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三大歷史人物

三大歷史人物

發布時間:2021-02-25 22:55:24

Ⅰ 中國1840-1900三大著名政治歷史人物

曾國藩、李鴻章:同光中興名臣。
慈禧太後:統治中國將近半個世紀,空前絕後的賣國賊,一句「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足以讓她遺臭萬年。

中國歷史三大奇人是哪三

義絕:關羽
關羽(?-220年),字雲長,河東解良(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
赤壁之戰後,劉備助東吳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別遣關羽絕北道,阻擋曹操援軍,曹仁退走後,關羽被封為襄陽太守。劉備入益州,關羽留守荊州。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圍襄樊,曹操派於禁前來增援,關羽擒獲於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曹操曾想遷都以避其銳。後曹操派徐晃前來增援,東吳呂蒙又偷襲荊州,關羽腹背受敵,兵敗被殺。
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關公」,又稱美髯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三國演義》尊其為蜀國「五虎上將」之首,毛宗崗稱其為「《演義》三絕」之「義絕」。
智絕:孔明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卧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謚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於建興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
劉禪追謚其為忠武侯,故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奸絕: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漢族。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 ,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後為魏王,去世後謚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

Ⅲ 歷史上著名的人物有哪些

1、武則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 )

自名武曌 ,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82歲),與漢朝的呂後並稱為「呂武」。

2、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

嬴姓,趙氏,名政,又名趙正(政)、秦政,或稱祖龍 ,秦莊襄王之子。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今邯鄲),並在此度過了少年時期。前247年,13歲時即王位。前238年,22歲時,在故都雍城舉行了國君成人加冕儀式,開始「親理朝政」。

3、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

清朝第四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蒙古人稱他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語「平和寧靜」之意,為漢語「康熙」的意譯)。西藏方面尊稱為「文殊皇帝」。順治帝第三子,母親為孝康章皇後佟佳氏。

4、杜甫(712年—770年)

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原籍湖北襄陽,後徙河南鞏縣。 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5、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

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後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又繼續訓政,實際行使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最長壽的皇帝。

Ⅳ 中國古代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三大人物是哪幾位

中國歷史浩浩盪盪五千年,文明的濫觴在黃河、長江流域緩緩成長,逐漸形成了當今中國偉大的華夏文明。在這片富饒而又神奇的土地上,誕生過無數的才子佳人,帝王英豪,而未完在網上翻閱,偶然找到一份網路票選:中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人物排行榜,排行依據是網民票選。

在此,未完找到了在中國古代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三大人物。

第一名:秦始皇

第三名是中國農民起義的鼻祖,他是秦朝末年農民起義的領袖之一。“陳勝吳廣起義”作為一篇文章入選中學語文教材。他振臂一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引導後世無數的農民階層反對地主階級的壓迫,努力獲得自己想要的人生。

看完未完摘錄的榜單,你想說些什麼呢?

Ⅳ 中國著名歷史人物

中國著名歷史人物有:

1、韜略鼻祖、兵家之宗——呂尚

姜子牙(約前1156年—約前1017年),中國著名歷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姓,呂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單呼牙,別號飛熊,因其先祖輔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於呂,故以呂為氏,也稱呂尚。

相傳姜子牙72歲時在渭水之濱的磻溪垂釣,遇到了求賢若渴的周文王,被封為「太師」(武官名),稱「太公望」,俗稱太公,被周武王尊為「師尚父」。

姜子牙輔佐武王伐紂建立了周朝,是齊國的締造者,周文王傾商,武王克紂的首席謀主、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勛,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

周初分封,姜子牙被封為齊國君主,他治國有方,創建了泱泱大國,遺風猶存,累世相續,為後來的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五霸之首」而奠定了基礎。

2、春秋第一霸的主謀者——管仲

管仲(公元前725-前645年),經鮑叔牙力薦,為齊國上卿(即丞相),有「春秋第一相」之譽,對內政外交政策進行全面的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富國強兵的方針策略,被齊恆公任為上卿,尊稱「仲父」。

執政四十年,因勢制宜,分設各級官吏,選拔士子,賞勤罰惰,征賦稅,統一鑄造、管理錢幣,制定捕魚、煮鹽之法;對外採取「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代的第一個霸主,所以又說「管夷吾舉於士」。

他秉政三年,齊國大治,成為「五霸之首」。

3、奇謀成霸業、經商成巨富——范蠡

范蠡(lǐ),字少伯,漢族,春秋時期楚國宛地三戶邑(今河南淅川縣)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謀士和實業家。後人尊稱「商聖」。

他出身貧賤,但博學多才。後至齊,父子戮力耕作,致產數十萬。齊人聞其賢,使為相。范蠡辭而不受,後遷往陶地(今山東肥城湖屯鎮陶山,幽棲寺本名「陶公幽棲寺」,俗稱西幽寺,始建於宋代,緊鄰范蠡墓。)經商積資巨萬,世稱「陶朱公」。

期間三次經商成巨富,三散家財,乃中國儒商之鼻祖。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4、計關秦王朝興衰成敗——李斯

李斯(約前280年-前208年),秦朝丞相,河南駐馬店上蔡縣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千古一相。

李斯協助秦始皇統一天下;秦統一之後,李斯參與制定了秦朝的法律和完善了秦朝的制度,力排眾議主張實行郡縣制、廢除分封制,提出並且主持了文字、車軌、貨幣、度量衡的統一。

李斯貢獻巨大,但是害死了韓非,後被趙高所害。

5、輔佐劉邦創建西漢王朝的謀略家——張良

張良(約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漢族,潁川城父(今河南省寶豐縣李庄鄉古城村)人。

曾勸劉邦在鴻門宴上卑辭言和,保存實力,並疏通項羽叔父項伯,使劉邦得以脫身。後又以出色的智謀,協助漢高祖劉邦在楚漢戰爭中最終奪得天下,幫助呂後扶持劉盈登上太子之位,被封為留侯。

他精通黃老之道,不留戀權位,晚年據說跟隨赤松子雲游。張良去世後,謚為文成侯。

《史記·留侯世家》專門記載了張良的生平。漢高祖劉邦在洛陽南宮評價他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表現出張良的機智謀劃、文韜武略。後世敬其謀略出眾,稱其為「謀聖」。

Ⅵ 中國歷史上的三大名相

給你個歷史的十大名相1 西周的周公
周公即是姬旦,武王的弟弟。不僅協助武王伐紂,而且國輔助成王,平定諸候國之亂,教化國民,以禮治國。

2 齊桓公之相管仲
春秋時傑出的政治家、著名的軍事家、軍事改革家,以其卓越的謀略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第一個霸主。管仲的言論見《國語·齊語》。另有《管子》一書傳世。

3 秦朝的李斯
李斯在中國歷史上是個頗有爭議的人物。但不管怎麼說,他還是個名相。李斯在秦做官曾遭排擠,但他寫下了反逐客令,為秦朝吸引外來人才奠定了理論基礎。他提出了遠交近攻的方略,使秦王得一寸土即為一寸土的一統六國。他用各種手斷對六國進行分化瓦解。他提出要統一文字和度量衡......當然他也是個罪人,後人有對他作了「死有餘辜」的評論。

4 西漢的蕭何

劉邦的評功大會,十分熱鬧,諸將「拔劍擊柱」。但是劉邦還是作出了蕭何功為第一的評價,把別的將領比作狗。事實就是如此,蕭何相中了韓信人為將,使以後漢軍很少敗過。漢建後,蕭何治賦後方支持前方作戰。楚滅後,蕭即為了丞相,與民休養,出謀平定諸將的叛亂。

5 東漢末年的曹操
當然了也有人把他作為一個皇帝即魏武。事實上他並未稱帝,故作為一名大臣來看。有人說曹操是個奸臣,但從今天的眼光來看,「治國之能臣,亂世這奸雄」這句話的評論還是公允的。一個建安時代,沒有曹操是很難想像的。

附: 有人會認為,這一個時代,沒有諸葛亮是不行的。但我認為,諸葛亮的才能,更多是被《三國演義》吹棒而成。而其真正的能力,從蜀國的國力應可看一二。別說相比曹操,就算郭嘉,魯肅恐怕也難以超過。《三國志》有雲:「魯肅者,不遜於諸葛亮也」。可見諸葛亮與魯肅是同一水平左右。

6 唐朝的房玄齡
提到唐朝,很多人會想起魏徵,其實魏徵沒有當過相,他是個諫官,當然是個名臣,但不是個名相了。我們也許聽說過「房謀杜斷」吧,這里的房和杜就是房玄齡、杜如晦。他們都是宰相。唐朝的很律令都是他們在位時制定的,中國的封建制度的完善,並走向鼎盛。他們是出了不少力的。

7 宋朝的王安石
宋朝是個既有內憂又有外患的朝代,在北宋的中期王安石力圖變法,但阻力很大,他失敗了。但不能否認他的確是一個有見識名相。

8 元朝的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公元119——244年)字晉卿,號湛然居士。因住在玉泉山一帶,所以又稱玉泉居士,契丹人。耶律楚材是我國著名的政治家,他博覽群書,旁通天文、地理、律歷、醫卜及釋道之學,並善詩文。燕京被蒙兵破後,他應召會見成吉思汗,並作為顧問留在朝中。元太宗窩闊台當政後,他任中書令(宰相),協助蒙古人管理元朝作出了的貢獻。也為蒙元的漢化,文明化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9 明朝的劉基

明朝卓越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傑出的文學家、哲學家。生於元末,自幼聰敏,長大後博覽群書,因而才幹、學識大大長進。他胸懷救時濟世之志,於23歲考中進士,投身仕途。後棄官歸家。受朱元璋應邀而復出。劉基在統一中國創建明王朝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10 明朝的張居正
張居正也是個很有爭議的人。對他貶也很多,甚至褒大於貶。可想而知在明朝那個走向末落的王朝,當官的確很難,當好官更是很難。張居正就是在這樣的狀況下當官的。他給明朝後期的政治的確帶來了活力,他提出了一條鞕法,也是中國賦治一大大的進步。使得戚繼光這樣的人才,才有發揮之地!

Ⅶ 19世紀最偉大的三大人物介紹

一,俾斯麥,
大家都知道他是德國的鐵血宰相,極力推行「鐵血政策」,主張通版過戰爭,由普魯士統一權德國。他相繼發動了對丹麥、奧地利和法國的戰爭,逐步實現了德國統一。他本人成為19世紀下半期歐洲政治舞台上的風雲人物。

二,格蘭特
格蘭特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從美國軍事院校(西點軍校)畢業的軍人總統。他在美國南北戰爭中屢建奇功,有「常勝將軍」之稱。

三,李鴻章
1860年李鴻章僅僅靠9000名剛剛招募的淮軍打敗了太平天國的軍事天才忠王李秀成率領的10萬大軍,保住中國經濟命脈上海,這一戰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李鴻章僅僅靠這一戰就可以彪炳史冊,聞名中外,變成了封疆大吏,二品巡撫。李鴻章是洋務運動的靈魂人物。權傾朝野30年,甚至有的洋人不知道有皇帝而知道有李鴻章,號稱「東方俾斯麥」。

希望對你有幫助

閱讀全文

與三大歷史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