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笛清難比蕭和.「這副對聯中包含了四個歷史人物的
有一位一貫看不起文官的武官和一位一貫看不起武官的文官,碰巧在一次宴會上版坐到一起.武官就借行酒權令出了一個對聯刁難文官:"兩舟並行,櫓速不如帆快."文官聽出了武官對聯中的弦外之音,馬上對出下聯作答:"八音齊奏,笛清難比蕭和." 這副對聯中包含4個...
Ⅱ 蕭姓著名人物有哪些
蕭何:沛縣(今屬江蘇省)人,漢朝政治家,秦末隨劉邦起義,他知人善任,在楚漢相爭中為劉邦戰勝項羽,建立漢朝起到重要作用,後因功被封為酇侯。
蕭望之:漢朝東海蘭陵(今山東省蒼山)人,從師後巷學詩,又從師夏侯勝學《禮》及《論語》,官至御史大夫、太子太傅等職。
蕭思話:南蘭陵(今江蘇省常州)人,南朝宋尚書左僕射,好書史,有令譽,後拜郢州刺史,因有才被武帝以國器許之,他先後歷十二州,愛才好士,人咸歸之,卒謚穆。
蕭道成:南朝南蘭陵人,仕宋為中領軍,後乘朝廷內亂,壯大勢力,擁立順帝劉准,自為太傅領揚州牧,升為相國,被封齊公,後廢宋稱帝,建立齊王朝,史稱齊高帝。
蕭子顯:蕭道成之孫,長於文學,編紀傳體《齊書》60卷,今稱《南齊書》。
蕭衍:南朝南蘭陵人,南朝齊時著名大將,後因朝廷腐敗內亂,蕭衍於五零二年代齊稱帝,建立梁朝,建都建康(今江蘇南京)。
蕭統:南蘭陵人,南朝梁著名的文學家,梁武帝之子,即昭明太子。少時遍讀儒家經典,善詞賦,輯《文選》三十卷,為我國現存最早的文章總集,對後世文學創作頗有影響。
蕭琛:南朝梁南蘭陵人,少明悟,有才辨,不事產業,特進金紫光祿大夫,著有《漢書文府》、《齊梁拾遺》文集。
蕭瑀:唐朝開國宰相。
蕭照:宋代山水畫家。
蕭三:湖南省湘鄉人,國際著名詩人,無產階級文化戰士,早年與毛澤東、蔡和森創建「新民學會」,參加「五四」運動,為我國無產階級文藝運動和世界各國人民的文化交流事業做出過重要貢獻,著有《和平之歌》、《伏櫪集》譯本、《新木馬計》、《前線》等。
蕭穎士:蘭陵人,唐開元年間進士,對策第之,曾仕秘書正字、揚州功曹參軍等,高才博學,致力於古文。
蕭良有:明代漢陽(今湖北省武漢)人,生而聰穎異常,以神童名,萬曆中會試第一。領國子祭酒,著有《玉堂遺稿》流傳。
蕭雲從:清代山水畫家。蕭朝貴:廣西省武宣東鄉人,太平天國著名領導人之一,在戰爭中屢立戰功,被封為西王,後在與清軍作戰中陣亡。
蕭楚女:原名蕭秋,湖北省漢陽人,中國共產黨早期青年運動領導人之一,曾積極參加革命運動,後在反革命屠殺中被害。
蕭克:湖南嘉禾人,1926年參加革命,建國後曾任國防部副部長等職,有「儒將」之稱。
蕭華(1916—1985),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參加過土地革命戰爭、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空軍政委、總政治部副主任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蕭華譜寫的《長征組歌》被評為二十世紀華人經典音樂作品之一。
Ⅲ 古代蕭和是什麼人
蕭何,是漢朝初年丞相。謚號「文終侯」,漢初三傑之首。輔助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政權。
泗水沛(今江蘇沛縣)人。曾任沛縣主吏掾、泗水郡卒吏等職,持法不枉害人。秦末隨劉邦起兵反秦,劉邦進入咸陽,蕭何把相府及御史府的法律、戶籍、地理圖冊等收集起來,使劉邦知曉天下山川險要、人口、財力、物力的分布情況。項羽稱王後,蕭何勸說劉邦接受分封,立足漢中,養百姓,納賢才,收用巴蜀二郡的賦稅,積蓄力量,然後與項羽爭天下。為此深得劉邦信任,被任為丞相。他極力向劉邦舉薦韓信,認為劉邦要取得天下非用韓信不可。後來韓信在楚漢戰爭中的才幹證明蕭何慧眼識人。楚漢戰爭中,蕭何留守關中,安定百姓,徵收賦稅,供給軍糧,支援了前方的戰斗,為劉邦最後戰勝項羽提供了物質保證。西漢建立後,劉邦認為蕭何功勞第一,封他為侯。後被拜為相國。劉邦去世後,繼續輔佐惠帝。蕭何病危時,舉薦曹參接替自己,保證了漢初政策的連續性。但是他也幫助呂後 ,錯殺韓信.留下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典故.這顯然在他光輝的一生中無疑是個敗筆~!但同時也告訴我們,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的道理.其實名人並不比我們的境界高多少,只是做了一些一般人不能做的事罷了,也正因為如此,也就足夠了.
蕭何之識
識,也就是見識,眼光。有見識,有眼光,也就能品評,會鑒賞。中國人推崇這種才能的傳統,可謂源遠流長。「俞伯牙摔琴謝知音」、「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風塵俠妓巨眼識英雄」等等,便是這種傳統的典型範例。魏晉時期一度盛行的所謂「人物品藻」的潮流,不過是這種文化傳統的流風遺韻罷了。中國古人認為,人生在世,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就是必須懂得欣賞。鑒賞,而不是判斷;享受,而不是思考——這是中國人根深蒂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欣賞的對象包括自然、文物、藝術,也包括各種人物。而一個豪傑之士,所鑒賞的對象就不是一般的人物,而是鳳毛麟角般的天才或英雄。對於這種天才或英雄,不要著眼他的現在,而要展望他的未來;不是盯住他的現實性,而是瞄準他的可能性。假如一個女子也具有了這種眼光和鑒賞才能,我們就譽之為「女中豪傑」。歷史上這種女中豪傑是很多的,比方說卓文君、紅拂女、武則天,還有劉邦的妻子呂雉。
說起蕭何所賞識的天才或英雄,我們當然首先想起韓信。
韓信墓有一幅對聯:「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兩婦人」指的是「漂母」和呂後,「漂母」賜飯,保存了韓信的生命,呂後設計,斷送了韓信的生命,所以說「存亡兩婦人」。「一知己」就是蕭何。韓信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與「生死一知己」的意思是一樣的。由於蕭何的巨眼識才,強力推薦,韓信才得以施展胸中抱負,所以蕭何可謂韓信的知己。「蕭何月下追韓信」與「伯牙摔琴謝知音」可以相提並論,都是千古佳話。
鴻門宴之後,項羽自稱西楚霸王,封劉邦為漢王,封地在巴、蜀與漢中地區。劉邦返回巴蜀時,韓信趁機棄楚歸漢,隨劉邦前行。劉邦「未之奇也」,沒覺得韓信有什麼了不起,所以不曾重用韓信,只是「拜以為治粟都尉」。主管糧草供給的韓信仍然「英雄無用武之地」。但「治粟都尉」的職務,使韓信有機會與蕭何接觸。幾次交談,「何奇之」,看出韓信乃是軍事上的全局之才。當日劉邦返回巴蜀,為了迷惑項羽,採納張良獻策,燒毀棧道。此舉固然迷惑了項羽,卻也給劉邦的部下造成錯覺。人人以為劉邦胸無大志,欲苟安一隅,終老巴蜀,遂起他去之心,一路上不斷有人開小差。當時僅將軍一級的逃亡者就有數十人,然而蕭何都沒當一回事。聽說韓信也掛印而去,蕭何頓時大驚失色,也顧不上和劉邦打個招呼,立即策馬連夜便追。這就是有名的「蕭何月下追韓信」。有人報告劉邦,說丞相也逃亡了。劉邦驚怒交集,如失左右手。過一兩日,蕭何回來見劉邦。劉邦又喜又怒,破口大罵:「蕭何!連你也背叛我!」蕭何說:「我怎麼敢背叛大王?我是去追趕逃亡者了。」劉邦問:「都追什麼人了?」蕭何答:「韓信。」劉邦勃然大怒:「將軍跑了幾十個,都沒聽說你去給我追回來,你說你去追區區一個韓信,誰信哪?這不是在耍我嗎!」蕭何說:「那些二三流的將軍,隨便一抓便是一大把,不值得我蕭何去追。只有韓信,『國士無雙』。陛下若要終老漢中,當然無需重用韓信;但陛下若要逐鹿中原,沒有韓信萬萬不可!」一番說辭,打動了劉邦。一番爭取,又使劉邦終於拜韓信為「大將軍」。
韓信能夠施展才華,功成名就,一靠蕭何的見識與眼光,二靠蕭何的動動嘴皮,發發議論。古人有雲,「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蕭何之賞識韓信,眼光是如此的敏銳,判斷是如此的准確,挽留是如此的誠懇,推薦是如此的不遺餘力,盡矣,至矣,不可復加矣!作為一個世間「不常有」的「伯樂」,難道竟會遜色於韓信這匹「千里馬」?
不過,蕭何所識的最大的英雄,不是韓信,而是劉邦。賞識韓信不難——除了蕭何,項羽手下還有一個叫做鍾離眜的將軍了解韓信的才能,發現劉邦卻不容易。西諺有雲:僕人眼中無英雄。英雄的僕人與英雄太接近太熟悉了,覺得他與自己也沒有多大的不同啊,哪來什麼英雄氣象!拿破崙曾說,他的妻子就從來無法想像這個一向對自己言聽計從、讓他往東他就不敢往西的丈夫在戰場上居然能有什麼了不起的表現。神與人太接近了,自身也要被同化為人。由此看來,老鄉眼中也無英雄。蕭何與劉邦是老鄉,要識別劉邦可就難了。更何況劉邦早年實在也沒有多少「天子氣象」。《史記·高祖本紀》載,秦始皇曾經認為「東南有天子氣」,於是御駕往東巡遊,企圖以自己的威嚴,將這股「天子氣」鎮壓下去,扼殺於搖籃之中,此行未果。這說明,那些精明干練的秦朝政府官員,根本就沒有看清時勢,更沒有發現沛縣小地方的劉邦竟是未來取代秦皇的「真命天子」。
可是,蕭何偏偏發現了、認准了劉邦。
想當初,劉邦出身卑賤,連名字都沒有,僅僅是沛縣的一個「好酒及色」的小流氓,靠了種種不正當的關系,當了15年「弼馬溫」般的泗水亭長,在這期間,利用官職之便,沒少白吃白喝。蕭何居然對劉邦另眼相看,青睞有加,這不是很耐人尋味么?要知道當日的蕭何,盡管只是一個「刀筆小吏」,卻也不像司馬遷所言,庸庸碌碌,「未有奇節」,而是一個相當出色的地方政府官員,以至於有人曾經推薦蕭何升遷咸陽。像蕭何這樣一個引人注目、前途不可限量的人物,居然如此看得起劉邦,這只能解釋為他早已預感到劉季這小子定非「池中之物」了。劉邦私自放縱囚徒,亡命芒碭山澤,借陳勝起義之機,殺回沛縣,蕭何毫不猶豫地響應劉邦,正如他毫不猶豫地拒絕咸陽一般。沛令被殺,蕭何本是眾望所歸理所當然的繼承人,可是他一力擁戴劉邦,使一個市井小人和亡命之徒由此成為馳騁反秦戰場上的著名的「沛公」。沛公後來一匡天下,建立不朽基業,恐怕早在當初的蕭何意料之中了吧!
⒋ 蕭何之智
智,也就是才智,智慧。所謂「慧眼識英才」,眼光其實是離不開智慧的。眼力或見識只是內在的才智或智慧的外部表徵。有才智,方能目光如炬,洞察時勢,鑒別英雄;有智慧,方能認識自我,保持清醒,進退有據。會打戰,當然是一種本事,一種才能,但這本事或才能僅僅屬於「技」的層次;有智慧,則步入「道」的層次。既有才能又有頭腦,方能「技進乎道」。蕭何始終很有頭腦,與韓信大不相同。韓信有時像天才,有時像白痴,需視具體情況而定;成功前還能保持清醒,得意時便糊里糊塗;既沒有「大丈夫當如是也」或「彼可取而代之」的雄圖偉略,又不懂「謙受益,滿招損」的立身處世之道。所以韓信充其量只是有「才」,決不能說有「智」。蕭何則可謂才智雙絕的人物,只是他的才能表現在不同的領域罷了。
舉例來說。劉邦奉楚懷王之命,西征秦都咸陽,先於項羽占據咸陽,進居秦宮。當時的劉邦和一干來自窮鄉僻壤、久歷鞍馬勞頓的將士,有如劉姥姥進大觀園,不由得目眩神奪,意亂情迷,流氓和強盜的本性再也壓抑不住,雪崩也似的爆發出來,並且一發而不可收拾。眾將士「爭走金帛財物之府分之」。「好酒及色」的劉邦,此時只顧埋首雕梁畫棟的秦宮之中,偎紅依翠,淺斟低唱。蕭何這時在干什麼呢?蕭何智慧過人,頭腦清醒,目標明確,動作迅速,一進咸陽,立即帶人沖進丞相、御史、太尉等「三公」的官署,把所有的圖籍簿冊律令文檔席捲一空,一車一車地運往駐扎在霸上的軍營中保存起來。這批簿籍,在劉邦隨後以「約法三章」收買民心的過程中功莫大焉。據說這些簿籍中還有一批軍事地理檔案,後來在楚漢戰爭中派上大用場。明人李贄評價道,蕭何此舉,乃是天生丞相材料的標志。
鴻門宴之後,項羽和范增為了限制劉邦,美其名曰「漢王」,封其地曰「關中」,實則把劉邦「發配」到地處偏僻,交通閉塞,經濟貧窮,文化落後的巴蜀地區。又把關中一分為三,分封給秦朝的三員降將,鎖住劉邦進軍中原的要塞,使劉邦欲動不能,局促如轅下之駒——這正是後人把今天陝西大部分地區和甘肅東部稱為「三秦」的由來。項羽的分封方案剛剛出爐,便招來「諸侯不平」,劉邦更是怒不可遏。鴻門宴已經使劉邦丟盡臉面,現在項羽公然欺到頭上來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劉邦馬上召集手下開會,准備豁出去與項羽拚命。樊噲、周勃、灌嬰等親信以為此舉無異於以卵擊石,自尋死路,都勸劉邦不要輕舉妄動,劉邦盛怒之下,哪裡聽得進去。就連一向有本事讓劉邦言聽計從的張良,此刻也束手無策。
於是蕭何來了。蕭何獨持異議,語出驚人。原來蕭何整理研究了他搶劫來的那些秦朝圖書簿籍,發現巴蜀並沒有項羽、范增和劉邦所想像的那麼糟糕。以為巴蜀地區是一片貧窮、閉塞、落後的蠻荒之地,不過想當然而已,其實乃是天大的誤會。經過秦國百餘年的不斷移民和李冰父子建造都江堰之後,巴蜀已經成為秦國最富庶的後方,有如積累甚豐的大倉庫。再者,先是秦並六國,後是群雄反秦,經年征戰,烽火連綿,中原地區頻頻慘遭蹂躪,早已沒有多少油水可撈了。獨有巴蜀地區多年來未曾遭受動亂,其發展潛力著實不可估量。所以,經營巴蜀,「還定三秦,天下可圖。」蕭何並且引經據典:「《周書》曰:『天予不取,反受其禍』。」上天如此垂顧於您,賜予如此豐厚的禮物,您還不要,可要當心惹出災禍來!這一番雄辯的利害分析,戰略策劃,有如後來諸葛亮在茅廬中為劉備指明三分天下的局勢,於劉邦好比撥霧見青天,豁然開朗,於是劉邦茅塞頓開,回嗔作喜。試問,包括張良、陳平在內的一班將士謀臣,哪一個具有蕭何這等高瞻遠矚、深謀遠慮、因勢利導、以退為進的大智慧?僅僅把蕭何看作劉邦的後勤部長,未免也太小覷了蕭何。
⒌ 蕭何之量
量,也就是器量,氣度。富有才智者,不一定就有器量。恰恰相反,正因為有才能,往往使人恃才自傲,目空一切,甚至不知天高地厚。項羽是這種人,韓信也是這種人。韓信被貶為淮陰侯,已經很是落魄了,可是韓信不但不及時引咎自責,深自收斂,和光同塵,反而繼續誇誇其談,怨天尤人,公然發泄對劉邦的不滿。劉邦評比開國十八元勛,別人唯恐落榜,韓信卻說羞與周勃、灌嬰之輩同列。有一次,韓信去看樊噲,樊噲受寵若驚,口稱「大王」,送迎皆行跪拜大禮。韓信非但不感激樊噲,不以樊噲為厚道,卻長嘆道:「看來我此生只能與樊噲這等人為伍了!」好像樊噲同情韓信、尊重韓信反倒辱沒了韓信似的!這就是居功自傲,目無餘子,不能容人,沒有氣度。這等「英雄」的結局,此刻已然可以想見,料必被視為欲去之而後快的眼中釘,肉中刺,註定死於非命,無人同情,沒准還大快人心。
蕭何卻是有器量的。常言道,「宰相肚裡能撐船」,這句話蕭何完全承擔得起。
漢三年,劉邦與項羽兩軍對峙於京縣、索亭之間。劉邦一邊在前線打仗,一邊擔心後方局勢,多次派使者慰勞蕭何。有人對蕭何說:「如今陛下在征戰沙場,餐風吸露,自顧不暇,卻多次派人慰問閣下,這不是明擺著有懷疑閣下之心嗎?我替閣下拿個主意,不如派您族中能作戰的全部奔赴前線,這樣大王就會更加信任閣下了。」蕭何依計而行,劉邦果然大為高興。
漢十一年,漢將陳豨謀反,劉邦御駕親征。其間呂後在朝中用蕭何之計,誅殺韓信。劉邦聽說韓信已經服誅,派人拜蕭何為相國,加封食邑五千戶,並且派士兵五百人、都尉一名,作為相國的衛隊。滿朝文武都來祝賀蕭何,只有一個名叫召平的,前來報憂。召平,原來是秦王朝的東陵侯,秦亡之後,淪為平民,種瓜為生,他種的瓜十分甜美,世人譽為「東陵瓜」。召平就以「東陵瓜」自號。這個「東陵瓜」的腦袋,倒是一點也不「木瓜」,他對蕭何說:「恐怕禍患從此開始了!皇上在外征戰,而閣下留守朝中,明明不必以身涉險,卻無端加封閣下、為閣下增設衛隊,這是由於淮陰侯韓信剛剛在朝中謀反,皇上因而有了懷疑閣下之心。增設衛隊保護閣下,其實並非恩寵。希望閣下謝絕封賞,把全部家產都貢獻出來資助軍隊建設。這樣皇上必定高興。」蕭何依計而行,劉邦果然大為高興。
漢十二年,淮南王黥布謀反,劉邦再次御駕親征,在外多次派遣使者回京打聽蕭何都在干什麼。回報說:「蕭相國在京安撫百姓,拿出財產資助軍需,和平定陳豨反叛時一樣。」於是又有人來對蕭何說:「恐怕閣下離滅族之禍不遠了!閣下功高蓋世,無以復加。閣下當初入關,已經深得民心,十餘年來,百姓都已歸附於您,您還要孜孜不倦地爭取百姓的擁戴,這可不是什麼好事啊。皇上所以多次派人詢問閣下所作所為,就是唯恐閣下控制關中動搖漢室。現在您不如做一點強購民田民宅、放高利貸之類的事情來『自污』,敗壞自己的好名聲,這樣皇上才能心安。」蕭何依計而行,劉邦果然大為高興。
總之,劉邦曾經三次懷疑蕭何心懷異志,三次將蕭何置於極度危險的境地。然而蕭何深知伴君如伴虎,居安要思危的道理。開國皇帝莫名其妙地懷疑功臣,乃是題中應有之義,沒什麼可大驚小怪的!處理這種事情,只可忍氣吞聲,不必憤憤不平,更不可急於「辯誣」,訴說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所以蕭何三次都做到了處變不驚,不動聲色,虛懷若谷,從善如流,直至將劉邦的疑心消弭於無形,從容化險為夷,居然倖免於難。對比一下當初劉邦懷疑韓信時,韓信那拙劣無能、緊張兮兮、小里小氣的表現,蕭何的處理方式,何止高出一籌!沒有大智慧,沒有大器量,這樣的結果簡直是難以想像的。
蕭何的大氣或大度,不但表現為對待劉邦的態度,而且表現為對待曹參的行為。曹參本是蕭何當年的同僚,兩人始終同心輔佐劉邦。在劉邦評「元功十八人」之時,兩位元老有了一些矛盾。但這只是「人民內部矛盾」,而不是「階級矛盾」或「敵我矛盾」,所以無傷大雅。蕭何與曹參的關系,從來沒有發展到誓不兩立,不共戴天的地步。正相反,蕭何對曹參一直十分器重。蕭何晚年病重,漢惠帝親自前往探視蕭何的病情,當時問起:「閣下百年之後,誰可以接替您的位置?」蕭何說:「知臣莫過於君。」惠帝問:「曹參怎麼樣?」蕭何立即叩頭說:「陛下得到了最好的人選。現在蕭何可以死而無憾了!」
蕭何,見識不凡,智慧過人,器量如海。蕭何的話畢竟有理,「知臣莫如主」。想必漢高祖劉邦在九泉之下,也會認為將蕭何列於開國元勛之首沒有什麼可遺憾的。
Ⅳ 姓蕭和肖的大名人
名人 蕭何:沛縣(今屬江蘇)人,漢朝政治家,秦末隨劉邦起義,他知人善任,在楚漢相爭中為劉邦戰勝項羽建立漢朝起到重要作用,後因功被封為贊阝侯,與韓信、張良蕭望之:漢朝東海蘭陵(今山東蒼山)人,從師後巷學詩,又從師夏侯勝學《禮》及《論語》,官至御史大夫、太子太傅等職。 蕭思話:南蘭陵(今江蘇常州)人,南朝宋尚書左僕射,好書史,有令譽,後拜郢州刺史,因有才被武帝以國器許之,他先後歷十二州,愛才好士,人咸歸之,卒謚穆。 蕭道成:南朝南蘭陵人,仕宋為中領軍,後乘朝廷內亂,壯大勢力,擁立順帝劉准,自為太傅領揚州牧,升為相國,被封齊公,後廢宋稱帝,建立齊王朝,史稱齊高帝。 蕭統:南蘭陵人,南朝梁著名的文學家,梁武帝之子。少時遍讀儒家經典,善詞賦,輯《文選》三十卷,為我國現存最早的文章總集,對後世文學創作頗有影響。 蕭衍:南朝南蘭陵人,南朝齊時著名大將,後因朝廷腐敗內亂,蕭衍於五零二年代齊稱帝,建立梁朝,建都建康(今江蘇南京)。 蕭琛:南朝梁南蘭陵人,少明悟,有才辨,不事產業,特進金紫光祿大夫,著有《漢書文府》、《齊梁拾遺》文集。 蕭穎士:蘭陵人,唐開元年間進士,對策第之,曾仕秘書正字、揚州功曹參軍等,高才博學,致力於古文。 蕭良有:明代漢陽(今湖北武漢)人,生而聰穎異常,以神童名,萬曆中會試第一。領國子祭酒,著有《玉堂遺稿》流傳。 蕭朝貴:廣西武宣東鄉人,太平天國著名領導人之一,在戰爭中屢立戰功,被封為西王,後在與清軍作戰中陣亡。 蕭楚女:原名蕭秋,湖北漢陽人,中國共產黨早期青年運動領導人之一,曾積極參加革命運動,後在反革命屠殺中被害。 蕭三:湖南湘鄉人,國際著名詩人,無產階級文化戰士,早年與毛澤東、蔡和森創建「新民學會」,參加「五四」運動,為我國無產階級文藝運動和世界各國人民的文化交流事業做出過重要貢獻,著有《和平之歌》、《伏櫪集》譯本、《新木馬計》、《前線》等。 明星不算
希望採納
Ⅳ 姓蕭古代名人
蕭何 ------西漢初相
蕭統:南蘭陵人,南朝梁著名的文學家,梁武帝之子。
蕭穎士回:蘭陵人,唐開元答年間進士,對策第之,曾仕秘書正字、揚州功曹參軍等,高才博學,致力於古文。
蕭良有:明代漢陽(今湖北武漢)人,生而聰穎異常,以神童名,萬曆中會試第一。領國子祭酒,著有《玉堂遺稿》流傳。
蕭朝貴:廣西武宣東鄉人,太平天國著名領導人之一,在戰爭中屢立戰功,被封為西王,後在與清軍作戰中陣亡
Ⅵ 歷史上姓肖的名人有哪些
●蕭何,蕭姓最早的名相。漢初大臣。曾為沛縣吏。秦末佐劉邦起義。他隨起義軍入咸陽即收取秦政府的律令圖書,掌握了全國的山川險要、郡縣戶口和當時的社會情況。楚漢戰爭中,薦韓信為大將,以丞相身份留守關中,輸送土卒糧餉,支援作戰。對劉邦戰勝項羽,建立漢朝起了重要作用。後封酇侯。定律令制度,協助漢高祖消滅異姓諸侯王。
●蕭勁光,蕭姓在解放軍軍銜最高的將領。1920年參加革命。次年赴前蘇聯學習。1922年由共青團轉入中共。1924年回國後,任國民革命軍師黨代表。參加了北伐戰爭。此後歷任軍區參謀長兼政治部主任,軍團政委,中共中央軍委參謀長。參加了長征。歷任陝甘寧留守兵團司令,東北民主聯軍副總司令兼參謀長、第四野戰軍副司令兼十二兵團司令和政委,解放軍海軍司令,國防部副部長。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共七屆候補中央委員,中共八、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
●蕭華,蕭姓最年輕出名的、解放軍最年輕的上將。客家聚居地興國人。12歲加入共青團。14歲轉入中共,同年參加紅軍。歷任共青團興國縣委書記、紅軍總政治部青年部部長,17歲任少共國際師政委,後任軍區司令兼政委、第四野戰軍特種兵司令、十四兵團政委。解放後,曾任解放軍空軍政委、總政治部主任、總幹部部部長、中共中央軍委常委、軍事科學院第二政委、蘭州軍區第一政委,中共八屆、十一屆、十二屆中央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時39歲。著有著名的《長征組歌》。
●蕭龍友,最著名的中醫之一。自幼攻讀經史的同時即自學中醫。1897年開始,任過一些官職,公暇鑽研中醫中葯學。1928年棄官從醫,1934年與名中醫孔伯華創辦北京國醫學院,任院長。解放後,歷任中醫研究院顧問、名譽院長,中華醫學會副會長,科學院生物地學部委員等。
●蕭朝貴,太平天國最著名的主將。貧農出身。1844年經馮雲山介紹加入拜上帝會。善領導會眾,穩住群心。1851年1月參加領導金田起義,任右弼又正軍師,領前軍主將。在永安晉封為西王。1852年率部永安突圍,大敗清軍,斬四總兵,在桂林城外擊斃清軍悍將烏蘭泰。同年率部奔襲長沙,中炮受傷而犧牲。
●蕭統,蕭姓最著名的南朝梁文學家。武帝長子。武帝天監元年,立為太子,未及即位而卒,謚昭明,世稱昭明太子。信佛能文。曾招聚文學之士,編集《文選》30卷,對後代文學頗有影響。後人輯有《昭明太子集》。
●蕭照,蕭姓最著名的南宋畫家。金兵陷汴京(今河南開封)時,他在太行山參加義兵,遇畫家李唐,隨至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得到李唐傳授畫藝。任畫院待詔。擅畫山水、人物、松石,墨重筆健氣勢郁茂。存世作品有《山腰樓觀》《中興瑞應》等圖。
●蕭子顯,蕭姓最著名的南朝梁史學家。齊高帝蕭道成之孫。累官至吏部尚書、侍中,後出為吳太守。曾采各家《後漢書》,考正同異,成書百卷。又撰成《齊書》60卷,即《南齊書》。
●蕭友梅,蕭姓最著名的現代音樂教育家。出自客家聚居地中山。曾留學日本、德國。歸國後,主持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音樂科和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1927年在蔡元培支持下創辦國立音樂院(後改名為國立上海音樂專科學校)。撰有《普通樂學》等書,並作歌曲《問》《國恥歌》等數十首及鋼琴曲等。
●蕭國寶,蕭姓最年輕犧牲的名人。1949年參加解放軍。次年加入中共。歷任戰士、副班長。1950年11月,在一次剿匪戰斗中,英勇沖入敵陣,為奪取匪機槍,3次負傷。部隊遭遇敵火力阻擊時,他用身體堵住了敵人的機槍發射口而犧牲,使後續部隊取得了重大勝利。他生前所在連被命名為「蕭國寶英雄連」。
●蕭穎士,字茂挺,蕭姓最著名的唐代散文家。唐開元年間進士,曾任秘書正字、揚州功曹參軍等職。致力於寫作古文,自謂「平生屬文,格不近俗,凡所擬議,必希古文」,「魏晉以還,未嘗留意」。與李華齊名。後人輯有《蕭茂挺文集》。
●蕭三,蕭姓最著名的現代詩人。出自客家聚居地湘鄉。1920年5月赴法國勤工儉學。1922年加入中共,同年底到前蘇聯東方勞動大學學習。在此期間和陳喬年把《國際歌》譯成中文。1924年後任共青團湖南省委書記、中共張家口地委書記及共青團北方區委書記,共青團中央組織部長、代理書記。1927年參加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1930年,任教於莫斯科東方學院。1939年5月回國到延安,任魯迅藝術學院翻譯部主任,陝甘寧邊區文協主任,主編《大眾文藝》及《中國導報》。1946年任華北文協主任,發表《毛澤東傳略》。解放後,歷任文化部對外文化聯絡局局長、全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對外文委主任。
共和國開國名人
●蕭勁光,開國大將。
●蕭 華,開國上將。
●蕭 克,開國上將(嘉禾籍)。
●開國中將:肖向榮(梅縣籍)、肖望東(吉安籍)、肖新槐(宜章籍)。
●開國少將:肖平、肖前(萬安籍)、肖森(永新籍)、肖鋒(泰和籍)、肖大荃(吉安籍)、
肖元禮(萬安籍)、肖友明(攸縣籍)、肖文玖(吉水籍)、肖永正(麻城籍)、肖永銀、肖
全夫、肖遠久、肖志賢、肖應棠、肖學林(永豐籍)、肖榮昌(吉安籍)、肖思明(永新籍)、
肖選進、肖劍飛、肖新春(永新籍)、肖德明。以上2/3出自客家聚居地。
《黃埔軍校三百名將》列有肖芳(紅一軍三師師長)、肖乾(國民黨中將)、肖人鵠(工農革命軍五軍軍長)、肖作霖(原國民黨中將)。
蕭姓歷代名人:蕭姓族人在家族史上地位比較顯赫,出現眾多的皇族。蕭姓族人曾出皇帝11人,皇親眾多。其在歷史上注重文化,文人墨客能詩善畫者眾。如唐宋時蕭姓10個宰相,均為大作家,另外,其宗族詩人畫家也眾多。前面提到的蕭望之,為西漢大臣,宣帝時歷任左馮翊、大鴻臚、太子太傅等官,公元前51年曾主持會議,評議儒生對《五經》同異的意見。元帝即位,以師傅甚受尊重。南朝時的蕭姓名人,均出自南蘭陵蕭氏家族,例如:齊武帝次子蕭子良,封竟陵王,官至太傅,曾延攬文士,抄五經百家,編成《四部要略》千卷,又著有內外文筆40卷;南齊宗室蕭子雲,通文史,著有《晉書》110卷,又善草隸書;梁武帝蕭衍,長於文學,精樂律,並善書法;蕭衍之弟蕭宏;為大富翁,家有庫房百間,積錢3億余,他物不計其數;蕭衍第三子即梁簡文帝蕭綱,亦長於文學,第七子即梁元帝蕭繹,生平著作甚多,今存《金樓子》輯本。隋末,有後梁宣帝曾孫蕭銑,於618年稱帝,都江陵,割據長江中游等地,有兵40萬。唐代有蕭瑀、蕭至忠、蕭嵩、蕭華、蕭復、蕭俛、蕭鄴、蕭寘、蕭仿、蕭遘等10人任宰相。南宋有詩人蕭德藻。遼國有景宗後蕭太後,聖宗時攝國政,還有精通契丹文、漢文的史學家蕭韓家奴,女詩人蕭觀音,大臣蕭思溫、蕭孝穆、蕭惠、蕭奉先,將領蕭撻凜。元代有戲曲作家蕭德祥。清代有畫家蕭雲從。近現代有著名京劇演員蕭長華,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青年運動領導人之一蕭楚女。僑居大洋洲波利尼西亞的蕭瑞光,以擁有財富超過1億美元,被列入「世界華人億萬富豪榜」。蕭(肖)姓贛南名人還有出自寧都的民族氣節堅強的宋代愛國詩人蕭立之;出自會昌的明代名醫蕭九賢;出自龍南的修築三南公路的主持人蕭升墀;出自於都的蒙冤而逝的紅軍青年將領紅二十軍代軍長蕭大鵬;出自信豐的革命從自家起的著名共產黨人蕭鳳鳴等。於此可見,蕭姓人才濟濟。
Ⅶ 中國史上,蕭姓的名人有哪些
梁武帝復蕭衍(464年-549年)制,字叔達,小字練兒蕭衍在位時間達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
蕭何,漢代大臣
蕭峰(1030-1065)遼朝大臣,契丹乙室部人。道宗(耶律洪基)即位後, 歷文班太保,同知樞密院事。
Ⅷ 「兩舟並行,櫓速不如帆快」;「八音齊奏,笛清難比蕭和」包含了哪四個歷史人物的姓名急用!!!謝謝
三國的魯肅 西漢的樊噲 宋朝的狄青 西漢的蕭何 魯肅和蕭何是文臣,狄青和樊噲是武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