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廣州的歷史名人
胡漢民(廣東番禹<今廣州>)人,原名衍鴻,字展堂。曾在日本留學。1905年秋加入同盟會,任書記部書記、《民報》編輯。1909年任同盟會南方支部長。)
潘達微(廣州天河棠東村人。1895年追隨孫中山革命。1905年創辦中國第一份面向下層平民的報紙《時事畫報》。1911年他和夫人陳偉庄一道,親自參與廣州庚戌新軍起義和黃花崗起義的准備工作;黃花崗起義失敗後冒險埋葬七十二烈士,將「紅花崗」易名為「黃花崗」,使之成為自由的永恆祭台。1929年8月27日病逝於香港。)
鄧世昌(清末海軍將領,民族英雄,廣州番禺(今海珠區)人。1894年9月17日中日黃海大戰時,任「致遠」艦管帶。在艦傷彈盡危急時刻仍指揮若定,命艦沖向日艦「吉野」號,決心與敵同歸於盡。不幸途中遇日本魚雷,與全艦憲兵一同犧牲。謚「壯節」,追賜太子保銜。
)
許廣平(廣州人。1917年就讀天津直隸第一女子師范學校預科,擔任天津愛國同志會會刊《醒世周刊》主編,並在周恩來領導下參加了「五四」運動。1923年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國文系,成為魯迅的學生。1927年1月,魯迅到中山大學任教,許任助教和廣州話翻譯,與魯迅在白雲路租房同居;10月與魯迅到上海正式同居。1929年,生子周海嬰。1932年12月,通信集《兩地書》出版。1949年出席全國政協一屆會議,歷任政務院副秘書長、全國人大常委、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婦聯副主席、民主促進會副主席、全國文聯主席團委員等職務。1968年3月在北京病逝,終年70歲。)
黃世仲(番禺大橋鄉,<今屬廣州芳村區>人。資產階級革命家、宣傳家、小說家。黃世仲於1905年加入同盟會,參加過大量的革命實際工作,是著名的報人。曾在《天南新報》、《中國日報》、《世界公益報》、《香港少年報》等10多種革命報刊擔任主編或參加編輯工作。)
潘仕成(字德畲、德輿,祖籍福建,世居廣州,是晚清享譽朝野的官商巨富。潘仕成先祖以鹽商起家,他繼承家業後繼續經營鹽務,以至洋務,成為廣州十三行的巨商。)
許崇智(1911年11月,參與福州起義。1912年1月,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任陸軍第十四師師長和福建北伐軍總司令,揮師北伐。1917年8月,任護法軍政府大元帥府參軍長,協助孫中山主持軍事。同年10月28日粵軍光復廣州,從而結束了桂系軍閥在廣東的統治。)
許崇清(三次出任中大校長,曾任廣東省副省長,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和教育哲學家,被公認為「新教育學和新中國高等教育的奠基人之一」)等等 .
❷ 廣州有哪些名人
太多了,
❸ 廣州有哪些歷史名人的故事
1、洪秀全--{1814--1864年}廣東花縣官祿布村人,1851年1月11號在廣西桂平金田村率眾起義,專國號稱太平天國。屬
2、詹天佑--{1861--1919年},愛國鐵路工程師,南海人,1873年考取第一批留學幼童生赴美學習。
3、康有為--{1858--1927年}廣東南海丹灶蘇村人。發動戊戌變法,失敗後流亡國外。
4、孫中山--{1866--1925年}名文,號逸仙,曾用中山憔筆名故雅稱中山。廣東香山{今中山}翠亨村人。領導辛亥革命。
❹ 請問廣州歷史上有沒有什麼名人啊
· 陳少白:成大器者,不是真情懶放懷 2005年11月23日
· 黃世仲:以身相許民主 以書開啟民智 2005年11月23日
· 沙飛:風吹來的沙,落在悲傷的眼裡 2005年11月23日
· 許廣平:當年廣州的前衛女性怎麼愛 2005年11月23日
· 紅線女:紅豆生南國,歌誦粵海情 2005年11月23日
· 張競生:在「主流」與下流的夾擊中風流 2005年11月23日
· 梁宗岱:一代詩魂從盛放到枯萎 2005年11月23日
· 陳寅恪:獨行於文化苦旅中的不朽生命 2005年11月23日
· 黃飛鴻:還原一代奇俠的真實履痕 2005年11月23日
· 鐵橋三:從吉光片羽認識武學宗師 2005年11月23日
· 楊秀瓊:南國「美人魚」 2005年11月23日
· 容國團:最令人扼腕的一次巨星隕落 2005年11月23日
· 馬思聰:二十年來家國 都在思鄉一曲 2005年11月23日
· 冼星海:如果他的生命不在40歲戛然而止 2005年11月23日
· 梁培基:當上資本家的醫生,還是醫生 2005年11月23日
· 黃省三:以異端的姿態沖破中西的樊籬 2005年11月23日
· 潘仕成:仕途扶搖青雲上 成就須臾轉頭空 2005年11月23日
· 馬應彪 蔡昌:刺激廣州人購物神經的「第一次」 2005年11月23日
· 詹天佑:每一根枕木都鐫刻著他的美名 2005年11月23日
· 馮如 楊仙逸:鷹擊長空,氣吞山河 2005年11月23日
· 丁穎:稻作科學之父 懷民食替天行道 2005年11月23日
· 伍廷芳與伍朝樞——著名的「父子檔」外交家 2005年11月23日
· 伍朝樞:孜求憲政的職業外交家 2005年11月23日
· 陳友仁:他創造近代中國外交的鐵腕神話 2005年11月23日
· 許崇智:他,距離梟雄只差一步 2005年11月23日
http://www.guangzhoustory.com/Html/G/G_10/
❺ 廣州有哪些歷史名人
廣州歷史名人
·任 囂 ·趙 佗 ·陳霸先 ·冼夫人 ·屈大均 ·關天培 ·林則徐 ·洪秀全回 ·鄧世昌 ·康有答為 ·孫中山 ·梁啟超 ·廖仲愷 ·朱執信 ·容 庚 ·葉 挺 ·葉劍英 ·冼星海 ·朱光琛 ·向秀麗
❻ 廣州歷史人物故事有哪些
1、洪秀全來--{1814--1864年}廣東花縣官祿布村自人,1851年1月11號在廣西桂平金田村率眾起義,國號稱太平天國。
2、詹天佑--{1861--1919年},愛國鐵路工程師,南海人,1873年考取第一批留學幼童生赴美學習。
3、康有為--{1858--1927年}廣東南海丹灶蘇村人。發動戊戌變法,失敗後流亡國外。
4、孫中山--{1866--1925年}名文,號逸仙,曾用中山憔筆名故雅稱中山。廣東香山{今中山}翠亨村人。領導辛亥革命。
❼ 廣州歷史上都出過哪些名人
馬化騰,李嘉誠,李兆基
❽ 廣州歷史名人故事
孫中山
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先行者、中華民國締造者。廣東香山(今中山)翠亨村人。1905年8月,在日本組成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政黨——同盟會,出任總理。大力宣傳資產階級民主革命。1911年12月29日在上海被選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職,宣布中華民國成立。同年3月讓權給袁世凱。1919年支持「五四」愛國學生運動,並將1914年成立的中華革命黨改為中國國民黨。1921年出任中華民國「非常大總統」。1923年2月在廣州重建大元帥府,發表《國民黨改組宣言》。1924年1月在廣州召開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了新的黨綱黨章,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同年5月創辦黃埔軍校。9月成立廣東大學。10月平定商團叛亂。著作輯為《孫中山全集》。
丁日昌:歷任江西萬安縣令、蘇松太兵備道、兩淮鹽運使、江蘇巡撫、福建巡撫、會辦南洋海防節制水師兼總理各國事務大臣等。積極參與辦洋務,主辦江南機器製造總局,支持創辦輪船招商局和開平煤礦等;對台灣的開發作出積極貢獻。
居巢:清代晚期書畫家。字梅生,號梅巢。他將所居稱為「今夕庵」。 他是番禹(今廣州)人,當時廣州為接觸西方文化最多的城市,他的繪畫也受到些影響。他所繪山水、花卉多秀雅,草蟲則活靈活現,書法師承惲壽平,工詩詞。居巢年青時善游覽名跡,飽覽桂林山川,結交著名畫家,對其藝術發展起到重要作用。他善作花鳥,重視自然真情實景。提出「不能形似哪能神似」。景慕惲壽平,作品多為工筆,其用筆簡潔,敷色清淡,具有疏朗淡雅,瀟灑飄逸的格調,構圖方面也不落常套,時出新意。他是以工筆中兼寫意,以形寫神的手法,發展了工筆花鳥畫法。
康有為:又名祖詒,中國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廣東佛山市南海丹灶蘇村人,人稱康南海或南海先生。他信奉孔子的儒家學說,並致力於將儒家學說改造為可以適應現代社會的國教,曾擔任孔教會會長。主要著作有《康子篇》、《新學偽經考》(陳千秋、梁啟超協助編纂 )、《春秋董氏學》、《孔子改制考》、《日本變政考》、《大同書》、《歐洲十一國游記》等。康有為出生於封建官僚家庭,祖父康贊修是道光年間的舉人,父親康達初做過江西補用知縣。康有為自幼學習儒家思想,1879年開始接觸西方文化。1882年,康有為到北京參加順天鄉試,沒有考取。南歸時途經上海,購買了大量西方書籍,吸取了西方傳來的進化論和政治觀點,初步形成了維新變法的思想體系。
❾ 廣州有什麼歷史名人
廣州歷史名人·任 囂 ·趙 佗 ·陳霸先 ·冼夫人 ·屈大均 ·關天培 ·林則徐 ·洪版秀全權 ·鄧世昌 ·康有為 ·孫中山 ·梁啟超 ·廖仲愷 ·朱執信 ·容 庚 ·葉 挺 ·葉劍英 ·冼星海 ·朱光琛 ·向秀麗
❿ 廣州有出過歷史名人嗎古代的
古代的廣州不是中原地,這點比較吃虧,而且當時嶺南地區辟遠閉塞,也很難出名人,其實古時海珠下渡有個姓楊的,做過大官,但不是很多人聽過,近代的有:
胡漢民(廣東番禹<今廣州>)人,原名衍鴻,字展堂。曾在日本留學。1905年秋加入同盟會,任書記部書記、《民報》編輯。1909年任同盟會南方支部長。)
潘達微(廣州天河棠東村人。1895年追隨孫中山革命。1905年創辦中國第一份面向下層平民的報紙《時事畫報》。1911年他和夫人陳偉庄一道,親自參與廣州庚戌新軍起義和黃花崗起義的准備工作;黃花崗起義失敗後冒險埋葬七十二烈士,將「紅花崗」易名為「黃花崗」,使之成為自由的永恆祭台。1929年8月27日病逝於香港。)
鄧世昌(清末海軍將領,民族英雄,廣州番禺(今海珠區)人。1894年9月17日中日黃海大戰時,任「致遠」艦管帶。在艦傷彈盡危急時刻仍指揮若定,命艦沖向日艦「吉野」號,決心與敵同歸於盡。不幸途中遇日本魚雷,與全艦憲兵一同犧牲。謚「壯節」,追賜太子保銜。
)
許廣平(廣州人。1917年就讀天津直隸第一女子師范學校預科,擔任天津愛國同志會會刊《醒世周刊》主編,並在周恩來領導下參加了「五四」運動。1923年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國文系,成為魯迅的學生。1927年1月,魯迅到中山大學任教,許任助教和廣州話翻譯,與魯迅在白雲路租房同居;10月與魯迅到上海正式同居。1929年,生子周海嬰。1932年12月,通信集《兩地書》出版。1949年出席全國政協一屆會議,歷任政務院副秘書長、全國人大常委、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婦聯副主席、民主促進會副主席、全國文聯主席團委員等職務。1968年3月在北京病逝,終年70歲。)
黃世仲(番禺大橋鄉,<今屬廣州芳村區>人。資產階級革命家、宣傳家、小說家。黃世仲於1905年加入同盟會,參加過大量的革命實際工作,是著名的報人。曾在《天南新報》、《中國日報》、《世界公益報》、《香港少年報》等10多種革命報刊擔任主編或參加編輯工作。)
潘仕成(字德畲、德輿,祖籍福建,世居廣州,是晚清享譽朝野的官商巨富。潘仕成先祖以鹽商起家,他繼承家業後繼續經營鹽務,以至洋務,成為廣州十三行的巨商。)
許崇智(1911年11月,參與福州起義。1912年1月,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任陸軍第十四師師長和福建北伐軍總司令,揮師北伐。1917年8月,任護法軍政府大元帥府參軍長,協助孫中山主持軍事。同年10月28日粵軍光復廣州,從而結束了桂系軍閥在廣東的統治。)
許崇清(三次出任中大校長,曾任廣東省副省長,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和教育哲學家,被公認為「新教育學和新中國高等教育的奠基人之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