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傳說
很久以前,武夷山與台灣的阿里山是緊緊連在一起的。有一年,不知從什麼地方來了一專個惡魔,強行霸佔了整座屬大山,害得這里草木荒蕪,民不聊生。花珊是山下村子裡的一個美麗、聰明而勇敢的姑娘。為了鏟除這個惡魔,她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終於練出了一身好武藝。做好了一切准備後,花姍姑娘就背著箭 ,提著刀上山打惡魔去了。
轉眼天就黑了,隱隱地,花珊看見山頂不遠處有兩道燈籠般的綠光。花珊搭箭拉弓,「嗖嗖」兩箭飛速地直插過去。只聽「啊」的一聲慘叫,惡魔滾了下來。一不做二不休,花珊趁勢一刀,使盡了全身的力氣劈下去。「劈啪」一聲巨響,惡魔被劈成了兩段,大山也斷成了兩半,中間出現了一道深深的鴻溝,奔騰的東海之水洶涌而來,形成了今天的台灣海峽。那斷裂的大山,西面就是現在的武夷山,東面則成了台灣的阿里山。
⑵ 阿里山的歷史故事
清代諸羅縣志則敘述阿里山為「離縣治十里許,山廣而深峻…」未明確指出阿里山之名。另根據日本人安倍明義的著作《台灣地名研究》書中認為諸羅平埔族人與鳳山平埔族人的語音相近,鳳山平埔族稱阿里山區的生番為「Karii」,流傳到諸羅平埔族便以「Arii」同音訛傳稱呼之。
1899年2月,嘉義辦務署石田常平氏依山胞傳聞,查訪發現阿里山檜木原始森林。
1900年6月12日,日本政府派小西成章、小笠原富二郎、小池三九郎及石田常平等人展開調查阿里山森林,據調查約有30萬株的原始檜木林遍及整個阿里山區,從此開啟阿里山天然森林資源的濫觴。1906年11月,小笠原富二郎發現包括今之阿里山神木的神木群。1945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10月25日台灣光復,日本歸還台灣給中國,阿里山事業區持續三十餘年的伐木工作,其天然的紅檜、扁柏等珍貴樹種幾已被砍伐殆盡。
1963年,為保護天然資源,林務局將阿里山和玉山一帶39600餘公頃的「國有」林地,編為「阿里山森林游樂區」並擬定計畫逐年編列預算整建及維護。
1975年,台灣省政府將「阿里山風景特定區」更名為「阿里山森林游樂區。
1976年3月1日,台灣當局「行政院」核定「阿里山森林游樂區計畫」面積175公頃。同年11月9日阿里山發生森林火災,將沼平火車站前的店鋪、民居、旅社等大部分燒毀,火災跡地的舊社區,依照阿里山森林游樂區核定計畫改為「自然公園」(即今之梅園),並廣植花木、闢建步道供大眾遊憩。災民並依阿里山整建計畫,搬遷至第四分道(即今之中正村商店旅社區、中山村住宅區等),由林務局興建商店、旅社、住宅,再依阿里山搬遷整建計畫規定,辦理租用予以安置,林務局員工則分配於香林村之宿舍。
1995年台灣省政府核定「阿里山森林游樂區計劃」,面積1400公頃,由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負責經營、管理、服務工作。
1999年林務局改隸「農委會」,成為「中央機關」,仍負責阿里山森林游樂區之經營管理、規劃建設及遊客服務工作,但名稱改為「阿里山國家森林游樂區」。
2001年7月阿里山國家森林游樂區納入阿里山「國家」風景特定區(台灣第八座)計畫范圍。
⑶ 阿里山的傳說
阿里山咖啡傳奇故事;在一群阿里山鄒族勇士帶領之下,在海拔1200~1900公尺的原 始森林中發現了數十棵咖啡樹,也因此發現了長久以來,咖啡與阿里山鄒族之間一段罕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西元1624年(明天啟4年),荷蘭人從今天台南市安平登陸,並建立熱蘭遮城 (今安平古堡)及赤崁樓為統治台灣的行政中心,荷蘭東印度公司就以此據點與當時西部的原住民進行商業交易,當時的原住民就是嘉南平原的西拉雅族以及現在的阿里山鄒族。由於持續進行的交易合作,更透過當時荷蘭傳教士的宣教行動,荷蘭人與西拉雅族與鄒族往來更為頻繁。
浪漫愛情 埋下了咖啡生命故事的種子
很久以前在嘉南大草原上,鄒族流傳著一個異國的浪漫愛情故事,在台經商的荷蘭人與鄒族族人由於往來頻繁,發生許多兩情相悅的浪漫故事,當時經商的荷蘭人以男性為主,紛紛在荷蘭人所設立的教會得到牧師的見證與祝福,這樣的異族婚姻讓鄒族與荷蘭人關系更密切,許多荷蘭人也因此定居在台灣,並將當時的咖啡豆帶來並種植在嘉南平原一帶,據說這就是台灣最早的咖啡由來。
1662年鄭成功打敗了荷蘭人,結束了荷蘭人長達38年的統治期,大部分的荷蘭人都回到荷蘭,但部分荷蘭人卻選擇跟妻眷留下來,接受原住民的保護。
鄭成功後期引進大量的漢人來台開墾,卻擠壓了鄒族的生存空間,鄒族人只好逐漸由平地往山區遷居,這些留下來的荷蘭人就跟著鄒族族人一起大遷徙,最後落腳在阿里山的樂野部落(lalauya),荷蘭人就這樣融入成為阿里山鄒族的一 份子。到現在,特別在樂野部落以及一些氏族都可以看到長相像外國人的鄒族族人。
然而荷蘭人帶上阿里山的咖啡樹在不斷遷徙的過程中漸漸荒廢,直到近年因古坑咖啡、星巴克咖啡帶起台灣市場風靡咖啡的熱潮,才使得咖啡這個香苦甘醇魔豆,得以在阿里山上獲得重生。族人相信,這在高山秘境上找到的咖啡樹就是幾百年前族人所稱狠mafeel(鄒語)的樹(很好喝的意思),至今能找到這些咖啡樹對族人來說是難得的歷史見證,也喚起了阿里山族人塵封數百年前的回憶。
⑷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抄前,武夷山和阿里襲山。是連在一起的。
有一年三年拿到一個妖怪,強行霸佔了整個大山。害得人們只好離開了世世代代
生活的故鄉。
有一個叫花山的姑娘,決心想去除妖怪!於是花山苦練本領,經過九九八十一天,終於練就了一身好武功。
做好了一切准備,花山告別,媽媽便走出家門。這天晚上華山成功的把這個妖怪打倒啦,但是高大的武夷山段為兩半。
從此,媽媽和花山再也不從此,媽媽和花山再也不能見嗎從此,媽媽和花山再也不能見了!
⑸ 關於阿里山的故事
自古以來,關於山的傳說有很多很多,阿里山也不例外,它的傳說也一樣那麼生動、那麼引人入勝。 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有個叫阿巴里的高山族首領,為了追逐一隻白鹿來到了一座他從沒來過的大山裡。正當他緊迫不舍的時候,忽然白鹿不見了,眼前卻出現了一片雲霧籠罩、鳥語花香、鬱郁蔥蔥的大山林。他被這迷人的景色吸引住了,這里豐富的物產更讓他著迷,他想族人們又有了一個賴以生存的好地方了。於是,他叫來了部落的族人,將這片山林開辟成新的獵場。 可是,就在他們為新的獵場給他們帶來的豐收而狂歡時,卻惹怒了這里的兩條惡龍。惡龍的本領可大了,它們一打呼嚕,頓時狂風呼嘯,飛禽走獸都被嚇跑了;惡龍一噴氣,頓時白霧茫茫,使人辨不清東南西北。這給希望過安定生活的高山族人民帶來了災難。 阿巴里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決心要與惡龍斗爭。於是,他就帶領部落里的一批年輕人,天天在山林中舞刀練箭,練就了一身好武藝。 一天晚上,誓與惡龍斗爭到底的一群小夥子在阿巴里的帶領下,來到高山之巔,在此等候惡龍的到來。第二天早晨,啟明星剛剛從東邊升起,只聽見天邊響起了呼呼聲,轉瞬間,兩條惡龍騰雲駕霧,一前一後呼嘯而來。阿巴里眼看惡龍離他們只有一百來步了,突然拉響弓弦,只見一道金光直奔前邊的惡龍飛去。緊接著,小夥子們的一支支利箭也一齊向惡龍射去。受傷的惡龍扭頭就跑,後邊的惡龍還沒反應過來,它那又長又大的尾巴就被茂密的樹叢絆住了。就在這時,阿巴里閃電般地拔出腰刀,一個箭步沖上前去,只聽「咔嚓」一聲,惡龍的尾巴被砍了下來。兩條惡龍從此再也不敢到山裡為非作歹了。高山族同胞為了表示對自己勇敢首領的尊敬,就把這座山命名為阿里山。
⑹ 阿里山的傳說或歷史故事有那些
日月潭
⑺ 阿里山的歷史
相傳多年前,達邦有一位酋長叫阿巴裡,英勇善獵,隻身翻山越嶺來此打獵,滿載而歸,後來常常帶族人來此打獵,收穫頗豐,人們十分敬仰他,便以其名命名此山。 清代諸羅縣志則敘述阿里山為「離縣治十里許,山廣而深峻…」未明確指出阿里山之名。另根據日本人安倍明義的著作《台灣地名研究》書中認為諸羅平埔族人與鳳山平埔族人的語音相近,鳳山平埔族稱阿里山區的生番為「Karii」,流傳到諸羅平埔族便以「Arii」同音訛傳稱呼之。 1899年2月,嘉義辦務署石田常平氏依山胞傳聞,查訪發現阿里山檜木原始森林。 1900年6月12日,日本政府派小西成章、小笠原富二郎、小池三九郎及石田常平等人展開調查阿里山森林,據調查約有30萬株的原始檜木林遍及整個阿里山區,從此開啟阿里山天然森林資源的濫觴。 1906年11月,小笠原富二郎發現包括今之阿里山神木的神木群。 1945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10月25日台灣光復,日本歸還台灣,阿里山事業區持續三十餘年的伐木工作,其天然的紅檜、扁柏等珍貴樹種幾已被砍伐殆盡。 1963年,為保護天然資源,林務局將阿里山、玉山一帶39600餘公頃的國有林地,編為「阿里山森林遊樂區」並擬定計畫逐年編列預算整建及維護。 1975年,台灣省政府將「阿里山風景特定區」更名為「阿里山森林遊樂區」。 1976年3月1日,行政院核定「阿里山森林遊樂區計畫」面積175公頃。同年11月9日阿里山發生森林火災,將沼平火車站前的店舖、民居、旅社等大部分燒燬,火災跡地的舊社區,依照阿里山森林遊樂區核定計畫改為「自然公園」(即今之梅園),並廣植花木、闢建步道供大眾遊憩。災民並依阿里山整建計畫,搬遷至第四分道(即今之中正村商店旅社區、中山村住宅區等),由林務局興建商店、旅社、住宅,再依阿里山搬遷整建計畫規定,辦理租用予以安置,林務局員工則分配於香林村之宿舍。 1995年台灣省政府核定「阿里山森林遊樂區計畫」,面積1400公頃,由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負責經營、管理、服務工作。 1999年林務局改隸農委會為中央機關,仍負責阿里山森林遊樂區之經營管理、規劃建設及遊客服務工作,但名稱改為「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2001年7月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納入阿里山國家風景特定區(台灣第八座)計畫範圍。 名稱由來的傳說 自古以來,關於山的傳說有很多很多,阿里山也不例外,它的傳說也一樣那麼生動、那麼引人入勝。 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有個叫阿巴裡的高山族首領,為了追逐一隻白鹿來到了一座他從沒來過的大山裡。正當他緊迫不捨的時候,忽然白鹿不見了,眼前卻出現了一片雲霧籠罩、鳥語花香、鬱鬱蔥蔥的大山林。他被這迷人的景色吸引住了,這裡豐富的物產更讓他著迷,他想族人們又有了一個賴以生存的好地方了。於是,他叫來了部落的族人,將這片山林開闢成新的獵場。 可是,就在他們為新的獵場給他們帶來的豐收而狂歡時,卻惹怒了這裡的兩條惡龍。惡龍的本領可大了,它們一打呼嚕,頓時狂風呼嘯,飛禽走獸都被嚇跑了;惡龍一噴氣,頓時白霧茫茫,使人辨不清東南西北。這給希望過安定生活的高山族人民帶來了災難。 阿巴裡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決心要與惡龍鬥爭。於是,他就帶領部落裡的一批年輕人,天天在山林中舞刀練箭,練就了一身好武藝。 一天晚上,誓與惡龍鬥爭到底的一群小夥子在阿巴裡的帶領下,來到高山之巔,在此等候惡龍的到來。第二天早晨,啟明星剛剛從東邊升起,只聽見天邊響起了呼呼聲,轉瞬間,兩條惡龍騰雲駕霧,一前一後呼嘯而來。阿巴裡眼看惡龍離他們只有一百來步了,突然拉響弓弦,只見一道金光直奔前邊的惡龍飛去。緊接著,小夥子們的一支支利箭也一齊向惡龍射去。受傷的惡龍扭頭就跑,後邊的惡龍還沒反應過來,它那又長又大的尾巴就被茂密的樹叢絆住了。就在這時,阿巴裡閃電般地拔出腰刀,一個箭步衝上前去,只聽「卡嚓」一聲,惡龍的尾巴被砍了下來。兩條惡龍從此再也不敢到山裡為非作歹了。高山族同胞為了表示對自己勇敢首領的尊敬,就把這座山命名為阿里山。 還有另外一種傳說 : 從前,阿里山上沒有花草樹木,沒有飛禽走獸,名叫禿山。在禿山裡住著一個名叫阿里的青年獵人。一天,他到北山上打獵,從虎口裡救出兩個姑娘和一隻孔雀。這兩個姑娘是天宮的仙女,她倆帶著孔雀偷偷來到這兒看風景,不料卻碰上了老虎,多虧阿里救了她們。但躲過了老虎的一劫,卻沒能瞞過王帝。因私自下凡,五帝派老壽星下凡來捉拿她們回天宮問罪。阿里為救兩個姑娘,不惜得罪神通廣大的玉帝,將老壽星的龍頭枴杖奪下,並把他趕走。 玉帝果然發怒了,下令雷神用雷火燒死禿山一帶的生靈。兩個仙女勸阿里趕快躲避,可是阿里卻不顧兩個仙女的阻攔,毅然登上禿山頂。這時,雷神正好來到禿山上空。阿里朝雷神喊道:「雷神,老壽星是我打跑的,那兩個仙女是我放開的,禍是我惹的,與別人無關!你那雷火就朝我身上燒吧!」雷神被激怒了二話沒說,舉起雷鑽和閃電,朝著阿里放了一個驚天動地的沉雷,阿里被擊得粉身碎骨,他周圍的山上也燃起了熊熊大火,因為這座山是禿山,雷人還沒燒到半山腰就熄了。 阿里雖然被雷人擊死了,但從此後這座禿山上卻長出了滿山遍野的花草樹木。人們都說:這些花草樹木是阿里的皮肉和頭髮變的。而阿里山上的那棵神木就是老壽星那根龍頭枴杖變的。那兩個仙女被阿里捨身為他人的壯舉感動了,她們不顧五帝的勸說,毅然留在阿里的身邊,變成了兩江碧綠的姊妹潭,永遠同阿里作伴。而那隻孔雀也就變成了一條流淌在阿里身邊的小溪。 幾個勇於獻身的年輕人為人間留下了美麗的山水。為了紀念阿里,人們把這座碧綠的山改名叫阿里山。 其他傳說 原來台灣中部阿里山下住著一位老人叫阿冬。有一天,他走到小溪邊,看見青草叢中有一個圓圓的蛋,蛋殼上有九條五彩的花紋。他心想:這蛋可能是鳳凰蛋,俗話說,家裡有鳳凰,幸福滿廳堂。於是他捧著蛋就回家了,恰巧家裡的鵝正在窩裡「抱蛋」,阿冬老人就將彩色蛋放到鵝的肚子下。 鵝孵了一個月,五個鵝仔都破殼出來了,黃茸茸的,非常可愛。又過了九天,那個彩色蛋也破殼了。老人一心盼著鳳凰,可孵出來的卻是一條小花蛇。阿冬老人心腸軟,他想:蛇也是小生命,那就養著它吧。他把小蛇放在瓦缽裡養,每天還找蝌蚪和蚜蟲來餵它。小蛇長得很快,瓦缽很快就裝不下它了。於是老人又把它捧進一個大水缸中。又養了幾天,蛇頭上長出了兩隻角來,嘴邊還長出了許多鬍鬚,身上也長出片片的五彩鱗。啊! 原來這是一條龍!小龍在水缸中舞動著身子,非常可愛。阿冬老人更開心了。 龍一天天地長大了,水缸也裝不下了。老人又把它抱到屋後的水塘中。龍到了水塘裡,更活躍了,它翻騰著身體,總想躍出水面。老人為了讓它吃好,就給它買豬血來喂。龍的胃口很大,幾口就把豬血喝光了,抬起上身向老人點點頭,意思是說:老爺爺,多謝你啊!老人抖著鬍子呵呵大笑。 龍越來越大了,水塘裡也容不下了。阿冬老人對龍說:「龍啊,你到阿里山下的大巖洞裡住吧,我天天照樣買豬血送給你吃。』龍點點頭,爬出水塘,溜進山下大巖洞去住了。鄰村有個瞎老奶奶,她只有一個小孫女在身邊。有一天,小姑娘穿著紅衣裙經過龍住的巖洞洞口時,龍誤認為是阿冬老人送來的豬血,把頭伸出巖洞,一口吞下了小姑娘。 阿冬老人知道了非常生氣,他拿起一把菜刀,就衝入洞中,高聲罵道:「你這個不知好歹的龍,你犯了大罪了,你吃掉了瞎奶奶的小孫女,瞎奶奶今後怎麼過日子呀!你把尾巴伸出來,我要砍掉你的尾巴來懲罰你!」龍知道自己做錯了事,只好把尾巴伸出來,阿冬老人一刀砍下了龍的尾巴。那龍的尾巴一跳一跳的,帶著血跡跳到東海去了。 龍忍痛繼續聽老人的訓訴:「你吃了人,我本要砍死你,一命償一命。但瞎奶奶沒有人照顧了,今後,你要去照顧老奶奶,讓老人家好好過晚年,你絕不可以偷懶!」 被砍掉尾巴的龍,成了禿尾龍,卻反而會說話了。它爬到瞎奶奶的大門口,連連叩頭說:「老奶奶,從今後我做你的兒子,我叫你做娘吧。娘啊,我錯了!你的小孫女穿著紅衣裙走過我的山洞口,我錯認為是阿冬老爹送來的豬血,就一口吞下了。阿冬老人已經處罰了我;他砍掉了我的尾巴,我就成了禿尾龍。娘啊,你的一切生活由我來照顧。 我想我不能到別人家偷雞、鴨、糧食給你吃,也不能拿別人的金銀給你花,我要去海裡銜些金銀放在家後面又大又深的巖洞裡。你就到巖洞中取金銀,讓村上的人買米買肉給你吃,買布請人家給你做衣服。你如果需要我,就用木棒敲幾下銅盆。娘啊,我知道你的眼睛還可以模模糊糊地看到一些東西的影子。你扶起枴杖到巖洞裡取金銀,你扶起枴杖請村上人幫你做事,他們會幫你的。娘啊,屋後巖洞中的金銀,你千萬不能告訴別人,以防壞人來偷。娘啊,你安心過晚年吧!」 瞎奶奶聽說小孫女被龍吃掉了,心痛得恨不能把龍殺掉,她的眼淚流啊,流了三大盆。聽著龍的表白,又是左一聲娘右一聲娘地叫著,她的心又軟了下來,阿冬老人已經處罰它了,小孫女死了不能復活,龍又願意做兒子來照顧自己,於是老奶奶也就不再哭了,她抹抹眼淚說:「孩子,我們娘倆好好過日子吧。」 就這樣,禿尾龍每天鑽進海底,銜起金塊銀塊來到阿里山下,藏進老奶奶屋後的山洞裡。村上有個好心的小姑娘自願來照顧老奶奶,她並不知道金銀的事。於是老奶奶晚年過得很舒適。 禿尾龍天天下海銜金銀。瞎奶奶屋後那又大又深的巖洞堆滿了上萬兩的金銀。老奶奶每次都是自己扶枴杖悄悄去拿金銀,不讓小女孩知道,怕她說出去讓壞人知道。瞎奶奶越來越老了。禿尾龍說:「娘呀,天上的瑪祖婆叫我去天上替她守天宮的大門。你坐在我背上一同去天宮吧,到天宮,你的眼睛會亮起來的,身體也會健康起來。」瞎奶奶說:『小女孩照顧我很好,我捨不得離開她。」禿尾龍說:「把她也帶上天宮吧。」 禿尾龍的禿尾巴向阿里山一掃,瞎奶奶家屋後的大深巖洞被石頭和泥巴全部遮住了。瞎奶奶抱著小女孩騎在禿尾龍的腰上,飛上天空,穿過白雲,進到天宮去了。瞎奶奶屋後的大深巖洞裡的金銀,是禿尾龍從海底銜來的,所以沾了許多龍口水。那金銀逐漸膨脹,把原來低矮的阿里山拱得高高的,成了台灣中心長長、大大、高高的大山。這裡還流傳著一首民謠:禿尾龍山裡吐泡沫,阿里山腹金很多。手揮鋤頭挖山坡喲,鋤小力弱無奈何!
⑻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傳說》主要內容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傳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首先,傳說故事加入一些現實依據,就會顯得更加真實可信。東南沿海的武夷山和台灣的阿里山隔著台灣海峽相望,說它們很久以前是連在一起的,不無道理。
按照魏格納的大陸漂移說理論,武夷山和阿里山以前連在一起,那是一定的。這樣一來,這個傳說的起因就合情合理了。因為有了這樣一個開始,整個故事就增加了幾分可信度。
其次,故事的主題也是耐人尋味的。「媽媽爬上高高的武夷山頂,盼望女兒能早一天回到自己身邊。」「女兒被隔到海的東面,也時時想念著母親。」你看,大陸和台灣隔海相望,兩岸人民一直盼望著祖國統一,台灣回到大陸的懷抱。
這樣一來,主題就驚人地統一在一起。媽媽盼女兒歸來,女兒也渴望回歸。多麼妥帖自然而又能引發人共鳴的主題啊!
第三,神話傳說中的神奇現象在文中出現。「媽媽漸漸變成了一塊巨大的岩石,高高地立在武夷山上。」「天長日久,她變成了一顆紅檜樹。」一般的神話傳說里,這樣神奇的現象都會出現。
文中母親盼女歸,最後變成了一塊巨大的岩石;女兒思念母親變成了一棵紅檜樹,也被人們叫作阿里山的思母樹。神奇的現象一出現,文中的情感就更加濃烈,可以感染到每一個讀者。
第四,神話傳說中會出現的英雄人物和妖魔鬼怪如約而至。人們的幸福生活就被破壞。就因為這,「花珊看到人們被妖怪害得生活不下去,心裡很難過。她決心除掉妖怪。」有了決心就會看見行動。
經過刻苦練習,花珊練就了高超的射箭本領和一手好刀法。說巧就真的巧,花珊就憑著這兩種本領除掉了妖怪。搭箭射中了妖怪的眼睛,好刀法讓妖怪一命嗚呼。最後,英雄人物就勝利除掉了罪魁禍首——妖怪。
第五,為了除害,英雄人物要作出巨大的犧牲。出發除害前,「媽媽拉著她的手,說:『女兒啊,媽不攔你,可是千萬要小心啊!你除掉了妖怪,就趕快回家。」花珊當然希望如此,於是滿口答應。
可是,最後的最後,妖怪被除掉了,花珊卻被隔在了海峽的另一邊,不能回到媽媽身邊,媽媽再也不能把女兒擁在懷里。為了人類幸福,我們的主人公作出了巨大的犧牲。
(8)阿里山的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武夷山,武夷山位於江西與福建西北部兩省交界處,武夷山脈北段東南麓總面積999.75平方公里,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區和避暑勝地。屬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
阿里山,位於台灣省嘉義市東方75公里,地處海拔高度為2,216米,坐標為北緯23度31分,東經120度48分,東面靠近台灣最高峰玉山。由於山區氣候溫和,盛夏時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蔥翠,是全台灣最理想的避暑勝地,是台灣省的著名旅遊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