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歷史小故事大全
這樣抄的小故事很多很多,舉個襲例子:"唇亡齒寒"是一則成語故事,出自.本篇故事講晉國向虞國借路攻打虢國,虞王貪戀晉王送給的玉石,保馬,答應借路給晉國.虞國大臣宮之齊以"唇亡齒寒"的道理勸諫虞王,但他不聽,讓晉國經過虞國去滅了虢國.結果,晉國在滅掉虢國回來時順勢消滅了虞國."唇亡齒寒"意思是說有許多事物之間就像嘴唇與牙齒一樣是相互依存的,如果嘴唇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同樣,虢國被晉國消滅了,虞國就會失去支持和依託,也很難逃脫滅亡的命運。還有很多有趣的歷史故事,我覺得很不錯。
② 中國古代歷史中有什麼有趣的小故事
「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九頭鳥可以說是楚文化的象徵標志。九頭鳥出自《山海經》中的「大荒之中,有山名北極天桓,海水北住焉。有神九首,人而鳥身,名曰九鳳。」九鳳也就是九頭鳥了,楚人有崇鳳的傳統,楚人也愛將傑出人物比做鳳,如楚狂對孔子作歌「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楚人不但崇鳳,也很崇「九」,如屈原的「九歌」「九章」,宋玉的「九辯」等。值得一提的是,九鳳是吉祥神鳥,可後來它卻為妖氣十足代表災難的「九頭鳥」代替,這是什麼原因呢?
這得從西周第4任天子周昭王南征說起,周昭王伐楚,中楚人之計,死於漢水。周人自然對楚人非常痛恨,就開始詆毀楚人,楚人的圖騰九鳳自然不能逃脫被污衊的命運,結果也就由神鳥淪落為妖鳥了。
之後秦滅六國,楚文化受到極其嚴重的打擊,九鳳的形象徹底消失,九頭鳥的形象開始在全國傳播開來,但在很長時期內,九頭鳥都沒能與湖北人聯系起來,它與湖北人的聯系得到明清時期,而且又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明朝萬曆年間,湖北人張居正為相,在任期間,他有一次一下子就保薦了九名湖北人為御史,他們彈劾貪官污吏,使得時局為之一新,那些被免官罷職的貪官對這些湖北人恨之入骨,因此咒罵道:「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
第二種說法:滿人入關,在湖北一帶遭到激烈抵抗,湖北的一些地區給予滿人以重大打擊,之後即使滿人坐穩江山,大局已定,不少湖北人仍然拒絕與清廷合作,他們同時還對受清廷籠絡的湖北同鄉非常鄙視。面對這種情況,滿人在湖北為官者在當地當真是舉步維艱,對湖北人極為惱火的滿人們就編出了這句話,以他們心目中的「妖鳥」九頭鳥來咒罵湖北人。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日後武昌首義,湖北打響了反清第一槍,統治中國近300年之久的滿清王朝一夕瓦解,消息傳來,舉國歡騰,有人當即作詩道:「武昌一夕鳥飛鳴,滿族政權難自保。九頭徽號稱鄂鳥,鄂人聽了不煩惱。」
湖北這個地方,地處天下之中,是四方要道。而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民智則相對比其他地區高些,幾千年的興亡盛衰,又使處於兵家爭奪之地的湖北歷經戰火,湖北人自然也必須使自己變得更具有心計,更精明,這樣才能使他們生存下去。
湖北人和他們的鄰居湖南人一樣,喜歡吃辣椒,他們也都具有拼搏進取的精神,但與性格倔強做事一定要有始有終的湖南人比起來,湖北人又多了些曬脫,他們的心眼比湖南人多些,遇事也相對較靈活些,但這樣有時候也容易導致他們做事會半途而廢。
「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這句話也是有褒有貶,褒義是說他們聰明能幹,貶義則說他們狡黯多心。不過和湖北人打交道,也不需要像一般人說的那樣提防「九頭鳥」的心機,湖北人聰明多心機只是他們性格的一方面,他們同時還具有豪爽大方,性直心善的特點,如果能使他們覺得和你投緣,他們同樣會對你表現出豪爽仗義的性格特點。
參考資料:http://www.xueshiboke.com/post/465.html
③ 有趣的中國歷史戰爭類故事
中國古代歷史上幾次有名的戰役,最熟悉的是三國那陣兒的,官渡,赤壁,淝水之類,講的時候還可以把相關的成語典故加進去,什麼周瑜打黃蓋,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之類。劉邦和項羽的故事也可以講。這些相對較容易,不過有一個問題就是很有可能現在的六年級小學生對此已經了解了。我以前也講過類似的,那些小孩全知道,還有一些我都不了解的。
下面是我覺得有意思的,你可作為參考:
一,可以以日本偷襲珍珠港入手,講講日本的神風敢死隊,這個大有來頭,元朝時元軍曾入侵日本,在海上過夜的時候被「神風」吹走,日本就被救了;就在中國鴉片戰爭後不久,美國黑船到來,叩開日本大門,他們也曾祈求過神風的再次降臨,不過沒來。這個可能有點亂,單以「神風」為線索,用倒敘手法進行講述,你自己斟酌吧,更詳細的資料還得再找找。
二,以莫斯科為線索,講二戰時期的莫斯科保衛戰和拿破崙東征莫斯科。一個希特勒,一個拿破崙,都是叱吒風雲的人物,卻在同一個城市戰敗,很有意思不是嗎!尤其是二戰時的莫斯科保衛戰。可以講講保衛戰期間的紅場閱兵,還有那場天助大雪,都是很有戲劇性的。(當然,再有意思我也是反對的,戰爭本身就是錯誤的)
最後一點建議,可能講什麼內容並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找好切入點,從中提取精髓,你作為主導者應善於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主動性。到故事的關鍵時刻,你可以先不說,而讓學生們猜。放心好了,現在的小學生都比我們認為的聰明的多。相反你自己一定要做好准備。別被問住了~加油了
④ 中國有趣的歷史故事
閉月羞花之容,沉魚落雁之貌之落雁的故事
昭君出塞
漢宣帝時匈奴貴族爭奪權力,勢漸衰落,五個單於分立,互相攻打不休。其中呼韓邪單於,被他的哥哥郅支單於打敗。呼韓邪決心跟漢朝和好,親自朝見漢宣帝。 呼韓邪是第一個到中原來朝見的單於,漢宣帝親自到長安郊外去迎接他,為他舉行了盛大的宴會。呼韓邪單於在長安住了一個多月。他要求漢宣帝幫助他回去。漢宣帝答應了,派了兩個將軍帶領一萬名騎兵護送他到了漠南。這時候,匈奴正缺少糧食,漢朝還送去三萬四千斛糧食。呼韓邪單於十分感激,一心和漢朝和好。西域各國聽到匈奴和漢朝和好了,也都爭先恐後地同漢朝打交道。漢宣帝死了後,他的兒子劉x即位,就是漢元帝。匈奴的郅支單於侵犯西域各國,殺了漢朝派去的使者。漢朝派兵打到康居,殺郅支單於。郅支單於一死,呼韓邪單於的地位穩定了。
「落雁」,是昭君出塞的那段故事。漢元帝在位期間,南北交兵,邊界不得安靜。漢元帝為安撫北匈奴,選昭君與單於結成姻緣,以保兩國永遠和好。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裡,昭君告別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馬嘶雁鳴,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她在坐騎之上,撥動琴弦,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這個美麗女子,忘記擺動翅膀,跌落地下。從此,昭君就得來「落雁」的代稱。
公元前33年,呼韓邪單於再一次到長安,要求和親。元帝許。漢朝和匈奴和親,都得挑個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兒。這回,漢元帝決定挑個宮女給他,他吩咐人到後宮去傳話:"誰願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當公主看待."後宮的宮女都是從民間選來的,她們一進了皇宮,就像鳥兒被關進籠里一樣,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們放出宮去。但是聽說要離開本國到匈奴去,卻又不樂意。有個宮女叫王嬙,號昭君,長得美麗,有見識。自願到匈奴去和親。元帝逐擇日讓呼韓邪單於和王昭君在長安成親。呼韓邪單於和王昭君向漢元帝謝恩的時候,漢元帝看到昭君又美麗又大方,使漢宮為之生色。傳說漢元帝回到內宮,越想越懊惱。他再叫人從宮女的畫像中拿出昭君的像來看。模樣雖有點像,但完全沒有昭君本人那樣可愛。原來宮女進宮後,一般都是見不到皇帝的,而是由畫工畫了像,送到皇帝那裡去聽候挑選。有個畫工名叫毛延壽,給宮女畫像的時候,宮女們送點禮物給他,他就畫得美一點。王昭君不願意送禮物,所以毛延壽沒有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實地畫出來。漢元帝一氣之下,把毛延壽殺了。
⑤ 有趣的中國近代歷史故事
1、虎門銷煙
道光十九年正月(1839年3月),林則徐到達廣州,並嚴肅表示禁煙的決心:「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四月二十二日至五月十三日(6月3日至6月25日),將繳獲的鴉片全部在虎門灘當眾銷毀。
虎門銷煙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氣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鬥志,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國人民維護民族尊嚴和反抗外國侵略的決心。
虎門銷煙之後,英國開始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鴉片戰爭從道光二十年五月(1840年6月)開始到道光二十二年七月(1842年8月)結束,持續了兩年多的時間。1842年8月,英國侵略者又強迫清政府簽定了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
2、太平天國起義
鴉片戰爭中,清政府耗費大量軍費,大大加重了人民負擔。此後,洪秀全領導的規模巨大的太平天國起義爆發了。
1853年,太平軍佔領了南京,定都天京,太平天國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另外派了兩支人馬分頭北伐和西征。後來,湘軍瘋狂反撲,太平軍連連失利。
1855年,石達開指揮西征軍大敗湘軍,太平天國進入軍事上的全盛時期,太平天國軍事上取得很大勝利的時候,領導人之間,發生了尖銳的內部戰爭。
1859年,洪仁玕提出《資政新篇》,主要內容是:發展工商業、獎勵科技發明;開新式學堂;向西方學習,以法治國等。它是先進中國人首次提出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設想,但由於當時形勢未能實現。
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7月,湘軍沖入天京城內,天京陷落,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由於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而失敗了。
(5)中國歷史有趣的故事擴展閱讀:
中國近代史的分界
此時期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止。1840年爆發的鴉片戰爭為中國由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在此後的近一百年間,以1919年五四運動為界標,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為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後期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但都屬於資產階級革命的范疇。
在整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中國的社會性質決定了中國社會主要矛盾、革命對象和任務性質。
⑥ 中國有哪些有趣的歷史故事或神話
歷史故事:
荊軻刺秦王 · 李斯諫逐客 · 信陵君救趙
· 紙上談兵的趙括 · 范雎的遠交近攻計 · 廉頗負荊請罪
· 屈原沉江 · 田單的火牛陣 · 燕昭王求賢
· 孟嘗君與他的門客 ·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 商鞅南門立木
· 墨子破雲梯 · 范蠡和文種 · 一鳴驚人的楚莊王
· 孔子周遊列國 · 伍子胥過昭關 · 晉文公退避三舍
· 公子重耳流亡他國 · 曹劌抗擊齊軍 · 齊桓公九合諸侯
· 周公輔佐成王 · 盤庚遷都 · 婦好及婦好墓
· 商湯和伊尹 ·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沉魚 ·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落雁
·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羞花 ·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閉月 · 一騎紅塵妃子笑
· 劉羅鍋智告貪官 · 魯班造木鳶 · 梅妻鶴子
· 吳三桂·陳圓圓和逼死坡 · 漢武帝封將軍柏 · 高力士脫靴
· 楊貴妃與「貴妃雞」 · 諸葛亮拜師 · 腰斬李斯
· 管仲輔佐齊桓公 ·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 趙飛燕姊妹花擅專寵
· 趙高指鹿為馬 · 項羽自任西楚霸王 · 張良進履
· 藺相如完壁歸趙 · 徐福東渡日本 · 周文王重用姜尚
· 呂後誅殺韓信 · 三潭如何印明月 · 秦王滅六國
· 蕭何月下追韓信 · 卓文君夜奔司馬相如 · 秦王政誅嫪毐
· 勾踐卧薪嘗膽 · 玄武門之變
神話故事;
盤古開天闢地 女媧造人 女媧補天 伏羲兄妹 伏羲氏 鑽木取火 有巢氏 神農嘗百草 精衛填海 誇父追日 牛郎織女 八仙過海 七仙女
⑦ 有哪些有趣的歷史小故事
當然在我們歷史上還有很多真實發生但是十分搞笑或者有趣的事情,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讀一下我們的史書,最後希望這些東西可以改變一下歷史在大家印象中一直很枯燥的舊印象,同時也希望可以通過這些有趣的故事是這些歷史人物在大家的腦海中更為鮮活。
⑧ 中國古代詩人有趣的故事、
杜甫 唐代詩人。字子美。祖籍襄陽(今屬湖北),生於河南鞏縣。由於他在長安時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稱少陵野老,在成都時被薦為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後世又稱他為杜少陵、杜工部。
杜甫生長在「奉儒守官」並有文學傳統的家庭中,杜甫的祖父杜審言是武後時的著名詩人,官膳部員外郎;父親杜閑,曾任兗州司馬、奉天縣令。他7歲即開始學詩,15歲時詩文就引起洛陽名士們的重視。他的生活從20歲後可分為四個時期。
漫遊時期 從玄宗開元十九年(731) 至天寶四載(745) 。杜甫進行了兩次長期的漫遊。第一次是在江南一帶,他到過金陵、姑蘇,渡浙江,泛舟剡溪直至天姥山下。開元二十三年回洛陽應進士考試,未被錄取。次年在齊趙一帶開始了第二次漫遊,他晚年回憶當時的情景是:「放盪齊趙間,裘馬頗清狂。」(《壯游》)他在這兩次漫遊里,看到祖國秀麗雄偉的山川,吸取了江南和山東的文化,擴大了眼界,豐富了見聞。開元二十九年,築居於洛陽與偃師之間的首陽山下,可能在這時與夫人楊氏結婚。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李白相遇,二人暢游齊魯,訪道尋友,談詩論文,有時也議論時事,結下深厚的友誼。次年秋,杜甫將西去長安,李白准備重遊江東,他們在兗州分手,此後沒有再會面,杜甫為此寫過不少懷念李白的感人詩篇。他在這時期寫的詩,其中雖有象《望岳》那樣不同凡響的作品,但總的說來,還沒有超越杜審言那一時期名詩人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