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加拿大總理雕像遭推到,這是怎麼回事兒
據加拿大CBC電視台報道,抗議者在蒙特利爾市舉行集會要求削減警用資金,期間部分人將加拿大首任總理約翰·亞歷山大·麥克唐納的雕像推倒。
據報道,部分抗議者爬上雕像,將繩子纏繞在雕像上並將其拉倒。雕像倒塌後撞擊地面造成身首分離。報道指出,抗議活動本身是和平的,其他抗議者對推到雕像的行為感到震驚。
根據電視台獲取的傳單顯示,爆發該起事件是因為有46000多人在線簽名請願書,要求蒙特利爾市長普蘭特拆除雕像,但當局並未採取任何行動。
傳單寫道:「約翰·亞歷山大·麥克唐納是白人至上主義者,一手造成土著滅絕,建立了殘酷的寄宿制學校,並推行影響土著及其傳統的其他措施。」
麥克唐納不僅是加拿大的「開國元勛」之一,也被稱為加拿大「國父」。麥克唐納也是一位存在爭議的人物,他曾擁護教會經營的寄宿學校,而這些學校當時試圖「同化」原住民兒童,禁止他們說母語,並對他們進行身體虐待。據報道,此次抗議活動也是由黑人和原住民等相關組織舉行的。
(1)美國歷史人物雕像被推倒擴展閱讀
麥克唐納被後人視為「加拿大國父」。他於1867年7月出任加拿大聯邦政府首任總理,並先後擔任這一職務19年。麥克唐納對加拿大聯邦統一作出了很大貢獻,但他也同樣給加拿大的歷史留下黑暗的頁章。
他執政期間,加拿大政府對原住民兒童推行寄宿學校制度,意圖強制同化,並摧毀原住民的傳統文化、價值和社區結構。
也同樣在麥克唐納任內,加拿大政府於1885年通過了《華人入境條例》,向華人移民開征種族歧視性的「人頭稅」。
此次並非麥克唐納的雕像第一次遭破壞或杯葛。2018年8月,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省會維多利亞市的市議會投票決定將其雕像從市政廳前移除,以示與原住民的和解。但此次雕像破壞事件發生後,多位加拿大政界人物均表示對示威者的做法不予認同。
蒙特利爾市長普蘭特表示,這一行為不可接受、不能容忍。魁北克省省長勒戈認為,摧毀歷史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他並表示,雕像將會被修復。
主要反對黨保守黨新任黨領奧圖爾說,我們不會靠塗污歷史來建設更美好的將來。新民主黨黨領辛格說,推倒麥克唐納的雕像並不能將他從歷史上抹去,就如斷章取義地紀念他也不能抹去他造成的恐怖一樣。
⑵ 美國哥倫布雕像被斬首是真的嗎
美國哥倫布雕像被斬首是真的。據NBC新聞報道,繼里士滿的哥倫布雕像9日被示威者拉倒拆除後,一夜之間,在500英里外的波士頓,一座哥倫布雕像被「斬首」。報道稱,該雕像的頭部約在10日凌晨0時30分前被砍下。警方到場後找到雕像頭部。目前,此案正在調查中。
長期以來,西方歷史把哥倫布描述成「給美洲大陸帶去歐洲文明」的英雄人物,在聯邦法定節日中,為紀念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將10月12日定為「哥倫布日」;但與此同時,史學界也有不同看法,認為哥倫布雖有「發現新大陸」的貢獻,同樣留下「讓美洲土著人淪為歐洲殖民者奴隸」的污點。
(2)美國歷史人物雕像被推倒擴展閱讀:
丘吉爾雕像被塗「種族主義者」字樣
據悉,美國田納西州政客愛德華•卡馬克的雕像被示威者推倒;費城前市長弗蘭克•里佐的雕像在示威活動中被抵制,後被官方拆除。
令人咂舌的是,連英國前首相丘吉爾的紀念雕像也沒能「倖免」。據環球網援引英國廣播公司(BBC)等英媒報道,當地時間6日、7日,位於倫敦議會廣場上的丘吉爾紀念雕像兩度被示威者肆意塗鴉,7日更是被寫上「(丘吉爾)是種族主義者」的字樣。
6月6日至7日,全英有數千名示威者在各地聚集,聲援反對美國警察對黑人暴力執法的抗議活動。但在倫敦市內,部分極端示威者開始了破壞活動,丘吉爾雕像也成為了示威者攻擊的目標。
⑶ 有一部美國電影裡面有很多歷史人物雕像可以活動講話
您說的是博物館驚魂夜吧!屬於輕喜劇,很受歡迎,一共有兩部,優庫可以看。如果是動畫的那就要在迪士尼和夢工場裡面找了。玩具總動員之類…請採納
⑷ 美國有個雕塑,在岩石上雕塑了四位人頭,我四位科學家,把這個圖片給我,我加分。
拉什莫爾國家紀念碑
石雕頭像,由美國著名畫家和雕塑家格桑·博格勒姆(1867-1941)在1927年至1941年間創作並初步完成,位於美國南達科他州西南部布萊克山區,高600英尺的拉什莫爾山山峰上。
1923年,南達科他州的歷史學家多恩·魯賓遜提議在拉什莫爾山的花崗岩上雕刻美國開國元勛的雕像,作為弘揚美國精神的永恆象徵,並以此來吸引遊客游覽美麗的布萊克山區。1924年,魯賓遜的想法引起了作為雕塑家的格桑·博格勒姆的注意。他決定以巨大的總統像雕刻來創建一個「民主聖地」。博格勒姆本打算要雕鑿到他們的腰部,但由於資金、自然條件等原因和他的過早去世,這一工程並未能最後完成。
拉什莫爾國家紀念碑包括了美國歷史上四位功勛卓著的總統的頭像,他們分別是喬治·華盛頓,托馬斯·傑弗遜,西奧多·羅斯福和亞伯拉罕·林肯。頭像的雕刻採用了高浮雕寫實的手法,突嵌在高大的山峰上。每尊頭像的高度約為18米,總面積約為20平方米,其中鼻子長約7米,嘴的寬度為2.6米,眼睛寬1.5米。他們目光前視,儀表庄嚴,代表著美國業績的四大象徵:創建國家、政治哲學、捍衛獨立和擴張與保守。
博格勒姆在接受工程後,首先製作了一幅1:10的設計圖,通過後按圖塑造出等於真實大小的十二分之一的每個頭像的石膏模型,然後用水平棒作垂直測量定出基準點並放大標定在山岩的相對位置上。工人們就以此點為起始,在一隻用手搖絞車來控制的吊箱上進行「劃線」和「雕刻」。「雕刻」中採用了基點定向爆破,並用鑽機和炸葯在預定的位置上作逐段碎石處理。到雕像基本完成,共炸下碎石45萬多噸。
1927年8月,當時的美國總統庫利奇主持了作品的開工儀式。期間,由於資金不足、天氣惡劣和岩層厚度等自然條件發生變化等原因,工程曾經幾次中斷,實際的開工時間集中起來約六年半左右。1930年,華盛頓頭像揭幕;1936年,傑弗遜頭像揭幕;1937年,林肯頭像揭幕;1939年,羅斯福頭像揭幕。
格桑·博格勒姆出生在美國的愛達荷州,後去法國的巴黎學習繪畫,回國前拜在著名雕塑大師奧古斯特·羅丹的門下學習雕塑。他在60歲時開始了拉什莫爾國家紀念碑的工程,並從此把餘下的全部精力傾注在了這個作品中。據說創作中,他對羅斯福頭像投入了最多的熱情,因為他認為羅斯福的眼鏡對自己的技藝是一種挑戰。博格勒姆個子不高,禿頂,辦事認真,精力充沛,有愛國心,為人坦率。盡管在工作中他讓人覺得很難共事,但傳媒還是著力於宣傳他,使他獲得了公眾極大的信任。不幸的是,1941年3月,作品尚未全部完工時,格桑·博格勒姆與世長辭,剩下的工作只能由他的兒子,同樣是雕塑家的林肯·博格勒姆來繼續了。遺憾的是,小博格勒姆只完成了紀念碑的頭像部分,格桑·博格勒姆原來雕刻到人物腰部的設想一直沒有能夠付諸實現。
每當人們游覽此地時,抬頭仰望那以藍天白雲為背景的淺灰色花崗岩頭像,只見他們臉朝不同的方向,彼此和諧地呼應著,四周為氣勢雄偉的層巒疊翠所環繞,使人頓生景仰之情。如今,拉什莫爾國家紀念碑頻繁地出現在描繪美國生活和風光的影視作品及圖片中,成為象徵美國的重要標志之一。
⑸ 反種族歧視怒火下,美國民眾為何推倒開國者傑斐遜的雕像
美國民眾推到傑弗遜雕像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
這種“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做法,讓一些激進的非洲裔美國人受夠了,他們需要更多的關注,如何引起關注呢?殺人打劫的代價太大,那就推倒傑弗遜的雕像吧,在此預測,如果他們還想讓事態更嚴重,可能下一個推倒的就是華盛頓的雕像了。
⑹ 美國華盛頓國會山上的國會大廈上,有一尊像,是誰啊華盛頓嗎
國會復大廈美國國會的辦公大制樓,建在一處高28米的國會山上。1793年華盛頓親自為大廈奠基,南北戰爭爆發後,有人提議停建該大廈,林肯總統卻堅持把大圓頂造好。國會大廈的這個圓頂已經成為電視中美國政治新聞報道的最佳背景,圓頂內部是一個可容納二三千人的金碧輝煌的大廳。
中央圓形大廳是國會大廈的心臟,氣勢宏偉的精美壁畫和多尊重要歷史人物雕塑是參觀的重點。圓形的牆壁上,有8個大幅油畫,分兩個階段記載了美國歷史上的8個重大事件。其中央大廳頂端圓心上的圖畫——《天堂中的華盛頓》(ApotheosisofWashington)則是出自義大利畫家康斯坦丁·布盧米狄之手。中央圓形大廳的南側,是環立著形形色色人物雕像的大廳。其中的一尊是與真人大小完全相同、用潔白雲石雕刻的林肯石像。大廈的北廂是參議院,南廂是眾議院,兩院各有小會議廳和許多大小房間。此外還有雕像廳,裡面是幾十座美國各州歷任議員的巨型雕像。白色的國會大廈被草坪和樹林環繞,遠看猶如被置放在綠絨毯上的象牙雕刻。
⑺ 義大利歷史上有沒有君主的雕像,被自己的老百姓推倒的
試題答案:C 試題解析:查士丁尼王朝到希拉克略王朝是拜占庭第一個鼎盛時期,領土面積內約270萬KM2.之後阿容拉伯人崛起,拜占庭丟失了中東和北非。馬其頓王朝時拜占庭第二個鼎盛時期,領土面積已經大為縮水,但還控制著南義大利。11世紀,諾曼人佔領了南義大利。1071年,曼茲科特戰役敗給土耳其,丟失了小亞細亞的大部分地區。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偷襲了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被洗劫,拜占庭開始衰弱。1261年,邁克爾八世收復君士坦丁堡。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人攻陷,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拜占庭滅亡。在17世紀前,波斯,阿拉伯人都稱拜占庭為羅馬,西歐人稱拜占庭為希臘,拜占庭稱阿拉伯人為撒拉森,稱西歐人為法蘭克人或拉丁人。直到17時期,為了區分羅馬分帝制和西羅馬滅亡後的歷史,才稱東羅馬帝國為拜占庭。故選C
⑻ 美國名人山上有四位名人雕塑,都是誰啊
在舉世聞名的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有一座總統雕像山(Mount Ruthmore),山上有一塊巨大的花專崗露岩,是全屬世界最大的花崗露岩之一,上面雕刻著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四位總統——象徵自由的「華盛頓」;象徵民主和自治的「傑弗遜」;象徵統一和平等的「林肯」;象徵自由經濟的「羅斯福」。而這四位總統無一例外的都經歷了戰爭的洗禮。
⑼ 美國歷史上屠殺有色人種而被塑像的都是誰
其實中國人的國際形象並沒有得到大多數國家的認可。所有外國人提到中國人專評價中國人的普遍形象基本上屬只有一個:勤奮。
事實上對於大多數國家來說,外國人最多的就是中國人,但是中國人卻又很難融入當地人的文化和傳統中,除非經歷兩道三代人以上。中國人永遠像個異類,特立獨行。我不認為這是個缺點。
事實即使種族歧視嚴重的美國人也沒有資格歧視中國人。一個台灣的朋友曾經說過一句話,除了中國人瞧不起中國人,世界上已經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瞧不起中國人了。
那些遠走海外移民他國的中國人,其實缺少對自己祖國的尊重,理解與包容,我很想問問他們,你們過的都還幸福嗎?
⑽ 美國的「推倒雕像」運動在蔓延嗎
納爾遜是英國的國家英雄 他的雕像在倫敦的特拉法爾加廣場上 英國人沒有也不可能將其雕像推專倒屬 現在是美國的左翼人士在要求推倒一些由3K黨徒上世紀在美國南方修建了美國南北戰爭中南方著名人物 比如羅伯特 李將軍的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