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徐歷史名人

徐歷史名人

發布時間:2021-02-25 21:06:33

① 徐氏家族歷史和名人

歷史:

周初,以今山東郯城一帶為中心(出土有徐國遺址),建立徐國,在東夷中最為強大,春秋時為楚國所敗,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被吳國吞並。

據《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所載,徐氏為顓頊,皋陶之後。夏禹時封伯益之子若木於徐國。從若木至徐偃王共三十二世。徐偃王攻周,被周穆王及造父擊敗。

後又封徐偃王子宗為徐子。春秋時,徐國被吳滅後,徐子的遺族以原國名「徐」為氏。 二:清代滿族姓氏舒穆祿氏改為徐氏,如徐元夢,為滿洲正白旗人。

名人:

1、徐偃王

徐偃王,嬴姓徐氏,名誕,是西周時徐國第32代國君。徐國統轄今淮、泗一帶。建都下邳(今更名為睢寧縣古邳鎮)。

周穆王末年,徐君偃好行仁義,前來歸順的東夷國家有四十多個。周穆王巡視各國,聽聞徐君威德日遠,遣楚國襲其不備,大破之,殺偃王。其子遂北徙彭城,百姓從之者數萬。

《後漢書·東夷傳》稱:「地方五百里」,向他朝貢的「三十有六國」。曾聯合九夷伐周。穆王因其勢大,承認其為東方霸主。後為楚所敗。在戰爭與和平之間選擇了仁義避戰。

其事載《竹書紀年》、《後漢書》、《屍子》、《博物志》、《路史》諸書。《屍子》謂:「徐偃王有筋而無骨。」《博物志》謂:「徐君宮人有娠而生卵,以為不祥,棄之水濱。

孤獨母有犬鵠蒼,獵於水濱,得所棄卵,銜以來歸。孤獨母以為異,覆暖之,遂孵成兒。生時正偃,故以為名。」

徐偃王僭越「伯」位而稱「王」之後,實質上即是與周王(天子)分庭抗禮。作為徐國的代表人物,徐偃王當之無愧是徐國文明史的奠基人、開拓者和領袖人物。

2、徐達

徐達(1332年-1385年),字天德。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市)人。明朝開國軍事統帥,徐達出身農家。元朝末年,徐達參加了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為淮西二十四將之一。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在鄱陽湖之戰中大敗陳友諒。次年,被任命為左相國。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麾師攻取淮東,並於兩年後攻克平江,滅張士誠。

旋即出任征虜大將軍,與副將常遇春一同揮師北伐,推翻元朝的統治。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滅亡元朝。

此後連年出兵,打擊元朝殘余勢力,官至太傅、中書右丞相、參軍國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國公。他為人謹慎,善於治軍,戎馬一生,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勛。

洪武十八年(1385年),徐達去世。追封中山王,謚號「武寧」,賜葬鍾山之陰,御制神道碑文。又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位列開國「六王」之首。

3、徐悲鴻

徐悲鴻(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漢族,原名徐壽康,江蘇宜興市屺亭鎮人,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

曾留學法國學西畫,歸國後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先後任教於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和北平藝專。1949年後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

擅長人物、走獸、花鳥,主張現實主義,於傳統尤推崇任伯年,強調國畫改革融入西畫技法,作畫主張光線、造型,講求對象的解剖結構、骨骼的准確把握。

並強調作品的思想內涵,對當時中國畫壇影響甚大,與張書旗、柳子谷三人被稱為畫壇的「金陵三傑」。所作國畫彩墨渾成,尤以奔馬享名於世。

徐悲鴻被尊稱為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奠基者,他主張發展「傳統中國畫」的改良,立足中國現代寫實主義美術,提出了近代國畫之頹廢背景下的《中國畫改良論》。

1953年9月26日,徐悲鴻因腦溢血病逝,享年58歲。按照徐悲鴻的遺願,夫人廖靜文女士將他的作品1200餘件。

他一生節衣縮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書畫家的作品1200餘件,圖書、畫冊、碑帖等1萬余件, 全部捐獻給國家。

4、徐敬業

徐敬業,曹州離狐(今山東菏澤)人,唐朝官員、將領。司空李勣之孫,梓州刺史李震之子,因父早死,直接承襲祖父英國公爵位。徐敬業是唐睿宗時反太後武則天臨朝稱制而起事的領導者。

徐敬業從小善於騎射,有才智。因父早死,直接承襲了祖父的英國公爵位,曾任眉州刺史,後坐事被眨為柳州司馬。武後廢帝唐中宗為廬陵王,立李旦為帝。

後李旦上表請辭,由武後臨朝稱制。徐敬業與其弟徐敬猷、唐之奇、杜求仁、駱賓王等人,在則天順聖皇後光宅元年(684年)九月起兵於揚州,徐敬業自稱為匡復府大將軍,領揚州大都督。

以勤王救國、匡扶盧陵王李顯復位為名出師,由駱賓王寫了著名的《為徐敬業討武曌檄》以號召天下。徐敬業徐志摩的士卒很快增至十多萬人。

武後剝奪徐敬業賜姓,遣梁郡公李孝逸為主帥,魏元忠為副帥統兵三十萬征討。徐敬業手下魏思溫建議直攻東都洛陽,而薛璋則勸先南進常州、潤州(今江蘇鎮江)。

徐敬業聽從薛璋意見,先南渡長江攻陷潤州,再北向與李孝逸戰於高郵,徐敬業初戰獲勝,但久戰兵疲,十一月,李孝逸以火攻大敗徐敬業軍,徐敬業逃往潤州,為部下所殺,內亂遂平。

唐貞元十七年(801年)吐蕃軍到唐朝鹽州時,吐蕃軍中有將徐舍人,自稱徐敬業後人,不忘本國,並將包括僧人延素在內的俘虜千百人全部放歸。

5、徐志摩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浙江嘉興海寧硤石人,現代詩人、散文家。原名章垿[xù],字槱[yǒu]森,留學英國時改名志摩。

曾經用過的筆名有南湖、詩哲、海谷、谷、大兵、雲中鶴、仙鶴、刪我、心手、黃狗、諤諤等。新月派代表詩人,新月詩社成員。

1915年畢業於杭州一中,先後就讀於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和北京大學。 1918年赴美國克拉克大學學習銀行學。十個月即告畢業,獲學士學位,得一等榮譽獎。

同年,轉入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院,進經濟系。 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

奠定其浪漫主義詩風。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學教授。1926年任光華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前身)。

大夏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前身)和南京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京大學)教授。1930年辭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職務。

應胡適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學教授,兼北京女子師范大學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飛機失事罹難。代表作品有《再別康橋》《翡冷翠的一夜》。

② 歷史上姓徐的名人有哪些

中國古代史上的徐氏名人

徐偃王 徐福 徐渭 徐光啟 徐霞客 徐敬業
徐建寅 徐達 徐淑 徐天德 徐大春 徐安真
徐陵 徐稚 徐訪

中國近代史上的徐氏名人

徐繼畲 徐世昌 徐潤 徐樹錚 徐悲鴻 徐志摩
徐邦道 徐慶璋 徐壽 徐建寅 徐錫麟 徐用儀
徐廣縉 徐壽朋 徐桐 徐國泰 徐宗漢 徐培添
徐仁鑄 徐進炲 徐勤 徐紹楨 徐致靖 徐延旭
徐有壬 徐希顏 徐耀 徐靜仁 徐振鵬
徐驤

中國現代史上的徐氏名人

徐特立 徐向前 徐海東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南直隸江陰(今江蘇江陰市)人。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他經30年考察撰成的60萬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記》,被稱為「千古奇人」。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跡遍及今21個省、市、自治區 ,「達人所之未達,探人所之未知」 ,所到之處,探幽尋秘,並記有游記,記錄觀察到的各種現象、人文、地理、動植物等狀況。

《徐霞客游記》開篇之日(5月19日)被定為中國旅遊日。

徐渭,字文長,號青藤道人,明代著名的書畫家、文學家、戲曲家、軍事家。

徐渭出生於浙江紹興,從小有神童之譽。但命途坎坷,八次科考,次次名落孫山。38歲的時候受聘成為胡宗憲的幕僚,直接參與謀劃抗倭戰爭。後胡宗憲倒台,徐渭懼怕被牽連,遂發狂,先後九次自殺,73歲那年於貧病交加中逝世。

徐渭是罕見的通才,他在文、詩、詞、書、畫、劇曲等方面的成就堪稱車載斗量。他自評:「吾書第一,詩二,文三,畫四。」但以畫對後世影響最大。這樣一個才子,卻又精通兵法,讓人驚嘆。明史《徐渭傳》記載「渭知兵,好奇計,宗憲擒徐海,誘汪直,皆預其謀」。

清朝才子鄭板橋對徐文長非常敬服,曾刻一印,自稱「青藤門下走狗」;近代畫家齊白石曾說:「青藤、雪個、大滌子之畫,能橫塗縱抹,余心極服之,恨不生前三百年,為諸君磨墨理紙。諸君不納,余於門之外,餓而不去,亦快事故。」

遙想徐渭的才子風采,令人神往。

③ 歷史上的徐姓名人

徐伯,西漢,治水專復家制
徐擀,三國 ,建安七子之一
徐盛 ,三國 , 東吳建武將軍、廬江太守、封蕪湖侯
徐晃 ,三國 ,曹魏名將、封都亭侯
徐世勣,唐代,唐朝開國將領
徐晦,唐代,福建省歷史上第一位狀元
徐敬業 ,唐代,英國公、柳州司馬
徐熙,南唐,畫家,有作品《玊堂富貴圖》
徐徽言,南宋,抗金名將、衢州第一位武狀元
徐達,明代,明朝開國軍事統帥
徐霞客,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探險家
徐光啟,明代, 科學家、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
徐渭,明代,文學家、書畫家
徐常遇,清代,文學家,廣陵派創始者
徐希顏,清代,北洋海軍左營守備,甲午海戰戰死

④ 歷史上最著名的徐姓名人

有徐特立、徐向前、徐悲鴻和徐志摩等等等等

⑤ 說出歷史上姓徐的名人,越多越好

1、徐悲鴻

徐悲鴻(1895-1953年),漢族,原名徐壽康,江蘇宜興市屺亭鎮人。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曾留學法國學西畫,歸國後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先後任教於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和北平藝專。

1949年後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擅長人物、走獸、花鳥,主張現實主義,於傳統尤推崇任伯年,強調國畫改革融入西畫技法,作畫主張光線、造型,講求對象的解剖結構、骨骼的准確把握,並強調作品的思想內涵,對當時中國畫壇影響甚大。

⑥ 歷史上姓徐的有那些名人

中國古代史上的徐氏名人

徐偃王 徐福 徐渭 徐光啟 徐霞客 徐敬業
徐建寅 徐達 徐淑 徐天德 徐大春 徐安真
徐陵 徐稚 徐訪

中國近代史上的徐氏名人

徐繼畲 徐世昌 徐潤 徐樹錚 徐悲鴻 徐志摩
徐邦道 徐慶璋 徐壽 徐建寅 徐錫麟 徐用儀
徐廣縉 徐壽朋 徐桐 徐國泰 徐宗漢 徐培添
徐仁鑄 徐進炲 徐勤 徐紹楨 徐致靖 徐延旭
徐有壬 徐希顏 徐耀 徐靜仁 徐振鵬
徐驤

中國現代史上的徐氏名人

徐特立 徐向前 徐海東

http://predflag.51.net/mingren.htm

太多了
http://..com/question/7025187.html

-----------------



徐 和:(生卒年待考),著名漢後期黃巾起義首領。

徐 堅:(生卒年待考),字元固,湖州人。著名唐朝文學家。

徐樹錚:(公元1880~1925年),字又錚,江蘇蕭縣人(今浙江杭州蕭山),北洋皖系政客,曾在段祺瑞內閣擔任陸軍次長,徐錫麟:(公元1873~1907年),字伯蓀,別號光漢子,山陰東浦人(今浙江紹興)。著名民主革命先驅。

徐 潤:(公元1838~1911年),又名以璋,字潤立,號雨之,別號愚齋。拱北北嶺村人(今廣東珠海)。著名清朝時買辦。

徐 干:(公元170~217年),字偉長,北海郡人(今山東昌樂)。漢魏間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

徐 渭:(生卒年待考),山陰人,傑出的文學家,書畫家,自稱書法天下第一,長於行草。

徐 鉉:(公元916~991年),字鼎臣,揚州廣陵人(今江蘇揚州)。著名五代末宋初文學家。

徐 鍇:(公元920~974年),字楚金,徐鉉之弟,著名五代末宋初文字學家,文字訓詁學家。世稱「小徐」。

徐圓朗:(生卒年待考),山東兗州人。徐圓朗在隋朝末期亡命為群盜

徐霞客:(公元1586~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著名明朝地理學家、旅行家、游記文學家。

徐 達:(公元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鳳陽臨淮人(今安徽鳳陽)。著名明朝開國將領。

徐光啟:(公元1562~1633年),字子先,號玄扈,松江人(今上海)。著名明末政治家、科學家。

徐 淑:(生卒年待考),隴西人,東漢著名女詩人。

徐 稚:(公元97~168年),字孺子,豫章南昌縣北瀝徐村人(今江西南昌),最終沒有做官,時稱「徐州高士」。

徐安真:(生卒年待考),中唐時期重臣。

徐世績:(公元594~669年):字懋功,後獲賜李姓,又避李世民諱,改名李績,離狐人(今山東東明東北部)。

徐世昌:(公元1855~1939年),字卜五,號菊人,又號濤齋,著名清末北洋政府官僚,北洋政府總統。

徐致靖:(公元1826~1918年),字子靜,江蘇宜興人。著名清朝末年維新變法領導者之一。

徐至展:(生卒年待考),物理學家。江蘇常州人。著名激光物理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徐光憲:(公元1920~今),浙江紹興人。著名量子化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徐悲鴻:江蘇省宜興人,現代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尤擅畫馬。

徐特立:(公元1877~1963年),原名懋恂,湖南長沙人。著名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家。

徐向前:(公元1901~1990年),原名徐象謙,字子敬。山西五台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大元帥之一。

徐海東:(公元1900~1970年),湖北黃陂徐家橋村人(今湖北大悟)。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大將。

徐立清:(公元1910~1983年),安徽金寨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徐斌洲:(公元1912~1996年),湖北黃安人(今湖北紅安)。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徐 明:(公元1916~1985年),原名徐銳,黑龍江阿城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

徐 信:(公元1921~今),原名徐連晨,河北靈壽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上將。

徐 斌:(公元1920~2002年),四川達縣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徐介藩:(公元1901~1983年),原名徐齊邦,安徽固鎮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徐文禮:(公元1920~1977年),雲南宣威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徐文烈:(公元1909~1976年),又名何坤,雲南宣威板橋鎮大堡村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徐立行:(公元1911~1985年),原名俞獻誠,上海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徐光友:(公元1917~2003年),安徽六安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徐光華:(公元1913~今),江西贛縣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徐體山:(公元1914~1968年),安徽霍丘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徐其孝:(公元1914~1997年),湖北麻城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徐其海:(公元1913~1984年),安徽金寨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徐明德:(公元1916~今),湖南新縣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

徐國夫:(公元1914~2004年),安徽六安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徐國賢:(公元1916~2000年),江西蓮花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徐國珍:(公元1912~1993年),甘肅天水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徐紹華:(公元1910~1978年),原名徐光,湖北黃安人(今湖北紅安)。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徐德操:(公元1913~1974年),湖南平江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徐永清:(公元1938~今),原名徐觀榮,浙江建德人。著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武警上將。

徐惠滋:(公元1932~今),山東蓬萊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上將。

徐世平:(公元1925~今),江蘇沭陽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中將。

徐自強:(公元1938~今),浙江諸暨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徐芳春:(公元1927~今),山東淄博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徐春陽:(公元1925~今),原名徐錫驪,山西晉城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徐鍾祥:(公元1927~1990年),河北博野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徐根初:(公元1943~今),上海南匯區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徐水香:(公元1938~2001年),湖北通城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

徐莉莉:(公元1952~今),女,山東濟南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

徐永昌:(公元1887~1959年),字次辰,山西崞縣人。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

徐源泉:(公元?~今),湖北黃崗人。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二級陸軍上將。

徐培根:(公元?~今),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二級陸軍上將。

徐煥升:(公元?~今),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二級空軍上將。

徐一天:(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海軍航空工程學院政治委員。1990年晉升。

徐甘泉:(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海軍試驗基地司令員。1990年晉升。

徐必耀:(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海軍東海艦隊某基地政治委員。1990年晉升。

徐共和:(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海軍福建基地司令員。1990年晉升。

徐同業:(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海軍後勤部政治委員。1990年晉升。

徐執提:(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海軍指揮學院副院長。1990年晉升。

徐阿文:(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海軍某試驗基地副司令員。1990年晉升。

徐宏俊:(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海軍廣州基地政治部主任,上海基地政治委員。1990年晉升。

徐忠貴:(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海軍青島基地副司令員。1990年晉升。

徐國祥:(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海軍青島基地政治部主任。1992年晉升。

徐壽祺:(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海軍某基地政治部主任。1990年晉升。

徐聽生:(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海軍東海艦隊航空兵副司令員。1990年晉升。

徐建中:(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海軍寧波基地政治部主任。1990年晉升。

徐洪猛:(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海軍東海艦隊副參謀長。1990年晉升。

徐彥鵬:(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海軍潛艇基地副司令員。1990年晉升。

徐敬益:(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海軍湛江基地副司令員。1990年晉升。

徐培華:(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海軍湛江基地司令部參謀長。1990年晉升。

徐 洸:(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空軍指揮學院訓練部部長。1990年晉升。

徐水香:(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北京軍區空軍副參謀長。1990年晉升。

徐文顯:(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成都軍區空軍後勤部政治委員。1990年晉升。

徐心德:(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空軍司令部副參謀長。1990年晉升。

徐俊寶:(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濟南軍區空軍司令部副參謀長,參謀長。1990年晉升。

徐銀盟:(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空軍理工大學副校長兼氣象學院院長。2000年晉升。

徐傳讀:(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第七航空軍政治部主任。1990年晉升。

徐金鐸:(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沈陽軍區空軍裝備部部長。1990年晉升。

徐 行:(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專業技術少將,國防科技大學教授。1990年晉升。

徐克俊:(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專業技術少將,國防科工委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副總工程師。1990年晉升。

徐宗昌:(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專業技術少將,裝甲兵工程學院教授。1990年晉升。

徐濱士:(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專業技術少將,裝甲工程學院教授。1990年晉升。

徐國武:(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武警少將,湖南省武警總隊政治委員。1996年晉升。

徐貴寶:(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武警少將,武警後勤部政治委員,武警副政治委員。

徐田有:(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武警少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武警總隊政治委員。2001年晉升。

徐兆柱:(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武警少將,江蘇省武警總隊總隊長,陝西省總隊總隊長。

徐德學:(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武警少將,重慶市武警總隊政治委員。1998年晉升。

徐鍾端:(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川鄂邊區綏靖公署高參。

徐庭瑤:(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裝甲兵司令官。

徐景唐:(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第十二集團軍副總司令。

徐會之:(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第五戰區政治部主任。

徐 保:(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整編第七十六師師長。

徐啟明:(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第十兵團司令官。

徐祖貽:(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華中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

徐紹曾:(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國防部高參。

徐築生:(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台灣省「總統府「侍衛長。

徐博生:(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台灣省三軍大學戰爭學院院長。

徐樹南:(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第二十軍副軍長兼政治部主任。

徐遠舉:(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軍事統計調查局西南站處長。

徐經濟:(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陝南行署主任。

徐振中:(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山東省保安第六旅旅長。

徐日政:(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整編第八十四師一六一旅旅長。

徐亞雄:(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第七十三軍十五師副師長。

徐稚蘭:(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陝西省保安司令部參議。

徐中平:(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國防部青年救國團滬浦義勇總隊總隊長。

徐積章:(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第二○五旅旅長。

徐以智:(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南京中央訓練團團員。

徐建中:(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國防部青年救中國國民革命軍浙皖邊區縱隊副司令。

徐繼泰:(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第一二三軍三三四師師長。

徐其昌:(生卒年待考),著名陸中國國民革命軍軍少將,第六十一軍六十六師師長。

徐台生:(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海軍少將,台灣省海軍陸戰隊副司令官。

徐旭東:(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空軍少將,台灣省空軍總部政治作戰部副主任。

徐材霖:(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台灣省後備役司令部動員處處長。

徐炳強:(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台灣省聯合勤務總司令部後勤署副署長。

徐榴柱:(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台灣省三軍參謀總長禮賓接待室主任。

徐 瑾:(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台灣省「行政院國家安全局」處長。

徐雲台:(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台灣省「國防部」部員。

中國歷史上姓徐的名人有哪些,越多越詳細越好!!

徐 淑:東漢著名女詩人,甘肅臨洮人。 徐 擀:漢末著名哲學家、文學家,回山東濰坊人。「建安七答子」之一,著有《中論》 等。 徐 達:明代名將,安徽鳳陽人。隨朱元璋打天下,佐朱元璋建立明朝,被封魏國 公,死後追封為中山王。 徐光啟:明代傑出科學家,上海徐家匯人。研究范圍廣泛,以農學、天文學、數學較 為突出。著有《農政全書》,主譯《崇禎歷書》,譯著《幾何原本》等。 徐 渭:明代傑出文學家、書畫家,字文長,浙江紹興人。自稱書法天下第一, 長於 行草。擅長水墨花竹、山水、人物。著有《徐文長全集》、《南詞續錄》 等。 徐霞客:明代傑出的旅行家和游記文學家,江蘇人。其足跡遍布大江南北,其觀察所 記,按日記載,死後編輯而成《徐霞客游記 》。 徐悲鴻:近代傑出畫家、美術教育家,浙江宜興人。擅長油畫、中國畫、尤精素描, 尤以畫馬馳譽中外。 徐志摩:浙江海寧人,新月派詩人,主編有《詩刊》、《新月》等文學刊物,是新月 派詩風的代表。願你天天快樂

⑧ 徐氏的起源,發展,歷史名人

源於嬴姓,以國名為氏。遠祖可追溯到五帝時代金天氏少昊(嬴姓)。少昊重孫為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夏王封伯益之子若木於徐,故地在今安徽省泗縣北。徐國歷夏、商、周三朝代,一直活躍在江淮之間,史稱徐戎,也稱徐夷或徐方。

春秋時,徐偃王反周,被周穆王聯合楚國所滅,後又復封徐偃王之子宗為徐子。戰國時,吳國滅徐,隨後越國滅吳,至楚國滅越,徐國的版圖歸入楚國。徐國的子孫遂以國名為氏,散居於江淮之間。

遠古時期,徐若木被封徐國(今安徽北部),徐國成為徐姓最早的發源地。在此地聚居的徐氏,在徐國滅亡後,紛紛向北方遷徙。大致經過兩漢直至隋唐,中國北方的山東、河南等地形成了多處郡望。

先秦時期,徐姓主要分布於安徽、江蘇、山東等地。秦漢時期,徐姓已經遷播於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同時,也開始南遷至江西南昌、浙江龍游等地,但聚集區仍以黃河下游地區為主。魏晉時期,徐姓開始大規模南遷,但主要繁衍地在淮河及長江下游大部分地區。

宋朝,徐姓由江西石城遷至福建上杭、連城等地。元朝,徐姓在廣東豐順縣、梅州市梅縣區、海豐縣等地繁衍。

徐姓名望主要有:西漢時下邳太守徐光,哲學家徐斡;三國名士徐庶;南朝陳文學家徐陵;北魏經學家徐遵明;唐朝名相徐商、徐彥若父子;五代宋文學家徐鉉;明朝名將徐達,地理學家徐霞客,科學家徐光啟,文學家兼書畫家徐渭;

清朝醫學家徐大椿;民國詩人徐志摩;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徐向前,中國文化部副部長徐平羽,教育家徐特立,大將徐海東,畫家徐悲鴻,歷史學家徐中舒,古植物學家徐仁,當代作家徐嗣興等。

(8)徐歷史名人擴展閱讀:

徐姓的起源的另一說,來自《全國姓氏總譜》: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大禹年邁,想將王位禪讓給伯益,伯益不願接受(註:當時當頭頭,就是義務為大家服務),便逃到徐州以東隠居,在東海邊打漁為生。

八年後,大禹將王位傳給了兒子(從此開始了家天下),伯益才露面,禹叫兒子念伯益助其治水之功,將徐國封給了伯益,從此伯益以封地為姓,叫徐伯益,因此徐姓的第一人是徐伯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徐氏

⑨ 求姓徐的歷史名人。

徐茂公,徐敬業,徐世昌,徐若木:伯益之子,徐伯西漢水利家,敘淑東漢著名回女詩人,徐答擀 建安七子之一,三國武將徐盛,徐陵 南朝文學家,徐遵明 南北朝時期"北學"的代表人物之一,徐禎卿 明 江南四大才子之一 …………

⑩ 中國古代姓徐的名人有那些

有:徐浩、徐庶、徐壽輝、徐賁、徐霞客、徐乾等。

1、徐浩

徐浩(703~783), 字季海,越州(今浙江省紹興市)人。唐代書法家。

少舉明經,肅宗時,授中書舍人,四方詔令,多由徐浩所書。後進國子祭酒,歷任工部侍郎、吏部侍郎、集賢殿學士,封會稽郡公。著有《論書》(又稱《法書論》)1篇。徐浩擅長八分、行、草書,尤精於楷書。

2、徐庶

徐庶(生卒年不詳),字元直。潁川郡長社縣(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謀士,後歸曹操,並仕於曹魏。

徐庶本名徐福,為寒門子弟。早年為人報仇,獲救後改名徐庶,拜師求道。後與同郡石廣元避難於荊州,與司馬徽、諸葛亮、崔州平等道友來往密切。劉備屯駐新野時,徐庶前往投奔,並向劉備推薦諸葛亮。

徐庶南下時因母親被曹操所擄獲,徐庶不得已辭別劉備,進入曹營。後來此事被藝術加工為「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等歇後語,被廣為流傳。而徐庶也成為孝子的典範被加以稱贊。魏文帝時,徐庶官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

3、徐壽輝

徐壽輝(1320年—1360年),一名真一,又作真逸,又名徐貞元,蘄州羅田縣(今湖北黃岡市羅田縣)人,紅巾軍天完政權領袖。

賣布出身。元順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八月,與鄒普勝等在蘄州(今湖北蘄春)利用白蓮教聚眾起義,也以紅巾軍為號。十月,攻佔蘄水(今浠水),他被擁立為帝,國號天完(一說大宋)。

第二年,所部以「摧富益貧」等口號發動群眾先後攻佔今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蘇、湖南等大片地區,眾至百萬。

但因兵力分散,次年被元軍打敗,蘄水失陷,退入黃海梅山中。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被部將陳友諒殺死於採石(今安徽馬鞍山西南)。後明玉珍追尊為應天啟運獻武皇帝,廟號世宗。

4、徐霞客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南直隸江陰(今江蘇江陰市)人。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他經30年考察撰成的60萬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記》,被稱為「千古奇人」。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跡遍及今21個省、市、自治區,「達人所之未達,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處,探幽尋秘,並記有游記,記錄觀察到的各種現象、人文、地理、動植物等狀況。

《徐霞客游記》開篇之日(5月19日)被定為中國旅遊日。

5、徐幹

徐幹(170年-217年),字偉長,山東壽光人,漢末文學家、詩人。「建安七子」之一。以詩、辭賦、政論著稱。代表作:《中論》《答劉楨》《玄猿賦》。

著作有《中論》,對歷代統治者和文學者影響深遠。

徐幹一生,以「清玄體道」著稱。在創作方面,則以詩、賦、散文見長。詩歌今存3篇,都是五言詩。今存徐幹作品,沒有《公宴》、《斗雞》之類酬應之作,這也是他有別於其他建安作家之處。徐幹詩歌成就不高,鍾嶸《詩品》把他列入下品。

雖鍾嶸貶抑過甚,而從干今存之詩看,較王粲、劉楨亦稍遜。干詩大部散佚,今存10首(見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上),而以《室思》6首和《答劉楨》較為出色。

《室思》設為思婦之詞,共六章,寫一位婦女對遠行不歸的丈夫的懷念:「端坐而無為,彷彿君容光」,「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以至「展轉不能寐」,幻想乘鴻鸞之羽飛到丈夫身邊,與之相會。

有時又擔心丈夫「重新而忘故」,在外另有新歡。全詩情致繾綣,心理刻畫細膩,十分委婉動人。《答劉楨》則語言渾朴,感情真摯,亦為佳作。

閱讀全文

與徐歷史名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