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麻城歷史人物

麻城歷史人物

發布時間:2021-02-01 23:08:14

1. 麻城鎮的歷史名人

周培公,漢族,湖北省荊門市掇刀區麻城鎮官堰村人。
康熙年間刊刻的《先賢詩佩》卷五記載:周昌,字培公,宛城人。父早喪。先生娠甫十歲,李自成寇荊郢間,母孫夫人殉難死,先生落魄無依。為州卒小吏,旋附顯者入都門,充內閣供奉。康熙丙辰,固原提督王輔臣叛,先生進謀曰:「關陝天下之脊也,吳逆(三桂)不從川據陝而戀棧常岳間,誠出下策。今輔臣舉足輕重,實系天下安危。雖因一時激變通吳、耿(精忠)二逆而心念國恩,猶盲之不忘乎視,痿之不忘乎起也。倘得能言士諭之,必復降。

2. 湖北歷史名人

湖北曾經出過的歷史名人

湖北曾經出過的歷史名人!

【摘要】

咱先別說古代,還是近代,也別說是革命英雄或是文人墨客,但恐怕咱們在坐各位都不可能會有這些人物的成就。

:::古代:::

屈原(約公元前339~約前278),名平,字原,又字靈均。戰國末期楚國歸鄉樂平里(今秭歸縣屈原鄉屈原村)人,楚國詩人、政治家。

李時珍,字東璧,號瀕湖,明朝蘄州(即今湖北蘄春縣蘄州鎮)人。生於公元一五一八年(好明正德十三年),卒於公元一五九三年(即明萬曆二十一年)。

畢升(?-1051),湖北省英山縣草盤地人。北宋著名發明家。宋仁宗慶歷年間(1041-1048)發明活字排版印刷術(沈括《夢溪筆談》載:慶歷中,有布衣畢升又為活版)在當時印刷界反響很大。

張居正(1525—1582)明政治家。湖廣江陵(今屬湖北)人,字叔大,號太岳。嘉靖進士,任庶吉士、翰林院編修。

王昭君名嬙,西漢南郡(今興山縣)寶坪村人。

龐統(179—214)三國時劉備謀士。字士元,襄陽(今屬湖北)人,初與諸葛亮齊名,號鳳雛。

陸羽(733-804年),唐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字鴻漸,季疵,一名疾,號竟陵子,桑薴翁,東岡子。陸羽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而聞名於世,因被後人稱為茶聖。

伍子胥(公元前?—前484年),名員。襄樊谷城冷集沈灣(原光化富鄉村,1949年劃歸谷城)人。

孟浩然(公元689—740年),名浩,字浩然。襄陽人,人稱孟襄陽。

米芾(公元1051—1107年),初名黻,字元章,號襄陽漫士、海岳外史等。祖居太原,遷襄陽,後定居潤州(今鎮江)。

皮日休(約公元834—883年),襄陽人,字逸少,後改襲美。自號鹿門子

馬謖(190—228)三國蜀國人士。襄陽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

「公安派」領袖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湖北公安人

在明代後期,文壇沉寂之際,突兀誕生了一個新的文學派別,給文壇帶來了生機,這就是中國文學史上有名的「公安」派。這個文學派以提倡「性靈」著稱,其領袖是出生於今荊州市公安縣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史稱「公安三袁」。他們都是明代著名的文學家,繼唐宋古文運動之後,又樹起了一面文學革新運動的旗幟

陳友諒(1320~1363)元末大漢政權的建立者。湖北沔陽人,家世業漁。

明代「竟陵派」文學創始人鍾惺、譚元春

:::近、現代:::

?:::軍事、政治:::

李先念同志1909年出生於湖北省黃安(今紅安)。1926年參加農民運動。1927年參加黃麻起義,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任區委書記、縣委書記,蘇維埃政府主席。

董必武,原名賢琮,又名用威,字潔畲,號壁武,從事革命活動後改為必武。1886年3月5日,他出生於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城一個清貧的知識分子家庭。

劉華清(1916~)湖北大悟人,1929年10月入團,1935年10月轉黨,1929年10月參加工作,1930年12月入伍,蘇聯海軍指揮學院海軍指揮專業畢業,上將軍銜。

徐海東(1900一1970)名元清,湖北省大悟縣新城徐家窯人,出身於窯工之家。9歲,入鄉塾讀書,13歲因反抗富家子弟欺凌,遭塾師斥責,憤然退學,進窯場學藝,跟隨父兄,以窯工為職業。

項英(1898—1941)原名德隆,湖北武昌人。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早期重要領導人之一。

惲代英(1895~1931)1895年出生於湖北省武漢市,祖籍江蘇武進縣人,中國共產黨政治活動家、教育家,中國早期青年運動的領導人之一。早期革命家

施洋(1889~1923年),原名吉超,號萬里,字伯高。竹山縣麻家渡鎮雙桂村人。早期革命家

王樹聲,原名王宏信。湖北省麻城市人。軍事家。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區、縣農民協會組織部長。一九二七年參與領導黃麻起義

許世友(1905-1985)原籍湖北麻城人。上將。一九二六年在國民革命軍第一師任連長,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一九二七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黃麻起義。

聶鳳智(1914~1992)湖北大悟人(出生地原屬黃安,今黃岡市紅安縣)。上將。

陳錫聯(1915-1999),原名錫廉,字廉甫,1915年1月出生於湖北省黃安(今紅安)高橋區陡山彭家村,軍事家、上將。陳錫聯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和功勛卓著的一代戰將。

郭天民,原名郭基逵,1905年出生於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城關區郭受九村。軍事家、上將。郭天民是久經考驗的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戰功卓著的高級將領和軍事教育家。是紅安籍開國將領中唯一上過黃埔軍校的將軍。

國防部長上將——秦基偉

秦基偉同志1914年11月出生於湖北黃安(今紅安)七里區秦羅庄。

王建安(1907-1980).原名見安,1907年11月8日出生於湖北黃安縣(今紅安)桃花沙河村。軍事家、上將。

韓先楚(1913-1986)湖北黃安縣人。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和功勛卓著的一代戰將。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軍首任軍長。

周純全(1905-1985),1905年10月6日出生於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八里區雷家田,曾在八里灣小學堂當校工,後到武漢參加並組織「二七後援會」和漢口惠工織布廠工人的罷工斗爭。周純全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我軍傑出的高級將領。軍事家、上將。

????郭錫章(1933--)花橋鎮劉常村西湖口垸人。司令員。

黎元洪(1864—1928)字宋卿。黎家河(今大悟縣彭店鄉)人。民國總統。

陳潭秋(1986-1943),名澄,字雲先,號潭秋,黃岡縣(含黃州區)陳策樓人。無產階級革命家。

錢瑛(1903—1973),祖籍湖北咸寧,出生於湖北潛江周家磯。女革命家、國家監察部部長

李書城(1882—1965),潛江縣袁橋村人。同盟會元老、新中國第一任農業部長

李漢俊(1890—1927),湖北潛江人。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代表。

向忠發(1880—1931)又名仲發。湖北漢川人。早期革命家家

謝富治(1909-1972),黃安(今紅安)縣豐崗謝家??人。上將

吳儀,女,漢族,1938年11月生,湖北武漢人。國務院副總理兼衛生部長

3. 麻城籍將軍名錄

在1955年授銜的將軍中:

1、 大將1人:王樹聲;

2、上將3人:陳再道、許世友、王宏坤;

3、中將7人:張才千、周希漢、王必成、李成芳、鄭維山、鮑先志、張池明;

4、少將25人:王政柱、張漢丞、江鴻海、趙炳倫、徐其孝、張吉厚、余述生、朱致平、祝世鳳、肖永正、朱火華、高立忠、胡立聲、陳波、丁先國、高志榮、朱玉學、鄧岳、李慶柳、馮仁恩、喻新華、張培榮、袁彬、周純麟、佘積德。

湖北省麻城市乘馬崗鎮是中國第一將軍鄉。乘馬崗鎮是開國將軍最多的鄉(鎮)。據有關資料記載,乘馬崗鎮共有兩萬餘人參加紅軍,其中六千餘人親歷長征。

新中國成立後,授銜的乘馬崗鎮籍將軍有大將1位、上將3位、中將7位、少將22位,共33位。2014年11月13日,乘馬崗鎮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中心授予「中國第一將軍鄉」稱號。

(3)麻城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在革命戰爭年代,據有關資料記載不完全統計,麻城市乘馬崗鎮有7萬群眾參加革命,兩萬餘人參加紅軍,其中六千餘人親歷長征。

新中國成立後,授銜的麻城市乘馬崗鎮籍將軍有王樹聲、王宏坤、陳再道、許世友、張才千、李成芳、王必成、丁先國、肖永正、祝世鳳、徐其孝、趙炳倫、肖志功等33位將軍,被譽為「中國第一將軍鄉」。

4. 湖北省在歷史上的人物有哪些

1、屈原

屈原(約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出生於楚國丹陽(今湖北宜昌)。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

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毀謗,被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

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後,屈原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

「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開辟了「香草美人」的傳統,被譽為「中華詩祖」、「辭賦之祖」。屈原的出現,標志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

屈原的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以屈原作品為主體的《楚辭》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之一,與《詩經》並稱「風騷」,對後世詩歌產生了深遠影響。

1953年,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際,世界和平理事會通過決議,確定屈原為當年紀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2、李時珍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出生於行醫世家。明代著名醫葯學家。

後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醫院判,去世後明朝廷敕封為「文林郎」。李時珍自1565年起,先後到武當山、廬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廣、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葯物標本和處方。

並拜漁人、樵夫、農民、車夫、葯工、捕蛇者為師,參考歷代醫葯等方面書籍925種,考古證今、窮究物理」,記錄上千萬字札記,弄清許多疑難問題。

歷經27個寒暑,三易其稿,於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此外對脈學及奇經八脈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等多種。被後世尊為「葯聖」。

3、畢升

畢升(約970年—1051年),中國古代發明家,活字版印刷術發明者。漢族。北宋蘄州(今湖北英山縣人)。初為印刷鋪工人,專事手工印刷。

畢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術。宋朝的沈括所著的《夢溪筆談》記載了畢升的活字印刷術。

4、張居正

張居正(1525年-1582年7月9日),字叔大,號太岳,幼名張白圭,湖北江陵人,時人又稱張江陵(今湖北荊州)。明朝中後期政治家、改革家,萬曆時期的內閣首輔。

輔佐萬曆皇帝朱翊鈞開創了「萬曆新政」,史稱張居正改革。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23歲的張居正考中進士。隆慶元年(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

後遷任內閣次輔,為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隆慶六年(1572年),萬曆皇帝登基後,因為李太後與司禮監太監馮保的支持,張居正代高拱為首輔。

當時明神宗朱翊鈞年幼,一切軍政大事均由張居正主持裁決。張居正在任內閣首輔十年中,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萬曆十年(1582年)7月9日(六月二十日)張居正卒,享年五十八歲,贈上柱國,謚文忠(後均被褫奪)。張居正也是明代唯一生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師的文官。

去世後被明神宗抄家,至明熹宗天啟二年(1622年)恢復名譽。著有《張太岳集》、《書經直解》、《帝鑒圖說》等。

5、王昭君

王昭君(約前52年—約8年),名嬙,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漢南郡秭歸人,今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人,西漢元帝時和親宮女,與貂蟬、西施、楊玉環(楊貴妃)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晉朝時為避司馬昭諱,又稱「明妃」,王明君。王昭君維護漢匈關系穩定半個世紀,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傳。

5. 湖北歷史上有哪些文化名人

一.「中華詩祖」尹吉甫 生卒年不詳。房陵(今房縣)青峰人,兮氏,名甲(一作伯),字吉甫(一作吉父)。死後葬於青峰山,周宣王的大臣。湖北歷史上第一位政治家、哲學

一.「中華詩祖」尹吉甫

生卒年不詳。房陵(今房縣)青峰人,兮氏,名甲(一作伯),字吉甫(一作吉父)。死後葬於青峰山,周宣王的大臣。湖北歷史上第一位政治家、哲學家、軍事家,是《詩經》的主要編纂人和代表性作者。被譽為「中華詩祖」。房縣至今還保存著尹吉甫的墓葬、祠廟、碑刻等遺跡。

二.屈(原)宋(玉)辭賦

屈原(約前340-約前275年)名平,字原,戰國楚丹陽(今秭歸)人。初輔佐懷王,做過左徒、三閭大夫。後被讒去職,頃襄王時被放逐,游泳於沅湘流域。都城郢被秦兵攻破後,投汩羅江自盡。著有《離騷》、《九歌》、《天問》等不巧作品傳世。

宋玉(前290-前223年)又名子淵。戰國時鄢(今宜城)人。生於屈原之後,或曰是屈原弟子。曾事楚頃襄王。好辭賦,為屈原之後辭賦家。相傳所作辭賦甚多,《漢書·卷三十·藝文志第十》錄有賦16篇,今多亡佚。流傳作品有《九辨》、《風賦》、《高唐賦》、《登徒子好色賦》等。

三.山水田園詩人孟浩然

(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陽人。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主要作家之一。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曾隱居鹿門山。詩與王維齊名,號王孟。其詩每無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復出人意表,清閑淺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風來松下之音。有《孟浩然集》。

據不完全統計,唐代詩人出自荊楚地區的詩篇達兩千多首。唐代詩人中荊楚籍或寓居荊楚、游歷荊楚的有著名的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張說、陳子昂、王維、岑參、李商隱、元稹、柳宗元、杜牧、劉禹錫、韓愈、王建、錢起、溫庭筠、皮日休等。他們為荊楚風物吸引,或被荊楚山河陶醉,自然也受到荊楚文化的熏陶,留下了許多永垂詩壇的瑰麗詩篇。

四.茶聖陸羽

(703—804年)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號竟陵子、桑薴翁,東岡子,唐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一生嗜茶,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聞名於世。陸羽多才多藝,除《茶經》外,其他著述亦頗豐,但傳世者不多。

五.袁宏道和公安派

袁宏道(1568-1610年)明文學家。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公安人。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合稱 「公安三袁」。

公安派為晚明文學中的重要流派。主要創始人是「三袁」,即袁宗道1560-1600年)、袁宏道(1568-1610年)、袁中道(1570-1623年)三兄弟,公安人,皆為萬曆朝進士。「公安派」反對復古派用擬古、摹古和八股文等種種清規戒律來束縛作者的個性,具有進步意義。

六.鍾惺和竟陵派

鍾惺(1574-1624年) 明文學家。字伯敬,號退谷,湖廣竟陵(今天門)人。萬曆三十八年(1610)進士。曾任工部主事,萬曆四十四年(1616)與林古度登泰山。後官至福建提學僉事。不久辭官歸鄉,閉戶讀書,晚年入寺院。其為人嚴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謝人事,研讀史書。他與同里譚元春共選《唐詩歸》和《古詩歸》(見《詩歸》),名揚一時,形成「竟陵派」,世稱「鍾譚」。

竟陵派是與 「公安派」同時出現的文學流派,創始人是竟陵(今天門)人鍾惺、譚元春。「竟陵派」的文學見解與「公安派」基本相同,反對摹古,主張抒寫靈性,對當時散文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七. 嘉魚二李

明湖北嘉魚出了一對頗具才名的兄弟,兄李承芳、弟李承箕文學上很有成就。時人稱之為「嘉魚二李」。

李承芳

生卒年均不詳。字茂卿。約明孝宗弘治四年前後在世。弘治三年(1490年)進士。官大理寺評事。承芳撰有東嶠集十五卷,《四庫總目》傳於世。

李承箕

(1452-1505年)字世卿,號大崖居士。弘治三年(1490年)進士。曾往五嶺之南(今廣州一帶)拜新會學者陳獻章為師,後隱居於嘉魚黃公山中讀書。又築台於黃公山西麓,持竿垂釣以自適。著有《大崖集》二十卷行於世。

八.吳偉和江夏派

吳偉(1459-1508)明畫家。字次翁,又字士英、魯夫、號小仙。江夏(今屬湖北武漢)人。自小孤苦,卻酷嗜繪畫,十分出色。後來他到金陵,聲名鵲起,名馳兩京,被明憲宗召入宮廷作畫,另授他錦衣衛鎮撫。孝宗時授錦衣衛百戶及賜「畫狀元」的圖章。精山水,最長於白描人物。時與杜堇、沈周、郭翊齊名。吳偉畫藝成熟後,逐漸擺脫前人的束縛,以「浙派」脫穎而出,成為「江夏派」的開創人。傳其畫法的有蔣嵩、張路、宋臣、蔣貴、宋澄春、王儀等,被稱為「江夏派」。代表作品有:《采芝圖》、《仙蹤侶鶴圖》、《芝仙圖》、《溪山漁艇圖》以及白描《人物圖》、《神仙圖》等。

九.醫聖李時珍

(1518-1593)字東璧,晚號瀕湖老人。蘄州(今蘄春)人。明醫學家。幼習儒,後從醫。曾精研古籍及醫典,並親自上山采葯,收集民間的經驗。有感於歷代本草謬說多,歷27年撰成《本草綱目》52卷,約190萬字。對脈學、經絡也有研究,著有《瀕湖脈學》、《奇經八脈考》流傳於世;而《五臟圖論》、《命門考》等醫著已佚。除醫葯學的成就外,他還是一位很優秀的詩人兼畫家。他一生寫了許多詩,都收在其《艹+過所館詩集》里,並寫過一些詩話。但遺憾的是,這些詩文著作都已佚失,現僅存《吳明卿自河南大參歸里》《題雪湖畫梅》兩首詩。此外,李時珍還是一位畫畫好手。他的《本草綱目》也是一本頗有特色的畫譜,書前附葯物形態圖1227幅。

十.歷史地理學家楊守敬

(1839—1915年)字惺吾、晚年自號鄰蘇老人。宜都市人,是清末民初傑出的歷史地理學家、金石文字學家、目錄版本學家、書法藝術家、藏書家,被譽為「晚清民初學者第一人」。同治元年(1862年)中舉,1874年考取國史館謄錄。1880年至1884年任駐日欽使隨員,歸國後先後任黃岡教諭、兩湖書院教習、勤成(後更為存古)學堂總教長。1909年被舉為禮部顧問官,次年兼聘為湖北通志局纂修。1915年1月9日逝於北京。編纂有《歷代輿地圖》、《水經註疏》等83種著作傳世。

此外,還有:

1.劉表和「荊州學派」

東漢末年,劉表在治理荊州期間(196一208年),在襄陽建立學校,設置學官。竭力網羅天下英才,一時間名士雲集,「荊州學派」橫空出世,聲名遠揚。劉表命宋忠組織儒生撰寫《五經章句後定》,這是古文經學第一次列於官學。由於當時宋忠、司馬徽、潁容、謝該等荊州學派代表人物的學術活動,使古文經學在荊州盛行,並且與黃河流域的鄭(玄)學相抗衡。湖北第一次成為名符其實的全國學術文化聖殿。

2.王圓籙和敦煌學 (1849——1931)湖北麻城人(一說陝西省漢中人)。本名圓籙,一作元錄,又作圓祿。家貧,為衣食計,逃生四方。清光緒初,入肅州巡防營為兵勇。奉道教、後離軍、受戒為道士,道號法真,遠游新疆。約光2.王圓籙和敦煌學

(1849——1931)湖北麻城人(一說陝西省漢中人)。本名圓籙,一作元錄,又作圓祿。家貧,為衣食計,逃生四方。清光緒初,入肅州巡防營為兵勇。奉道教、後離軍、受戒為道士,道號法真,遠游新疆。約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至敦煌莫高窟。當時,莫高窟一帶有三座寺廟,即上、中、下寺。上、中兩寺為藏傳佛教的喇嘛常住,以千佛洞為主體的下寺久已荒廢,無人看管。於是,王圓籙就在下寺住下,逐步整修破損的洞窟,並將一小部分改造成道觀,並在第16號窟中發現了震驚中外的敦煌莫高窟藏經洞。1931年,

王圓籙80歲高齡死去。即葬於莫高窟窟前大泉河東岸,同年七月三日,其弟子就其墓起塔立碑,塔碑上記載了他發現藏經洞的過程。

3.黃岡傑出人才

黃岡人傑地靈,在歷史長河中人才輩出,遍及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宗教各個領域。出生在這里的著名學者、科學家、作家數不甚數。有創造「新唯識論」的哲學家熊十力、「現代大儒」徐復觀、「中國冰川之父」李四光、著名詩人、教授、民主鬥士聞一多、文藝理論家胡風、國學大師黃侃、歷史文獻與方誌學家王葆心、貫通中西印的學術大師湯用彤等。

更耐人尋味的是,透過喧囂與紛紜,人們或許會發現一個奇特的文化密碼:中華民族極力推崇的忠義和智慧的化身——關羽和諸葛亮,其祖籍雖說與湖北無涉,但其品行砥礪於湖北,才識升華於荊楚,是湖北造就了「武聖」關公和「智聖」孔明。

關羽(?-220)字雲長,號美髯公。並州河東解州(今山西省運城市)人。曾任蜀漢政權前將軍,爵至漢壽亭侯。建安二十四年冬,退守當陽麥城遇害。謚曰「壯繆侯」。

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號卧龍。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蜀漢丞相,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外交家、發明家、軍事家。建安十二年(207年),劉備三顧襄陽茅廬,諸葛亮提出《隆中對》出山成名。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謚曰忠武侯。

米芾(1051—約1108)字元章,號襄陽漫土、海岳外史。祖籍山西,遷居襄陽,有「米襄陽」之稱。米芾及其長子米友仁的書畫堪稱一絕。父子倆都擅長山水畫和書法。米芾自號襄陽漫士,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著述有《書史》、《畫史》、《硯史》、《海岳名言》等。

評一.「中華詩祖」尹吉甫

生卒年不詳。房陵(今房縣)青峰人,兮氏,名甲(一作伯),字吉甫(一作吉父)。死後葬於青峰山,周宣王的大臣。湖北歷史上第一位政治家、哲學家、軍事家,是《詩經》的主要編纂人和代表性作者。被譽為「中華詩祖」。房縣至今還保存著尹吉甫的墓葬、祠廟、碑刻等遺跡。

二.屈(原)宋(玉)辭賦

屈原(約前340-約前275年)名平,字原,戰國楚丹陽(今秭歸)人。初輔佐懷王,做過左徒、三閭大夫。後被讒去職,頃襄王時被放逐,游泳於沅湘流域。都城郢被秦兵攻破後,投汩羅江自盡。著有《離騷》、《九歌》、《天問》等不巧作品傳世。

宋玉(前290-前223年)又名子淵。戰國時鄢(今宜城)人。生於屈原之後,或曰是屈原弟子。曾事楚頃襄王。好辭賦,為屈原之後辭賦家。相傳所作辭賦甚多,《漢書·卷三十·藝文志第十》錄有賦16篇,今多亡佚。流傳作品有《九辨》、《風賦》、《高唐賦》、《登徒子好色賦》等。

三.山水田園詩人孟浩然

(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陽人。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主要作家之一。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曾隱居鹿門山。詩與王維齊名,號王孟。其詩每無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復出人意表,清閑淺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風來松下之音。有《孟浩然集》。

據不完全統計,唐代詩人出自荊楚地區的詩篇達兩千多首。唐代詩人中荊楚籍或寓居荊楚、游歷荊楚的有著名的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張說、陳子昂、王維、岑參、李商隱、元稹、柳宗元、杜牧、劉禹錫、韓愈、王建、錢起、溫庭筠、皮日休等。他們為荊楚風物吸引,或被荊楚山河陶醉,自然也受到荊楚文化的熏陶,留下了許多永垂詩壇的瑰麗詩篇。

四.茶聖陸羽

(703—804年)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號竟陵子、桑薴翁,東岡子,唐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一生嗜茶,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聞名於世。陸羽多才多藝,除《茶經》外,其他著述亦頗豐,但傳世者不多。

五.袁宏道和公安派

袁宏道(1568-1610年)明文學家。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公安人。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合稱 「公安三袁」。

公安派為晚明文學中的重要流派。主要創始人是「三袁」,即袁宗道1560-1600年)、袁宏道(1568-1610年)、袁中道(1570-1623年)三兄弟,公安人,皆為萬曆朝進士。「公安派」反對復古派用擬古、摹古和八股文等種種清規戒律來束縛作者的個性,具有進步意義。

六.鍾惺和竟陵派

鍾惺(1574-1624年) 明文學家。字伯敬,號退谷,湖廣竟陵(今天門)人。萬曆三十八年(1610)進士。曾任工部主事,萬曆四十四年(1616)與林古度登泰山。後官至福建提學僉事。不久辭官歸鄉,閉戶讀書,晚年入寺院。其為人嚴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謝人事,研讀史書。他與同里譚元春共選《唐詩歸》和《古詩歸》(見《詩歸》),名揚一時,形成「竟陵派」,世稱「鍾譚」。

竟陵派是與 「公安派」同時出現的文學流派,創始人是竟陵(今天門)人鍾惺、譚元春。「竟陵派」的文學見解與「公安派」基本相同,反對摹古,主張抒寫靈性,對當時散文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七. 嘉魚二李

明湖北嘉魚出了一對頗具才名的兄弟,兄李承芳、弟李承箕文學上很有成就。時人稱之為「嘉魚二李」。

李承芳

生卒年均不詳。字茂卿。約明孝宗弘治四年前後在世。弘治三年(1490年)進士。官大理寺評事。承芳撰有東嶠集十五卷,《四庫總目》傳於世。

李承箕

(1452-1505年)字世卿,號大崖居士。弘治三年(1490年)進士。曾往五嶺之南(今廣州一帶)拜新會學者陳獻章為師,後隱居於嘉魚黃公山中讀書。又築台於黃公山西麓,持竿垂釣以自適。著有《大崖集》二十卷行於世。

八.吳偉和江夏派

吳偉(1459-1508)明畫家。字次翁,又字士英、魯夫、號小仙。江夏(今屬湖北武漢)人。自小孤苦,卻酷嗜繪畫,十分出色。後來他到金陵,聲名鵲起,名馳兩京,被明憲宗召入宮廷作畫,另授他錦衣衛鎮撫。孝宗時授錦衣衛百戶及賜「畫狀元」的圖章。精山水,最長於白描人物。時與杜堇、沈周、郭翊齊名。吳偉畫藝成熟後,逐漸擺脫前人的束縛,以「浙派」脫穎而出,成為「江夏派」的開創人。傳其畫法的有蔣嵩、張路、宋臣、蔣貴、宋澄春、王儀等,被稱為「江夏派」。代表作品有:《采芝圖》、《仙蹤侶鶴圖》、《芝仙圖》、《溪山漁艇圖》以及白描《人物圖》、《神仙圖》等。

九.醫聖李時珍

(1518-1593)字東璧,晚號瀕湖老人。蘄州(今蘄春)人。明醫學家。幼習儒,後從醫。曾精研古籍及醫典,並親自上山采葯,收集民間的經驗。有感於歷代本草謬說多,歷27年撰成《本草綱目》52卷,約190萬字。對脈學、經絡也有研究,著有《瀕湖脈學》、《奇經八脈考》流傳於世;而《五臟圖論》、《命門考》等醫著已佚。除醫葯學的成就外,他還是一位很優秀的詩人兼畫家。他一生寫了許多詩,都收在其《艹+過所館詩集》里,並寫過一些詩話。但遺憾的是,這些詩文著作都已佚失,現僅存《吳明卿自河南大參歸里》《題雪湖畫梅》兩首詩。此外,李時珍還是一位畫畫好手。他的《本草綱目》也是一本頗有特色的畫譜,書前附葯物形態圖1227幅。

十.歷史地理學家楊守敬

(1839—1915年)字惺吾、晚年自號鄰蘇老人。宜都市人,是清末民初傑出的歷史地理學家、金石文字學家、目錄版本學家、書法藝術家、藏書家,被譽為「晚清民初學者第一人」。同治元年(1862年)中舉,1874年考取國史館謄錄。1880年至1884年任駐日欽使隨員,歸國後先後任黃岡教諭、兩湖書院教習、勤成(後更為存古)學堂總教長。1909年被舉為禮部顧問官,次年兼聘為湖北通志局纂修。1915年1月9日逝於北京。編纂有《歷代輿地圖》、《水經註疏》等83種著作傳世。

此外,還有:

1.劉表和「荊州學派」

東漢末年,劉表在治理荊州期間(196一208年),在襄陽建立學校,設置學官。竭力網羅天下英才,一時間名士雲集,「荊州學派」橫空出世,聲名遠揚。劉表命宋忠組織儒生撰寫《五經章句後定》,這是古文經學第一次列於官學。由於當時宋忠、司馬徽、潁容、謝該等荊州學派代表人物的學術活動,使古文經學在荊州盛行,並且與黃河流域的鄭(玄)學相抗衡。湖北第一次成為名符其實的全國學術文化聖殿。

2.王圓籙和敦煌學

(1849——1931)湖北麻城人(一說陝西省漢中人)。本名圓籙,一作元錄,又作圓祿。家貧,為衣食計,逃生四方。清光緒初,入肅州巡防營為兵勇。奉道教、後離軍、受戒為道士,道號法真,遠游新疆。約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至敦煌莫高窟。當時,莫高窟一帶有三座寺廟,即上、中、下寺。上、中兩寺為藏傳佛教的喇嘛常住,以千佛洞為主體的下寺久已荒廢,無人看管。於是,王圓籙就在下寺住下,逐步整修破損的洞窟,並將一小部分改造成道觀,並在第16號窟中發現了震驚中外的敦煌莫高窟藏經洞。1931年,

王圓籙80歲高齡死去。即葬於莫高窟窟前大泉河東岸,同年七月三日,其弟子就其墓起塔立碑,塔碑上記載了他發現藏經洞的過程。

3.黃岡傑出人才

黃岡人傑地靈,在歷史長河中人才輩出,遍及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宗教各個領域。出生在這里的著名學者、科學家、作家數不甚數。有創造「新唯識論」的哲學家熊十力、「現代大儒」徐復觀、「中國冰川之父」李四光、著名詩人、教授、民主鬥士聞一多、文藝理論家胡風、國學大師黃侃、歷史文獻與方誌學家王葆心、貫通中西印的學術大師湯用彤等。

1、著名愛國詩人屈原

2、伍子胥

3、三國著名謀士龐統、馬良

4、三國名將文聘

5、茶聖陸羽

6、唐代詩人孟浩然

6. 湖北出了哪些歷史名人越全越好

:::古代:::

屈原(約公元前~約前278),名平,字原,又字靈均。戰國末期楚國歸鄉樂平里(今秭歸縣屈原鄉屈原村)人,楚國詩人、政治家。

李時珍,字東璧,號瀕湖,明朝蘄州(即今湖北蘄春縣蘄州鎮)人。生於公元一五一八年(好明正德十三年),卒於公元一五九三年(即明萬曆二十一年)。

畢升(?-1051),湖北省英山縣草盤地人。北宋著名發明家。宋仁宗慶歷年間(1041-1048)發明活字排版印刷術(沈括《夢溪筆談》載:慶歷中,有布衣畢升又為活版)在當時印刷界反響很大。

張居正(1525—1582)明政治家。湖廣江陵(今屬湖北)人,字叔大,號太岳。嘉靖進士,任庶吉士、翰林院編修。

王昭君名嬙,西漢南郡(今興山縣)寶坪村人。

龐統(179—214)三國時劉備謀士。字士元,襄陽(今屬湖北)人,初與諸葛亮齊名,號鳳雛。

陸羽(733-804年),唐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字鴻漸,季疵,一名疾,號竟陵子,桑薴翁,東岡子。陸羽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而聞名於世,因被後人稱為茶聖。

伍子胥(公元前?—前484年),名員。襄樊谷城冷集沈灣(原光化富鄉村,1949年劃歸谷城)人。

孟浩然(公元689—740年),名浩,字浩然。襄陽人,人稱孟襄陽。

米芾(公元1051—1107年),初名黻,字元章,號襄陽漫士、海岳外史等。祖居太原,遷襄陽,後定居潤州(今鎮江)。

皮日休(約公元834—883年),襄陽人,字逸少,後改襲美。自號鹿門子

馬謖(190—228)三國蜀國人士。襄陽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

「公安派」領袖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湖北公安人

在明代後期,文壇沉寂之際,突兀誕生了一個新的文學派別,給文壇帶來了生機,這就是中國文學史上有名的「公安」派。這個文學派以提倡「性靈」著稱,其領袖是出生於今荊州市公安縣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史稱「公安三袁」。他們都是明代著名的文學家,繼唐宋古文運動之後,又樹起了一面文學革新運動的旗幟

陳友諒(1320~1363)元末大漢政權的建立者。湖北沔陽人,家世業漁。

明代「竟陵派」文學創始人鍾惺、譚元春

:::近、現代:::

?:::軍事、政治:::

李先念同志1909年出生於湖北省黃安(今紅安)。1926年參加農民運動。1927年參加黃麻起義,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任區委書記、縣委書記,蘇維埃政府主席。

董必武,原名賢琮,又名用威,字潔畲,號壁武,從事革命活動後改為必武。1886年3月5日,他出生於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城一個清貧的知識分子家庭。

劉華清(1916~)湖北大悟人,1929年10月入團,1935年10月轉黨,1929年10月參加工作,1930年12月入伍,蘇聯海軍指揮學院海軍指揮專業畢業,上將軍銜。

徐海東(1900一1970)名元清,湖北省大悟縣新城徐家窯人,出身於窯工之家。9歲,入鄉塾讀書,13歲因反抗富家子弟欺凌,遭塾師斥責,憤然退學,進窯場學藝,跟隨父兄,以窯工為職業。

項英(1898—1941)原名德隆,湖北武昌人。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早期重要領導人之一。

惲代英(1895~1931)1895年出生於湖北省武漢市,祖籍江蘇武進縣人,中國共產黨政治活動家、教育家,中國早期青年運動的領導人之一。早期革命家

施洋(1889~1923年),原名吉超,號萬里,字伯高。竹山縣麻家渡鎮雙桂村人。早期革命家

王樹聲,原名王宏信。湖北省麻城市人。軍事家。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區、縣農民協會組織部長。一九二七年參與領導黃麻起義

許世友(1905-1985)原籍湖北麻城人。上將。一九二六年在國民革命軍第一師任連長,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一九二七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黃麻起義。

聶鳳智(1914~1992)湖北大悟人(出生地原屬黃安,今黃岡市紅安縣)。上將。

陳錫聯(1915-1999),原名錫廉,字廉甫,1915年1月出生於湖北省黃安(今紅安)高橋區陡山彭家村,軍事家、上將。陳錫聯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和功勛卓著的一代戰將。

郭天民,原名郭基逵,1905年出生於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城關區郭受九村。軍事家、上將。郭天民是久經考驗的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戰功卓著的高級將領和軍事教育家。是紅安籍開國將領中唯一上過黃埔軍校的將軍。

國防部長上將——秦基偉

秦基偉同志1914年11月出生於湖北黃安(今紅安)七里區秦羅庄。

王建安(1907-1980).原名見安,1907年11月8日出生於湖北黃安縣(今紅安)桃花沙河村。軍事家、上將。

韓先楚(1913-1986)湖北黃安縣人。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和功勛卓著的一代戰將。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軍首任軍長。

周純全(1905-1985),1905年10月6日出生於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八里區雷家田,曾在八里灣小學堂當校工,後到武漢參加並組織「二七後援會」和漢口惠工織布廠工人的罷工斗爭。周純全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我軍傑出的高級將領。軍事家、上將。

????郭錫章(1933--)花橋鎮劉常村西湖口垸人。司令員。

黎元洪(1864—1928)字宋卿。黎家河(今大悟縣彭店鄉)人。民國總統。

陳潭秋(1986-1943),名澄,字雲先,號潭秋,黃岡縣(含黃州區)陳策樓人。無產階級革命家。

錢瑛(1903—1973),祖籍湖北咸寧,出生於湖北潛江周家磯。女革命家、國家監察部部長

李書城(1882—1965),潛江縣袁橋村人。同盟會元老、新中國第一任農業部長

李漢俊(1890—1927),湖北潛江人。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代表。

向忠發(1880—1931)又名仲發。湖北漢川人。早期革命家家

謝富治(1909-1972),黃安(今紅安)縣豐崗謝家??人。上將

吳儀,女,漢族,1938年11月生,湖北武漢人。國務院副總理兼衛生部長

7. 湖北歷史名人有哪些呀

古代
屈原(約公元前339~約前278),名平,字原,又字靈均。戰國末期楚國歸鄉樂平里(今秭歸縣屈原鄉屈原村)人,楚國詩人、政治家。
李時珍,字東璧,號瀕湖,明朝蘄州(即今湖北蘄春縣蘄州鎮)人。生於公元一五一八年(好明正德十三年),卒於公元一五九三年(即明萬曆二十一年)。
畢升(?-1051),湖北省英山縣草盤地人。北宋著名發明家。宋仁宗慶歷年間(1041-1048)發明活字排版印刷術(沈括《夢溪筆談》載:慶歷中,有布衣畢升又為活版)在當時印刷界反響很大。
張居正(1525—1582)明政治家。湖廣江陵(今屬湖北)人,字叔大,號太岳。嘉靖進士,任庶吉士、翰林院編修。
王昭君名嬙,西漢南郡(今興山縣)寶坪村人。
龐統(179—214)三國時劉備謀士。字士元,襄陽(今屬湖北)人,初與諸葛亮齊名,號鳳雛。
陸羽(733-804年),唐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字鴻漸,季疵,一名疾,號竟陵子,桑薴翁,東岡子。陸羽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而聞名於世,因被後人稱為茶聖。
伍子胥(公元前?—前484年),名員。襄樊谷城冷集沈灣(原光化富鄉村,1949年劃歸谷城)人。
孟浩然(公元689—740年),名浩,字浩然。襄陽人,人稱孟襄陽。
米芾(公元1051—1107年),初名黻,字元章,號襄陽漫士、海岳外史等。祖居太原,遷襄陽,後定居潤州(今鎮江)。
皮日休(約公元834—883年),襄陽人,字逸少,後改襲美。自號鹿門子。
馬謖(190—228)三國蜀國人士。襄陽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
「公安派」領袖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湖北公安人
在明代後期,文壇沉寂之際,突兀誕生了一個新的文學派別,給文壇帶來了生機,這就是中國文學史上有名的「公安」派。這個文學派以提倡「性靈」著稱,其領袖是出生於今荊州市公安縣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史稱「公安三袁」。他們都是明代著名的文學家,繼唐宋古文運動之後,又樹起了一面文學革新運動的旗幟。
陳友諒(1320~1363)元末大漢政權的建立者。湖北沔陽人,家世業漁。
明代「竟陵派」文學創始人鍾惺、譚元春
近、現代
李先念同志1909年出生於湖北省黃安(今紅安)。1926年參加農民運動。1927年參加黃麻起義,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任區委書記、縣委書記,蘇維埃政府主席。
董必武,原名賢琮,又名用威,字潔畲,號壁武,從事革命活動後改為必武。1886年3月5日,他出生於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城一個清貧的知識分子家庭。
劉華清(1916~)湖北大悟人,1929年10月入團,1935年10月轉黨,1929年10月參加工作,1930年12月入伍,蘇聯海軍指揮學院海軍指揮專業畢業,上將軍銜。
徐海東(1900一1970)名元清,湖北省大悟縣新城徐家窯人,出身於窯工之家。9歲,入鄉塾讀書,13歲因反抗富家子弟欺凌,遭塾師斥責,憤然退學,進窯場學藝,跟隨父兄,以窯工為職業。
項英(1898—1941)原名德隆,湖北武昌人。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早期重要領導人之一。
惲代英(1895~1931)1895年出生於湖北省武漢市,祖籍江蘇武進縣人,中國共產黨政治活動家、教育家,中國早期青年運動的領導人之一。早期革命家。
施洋(1889~1923年),原名吉超,號萬里,字伯高。竹山縣麻家渡鎮雙桂村人。早期革命家
王樹聲,原名王宏信。湖北省麻城市人。軍事家。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區、縣農民協會組織部長。一九二七年參與領導黃麻起義。
許世友(1905-1985)原籍湖北麻城人。上將。一九二六年在國民革命軍第一師任連長,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一九二七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黃麻起義。
聶鳳智(1914~1992)湖北大悟人(出生地原屬黃安,今黃岡市紅安縣)。上將。
陳錫聯(1915-1999),原名錫廉,字廉甫,1915年1月出生於湖北省黃安(今紅安)高橋區陡山彭家村,軍事家、上將。陳錫聯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和功勛卓著的一代戰將。
郭天民,原名郭基逵,1905年出生於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城關區郭受九村。軍事家、上將。郭天民是久經考驗的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戰功卓著的高級將領和軍事教育家。是紅安籍開國將領中唯一上過黃埔軍校的將軍。
國防部長上將——秦基偉同志1914年11月出生於湖北黃安(今紅安)七里區秦羅庄。
王建安(1907-1980).原名見安,1907年11月8日出生於湖北黃安縣(今紅安)桃花沙河村。軍事家、上將。
韓先楚(1913-1986)湖北黃安縣人。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和功勛卓著的一代戰將。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軍首任軍長。
周純全(1905-1985),1905年10月6日出生於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八里區雷家田,曾在八里灣小學堂當校工,後到武漢參加並組織「二七後援會」和漢口惠工織布廠工人的罷工斗爭。周純全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我軍傑出的高級將領。軍事家、上將。
郭錫章(1933--)花橋鎮劉常村西湖口垸人。司令員。
黎元洪(1864—1928)字宋卿。黎家河(今大悟縣彭店鄉)人。民國總統。
陳潭秋(1986-1943),名澄,字雲先,號潭秋,黃岡縣(含黃州區)陳策樓人。無產階級革命家。
錢瑛(1903—1973),祖籍湖北咸寧,出生於湖北潛江周家磯。女革命家、國家監察部部長。
李書城(1882—1965),潛江縣袁橋村人。同盟會元老、新中國第一任農業部長。
李漢俊(1890—1927),湖北潛江人。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代表。
向忠發(1880—1931)又名仲發。湖北漢川人。早期革命家家。
謝富治(1909-1972),黃安(今紅安)縣豐崗謝家人。

吳儀,女,漢族,1938年11月生,湖北武漢人。國務院副總理兼衛生部長

8. 請問湖北麻城有哪些名人

:::古代:::

屈原(約公元前339~約前278),名平,字原,又字靈均。戰國末期楚國歸鄉樂平里(今秭歸縣屈原鄉屈原村)人,楚國詩人、政治家。

李時珍,字東璧,號瀕湖,明朝蘄州(即今湖北蘄春縣蘄州鎮)人。生於公元一五一八年(好明正德十三年),卒於公元一五九三年(即明萬曆二十一年)。

畢升(?-1051),湖北省英山縣草盤地人。北宋著名發明家。宋仁宗慶歷年間(1041-1048)發明活字排版印刷術(沈括《夢溪筆談》載:慶歷中,有布衣畢升又為活版)在當時印刷界反響很大。

張居正(1525—1582)明政治家。湖廣江陵(今屬湖北)人,字叔大,號太岳。嘉靖進士,任庶吉士、翰林院編修。

王昭君名嬙,西漢南郡(今興山縣)寶坪村人。

龐統(179—214)三國時劉備謀士。字士元,襄陽(今屬湖北)人,初與諸葛亮齊名,號鳳雛。

陸羽(733-804年),唐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字鴻漸,季疵,一名疾,號竟陵子,桑薴翁,東岡子。陸羽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而聞名於世,因被後人稱為茶聖。

伍子胥(公元前?—前484年),名員。襄樊谷城冷集沈灣(原光化富鄉村,1949年劃歸谷城)人。

孟浩然(公元689—740年),名浩,字浩然。襄陽人,人稱孟襄陽。

米芾(公元1051—1107年),初名黻,字元章,號襄陽漫士、海岳外史等。祖居太原,遷襄陽,後定居潤州(今鎮江)。

皮日休(約公元834—883年),襄陽人,字逸少,後改襲美。自號鹿門子

馬謖(190—228)三國蜀國人士。襄陽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

「公安派」領袖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湖北公安人

在明代後期,文壇沉寂之際,突兀誕生了一個新的文學派別,給文壇帶來了生機,這就是中國文學史上有名的「公安」派。這個文學派以提倡「性靈」著稱,其領袖是出生於今荊州市公安縣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史稱「公安三袁」。他們都是明代著名的文學家,繼唐宋古文運動之後,又樹起了一面文學革新運動的旗幟

陳友諒(1320~1363)元末大漢政權的建立者。湖北沔陽人,家世業漁。

明代「竟陵派」文學創始人鍾惺、譚元春

:::近、現代:::

?:::軍事、政治:::

李先念同志1909年出生於湖北省黃安(今紅安)。1926年參加農民運動。1927年參加黃麻起義,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任區委書記、縣委書記,蘇維埃政府主席。

董必武,原名賢琮,又名用威,字潔畲,號壁武,從事革命活動後改為必武。1886年3月5日,他出生於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城一個清貧的知識分子家庭。

劉華清(1916~)湖北大悟人,1929年10月入團,1935年10月轉黨,1929年10月參加工作,1930年12月入伍,蘇聯海軍指揮學院海軍指揮專業畢業,上將軍銜。

徐海東(1900一1970)名元清,湖北省大悟縣新城徐家窯人,出身於窯工之家。9歲,入鄉塾讀書,13歲因反抗富家子弟欺凌,遭塾師斥責,憤然退學,進窯場學藝,跟隨父兄,以窯工為職業。

項英(1898—1941)原名德隆,湖北武昌人。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早期重要領導人之一。

惲代英(1895~1931)1895年出生於湖北省武漢市,祖籍江蘇武進縣人,中國共產黨政治活動家、教育家,中國早期青年運動的領導人之一。早期革命家

施洋(1889~1923年),原名吉超,號萬里,字伯高。竹山縣麻家渡鎮雙桂村人。早期革命家

王樹聲,原名王宏信。湖北省麻城市人。軍事家。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區、縣農民協會組織部長。一九二七年參與領導黃麻起義

許世友(1905-1985)原籍湖北麻城人。上將。一九二六年在國民革命軍第一師任連長,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一九二七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黃麻起義。

聶鳳智(1914~1992)湖北大悟人(出生地原屬黃安,今黃岡市紅安縣)。上將。

陳錫聯(1915-1999),原名錫廉,字廉甫,1915年1月出生於湖北省黃安(今紅安)高橋區陡山彭家村,軍事家、上將。陳錫聯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和功勛卓著的一代戰將。

郭天民,原名郭基逵,1905年出生於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城關區郭受九村。軍事家、上將。郭天民是久經考驗的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戰功卓著的高級將領和軍事教育家。是紅安籍開國將領中唯一上過黃埔軍校的將軍。

國防部長上將——秦基偉

秦基偉同志1914年11月出生於湖北黃安(今紅安)七里區秦羅庄。

王建安(1907-1980).原名見安,1907年11月8日出生於湖北黃安縣(今紅安)桃花沙河村。軍事家、上將。

韓先楚(1913-1986)湖北黃安縣人。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和功勛卓著的一代戰將。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軍首任軍長。

周純全(1905-1985),1905年10月6日出生於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八里區雷家田,曾在八里灣小學堂當校工,後到武漢參加並組織「二七後援會」和漢口惠工織布廠工人的罷工斗爭。周純全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我軍傑出的高級將領。軍事家、上將。

????郭錫章(1933--)花橋鎮劉常村西湖口垸人。司令員。

黎元洪(1864—1928)字宋卿。黎家河(今大悟縣彭店鄉)人。民國總統。

陳潭秋(1986-1943),名澄,字雲先,號潭秋,黃岡縣(含黃州區)陳策樓人。無產階級革命家。

錢瑛(1903—1973),祖籍湖北咸寧,出生於湖北潛江周家磯。女革命家、國家監察部部長

李書城(1882—1965),潛江縣袁橋村人。同盟會元老、新中國第一任農業部長

李漢俊(1890—1927),湖北潛江人。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代表。

向忠發(1880—1931)又名仲發。湖北漢川人。早期革命家家

謝富治(1909-1972),黃安(今紅安)縣豐崗謝家??人。上將

吳儀,女,漢族,1938年11月生,湖北武漢人。國務院副總理兼衛生部長

9. 湖北歷史的風雲人物

屈原(約公元前339~約前278),名平,字原,又字靈均。戰國末期楚國歸鄉樂平里(今秭歸縣屈原鄉屈原村)人,楚國詩人、政治家。

李時珍,字東璧,號瀕湖,明朝蘄州(即今湖北蘄春縣蘄州鎮)人。生於公元一五一八年(好明正德十三年),卒於公元一五九三年(即明萬曆二十一年)。

畢升(?-1051),湖北省英山縣草盤地人。北宋著名發明家。宋仁宗慶歷年間(1041-1048)發明活字排版印刷術(沈括《夢溪筆談》載:慶歷中,有布衣畢升又為活版)在當時印刷界反響很大。

張居正(1525—1582)明政治家。湖廣江陵(今屬湖北)人,字叔大,號太岳。嘉靖進士,任庶吉士、翰林院編修。

王昭君名嬙,西漢南郡(今興山縣)寶坪村人。

龐統(179—214)三國時劉備謀士。字士元,襄陽(今屬湖北)人,初與諸葛亮齊名,號鳳雛。

陸羽(733-804年),唐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字鴻漸,季疵,一名疾,號竟陵子,桑薴翁,東岡子。陸羽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而聞名於世,因被後人稱為茶聖。

伍子胥(公元前?—前484年),名員。襄樊谷城冷集沈灣(原光化富鄉村,1949年劃歸谷城)人。

孟浩然(公元689—740年),名浩,字浩然。襄陽人,人稱孟襄陽。

米芾(公元1051—1107年),初名黻,字元章,號襄陽漫士、海岳外史等。祖居太原,遷襄陽,後定居潤州(今鎮江)。

皮日休(約公元834—883年),襄陽人,字逸少,後改襲美。自號鹿門子

馬謖(190—228)三國蜀國人士。襄陽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

「公安派」領袖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湖北公安人

在明代後期,文壇沉寂之際,突兀誕生了一個新的文學派別,給文壇帶來了生機,這就是中國文學史上有名的「公安」派。這個文學派以提倡「性靈」著稱,其領袖是出生於今荊州市公安縣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史稱「公安三袁」。他們都是明代著名的文學家,繼唐宋古文運動之後,又樹起了一面文學革新運動的旗幟

陳友諒(1320~1363)元末大漢政權的建立者。湖北沔陽人,家世業漁。

明代「竟陵派」文學創始人鍾惺、譚元春。

李先念,1909年出生於湖北省黃安(今紅安)。1926年參加農民運動。1927年參加黃麻起義,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任區委書記、縣委書記,蘇維埃政府主席。

董必武,原名賢琮,又名用威,字潔畲,號壁武,從事革命活動後改為必武。1886年3月5日,他出生於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城一個清貧的知識分子家庭。

劉華清(1916~)湖北大悟人,1929年10月入團,1935年10月轉黨,1929年10月參加工作,1930年12月入伍,蘇聯海軍指揮學院海軍指揮專業畢業,上將軍銜。

徐海東(1900一1970)名元清,湖北省大悟縣新城徐家窯人,出身於窯工之家。9歲,入鄉塾讀書,13歲因反抗富家子弟欺凌,遭塾師斥責,憤然退學,進窯場學藝,跟隨父兄,以窯工為職業。

項英(1898—1941)原名德隆,湖北武昌人。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早期重要領導人之一。

惲代英(1895~1931)1895年出生於湖北省武漢市,祖籍江蘇武進縣人,中國共產黨政治活動家、教育家,中國早期青年運動的領導人之一。早期革命家

施洋(1889~1923年),原名吉超,號萬里,字伯高。竹山縣麻家渡鎮雙桂村人。早期革命家

王樹聲,原名王宏信。湖北省麻城市人。軍事家。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區、縣農民協會組織部長。一九二七年參與領導黃麻起義

許世友(1905-1985)原籍湖北麻城人。上將。一九二六年在國民革命軍第一師任連長,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一九二七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黃麻起義。

聶鳳智(1914~1992)湖北大悟人(出生地原屬黃安,今黃岡市紅安縣)。上將。

陳錫聯(1915-1999),原名錫廉,字廉甫,1915年1月出生於湖北省黃安(今紅安)高橋區陡山彭家村,軍事家、上將。陳錫聯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和功勛卓著的一代戰將。

郭天民,原名郭基逵,1905年出生於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城關區郭受九村。軍事家、上將。郭天民是久經考驗的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戰功卓著的高級將領和軍事教育家。是紅安籍開國將領中唯一上過黃埔軍校的將軍。

國防部長上將——秦基偉,1914年11月出生於湖北黃安(今紅安)七里區秦羅庄。

王建安(1907-1980).原名見安,1907年11月8日出生於湖北黃安縣(今紅安)桃花沙河村。軍事家、上將。

韓先楚(1913-1986)湖北黃安縣人。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和功勛卓著的一代戰將。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軍首任軍長。

周純全(1905-1985),1905年10月6日出生於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八里區雷家田,曾在八里灣小學堂當校工,後到武漢參加並組織「二七後援會」和漢口惠工織布廠工人的罷工斗爭。周純全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我軍傑出的高級將領。軍事家、上將。

郭錫章(1933--)花橋鎮劉常村西湖口垸人。司令員。

黎元洪(1864—1928)字宋卿。黎家河(今大悟縣彭店鄉)人。民國總統。

陳潭秋(1986-1943),名澄,字雲先,號潭秋,黃岡縣(含黃州區)陳策樓人。無產階級革命家。

錢瑛(1903—1973),祖籍湖北咸寧,出生於湖北潛江周家磯。女革命家、國家監察部部長

李書城(1882—1965),潛江縣袁橋村人。同盟會元老、新中國第一任農業部長

李漢俊(1890—1927),湖北潛江人。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代表。

向忠發(1880—1931)又名仲發。湖北漢川人。早期革命家家

謝富治(1909-1972),黃安(今紅安)縣豐崗謝家村人。上將。

吳儀,女,漢族,1938年11月生,湖北武漢人。國務院副總理兼衛生部長。

10. 湖北麻城有哪些名人

附:復麻城籍將軍名錄

大將制 王樹聲

上將 王宏坤 許世友 陳再道

中將 王必成 李成芳 張才千 周希漢 鮑先志 鄭維山

少將 丁先國 王政柱 鄧 岳 馮仁恩 朱火華 朱玉學

江鴻海 李慶柳 肖永正 佘積德 張漢丞 張培榮

周純麟 趙炳倫 祝世鳳 袁 彬 高志榮 徐其孝

喻新華

閱讀全文

與麻城歷史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