東漢,馬援請求帶兵出戰說:"男兒當死於沙場,以馬革裹屍還葬,同年病死在軍中.
28、不恥下問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學識淵博,能虛心向別人學習.他去太廟祭祖,向別人問這問那,別人不解地問孔子,孔子說:"對於自己不懂的東西就要問清楚,這就是不恥下問,勤奮好學.」
29、水落石出
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蘇軾生性豪放,學識淵博,很有文采.他不願屈服權貴,被貶到黃州,兩次游歷黃州城外的赤壁,寫出兩篇《赤壁賦》.他借著酒興,在《後赤壁賦》中描繪赤壁是: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30、胸有成竹
宋朝文人畫家蘇軾和文同都擅長畫竹,蘇軾習慣畫墨竹,認為畫竹必先成竹於胸中.文同在自家宅前種了很多竹子,每天觀察竹子的成長變化,因此畫出的竹子各具形態,栩栩如生.畫家晁補之稱贊文同畫竹是「成竹已在胸」

H. 寫出歷史小故事的名稱五個

「我多啦a夢」先生說的曹沖稱象、卧薪嘗膽、舌戰群儒、赤壁之戰這些確實是屬於歷史故事。而「岳元會」先生說的除了「舌戰群儒」,其他的都是「寓言」故事,把它們當成歷史故事不妥。

I. 歷史成語故事的名稱

破釜沉舟

【拼音復】: pò fǔ制 chén zhōu

【解釋】: 比喻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干到底。

【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舉例造句】: 只要我們有破釜沉舟的決心,就能克服學習上的各種困難。

【拼音代碼】: pfcz

【近義詞】:義無反顧、背水一戰、決一死戰

【反義詞】:優柔寡斷、瞻前顧後、舉棋不定

【歇後語】: 項羽砸鍋

【燈謎】: 項羽砸鍋

【用法】: 作謂語、賓語、狀語;形容做事的決心很大

【英文】: throw the handle after the blade

【故事】: 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將章邯帶20萬大軍進攻諸侯國趙國,趙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讓宋義掛帥,項羽輔佐率軍救援,宋義故意拖延時機,項羽殺了宋義並率軍渡過漳水去援趙,他們把鍋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決戰,終於擊敗秦軍。

J. 誰介紹一些歷史故事

杯酒釋兵權、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毛遂自薦、圍魏救趙、負荊請罪、完璧歸趙、草船借箭、內退避三舍、火燒容赤壁、望梅止渴、孔融讓梨、中流擊楫、鴻門宴、楚漢之爭、立木為信、投筆從戎、昭君出塞、聞雞起舞、七擒孟獲、靖康之變、司馬光砸缸、 破釜沉舟、八王之亂、荊軻刺秦王等等。

閱讀全文

與歷史故事名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