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霸王別姬》歷史故事簡介是什麼
霸王別姬歷史故事簡介
秦末農民起義軍中的一支主力項羽軍在鉅鹿一戰中,摧毀秦軍三十多萬,導致秦王朝的最終滅亡。項羽年輕勇猛,力大無窮,本領出眾,手持丈八槍,座下烏騅馬,出生人死,所向披靡。滅秦後,他仗持自己功高位尊,實力最強,自立為西楚霸王。他把秦統一了的中國又重新分封了十八路諸侯,他沒有按戰功大小、軍事實力分封,而是按自己的意願好惡而封,引起各路諸侯的不滿。其中最具實力的是劉邦,被封為漢王,統管巴、蜀、漢中一帶。這是秦王朝放逐囚犯的地方,漢軍將士多是山東人,誰也不願遠離家鄉到此邊遠的貧瘠荒蠻之地,兵將常有逃跑。
劉邦十分惱恨項羽,但他是個極有心術的人,聽從謀士計策,養精蓄銳,乘霸王發兵攻打齊國的機會,出兵攻佔關中,奪子霸王的土地,乘勝大舉東進。楚霸王大怒不已,憑著驍勇善的軍事優勢,回兵大敗劉邦,他們之間的戰爭打了整整五年。連續征戰,士兵們疲勞厭斗,糧草不濟,老百姓也無心耕耘,難過日子。項、劉二人終於被迫休戰講和,雙方劃定以咸陽的鴻溝為界限,東屬楚地,西屬漢地,各守疆界,彼此不再侵犯。項羽劉邦交換了文書,劉又要求項羽放回在戰爭中被楚軍俘虜的父親和妻子呂氏。項羽為人慷慨,立即放了這兩個重要的人質,劉邦感激不盡。
第二年,劉邦突然背信棄義,利用項羽撤兵的機會,全力追擊殲滅楚軍。楚霸王勃然大怒,痛罵劉邦這個背信棄義的小人,迅速集結三十萬人馬,回擊劉邦的漢軍。他憑著手中一支丈八長槍和無比的勇猛,所向無敵,直殺得漢軍漢將抱頭鼠竄,迅速敗退領地成皋,關上城門,叫戰不出。
劉邦是個善於用智謀的人,手下又有一批足智多謀的軍師和將軍,他們決心聯合齊王韓信、魏相國彭越等各路實力強大的諸侯一起合圍項羽。劉邦還許下諾言:只要打敗項羽,他將把臨淄和大梁的土地劃歸韓信和彭越。各路諸侯得到許諾,更加擁戴劉邦,幾支人馬匯合一處,兵多糧足,聲勢浩大,一場圍剿西楚霸王的戰爭就要開始。
劉邦首先拜帥的是足智多謀、能征慣戰的韓信。他們第一個軍事行動,就是用謀士張良的計策,乘楚軍圍攻固陵之時,悄悄派出五千精兵繞到楚軍屯糧草的營地,放火燒毀楚軍的糧庫,埋下霸王項羽日後作戰無有糧草供應的禍根。
項羽神勇無雙,手下部將個個驍勇善戰。如何設計將項羽調出自己的營帳陣地,誤人一個有進無退的絕路,合圍起來,全部殲滅呢?元帥韓信親自帶領謀士四處察看地形。終於選中在安徽九里山中,調兵遣將設下十面埋伏,同時又派出能言善辯的謀士李左車詐降,取得項羽的信任,引誘他進入十面埋伏的圈套。
霸王項羽擁有幾十萬人馬,但兵力遠不能與合圍的劉邦大軍相比,他決心深溝高壘,守住城池,不與劉邦的龐大軍隊正面作戰硬拚死殺。何況江東是項羽起兵的地方,人心歸向霸王,只要耐心堅守陣地決不貿然出擊,一兩個月後,漢軍糧草接濟不上,必會不戰自退。然而項羽最大的遺憾是身邊沒有聰明能乾的謀土。
這天,項羽的伯父項伯面帶興奮匆匆報告,說是漢軍中有個投降的謀士李左車求見大王,願為大王效力。項羽正愁沒有人為自己出謀劃策,白天而降一個李左車,真是驚喜交加。何況這個李左車的遭遇人所共知:他曾在趙王駕前輔佐國事,不得重用;他投奔韓信,韓信受封齊王後,驕傲自信,凡有策劃皆由自己決斷,對帳下謀臣言不聽,計不從,逃離者十有八九,自然李左車也難逃這種境遇。項羽對李左車很是看重,立即派人將他引進帳中盤問、考察,李左車恭謙謹慎,一副十分真誠的模樣:「大王,我一身無依,四海為家,願投麾下,如能得到大王信任,就是叫我以命相抵,我也願意。」項羽對他言談舉止十分滿意,然而目前兩軍正在交戰,詐降的奸細太多,不可不防啊!項伯一旁直言相探:「兩國交兵,不得不防詐降之人。」
「我不過是個謀士,又不能帶兵上-陣作戰,就是有什麼計策,也只不過是說出來,由大家商議,聽不聽最後還在大王。至於您這邊力量的虛實布置,韓信早有探報,根本不需要我冒殺頭的危險詐降探聽。大王倘若見疑,是臣兩眼不明,誤投其主,實為最大的愚蠢,莫若死在大王面前,以明心跡。」
說罷,李左車便往身邊柱上撞去,被眾人救下。李左車是個學識淵博的智者,霸王又見他赤膽忠心,自然也是想從他嘴裡探聽劉邦大營的虛實,就把他留在身邊任用。
項羽大軍堅守陣地,不予出擊,整座大營靜悄悄的,以逸待勞。這日探子忽然飛馬來報,說韓信大軍兵屯垓下,貼出榜文辱罵大王,細作抄來,獻與大王細看。榜文寫道,人心皆背楚,天意屬炎劉,劍光生烈焰,要斬項王頭。
項羽生性剛烈暴躁,點火就著,豈能容忍別人惡意取笑?!馬上就要點兵去捉拿韓信,周蘭等眾將拚命攔阻:「這是韓信的誘兵之計,不過是寫了這么幾句狗屁不通的詩文,煽動大王怒火,您萬萬不可輕舉妄動。」
項羽轉身故意徵求李左車意見。
李左車道;「韓信本是自大狂妄之徒,故意口出狂言,根本嚇不倒大王。不過,依我看,您要保存自己的實力,也不能老躲著不動,您想韓信他們豈能久等不戰,臼白讓士兵和戰馬消耗糧草,他們見您久守不攻,必會轉移力量去攻打您的領地彭城,如彭城失守,您可就無家可歸了。您若主動領兵出戰,打了勝仗,自然可破劉邦漢軍;若不能勝,您還可以退歸彭城,此乃進可以戰,退可以守的萬全之策。不過,我是初來之人,不敢多話。」
李左車巧舌如簧,力排眾議,左右逢源,處處有理,終於說服了剛愎自用的項羽主動出擊,率領10萬大軍向垓下進發。
項羽重臣虞子期是愛妃虞姬的哥哥,對項羽忠心不二,他察言觀色,早巳看出李左車心術不正,但項羽很難聽取別人的看法,他萬般無奈,只有去找妹妹勸說項羽回心轉意。虞姬跟隨項羽征戰多年,不但美貌聰明,因自幼讀書習劍,很能理解丈夫的稟性,常為丈夫分憂解難,項羽也能聽她勸解。今日聽哥哥所談李左車之事,憂慮萬分,暗暗著急:霸王這種獨斷專行、拒納忠言的狂傲性格,日久必敗於劉邦之手。
很晚,項羽才回到營帳安歇,虞姬見項羽面色陰沉,越發小心伺候,為他脫盔解甲,輕聲細語問他為何氣惱。項羽說:「劉邦這個忘恩負義的小人,會合各路諸侯與我討戰,還四散揭帖毀謗孤王。」
虞姬乘機勸道:「用兵之道,在於知己知彼,若以一時氣憤,草率出兵,恐怕劉邦漢兵勢眾,韓信用兵多詭詐,終非是大王之福啊!」「妃子之言,句句有理,孤若遲遲不敢出兵,豈不被天下諸侯取笑?」
「大丈夫能屈能伸,何懼別人恥笑?再說李左車伶牙利齒,底細並未摸清,需要多加小心為是。」
項羽攻心已定,連虞姬的苦口婆心也覺得煩躁啰嗦:「孤從起事征戰,從未打過敗仗。孤此番出兵,若不滅漢誓不回程。妃子不必多言,明日發兵,妃子隨孤同行!」
虞姬怕惹惱項羽,不再多言,命人擺酒,伺候大王痛飲解憂。
第二天,楚營號角聲鳴,旌旗招展,項羽登台,點齊各路兵馬,准備出戰。忽然天上烏雲翻滾,颳起一陣狂風,將纛旗旗桿咔啦啦攔腰折斷,項羽座下烏騅遍體抖戰,蹦跳咆哮。眾兵預感不祥,大驚失色,項羽愛將周蘭勸道:「旗折馬吼,於軍不利啊!」
虞姬也勸:「今日出兵;望大王聽從勸諫,方能百戰百勝。」
項羽鼻子里哼了一聲,他與劉邦交手七十次征戰,從無敗績,今日,箭上弦,刀出鞘,出發在即,豈有退回之理?!
在此關鍵,李左車又乘勢向霸王報告一個好消息:韓信好大喜功,聚攏來眾多兵將,卻不知拖累也太大了,眼看糧草接濟不上,他已命令一部分軍隊返回駐地,漢王劉邦也領著一部分人馬回了成皋,我們應乘此機會,加速行軍出擊漢軍。項羽聽此消息,進攻的決心更加堅定,立即帶領大軍快速向垓下進發。
項羽大軍駐扎垓下後,心裡也不踏實,派人急速去打探劉邦、韓信的退兵戰況。探子回報說:韓信大營在九里山東邊駐扎,各路軍營相連,兵多糧足,聲勢浩大,並無退兵之意。項羽聽後大驚失色,瞪著一雙失神的圓眼大叫:「哎呀!我軍已陷入重圍!」
項羽急令尋找李左車,早已不見蹤影。李左車誘敵深人埋伏的使命已勝利完成,偷偷溜回漢軍大營復命。
韓信眼見魚兒上鉤,他又安排劉邦與項羽親自對陣,第二天雙方交戰,項羽一見劉邦,格外動怒,破口大罵:「你這個毫無信義的小人,前者固陵之敗,免汝一死,五年之間,未與你交鋒,今日活該你撞到我的槍上,定讓你必死無疑。」
劉邦聞言,毫不動怒,仍用言語刺激項羽;「孤與你鬥智不鬥勇,今日一戰,管教你全軍覆沒。」
兩軍將士互相拼殺,劉邦佯敗,引誘項羽追殺出數里以外,來封一座山口處,項伯恐怕有詐,提醒道:「大王且住,不要中了劉邦誘敵深入之計。」
項羽恍然大悟,勒住烏騅,傳令退兵,大軍忽啦啦轉頭退走。山頭忽然有人高喊項羽的名字,正是奸細李左車:「大王請轉來,漢室當興,楚國當滅,大王已進入牢籠,何不趁此歸順,為臣李左車願為引薦之人。」
項羽又見一個仇人,哇呀呀暴跳如雷,豈能罷休,轉身吶喊:「眾將官,給我追呀!」
剛轉頭的楚軍又忽啦啦的再轉過頭來,不知死活的進入九里山口,鑽進劉邦、韓信布置的十面埋伏,漢軍得手,迅速圍攏楚軍。
項羽憑著掌中槍左沖右突,殺退一批又一批,殺退一層又一層,十萬人馬怎敵得過三十萬人馬精心布置的包圍?萬分危急中楚將軍鍾離昧、周蘭冒死殺進重圍,護住項羽突圍出去,周蘭不幸陣亡。
韓信布下的十面埋伏獲得大勝,可惜項羽逃脫。
大敗而歸的項羽,走進營帳,臉色鐵青,虞姬從沒見過丈夫打敗仗,心中十分難受。但她竭力剋制情緒,安慰大王,從此他們決定堅決守住營地,不再出擊,只待漢軍無糧自會退兵。可是他們決沒有料到,楚軍的糧庫早巳被漢軍燒毀,連糧道都被截斷,三軍沒有糧草,軍心動搖,怨聲載道。
有的說:「大王只會喝酒發火!」
有的說:「大王忠奸不分,只會上當受騙!」
有的硬要拼殺出去,總比呆在這兒等死強,
項羽此刻在帳中,一籌莫展,虞姬忙為大王擺酒解悶散心。幾杯喝下肚,帳外一陣陣西風吹起,樹枝唰唰作響,似有無數冤魂哭泣,項羽嘆道:「此乃天亡我楚,非戰之罪!」
虞姬聽此話,預感不祥,見天色不早,伺候丈夫早早脫衣安歇,她心裡不踏實,提燈出帳巡視。
月色正明,更深人靜,夜風中隱隱約約傳過來一陣極為熟悉的歌聲,歌聲卻是從對面劉邦軍營中傳出來的,唱的都是楚歌。難道霸王的楚地已被劉邦佔領了么?否則漢營中怎麼會有人會唱楚歌,該不是劉邦徵集楚地的楚國人充實了漢軍?真令人憂慮重重。
漢軍中傳唱楚歌;正是韓信動搖項羽楚軍軍心使用的計謀,他使人故意教給漢軍唱楚人家鄉的歌曲,熟悉的鄉音惹起楚軍兒郎思念父母,思念妻兒,思念家鄉,也使他們誤以為劉邦已佔領他們的家鄉。而自己困守垓下,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坐著等死,聽著這些令人牽腸掛肚的鄉音,楚軍三三兩兩地開了小差,後來竟是整批溜走。
今晚,虞姬夜巡,才聽見這些擾亂軍心的楚歌,忙進帳喚醒大王,一同出帳細聽,大王聽到了楚歌,不由驚道:「敵軍中多是楚人,定是劉邦已得楚地,孤無退路,大勢去矣!唉!前者我項羽如何能取勝,因為各路英雄各自為戰,孤家可以消滅一處,再佔一處。如今各路人馬聚集一齊合力來攻我,你我困在垓下,兵少糧盡,萬不能守。孤決心再與那賊子交戰,此番勝敗難定,妃子啊,看此情形,今天就是你我分別之日了。」
虞姬聽此言,早已泣不成聲。
帳外烏騅哀鳴,項羽出帳,愛撫著伴隨自,己出生人死的座騎,烏騅眼睛含淚,靜靜地看著主人。虞姬強做歡顏勸慰丈夫;「垓下之地高崗絕岩,易守難攻,只要我們按兵不動,候得機會,再圖謀也還不遲。」
虞姬又把項羽勸進帳中,喝酒解悶,幾杯酒下肚,項羽慷慨悲歌:
咳!想俺項羽呼!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跟隨項羽多年,從沒見過丈夫如此深切悲涼的歌聲,自知與他團聚的時日無多,穿戴起華貴漂亮的衣飾,手持寶劍,邊舞邊歌:「勸君王飲酒聽虞歌,解君憂悶舞婆娑,嬴秦無道把江山破,英雄四路起干戈。自古常言不欺我,成敗興亡一剎那,寬心飲酒寶帳坐!」
項羽飲酒消愁,忽然探馬飛報:「大軍壓境,漢軍分四路圍攻。」
項羽立即披掛出帳,探馬又報:「四面楚歌,八千子弟兵俱已散盡。」
項羽情知大勢去矣!他催促愛妃穿戴戰袍,快快隨他殺出重圍,這時候虞子期也來保護大王突圍,虞姬不願拖累項羽,鎮靜地叮囑丈夫:「此番出兵,倘有不利,且退往江東,再圖後舉,望大王自己多多保重。」
猛不防,虞姬抽出項羽腰上佩劍,自刎身死。
項羽跨上烏騅,像受傷的猛虎,帶著最後的八百子弟兵突圍而出。天亮以後,漢軍發現昨夜突圍南逃的竟是項羽,韓信急令大將灌嬰率五千騎兵追殺項羽。項羽一路急奔,已過了淮河,跟隨左右的已不過百人。他們來到了淮南陰陵,面前有兩條岔路,不知何去何從,向路邊農夫問路,農夫打量眼前這位軍爺,形貌狼狽,目露凶光,隨手一指:「向左去便可。」殊不知左面是一片沼澤。等到項羽人馬從沼澤中掙扎出來,追兵已到。
此刻項羽的兵將只有二十八人了,眼見五千人馬圍追上來,項羽自知不能逃脫,他依然毫無懼色地對部下說:「我起兵至今整整八年,打了大小七十餘戰,攻必克,戰必勝,從未失敗過。今天被困,我要三次沖擊漢軍,斬將奪旗,讓你們知道天亡我也,非戰之罪。」
說罷,大吼一聲,躍馬橫槍,沖向漢軍。漢軍馬上圍攏上來,無人能擋得住項羽的丈八大槍,一員漢將被挑於馬下,漢軍竟被逼退數里,再次圍攻上來,又被項羽斬殺了領兵的都尉及數百軍士,項羽部下只損傷兩人。
然而漢軍人多勢眾,待項羽拼殺到烏江邊上時,只有他血透征袍,單槍匹馬了。浩浩烏江之上,岸邊泊著一隻小舟,這是韓信事先命人喬裝漁夫,備好小船,去江邊等候項羽。
過了江,項羽便能回到自己起事的家鄉了,然而他寧死也不回了:「當初我帶江東八千子弟兵渡江,西去打天下,一直發展到幾十萬大軍,而今天,他們全完了!我有何顏面回去見江東父老鄉親!」
他跳下馬來,這匹烏騅戰馬載著他出生人死,所向無敵,他請漁夫將馬渡過江去,逃一條生路,烏騅哀鳴,拒不登舟,忽然揚蹄跳人江中,被波濤捲走。
追兵已到,漢兵漢將多得像螞蟻抬螳螂一樣一層一層圍攏上來。項羽瞪著一雙電光閃爍的眼睛,拔出寶劍,大步迎敵,,漢軍竟無一人敢近他身前。項羽忽然看見漢軍中有個熟人,正是叛楚降漢的部下呂馬童:「呂將軍來得正好,聽說劉邦為了買我的人頭,賞千金,封萬戶,好,孤將首級割下,賜給你,請功受賞去吧!」
漢軍兵將嚇得連連後退,項羽自刎而死,兩眼圓睜,死不瞑目。
劉邦率軍趕到,立即傳令:「項羽既死,屍首不可損壞,葬以諸侯大禮。」
項羽死時,年僅三十一歲。
Ⅱ 霸王別姬講的是誰的故事,霸王別姬電影講的是個什麼事
霸王別姬的劇來情簡介 ·源 · · · · ·
段小樓(張豐毅)與程蝶衣(張國榮)是一對打小一起長大的師兄弟,兩人一個演生,一個飾旦,一向配合天衣無縫,尤其一出《霸王別姬》,更是譽滿京城,為此,兩人約定合演一輩子《霸王別姬》。但兩人對戲劇與人生關系的理解有本質不同,段小樓深知戲非人生,程蝶衣則是人戲不分。
段小樓在認為該成家立業之時迎娶了名妓菊仙(鞏俐),致使程蝶衣認定菊仙是可恥的第三者,使段小樓做了叛徒,自此,三人圍繞一出《霸王別姬》生出的愛恨情仇戰開始隨著時代風雲的變遷不斷升級,終釀成悲劇。©豆瓣
Ⅲ 《霸王別姬》到底講了個什麼樣的故事
《霸王別姬》主要講述了兩位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的故事,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
劇情介紹:段小樓(張豐毅)與程蝶衣(張國榮)是一對打小一起長大的師兄弟,兩人一個演生,一個飾旦,一向配合天衣無縫,尤其一出《霸王別姬》,更是譽滿京城,為此,兩人約定合演一輩子《霸王別姬》。
但兩人對戲劇與人生關系的理解有本質不同,段小樓深知戲非人生,程蝶衣則是人戲不分。段小樓在認為該成家立業之時迎娶了名妓菊仙(鞏俐),致使程蝶衣認定菊仙是可恥的第三者,使段小樓做了叛徒,自此,三人圍繞一出《霸王別姬》生出的愛恨情仇戰開始隨著時代風雲的變遷不斷升級,終釀成悲劇。
(3)有誰知道霸王別姬講的是什麼歷史故事嗎擴展閱讀
《霸王別姬》角色介紹:
1,程蝶衣
京劇名角,對京劇非常痴迷。自小被母親賣到京戲班學唱青衣,後與師兄段小樓因合演《霸王別姬》而成為名角。程蝶衣飾演虞姬時達到了「不瘋魔不成活」的忘我程度,再加上程蝶衣小時的奇特經歷,所以程蝶衣真正沉入自己的「戲夢」中。
2,菊仙
花滿樓頭牌妓女,為京都優伶名角段小樓所喜歡,後來與段小樓日久生情,二人最終走在一起並結為夫婦。
3,段小樓
與程蝶衣一樣痴迷於京劇,程蝶衣唱京劇時的搭檔。他表面上看起來很堅強,其實內心非常軟弱。他嘴上說要愛國不為日本人唱戲,但自己被抓起來後還是師弟程蝶衣犧牲自己去救他出來。
Ⅳ 霸王別姬 表現的歷史事件是什麼中的一個故事
秦末農民起義軍中的一支主力項羽軍在鉅鹿一戰中,摧毀秦軍三十多萬,導致秦王朝的最終滅亡.項羽年輕勇猛,力大無窮,本領出眾,手持丈八槍,座下烏騅馬,出生人死,所向披靡.滅秦後,他仗持自己功高位尊,實力最強,自立為西楚霸王.他把秦統一了的中國又重新分封了十八路諸侯,他沒有按戰功大小、軍事實力分封,而是按自己的意願好惡而封,引起各路諸侯的不滿.其中最具實力的是劉邦,被封為漢王,統管巴、蜀、漢中一帶.這是秦王朝放逐囚犯的地方,漢軍將士多是山東人,誰也不願遠離家鄉到此邊遠的貧瘠荒蠻之地,兵將常有逃跑.
劉邦十分惱恨項羽,但他是個極有心術的人,聽從謀士計策,養精蓄銳,乘霸王發兵攻打齊國的機會,出兵攻佔關中,奪子霸王的土地,乘勝大舉東進.楚霸王大怒不已,憑著驍勇善的軍事優勢,回兵大敗劉邦,他們之間的戰爭打了整整五年.連續征戰,士兵們疲勞厭斗,糧草不濟,老百姓也無心耕耘,難過日子.項、劉二人終於被迫休戰講和,雙方劃定以咸陽的鴻溝為界限,東屬楚地,西屬漢地,各守疆界,彼此不再侵犯.項羽劉邦交換了文書,劉又要求項羽放回在戰爭中被楚軍俘虜的父親和妻子呂氏.項羽為人慷慨,立即放了這兩個重要的人質,劉邦感激不盡.
第二年,劉邦突然背信棄義,利用項羽撤兵的機會,全力追擊殲滅楚軍.楚霸王勃然大怒,痛罵劉邦這個背信棄義的小人,迅速集結三十萬人馬,回擊劉邦的漢軍.他憑著手中一支丈八長槍和無比的勇猛,所向無敵,直殺得漢軍漢將抱頭鼠竄,迅速敗退領地成皋,關上城門,叫戰不出.
劉邦是個善於用智謀的人,手下又有一批足智多謀的軍師和將軍,他們決心聯合齊王韓信、魏相國彭越等各路實力強大的諸侯一起合圍項羽.劉邦還許下諾言:只要打敗項羽,他將把臨淄和大梁的土地劃歸韓信和彭越.各路諸侯得到許諾,更加擁戴劉邦,幾支人馬匯合一處,兵多糧足,聲勢浩大,一場圍剿西楚霸王的戰爭就要開始.
劉邦首先拜帥的是足智多謀、能征慣戰的韓信.他們第一個軍事行動,就是用謀士張良的計策,乘楚軍圍攻固陵之時,悄悄派出五千精兵繞到楚軍屯糧草的營地,放火燒毀楚軍的糧庫,埋下霸王項羽日後作戰無有糧草供應的禍根.
項羽神勇無雙,手下部將個個驍勇善戰.如何設計將項羽調出自己的營帳陣地,誤人一個有進無退的絕路,合圍起來,全部殲滅呢?元帥韓信親自帶領謀士四處察看地形.終於選中在安徽九里山中,調兵遣將設下十面埋伏,同時又派出能言善辯的謀士李左車詐降,取得項羽的信任,引誘他進入十面埋伏的圈套.
霸王項羽擁有幾十萬人馬,但兵力遠不能與合圍的劉邦大軍相比,他決心深溝高壘,守住城池,不與劉邦的龐大軍隊正面作戰硬拚死殺.何況江東是項羽起兵的地方,人心歸向霸王,只要耐心堅守陣地決不貿然出擊,一兩個月後,漢軍糧草接濟不上,必會不戰自退.然而項羽最大的遺憾是身邊沒有聰明能乾的謀土.
這天,項羽的伯父項伯面帶興奮匆匆報告,說是漢軍中有個投降的謀士李左車求見大王,願為大王效力.項羽正愁沒有人為自己出謀劃策,白天而降一個李左車,真是驚喜交加.何況這個李左車的遭遇人所共知:他曾在趙王駕前輔佐國事,不得重用;他投奔韓信,韓信受封齊王後,驕傲自信,凡有策劃皆由自己決斷,對帳下謀臣言不聽,計不從,逃離者十有八九,自然李左車也難逃這種境遇.項羽對李左車很是看重,立即派人將他引進帳中盤問、考察,李左車恭謙謹慎,一副十分真誠的模樣:「大王,我一身無依,四海為家,願投麾下,如能得到大王信任,就是叫我以命相抵,我也願意.」項羽對他言談舉止十分滿意,然而目前兩軍正在交戰,詐降的奸細太多,不可不防啊!項伯一旁直言相探:「兩國交兵,不得不防詐降之人.」
「我不過是個謀士,又不能帶兵上-陣作戰,就是有什麼計策,也只不過是說出來,由大家商議,聽不聽最後還在大王.至於您這邊力量的虛實布置,韓信早有探報,根本不需要我冒殺頭的危險詐降探聽.大王倘若見疑,是臣兩眼不明,誤投其主,實為最大的愚蠢,莫若死在大王面前,以明心跡.」
說罷,李左車便往身邊柱上撞去,被眾人救下.李左車是個學識淵博的智者,霸王又見他赤膽忠心,自然也是想從他嘴裡探聽劉邦大營的虛實,就把他留在身邊任用.
項羽大軍堅守陣地,不予出擊,整座大營靜悄悄的,以逸待勞.這日探子忽然飛馬來報,說韓信大軍兵屯垓下,貼出榜文辱罵大王,細作抄來,獻與大王細看.榜文寫道,人心皆背楚,天意屬炎劉,劍光生烈焰,要斬項王頭.
項羽生性剛烈暴躁,點火就著,豈能容忍別人惡意取笑?!馬上就要點兵去捉拿韓信,周蘭等眾將拚命攔阻:「這是韓信的誘兵之計,不過是寫了這么幾句狗屁不通的詩文,煽動大王怒火,您萬萬不可輕舉妄動.」
項羽轉身故意徵求李左車意見.
李左車道;「韓信本是自大狂妄之徒,故意口出狂言,根本嚇不倒大王.不過,依我看,您要保存自己的實力,也不能老躲著不動,您想韓信他們豈能久等不戰,臼白讓士兵和戰馬消耗糧草,他們見您久守不攻,必會轉移力量去攻打您的領地彭城,如彭城失守,您可就無家可歸了.您若主動領兵出戰,打了勝仗,自然可破劉邦漢軍;若不能勝,您還可以退歸彭城,此乃進可以戰,退可以守的萬全之策.不過,我是初來之人,不敢多話.」
李左車巧舌如簧,力排眾議,左右逢源,處處有理,終於說服了剛愎自用的項羽主動出擊,率領10萬大軍向垓下進發.
項羽重臣虞子期是愛妃虞姬的哥哥,對項羽忠心不二,他察言觀色,早巳看出李左車心術不正,但項羽很難聽取別人的看法,他萬般無奈,只有去找妹妹勸說項羽回心轉意.虞姬跟隨項羽征戰多年,不但美貌聰明,因自幼讀書習劍,很能理解丈夫的稟性,常為丈夫分憂解難,項羽也能聽她勸解.今日聽哥哥所談李左車之事,憂慮萬分,暗暗著急:霸王這種獨斷專行、拒納忠言的狂傲性格,日久必敗於劉邦之手.
很晚,項羽才回到營帳安歇,虞姬見項羽面色陰沉,越發小心伺候,為他脫盔解甲,輕聲細語問他為何氣惱.項羽說:「劉邦這個忘恩負義的小人,會合各路諸侯與我討戰,還四散揭帖毀謗孤王.」
虞姬乘機勸道:「用兵之道,在於知己知彼,若以一時氣憤,草率出兵,恐怕劉邦漢兵勢眾,韓信用兵多詭詐,終非是大王之福啊!」「妃子之言,句句有理,孤若遲遲不敢出兵,豈不被天下諸侯取笑?」
「大丈夫能屈能伸,何懼別人恥笑?再說李左車伶牙利齒,底細並未摸清,需要多加小心為是.」
項羽攻心已定,連虞姬的苦口婆心也覺得煩躁啰嗦:「孤從起事征戰,從未打過敗仗.孤此番出兵,若不滅漢誓不回程.妃子不必多言,明日發兵,妃子隨孤同行!」
虞姬怕惹惱項羽,不再多言,命人擺酒,伺候大王痛飲解憂.
第二天,楚營號角聲鳴,旌旗招展,項羽登台,點齊各路兵馬,准備出戰.忽然天上烏雲翻滾,颳起一陣狂風,將纛旗旗桿咔啦啦攔腰折斷,項羽座下烏騅遍體抖戰,蹦跳咆哮.眾兵預感不祥,大驚失色,項羽愛將周蘭勸道:「旗折馬吼,於軍不利啊!」
虞姬也勸:「今日出兵;望大王聽從勸諫,方能百戰百勝.」
項羽鼻子里哼了一聲,他與劉邦交手七十次征戰,從無敗績,今日,箭上弦,刀出鞘,出發在即,豈有退回之理?!
在此關鍵,李左車又乘勢向霸王報告一個好消息:韓信好大喜功,聚攏來眾多兵將,卻不知拖累也太大了,眼看糧草接濟不上,他已命令一部分軍隊返回駐地,漢王劉邦也領著一部分人馬回了成皋,我們應乘此機會,加速行軍出擊漢軍.項羽聽此消息,進攻的決心更加堅定,立即帶領大軍快速向垓下進發.
項羽大軍駐扎垓下後,心裡也不踏實,派人急速去打探劉邦、韓信的退兵戰況.探子回報說:韓信大營在九里山東邊駐扎,各路軍營相連,兵多糧足,聲勢浩大,並無退兵之意.項羽聽後大驚失色,瞪著一雙失神的圓眼大叫:「哎呀!我軍已陷入重圍!」
項羽急令尋找李左車,早已不見蹤影.李左車誘敵深人埋伏的使命已勝利完成,偷偷溜回漢軍大營復命.
韓信眼見魚兒上鉤,他又安排劉邦與項羽親自對陣,第二天雙方交戰,項羽一見劉邦,格外動怒,破口大罵:「你這個毫無信義的小人,前者固陵之敗,免汝一死,五年之間,未與你交鋒,今日活該你撞到我的槍上,定讓你必死無疑.」
劉邦聞言,毫不動怒,仍用言語刺激項羽;「孤與你鬥智不鬥勇,今日一戰,管教你全軍覆沒.」
兩軍將士互相拼殺,劉邦佯敗,引誘項羽追殺出數里以外,來封一座山口處,項伯恐怕有詐,提醒道:「大王且住,不要中了劉邦誘敵深入之計.」
項羽恍然大悟,勒住烏騅,傳令退兵,大軍忽啦啦轉頭退走.山頭忽然有人高喊項羽的名字,正是奸細李左車:「大王請轉來,漢室當興,楚國當滅,大王已進入牢籠,何不趁此歸順,為臣李左車願為引薦之人.」
項羽又見一個仇人,哇呀呀暴跳如雷,豈能罷休,轉身吶喊:「眾將官,給我追呀!」
剛轉頭的楚軍又忽啦啦的再轉過頭來,不知死活的進入九里山口,鑽進劉邦、韓信布置的十面埋伏,漢軍得手,迅速圍攏楚軍.
項羽憑著掌中槍左沖右突,殺退一批又一批,殺退一層又一層,十萬人馬怎敵得過三十萬人馬精心布置的包圍?萬分危急中楚將軍鍾離昧、周蘭冒死殺進重圍,護住項羽突圍出去,周蘭不幸陣亡.
韓信布下的十面埋伏獲得大勝,可惜項羽逃脫.
大敗而歸的項羽,走進營帳,臉色鐵青,虞姬從沒見過丈夫打敗仗,心中十分難受.但她竭力剋制情緒,安慰大王,從此他們決定堅決守住營地,不再出擊,只待漢軍無糧自會退兵.可是他們決沒有料到,楚軍的糧庫早巳被漢軍燒毀,連糧道都被截斷,三軍沒有糧草,軍心動搖,怨聲載道.
有的說:「大王只會喝酒發火!」
有的說:「大王忠奸不分,只會上當受騙!」
有的硬要拼殺出去,總比呆在這兒等死強,
項羽此刻在帳中,一籌莫展,虞姬忙為大王擺酒解悶散心.幾杯喝下肚,帳外一陣陣西風吹起,樹枝唰唰作響,似有無數冤魂哭泣,項羽嘆道:「此乃天亡我楚,非戰之罪!」
虞姬聽此話,預感不祥,見天色不早,伺候丈夫早早脫衣安歇,她心裡不踏實,提燈出帳巡視.
月色正明,更深人靜,夜風中隱隱約約傳過來一陣極為熟悉的歌聲,歌聲卻是從對面劉邦軍營中傳出來的,唱的都是楚歌.難道霸王的楚地已被劉邦佔領了么?否則漢營中怎麼會有人會唱楚歌,該不是劉邦徵集楚地的楚國人充實了漢軍?真令人憂慮重重.
漢軍中傳唱楚歌;正是韓信動搖項羽楚軍軍心使用的計謀,他使人故意教給漢軍唱楚人家鄉的歌曲,熟悉的鄉音惹起楚軍兒郎思念父母,思念妻兒,思念家鄉,也使他們誤以為劉邦已佔領他們的家鄉.而自己困守垓下,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坐著等死,聽著這些令人牽腸掛肚的鄉音,楚軍三三兩兩地開了小差,後來竟是整批溜走.
今晚,虞姬夜巡,才聽見這些擾亂軍心的楚歌,忙進帳喚醒大王,一同出帳細聽,大王聽到了楚歌,不由驚道:「敵軍中多是楚人,定是劉邦已得楚地,孤無退路,大勢去矣!唉!前者我項羽如何能取勝,因為各路英雄各自為戰,孤家可以消滅一處,再佔一處.如今各路人馬聚集一齊合力來攻我,你我困在垓下,兵少糧盡,萬不能守.孤決心再與那賊子交戰,此番勝敗難定,妃子啊,看此情形,今天就是你我分別之日了.」
虞姬聽此言,早已泣不成聲.
帳外烏騅哀鳴,項羽出帳,愛撫著伴隨自,己出生人死的座騎,烏騅眼睛含淚,靜靜地看著主人.虞姬強做歡顏勸慰丈夫;「垓下之地高崗絕岩,易守難攻,只要我們按兵不動,候得機會,再圖謀也還不遲.」
虞姬又把項羽勸進帳中,喝酒解悶,幾杯酒下肚,項羽慷慨悲歌:
咳!想俺項羽呼!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跟隨項羽多年,從沒見過丈夫如此深切悲涼的歌聲,自知與他團聚的時日無多,穿戴起華貴漂亮的衣飾,手持寶劍,邊舞邊歌:「勸君王飲酒聽虞歌,解君憂悶舞婆娑,嬴秦無道把江山破,英雄四路起干戈.自古常言不欺我,成敗興亡一剎那,寬心飲酒寶帳坐!」
項羽飲酒消愁,忽然探馬飛報:「大軍壓境,漢軍分四路圍攻.」
項羽立即披掛出帳,探馬又報:「四面楚歌,八千子弟兵俱已散盡.」
項羽情知大勢去矣!他催促愛妃穿戴戰袍,快隨他殺出重圍,這時候虞子期也來保護大王突圍,虞姬不願拖累項羽,鎮靜地叮囑丈夫:「此番出兵,倘有不利,且退往江東,再圖後舉,望大王自己多多保重.」
猛不防,虞姬抽出項羽腰上佩劍,自刎身死.
項羽跨上烏騅,像受傷的猛虎,帶著最後的八百子弟兵突圍而出.天亮以後,漢軍發現昨夜突圍南逃的竟是項羽,韓信急令大將灌嬰率五千騎兵追殺項羽.項羽一路急奔,已過了淮河,跟隨左右的已不過百人.他們來到了淮南陰陵,面前有兩條岔路,不知何去何從,向路邊農夫問路,農夫打量眼前這位軍爺,形貌狼狽,目露凶光,隨手一指:「向左去便可.」殊不知左面是一片沼澤.等到項羽人馬從沼澤中掙扎出來,追兵已到.
此刻項羽的兵將只有二十八人了,眼見五千人馬圍追上來,項羽自知不能逃脫,他依然毫無懼色地對部下說:「我起兵至今整整八年,打了大小七十餘戰,攻必克,戰必勝,從未失敗過.今天被困,我要三次沖擊漢軍,斬將奪旗,讓你們知道天亡我也,非戰之罪.」
說罷,大吼一聲,躍馬橫槍,沖向漢軍.漢軍馬上圍攏上來,無人能擋得住項羽的丈八大槍,一員漢將被挑於馬下,漢軍竟被逼退數里,再次圍攻上來,又被項羽斬殺了領兵的都尉及數百軍士,項羽部下只損傷兩人.
然而漢軍人多勢眾,待項羽拼殺到烏江邊上時,只有他血透征袍,單槍匹馬了.浩浩烏江之上,岸邊泊著一隻小舟,這是韓信事先命人喬裝漁夫,備好小船,去江邊等候項羽.
過了江,項羽便能回到自己起事的家鄉了,然而他寧死也不回了:「當初我帶江東八千子弟兵渡江,西去打天下,一直發展到幾十萬大軍,而今天,他們全完了!我有何顏面回去見江東父老鄉親!」
他跳下馬來,這匹烏騅戰馬載著他出生人死,所向無敵,他請漁夫將馬渡過江去,逃一條生路,烏騅哀鳴,拒不登舟,忽然揚蹄跳人江中,被波濤捲走.
追兵已到,漢兵漢將多得像螞蟻抬螳螂一樣一層一層圍攏上來.項羽瞪著一雙電光閃爍的眼睛,拔出寶劍,大步迎敵,漢軍竟無一人敢近他身前.項羽忽然看見漢軍中有個熟人,正是叛楚降漢的部下呂馬童:「呂將軍來得正好,聽說劉邦為了買我的人頭,賞千金,封萬戶,好,孤將首級割下,賜給你,請功受賞去吧!」
漢軍兵將嚇得連連後退,項羽自刎而死,兩眼圓睜,死不瞑目.
劉邦率軍趕到,立即傳令:「項羽既死,屍首不可損壞,葬以諸侯大禮.」
項羽死時,年僅三十一歲.
Ⅳ 霸王別姬歷史故事簡介
張國榮,不管事唱歌,還是演技,都是優秀的,今天就說說小哥演的霸王別姬,這部曾一舉拿下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的電影。在電影中,張國榮飾演的程蝶衣是一個長相清秀、細膩敏感的男子,在那個思想還不開放的年代,他深深地愛著由張豐毅飾演的大師兄段小樓,他渴望和師兄唱一輩子的戲,一天一時一分一秒都不能少。而性格豪爽的段小樓卻與鞏俐飾演的花滿樓頭牌菊仙情投意合,結成連理。愛而不得的程蝶衣,無法接受殘酷的現實,自甘墮落,吸食鴉片,放縱自我,一代風華絕代的虞姬最終隕落。他因戲而生,因戲而魔怔,因戲而毀滅。
Ⅵ 有誰知道「霸王別姬」講的是什麼歷史故事嗎
霸王別姬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中國歷史上,數不完的王侯將相,道不盡的英雄豪傑。不是封疆辟壤的帝王,亦非開國列土的原勛,項羽不過是位功敗垂成,壯志未酬的末路英雄。然其叱吒風雲,光明磊落,敢作敢為,快意恩仇的一生,卻舉世無雙,獨放異彩;更有霸王別姬的故事,至今令人唏噓不已,永懷難忘。
古戰場,硝煙彌漫,屍橫遍野。楚漢之爭已近尾聲,項羽垓下被圍,彈盡糧絕。是夜,寒風刺骨,四面楚歌。霸王以酒澆愁,慷慨悲歌,感上天時不與我,慮愛人命途多艱。虞姬盛裝,舞劍娛君:「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歌罷自刎。項羽突破重圍,至烏江畔,嘆無顏對江東父老,拔劍謝世。
英雄末路,長歌當哭,何其壯懷激烈,憤懣不已;明志以劍,示愛以血,多麼盪氣回腸,感天動地。末世英雄與絕代佳人,共同經歷了塗炭戰亂的離散,享有了顯赫一時的榮耀,面對了窮途末路的悲涼,卻始終不離不棄,甚至放棄自己的生命,給愛人絕處逢生的一線生機,何等可歌可泣。一對亂世鴛鴦,用生命譜寫了中國歷史上最悲壯的愛情故事,最凄美的愛之婉歌。
項羽能征善戰,功業赫赫,英氣過人,勇力無雙。亂世的叵測造就了他的殺戮成性,但赤誠的本質,卻註定他是個有情有義頂天立地的真心英雄。這樣的男人,一定不會讓女人深夜獨自搭車回家,或是和她們AA質買單;也不會將女人玩弄於掌股以慰一己私慾,或者簽訂婚前協議給自己盡留退路。也只有這錚錚鐵骨,血氣方剛,勇猛豪爽,俠膽柔情的男人,才會令女人義無反顧的與之同悲歡共生死,心甘情願用自己的血,暫暖一顆絕望的心,激發他的求生意志,天縱豪情。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那一次悲壯的分手,應是為了聚會的告別。有這樣一份飽經生關死劫的愛,項羽和虞姬在黃泉路上,一定會相逢吧?每一個女人,也都在期盼今生來世,能與一個這樣的男人相遇,傾心相愛,共譜愛歌吧?
Ⅶ 歷史上的霸王別姬講的什麼
「霸王別姬」的典故講述了西楚霸王項羽兵敗劉邦,與愛妾虞姬生死離別的故事,表現了項羽與虞姬之間可歌可泣的愛情。
在秦末農民起義時,項羽帶領楚軍在巨鹿大戰中打敗秦軍,導致秦朝趨於滅亡。自此以後項羽成為起義軍中的領袖,他仰仗自己實力最強,自立為西楚霸王。並且他把秦國分封給各路諸侯,封劉邦為漢王。劉邦野心勃勃並不滿足於小小漢王。
他在自己的封地養精蓄銳,招賢納士,實力日漸強大。終於找准時機去攻打項羽,這場戰爭也被稱為楚漢之爭。楚漢戰爭歷經四五年。劉邦是個很有心術的人,手下很多謀士,並且聯合其他諸侯一起圍剿項羽。項羽剛愎自用,狂傲聽不進忠言,獨斷專行,身邊也沒有足智多謀的人輔佐。
在被奸細小人煽動後主動出擊向垓下進發,劉邦等就等項羽自投羅網,好一舉拿下。於是項羽被困垓下,突圍幾次都沒有成功。劉邦手下有很多人會唱楚歌,就讓人唱楚歌來動搖楚軍軍心。楚軍將士聽到周圍家鄉的歌,誤以為劉邦已經佔領了他們的家鄉,開始軍心渙散,紛紛逃走。
項羽眼看被困垓下,大勢已去,無計可施,很是悲痛。想到虞姬隨自己出征被困於此,悲傷的跟虞姬說著自己的難處。虞姬跟隨項羽多年,從沒有見過丈夫這樣痛苦消沉。也知道自己凶多吉少,時日不多,希望項羽能突圍出去,不願拖累丈夫,就自刎而死。
項羽悲慟萬分,也只能草草埋葬虞姬。最後帶著已經不多的將士成功突圍。被劉邦追到烏江邊,項羽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放棄逃生,自刎烏江邊。
(7)有誰知道霸王別姬講的是什麼歷史故事嗎擴展閱讀
霸王與虞姬。令人扼腕的愛情故事,留給後人的是無數聲嘆息和遺憾,所以這才讓文人墨客反復吟詠,歷盡千年而經久不衰。霸王別姬是中國歷史的千古絕唱。也是藝術創作的經典題材,其中京劇《霸王別姬》尤為膾炙人口。
但與以往的同一題材作品相比,舞劇《霸王別姬》的時間跨度大大拉長,把在京劇中的一折戲,變成一部長達一個半小時的完整舞劇,通過豐富的舞蹈語匯刻畫了項羽「不當皇帝當英雄」的質朴性格、虞姬「紅顏一生只為睛」的執著情誼,以及劉邦從兄弟情到面對江山自命不凡的內心轉變。
劇中既有硝煙彌漫的戰爭場面,也有柔情纏綿的愛情,更有男人間鬥智斗勇的性格碰撞。
全劇兩幕五場,從項羽起兵反秦開始,歷經破釜沉舟、鴻門宴、鴻溝劃界、十面埋伏、被圍垓下,霸王別姬一幕放在最後,全劇至此達到高潮。用舞蹈方式演繹的這段愛情輓歌,除了感覺盪氣回腸之外,還讓人耳目一新。
Ⅷ 霸王別姬講述的是怎樣的一個歷史故事
霸王別姬指西楚抄霸王項羽戰敗後與其寵妃虞姬訣別的歷史故事。此一故事為中國著名戲曲曲目之一,後又為其他事物借用其典故。如:霸王別姬 (京劇)是著名京劇大師梅蘭芳的首本名劇。霸王別姬 (小說)是香港女作家李碧華的小說作品。以及一部以《霸王別姬》小說改編的1993年獲獎電影,由陳凱歌導演,張國榮、張豐毅、鞏俐等主演。還有一部以此故事為背景的單機游戲。 另外霸王別姬還是一道以鱉和雞作主要食材的菜色。電影《霸王別姬》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zhuī)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這首《垓(gāi)下歌》是楚霸王項羽(前232年-前202年)被劉邦逼到垓下(今安徽省靈璧縣東南)時,與寵妃虞姬所唱的曲。一曲既罷,虞姬自刎而死,項羽則率精銳突圍,但仍被逼困在烏江,最後只留下「縱江東父兄憐而王(wàng,意動用法,以....為王)我,我何面目見之?」後也自刎身亡。項羽與虞姬最後的訣別,就這么成了傳唱千古的凄美絕響。
Ⅸ 霸王別姬的歷史故事
霸王別姬指西楚霸王項羽戰敗後與其寵妃虞姬訣別的歷史故事。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霸王項羽在和漢高祖奪封建統治權的戰爭中,最後兵敗,自知大勢已去,在突圍前夕,不得不和虞姬決別。
霸王別姬的故事楚漢相爭,諸侯多叛楚歸漢。漢王聽從張良等人的計策,與諸侯會合擊楚。當時楚王屯兵垓下,兵少食盡,被漢王軍隊重重包圍。霸王項羽夜不能寐,忽聽四面楚歌同時響起,原來此為張良的計謀。他知道項羽軍士都是楚地人,於是便命漢軍高唱楚歌,以動搖楚軍軍心。
項羽聽後大驚,嘆道:「難道漢王已經得到楚地?怎麼他軍中楚人這么多?」於是起床,在帳中飲酒。霸王有寵姬虞姬和烏雅駿馬,乃慷慨悲歌,他唱道:「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雅不逝,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和歌而舞,霸王見此情況,自知將敗,泣淚數行。左右見霸王別姬也都凄然淚下,莫能仰視。項羽和劉邦為了爭奪天下而起的「楚漢之爭」,項羽的妃子叫虞姬,好象是最後一場戰役了,然後楚王項羽那方可能都知道自己輸了,那天晚上都唱著楚歌---四面楚歌!
而項羽自己與虞姬喝酒唱歌,然後好象虞姬被他說的自殺了---有一首歌,只記得「虞姬虞姬奈若何」!在最後項羽自己也在一條什麼河邊自殺了!所以有了李清照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詩句!而後人就根據這個而寫了霸王別姬。
霸王別姬歷史典故
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雅不逝。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闖,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有美人名虞」,但是並沒有以後世流傳的「虞姬」其名稱;直到唐《括地誌》等書才出現「虞姬」其名。當然,「姬」只是代稱,並非虞姬的本名。五代時期的詞牌名則乾脆以「虞美人」嗯之。
班固在《漢書·司馬遷傳》中說:「司馬遷據《左氏》、《國語》,采《世本》、《戰國策》,述《楚漢春秋》,接其後事,訖於天漢。」
其中《楚漢春秋》一書乃漢初陸賈所著,至南宋時亡佚。毫無疑問,司馬遷著《史記》時參考過《楚漢春秋》一書:「蓋司馬遷撰《史記》據《楚漢春秋》,故其言秦、漢事尤詳。」(王利器)可是,《楚漢春秋》中記載的「美人和之」的和歌,注重細節兼好奇的司馬遷卻沒有錄入《史記》。唐張守節《史記正義》從《楚漢春秋》中引錄了這首和歌:歌曰: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妄何聊生。
一直以來,就有人懷疑這首和歌是後世的偽作,理由是秦漢沒有如此成熟的五言詩。但是,
《漢書·外戚傳》記錄的戚夫人哀歌卻已是相當成熟的五言詩:「子為王,母為虜,終日春薄幕,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女?」酈道元《水經注·河水》記錄的秦時民謠也已是相當成熟的五言詩:「生男慎勿舉,生女哺用脯。不見長城下,屍骸相支柱。」因此,《楚漢春秋》所錄的這首和歌並非偽作,應無問題。
《楚漢春秋》和《史記·項羽本紀》是「霸王別姬」故事的最早記載,二書都沒有涉及虞姬的結局。以常情度之,虞姬不可能活下來,否則就不會有民間口耳相傳的虞姬自劉情事,就不會至唐時尚有「項羽美人冢」的地望方位。垓下一戰,四面楚歌聲中,飲劍楚帳只能是虞姬唯一的結局。
《楚漢春秋》和《史記·項羽本紀》是「霸王別姬」故事的最早記載。二書都沒有涉及虞姬的結局。以常情度之,虞姬不可能活下來,否則就不會有民間口耳相傳的虞姬自刎情事,就不會至唐時尚有「項羽美人冢」的地望方位。垓下一戰,四面楚歌聲中,飲劍楚帳只能是虞姬惟一的結局。
通說以為:「霸王別姬」故事,反映的是虞姬和項羽感天動地的愛情;楚霸王英雄末路,虞姬自刎殉情。這悲情一瞬,已定格在中國文學的字里行間,定格在中國戲曲的舞台上,成為中國古典愛情中最經典、最盪氣回腸的燦爛傳奇。
對歷史事件的追根溯源,揭破真相,只能依賴於對原始文本的讀解。仔細玩味虞姬的和歌,我從中發現了這個愛情故事的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