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歷史名人形容

歷史名人形容

發布時間:2021-02-26 00:17:36

⑴ 關於歷史人物的詞語

負荊請罪——廉頗-藺相如
烽火戲諸侯——周幽王

退避三舍——晉文公
圍魏救趙——孫臏、龐涓
卧薪嘗膽——越王勾踐
紙上談兵——趙括
暗渡陳倉——韓信
破釜沉舟——項羽
竊符救趙——信陵君魏無忌
胡服騎射——趙武靈王

⑵ 關於歷史名人

王 詡:戰國蘇秦、張儀的老師,人稱「鬼谷先生」。常入雲夢山采葯修道。因隱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鬼穀子為縱橫家之鼻祖,蘇秦與張儀為其最傑出的兩個弟子。曾隱居雲蒙山水簾洞箸《鬼穀子》書三卷, 流傳於世。
王 翦:秦代名將,佐秦始皇掃平六國。頻陽(今陝西省富平)人,為秦始皇平定趙、燕、蘇、荊諸地,立下赫赫戰功。
王 充:會稽上虞(今浙江省)人。東漢唯物主義哲學家,是一位無神論者。著有《論衡》。
王 勃:絳州龍門(今山西省河津)人,著名文學家,為「初唐四傑」之一。其成就最高以一篇《騰王閣序》露絕世才華,惜英年早逝。
王 維:太原祁(山西省祁縣)人,唐朝著名詩人,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之美譽,有《輞川集》問世。
王 冕:字元章(1310-1359),諸暨(今浙江省紹興)人,元代詩人、畫家。元末文壇有影響的詩人,又是畫壇上以畫墨梅開創寫意新風的花鳥畫家。他的詩常流露出對元朝統治的憤懣情緒,而他的墨梅也借物抒懷,自認喜寫「野梅」,不作「官梅」,以蔑視當時那些「峨冠腐儒」。晚年他避居會稽九里山,自築「梅花屋」,種粟養魚,以清貧生活了其餘生。
王 暈:字石谷,號耕煙山人、烏目山人、清暉主人,江蘇省常熟人,著名畫家,王鑒弟子。與工時敏、王鑒、王原祁合稱 「四王」,加吳歷、惲壽平,亦稱「清初六家」。在清初畫壇上居主流地 位。所作以仿古為多,功力深厚, 熔鑄南北畫派於一爐。弟子很多, 稱「虞山派」,以楊晉較著名,其影響一直延續到近現代的山水畫。 傳世作品有《仿曹雲西山水圖》、 《平林散牧、桃花源圖》、《重江疊 嶂圖》、《元人高韻圖》和《康熙南 巡圖》等。
王昭君:西漢元帝時宮女,為人正直賢貞,因不願賄賂畫工毛延壽,入宮數年不見帝,竟寧元年請嫁出塞,與匈奴和親。
王羲之:東晉書法家,山東省琅琊臨沂人,獨創圓轉流利的書法風格,人稱其書法「飄若浮雲,矯若驚龍」。在中國書法史被後人奉為「書聖」,與王獻之並稱為「二王」。
王獻之:字子敬,小字官奴,東晉琅琊臨沂(今山東省臨沂)人。他是王羲之第七子,做過州主簿、秘書郎、長史,累遷建武將軍、吳興太守,征拜中書令,故人稱「大令」。在書法史上被譽為「小聖」,與其父並稱為「二王」。
王安石: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撫州臨川(今江西省撫州)人。他主張「變風俗,立法度」實行變法。其散文以雄健峭拔著稱。現存《臨川集》、《臨川集拾遺》、《周官新義》殘卷等。
王實甫: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著名劇作家,作有雜劇十四種,除《西廂記》外,現存《麗春堂》、《破窯記》二種,另有《販茶船》、《芙蓉亭》各一折曲文。其最傑出的作品《西廂記》,在中國戲曲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王世貞:明代文學家、史學家。字元美,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江蘇太倉人,明中葉後七子之一,著述頗豐,其中作品有不少反映社會現實的。著有詩文集《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州山人續稿》、《讀書後》等。
王夫之:字而農(1619-1692),號姜齋,世稱船山先生,湖南省衡陽人,明末清初思想家。明崇禎十五年中鄉舉。清軍下湖南,與管嗣裘等於衡山起兵抗擊,事敗逃亡肇慶,任南明桂王政權行人司行人。因反對王化澄,幾陷大獄。又赴桂林依瞿式耜,桂林陷落,式耜死,乃隱遁山林。從此,勤奮著述凡四十年。對天文、歷法、數學、輿地諸學均有研究,尤精經史、文學。其主要貢獻是在哲學上總結和發展了中國傳統的唯物主義。主要著作有《周易外傳》、《尚書引義》、《讀四書大全說》、《張子正蒙注》、《黃書》、《讀通鑒論》等。鄧顯鶴等集刊為《船山遺書》。
王國維:字靜安,晚號觀堂,浙江省海寧人,近代國學大師,為近代博學通儒,功力之深,治學范圍之廣,對學術界影響之大,為近代以來所僅見,其《人間詞話》等作品影響深遠。
王若飛:貴州省安順人,他是革命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的重要領導人。1946年因飛機在山西省興縣黑茶山失事而逝世。

⑶ 形容歷史上名人的詞語

【如雷貫耳】:貫:貫穿,進入.響亮得象雷聲傳進耳朵里.形容人的名聲專大.
【馳名中外】:形容名聲傳播得極遠屬.
【垂名青史】:青史:書寫於竹簡或白絹上的典籍、史冊.名字被載入史冊,流傳後世.
【大名鼎鼎】:形容名氣很大.
【赫赫有名】:聲名非常顯赫.
【久負盛名】
:負:承受,承擔,引申為享有.長時期地享有好的名聲.
【舉世聞名】: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名標青史】:標:寫明;青史:古代在竹簡上記事,因稱史書.把姓名事跡記載在歷史書籍上
【名高天下】:比喻全國聞名.
【名震一時】:名聲震動當時社會.
【遐邇聞名】:遐:遠;邇:近.形容名聲很大,遠近都知道.

⑷ 5句話形容一下歷史名人

高風亮節
堅貞不屈
頑強拼搏
可歌可泣
堅持不懈
勇往直前
。。。。

⑸ 才華橫溢形容哪些歷史人物

1、 萬能天才者——蘇軾
歷史上公認的20大文人排行榜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果的代表,並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果。其詩體裁寬廣,新鮮豪健,善用誇大比方,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宕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宕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作品宏富,豪宕自若,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2、永存詩仙——李白
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果為最高。其歌行,徹底打破詩篇創造的全部固有格局,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化多端、搖曳多姿的奇特境地。李白的絕句天然明快,灑脫灑脫,能以簡練明快的言語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善於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並且同臻極境的,只要李白一人。
3、文學大師——曹雪芹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寧織造府親歷了一段錦衣紈絝、富有風流的日子。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虧空獲罪被抄家,曹雪芹隨家人遷回北京老宅。後又移居北京西郊,靠賣字畫和朋友救助為生 。曹雪芹素性放達,喜好廣泛,對金石、詩書、繪畫、園林、中醫、織補、工藝、飲食等均有所研討。他以堅定不移的意志,歷經多年艱苦,總算創造出極具思維性、藝術性的巨大作品——《紅樓夢》。
4、史家絕唱——司馬遷
公元前91年(征和二年),《史記》全書完結。全書130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包含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對後世的影響極為巨大,被稱為「實錄、信史」,被魯迅先生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列為前「四史」之首,與《資治通鑒》並稱為「史學雙璧」。
5、詩篇之父——屈原
屈原是我國歷史上榜首位巨大的愛國詩人,我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被稱為「中華詩祖」、「辭賦之祖」,他是「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開荒了「香草美人」的傳統 。屈原的呈現,標志著我國詩篇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首創的新時代 。他被後人稱為「詩魂'。首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他創造的《楚辭》是我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詩經》中的《國風》與《離騷》並稱「風流」,對後世詩篇創造發生了深遠影響。
6、書法筆祖——李斯
李斯的終身,絕大部分時刻都是在實踐著法家思維的。輔佐秦王完結了一致六國的大業,他建議秦始皇廢棄分封制, 實施郡縣制。又提出了一致文字的建議,之後又在一致法令、錢銀、度量衡和車軌等方面付出了巨大盡力。
李斯建議以小篆為規范書體。小篆又稱秦篆,是大篆的對稱,它給人以剛柔並濟,圓渾挺健的感覺,對漢字的規范化起了很大的效果。小篆的呈現,是漢字開展史上的一大前進。魯迅曾稱譽李斯:「秦之文章,李斯一人罷了」,「然子文字,則有殊勛。」他的書法「小篆入神,大篆入妙」,被稱為書法筆祖
7、精力狂人——徐渭
徐渭文武雙全,在詩文、戲曲、書畫等各方面都別出心裁,與解縉、楊慎並稱「明代三文人」。他是我國「潑墨大適意畫派」創始人、「青藤畫派」之開山祖師,其畫能汲取前人精華而面貌一新,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鳥、竹石無所不工,以花卉最為超卓,創始了一代畫風,對後世畫壇(如八大山人、揚州八怪等)影響極大。書善行草,寫過許多詩文,被稱為「有明一代才人」。能操琴,諳樂律,愛戲曲,所著《南詞敘錄》為我國榜首部關於南戲的理論專著,還有雜劇《四聲猿》、《歌代嘯》及文集傳世。
8、千秋詩聖——杜甫
杜甫在我國古典詩篇中的影響十分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創造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杜甫的思維中心是儒家的仁政思維,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習俗淳」的雄偉志向。杜甫盡管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我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發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篇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9、東方莎士比亞——湯顯祖
在湯顯祖多方面的成果中,以戲曲創造為最,其戲曲作品《還魂記》、《紫釵記》、《南柯記》和《邯鄲記》合稱「臨川四夢」,其間《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這些劇作不光為我國公民所喜歡,並且已傳播到英、日、德、俄等許多國家,被視為國際戲曲藝術的珍品。湯氏的專著《宜黃縣戲神清源師廟記》也是我國戲曲史上論說戲曲扮演的一篇重要文獻,對導演學起了開荒開路的效果。湯顯祖仍是一位出色的詩人。其詩作有《玉茗堂全集》四卷、《紅泉逸草》一卷,《問棘郵草》二卷。
10、漢賦奠基者、辭宗——司馬相如
景帝時為武騎常侍,因病免。工辭賦,其代表作品為《子虛賦》。作品詞采綺麗,結構龐大,使他成為漢賦的代表作家,後人稱之為賦聖和「辭宗」。他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也廣為流傳。魯迅的《漢文學史大綱》中還把二人放在一個專節里加以評述,指出:「武帝時文人,賦莫若司馬相如,文莫若司馬遷。」
11、詩名全國---謝靈運
謝靈運少即好學,博學多才,工詩善文。其詩與顏延之齊名,並稱「顏謝」,創始了我國文學史上的山水詩派,他還兼通史學,擅書法,曾翻譯外來佛經,並奉詔撰《晉書》。明人輯有《謝安康集》。
12、唐代詩鬼---李 賀
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詩風改變期的一個代表者。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心裡苦悶,抒情對志向、志向的尋求;對其時藩鎮割據、宦官擅權和公民所受的嚴酷剋扣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雲壓城城欲摧」,「雄雞一聲全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13、天才浪子---李商隱
李商隱是晚唐甚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尋求詩美的詩人。他拿手詩篇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其詩構思別致,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美麗動聽,廣為傳誦。但部分詩篇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
14、百代文宗---劉禹錫
劉禹錫詩文俱佳,涉獵體裁廣泛,與柳宗元並稱「劉柳」,與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傑」 ,並與白居易合稱「劉白」,有《陋室銘》《竹枝詞》《楊柳枝詞》《烏衣巷》等名篇。哲學作品《天論》三篇,論說天的物質性,剖析「天命論」發生的本源,具有唯物主義思維。有《劉夢得文集》,存世有《劉來賓集》。
15、終身風流---唐伯虎
早年隨沈周、周臣學畫,宗法李唐、劉松年,暢通領悟南北畫派,翰墨細秀,布局疏朗,風格秀逸清俊。人物畫師承唐代傳統,色彩艷麗清雅,身形美麗,造型精確;亦工適意人物,筆簡意賅,饒有意趣。其花鳥畫善於水墨適意,灑脫秀逸。書法奇峭俊美,取法趙孟頫。詩文上,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文人」。繪畫上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又稱「明四家」。
唐寅的作品有《騎驢思歸圖》、《山路松聲圖》、《事茗圖》、《王蜀宮妓圖》、《李端端落籍圖》、《秋風紈扇圖》、《枯槎鸜鵒圖》等繪畫作品,藏於國際各大博物館。
16、人世大隱---李 漁
自幼聰明,素有文人之譽,世稱「李十郎」,曾家設戲班,至各地表演,然後積累了豐厚的戲曲創造、表演經歷,提出了較為完善的戲曲理論體系,被後世稱為「我國戲曲理論鼻祖」、「國際喜劇大師」、「東方莎士比亞」,是休閑文明的倡導者、文明產業的先行者,被列入國際文明名人之一。
終身作品豐厚,著有《笠翁十種曲》(含《風箏誤》)、《無聲戲》(又叫《連城璧》)、《十二樓》、《閑情偶寄》、《笠翁一家言》等五百多萬字。還閱覽《三國志》,改定《金瓶梅》,倡編《芥子園畫譜》等,是我國文明史上稀少難得的一位藝術天才。
17、榜首文人---紀曉嵐
紀昀學宗漢儒,博學多才,工詩及駢文,尤善於考證訓詁。任官50餘年,年輕時才華橫溢、風華正茂,晚年的心裡國際卻日益關閉。其《閱微草堂筆記》正是這一心境的產品。他的詩文,經後人收集編為《紀文達公遺集》。
18、大清奇才---張之洞
張之洞早年是清門戶領袖,後成為洋務派的首要代表人物。教育方面,他興辦了自強書院(今武漢大學前身)、三江師范書院(今南京大學前身)、湖北農務書院、湖北武昌蒙養院、湖北工藝書院、慈恩書院(南皮縣榜首中學)、廣雅書院等。政治上建議「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工業上興辦漢陽鐵廠、大冶鐵礦、湖北槍炮廠等。八國聯軍侵略時,大沽炮台失守,張之洞會同兩江總督劉坤一與駐上海各國領事議訂「東南互保」,並打壓維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軍起義,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11月,以顧命重臣晉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謚文襄。有《張文襄公全集》。
19、浪漫詩僧---蘇曼殊
蘇曼殊終身能詩擅畫,知曉漢文、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種文字,可謂文武雙全,在詩篇、小說等多種范疇皆取得了成果,後人將其作品編成《曼殊全集》(共5卷)。作為革新派的文學集體南社的重要成員,蘇曼殊曾在《民報》、《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詩風「清艷明秀」,獨具匠心,在其時影響甚大。
20、五言詩---曹植
曹植是三國時期曹魏聞名文學家,作為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與集大成者,他在兩晉南北朝時期,被推尊到文章模範的位置。其代表作有《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後人因其文學上的造就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其詩以筆力雄健和詞采畫眉見長,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為宋人所編。曹植的散文相同亦具有「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的特徵,加上其種類的豐厚多樣,使他在這方面取得了傑出的成果。

⑹ 如何描述歷史人物

描述歷史人物,應站在跨出是非功過的角度。因為作為人,都有其優缺點,不是每個專被宣傳屬為正面形象的歷史人物都是完人的。正所謂人無完人。當然要結合當下的社會環境,不該說的不能說,要適應主流社會。比如說寇準。在大部分的傳說中,寇準被描述成一個清廉,剛正不阿的主流形象,其實寇準的個人生活,並非傳說的那麼清廉
,關於這段你可以查閱一些書籍 或者在網上進行搜索。除他以外,戚繼光,海瑞等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優缺點。望多閱覽書籍 可以找到很多反例等等。
體會精神吧 我都困死了。。

⑺ 形容歷史人物的形容詞

形容詞填空示例如下:
偉大的歷史人物
著名的歷史人物
神秘的歷史人物

⑻ 關於歷史的名人名言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2、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9、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12、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於謙

14、書猶葯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17、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18、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2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志》

22、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23、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24、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25、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26、書痴者文必工,藝痴者技必良——蒲松齡

27、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28、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31、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33、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第二部分:

1、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2、韜略終須建新國,奮發還得讀良書——郭沫若

3、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毛澤東

4、讀書也像開礦一樣「沙裡淘金」——趙樹理

5、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藏克家

6、聰明在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華羅庚

7、讀書忌死讀,死讀鑽牛角——葉聖陶

8、不怕讀得少,只怕記不牢——徐特立

9、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

10、與肝膽人共事,無字句處讀書——周恩來

11、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余秋雨

12、如果把生活比喻為創作的意境,那麼閱讀就像陽光——池莉

13、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魯迅

14、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陶行之

15、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行之

16、偉大的成績和辛勤勞動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獲,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跡就可以創造出來——魯迅

17、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藏克家

第三部分:

1、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2、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統——莎士比亞

3、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普希金

4、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列夫·托爾斯泰

5、書籍是屹立在時間的汪洋大海中的燈塔——惠普爾

6、一個愛書的人,他必定不致於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老師,一個可愛的伴侶,一個溫情的安慰者——巴羅

7、書籍是朋友,雖然沒有熱情,但是非常忠實——雨果

8、書籍是青年人不可分離的生活伴侶和導師——高爾基

9、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莎士比亞

10、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雨果

11、書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誇美紹斯

12、一本書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獈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凱勒

13、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歌德

14、讀書是在別人思想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魯巴金

15、經驗豐富的人讀書用兩隻眼睛,一隻眼睛看到紙面上的話,另一眼睛看到紙的背面——歌德

16、讀書不要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這樣的讀書使我獲益不少——盧梭

17、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停止——狄德羅

18、讀書是易事,思索是難事,但兩者缺一,便全無用處——富蘭克林

19、與其用華麗的外衣裝飾自己,不如用知識武裝自己——馬克思

20、知識是珍貴寶石的結晶,文化是寶石放出的光澤——泰戈爾

21、知識就是力量——培根

22、書籍——通過心靈觀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沒有書,猶如房間沒有窗戶——威爾遜

23、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諦之一——蘇霍姆林斯基

⑼ 關於歷史名人的描寫

曹操——《三國演義》里的無數典範把曹操堆砌成奸詐的化身。「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曹操出身官宦,十六歲舉孝廉任城門典校衛。設十二色杖,不分貴賤一旦違規出入城規,皆予杖責。黃巾作亂,曹操任驃騎都尉奮力破敵」「董卓當權,破壞綱紀,操夜帶七星寶刀隻身前往行刺,其勇不下荊軻,行刺失敗,董卓起疑時,他又隨機應變說是來獻寶刀,騙過董卓後星夜離京」。
宋江 ——「山東及時雨,孝義黑三郎」「仗義疏財,忠肝義膽」「梁山呼報義,鄲城宋公明」,一個父兄眼中的「孝字為先」的孝子,一個朝廷眼中的「水泊草寇」,頑劣之徒,一段由「忠」和「義」交織而成的歷史碑文。眼見梁山大業由盛而衰,宋江還是放下了曾經緊握的刀槍,在忠與義中做出了最後的選擇,對朝廷的毒酒他一飲而盡,想以死表「忠」,更令人嘆惋的是為防止李逵再反朝廷,也讓鐵牛服了毒酒,留下的只有「茫茫乾坤方圓幾何,成大任重大義,男兒本色……」的悲歌。
項羽——霸王項羽統領幾十萬大軍縱橫沙場,金戈鐵馬,刀光劍影,殺得秦軍節節潰退,幾十萬大軍操縱得如同手指間嫻熟彈出的音符:時快時慢,張弛有度,所向披靡,然而這偉大的軍師統帥卻敗給了「地痞流氓」劉邦。原因有二:過分的相信自己,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最後西楚霸王縱身躍入烏江,留給江東父老永遠的遺憾,更留給歷史無限的思索。
李清照——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 漱玉集中,金玉錄里,文采有後主遺風洗凈南宋的墓碑,我分明看到一個女人把腰彎成一個大大的愁字。在你心中,愛情凝固,像一個寂寞的小屋;在你的筆下憂愁不動,累積成一枚遠古的化石,一個滿腹傷感奇女子,國破之凄,喪夫之痛,你一樣也沒忘。多虧了你沒有忘,我們今天才有了「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的痛徹;才有了「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辛酸苦楚;才有了「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的肝腸寸斷;也才有了「九萬里風鵬正舉」的浪漫絢麗;才有了「至今思項羽。不敢過江東」的豪邁與悲涼。
陶淵明——走近魏晉,凝視那千年塵封的骨架,任歷史的滄桑訴盡隱士心懷。如煙如夢,桃花源一睡千年 亦嗔亦痴,有心人一醉方休家園其實很小,一人,一菊,一籬笆。攏一抹夕陽,倚一垣斷壁,曳一朵野菊,望一眼南山,品一壺濁酒,想一樁心事,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行。於是喧囂的年代有一絲寂寞的回聲。你的菊,淡如煙,淡如霧,影響了中華整個文壇。

⑽ 一段形容歷史人物的話

樓主要的應該是這一句吧,「蓋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版而作《春秋》;權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這句話用來寫議論文用得很多,有道理也有氣勢……

閱讀全文

與歷史名人形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