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成竹在胸的歷史人物

成竹在胸的歷史人物

發布時間:2021-02-25 17:18:59

㈠ 以下成語來源於歷史故事,涉及歷史上的一些人物,請幫忙填一下.

1. 暗度陳倉( 韓信)
http://www.huaxia.com/wh/jdgs/lsgs/00097157.html
2. 孺子可教(張良 )
http://ccc.sngs.sch.e.sg/chengyu/ru%20zi%20ke%20jiao.htm
3. 一諾千金(季布 ) http://www.wsbe.com/chu/yu/cheng51.html

4. 成竹在胸( 北宋畫家 文同,字與可)
http://www.stu.com.cn/yysl/yysl/cygs/20.htm
5. 樂不思蜀( 劉禪)
http://www.lytour.com.cn/dianguchuanshuo/lebusishu.htm
6. 洛陽紙貴( 西晉太康年間文學家 左思)
http://www.huaxia.com/wh/jdgs/cydg/00096610.html

㈡ 成竹在胸指的是哪位歷史人物

典出洋縣北宋文學家、畫家文同喜歡詠竹、畫竹,以言志表其氣節。他所墨竹意趣天成,獨樹一幟,被畫壇稱作「湖州畫派」。文同主張,畫竹時必先有成竹在胸。「成竹在胸」這句成語典故出自漢中洋縣。
北宋熙寧八年(1075),文同任洋州知州。在任三年期間為官勤政,體察民情,他看到茶農負擔過重,上書朝廷革除「榷茶法」中弊端,給茶農帶來實惠。同時,加築州治城坦,重視教育事業,受到百姓擁戴。文同善詩文書畫,尤擅長畫墨竹。畫竹的高超技藝來源於他長期對竹子的仔細觀察和寫生。當時,洋州篔簹谷(今洋縣紙坊鄉)生長著大片竹林,文同有《篔簹谷》詩贊曰:「池通一谷波溶溶,竹合兩岸煙蒙蒙。尋幽直去行漸野,宛爾不似在塵中。」他還在此谷建一「披錦亭」,閑暇常去谷中探幽觀竹,吟詩作畫,有時還攜愛妻前往賞竹、植竹。長年累月,心胸中已烙下各種竹子的形態,積累無數畫稿。畫竹實踐中,他首創畫竹葉深墨為面,淡墨為背筆法,畫技日臻精益,所畫墨竹栩栩如生,瀟灑清秀,他主張畫竹要「成竹在胸」。後來畫竹者學他筆法的很多,被稱著「湖州竹派」。
文同在漢中洋州曾給他表弟蘇軾贈《偃竹圖》一幅,喜歡畫竹的蘇軾十分珍愛。蘇在《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中寫道:「與可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振筆直遂,以追其所思……」同時代的文學家、畫家晁補之在《贈文潛甥楊克一學文與可畫竹求詩》中,也有「與可畫竹時,成竹已在胸」的詩句,這樣文同畫竹時「成竹在胸」就成為典故。「成竹在胸」或「胸有成竹」,本意是說畫家在畫竹子時,頭腦中要有一個具體生動的竹子形象,那麼就會得心應手,畫出的竹子就真切自然。後來這句成語已不拘泥於畫竹,泛指人們在遇到問題和處理問題時,頭腦中已有成熟的主張和辦法。

㈢ 根據下列成語寫出相對的歷史人物

暴殄天物-商紂王
怒發沖冠-藺相如
暗度陳倉-韓信
手不釋卷-呂蒙
孺子可教-張良
一飯千回金-韓信
嗟來答之食-黔敖
紙上談兵-趙括
背水一戰-韓信
赤膊上陣-許褚
韋編三絕-孔子
破釜沉舟-項羽
寶刀未老-黃忠
旁若無人-荊軻
墨守成規-墨子
狡兔三窯-馮諼
病入膏肓-晉景公
卧薪嘗膽-勾踐
雞犬升天-劉安
樂不思蜀-阿斗
投筆從戎-班超
洛陽紙貴-左思
三令五申-孫武
大義滅親-石碏
高山流水-俞伯牙
望梅止渴-曹操
東山再起-謝安
偃旗息鼓-曹劌
入木三分-王羲之
聞雞起舞-祖逖
風聲鶴唳-謝玄
夢筆生花-江淹
口蜜腹劍-李林甫
力透紙背-顏真卿
泰山北斗-韓愈
司空見慣-劉禹錫
黃袍加身-趙匡胤
程門立雪-楊時
成竹在胸-文同
東窗事發-秦檜

㈣ 樂不思蜀,韋編三絕,初出茅廬,成竹在胸分別指的哪位歷史人物

初出茅廬(諸葛亮)
韋編三絕(孔丘)
樂不思蜀(劉禪)
成竹在胸(文與可、即文同)

㈤ 成竹在胸是哪一位歷史人物

胸有成竹的故事

北宋時候,有一個著名的畫家,名叫文同,他是當時畫竹子的高手。

文同為了畫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風下雨,或是天晴天陰,他都常年不斷地在竹林子里頭鑽來鑽去。三伏天氣,日頭像一團火,烤得地面發燙。可是文同照樣跑到竹林子對著太陽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陽光底下,全神貫注地觀察竹子的變化。他一會兒用手指頭量一量竹子的節把有多長,一會兒又記一記竹葉子有多密。汗水濕透了他的衣衫,滿臉都流著汗,可是他連用手抹也沒抹一下,就跟沒事兒似的。

有一回,天空颳起了一陣狂風。接著,電閃雷鳴,眼看著一場暴雨就要來臨。人們都紛紛往家跑。可就在這時候,坐在家裡的文同,急急忙忙抓過一頂草帽,往頭上一扣,直往山上的竹林子里奔去。他剛走出大門,大雨就跟用臉盆潑水似地下開了。

文同一心要看風雨當中的竹子,哪裡還顧得上雨急路滑!他撩起袍襟,爬上山坡,奔向竹林。他氣喘吁吁地跑進竹林,沒顧上抹一下流到臉上的雨水,就兩眼一眨不眨地觀察起竹子來了。只見竹子在風雨的吹打下,彎腰點頭,搖來晃去。文同細心地把竹子受風雨吹打的姿態記在心頭。

由於文同長年累月地對竹子作了細微的觀察和研究,竹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形狀有什麼變化;在陰晴雨雪天,竹子的顏色、姿勢又有什麼兩樣;在強烈的陽光照耀下和在明凈的月光映照下,竹子又有什麼不同;不同的竹子,又有哪些不同的樣子,他都摸得一清二楚。所以畫起竹子來,根本用不著畫草圖。

有個名叫晁補之的人,稱贊文同說:文同畫竹,早已胸有成竹了。

後來,「胸有成竹」就成了一句成語,用來比喻人們在辦什麼事情以前,早就打好了主意,心裡有個准譜兒了。

㈥ 下面成語故事分別跟哪一位歷史人物有關 樂不思蜀 投筆從戎 洛陽紙貴 成竹在胸

投筆從戎東漢班超

㈦ 成竹在胸這個四字詞語故事與哪個歷史人物有關

成竹在胸
【釋義】畫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內義。
容【語出】蘇軾《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
【人物】文同(字與可,號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稱石室先生,今屬四川綿陽市鹽亭縣人,著名畫家、詩人))以善畫竹著稱。他注重體驗,主張胸有成竹而後動筆。他畫竹葉,創濃墨為面、淡墨為背之法,學者多效之,形成墨竹一派,有「墨竹大師」之稱,人稱「文湖州」,又稱之為「文湖州竹派」。
北宋熙寧八年(1075),文同任洋州(今陝西漢中市洋縣)知州。在任三年期間為官勤政,體察民情,他看到茶農負擔過重,上書朝廷革除「榷茶法」中弊端,給茶農帶來實惠。同時,加築州治城坦,重視教育事業,受到百姓擁戴。文同善詩文書畫,尤擅長畫墨竹。畫竹的高超技藝來源於他長期對竹子的仔細觀察和寫生。當時,洋州篔簹谷(今洋縣紙坊鄉)生長著大片竹林。「胸有成竹」這個成語就是出自於此。

㈧ 胸有成竹是描寫哪一位人物的(給我故事)

是:文與可(文同)

成語故事:

文與可(文同)畫的竹子遠近聞名,每天總有不回少人登門答求畫。文與可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後種上各種各樣的竹子,無論春夏秋冬,陰睛風雨,他經常去竹林觀察竹子的生長變化情況,琢磨竹枝的長短粗細,葉子的形態、顏色,有新的感受就回到書房,把心中的印象畫在紙上。

竹子的各種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所以每次畫竹,他都顯得非常從容,畫出的竹子,無不逼真傳神。當人們誇獎他的畫時,他總是謙虛地說:「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畫下來罷了。」

(8)成竹在胸的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胸有成竹的近義詞:

一、心中有數[ xīn zhōng yǒu shù ]

【解釋】:對情況和問題有基本的了解,處理事情有一定把握。

【出自】:馮德英《迎春花》第八章:「春玲要先同儒春談一次,摸摸他的底,心中有數,為她去和老東山交鋒做准備。」

二、胸中有數[ xiōng zhōng yǒu shù ]

【解釋】:指對情況有清楚的了解,心裡有底。

【出自】:毛澤東《黨委會的工作方法》:「胸中有『數』。這是說,對情況和問題一定要注意到它們的數量方面,要有基本的數量分析。」

㈨ 關於成語中的歷史人物名

暴殄天物抄-武丁
暗渡陳倉-劉邦襲
孺子可教-張良與黃石公
嗟來之食-黔敖
怒發沖冠-藺相如
手不釋卷-呂蒙
一飯千金-韓信
赤膊上陣-許褚
韋編三絕-孔子
寶刀未老-黃忠
墨守成規-墨子
病入膏肓-扁鵲與蔡桓公
雞犬升天-劉安
投筆從戎-班超
高山流水-俞伯牙
風聲鶴唳-苻堅
口蜜腹劍-李林甫
泰山北斗-韓愈
黃袍加身-趙匡胤
成竹在胸-文與可
破釜沉舟-項羽
洛陽紙貴-左思
夢筆生花-李白
力透紙背-顏真卿
司空見慣-劉禹錫
程門立雪-楊時
東窗事發-秦檜

㈩ 成竹在胸,東窗事發的主人公分別是誰

〖出處〗宋·蘇軾《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內 宋朝文人畫家蘇軾和容文同都擅長畫竹,蘇軾習慣畫墨竹,認為畫竹必先成竹於胸中。文同在自家宅前種了很多竹子,每天觀察竹子的成長變化,因此畫出的竹子各具形態,栩栩如生。畫家晁補之稱贊文同畫竹是「成竹已在胸」。一般情況下認為是蘇軾。

「東窗事發」:原指在東窗下密謀陷害岳飛一事敗露。後喻陰謀敗露,或罪案遭揭發,將被懲治,常用此語。 那麼這里就該指秦檜。

閱讀全文

與成竹在胸的歷史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