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歷史上有哪些經典的愛情故事
我覺得應該是羅密歐與朱麗葉、梁山伯與祝英台、范蠡與西施。
『貳』 中國古代十大愛情故事
梁祝化蝶、牛郎織女、白蛇傳、長恨歌、西廂記、
鳳求凰、孔雀東專南飛、天仙配、嫦娥奔月屬,紅樓夢。
1、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是中國最有名的一個民間傳說,是中國人民最早關於星的故事。南北朝時代任昉的《述異記》里有這么一段:「大河之東,有美女麗人,乃天帝之子,機杼女工,年年勞役,織成雲霧絹縑之衣,辛苦殊無歡悅,容貌不暇整理,
帝憐其獨處,嫁與河西牽牛為妻,自此即廢織紝之功,貪歡不歸。帝怒,責歸河東,一年一度相會。」 它是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七夕情人節也是由此而來,它是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2、長恨歌
《長恨歌》是中國唐朝詩人白居易的一首長篇敘事詩。這首詩是作者的名篇,作於公元806年(元和元年)。全詩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詩人借歷史人物和傳說,創造了一個迴旋宛轉的動人故事,並通過塑造的藝術形象,再現了現實生活的真實,感染了千百年來的讀者。詩的主題是「長恨」。
『叄』 中國古代歷史上最著名的愛情故事有哪些
霸王別姬--項羽和虞姬 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回慷慨,自答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紅樓夢--賈寶玉和林黛玉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禁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女駙馬-- 講述了馮素貞與李兆廷自幼相愛,婚後由於家境敗落,繼母逼退婚。素貞被迫進京應試,中狀元,被招駙馬,洞房之夜實情相告與公主,帝赦免之罪,馮李終成眷屬。
鳳求凰--演繹了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以「鳳求凰」為通體比興,不僅包含了熱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徵著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志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豐富的意蘊。
長恨歌--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詩人借歷史人物和傳說,創造了一個迴旋宛轉的動人故事,並通過塑造的藝術形象,再現了現實生活的真實,感染了千百年來的讀者,詩的主題是「長恨」。該詩對後世諸多文學作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肆』 歷史上有名的愛情故事!
1、傳說中司馬相如和卓文君,一個是被臨邛縣令奉為上賓的才子,一個是喪夫新寡的佳人。他們的故事,是從司馬相如作客卓家開始的。
臨邛縣里的富人很多,如卓王孫家就有家奴八百人,程鄭家也有數百人。二人相互商量說:「縣令有貴客,我們備辦酒席,請請他。」一並把縣令也請來。
當縣令到了卓家後,卓家的客人已經上百了。到了中午,去請司馬長卿,長卿卻推辭有病,不肯前來。臨邛令見相如沒來,不敢進食,還親自前去迎接相如。
相如不得已,勉強來到卓家,滿座的客人無不驚羨他的風采。酒興正濃時,臨邛縣令走上前去,把琴放到相如面前,說:「我聽說長卿特別喜歡彈琴,希望聆聽一曲,以助歡樂。」
相如辭謝一番,便彈奏了《鳳求凰》等一兩支曲子。這時,卓王孫有個女兒叫卓文君,剛守寡不久,很喜歡音樂,所以相如佯裝與縣令相互敬重,而用琴聲暗自誘發她的愛慕之情。
相如來臨邛時,車馬跟隨其後,儀表堂堂,文靜典雅,甚為大方。待到卓王孫家喝酒、彈奏琴曲時,卓文君從門縫里偷偷看他,心中高興,特別喜歡他,又怕配不上他。
宴會完畢,相如就派人以重金賞賜文君的侍者,以此向她轉達傾慕之情。於是,卓文君乘夜逃出家門,私奔相如,相如便同文君急忙趕回成都。
卓文君與司馬相如回成都之後,面對家徒四壁的境地(這對愛情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大大方方地回臨邛老家開酒肆,自己當壚賣酒,終於使得要面子的父親承認了他們的愛情。
2、牛郎與織女的凄美愛情故事,大約是發生在西周時代,當時的奴隸社會,等級十分嚴苛,這個故事就是一般人追求幸福的心聲與飽受壓抑的寫照,託言天上雙星,也就是人間的實情。
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里有個聰明、忠厚的小夥子,父母早亡,只好跟著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馬氏為人狠毒,經常虐待他。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一起下凡,在河裡洗澡,盡情地享受人間的歡樂。
她們遊玩時,織女遇見了牛郎,二人互生情意,在老牛的幫助下,他們結成了夫妻。牛郎和織女婚配後,男耕女織,夫妻恩愛,一胎雙胞,有兒有女,一家四口,生活甜蜜。但是好景不長,這事被天上玉皇大帝知道了,要王母娘娘親自下凡,強行把織女帶回天上,拆散了他們的美好姻緣。
老牛望著淚流滿面的牛郎和痛哭流涕的兩個孩子,它也情不自禁地掉下淚來,老牛對牛郎說:「你不要哭傷了身體,還要撫養兩個孩子。我有辦法為你解難,也是我應該報答你的時候了。待我死後,用我的皮做三雙鞋子,你和兩個孩子穿上它就可以上天,一家人就可以團聚。」
老牛當天就死了,牛郎按老牛說的話做了,他們穿上老牛皮做的鞋,一起騰雲駕霧上天去找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心一狠,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波濤洶涌的天河就出現了,牛郎織女就被隔在天河兩岸,他們只能相對哭泣。
牛郎織女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只喜鵲飛來搭成了一座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他們夫妻的恩愛所感動,就允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於鵲橋相會。
3、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發生在湖南澧州孟姜山周邊地區(今津市、澧縣分管的嘉山一帶),相傳秦始皇時,逃役回鄉的青年范喜郎與孟姜女新婚當晚,正要入洞房之時,范喜郎又被抓住發往北方修築長城,不久因飢寒勞累而死,屍骨被埋在長城牆下。
孟姜女身背寒衣,歷盡艱辛,萬里尋夫來到長城邊。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最終哭倒長城,瀝血找到了丈夫的遺骨,立誓要把丈夫的遺骨帶回家鄉安葬。她背負遺骨的歸鄉路上歷盡坎坷,在陝西西安府潼關縣飢渴而死。
當地老百姓為孟姜女的真情感動,收埋他們的遺骸立祠紀念,至今香火不斷。孟姜女的故鄉嘉山有很多關於孟姜女的文化遺存,實物景點琳琅滿目,故事戲曲膾炙人口。
反映了人民對封建暴政的痛恨和對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與追求,它經歷了兩千餘年的流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珍貴文化遺產,是海外華人對故國的眷念。
4、在峨嵋山經過千年修煉的兩位蛇仙,來到人間的西湖,化作美麗的少女白娘子和青兒。她們在雨中遇到青年許仙,白娘子與許仙萌生愛情,結為夫婦。
和尚法海認為此乃妖孽為害,遂蠱惑許仙於端陽節以雄黃酒灌醉妻子,白娘子醉後顯露蛇形,嚇死許仙。白娘子醒後驚痛不止,捨生忘死去仙山盜回仙草,救活許仙。
不料許仙病後初愈,又被法海誘上金山寺。白娘子和青兒趕到,法海卻不準許仙出見,白娘子無奈,與青兒調動水族,水漫金山,法海請來神將護法助戰,不想中了法海禪師的計謀,被裝進了一個很小的缽盂里,壓在了雷峰塔下面,從此失去了人身自由和天倫之樂。
5、梁山伯與祝英台講的是東晉時,祝英台女扮男裝前往杭州求學,路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而結為兄弟並同窗三載。後祝英台歸家,行前托媒師母許婚梁山伯。十八相送,祝英台以「妹」相許。梁山伯知情,往祝家求婚,此時,祝父公遠已將女許婚馬太守之子馬文才。
梁祝二人樓台相會,之後,梁山伯抱病歸家,病亡。祝英台新婚之時,花轎繞道至梁山伯墳前祭奠,驚雷裂墓,英台入墳。梁祝化蝶雙飛。
民間另有傳說兩人實際上相差了八百多年,梁山伯是明代人,祝英台是南北朝人。祝英台是俠女,劫富濟貧,三去太守家盜銀,後中埋伏被亂刀砍死,百姓將其厚葬。
梁山伯是寧波府銀縣縣官,死後入葬挖墓時,恰巧刨出祝英台的墓碑,風水看好,另擇地而葬又不妥,故合葬,立碑,黑為梁,紅為祝,有文人心生奇想,敷衍出一曲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情故事。
『伍』 歷史上有名的愛情故事
皇帝能擁有愛情嗎
以詩定情
司馬相如(公元前179年一公元前117年)是西漢時期著名的大文學家,字長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關於他和卓文君私定終身的愛情故事,歷來傳為佳話。殊不知,樂府詩在其中起了媒人的作用呢。
司馬相如原是漢景帝劉啟(公元前156年一公元前140年在位)的侍從郎官。年輕時,好讀書、學擊劍,因慕戰國時藺相如的為人,改名相如。
有一回,梁孝王來京朝見景帝,跟從他一起前來的鄒陽、枚乘等人,都是當時的文學名流。司馬相如和他們相識之後,內心十分羨慕,於是便向景帝告病離職。經同意後,他便隨同梁孝王和他的門客一起來到了梁國,做了梁王的門客。
梁孝王有一座名園——粱園。他做了梁孝王的門客之後,就經常在園中和其他賓客們一起飲酒作賦。一次,司馬相如寫了一篇《玉如意賦》呈給梁王,梁王十分喜悅,便賜給他一台貴重的琴,名為「綠綺琴」,琴上還刻著銘文:「桐梓合精」。
在梁王府期間,司馬相如還寫了一篇《子虛賦》,記述諸侯游獵的盛況,而名聞海內。後來,漢武帝讀了這篇作品,大為贊賞,以為是古人所作,感嘆地說:「我為什麼就沒趕上和他同時呢!」當時,司馬相如的同鄉楊得意做狗監(官名),就趁機對漢武帝說: 「這是今人司馬相如所作。」因此,武帝便召他進宮,命令他做郎官。為了迎合武帝的心意,司馬相如又寫了一篇記敘天子游獵的《上林賦》,深得武帝的推重。
司馬相如本來是一個「家貧、無以為業」的人,因和臨邛(縣名,治所在今四川邛崍)縣令王吉相友善,便經常去拜見。後經王吉的引薦,結識了臨邛的大富翁卓王孫,到卓王孫家做客。卓王孫見司馬相如豐姿俊雅,又是辭賦巨手,不僅置酒相待,還留在府中一起玩賞園池亭台。主人客人玩到高興的時候,臨邛縣令便說:「我常常聽人說起長卿很善於奏琴,何不在此彈奏一曲,以增樂趣,我們也可借機領略一下雅樂的韻味,飽飽耳福啊!」
司馬相如本意再三推辭,但眾人哪裡肯依。他只得凝神端坐,專心致志地彈起琴來。那琴聲,或如行雲流水,或如鳳凰求鳴,聲聲動人心弦,眾人都聽的如醉如痴,彈了一曲又叫彈一曲。卓王孫有一個女兒名叫卓文君,當時正喪夫寡居在家;年紀十八歲,貌美而又聰慧,且琴棋書畫,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司馬相如又正好還沒有娶妻,又從王吉嘴裡得知文君是位賢淑女子,且多才多藝,便生了求凰之心。此時,月光如水,楊柳依依,司馬相如在園中對月撫琴,不禁想起卓文君,想她既然十分喜歡音樂,莫如趁此機會,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因此,他邊撫琴邊唱起自己創作的歌詩《琴歌》二首,其一是:
鳳兮鳳兮歸故鄉, 遨遊四海求其凰。
時未遇兮無所將, 何悟今夕升斯堂。
有艷淑女處蘭房, 室邇人遐毒我腸。
何緣交頸為鴛鴦, 相頡頏兮共翱翔。
其二是:
凰兮凰兮從風棲,得托孳尾永為妃。
交情通體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
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余悲!
誰知正好一個有心,一個有意。當司馬相如來到臨邛的時候,卓文君就早已聽說了;今天相如來到卓家做客,即席彈琴賦詩,卓文君一直在門後偷偷注視著他,心裡十分喜愛司馬相如的儀容才學;現在又聽到他的《琴歌》,暗自想道:「長卿有情,不知我文君也早已有意。」不禁大為所動,只怕自己配不上司馬相如。
宴罷之後,司馬相如又趁熱打鐵,備下厚禮,讓人送給卓文君左右的侍從,並再次殷勤轉達自己對卓文君的愛慕之情。卓文君前思後想,覺得這是一輩子幸福的事,如果錯過機會,自己恐怕將飲恨終生,於是連夜偷偷離開家門,私奔到司馬相如的住處。司馬相如一見卓文君來到,喜不自禁,二人悄悄地連夜購馬,日夜兼程,回到成都,結為百年之好。
『陸』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愛情故事
蘇東坡待妾王朝雲靈根慧心,長年誦佛念經,身體卻很單薄,結果三十四歲就病專死了,遺下一個年幼屬的兒子。
東坡感悼不已,將她葬在惠州豐湖(又稱"西湖"大聖塔孤山南邊的竹林中。
朝雲走後,東坡常在夢中遇見她,只見她裙履盡濕,便問她為何如此?朝雲說:"妾每夕自孤山返家哺兒,須涉湖水故耳。"東坡醒後,痛憐不已,令人在湖中築堤,以利行走。這就是今日豐湖中的蘇堤。
李清照是宋朝南渡前後的著名詞人,她18歲時嫁給了大她一歲的大學士趙明誠。
明誠博學多才,小倆口婚姻生活十分幸福愉快。夫妻兩人喜歡收藏古董字畫,
整理展玩,深夜不倦。累時,坐在歸來堂中燒茶喝,兩人愛玩翻書堵茶之戲,
說某事在某書,在某卷、第幾頁、第幾行,看誰記得准,嬴的人就可以先喝茶。
清照常嬴,得意地大笑,有時笑得茶水都傾濺杯中,反而沒得喝。這樣的夫妻, 范蠡和西施 陸游與唐婉的千古悲情
梁山伯與祝英台
『柒』 歷史上有什麼著名的愛情故事
1、《鳳求凰》
傳說中司馬相如和卓文君,一個是被臨邛縣令奉為上賓的才子,一個是喪夫新寡的佳人。他們的故事,是從司馬相如作客卓家開始的。
臨邛縣里的富人很多,如卓王孫家就有家奴八百人,程鄭家也有數百人。二人相互商量說:「縣令有貴客,我們備辦酒席,請請他。」一並把縣令也請來。
當縣令到了卓家後,卓家的客人已經上百了。到了中午,去請司馬長卿,長卿卻推辭有病,不肯前來。臨邛令見相如沒來,不敢進食,還親自前去迎接相如。
相如不得已,勉強來到卓家,滿座的客人無不驚羨他的風采。酒興正濃時,臨邛縣令走上前去,把琴放到相如面前,說:「我聽說長卿特別喜歡彈琴,希望聆聽一曲,以助歡樂。」
相如辭謝一番,便彈奏了《鳳求凰》等一兩支曲子。這時,卓王孫有個女兒叫卓文君,剛守寡不久,很喜歡音樂,所以相如佯裝與縣令相互敬重,而用琴聲暗自誘發她的愛慕之情。
相如來臨邛時,車馬跟隨其後,儀表堂堂,文靜典雅,甚為大方。待到卓王孫家喝酒、彈奏琴曲時,卓文君從門縫里偷偷看他,心中高興,特別喜歡他,又怕配不上他。
宴會完畢,相如就派人以重金賞賜文君的侍者,以此向她轉達傾慕之情。於是,卓文君乘夜逃出家門,私奔相如,相如便同文君急忙趕回成都。
卓文君與司馬相如回成都之後,面對家徒四壁的境地(這對愛情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大大方方地回臨邛老家開酒肆,自己當壚賣酒,終於使得要面子的父親承認了他們的愛情。
2、《梁祝化蝶》
東晉時期,會稽郡上虞縣祝家莊,玉水河邊,有個祝員外之女英台,美麗聰穎,自幼隨兄習詩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學,恨家無良師,一心想往會稽郡城(今紹興)訪師求學。英台開始了女扮男裝的求學生涯。
祝員外拒絕了女兒的請求,會稽郡上虞縣的祝英台求學心切,偽裝賣卜者,對祝員外說:"按卦而斷,還是讓令愛出門的好。"
祝父見女兒喬扮男裝,一無破綻,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強應允。英台女扮男裝,去會稽郡城(紹興)求學。
途中,邂逅了赴會稽郡城(今紹興)求學的會稽書生梁山伯,一見如故,相讀甚歡,在草橋亭上撮土為香,義結「兄弟」。不一日,二人來到會稽城的萬松書院,拜師入學。
從此,同窗共讀,形影不離。梁祝同學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愛山伯,但山伯卻始終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並沒有特別的感受。
祝父思女,催歸甚急,英台只得倉促回鄉。梁祝分手,依依不捨。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斷借物撫意,暗示愛情。
山伯忠厚純朴,不解其故。英台無奈,謊稱家中九妹,品貌與己酷似,願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貧窮,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時,豈知祝父已將英台許配給家住會稽郡下轄鄮縣(今鄞縣)的太守之子馬文才。美滿姻緣,已成滄影。二人樓台相會,淚眼相向,凄然而別。
臨別時,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後梁山伯被朝廷沼為鄞縣(今寧波市鄞州區)令。然山伯憂郁成疾,不久身亡。遺命葬鄮城九龍墟。英台聞山伯噩耗,誓以身殉。
英台被迫出嫁時,繞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慟感應下,風雨雷電大作,墳墓爆裂,英台翩然躍入墳中,墓復合攏,風停雨霽,彩虹高懸,梁祝化為蝴蝶,在人間蹁躚飛舞。
3、《白蛇傳》
白素貞是一條修行千年的白蛇精。傳說為黎山老母弟子,在青城山和峨眉山修煉得道,法術高強。
她美貌絕世,明眸皓齒,傾國傾城賽天仙,集世間美麗優雅而高貴於一身。天性善良菩薩心腸,用岐黃醫術懸壺濟世造福黎民百姓,功德無量。
白素貞和許仙邂逅於西湖,而後一見鍾情,喜結連理。金山寺僧法海蠱惑許仙,離間其夫婦,許仙聽信讒言,棄家出走金山。白素貞至金山索夫,與法海發生爭斗致使水漫金山。
法海用強力拆散他們,把白素貞壓在雷峰塔下。二十年後白蛇兒子許仕林中狀元孝感動天,白蛇終得出塔,歸位仙班。
4、《牛郎與織女》
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頭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給他出計謀,要娶織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麗的仙女們果然到銀河沐浴,並在水中嬉戲。
這時藏在蘆葦中的牛郎突然跑出來拿走了織女的衣裳。驚慌失措的仙女們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飛走了,唯獨剩下織女。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答應做他的妻子。
婚後,牛郎織女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滿。織女還給牛郎生了一兒一女,後來,老牛要死去的時候,叮囑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來,到急難時披上以求幫助。老牛死後,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織女和牛郎成親的事被天庭的天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後,他們勃然大怒,並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時候,抓走了織女。牛郎回家不見織女,急忙披上牛皮,擔了兩個小孩追去。
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頭上的金簪向銀河一劃,昔日清淺的銀河一瞬間變得濁浪滔天,牛郎再也過不去了。
從此,牛郎織女只能淚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長地久,天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過他們之間的真摯情感,准許他們每年七月初七相會一次,相傳,每逢農歷七月七日,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橋相會。
此外,七夕夜深人靜之時,人們還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聽到牛郎織女在天上的脈脈情話。
5、《孟姜女哭長城》
相傳秦朝時,秦始皇建長城時,勞役繁重,青年范喜良和女子孟姜女剛新婚三天,范喜良就被迫出發修築長城,不久因為飢寒勞累而死,屍骨被埋在長城牆下。
孟姜女身穿寒衣,歷盡了千辛萬苦才終於來到了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死亡的噩耗。孟姜女在長城上哭了三天三夜,忽然長城就此坍塌,露出了范喜良的屍骸,孟姜女安葬范喜良後於絕望之中投海而亡。
『捌』 歷史上的愛情故事有什麼
中國傳統四大愛情傳說分別是:《白蛇傳》、《董永與七仙女》、《梁山伯與祝英台》和《柳毅傳》。 《白蛇傳》由「許仙與白娘子游湖借傘」、「白娘子飲雄黃酒現原形」、「盜仙草救許仙」、「水漫金山鬥法海」、「斷橋相會」、「法海將白娘子罩於金缽壓在雷峰塔下」、「小青迫法海進蟹腹」等膾炙人口的情節組成。 《董永與七仙女》傳說講述的是董永賣身葬父,孝行感動了七仙女,下凡與他結為夫妻。一夜之間織了十匹錦布,幫助董永償債贖身。奴役期滿,夫妻雙雙把家還,這時候玉帝卻命令七仙女回到天庭,為了董永,七仙女忍痛與丈夫決別的愛情故事。 《梁山伯與祝英台》講的是東晉時,祝英台女扮男裝前往杭州求學,路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而結為兄弟並同窗三載。後祝英台歸家,行前托媒師母許婚梁山伯。十八相送,祝英台以「妹」相許。梁山伯知情,往祝家求婚,此時,祝父公遠已將女許婚馬太守之子馬文才。梁祝二人樓台相會,之後,梁山伯抱病歸家,病亡。祝英台新婚之時,花轎繞道至梁山伯墳前祭奠,驚雷裂墓,英台入墳。梁祝化蝶雙舞。 《柳毅傳》說的是洞庭龍君的女兒,遠嫁給涇川龍君的次子,丈夫虐妻成性,將她趕出龍宮,放牧羊群。龍女求助無門,掩面哭啼。書生柳毅路遇此事,慨然代龍女傳書報訊,龍女得以被救回龍宮與家人團聚。龍女感謝柳毅大恩,心生愛慕,龍王也想將女兒嫁與柳毅。但柳毅傳書是仗義執言,本無私念,就拒絕了婚事。柳毅回家後先後娶了兩位夫人都不幸死去。後與一漁家女成婚,貌似龍女,後發現此女就是托書的龍女。此後,夫妻相敬如賓,白頭偕老
『玖』 中國五千年歷史上著名的愛情故事
燕子樓的悲劇
關盼盼原是徐州名妓,
後被徐州守帥張愔納為妾氏。白居回易遠游徐州,張愔設宴款待他,席間答,還讓寵妾關盼盼歌舞助興,白居易大為贊賞關盼盼才藝,寫下了「醉嬌勝不得,風裊牡丹花」一詩。
兩年後張愔病逝,姬妾們作猢猻散,只有關盼盼難忘恩情,移居舊宅燕子樓,矢志守節,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一晃,十年過去了。
白居易聽聞了關盼盼守節一事,認為她既已堅持這么久,何不索性以死殉夫,留下貞節烈婦的名聲,成就千古美談呢。於是提筆作詩,託人轉交關盼盼——黃金不惜買娥眉,揀得如花四五枚,歌舞教成心力盡,一朝身去不相隨。
關盼盼看到這首詩,立刻大哭一場。她之所以不死,是唯恐別人誤會張愔自私,讓愛妾殉身,反辱沒了張愔名聲,所以苛延殘喘,偷生了這些年,而白居易竟以詩作諷,逼她殉夫,怎不悲憤?性情貞烈的關盼盼在十天後絕食身亡。
關盼盼也是死於扼殺過阮玲玉的那四個字——人言可畏。隨著時代的發展,女人已經越來越不懼流言襲擊,比如璩美鳳、木子美。
走我的路,讓白居易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