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歷史人物作文素材
[歷史人物作文素材]
有的人崇敬名人,把自己崇敬的名人作為自己的榜樣,激勵自己像他們一樣,為人民做貢獻,歷史人物作文素材。孔子說過,見賢思齊焉,人們也常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所以,這些人中,大多數都成功了。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名人,無論是崇拜還是崇敬。我也不利外,我崇敬居里夫人。千百年來,漂亮就是一個女人的最高榮譽,最大資本,只要有幸得到這一點,其餘便不必再求了。居里夫人已具備了漂亮這一資本,但是,她卻沒有利用這一點資本,她的戰勝自我也恰恰就是從這一點開始的。她為了做科學研究,她甘願讓酸鹼啃蝕她柔美的雙手,讓嗆人的煙氣吹皺她秀美的額頭。為了提煉純凈的鐳,居里夫婦搞到一噸可能含鐳的工業廢渣。他們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鍋,一鍋一鍋地進行冶煉,然後再送到化驗溶解、沉澱、分析。而所謂的化驗室是一個廢棄的、曾停放解剖用的屍體的破棚子。瑪麗終日在煙熏火燎中攪拌著鍋里的礦渣,她衣裙上、雙手上,留下了酸鹼的點點燒痕。然而,她的努力不是徒勞的,最終,她終於發現了天然的放射性元素——鐳。她本來可以就在她發現鐳後申請專利,從而獲得大筆財物,可是,她沒有這樣做,而是毫不猶豫地將鐳的提純方法公布於眾。後來,居里夫人竟由於缺少購買1克鐳的經費而難以從事科學研究。最後,還是一位美國知名女記者在美國發動一場募捐,籌集所需的10萬美元款項。居里夫人是登上法國科學院講台作報告的第一個女子。我對居里夫人的人格感到欽佩。居里夫人視名利如糞土,她一生共得了10項獎金、16項獎章、107個名譽頭銜,特別是兩次諾貝爾獎。她本來可以躺在任何一項大獎或任何一個榮譽上盡情地享受,但是她將獎金贈給科研事業和戰爭中的法國,而將那些獎章送給6歲的小女兒去當玩具。居里夫人高尚的品格就像她傑出的科學成就一樣,在人類文明史上閃爍著令人崇仰的熠熠光輝。她堅強、她意志純潔、她嚴於律己,使我不得不肅然起敬!現在的年輕人、學生都放肆地去喜歡那些明星,比如說周傑倫、SHE呀、周筆暢啊,亂七八糟的。可我認為他們除了歌唱得好以外,我覺得其他也沒有什麼呀!他們並沒有經歷真正的苦難……我所崇敬的名人就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安徒生了。大家一定都很疑惑,安徒生他除了童話寫得好點之外,其他也沒有什麼呀!可他卻經歷了真正的苦難。他出生在一個非常貧苦的家庭,父親早早去世,全靠他的母親瑪利亞洗衣服賺錢,安徒生也很爭氣,他有很好的表演天賦。當他14歲的時候,就孤身藝人去了哥本哈根。我們同樣是14歲,我們享受著無與倫比的幸福,有父母的依靠,我們很快樂地成長。而他用自己積攢的那點錢一路坎坷來到哥本哈根。他去那裡為的是他那份理想——話劇。雖然他朗誦很好,表演也很有才,但是話劇的人開除了他,都認為他不適合演話劇。而安徒生也並沒有因此而喪氣,演話劇不幸,他可以編話劇。終於,他以他那勝人的文才打動了每一個人。這些都是我們遠遠所不能及的。很多同學就是因考試考砸了而喪失了對學習的信心,但是如果你是安徒生,你又會如何做?那時,你才會知道,失敗並沒有什麼?失敗就再站起來,總有一天你回成功的。安徒生17歲開始接受真正的教育,接著他邊寫出了童話。想必我們都看過他的童話,我們可以從他的童話中感到他的國人之處,這就是他的本事。我們雖未經歷多大的苦難,但是我們也要像真正的名人一樣,去挑戰,去磨練自己。、毛遂自薦:宣傳自己,張揚個性 毛遂,戰國末期大梁人,身為趙公子平原君趙勝的門客,三年未得展露鋒芒。時值秦乘勝圍攻趙都城邯鄲,毛遂於下座挺身而起,道:毛遂願往。平原君遂生輕視之意:賢主處於世間,恰似尖錐處於囊中,其鋒芒亦現,今先生居此已有三年,卻未曾聽左右提起過。毛遂並無怯意,立刻答道:君子言之有理。賢士處世當展其才德,然欲逞才能須有表現機會,君子以賢達仁義、禮賢下士聞名於世,然君子若無趙公子之名分,地位安能顯其賢達乎?毛遂之所以未能展露鋒芒是因無處於囊中的機會,否則,早已脫穎而出,不單單是只露鋒芒的問題了。平原君對毛遂之對答深感奇異,且事緊急,便同意毛遂同行。毛遂自薦出使楚國,促成楚、趙合縱,聲威大振,並獲得了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的美譽。 有這樣一則寓言:籠子里關著兩只雞,一隻愛叫,另一隻不愛叫。不愛叫的母雞即使下了蛋也不叫,而愛叫的母雞不下蛋也叫。主人往往認為蛋是愛叫的母雞下的,因而愛叫的母雞也就常常得到主人的獎賞——一把好食。實際上不愛叫的母雞下的蛋多,但因為它不愛 叫,主人判斷錯誤,不但得不到好的食物,反而常遭主人呵斥。 謙虛謹慎和沉默是金曾經是傳統的美德,而現在人們更欣賞的是該出手時就出手式的個性張揚。一個人有時沉默寡言會埋沒自己的聰明才智,酒香也怕巷子深,應該該出手時就出手,只有張揚個性,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能力,展現自己的風采,才能創造出輝煌的業績,才會得到社會的認可,作文素材《歷史人物作文素材》。 作為領導人、決策者,應該以積極的措施發揮員工的聰明和智慧,應該慧眼識真才。對於那些雖沉默寡言埋頭苦幹者要給予理解和支持,讓他們有充分的信心敢於善於展現自己的個性。 二、庄宗亡國:憂勞興國,逸豫亡身 歐陽修在《伶官傳序》中敘述了這樣一件事:世人傳說晉王臨死時,把三支箭賜給庄宗,並告訴他,梁國是我的仇敵,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與我約為兄弟,可是後來都背叛我去了梁。這三件事是我的遺恨。交給你三支箭,你不要忘記你報仇的志向。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廟。以後庄宗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隨從,用豬羊去祭告祖先,從宗廟里恭敬地取出箭來,裝在漂亮的絲織口袋裡,使人背著在軍前開路,等打了勝仗回來,仍舊把箭收進宗廟。最終他用繩子綁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裝著梁國君臣的頭,走進祖廟,把箭放在晉王的靈座前,告訴他報仇的志向已經完成。等到仇敵已經消滅,天下安定時,庄宗變得荒淫無度,混在伶人中間,不問國事,最後導致身死國亡。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這是自然的道理。 孟子說過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要想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保持奮發進取的積極心態。 在逆境中這種心態可以使人毫不氣餒,在重重困難中,迎接光明的到來。越王勾踐卧薪嘗膽,隱忍多年,當馬夫,做僕役,忍辱負重,打敗了吳國。明代李自成勢如破竹,打進了北京城,當上了皇帝。 創業難,守業更難。越王勾踐成功後失敗了,李白成成功之後失敗了。驕傲輕敵使他們失去了昔日的銳氣,沉湎於歌舞昇平,太平盛世,豈能不敗。 與此相反,順境中進取,警鍾長鳴的正面事例也有很多。唐太宗李世民以史為鏡,使唐朝達到了貞觀之治的頂峰,一些成功人士的事跡也證明了這一點。 勝不驕,敗不餒,始終保持銳氣,積極進取,就會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三、智永與退筆冢:持之以恆,勤奮執著 智永是南北朝時代陳朝永欣寺的和尚,名叫法極,別號智永禪師,浙江會稽縣人。本姓王,是東晉王羲之第七世孫。智永的書法,以羲之、獻之父子為宗師,筆力縱橫,能綜合各種書體的特色,尤其擅長草書。他建了一棟樓房,每天專心在樓上習字,曾立誓:學不成,決不下樓。後來果然苦學有成,成了著名的大書法家。當時遠近人士,慕名求書的很多,每天絡繹不絕地從大門進進出出,連門檻兒都給踏穿了。智永把寫禿的筆頭,放在大竹筐里,前後30多年,日積月累,居然裝滿了五大簍禿筆,後來他還特別把這些禿筆埋起來,取名退筆冢,並且寫了文章記敘緣由。可以想像他學習書法的毅力和專心。 《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為了激勵自己奮發寫作,在銅鎮尺上刻了一副對聯式的座右銘: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他後來終於成了中國著名的小說家。 業精於勤,荒於嬉。勤奮對於一個人的生存、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勤奮是人的一種進取精神,凡勤奮的人不管天分高低,身處逆境或/頃境,都有一股自強不息的勁頭。 唐代顏真卿有一段話: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識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現代文學家郭沫若說:有幾分勤學苦練,天資就能發揮幾分。天資的充分發揮和個人的勤奮是成正比例的。 四、鄭板橋教子:培養自立,教子有方 清朝乾隆進士,被稱為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52歲才得一子,對其管教甚嚴。據說他在病,危時偏讓兒子親手做饅頭給他吃,兒子不會做,就命他請教廚師。待饅頭做好時,他已咽氣。他給兒子留下這樣一張字條: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漢。鄭板橋的教子方法給予我們深刻的啟示,家長應當首先教孩子學會生活。 一些家長把孩子當成小皇帝,總怕孩子受委屈,就連削鉛筆、裝書包、穿衣服、整理床鋪等事情都統統包下來,以致孩子上幼兒園了,家長還要喂飯。更有些年輕的家長,或因工作忙,或因怕傷神,圖省事,將孩子推給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代管。老人對孫輩的溺愛比父母更甚。這樣的愛,名為愛,實是害。 據說在一些招聘現場出現了怪現象:家長到處尋攤位詢問就業崗位,而孩子卻無所謂,在旁或坐著或聊天,對尋找崗位的洽談根本不感興趣。一些青年人靠父母養著,整天看球、旅遊、上網,倒也並不乏味。 這種狀況,不禁使人想起了清朝的八旗子弟。清朝後期時,原八旗的王公貴族,因四海承平日久,沒有戰事,加上過分溺愛子女,為子女營造了享樂的環境,因而,八旗的王公貴族子弟大都不肯讀書或學習騎射,溺於物質生活的享受,從而一代不如一代,成為無一專長本領、只會吃喝玩樂的寄生蟲,等到社會發生變化,他們只有乞食挨餓窮困潦倒的份兒。
〔歷史人物作文素材〕【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Ⅱ 歷史人物作文素材....
在諸葛亮身上,除了忠、孝、義集於一身外,最大特點主要表現在一個「謀」字上面。版諸葛亮的權智謀,超群出眾,足智多謀,神機妙算,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而且還精通陰陽之道,能呼風喚雨、感知天地萬物,運籌帷幄,用兵入神,百戰百勝,決勝於千里之外。
其實,《三國志》與《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有著天壤之別,《三國志》中的諸葛亮,更比較客觀真實些,比較接近歷史上的諸葛亮本人。一代才華出眾的傑出名相,這些史家評價,比較客觀公允,當之無愧
Ⅲ 歷史人物類作文素材
[歷史人物類作文素材]歷史人物類作文素材2008年4月2日歷史人物類作文素材●魏晉時"竹林七賢"之一嵇康因不與貴族合作死於屠刀之下,耿直不屈的脖頸中噴涌的鮮血化作了一條華貴美麗的"豹尾",鞭打在一個腐朽王朝的脊背上,在那黯淡的夜空中留下了震天動地的絕響,歷史人物類作文素材。(江蘇考生《暗夜的絕響》)●"初唐四傑"之首的王勃--近體詩的先驅者--以其傑出的貢獻掀開了中國古代詩歌嶄新的一頁,引發了盛大輝煌的盛唐氣象。(江蘇考生《人生三部曲》)●斯賓諾莎在沒有親情、沒有友情、沒有愛情,被孤獨、寂寞籠罩的情況下,潛心研究哲學,探索真理,創作了神學著作《宗教論》。他讓後人感嘆道:"最孤獨最寂寞的是過程,最厚重最豐富的也是過程。"(江蘇考生《人生三部曲》)●在長江的上游,有劉備白帝城託孤的眼淚,也有李白揚帆盪槳的身影。或許,劉備與李白完全是兩類人,一位是爭逐天下的君王,一位則是周遊天下的詩人。帝王將相自成其蓋世偉業,賢士詩人自成其千古文章,然而,長江以它的廣博容納了這一切。在清晨迎接李白嘹亮的吟唱,在傍晚又迎接劉備疲憊的馬蹄。(浙江考生《山水文人看華夏》)●貝多芬甩開了塵世的喧囂,在音樂的國度里盡情跳躍;居里夫婦拋開了名利的紛擾,在科學的世界中邁出了更深遠的步伐;陶淵明忘卻了世俗的黑暗,在自由的南山中悠然採菊…他們在人生路上輕松徜徉,嗅著人間的芬芳。(湖南考生《輕鬆起跑》)●"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持竿垂釣的莊子,有人勸他涉世為官,他漠然視之;他孤傲的心靈走不到渾濁的仕途。他出乎其外,超乎塵世,視楚國相位而不顧,不願做供奉於高高廟堂之上的烏龜;他又入乎其內,獨善其身,甘做一棵在清風中孤獨地看守月亮的大樹,把持著那潔白的美德,"享受"著逍遙的人生。(湖北考生《出乎其外,入乎其內》)●越王勾踐承受了亡國之痛,扛住了數十載非人的屈辱。他堅守復國信念,是因為他在圈外遙望到了生命之光,他看到了勝利復仇的希望,最終他創造了不可思議的歷史奇跡。(湖北考生《近觀與遙望》)●大藝術家羅丹在工作時差點把他的客人茨威格鎖在工作室里。正是這種"入",才有了王羲之寫完的18缸墨水;正是這種"入",才有玄奘取經跋涉幾萬里的路程;正是這種"入",才有陳景潤演算的幾十麻袋的稿紙,作文素材《歷史人物類作文素材》。(湖北考生《人生的"出"與"入"》)●英國數學家多番維爾傾注了三十多年的精力,把圓周率推算到小數點後八百多位。可是後人發現,他在第三百多位時就出現了錯誤,也就是說,他後面二十多年的努力都是白費的。科學是容不得半點馬虎的,多番維爾如果能在工作過程中經常客觀地審查自己的步驟和數據,就可能不會留下這個遺憾了。(湖北考生《人生的"出"與"入"》)●"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杜甫是太"入"了,憂國憂民、感時傷世,少陵的嘆息綿長悠邈、一刻不散。"花近高樓",他的心悲傷了;登高遠望,他的憂思又在心頭迴旋。(湖北考生《釣罷歸來不系船》)●霍金能夠創造出令人炫目的成就,那是他夜以繼日研究的結晶;牛頓能夠發現震驚世界的萬有引力定律,那是對他苦思冥想、嘔心瀝血的回報;馬克思能夠發現剩餘價值規律,那是與他廢寢忘食、勤勤懇懇的研究分不開的。(河南考生《小議"出人意料與情理之中"》)●28歲的歐拉僅用兩天時間就將幾位數學家幾個月得出的結論進行了完善的論證。斯坦梅茨僅用三天時間就使數名工程師幾個月也不能維修好的機器重新啟動。(河南考生《偶然?必然!》)●女詞人李清照有"尋尋覓覓"的哀婉凄切,有"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兒女情長,但也有"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豪邁詩句。(河北考生《意外花開在情理枝頭》)●春秋時期齊國宰相管仲,原是公子小白的仇人,然而卻幸運地為老友鮑叔牙所舉,幫助桓公成就了霸業。叔牙幫管仲贏,也為自己贏得了後人的欽敬。(山東考生《成人者天成之,與人者天與之》)●航海家鄭和,率領船隊浩浩盪盪地出發,他帶著天朝上諭,所到之處,送陶瓷,送絲綢,送茶葉。他送去的是一個古老的東方國度的文化,同時也收獲了異域文化,更有禮贊和膜拜。(山東考生《雙贏,一種人倫的智慧之美》)●林肯當上總統後,他的朋友推薦一人為內閣成員。看過此人後,林肯毫不客氣地拒絕了。朋友詢問個中原因,林肯說:"他的臉不適合。"朋友啞然失笑,說:"他不能為自己的長相負責啊。"林肯嚴肅地說:"一個人若過了三十還不能為他的臉負責,那他就成不了大器。"(江西考生《臉中窺世界》)●蘇武忠貞愛國,拒絕折節叛國,甘願與羊為伍。地窖冰冷,他咽白雪嚙氈毛;北海荒遠,他"掘野鼠藏草實而食之"。他用赤膽忠心奏響了千古絕唱--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貴猶能忘。(四川考生《永遠的蘇武》)●西漢前朝帝王休養生息,以安其民,成就"文景之治";唐太宗體恤民情,輕徭薄賦,使社會安定,成就"貞觀之治";唐玄宗初年繼往開來,安置百姓,重用賢臣,安穩統治天下,成就"開元盛世";康乾勵精圖治,平定叛亂,維護統一,社會安定和諧而成就"康乾勝景"。(北京考生《說"安"》)●成吉思汗,那個彎弓射鵰的猛士,那個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在他身後,有多少無辜的靈魂。希特勒,歷史上最厲害的演說家,幾小時把整個歐洲吹噓得沸騰起來。彈指一揮,血肉橫飛。身後,是數萬人堆起的屍骨;腳下,流淌著殷紅的血流;身前,是繼續行走的大軍。(陝西考生《銘記血腥中的古訓:和平》)"七"樂無窮,盡在新浪新版博客,快來體驗啊~請點擊進入~〔歷史人物類作文素材〕【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Ⅳ 我急需一篇關於歷史人物的素材
屈原簡介
屈原(約公元前339—約前278),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政治家,「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20世紀,曾被推舉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廣泛紀念。
屈原的身世記載屈原身世的材料,以《史記·屈原列傳》較早而具體。司馬遷之前,賈誼在貶謫長沙途經湘水時,曾作賦以吊屈原。文中引用了屈原《離騷》及《九章》中的一些篇章,轉述屈原的思想和遭遇,與《史記》所載完全契合。和司馬遷同時代而年輩稍早的有東方朔作《七諫》,庄(東漢人避諱作嚴)忌作《哀時命》,都是摹仿屈原的作品,文中所述屈原的思想和遭遇,也與《史記》所述相接近,所以《史記》所載屈原事跡是基本可信的。當然,傳中也有偶然失敘或史實錯記之處。
近代少數學者對屈原的存在表示懷疑的說法是缺乏根據的。
《屈原列傳》說屈原名平,字原。而《離騷》中則自稱名正則,字靈均,這是前者的轉寫化名。「正則」與「靈均」是平和原二字的引申義。
關於屈原的出生年月日,《離騷》中自述:「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對此有不同解釋,大致可分兩說:一是王逸說,他認為「攝提」是「攝提格」的省稱,屈原生於「太歲在寅,正月始春,庚寅之日」,即寅年寅月寅日;二是朱熹說,他認為「攝提」是天上星座名,並不說明什麼年份,兩句只是說屈原生於寅月寅日,但年份不明。二說之中,王逸說更為流行,但因所據歷法不同,結論各異。浦江清推定屈原於楚威王元年(公元前339)正月十四日生,這一結論較為精細。
屈原的遠祖是顓頊高陽氏,應是夏氏族的一部分。據《史記·楚世家》說,高陽氏六代孫名季連,是楚的創業始祖,姓。周成王時,季連的曾孫熊繹受封於楚,居丹陽(今湖北秭歸),傳至熊通(一作達),就是楚武王。其子瑕,封采邑於屈,子孫就以屈為氏,所以屈是楚國姓的分支。自春秋以來,屈姓歷世都擔任楚國的顯要職位,擔任高級官職莫敖的有屈重、屈完、屈盪(前後兩見)、屈到、屈建、屈生等,多半是父子相傳。
屈原的父親,《離騷》中稱其名為伯庸,可能也是化名。另外,傳說中屈原還有一姊。
屈原所得姓的屈地,今已很難確指在何處。屈原故里只能據漢以後各家之說來推斷,諸說中以丹陽秭歸的傳說為最多。丹陽即楚始封之地。酈道元《水經注·江水注》引袁山松《宜都記》說:「秭歸,蓋楚子熊繹之始國而屈原之鄉里也,原田宅於今具存」,「秭歸縣東北數十里有屈原舊田宅,雖畦堰縻漫,猶保原田之稱也。縣北一百六十里有屈原故宅,累石為室基,名其地曰樂平里。宅之東北六十里有女媭廟,搗衣石猶存。」這是漢魏以來關於屈原故里的最具體的說法。
屈原的政治活動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重要政治家。他的一生在激烈復雜的政治斗爭中度過。了解他的政治活動經歷,是研究屈原思想和文學成就的重要前提。
自屈瑕任莫敖後,這個職位幾乎全由屈氏子孫世襲。其職位僅次於令尹。《屈原列傳》說屈原曾為楚懷王左徒。據現有史料可以考知的戰國時期擔任過楚左徒的,僅屈原與春申君二人。春申君以左徒升為令尹,與楚舊制莫敖升為令尹相同。而從《屈原列傳》所載屈原在內政、外交方面擔負的職責來看,左徒亦與莫敖職位相當,可能就是春秋時代的莫敖。屈原與懷王同祖,他當左徒,是以宗親而任重臣。
屈原在政治上的活動,據《屈原列傳》所載,並用屈原作品相印證,主要有:內政方面輔佐懷王,議論國事及應對賓客,起草憲令及變法;外交方面參加合縱派與秦斗爭,兩度出使於齊。
屈原的政治活動是和當時歷史發生變革的情況相聯系的。春秋時期周王朝的統治制度已不能適應社會形勢發展的要求,諸侯國家都已自成中心,相互爭霸,楚國的形勢與中原各國有相似之處,並由於地理和政治上的有利條件,發展成新興大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先後實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經過長期兼並,形成了七雄並峙的新局面,其中又以秦、楚為最強。
屈原輔佐楚懷王,正在七雄激烈爭斗之時。屈原起初很受懷王信任重用,懷王讓他「造為憲令」,即主持國家政令的起草、宣布等事項。「憲令」涉及推行變法之事。楚國在悼王時,已有吳起變法的先例。懷王初年,也想有一番作為,曾爭到合縱之長,因而屈原希望變舊更新,一度受到懷王的支持。可是,楚國的變法本來就不夠徹底,政權主要掌握在貴族重臣手中,他們為了保持個人祿位而反對變法。
當時楚國朝廷中佞臣充斥,與屈原同列的有上官大夫。他心懷嫉妒,與屈原爭寵,屈原起草憲令未定,上官大夫欲奪其稿,屈原不予,他就向懷王進讒言,說:「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懷王庸懦昏聵,不加辨明,就怒疏屈原。屈原的被疏遠,根本原因在於他的政治改革計劃觸犯了貴族利益,遭到舊貴族們的中傷打擊。
屈原和舊貴族集團的斗爭,還表現在對外政策上。屈原分析了當時形勢,堅決主張聯合齊國、抗擊秦國的策略,這是對楚國有利的正確策略,懷王曾採納他的主張,並派他出使齊國。屈原被疏遠後,秦國派張儀出使楚國,以土地誘惑楚懷王。目光短淺的懷王就改變了對外政策,採取絕齊親秦方針,結果使楚國在政治上、外交上吃了大虧。懷王惱怒,又輕率出兵伐秦。由於沒有齊國的支援,被秦國打得大敗,還喪失了漢中之地。在危殆的形勢下,屈原曾被懷王再次派往齊國,以圖修復兩國交好。但不久,秦昭王又提出秦楚兩國聯姻,要與楚王會面,屈原諫阻說:「秦,虎狼之國,不可信,不如無行!」懷王之子子蘭卻勸懷王去秦,說:「奈何絕秦歡?」懷王終於去了秦國,果然被扣留,最後客死於秦。當時屈原已被逐出朝廷,流放到漢北地區。
楚懷王死了以後,長子頃襄王繼位,以其弟子蘭為令尹。當時,楚國人都責怪子蘭勸懷王入秦的過錯,所以,屈原受到廣泛的同情。但子蘭非但不思其過,反而唆使上官大夫向頃襄王誹謗屈原。頃襄王在一怒之下,再次把屈原流放到江南地區。大約此時郢都在庄暴郢之後,「百姓震愆」,「民離散而相失」,他只得去故鄉而就遠。輾轉流離在沅、湘一帶大概有九年之久。他遠離故國,又無職位,對於國家、宗族之事只有悲嘆而已。於是,他又慢慢地順著沅江,向長沙走去。屈原回楚都既不可能,遠游、求賢又不成,這時他「被發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最後,在無可奈何之際,他自沉於汨羅江中,以明其忠貞愛國之懷。
除左徒外,屈原還曾擔任過「三閭大夫」一職。三閭即楚宗室昭、屈、景三姓聚居之所,三閭大夫應當就是春秋、戰國以來晉、魯等國的公族大夫,職務是管理宗族事務,教育貴族子弟,漢代的宗正與之相當。屈原之為三閭大夫,肩負著教育宗族胄子的重任。這在《離騷》中有很清楚的表述:「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冀枝葉之峻茂兮,願竢時乎吾將刈。」他為培養後備人材付出了大量心血,但結果卻是「蘭芷變而不芳,荃蕙化而為茅」,他辛勤培育的一批人,竟變成了反對自己的敵對力量,使他感到極大的苦痛。
屈原的思想和創作屈原學識淵博。他對天文、 地理、禮樂制度、周以前各代的治亂興衰和一些重要的歷史傳說,都很熟悉;對於春秋以來各大國的歷史和一些重要人物,也很了解;而對楚國先王的創業史,尤為精熟。在這廣闊的領域里,他總結了許多經世治平之理,提出了深刻的見解。在屈原的作品中,隨處都表現出強烈的憂國憂民、忠君致治的思想感情。
他的政治理想的內容就是「美政」,即聖君賢相的政治。他認為只有聖君賢相才能改變楚國的政治和社會的現實,使楚國強大起來。他熱烈頌揚古代的聖君如堯、舜、禹、湯、後稷、文王以及齊桓、晉文和楚之三後等,熱烈頌揚古代的賢臣如伊尹、傅說、呂望、周公、寧戚、箕子、介子、比干、伯夷、叔齊、伍子胥及楚之子文等。他還用對比的方法講一些非聖之君如桀、紂、羿、寒浞、澆等。他想通過對比來說明聖君賢相的重要,並藉以說明楚無聖君賢相的危險性,這些都是針對現實而發的。「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離騷》),耿介,意即光明正大,是屈原對國君的最高要求。所謂賢臣,則以伊、傅、呂、寧為楷模,而不以貴胄為對象。這就是主張任人唯賢,反對任人唯親的意思,屈原在講到賢臣時,往往用忠貞、忠誠、忠信這些語辭。屈原本人就是在忠君愛國的思想支配下,敢於堅持真理,不向邪惡勢力低頭:「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離騷》)古代賢臣「忠」的美德在他身上有充分的表現。
屈原「美政」的另一基本內容就是民本思想。這在他的作品中有很清晰的表述。他在《離騷》《九章》等作品中反復談到「民」的問題,「皇天無私阿兮,覽民德焉錯輔。夫惟聖哲之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瞻前而顧後兮,相觀民之計極」(《離騷》);「願搖起而橫奔兮,覽民尤以自鎮」(《九章·抽思》)。這實際上是古代所謂「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孟子·萬章》引)思想的發展。所謂聖君賢相,所謂美政,就是要看能否解決民生疾苦問題,能否致民於康樂之境。
屈原的作品,根據劉向、劉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離騷》1篇,《天問》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遠游》《卜居》《漁父》各1篇。據《史記·屈原列傳》司馬遷語,還有《招魂》1篇。有些學者認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懷疑《遠游》以下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筆。大體說來,《離騷》《天問》《九歌》可以作為屈原作品三種類型的代表。《九章》《遠游》《卜居》《漁父》《招魂》《大招》,其內容與風格可與《離騷》列為一組,大都是有事可據,有義可陳,重在表現作者內心的情愫。《離騷》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熱情以至整個生命所熔鑄而成的宏偉詩篇,其中閃耀著鮮明的個性光輝,是屈原全部創作的重點。《天問》是屈原根據神話、傳說材料創作的詩篇,著重表現作者的學術造詣及其歷史觀和自然觀。《九歌》是楚國祀神樂曲,經屈原加工、潤色而成,在人物感情的抒發和環境氣氛的描述上,充滿濃厚的生活氣息。然而是代人或代神表述,並非作者自我抒情,它更多地顯示了南楚文學傳統的痕跡。《離騷》一組,《九歌》一組,構成了屈原作品的基本風格。
屈原作品和神話有密切關系。許多虛幻的內容就是承襲神話發展而來的。屈原又是關注現實的詩人,作品裡反映了現實社會中的種種矛盾,尤以揭露楚國的黑暗政治最為深刻。
屈原作品的風貌和《詩經》明顯不同。這與長江流域的民風和黃河流域的民風不同有關。當時,北方早已進入宗法社會,而楚地尚有氏族社會的遺風,民性強悍,思想活潑,不為禮法所拘。所以,抒寫男女情思、志士愛國是如此直切,而使用的材料,又是如此豐富,什麼都可以奔入筆底。寫人神之戀,寫狂怪之士,寫遠古歷史傳說,寫與天神鬼怪游觀,一切神都具有民間普通的人性,神也不過是超出常人的人而已。它們使作品顯得色澤艷麗,情思馥郁,氣勢奔放。這樣的作品,表現了與北方文學不同的特色。
從體制上看,屈原以前的詩歌,不管是《詩經》或南方民歌,大多是短篇,而屈原發展為長篇巨制。《離騷》一篇就有2 400多字。在表現手法上,屈原把賦、比、興巧妙地糅合成一體,大量運用「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把抽象的品德、意識和復雜的現實關系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
在語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詩經》以四字句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參差錯落,靈活多變;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於」「乎」「夫」「而」等虛字,用來協調音節,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嘆的韻致。總之,他的作品從內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創造性。
屈原作品,在楚人建立漢王朝定都關中後,便產生了更大的影響,「楚辭」的不斷傳習、發展,北方的文學逐漸楚化。新興的五、七言詩都和楚騷有關。漢代的賦作家無不受「楚辭」影響,漢以後「紹騷」之作,歷代都有,作者往往用屈原的詩句抒發自己胸中的塊壘,甚至用屈原的遭遇自喻,這是屈原文學的直接發展。此外,以屈原生平事跡為題材的詩、歌、詞、曲、戲劇、琴辭、大麴、話本等,繪畫藝術中如屈原像、《九歌圖》、《天問圖》等,也難以數計。所以魯迅稱屈原作品「逸響偉辭,卓絕一世」,「其影響於後來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漢文學史綱要》)。
你自己刪選一下吧!
Ⅳ 歷史人物素材
當然可以,關鍵看你是否能夠很好的把握
李煜在政治上雖庸駑無能,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李煜工書法,善繪畫,精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在降宋之前所寫的,主要為反映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題材較窄。在降宋後,李煜因亡國的深痛,對往事的追憶,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時期的作品成就遠遠超過前期。如《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這些詩詞作大都哀婉凄絕,主要抒寫了自己憑欄遠望、夢里重歸的情景,表達了對「故國」、「往事」的無限留戀,你可以從這一點切入,抒發己想。大體如此,其後取決於你。
Ⅵ 有關歷史人物的作文素材
[有關歷史人物的作文素材]有關歷史人物的作文素材作者:懶貓1.孔子孔子是我國春秋時期著名的大思想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一向被尊稱為"聖人",有關歷史人物的作文素材。這位飽學之士,卻發出了"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焉"的感慨。孔子曾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雖然郯子之徒,其學問不及孔子,但孔子虛心求學的態度卻令人欽佩。在孔子看來,眾人的才識和智慧,其中一定有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地方。2.莊子(1)生有所息是一種超脫一種自然,這不僅僅是休息,更是靈魂的自由與憩息,正如那平原上的大河,是遍歷風塵的安詳地徜徉。那槁首黃馘的莊周,漢水垂釣的莊周,在夕陽西下中隱去了的他的身影。我看見他的心有如秋日的湖水一般的清澈,在那悠悠的歲月深處,遠方的大哲用一生換取山林川澤中靈性的解脫。於是我開始懂得,生有所息,不是簡單的休整上路,而是一種無上的境界。(2)"水擊三千里,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持竿垂釣的莊子,有人勸他涉世為官,他漠然視之;他孤傲的心靈走不進渾濁的仕途。他出乎其外,超然塵世,視楚國相位而不顧,跳出渾濁穢氣的世俗;他又入乎其內,獨善其身,甘做一棵在清風中獨立看守月亮的大樹,把持著那潔白的美德,"享受"著逍遙的人生。莊子知入知出,一生朝氣蓬勃,光霽月明。他面對一池澄清秋水,背對功名利祿,他的心就如同身邊流淌的溪水一樣清澈,潔凈。他超然的心態註定他與仕途無緣,但正是他"出入"和諧的心態,才成就了他逍遙的一生,才使他留下了"水擊三千里,扶搖而上者九萬里"這樣汪洋恣肆的篇章。3.勾踐他站在田裡,舉起鋤頭,奮力耕耘著,豆大的汗珠順著他的額頭流過他俊美的臉龐,滴落在田地里。他不是一個普通的農夫,他是勾踐。他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於吳,還要親自做夫差的馬前卒。回到會稽他就親自耕種,做到非其親種則不食,非其妻所織則不穿。吃著粗陋的飯食,還要舔嘗苦膽;躺在柴草鋪上休息時,還在思考著招攬八方的人才。他一刻也不懈怠。他為什麼要這樣辛苦呢?國亡了,他可以逃走,可以隱居,可以平靜地終老一生,然而他沒有!因為他沒有忘記國君的責任,沒有忘記亡國的恥辱!在他的心底,銘記著他向夫差俯首稱臣那一刻的心痛,銘記著他的子民迎他回到會稽時滿眼的淚水!這銘記,使他可以忍受苦膽之苦,柴薪之硬!4.屈原(1)"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子從長長的歷史甬道中走出,帶著一身正氣凜然,帶著滿腹詩書才華,然而個性的稜角在世故的社會中又何以保全?於是,為了皓皓之白,為了獨醒於世,屈子選擇了"悲壯"之路。在滔滔的汨羅江水中,他將自己洗刷地如此透徹清澄。但當他忘記了混濁的天下之時,他又何曾記得還有千萬的百姓與自己遠大的理想?(2)情感、這一人類與生俱來的元素在一代仁人賢士的一生中抒寫得淋漓盡致。他們將真情吐露,活得滿滿灑灑,坦坦盪盪,屈原便是這樣一位真性情的人。他高唱"長太息以掩涕今,哀民生之多艱"。他高呼"亦余心之所善今,雖九死其猶末悔",他將一個臣子的心掏出來呈現在眾人面前,不矯飾,不造作,終於,他的性情鑄就了他的英名,他從此不朽。(3)"眾人皆醉我獨醒","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愛國志士屈原,"雖九死其猶未悔",面對支離破碎的祖國,面對飢寒受苦的老百姓,作為士大夫卻束手無策,縱身躍入滔滔江水中,為後世可歌可泣之人。他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他是一名為黎民百姓謀幸福生活的士大夫,面對朝廷的腐敗束手無策,只好投身於海,為祖國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4)披發行吟河畔的是屈子。楚國的落日染紅眼前的汨羅江,子蘭讒言,鄭袖內惑,人民如涸轍之鮒,喘息掙扎。屈子的堅持有用嗎?恐怕他自己也不得不搖頭嘆息。楚國滅亡之時,也是他命盡之刻。他把政治家的身份遠置於詩人之上。"人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生不為詩人,死的方式卻是詩人的。執著如屈子,你怎聽不進"聖人不凝滯於物"呢?5.項羽(1)項羽,昔日的楚霸王,縱然有蓋世神功也無法改變楚國破滅的事實。烏江旁,他已被敵軍層層包圍,空氣中飄盪著象徵繁盛的楚歌,悠遠婉轉。此刻,他剛毅無比的心開始脆弱起來,看到四處躺著的無數兄弟,他懊惱曾經的剛愎自用,悔恨楚國的大好局勢和弟兄的生命葬送在自己手裡。懷著深深的自責,他把刀架在了自己脖子上,剎那間,血染紅了烏江河畔,倒映著半邊天空。殘陽如血,楚歌依然哀婉纏綿。一個巨人倒下,卻留給後人無限的感慨。(2)"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項羽在《垓下歌》中流露出了幾分哀愁,幾分無奈。在我看來,他是充滿稜角的多邊形,縱使有豪邁的氣概,稱霸的壯志,卻只能在四面楚歌之時放縱形骸,蒼涼的歌頌只能讓滾滾的烏江為之伴奏,又有何顏面見江東父老?他的銳氣,他的突兀,他的彰顯,讓歷史也懼怕三分。"序八州而朝同列,吞二州而亡諸侯"的始皇已將天下擾得惶惶不得終日,哪又容得項羽的"力拔山兮氣蓋世"?6.蘇武生無所息,是一份堅忍一份執著。奮發圖強,樂以忘憂,或許有些無奈,煮燈黃卷,宵衣旰食,或許有些寂寥,懸梁刺股,囊螢映雪,或許有些孤獨。但是,我們的追求,是治國平天下。於是我看見蘇武,比大漠還要古老的漢使,守望著他的高原,大漠的風雕刻出手掌的龜裂,大漠的霜雪染白了他的雙鬢,草原上的樹孤獨地守望著自由,鷹群年復一年地畫出亘古的弧線,我聽不見他的哀嘆,只看見光滑而禿的漢節,是的,它在訴說著尊嚴、自由與氣節,於是我懂得,生無所息不僅是生活態度,更是生命流淌的血液。7.司馬遷(1)當你一個人孤獨地坐在那陰濕的牢獄里,等著最後的決斷。你,一個小小史官,沒有多少家產,面對這樣的牢獄之災,你只能做出屈辱的選擇…有誰知道那一刻你的內心所滾動的痛苦和無奈,有誰能體會到你內心所翻騰的屈辱和淚水?假如時光能倒流,我想握住你的手,我想告訴你一句話:在億萬中國人的心中,你,司馬遷,就是一個大大的英雄!你以你瘦弱的軀體,鑄就了中國人心中永遠的魂魄--屈辱非但沒有消滅一個人的人格,反而成就了他的非凡的偉大!(2)司馬遷剛直與堅韌。面對殘酷的刑罰,面對眾人的嘲笑,他沒有屈服,他依舊屹立在歷史的巔峰上。"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剛正不阿,留作正氣滿乾坤;幽怨憂憤,著成信史照塵寰。正是太史公的凜然正氣,才能使得他站在人生的高峰上呼嘯:"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3)微笑的臉,自信而剛強,柔和而不屈,以不變應萬變的從容瀟灑。怪不得,一部"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終於成就了你,那位以一張永葆微笑的臉化屈辱為力量、化鄙薄為鬥志,"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偉人。極刑之下見勇夫,因為《史記》,你留給了世人一筆最大的財富;因為微笑的臉,你留給了我們永遠的崇敬。(4)曾經身處那樣險惡的環境,忍受著世人的嘲諷和內心的痛苦,太史公卻憑著自己的奇崛神筆,以剛毅之心正直之氣來書寫歷史,書寫兩千年的滄海桑田。於是,他的名字便與他的不朽著作一起載入史冊,那張懸著兩滴清淚的臉也與他的精神一起沉澱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後人對他的光輝評價:剛直不阿,留將正氣沖霄漢,幽愁發憤,著成信史照塵寰。8.劉禪他坐在那裡開心地笑著。耳邊響著美妙的音樂,嘴裡品著美味佳餚,懷里抱著美女佳麗。絲竹琴韻里,聽不到大臣們討論爭執的吵鬧;酒香芬芳里,嗅不到戰火燒過城池的刺鼻的嗆味;美女的流波眼光里,感受不到劍閣棧道凄涼的冷月。他已經忘卻了他是劉備的兒子,蜀漢的國君!他真的覺得這樣很好,沒有政務纏身,卻有榮華享樂。父輩暴霜露,斬荊棘,才有尺寸之地。子龍在亂軍中拚死沖殺的目的,父皇在追兵前不棄百姓的良苦用心,孔明在《出師表》中的耿耿忠心,他劉禪全忘了!如此富庶的天府之地,他舉以予人,如棄草芥,實在令人寒心。9.諸葛亮(1)柏樹茂盛繁密,我飛上樹梢,在清明的空氣中,聞到了英雄的氣息。他是卧龍,身居山林之間,也很清高。但是後來他離開了,去了戰場,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他很快樂,因為他幫助了朋友,幫助了那個三顧茅廬以真情把他請出了山的人。他在戰爭之中,感到自己活得很充實,終於留下了"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的美名。位置的正確與他的堅守位置,讓他在陽光中感受到快樂。(2)五丈原的軍帳內,一盞油燈映照著他---諸葛孔明憔悴的面龐。蠟黃的臉上顯露著他的不甘,口中喃喃道出的是對後世的無盡牽掛。帳內四周站立的官員早已熱淚盈眶。終於,一陣秋風襲過,那盞油燈即刻熄滅。五丈原內哭聲響徹一片。又何止是五丈原,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的多少後人為這位曠世英才潸然淚下。盡管蜀漢依然只能偏居一方,遙望中原;盡管,人們對漢業的光復仍然只能去期望;盡管,孔明還留下了太多太多的未完成。但是這些早已被人們忘卻。人們只記得他的忠心為主;人們只記得他為了三分天下而鞠躬盡瘁;人們只記得他為無處容身的漢業打下了基石。人們早已將孔明奉為神明,而孔明,也成了中華民族智慧的化身。10.陶淵明(1)"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國的文人里,又有誰能將心澄凈到如此境界,以至於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淵明選擇了歸隱之路,作文素材《有關歷史人物的作文素材》。這一路走得瀟灑,走得清明。然而,陶潛除了飲酒採菊之外,還做了些什麼?這或許連他自己都無法回答。歸隱之路為中國無數文人選擇,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導致了整體上的不道德。"或許是歷史的機緣,促成了一座文學的豐碑。但歷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憑千萬個陶淵明能夠走出嗎?(2)晉代田園詩人陶淵明也曾熱衷於官場,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負。但當他做了彭澤縣令,了解到官場的黑暗以後,便毅然辭官歸隱,"羈鳥倦舊林,池魚思故淵",他還是喜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從此躬耕農田,不問世事。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實現了他的人生價值。(3)陶潛伴著"庄生曉夢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東蘺之下悠然採菊。面對南山,淵明選擇忘記,忘記那些官場的丑惡,忘記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這是心靈的選擇,這是過河人在"河"的兩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選擇,這更是明智的"擺渡"。(4)是那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隱士,是那個"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的雅人,是那個"戴月荷鋤歸"的農夫,對!是他,是這享譽文壇百千年的陶淵明。他不願"為五斗米折腰",掛印歸田園。他忘卻了官場的失意,忘卻了仕途的不達,卻記住了世人的願望,寫出了心中的聖地--桃花源。(5)遠離塵世,隱歸田園,看花開花落。陶淵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藍天中的白雲,像大海中的魚鱗,因為有菊,那顆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場的牢籠束縛太久了,難道沒有什麼寄託?選菊吧!清新淡雅,與世無爭,不正像他不羈的性格嗎?是陶詩將心寄託於菊,尋回了一方心靈的凈土,也是陶詩讓菊帶上了品質高潔,與世無爭的高姿態帽子流傳至今。(6)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靜放,嬌美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山澗清泉一直流過家院門口。早上,霧色漸漸散去。透過微薄的陽光,一位老人拿著鋤頭,提著竹籃,向院中走去。"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他吟唱詩句,步履悠閑地跨進了院子…他便是陶淵明。幽幽香菊與他為伴,下地耕耘自給自足。閑暇時,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細細品味;農忙時,便與菊花相枕相依,樂在其中。陶淵明的確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處處洋溢著與眾不同清閑與曠達!11.王維我看到王維從深林中緩緩走來,帶著微笑,帶著禪意,輕輕吟誦:"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頓時,一輪明月由心中升起,照亮了人生幽暗的道路,一股清泉由心底湧出,洗去了我塵世中的煩躁。走在這條禪意的道路上,我用深情的寧靜俯視它,用恬淡去親吻它,用真誠去撫摸它,因為,我足下的路--平淡,幽遠。12.李白(1)李白道"行路難",卻一直在走。走著笑著紅塵,走著辭別故友。一壺濁酒,"歌遍山河八萬里";一葉輕舟,"惟見長江天際流"。然而李白同樣是位被上蒼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詩--出水芙蓉。李白道"行路難",卻一直在走。翰林遭貶,他"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鳳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所走的路更讓我佩服。這樣說雖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覺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難哪裡比陶潛與屈子少呢?但他卻一直在走,因為他堅信"長風破浪會有時"!一塊寶玉,在僵硬的政治舞台上磨來折去,卻無半點玷污與磨損!(2)李白灑脫,不寄託於高堂的庄嚴,不艷羨那官場的利祿,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詩人的位置上,任清風滌盪心胸,隨月輝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他吟出了好大的鬥志;"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氣魄,於是,大唐的江山史冊上又多了幾分厚重、靈動的神氣!難道能說無仕途作為的李白沒有體現自己的價值嗎不能。(3)當李白不被重用時,他卻仍能快樂地夢游天姥,卻仍能舉杯暢飲。他對明天有著樂觀的微笑。當蘇軾屢遭貶謫,他卻仍有"泛舟游赤壁"的雅興,有"浪淘盡千古英雄"的豪邁。他對明天有著希望的微笑。當屈原縱身投江時,我想他也一定帶著微笑,因為他堅信他的"眾人皆醉唯我獨醒;舉世渾濁唯我獨清"一定會給後人帶來思索和警惕。(4)一勾彎月在冷凝處低懸,片片浮萍碎成搖曳的翡翠。詩人一聲長嘆,湧起層層墨香。李白的一生因為沒有模仿世俗的不堪之流而銘留青史,因為舍棄了"鍾鼓饌玉",而做了一回真正的自我。他的人生是成功的。如果他像當時的士大夫之徒一樣追求金錢和名利,而違背自己的靈魂,那麼祖國的山河裡便不再有他的飄逸長衣,歷史里也便不再有他的名篇佳作為世人吟詠。歷史的雨沒有下進太白的靈魂,他把一個真實的自己寫進了歷史。(5)人有意氣,才能有豁達的胸襟。"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遭人誹謗的李白,被玄宗賜金放還,雖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齊輝之才,終化為泡影,但他仍意氣風發,"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酒入愁腸三分釀成月亮七分化為劍氣,秀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若無意氣,他怎會有如此豁達的胸襟?(6)李白策一匹駿馬,在昏黃的古道上賓士。然而,官場的爾虞我詐,世俗的道貌岸然絆住他奔跑的腳步,無情的現實冷卻了他一腔熱血。是啊,想當年力士為我脫靴,貴妃為他磨墨,那該是他仕途上奔跑得最順暢的時期啊。可是,無意間他看到了力士諂媚的丑態和貴妃不可告人的笑,他覺得他應該永遠讓他奔跑的雙腳停滯不前,離開這黑暗的金馬門。他清醒地知道,他寧願散盡千金,只求一醉,也不願摧眉折腰,做大唐的"御用文人"!於是他帶上一把佩劍,把一杯酒去尋訪他暫且放在名山的白鹿,永遠跨出黑暗的仕途之門。昔日他騎卸賜驃馬奉詔賓士,今日他騎白鹿奔向他夢寐以求的遠方。濁酒深酌,重返喜地,尋幽豪飲,同銷萬古情愁,南下吳越,夢游天姥,齊敘難酬鴻志。奔跑讓他屢跌屢撞,奔跑又讓他獲得心靈的超越--思想,永遠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7)"不事權貴"的青蓮居士,曾放盪不羈地笑罵孔夫子,曾讓"一騎紅塵妃子笑"的楊玉環為其碾墨,讓高力士為其脫靴。這是多麼"異端"之舉,多麼荒謬之行。然而太白見不容於世之滋垢時,便憤然離去了。沒有易安居士那"這次第,一個愁字了得?"的憂傷,也沒有柳三變"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的悲哀。一句"吟詩作賦北窗里,萬言不植一杯水"的笑嘆而已。(8)"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意氣風發的李白,對前途充滿著無限的憧憬。他想通過官場仕途一展才華,報效國家,揮灑人生。然而,多年的官場生活,多年的仗劍游歷,讓李白反思起來。有過得意,也有過失意,他終於看清了從仕之路的艱辛與黑暗,高力士為其穿靴實則銬住了他的雙腳,朝廷賞賜實際上是主子施捨的乞食。於是"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以美酒清洗心中的抑鬱,以山泉清洗世間的污穢,每一次醉後醒來,他又重新開始放眼世界自然,跋涉大江南北。他始終有一種信念,始終有一種火熱的詩情沖動,始終有超俗的"出入"的灑脫!因此,他雖不被朝廷重用,但卻不被世事摒棄,也不被百姓遺忘。於是他不斷地重拾希望,不斷地將自己"大隱於市",也許他的人生哲學便是"宇宙人生,既入乎其內,又出乎其外"吧!李白啊!不愧為"詩仙",卻是個依市而居的仙人。13.杜甫我多想握住你的手啊!讓我感受一下這神奇的手。這手寫下了多少千古鴻文!多少名詩在這手下誕生!筆底波瀾,民間疾苦;世上瘡痍,詩中聖哲。這不正是你的寫照嗎那句話我已爛熟於胸。"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具倶歡顏。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無數人感動、折服。這是一個怎樣寬廣的胸懷啊?這是一顆怎樣仁厚的赤子之心啊?就讓我握住你的手吧,讓我摸摸那青綠色的血管。14.張繼如果我們面對問題是理性的,而不因心情感情影響,那麼你一定會成功的。有這樣一首詩《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此詩是中唐詩人張繼所作。當時的張繼也是一個胸懷大志的學子,他受到家裡的支持和朋友幫助學有所成進京趕考,想以此成功實現心申的理想和報答家人朋友。可天公就是不做美,張繼的第三次科考又一次落榜。在回家的途中,張繼路過蘇州,夜宿江邊。看著窗外火紅的楓葉,聽著遠處的鍾聲,張繼傷感得失眠了。他想到自己苦讀多年的艱辛,想到自己朋友、家人的期望,可自己又一次的失敗了。於情於理他真想放棄,可如果就這樣放棄又怎麼對得起家人、朋友呢經過漫長的思考他最終理性地選擇了放棄科考,去發展自己的另一片天地。於是他提起筆寫下了這千古絕唱。一千九百多年過去了,當時的狀元呢?當時的狀元街談巷議,穿紅戴綠,可如今人們卻把他忘了。人們記住的是這不朽的詩篇。正是張繼理性地對待了自己的現狀,而沒有受到感情的拖累,才造就了張繼最後的成功。15.蘇軾(1)蘇東坡烏台詩案後被貶黃州,物質匱乏,精神蕭索,可苦難終使他振作、使他成熟。尖嘯的山風於谷口處受住,化為溫柔的何須;湍急的河流於河口處放緩,化為寬廣的浩瀚;絢爛的人生於苦難處收束,化為成熟與淡泊。於是蘇東坡從黃州突圍,終成赤壁二賦,大江一詞,名傳千古,恩澤了後世無數書生騷客。(2)人有意氣,才能有豁達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蘇子有意氣,雖遭官場與文場一齊潑來的污水,但他仍意氣風發,"侶魚蝦而友麋鹿",心胸豁達可見一斑。(3)東坡披發仰天大呼"大江東去",他面臨的那些煩心瑣事頃刻之間沉入滾滾波濤之中,消失得無影無蹤。壯闊的滔滔江水讓東坡選擇忘記,忘記那些失意、悲傷,忘記那些仕途的不得意。(4)是那個"揀盡寒枝不肯棲"的寒鴉么?是那個"一蓑煙雨任平生,何妨行嘯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個高唱"大江東去"的詩人么?蘇軾,一個被宋神宗稱贊為"才與李白同,識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潑來的污水,遭受貶謫後,忘卻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黃州種地釀酒,"夜飲東坡醒復醉",在黃州"倚杖聽江聲",在黃州寫下"大江東去"。他總是那樣的淡泊從容。他總是將所有的痛苦失意拋之腦後,銘記著世間之美麗。不然,何來"親煮東坡肉",何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曠達與豪邁?(5)孟德在赤壁低吟悲歌,周瑜在赤壁談笑風生,而真正帶給赤壁完美壯烈的是蘇軾。官場上的險惡風波並沒有消沉他高昂的意志,生活上的清貧並沒有銷蝕掉他那樂觀向上的心。伴著涓涓細泉,聆聽習習古風,故園神遊中,蒼銀白發與皎潔月光交相輝映。一尊還酹江月,多麼豪邁的舉杯,淡逝了多少哀傷及生活磨難--紀念蘇軾,讓我懂得了在困難逆境中應保持有奮勇向前的心…(6)蘇軾這個曾經輝煌的文人,因黃州詩案而開始落魄,流落四方,輾轉難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懶,看"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做他那個神鶴翩躚而舞的夢。面對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見風在山頂呼嘯,盤旋,然後帶著撕身裂骨的陣痛穿越漆黑的荊棘林。剎那間,他心中郁結的塊壘,纏繞的苦痛隨風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記。16.岳飛(1)當風波亭上的月華失去了光澤,當你用含淚的眼看著一旁的兒子,也看著即將離別的山河,你,一個失去了士兵的將軍,面對一杯毒酒,你選擇了吞咽!有誰知道那一刻你的內心所涌動的情感,有誰知道你壯志未酬英年早逝的悲痛心情?假如時光能夠倒流,我想握住你的手,我想對你說:你,岳飛將軍,雖然你死於一場政治斗爭,可是你早已成了民族魂!為了收復失地,你寫下了"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誓言,誰能忘記你背上刻著"精忠報國"的字樣啊!你的死,對忠奸二字做了最淋漓盡致地註解,在忠與奸之間築起了一道分明的牆!(2)"壯士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如此凌雲壯志卻被昏庸皇上的十二道金牌召回臨安,英雄難以再傾力保家衛國。縱然是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的惆悵哀痛令人心酸,也敵不過朝野中奸佞小人的蜚言流語,最終只能背負著"莫須有"的罪名飲恨長辭。但那句"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的豪言壯語激情四射,永遠震盪人們的心靈,回響在大地河山之間--紀念岳飛,讓我懂得了何謂"精忠報國"的鐵骨錚錚,澎湃著我愛國的血液…17.辛其疾(1)落日樓頭,斷鴻聲里,猶見你這個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南宋小朝廷的苟安讓你有如共工撞擊不周山一般,在一次次地奮力抗爭中遍體鱗傷。你悲憤,你無奈,你拍胸,你哭號,你的震天長嘯只換來同僚的白眼和朝廷的鄙棄。你累了,醉了,俯在酒案上高吟"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然而,稼軒,你是否看見,千百年來,有一位書生同樣意氣方遒,要與你同飲杜康,銷汝塊壘。稼軒,你不是孤獨的,你的金石之容,豪氣貫虹,將永載青史,千秋萬代!()〔有關歷史人物的作文素材〕【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Ⅶ 關於歷史人物目標的素材
你最想要哪些朝代的什麼類型的你沒說啊 是政治的還是 軍事 文化 歷史的范圍太廣了 現在每樣都給你介紹些
(1)屈原:名平,曾擔任楚懷王的左徒,三閭大夫,後造讒言去職,頃襄王時被長期流放湘江,秦兵攻克楚都厚痛感政治理想破滅,無力挽救楚國危亡,投羅江,他博學強記,明了國家安定,動亂的原因和治理的方法,善於運用言詞,尤其外交辭令,他入朝就和國王謀劃國家大事,用以發布號令,出朝接待賓客,應對四方諸侯,楚懷王十分信任,一次制定法令上官大夫為和屈爭奪平起草皇家法令,竟向懷王說平壞話「眾人沒有不知道每一法令發布於平,平誇耀是自己的功勞,沒有自己就沒人寫得出,懷王很生氣從此疏遠平。屈原怨恨懷王聽丞進言不變是非,任憑姦邪陷害公正,憂愁憂思寫下一篇很長的辭章《離騷》《九章》陳他的政治主張 揭露楚國政治黑暗 融會詩人政治理想 遭遇痛苦 《天問》對一系列自然現象 社會歷史等傳統觀念提出懷疑質問,《九歌》也是當世著作。
<諸葛亮傳》
諸葛亮字孔明,東漢末琅琊國陽都縣人,幼年喪父隨叔流寓荊州,叔死後,其在襄陽隆中隱居,親身耕種,常自比管仲,樂毅,人稱卧龍,漢獻帝建安十二年,劉備親自拜訪三次登門請出卧龍,之後建議劉先佔荊州,益州,東聯孫吳,北拒曹操,形成鼎立之勢,然後相機進取統一天下,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劉備之後逐步實施,聯合孫權在赤壁打敗曹操奪取荊州益州,形成鼎立之勢,劉備稱帝後封諸葛亮為丞相,當劉備病危向諸葛亮託孤諸葛亮臨危受命輔佐後主伐魏,志在統一天下對內整頓管制,制定法律,改良社會風氣改善邊民關系 加強軍事經濟實力,建安五年公元227年上表北伐,寫下著名辭行《出師表》之後六齣岐山均告失敗,建興十二年8月諸葛亮病死軍中。
諸葛亮品德高尚,政治才能傑出,精通軍事,他的品德言行對中華名族優秀文化傳統有積極的影響。
岳飛
南宋傑出將領,字鵬舉,相州湯陰人,少時務農習武,喜讀兵書宣和四年從軍抗遼,靖康元年,應募抗金,高宗即位,他上書反對南遷被革職,後隨宗澤包圍汴京,屢立戰功升任統制,建炎三年,金軍大舉南侵,時任江淮宣撫使,,率部轉戰廣德,宣興,屢敗金兵,次年收復建康,紹興四年大敗劉豫偽軍,收復襄陽等六郡,任靖遠軍節度使,次年鎮壓楊么起義軍,後屢次上書建議北伐收復中原,紹興十年,金將兀術進兵河南,岳飛在郾城打破金軍主力進兵朱仙鎮,收復鄭州,洛陽等地,抗金形勢一片大好,被高宗,秦檜召回,解除兵權,十二月以「莫須有」罪名被害
Ⅷ 幫忙找幾個歷史人物素材!~急!~
孔子,孟子,老子,荀子,孫子,屈原,孫臏,曹劌,越王勾踐,西施,項回羽,劉邦,韓答信,蕭何,李廣,漢武帝,衛青,霍去病,王昭君,王莽,劉秀,曹操,曹植,劉備,孫權,周瑜,諸葛亮,陶淵明,唐太宗,李白,孟浩然,杜甫,蘇軾,岳飛,
Ⅸ 關於歷史人物的作文素材
唐太宗是個好老闆
•2011-02-27 20:49:39•來源:河北青年報
在爭奪帝位的關鍵時期,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陣營凸顯出嚴重的精英短缺。反觀秦王李世民方面,文有房玄齡、杜如晦、劉文靜,武有秦瓊、尉遲恭、程咬金……可謂陣容豪華、人才濟濟。唐太宗知人善任,放在現在,也是一位好老闆。
誇贊下屬
杜如晦年輕時聰慧明智。太宗發現並提拔他做秦王府的兵曹。不久,調陝州任長史。房玄齡對太宗說:「別人都不值得可惜,只有杜如晦這個人聰慧明智,通曉事理,是輔佐帝王的人才。如果您只想保持藩王的地位,就用不上他;如果您想經營天下,成就帝業,沒有這個人是不行的。」
就此太宗和杜如晦的感情就進入了「蜜月期」。太宗請杜如晦佐助秦府,封他做建平縣男爵,委任他為文學館學士。他命令文學褚亮給杜如晦寫贊,也就相當於「情書」,說道:「建平文雅,休有烈光。懷忠履義,身立名揚。」意思是說:「杜如晦藝義禮樂,盛美而有法度。心懷忠貞而實行道義,使自己身立名揚。」表達了強烈的贊賞。所以,貞觀初年,杜如晦做右僕射,房玄齡做左僕射。
為下屬減壓
太宗不但能識人,更懂得用人。一次了解到二位丞相皆忙於訴訟庭審,太宗就對他們說:「你們身為僕射,就必須耳聽得遠,眼看得寬,尋求查訪賢明有智慧的人。近來聽說你們聽取和接受訴訟的狀子,每天閱讀這些狀子已經使你們沒有空閑,哪裡還能為我尋找賢士呢?」
你見到過勸你少做點活的老闆嗎?這樣的老闆會主動為下屬減壓排擾,為之創設輕松舒適的工作環境,使他們能全身心投入到本職工作中去。
因此,房、杜二人也用積極的奉獻來回報太宗。他們制定的法律命令,注意寬緩平和,用人不求全責備,也不用自己的長處去衡量別人。他們推薦的人,好像比他們自己都好。房、杜兩人遇大事常互相商議,配合默契,謀略高遠,決斷准確,人稱:「房謀杜斷」。
後來,杜如晦去世了。太宗對虞世南說:「我和如晦的君臣情義很重,他不幸去世,我心裡很悲痛,你知道我的心思,就為他撰寫碑文吧!」
打感情牌
一次,太宗品嘗新瓜美味,想起杜如晦來非常悲傷,只吃了一半就不吃了,派人把另一半瓜放在杜如晦的靈座上祭奠他。
等太宗把一條黃銀帶賜給房玄齡時,對他說:「如晦和你同心協力輔佐我,今天我賜黃銀帶,卻只給了你一個人。」說著淚流滿面。因為黃銀帶辟邪,是鬼神所懼怕的東西,太宗就命令取來金帶,派房玄齡把它送到杜如晦家裡。
過了兩天,太宗晚上夢見了杜如晦,第二天早上,太宗就告訴房玄齡,談起昨晚的夢,不禁感嘆唏噓,於是命宦官也把自己吃的食物送去祭奠杜如晦。到了第二年杜如晦的忌日時,太宗仍沒忘記此事,還派了宦官到杜如晦家中慰問其遺孀與子女。
高瞻遠矚的英明領導,科學合理的制度理念,舒適愉悅的工作環境,體貼入微的情感呵護,就是太宗能夠繪就「百川歸海」般壯麗宏圖的原因。
■文/蘇立超
Ⅹ 收集作文素材,是有關於歷史人物的選擇
1.孔子
優秀的作文離不開好的素材的支撐,佔有大量新鮮而獨特的作文素材,在文章中恰到好處地運用這些素材以表達我們的意圖,是作文素材收集運用的最終目的。有道是「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2.韓 信
韓信(?—前196)漢初軍事家,淮陰(今屬江蘇)人。陳勝、吳廣起義後,韓信始投項梁,繼隨項羽,後從劉邦(見漢高祖劉邦)。漢高祖元年,經丞相蕭何力薦,始為大將,協助劉邦制定了還定三秦以奪天下的方略。
(一)人物事略
1.胯下之辱淮陰有個屠戶侮辱韓信,說:「雖長大,好帶刀劍,怯耳」。並當眾侮辱他說:「能死,刺我;不能,出胯下。」韓信注視了對方良久,慢慢低下身來,從他的胯檔下爬了出去。街上的人都恥笑韓信,認為他是個怯懦之人。
2.命運多舛秦末,項梁起兵反秦,渡過淮河北上,韓信此時帶著寶劍投奔了項梁,留在部隊,默默無聞。項梁敗死後,又歸屬項羽,項羽讓他做郎中。韓信多次給項羽獻計,項羽不予採納。
3.離楚歸漢韓信離開楚軍,投奔劉邦,做管理倉庫的小官,依然不被人所知。後來韓信坐法當斬,同案的十三人都己處斬,就要輪到韓信了,韓信舉日仰視,說:「上不欲就天下乎?何為斬壯士!」夏侯嬰覺得此人話語不同凡響,看他相貌威武,就同他交談,很欣賞他,於是進言漢王。漢王封韓信一個管理糧餉的官職,沒有發現他與眾不同的地方。
4.蕭何月下追韓信韓信多次同蕭何交談,得到蕭何的賞識,卻始終不被劉邦所重用,於是乘月而走。蕭何聽說韓信走了,來不及向劉邦報告便騎上馬去追韓信。追上韓信後,蕭何問韓信為什麼要走,韓信說:「漢王不信任我,不用我,我留在這兒也沒什麼意思,想去投奔別人。」蕭何說:「你先別走,和我一塊回去。如果這次漢王再不封你為大將,你再走也不遲呀。」在蕭何的再三懇求下,韓信勉強跟蕭何回去了。
3.蘇 武
蘇武(前140—前60),以盡忠守節而聞名的西漢大臣。字子卿,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武帝天漢元年(前100年)以中郎將出使匈奴,後被困於北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以牧羊為生。蘇武在匈奴前後十九年。
(一)人物事略
出使匈奴 公元前100年,且靼剛剛立為單於,惟恐受到漢的襲擊,於是說:"漢皇帝,是我的長輩。"全部送還了漢廷使節路充國等人。漢武帝贊許他這種通曉情理的做法,於是派遣蘇武以中郎將的身份出使,持旄節護送扣留在漢的匈奴使者回國,順便送給單於很豐厚的禮物,以答謝他的好意。蘇武同副中郎將張勝以及臨時委派的使臣屬官常惠等,加上招募來的士卒、偵察人員百多人一同前往。
意外事變 當蘇武完成任務,准備回國的時候,適逢緱王與長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內部謀反,而漢使張勝參與了密謀活動。然而,謀反失敗。張勝聽到這個消息,擔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說的那些話被揭發,便把事情經過告訴了蘇武。蘇武說:「事情到了如此地步,這樣一定會牽連到我們。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對不起國家!」便想自殺殉國。
自殺未遂 單於派衛律召喚蘇武來受審訊。蘇武對常惠說:"喪失氣節、玷辱使命,即使活著,還有什麼臉面回到漢廷去呢!"說著拔刀自刎,衛律大吃一驚,扶好蘇武,派人騎快馬去找醫生。常惠等人哭泣著,把蘇武拉回營帳。單於欽佩蘇武的節操,早晚派人探望、詢問蘇武,而把張勝逮捕監禁起來。
怒斥衛律 衛律本是漢臣,投降了匈奴,單於讓他來勸降蘇武,說:「我也是不得己才投降匈奴的,單於待我好,封我為王,給我幾萬名的部下和滿山的牛羊,享盡富貴榮華。先生如果能夠投降匈奴,明天也跟我一樣,何必白白送掉性命呢?」蘇武怒氣沖沖地站起來,說:「衛律!你是漢人的兒子,做了漢朝的臣子。你忘恩負義,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厚顏無恥地做了漢奸,還有什麼臉來和我說話?我決不會投降,怎麼逼我也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