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歷史人物張作霖

歷史人物張作霖

發布時間:2021-02-25 19:17:41

① 歷史上張作霖是好人還是壞人哦

如果按著歷史上的說法,張作霖是軍閥,是在國民大革命中被討伐的對象,是壞蛋。回
但要按著我答的看法,他是好人。
1.張作霖是被日本人扶植起來的軍閥,但是再被日本人扶植起來後,他拒絕幫助日本人滿足他們在東北的利益要求,在位期間多次抵制日本人的誘惑,拒絕簽訂不平等條約。就好像那句話:吃君穿君不謝君。結果惹怒了日本人,最後乘坐火車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
2.他統一了東北,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沙俄與日本在東北的侵略發展。
3.他在東北時期,東北人民的民生有了很大程度的發展。
這些皆為我自己在書上看的,可能與網路上的一些評價不符,畢竟,評價一個人都應該是多方面的,不應該是絕對的好或壞。

② 張作霖的故事

民國初年,奉天(今沈陽)城裡有個軍閥子弟團伙,時任陸軍二十七師師長張作霖的愛子張學良也是其中一員。這群公子哥從小養尊處優、自高自大。終於有一天,他們因為擅闖日本關東軍駐地而被扣為人質,消息傳至張作霖耳中,險些引發一場火拚。
當年住在國際馬路附近的很多人都記得那天晚上的陣勢。二十七師將近一萬人從四面八方涌來,從北到南排滿了馬路東邊的一側。隊伍前邊,架起100多門炮,炮口高高揚起,都朝著路西邊日本人的地界。一箱箱的炮彈就堆在旁邊,所有的炮都已經上膛。
張作霖騎著高頭大馬,佇立在路口。對面十幾步遠,就是小六子(張學良)被抓的地方。
人馬裝備都到齊之後,張作霖清了清嗓子,向對面大聲喊道:「小鬼子聽著!我張作霖的脾氣你們是知道的,我是最不怕來橫的!半個小時後,還見不到我兒子,我就把你們所有的房子都炸平,所有的人,不分男女,不分老少,通通殺死,一個不留!」張作霖說完,一抬手,身後近萬人一齊重復道:「所有的人,不分男女,不分老少,通通殺死,一個不留!」
大約20分鍾後,對面出現一輛平板車。燈光下看得很清楚,張學良等五個人被捆在一起,坐在車上。兩個日本憲兵拿著火把,站在車兩邊。又一個日本人從黑暗中走出,手拿個鐵皮喇叭喊話:「姓張的!幾位公子都在這里,人還是完好的。不過,他們身上現在已經灑滿了汽油,我們給你五分鍾的考慮時間,或者退兵,或者親眼看見你們的兒子被活活燒死!」
五十三旅旅長湯玉麟縱馬跑來,神色緊張:「老七,咋辦?小鬼子啥事都幹得出來啊!」
張作霖面無表情,說:「脫衣服。」
張作霖用馬鞭一指身後:「脫,所有人都脫!」湯玉麟一聲令下,近萬人都脫光了膀子。張作霖也把上衣脫掉,脖子上吊著一隻懷表,在胸前像鍾擺一樣晃悠著。
日本人又把「最後通牒」喊了一遍,張作霖跟沒聽見一樣,轉身說:「上酒!」
幾十輛馬車載著滿滿的酒桶,從胡同里駛出來。每個士兵都分到了一大碗酒,國際馬路從北到南飄滿了酒香。張作霖先幹了兩大碗,又讓湯玉麟把酒倒滿,高舉過頭,大吼:「弟兄們,干!」張作霖率先把酒喝乾,雙手舉碗,摔在地上。近萬名士兵也都喝乾了酒,然後也像他們的師長一樣把碗高舉過頭,摔在地上,稀里嘩啦地響了足有五分鍾。
張作霖看看懷表,繼續發令:「點火把!上刺刀!」
一陣騷亂,火光閃閃,刀鋒逼人。
張作霖把懷表從脖子上取下,摔在地上,嘶聲喊道:「子彈上膛!」
近萬人幾乎同時拉動槍栓,推上子彈。
張作霖抽出腰刀,彷彿馬上就要動手。湯玉麟用胳膊碰了碰他,用下巴指指前邊。張作霖轉頭一看,兩個日本兵已把火把扔在地上,將平板車推過分界線,鞠了一躬,倒退著走回。
板車上的張學良看得一清二楚。事後,有人恭維說:「你爸真厲害,像個大英雄,把鬼子生生給鎮住了。」張學良哼了一聲,只吐出四個字:「光棍!賭徒!」
張作霖這一把還真是賭對了。過去,日本人根本沒正眼瞧過他這個土包子。他去求見日本駐奉天領事,幾次都吃了閉門羹。但自從這件事後,日本人對張作霖刮目相看。

③ 張作霖在中國歷史上算是正面人物還是反面人物

抄1.張作霖的形象正面負面都有,襲不能一概論之。
2.正面評價:張作為統鎮要地的首領,其政治、軍事才能都是值得肯定的。被譽為「亂世梟雄」。蘇日雖將張作霖視成眼中釘,卻也不得不嘆服張是個「壓不倒的小個子」。
3.負面評價:作為軍閥,張作霖一再發動戰爭,不惜向日本等國借款而且截留鹽稅等國稅收入用於戰爭。且張作霖的部隊奉軍軍紀渙散,常有劫掠的現象,戰爭給當地人民帶來了深刻的苦難。

④ 張作霖在中國歷史上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張學良與於鳳至育有一女三子。女兒張閭英,兒子張閭珣、張閭玗、張閭琪.
次子閭回珣被大炮嚇瘋
長子在答美國出了車禍變成植物人
三子閭琪很小的時候就病死了。
張閭瑛,是於鳳至唯一的安慰,幾十年來,是她在美國一直陪伴照顧著母親,閭瑛精通多國語言,並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獲得了博士學位。宋子文曾想給孔祥熙的兒子做媒,閭瑛不願意嫁到大人物家,她說:「要嫁,就嫁給布衣!」她在英倫求學期間,結識了同樣在此求學的陶鵬飛,兩人的關系很快就從友誼升華為愛情,並於1941年結為伉儷。

與趙四生一子張閭林
閭琳是張學良與趙一荻的獨子,他的終身伴侶陳淑貞是粵軍主帥陳濟棠之女。閭琳和陳淑貞夫婦共育有兩個兒子,他們的中文名字分別為居信、居仰,這是張學良所起,英文名為Bobby的長子,畢業於美國斯坦福大學,子承父業,主攻電腦工程。次子英文名為Robert,畢業於美國南加州大學,主攻新聞學。 Robert小時候就聰慧非凡,成績優異,每次考試都是名列前茅。上中學時,就曾在電腦方面取得一項發明,被美國科技當局認可並發獎鼓勵,當時 Robert才十幾歲,就被周圍的人們譽為「神童」。

⑤ 介紹評價歷史人物——張作霖

張作霖 字雨亭。興建鐵路與日本人對抗。1875年3月19日(清光緒元年二月十二日)生。1916年起任奉天督軍,依靠日本,長期統治東北。1920年把持北洋軍閥政府。1922年被直系打敗,退回東北。1924年再度把持北洋政府。1927年在北京組織軍政府。1928年被蔣介石戰敗,退回東北途中被日軍炸死在皇姑屯。其祖籍主要有兩說。一為山東省說。《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張公行狀》中寫道:「公諱作霖,字雨亭,奉天海城人,遠祖居山東,族甚蕃,清道光初徙居海城。祖發業農,稱素封。」「行狀」是過去死者家屬敘述死者世系、籍貫、事跡的紀念文體。該文稱「遠祖居山東」,主山東省說。一為河北省說。河北省中又有河北大成、河北高陽、河北河間三說。《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張公雨亭神道碑》寫道:「公諱作霖,字雨亭。其先為直隸人,清末遷奉天海城。」這通碑文是督軍署參謀長臧式毅領銜,又有8位處長署名的,載於《張大元帥哀輓錄》。文中明確地說「其先為直隸人」,即是河北人,主河北說。從有關歷史記載看,張作霖的祖籍是諸說並存。因多數主河北省說,張學良亦自稱,他的祖籍是河北省大城縣,故張作霖的祖籍為河北省大城縣。 據《大城縣志》記載及當地老人記述,張作霖祖籍河北省大城縣南趙扶馮庄,直奉大戰期間,張作霖曾返鄉認祖,但由於族中老人反對(一說認為其年輕時當過「鬍子」——馬賊,有辱門風;一說擔心直系失敗吳佩孚遷怒族人)而未能歸宗,張作霖一直對此耿耿於懷。
因生活無著,其先祖張永貴跑到了東北,從事農業開墾。到其祖父張發時,從事農耕,「稱素封」。所謂「素封」,是指雖然沒有官爵封邑,卻和受封者一樣富有。這是說,在張發時,張家是富有的。張發有四子,其第三子是張作霖的父親,名張有財。「祖歿,父以析產徙海城之小窪,復於駕掌寺村設商肆」。張發死後,家產分給了兄弟幾人。張有財帶著他的那份財產,來到了海城。
其父張有財是個游手好閑之徒。先是開了一個小雜貨鋪,收入甚微。後來小雜貨鋪倒閉,他又不願幹活,就整天賭博胡混。因欠人家賭債,被仇家債主害死。那年張作霖13歲。
張作霖本來沒錢念書,但是有一位好心的老師幫了他的忙。這位老師名叫楊景鎮,那時教私塾。有一天,他看到窗外有一個小孩偷偷聽他講課。好奇地叫進來一問,小孩答道:「我叫張作霖,我願意念書,家窮,上不起學,因此常在這里偷聽。」楊先生感到這個小孩想讀書識字是好事,就免費讓他上學,還贈給他紙筆。這時的張作霖已經是13歲了。就這樣,張作霖讀了一段私塾。在這里,他打下了初步的文化基礎。這在他的一生中是十分重要的。張作霖知道感恩,他後來當了民國陸軍第二十七師師長,不忘舊誼,特地請楊景鎮到沈陽來,在家裡開設了私塾館。張學良就曾跟他讀書。
其父死後,家庭生活更加困難,沒有辦法,其母王氏只得帶著4個孩子投奔到鎮安縣(黑山縣)小黑山附近二道溝娘家。張作霖有兩個哥哥,一個妹妹。娘家生活也是非常困難,又添了五張嘴,簡直沒法繼續生活下去了。張作霖不能指望家裡了,只有到社會上混飯吃。
那時的中國是一片混亂,東北地區尤甚。清朝政府腐敗透頂,中國大好河山任
張作霖像
人宰割。沙俄強行割去中國領土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仍覬覦中國東北的廣袤土地;中國甲午戰敗,日本魔爪深入中國東北。官吏橫征暴斂,百姓不堪忍受。亡命之徒便鋌而走險,嘯聚山林,土匪蜂起,打家劫舍,百姓生活更加痛苦了。
張作霖,遼寧海城人(現歸遼寧省盤錦市大窪縣東風鎮葉家村管轄),小時候就常跟他的父親出入賭場,受到熏陶,也愛賭博。開始時,他靠賣燒餅賺點錢,可是很快就輸光了。他的母親讓他改學木匠,他嫌拉鋸太累,不愛干。他一度曾流浪街頭,沿街乞討。後來流浪到高坎鎮(現稱盤錦市大窪縣西安鎮),他在大車店給人家打雜。有時騾馬病了,他就弄點草葯給治,還真的就治好了。他很聰明,一來二去,就成了獸醫,這個行當他還比較喜歡。後來,他開了一個獸醫樁,以此為生。以後,他命運多舛,被人冤枉,遭受痛打,差點送命。經好心人幫助,得以不死。他似乎降到了人生的最低點,走投無路,死又不甘,求生無門。恰在此時,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他便抱著一線求生的希望,從軍了。他投到宋慶毅軍馬玉峎的門下,當了一名騎兵。那年,他20歲。他喜好馬匹,「以精騎擊,得名擢哨長」。甲午戰敗,他逃回了遼西。1895年,他21歲時同趙家廟地主趙占元的二女兒趙春桂結婚。趙春桂是張作霖的原配夫人,是張首芳、張學良、張學銘的生母。張作霖是個不甘寂寞的人。他不想像他的同鄉那樣過著衣食無著、平淡無味的生活,他想換個活法。
投身綠林
甲午戰後的遼西是個三不管地區。散兵游勇成群,乞丐難民遍野。官府腐敗,土匪橫行,百姓的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在這種情況下,各地就相應地成立了一些自保的武裝組織,名曰大團。1900年,張作霖因岳父趙占元的幫助,在趙家廟成立了一個大團,有二十多人,他當上了小頭目,負責附近幾個村子的治安。他負責的地區稱為保險區。張作霖在保險區內很守規矩,不僅遵章守紀,而且維護治安。因此,在這個地區胡匪的騷擾得到遏制。張作霖也得到村人的稱贊,他的聲名由此鵲起。他管轄的范圍逐漸擴大,達到二十多個村子。
在趙家廟的西北,有個大團,團主叫金壽山。金壽山收羅了一批地痞流氓,組成了一百多人的大團。大團的總部設在中安堡,其周圍地區是他的保險區。金壽山在保險區內橫行霸道,無惡不作,比胡匪還兇殘。大團本來是保民的,可是金壽山卻專門害民。百姓被逼得實在無法,就去請名聲較好的張作霖幫忙。張作霖率眾驅走了金壽山,占據了中安堡。他的部眾增加了,勢力擴大了。但是,金壽山在1901年臘月三十夜半偷襲了張作霖。張作霖攜帶妻女率眾突圍,逃到了姜家屯,繼而又逃往八角台。在逃往八角台的途中,身懷六甲的趙氏在馬車上生下了一個男孩,這就是張學良。那是1901年陰歷四月十七日,陽歷是1901年6月3日。
八角台(今屬台安縣)是個大集鎮,商號有五十多家。本來張作霖是想從八角台借道投奔遼南的綠林馮德麟(即馮麟閣)的,但是到了八角台,這四十多人就被留下了,藉以保護地面。這都得益於張作霖的名聲好,不擾民。商會會長張紫雲對張作霖的名聲早有耳聞,此次見面,看到張作霖北人南相,眉清目秀,且行止有矩,談吐不俗,果然是名不虛傳。就決心把他們留了下來。後來證明,這個決定是正確的。原來八角台的頭目張景惠主動讓賢,甘居副職,張作霖做了團練長,地方的紳商也表贊成。從此,張作霖就在八角台落了腳。這里也成了他的發家地。
接受點編
1902年左右,社會秩序逐步穩定。這兩年張作霖苦心經營他的武裝,勢力有所擴展。他也盡職盡責,起到了保境安民的作用。同時,和當地紳商也相處融洽,得到他們的交口贊譽。但是,隨著社會秩序的穩定,地方自治武裝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按理張作霖的大團應予遣散,團民或回家務農,或進城經商。但八角台商會會長張紫雲考慮到遣散這一武裝,團民四散,可能危害地方。同時,他也和張作霖結下了友情,就想給他們找個出路。
為此,張紫雲同有關人商量,擬將這一武裝交給政府,這個提議得到紳商的贊同。於是,他們向新民府知府增韞正式推薦張作霖,對張作霖大加贊揚。增韞接見了張作霖,張作霖以弟子身份行叩見禮,稱增韞為老師。通過親見和談話,增韞感到張作霖是個溫文爾雅之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便命張作霖整理部武,將其帶到新民聽候點編。張作霖真是喜從天降。其實,張作霖的政治野心很大,他深知經營民團不是長久之計。他早就想「改邪歸正」,被政府收編。恰在此時,盛京將軍增祺採納了「化私團為公團」的建議,作出了「化盜為良」的決定。適逢其時,增韞知府的報告得到了盛京將軍增祺的批准。
張作霖急忙回到八角台,積極招兵買馬,擴充隊伍。因為他和增韞說了大話,吹噓自己有一營人馬,實際才有一百多人。當時准許他組建250人的隊伍。他便乘機開展組編活動。他吸收了遼西一些小股匪幫,如義縣的張作相、黑山縣的薄振聲等,都參加了進來。人數夠了,他就率隊到新民府接受點編,成立了新民府巡警前路游擊馬隊,命張作霖為幫辦(副營長,隊伍仍駐八角台。第二年,即1903年7月,張作霖所部和新民街巡捕隊合並為巡防馬步游擊隊,計500人。其中,騎兵2哨,步兵3哨。張作霖為管帶(營長),張景惠為幫辦(副營長),中哨哨官由張作霖兼任,前哨哨官為張作相,左哨哨官為湯玉麟,右哨哨官為王立有,後哨哨官為趙五把什。哨官是連長。隊伍亦移駐新民府,負責地方治安,並兼剿胡匪。就這樣,張作霖由一個民團武裝的頭目搖身一變,而成為政府官軍的軍官了。這是他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從此,依靠這支武裝,他便平步青雲,扶搖直上了。
張作霖為人機敏,長於計謀。來到了新民府的生疏環境,他知道如何自處。他把爭取增韞的信任擺在首位,投其所好,「饋以金錢」,執禮甚恭,服從命令,聽從調遣。同時,籠絡紳商,認真辦事,約束部下,管理有方。這就深得知府增韞的賞識,被倚為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他又略施手腕,擠走了新民府的巡警局長王奉廷。沒費太大的勁兒,他就控制了新民府的軍事實權。在這方面,他表現了巧於應對的能力。

一生之雄,如今安在!

⑥ 張作霖在歷史上是正面人物還是反面人物。

這個要看抄你站在什麼角度來評價,對gcd來說是反派。但是在當時社會背景來說算不上反派,那個混亂的世道,軍閥遍地,有的軍閥為了自身利益不顧國家大義,但也有一些軍閥雖然是軍閥出身,但也明白什麼能做,什麼不能碰。

比如說張作霖,他貧農出身,參加過中日甲午戰爭,後投身綠林,勢力壯大,清政府無力征剿,就將其招安。張作霖協助清廷剿滅杜立三等土匪勢力,後又消除蒙患,維護國家統一,逐步提升,先後擔任奉天督軍、東三省巡閱使等,號稱「東北王」,成為北洋軍奉系首領。成立東三省陸軍整理處。與孫中山、段祺瑞及盧永祥結成同盟 。第二次直奉戰爭勝利後,張作霖打進北京,任陸海軍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成為國家最高統治者 。在位期間曾多次抵制日本人的拉攏,拒絕簽訂賣國條約。最後被日本人在皇姑屯炸死。

張作霖的部隊奉軍軍紀渙散,常有劫掠的現象

他然是軍閥,為了維護軍費等開支【話說這個在當時差不多都是普遍現象了,那個軍閥手底下是老百姓安居樂業,無外敵、無內憂?】,對老百姓存在一定的掠奪,他思想守舊,逮捕了很多GMD人。仔細算來,他應該是小節有虧,大義不損,談不上什麼正面、反面人物,只是個亂世梟雄。

⑦ 張作霖是什麼人物

張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漢族,奉天省海城縣駕掌寺鄉馬家房村西版小窪屯(今遼寧省海城市)人。著權名愛國將領張學良的父親。張作霖乳名老疙瘩,他喜歡別人叫他「張大帥」。
張作霖自幼出身貧苦農家,參加過中日甲午戰爭,後投身綠林,勢力壯大,清政府無力征剿,就將其招安。張作霖協助清廷剿滅杜立三等土匪勢力,後又消除蒙患,維護國家統一,逐步提升,先後擔任奉天督軍、東三省巡閱使等,號稱「東北王」,成為北洋軍奉系首領。成立東三省陸軍整理處[1]。與孫中山、段祺瑞及盧永祥結成同盟[1]。第二次直奉戰爭勝利後,張作霖打進北京,任陸海軍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成為國家最高統治者[2]。在位期間曾多次抵制日本人的拉攏,拒絕簽訂賣國條約。1928年因前線戰事不利,張作霖被迫返回東北。
1928年6月4日,張作霖乘火車被日本關東軍預埋的炸葯炸成重傷,史稱皇姑屯事件,當日送回沈陽官邸後即逝世。
總之就是一個英雄

⑧ 在歷史上 張作霖是如何被評價的

正面評價民間肯定說法不少。認為張作霖從一個出身低微農民起家,苦心經營方成為顯赫一時的人物,相當不簡單。還有些人認為,張作霖因未答應《日張密約》而被日本人為炸死,屬於民族英雄。[2]。也有人認為張作霖治家很嚴,子張學良受其影響很大。張作霖曾事綠林,後又以剿匪起家,對剿滅當時在東北極為猖獗、破壞人民生產生活的土匪,護國安民做出重要貢獻。還有一些證據表示,張重視舊教育,尊敬孔儒。[3]亦重視現代化教育,當然主要是為軍事服務的,但客觀上也起到了培養人材的作用。1922年籌建東北大學;1923年4月,東北大學成立。這所大學在當時師資水平較高,像章士釗、黃侃等著名學者曾教書於此,東北大學為當時中國規模最大,經費最多的大學,其每年經費相當於排名第二的北京大學的3倍多。在民間流傳著很多關於張的故事,其智勇、氣節得到頗多體現,並流傳下「張作霖為日本人作字畫,不寫手『墨』,為不把『土』送給日本,改寫為手『黑』。」的故事,這個「張作霖手黑,寸土不讓」典故。雖然很少有明確史料支持,但張做為傳奇人物,深受他的家鄉人民的喜愛。張作為統鎮要地的首領,其政治、軍事才能都是值得肯定的。被譽為「亂世梟雄」。日軍雖將張作霖視成眼中釘,卻也不得不嘆服張是個「壓不倒的小個子」。張作霖統治東北時,曾發展工業擴充軍備,建立了中國當時唯一「海」、「陸」、「空」具全的武力。大量引入山東漢人進入滿洲,這一移民戰略大大充實東北邊疆,改變了東三省的人口、民族、文化格局,成為日後日本侵略此地時一大障礙,由於兵工廠的建立,東北軍成為當時中國唯一一支擁有自主生產火炮和炮彈的軍隊,由於火炮生產的自主,使得東北軍的火炮數量多,火力猛,炮彈充足,成為東北軍相較於其他軍閥部隊的優勢兵種。九一八事變東北淪陷日本之手後,東北淪陷。時人皆稱:「大帥在(張作霖),必不至此!」張學良則評論自己的父親:有雄才,無大略。[4]。

⑨ 歷史上的張作霖到底是什麼樣的

實際對於張作霖復的評價制有正面有負面的,正面的認為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佔山為王然後勢力做大,成為一方諸侯。這些人主要為自己利益奮斗,誰來侵犯自己利益就打誰。但是這些人往往有都是血性之人,也就是說殺人放火唯獨不賣國,他們受到中國傳統文化影響。骨子裡知道做叛徒是絕對不可以得,張作霖就是這樣一個人。雖然,他曾經受到日本人的鉗制,也曾效力過日本人,但是原則和底線是不能觸碰的,就算是張作霖自己也知道這個底線,所以,他固守著最後一條底線,與日本人周旋,左右逢源,接日本人的力量壯大東北勢力的同時,又不願意聽日本人的,在民間他的支持率還是很高的。
民間認為,張作霖從一個出身地微農民起家,苦心經營成為顯赫一時的人物,是令人尊敬與欽佩的。還有些人認為。張作霖因未答應《日張密約》而被日本人為炸死,屬於民族英雄。這種說法雖然沒有證據,但是並不代表不可能。而且,張作霖制家很嚴,子張學良受其影響很大。還有一些證據表示,張重視舊教育,尊敬孔儒。
雖然他窮兵黷武,為日本人效力過,但不否定張作霖作為傳奇人物,深受他的家鄉人民的喜愛。而他的政治、軍事才能也是值得肯定的,因而很多人把他稱為「亂世梟雄」。

閱讀全文

與歷史人物張作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