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沂水歷史名人

沂水歷史名人

發布時間:2021-02-25 14:05:20

① 沂水有神魔名人故居

黑旋風李逵 旱地忽律朱貴 笑面虎朱富 最近水滸傳挺火的 哈哈

② 跪求!!!!!臨沂歷史名人抗戰所做貢獻的作文 1500字

抗日名將張自忠(歷史名人)

■林治波

5月16日,是抗日愛國名將張自忠殉國60周年紀念日。
「張扒皮」和「活關公」
張自忠,字藎忱,1891年出生於山東臨清。他是個天生的軍人,早年就讀於天津北洋法政學堂,卻因對軍事興趣濃厚而投筆從戎,參加了馮玉祥的西北軍。
張自忠以治軍嚴厲著稱西北軍,綽號「張扒皮」。1933年,張自忠率部在喜峰口大敗日軍,這是他抗日歷史的起點。
全國抗戰爆發後,張自忠猶如蛟龍出水,猛虎出柙,歷經淮河、臨沂、徐州、潢川、隨棗及冬季攻勢諸戰役,攻銳守堅,所向披靡,建立赫赫威名,官至第五戰區右翼兵團總司令兼第33集團軍總司令。同時,張自忠也作為一個厲害的敵手而備受日軍欽敬,被他們尊之為「活關公」、「現代關公」。
曾被誤解為「親日派」
張自忠的內心很沉重。因為,盧溝橋事變之前,張自忠身為天津市長曾受命辦理對日交涉並率團訪問過日本,受到國人誤解;盧溝橋事變爆發後,二十九軍撤出北平,張自忠又奉命留平緩沖,更被輿論誤解為逼宮奪權,附敵為逆。在國人的眼中,張自忠簡直成了漢奸親日派。國民政府還一度發布命令,將張自忠撤職查辦。
抗日戰場上的赫赫戰功,逐漸消去了人們對張自忠的誤解;但往昔的罪名仍糾纏在他的心頭,使他難以釋懷。
1939年夏,張自忠在重慶接受《大剛報》記者采訪時曾神色凝重地說:「我張自忠決不是韓復榘,他日流血沙場,馬革裹屍,你們始知我取字『藎忱』之意!」
絕命赴敵
1940年5月1日,15萬日軍向襄河東岸第五戰區部隊發動大規模進攻,棗宜會戰打響。張自忠親筆寫信,告諭五十九軍各師、團主官:「只要敵來犯,兄即到河東與弟等共同去犧牲。願與諸弟共勉之。」
在以後的幾天里,日軍沿襄河東岸迅速向北推進,戰局日趨惡化。為扭轉戰局,援救友軍,張自忠決定東渡襄河,赴第一線督戰。行前,張自忠匆匆給自己的副手寫信說:
「到河東後,設若與179D、38D取不上聯絡,即帶馬之3個團,奔著我們最終之目標(死)往北邁進。無論作好作壞,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後公私,均得請我弟負責。」
這分明是一封絕命書,其忠義之志,壯烈之氣躍然紙上。
上將戰死第一人
5月7日拂曉前,張自忠率部渡過寬闊浩盪的襄河,奔赴河東戰場。
張自忠揮師北向,一路疾進。在張自忠的指揮下,河東官兵拚死搏殺,有效地遏制了日軍的攻勢,並截斷了日軍的後方補給線。日軍被迫抽調兩個師團5萬餘人,集中力量攻擊張自忠部。張自忠立即調整部屬,迎擊日軍,在琚家灣、梅家高廟、方家集等地重創日軍。
不幸的是,33集團軍總部的發報密碼被日軍破譯,張自忠和身邊部隊遂陷入日軍重兵包圍。雙方鏖戰至5月16日,張自忠力戰不退,身中7彈,壯烈殉國,時年49歲。
抗戰以來,以上將銜集團軍總司令職親臨前線,戰死沙場,張自忠為第一人。
英名長留神州大地

③ 臨沂出過什麼名人啊

琅玡古郡人傑地靈,沂蒙大地英雄輩出。在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上,勤勞勇敢的沂蒙人民,對中華民族的進步和發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為讓大家了解沂蒙人民驕傲自豪的歷史,現按歷史年代列舉如下。

周初,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姜尚(又稱姜太公),祖籍東海(今日照,原屬琅玡)。據《史記?齊太公世家》載,文王渭水訪賢拜為國師,協助武王建立周朝受封為齊侯。

春秋時期學識淵博的要數郯國(今郯城縣北)的郯子了,據傳當時二十七歲的孔子曾求教於他,留下了「孔子師郯子」的千秋佳話。以其孝道著稱於世,並列為孔門七十二賢人之一的閔損是魯國費邑(今費縣)人。被尊為「宗聖」的曾參是儒學派的重要代表,祖籍鄫(今蒼山向城),後居魯國南武城,其父曾蒧也為孔門賢人。公正無私有君子之德的譫台滅明,也是南武城(今屬平邑縣)人。還有,魯國名人秋胡是琅玡(今臨沂)人。春秋末,博學多聞曾任魯國太史,著有《左傳》《國語》的左丘明是魯國(今蒼山縣)人。

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荀子兩度出任蘭陵令,晚年定居蘭陵。他是儒家後期的代表,法家的前驅,第一次提出了「人定勝天」的著名論斷,成為思想史長河中的燦爛明星。

公元二百零六年,劉邦稱帝後,為漢丞相的蕭何是蘭陵(今蒼山蘭陵小仲村附近)人,其孫蕭秉彪官至諫大夫。蘭陵律條村的邱穎,為漢王朝樹起了從人治走向法治的第一座里程碑。

西漢前期的著名儒生官至郎中令位列九卿的王臧、西漢中期的儒生孟卿、孔門著名弟子高柴是東海蘭陵(今屬蒼山)人。山東著名儒學大師西漢今文易學「孟氏學」的開創者孟喜,叔侄合力輔教太子的疏廣、疏受,西漢名儒後蒼也是東海蘭陵人。蘭陵蕭何六世孫蕭望之,宣帝時官至太子太傅。其子蕭育、蕭咸、蕭由是西漢後期大臣,蕭望之之孫蕭紹官至御史大夫。著名經學家匡衡是東海承(今蒼山魯城)人,他學識淵博官至丞相,「鑿壁偷光」就是他的一大傳聞。西漢中期的知名儒者澓中翁是東海郯(郯城北)人,西漢丞相西平侯於定國是東海郯(郯城西南)人,其子於永是西漢後期大臣,他官至御史大夫,孝名遠聞。西漢後期的著名儒生毋將永是蘭陵人、白光是東海(郡治在今郯城)人。東海郯人薛宣、薛明、薛修、薛惠也是西漢時較有名氣的大臣和官員。還有,西漢時期著名政論家貢禹是琅玡(今屬諸城)人,他忠直敢諫,能大膽揭露政治腐敗。

西漢末年,海曲(原屬臨沂,今屬日照)人呂母於公元十七年首先起義,成為中國農民戰爭史上第一位女英雄。公元十八年,琅玡(治所今諸城)人樊崇在莒縣起義,臨沂的徐宣、謝祿、郯城的楊音、沂水的逢安等起兵響應,建立了赤眉軍政權。郯城的刁子都,也是新莽末年的農民起義領袖。

東漢作家衛宏是東海(今郯城西南)人,官至議郎,有《毛詩序》傳世。著名學者繆斐是東海蘭陵人,東漢尚書郎顏盛,任青徐二刺史時遷居琅玡孝悌里(今費縣諸滿二村)。漢明帝時,領導山東數十萬治河大軍的傑出水利專家王景是琅玡(今即墨)人。東漢末年的天文學家、算學家劉洪是蓋城(今蒙陰)人,他發明的珠算技法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還有,東漢末年領導黃巾起義時創立並傳授太平道的於吉是琅玡人。

三國時,蜀國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是琅玡陽都(今沂南縣)人。其子諸葛瞻隨父入蜀,任騎都尉平尚書事等職。諸葛瑾(諸葛亮之兄)為孫權主要謀士,長子諸葛恪為吳國將軍,次子諸葛喬在漢中為駙馬都尉。三國時,魏國官吏諸葛誕是琅玡陽都漢司馬隸校尉諸葛豐的後代,他深受曹操賞識官至尚書令。三國孫權猛將行盛是琅玡莒(今莒縣)人,曾以少勝多以勇猛聞名。魏文學家官至尚書光祿勛的繆襲是東海蘭陵人,經學大師王朗、王肅父子是東海郯人。還有三國時泰山郡華縣(今費縣方城一帶)人臧霸,他投陶謙,助呂布,歸曹操,文帝即位後官至執金吾為朝中權臣。

晉初,尊為文明皇後的王元姬(王肅之女)為東海郯人,弟王恂、王虔為貴戚大臣。泰山南城(今費縣)人羊徽瑜為西晉太後,羊亮、羊祜、羊弦之為西晉著名大臣,羊誘為西晉著名將領。蘭陵人繆播、繆胤是西晉大臣,束晳是西晉文學家。西晉時期的著名大臣還有卧冰求鯉的王祥、孝賢聞名的王覽、稱為「竹林七賢」之一的王戎及從弟王衍、王澄為琅玡臨沂人。

東晉時期,琅玡臨沂王氏涌現了好多著名人物。如王敦、王導、王舒、王彬、王棱及王導之子王悅、王恬、王洽、王劭、王薈都為東晉著名大臣或官員。被尊為「書聖」的王羲之和妻郗氏、七子王獻之是名震於世的著名書法家。東晉時較有影響的大臣和官員還有王徽之、王彪之、王胡之、王洵、王珉、王謐、王欽、王楨之、王允之,祖籍均是琅玡臨沂。王導從弟王廙為晉元帝司馬睿姨弟,功書畫,善射御,為多才多藝的東晉大臣。

東晉時,泰山郡華縣(今費縣諸滿)人顏含隨元帝南遷後官至光祿勛。東海郯人王雅,曾任尚書左右丞、太子少傅。東海郯人何無忌為東晉著名大臣,鮑靚為著名官員。蘭陵承人蒯恩,為東晉著名大將。臨沂人孫泰是東晉五斗米道著名道首,王誕為東晉著名官僚。東莞莒人宋武敬皇後之弟臧熹,整頓綱紀招撫流民為東晉著名官僚。泰山南城人羊欣是一位著名的書法大師,還是一位醫學家,官至中散大夫、義興太守。琅玡陽都人諸葛恢做過臨沂令,官至紫光祿大夫。東晉時任淮陰令的蕭整為蕭望之十四世孫,是蘭陵當時的頭面人物。東晉末,東莞莒人劉穆之、劉秀之為劉宋開國元勛。東晉、南宋之際的著名戰將虞丘進是東海郯人。還有,晉末臨沂人孫恩領導的農民起義經歷三年之久,沉重打擊了封建統治。

南北朝宋武敬皇後臧爰親是東莞莒人,劉裕掌握東晉政權後,她嚴謹律己不謀私利。其兄臧燾為南朝宋大臣、學者,官至光祿大夫。南朝宋孝武文穆皇後王憲嫄,和為人剛正的孝明帝皇後王貞鳳為琅玡人。南朝宋著名大臣顏師伯、顏竣、王僧朗、王蘊、王惠、王華、王偃、王景文、王鎮之、王敬弘、王准之、王弘是琅玡人,羊玄保為泰山南城人,徐羨之、徐豁、劉瑀、臧質是東莞莒人,徐佩之、徐湛之是東海郯人,蕭思話、蕭斌、蕭簡是蘭陵人。還有著名官僚臧澄之、臧凝之、劉衍、臧敦、臧敞、臧寅、臧綽是東莞莒人。著名官僚王微、著名官吏王釗、隱士王景、學者王珪之是琅玡人。南朝宋著名詩人顏延之、歷史學家王韶之也是琅玡人。著名天文學家、無神論思想家何承天,著名文學兄妹鮑照、鮑令暉和文學家徐孝嗣是東海郯(今蒼山長城、二廟一帶)人。

這時期,南朝宋齊大臣王奐、王琨、王僧綽、王僧達(文學家)、王僧虔(書法家)是琅玡人,蕭惠開、蕭惠基、蕭景光、丘巨源(學者)、李安民是蘭陵人。宋齊官僚文學之士劉祥、撰寫《晉書》的史學家臧榮緒是東莞莒人。還有,南朝宋齊官僚至老手不釋卷的王逡之是琅玡人。

④ 沂水縣的歷史人物

沂水縣歷史悠久,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戰爭年代,陳毅、羅榮桓、徐向前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這里指揮過戰斗。

⑤ 山東出了那些聖賢人

諸葛亮,字孔明、號卧龍(也作伏龍),漢族,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回南縣)人,答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文學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謚忠武侯,後來東晉政權推崇諸葛亮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諸葛亮為匡扶蜀漢政權,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其代表作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等,並改造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於234年在寶雞五丈原逝世。諸葛亮在後世受到極大尊崇,成為後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南陽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贊諸葛亮。

⑥ 沂水歷史文化名人

我是沂水的熱愛者,為沂水的發展願意建言獻策。諸葛亮、李逵、孟母、專呂洞賓、紅嫂……這屬些沂水歷史文化名人,我們沂水人沒有對他們身上的寶貴財富進行挖掘利用,任由其他縣炒作偷襲,實在令人遺憾。毛澤東經常向幹部和群眾說諸葛亮的故事,教育他們重視學習文化和歷史。1958年秋,毛澤東在河南鄭州接見南陽縣委的一位書記,問他:你們南陽,舊稱宛城,是個古老的市鎮,藏龍卧虎的地方哩!南陽有個卧龍崗,據說諸葛亮曾在那兒隱居過。諸葛亮,能人呵!俗話說,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諸葛亮是哪裡人呀?你知道嗎?毛澤東等了片刻不見回答,便自己說:諸葛亮是山東琅琊陽都人。陽都,就是現在的沂水縣。毛澤東接著又問了南陽農民生活。在分手時,對他說:我給你留下兩句臨別贈言:第一,學一點歷史知識;第二,要關心人民生活。

⑦ 有誰曉得沂水有名人嗎

有。

最有名大家都熟知的是諸葛亮。

1、伏湛
伏湛(?~37)字惠公,西漢琅琊東武(今沂水縣)人。九世祖勝,字子賤,所謂濟南伏生者也。湛高祖父孺,武帝時,客授東武,因家焉。父理,為當世名儒,以《詩》授成帝,為高密太傅,別自名學。湛性孝友,少傳父業,教授數百人。
2、諸葛亮
字孔明,三國蜀漢琅琊郡陽都人(今山東省沂水縣)。少年時父母雙亡,逐隨叔父避亂荊州,隱居於南陽隆中,常自比管仲、樂毅,愛唱《梁父吟》,結交龐德公、龐統、司馬徽、黃承彥、石廣元、崔州平、徐庶等名士。其智謀為大家所公認,人稱「卧龍」。娶黃承彥之女為妻。
3、李逵(生卒不詳)
宋代沂水縣百丈村人(據老作家魏樹海根據《水滸傳》中提供的李逵接母去梁山的路線考證,百丈村可能在現在雪山東北方向,具體哪個村莊不好確定),梁山一百零八條好漢之一。小名鐵牛,綽號「黑旋風」,長得黝黑,殺人不留步,常常「照排砍去」,人見人怕,排梁山第二十二位,步軍第五位。後在宋江招安時,被毒酒毒死。
4、劉勰(約公元465——520)
南北朝時代沂水鎮東院村人。字彥和,少年時代隨父遷居莒縣。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文學理論家。曾官縣令、步兵校尉、宮中通事舍人,頗有清名。晚年在莒縣浮來山創辦定林寺。著有文學理論巨著《文心雕龍》,在中國文學史上和文學批評史上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
5、劉伶(生卒不詳)
傳說魏晉時期東安城北部劉伶埠村人,即今沂水城北牛嶺埠村人,少年時代遷居沛國(今安徽淮北市濉溪縣),字伯倫,「竹林七賢」之一。曾為建威將軍王戎幕府下的參軍。晉武帝泰始初,對朝廷策問,強調無為而治,以無能罷免。平生嗜酒,曾作《酒德頌》,宣揚老莊思想和縱酒放誕之情趣,對傳統「禮法」表示蔑視。是竹林七賢社會地位最低的一個。

⑧ 沂水名人YOU哪些

李逵!

⑨ 沂水有名人嗎

沂水名人
伏湛
(?~37)字惠公,西漢琅琊東武(今沂水縣)人。歷任太傅、太守、尚書、宰相、大司徒,封為陽都侯,不其縣侯。伏湛在軍事上反對長途用兵,主張先求內部安定,不宜舍近務遠。治理國家,主張禮樂教化為首要措施。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伏湛 向來父學顯,別自以家名。 不是能傳業,如何著孝聲。 伏湛 祖先均碩儒,累世皆明經。 才俊集門下,君王是學生。 伏生承祖訓,術業有專攻。 孝信敬尊長,敦親接弟兄。 既罹王莽亂,復被劉玄驚。 推飯救飢餒,分糧賑困窮。 平原免禍患,百姓獲安平。 光武征耆舊,碩彥列上公。
李逵
是中國古代小說《水滸傳》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也是在水滸傳中最魯莽的人物。 沂州沂水縣百丈樹人,因打死人而流亡江州,做了個小牢頭。為人心粗膽大、率直忠誠、仗義疏財。
徐奕
(?-219),三國魏東莞(今山東沂水)人。字季才。漢末避亂江東,孫策禮命之,奕不就,改名微服還本郡。曹操為司空,辟為掾屬,從征馬超。操還,以奕為丞相長史,鎮撫長安(今陝西西安市西北)。轉雍州刺史,復還為東曹掾。出為魏郡太守。操征孫權,徙奕為留府長史。魏國初建,為尚書,主持官吏選拔,建安二十二年(217)遷尚書令。後轉中尉,在職數月,以病乞退,拜諫議大夫,卒。
徐廣
(352-425),字野民,東莞(今山東沂水)人。生於晉穆帝永和八年,卒於宋文帝元嘉二年,年七十四歲。家世好學,至廣尤精。百家、數術,無不研覽。謝玄為兗州,辟從事。孝武帝時,除秘書郎,典校秘書。後為散騎常侍,領著作。初,桓玄篡位,帝出宮,廣陪列,悲動左右。及劉裕受禪,恭帝遜位,廣哀感涕泗謝晦謂道:「徐公將毋小過?」廣道:「君為宋朝佐臣,身乃晉室遺老,憂喜之事,固不同時。」因更欷覷。遂乞歸。廣嘗撰車服儀注及晉紀凡四十六卷,答禮問百餘條。有文集十五卷,(見《隋書志》及《兩唐書志》)行於世。博覽百家,學問精深。謝玄為兗州刺史,辟為從事。譙王司馬恬為鎮北將軍,補其為參軍。孝武帝時,任其為秘書郎、典校秘書省。後轉員外散騎侍郎,仍領校書。尚書令王殉對其甚器重,薦為祠部郎。後被司馬元顯薦引為中軍參軍,遷領軍長史。桓玄輔政,任其為大將軍文學祭酒。義熙初年,奉詔撰寫車服儀注,任鎮軍諮議,領記室,封樂成侯。後轉員外散騎常侍,領著作。奉朝廷之命撰寫國史。又遷為驍騎將軍,領徐州大中正,轉正員常侍、大司農,仍領著作。416年(義熙十二年)寫成《晉記》,共46卷。不久,遷為秘書監。420年(元熙二年)6月,晉恭帝司馬德文禪位於劉裕,東晉滅亡。他悲傷不已,失聲痛苦。以年老,求歸桑梓。雖至年邁,仍手不釋卷,詠讀不輟。年74歲,卒於家。還著有《答禮問》等。
徐之才
(492-572),祖籍東莞(今沂水),南北朝時期一代名醫。出身世醫家庭,其先祖為徐熙,熙之子徐秋夫,秋夫子徐道度及徐叔響,皆以醫著名。徐道度之子徐文伯,及同族徐謇,亦皆以醫名。後徐謇因故為北朝所俘,終於入仕北朝。徐之才系徐文伯之孫,徐雄的第六子,人又稱徐六,也為北朝所俘。而仕北魏,官至西陽王,故又有徐王之稱。徐之才,字士茂,五歲誦孝經,八歲略通義旨,十三被召為太學生。他醫術高明,在北地名聲很大,所撰有《葯對》及《小兒方》,尤其對本草葯物及方劑研究較深,故而有人把後世之十劑歸於徐之才所創。此外,他對婦科也有一定的見解,其《逐月養胎法》實本自先秦時期《青史子》中胎教法而作,對於孕婦之衛生及優生均有重要意義。另外,他還著有《徐王方》、《徐王八世家傳效驗方》、《徐氏家秘方》及《雷公葯對》,惜均已佚。
秦德純
(1893~1963)中國國民黨軍將領。山東沂水人縣後埠東村。字紹文。1916年保定軍官學校第二期步兵科畢業 。曾任北京政府陸軍第5師團副,皖系參戰軍第1師參謀。1920年入參謀學校第六期學習。1923年畢業後,在直系軍隊任豫東防衛參謀長。1924年12月改任國民軍第二軍第5師參謀長,次年倒戈依附吳佩孚,反擊國民軍。1926年5月任直系第24師師長。1927年3月任第四軍軍長。後改任馮玉祥第二集團軍第二方面軍副總指揮兼第二十三軍軍長、十四軍軍長、山東政府主席。1929年11月隨宋哲元反蔣,失敗後退回陝西。次年參加中原大戰,任馮玉祥第二方面軍前敵總司令部參謀長。被擊敗後,改任張學良部第二十九軍總參議。1932年起任察哈爾省政府委員兼民政廳廳長。1935年任察哈爾省政府主席、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委員。1935 年 6月,與日軍代表土肥原賢二訂立喪權辱國的《秦土協定》,根據這一協定,察哈爾省主權大部喪失。同年12月,任冀察政務委員會常務委員兼北平市市長,鎮壓一二九運動。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第一集團軍總參議、軍法執行總監部副總監、兵役部政務次長、軍令部次長等職。1946年任國防部次長。1948年底任山東政府主席兼青島市市長。次年8月去台灣,任「總統府」戰略顧問。
李覺
山東沂水縣人,中國大學畢業,曾任東北軍騎兵師排長.一九三七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任晉西遊擊隊營教導員,魯西軍區團政治處主任,冀魯豫軍分區作戰處長,旅參謀長.第二野戰軍司令部作戰處長,師長.參加了平漢,渡江等戰役.建國後,歷任,十八軍參謀長,西藏軍區參謀長,副司令,第二機械工業部局長,副部長,核工業部顧問.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獲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李覺將軍解放初期雖十八軍入藏,並作為決策者參與了西藏的和平解放,為西藏的建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建國後李覺將軍調任二機部九局局長,負責原子彈的研製開發,李將軍和科研工作者嘔心瀝血為兩彈一星的成功貢獻了畢生的精力. 1993年1月14日原二機部九局的一些老同志在京聚會,為李覺慶賀八十壽辰,兩彈一星功勛,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淦昌舉杯向李覺敬酒說,你是中國原子彈研究的第一功臣.
張伯秋
山東沂水人。191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法科。曾任國民黨山東省政府教育廳、實業廳科長,鄒平實驗縣代理縣長,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常委兼高級審判處處長,國民黨山東省政府司法廳廳長。建國後,歷任山東省人民法院院長、省政法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山東省第一至三屆政協副主席。是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⑩ 臨沂名人,蘭山區名人,河東區名人,羅庄區名人,蘭陵縣名人,郯城縣名人,莒南縣名人,沂水縣,蒙陰縣,平邑縣

李宮俊 范明 郭曉冬

閱讀全文

與沂水歷史名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