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黑龍江的名人
【蕭 紅】 1911年 出生於黑龍江省呼蘭縣。 著名女作家,原名張秀環,又名張乃瑩,蕭紅是她的筆名 。主要作品有《生死場》、《小城三月》、《馬伯樂》、《呼蘭河傳》、《北中國》等小說及散文、詩歌,約 100萬字, 深受人民稱頌。 1942年病逝於香港,年僅31歲。 為紀念這位中國現代 文壇巨匠 ,在她的家鄉呼蘭河畔,建 有蕭紅紀念館、蕭紅小學及蕭紅路等多處景點 。
【楊子榮】原名楊宗貴, 1916 年出生於山東省牟平縣岬河村。特級偵察英雄。他智擒 「 座山雕 」 的英雄事跡傳遍了中國城鄉。曲波等文藝工作者據此創作了長篇小說《 林海雪原》 , 感染和激勵了幾代人。在故事的發生地我省海林市海林鎮建有「楊子榮紀念館」。
【王進喜】 1923 年生, 甘肅省玉門人。 1949 年進玉門油礦, 1959 年 9 月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為了改變我國石油工業的落後面貌, 1960 年,王進喜帶領 1205 鑽井隊從甘肅省玉門千里迢迢趕到大慶,參加大慶石會戰。在極端困苦的情況下,克服重重困難,以 「 寧可少活二十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 的頑強意志和沖天干勁,打出了大慶第一口噴油井。在那些日子裡,王進喜身患重病也顧不得到醫院去看;鑽井砸傷了腳,他拄著雙拐指揮;油井發生井噴,他奮不顧身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重晶石粉,被人們譽為 「 鐵人 」 。 在大慶油田工作的 10 年中,王進喜為我國石油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曾獲 「 全國勞動模範 」 等光榮稱號。 1970 年 11 月 15 日, 王進喜 病逝。但他 身上體現出來的 「 鐵人精神 」 ,激勵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
【王啟民】 1937 年生,大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院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先後主持參與了大慶油田實現穩產高產的八項重大開發試驗項目,參加並組織了 40 多項科研攻關課題和大慶油田 「 七五 」 、 「 八五 」 、 「 九五 」 開發規劃編制研究等工作,多次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1997 年 1 月被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黨組授予 「 新時期鐵人 」 榮譽稱號。
【蘇寧】解放軍駐哈某部團參謀長,在 1991 年 4 月 21 日 組織部隊進行軍事訓練中,為保護戰友的生命安全光榮犧牲。年僅 37 歲。蘇寧犧牲後,在全省、全國、全軍掀起了向其高尚精神學習的熱潮。 1993 年 2 月 19 日,中央軍委主席***簽署命令,授予沈陽軍區某炮兵團參謀長蘇寧 「 獻身國防現代化的模範幹部 」 榮譽稱號。
【 馬永順 】 黑龍江省鐵力人。新中國第一代伐木工人, 50年代的伐木英雄、90年代的植樹模範,被稱為「當代活愚公」。 曾創全國手工伐木產量之最,先後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十大綠化標兵、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聯合國環保獎等榮譽稱號。十六次受到中國高層領導的接見,是中國林業系統的傑出代表,2000年2月10日突發心臟病逝世,享年87歲。
【冷雲】原名鄭志民。 1915年生,吉林省樺川縣(今黑龍江省樺川縣)悅來鎮人。1938年率領婦女團,隨抗聯一軍一師西征時,與 楊貴珍、安福順、胡秀芝、郭桂琴、黃桂清、李鳳善、王惠民 7名女戰士一起,投入烏斯渾河,以身殉國。後世贊頌她們的英雄事跡為「八女投江」。
『貳』 黑龍江的來歷
關於黑龍江名稱的由來,有這樣一個傳說。
在山東半島的沿海村莊居住著一戶李姓人家,妻子多年不孕。一次到河邊取水時見龍而有孕,後來生下一條小黑龍。小黑龍白天騰雲駕霧,來去無蹤,晚上回到母親身邊吃奶。村民得知議論紛紛,李老漢覺得臉上無光,非常惱火。
一天,趁小黑龍吃奶的時候,李老漢操起菜刀向小黑龍砍去,小黑龍躲閃不及,被砍掉了尾巴逃出了家門。由於禿尾巴龍平日里為人實在而又隨和,經常幫助別人,人們都親切地稱他為禿尾巴老李。後來禿尾巴老李來到了東北。
東北北部有一條大江,裡面住著一條白龍,人們叫它白龍江。白龍經常興風作浪,致使江水泛濫成災,百姓深受其苦。禿尾巴老李決心為民除害。他化作人形將自己的身世告訴收留他的老鄉,並請求鄉親們在他與白龍決戰時予以幫助。
決戰之日,黑龍躍入江中與白龍激戰。鄉親們准備好了饅頭和石頭前往江邊。按照約定,鄉親們見白浪上翻時就往裡投石頭,見黑浪上翻時就往裡投饅頭。二龍鏖戰了三天三夜,最後黑龍在人們的幫助下戰勝了白龍,並長住在這條江里,從此這里風調雨順,黑龍江也因此而得名。
(2)黑龍江省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作為神州大地上的第三條巨川,黑龍江不似長江,卻有那麼多美麗動人的傳說;黑龍江也不似黃河,卻承載和記錄了那麼多民族的苦難與興衰;它的寬宏、壯美幾乎不為外人所知,因此在人們的印象中黑龍江彷彿總是披著一層神秘的薄紗……
如黑色蛟龍般蜿蜒奔騰於我國東北邊陲的黑龍江,其長度居世界河流第八位,是我國和俄羅斯之問的一條重要國際界河。我國古時稱黑龍江為羽水、浴水、黑水、望建河、烏桓水、石里罕水等,《遼史》始稱黑龍江。俄語稱其阿穆爾河,蒙語稱其哈拉穆河。
世居黑龍江流域的滿族,稱它為「薩哈連烏拉」,「薩哈連」即「黑」的意思,「烏拉」意為「江」。因為黑龍江所經之處,森林茂密,水草豐盛,土壤中富含的黑色腐殖質被地表水帶入江中,使得江水青黑幽深,再加上這條大河蜿蜒流去狀如游龍,故此得名黑龍江。
『叄』 黑龍江著名抗日戰爭歷史人物簡介
馬駿,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被中共北方區委派往黑龍江,在哈內爾濱組織「救國容喚醒團」,從事革命宣傳和組織工作;
馬佔山,1931年,日軍大舉進犯黑龍江,馬佔山就任黑龍江省主席,組織了江橋抗戰;
周保中,東北抗日聯軍五軍軍長;
趙尚志,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軍長;
李兆麟,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路軍總指揮;
趙一曼,1935年任中共珠河區委書記,同年被捕,受盡酷刑,堅貞不屈,英勇就義;蕭紅,女作家,著有《生死場》,出版時魯迅親為校對並作序,她的作品還有《紅的果園》、《牛車上》、《馬伯樂》、《呼蘭河傳》等;
『肆』 黑龍江省抗日時期的民間故事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軍迅速佔領遼寧、吉林,繼續向黑龍內江省進犯。那時黑龍江省省會在容齊齊哈爾,日軍要佔領齊市,必須經過洮(洮南)昂(昂昂溪)鐵路上的嫩江橋。
剛剛受任的黑龍江省代理省主席兼軍事指揮馬佔山,不顧國民政府的不抵抗命令,以約3個旅的兵力布防於嫩江北岸,扼守嫩江橋。11月4日,日軍以滿鐵守備隊進攻,被擊退。6日,關東軍以主力第2師團投入作戰。
馬佔山親赴前線指揮,與敵鏖戰,日軍以優勢炮火和飛機、坦克掩護,輪番猛攻,陣地失而復得,形成拉鋸。12日,日軍又從朝鮮調來援兵,加強進攻。馬佔山孤軍奮戰,因部隊傷亡過大,後援無繼而撤退。
『伍』 黑龍江的歷史人物.
張平洋張平洋
張平洋,字希江,男,漢族。1909年出生於河北省遵化縣城關。1933年在冀熱遼邊區參加革命。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後,以遵化縣"道德會"會員的身分作掩護,從事黨的地下工作。1940年春,張平洋受八路軍冀東軍區派遣,借河北往東北移民之機,由河北來到泰來縣。任"道德會"理事,管理日常事務。1941年春,張平洋來到五廟子(今平洋鎮)"道德會"安身。
1942年張平洋為使那些流離失所的孤寡老人有安身之處,藉助" 道德"辦"慈善"事業的名義募捐,在五廟子創辦了"老安所"。先後收養了50多名孤寡老人,他經常利用"道德會"講道的機會,在群眾中進行秘密宣傳活動。向群眾講"日本鬼子統治東北的日子不會長了,總有一天要'改天換盤',大家過好日子" 等。
1945年初夏,張平洋被偽警察署列入"要事查人"後被關進泰來監獄。直到"八·一五"侵華日軍投降後出獄。此時,日偽統治垮台,匪患四起,日偽殘余作亂,百姓的生命和財產受到嚴重威脅。張平洋決定組織人民武裝。他拿出隱藏多年的手槍,組織群眾手持鐵齒釤刀,砸了五廟子偽警察署,奪取了槍支成立了一支20多人組成的自衛隊。同年8月下旬的一天,日軍殘部40餘人,順鐵路由泰來向齊齊哈爾方向逃竄,沿路燒、殺、劫、掠。張平洋得知消息後,帶領自衛隊在五廟子火車站南伏擊了日軍,戰斗進行幾個小時,日軍棄屍而逃。此後又經10餘次大小戰斗,不斷繳獲日偽武裝,使自衛隊在成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發展到60餘人。自衛隊除與日偽殘余部隊作戰外,還打土匪,維護治安,保護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
1945年9月中旬,張平洋得知共產黨接收齊齊哈爾組織武裝的消息,立即赴齊齊哈爾市與嫩江省人民自衛軍司令員王明貴同志取得聯系,並向黨組織匯報工作。隨後嫩江省人民自衛軍司令部成立,王明貴任司令員,張平洋任副司令員,由張平洋帶領部隊到泰來縣開辟工作。1945年11月上旬,嫩南軍分區司令部成立張平洋任司令員,尹詩炎任政委。准備在嫩南軍分區所屬泰來、泰康、鎮東、大賚、景星、林甸六縣分別建立支隊。張平洋積極組織建軍工作,同時制訂具體方案,准備接管各縣城。並發布招募新兵和收繳民間武器的布告。嫩南軍分區人民自衛軍不斷發展壯大。
1945年11月28日晨,偽泰來縣地方維持會會長(原偽縣長)韓崗鎮、副會長(原偽警務科長)胡郁文,此前得知自衛軍將要繳維持會武器的情報,便預謀殺害張平洋。他們先邀張平洋到"福事軒"飯店吃飯,企圖在宴會時動手,但未得逞。於是在宴會後又以召集會議"商討軍需"為由,把張平洋騙請到偽維持會。張剛進屋坐下不久,即被匪徒付國石開槍打死,時年36歲。1946年2月泰來縣解放後,人民政府和全縣人民為了紀念張平洋的功績,將他居住過的地方"五廟子"改稱為"平洋"。是年10月10日,在泰來火車站站前廣場,建張平洋將軍紀念碑一座,以資紀念。
『陸』 黑龍江的名稱由來
黑龍江省因河流而得名.黑龍江名稱最早見於《遼史》,因江水色黑,其形若龍,故名黑內龍江。
清代,設黑容龍江將軍和吉林將軍,管轄黑龍江地區。順治九年,清廷派梅勒章京率兵駐守寧古塔地方,翌年升為昂邦章京。東北地區被劃分為兩大軍事駐防區域。康熙十年,清朝沿黑龍江岸築城,名黑龍江城,清朝後期後改為黑龍江省。
黑龍江省,簡稱「黑」,省會哈爾濱,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是中國最北端以及陸地最東端的省級行政區,北、東部與俄羅斯隔江相望,西部與內蒙古相鄰,南部與吉林省接壤。
(6)黑龍江省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黑龍江歷史悠久的古城
黑龍江省東部的海林縣,是三百多年前清廷流放人犯的寧古塔所在地。相傳清皇族遠祖有兄弟六人居此,滿語「六個」為「寧古塔」,故稱其地為寧古塔貝勒,簡稱寧古塔。
寧古塔有新舊兩城,舊城在今海林市舊街,康熙五年(1666年)遷建新城,即今寧安市區,稱寧古塔新城。清初寧古塔為設置在盛京(今沈陽)以北管轄黑龍江、烏蘇里江廣大地區的軍事、政治和經濟中心。
『柒』 哈爾濱有哪些歷史故事
1、上號
歷史上的香坊地區,名字稱謂頗多,曾有"田家燒鍋鎮"、"老哈爾濱"(舊哈爾濱)和"上號"之稱。
香坊為何稱"上號"還有幾種傳說:一是1932年松花江發大水,道外被淹,群眾逃難至香坊,因香坊地勢高故稱上號,道外稱下號;二是中東鐵路修建時香坊是堆放建築材料的地方,因香坊地勢高於道里,故稱"上號"。
另外,人們還習慣於把香坊東部稱東香坊(東號),把香坊西部稱西香坊(西號)。上述幾種稱謂一直延用至今。
2、褲襠街
天一街舊稱褲襠街,當屬哈爾濱最古老的街道之一,一條街,便是一段歷史,而天一街究竟埋藏著多少興亡之事,只有你親手叩一叩這條街歷史之門才會知道。
褲襠街,顧名思義,這條街是「人」字形,一些當鋪、小店就在「人」字形兩撇的交點上。這條街由太古街到褲襠街開始分道,一條通往道外邊的渡口,一條通往道里的兆麟公園(原有三五漁棚)、九站(原有哨卡一座),這便是褲襠街的由來。
1933年,因「褲襠」二字不雅,改稱天一街。如今,天一街早已從市區地圖上消失,但那時候人的創業精神、功績將會永存。
3、三十六棚
現在人們幾乎淡忘了這樣一件事:在經緯十二道街到工程街一帶,百年前曾有一個讓人心寒的名字——三十六棚。三十六棚是老哈爾濱人對鐵路車輛廠及其工人住宅區的統稱,這里是沙俄修築中東鐵路時遺留下的貧民窟。「三十六棚」,顧名思義就是貧民窟的代稱了。
4、桃花巷
在舊社會,哈爾濱市老道外桃花巷,每天晚上都會傳出"見客了"的吆喝聲,這是妓院的龜奴、老鴇子在"喊堂"(招呼接客)。鼎盛時,哈爾濱曾有煙花女子7000多人,桃花巷等地曾"娼盛"一時,街因人而得名。
5、地包
「地包小市」,老哈爾濱人沒有不知道的,這里是哈爾濱最早的集市,也是老哈爾濱最繁華的地方!
舊時,人們管撫順一帶叫做「地包」,卻不是因為這里地勢高!「地包」是俄語「機車庫」的音譯,早些年附近大民興街有座「莫斯科兵營」,周圍慢慢也聚集了很多鄉民,形成集市後,人們開始把撫順街和安寧街一帶叫做「小地包」,把鐵路車輛段大牆外和鎖廠一帶叫「大地包」。
『捌』 關於黑龍江的神話傳說傳說
傳說在遠古時期,黑龍江叫白龍江,白龍江邊住著一戶姓李的人家。有一內天,白龍興風作浪,未容滿周歲的小兒,便成了白龍腹中之物。此後,每年白龍都要江邊的百姓進貢個童男童女,否則,狂風暴雨相見。
一年後,李老漢的妻子又產下一個兒子,渾身油黑,一日他現了原形,又黑又長的龍尾巴伸到門檻。驚醒後黑龍遁入江中與白龍爭斗。爭斗中,觀音菩薩前來助陣,消滅了白龍。黑龍受萬民擁待,使百姓們世代風調雨順。黑龍江由此而得名。
黑龍江,是流經蒙古、中國、俄羅斯的亞洲大河之一,位於亞洲東北部。
(8)黑龍江省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非神話名稱由來
黑龍江,因河水含腐殖質多,水色發黑得名。 古稱「黑水。《遼史》稱「黑龍江」(遼金稱松花江入黑龍江後至海為「混同江」)。
黑龍江的名稱來源,有學者考證,遼初,太祖多以「黑龍」二字命名,如祖州有太祖廟曰「黑龍」,太祖陵有門曰「黑龍」。《遼史·道宗本記》:「太康三年春正月癸丑,如混同江(即松花江)。夏四月乙酉,泛舟黑龍江」。至此,「黑龍江」之名方顯於世。又有地方誌記載:「黑龍江水黑,蜿如蛟龍,故名為黑龍江」。
參考資料
網路-黑龍江
『玖』 關於黑龍江省的歷史
一、哈爾濱(東經125°42′―130°10′、北緯44°04′―46°40′),黑龍江省省會,中國東北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市總面積約為5.384萬平方公里,轄9個市轄區、7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其中市轄區面積10198平方公里。2014年戶籍總人口994萬人。
哈爾濱地處東北亞中心地帶,被譽為歐亞大陸橋的明珠,是第一條歐亞大陸橋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樞紐,也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熱點旅遊城市和國際冰雪文化名城。是國家戰略定位的「沿邊開發開放中心城市」、「東北亞區域中心城市」 及「對俄合作中心城市」 。有「冰城」、「天鵝項下的珍珠」、」丁香城「以及「東方莫斯科」、「東方小巴黎」之美稱,還有「文化之都」、「音樂之都」、「冰城夏都」的美譽。
二、哈爾濱歷史:
1、哈爾濱的歷史源遠流長,是一座從來沒有過城牆的城市。早在22000年前,舊石器時代晚期,這里就已經有人類活動。大約5000年前,哈爾濱地區進入新石器時代。大約3000年前,殷商晚期,哈爾濱進入青銅時代,屬於黑龍江地區最早的古代文明國家——白金寶文化的分布區域。
2、哈爾濱是金、清兩代王朝的發祥地。公元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爾濱阿城區)建都。19世紀末,哈爾濱已出現村屯數十個,居民約3萬人,交通、貿易、人口等經濟因素開始膨脹,為城市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3、1896年至1903年,隨著中東鐵路建設,工商業及人口開始在哈爾濱一帶聚集。中東鐵路建成時,哈爾濱已經形成近代城市的雛形。20世紀初,哈爾濱就已成為國際性商埠,先後有33個國家的16萬余僑民聚集這里,19個國家在此設領事館。 與此同時,中國民族資本也有了較大發展,建立起哈爾濱在當時的北滿經濟中心和國際都市地位。
4、哈爾濱是中國馬克思主義思想傳播較早、工人和學生運動比較活躍的城市。1923年,哈爾濱成立東北地區第一個黨組織。1927年,在哈爾濱召開了東北地區第一次黨代會,並成立滿洲臨時省委。哈爾濱成為黨領導東北人民進行革命斗爭和後來抗日斗爭的指揮中心。
5、1932年,哈爾濱淪為日偽統治。哈爾濱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先後涌現出趙尚志、楊靖宇、李兆麟、趙一曼等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和革命烈士。1945年,哈爾濱從日偽統治下解放,人口70餘萬。1946年4月28日,哈爾濱正式建立人民政權,成為全國解放最早的大城市。
6、新中國成立後,哈爾濱發展國民經濟,在「一五」時期,哈爾濱是國家重點建設城市之一,前蘇聯援建的156項重點建設工程,有13項設在哈爾濱,成為國家重要工業基地,並迅速由一個消費城市轉變為新興工業城市。1958年至1965年,哈爾濱經歷了「大躍進」和經濟調整的曲折發展過程。「文化大革命」期間,哈爾濱的國民經濟遭到嚴重挫折,社會秩序受到嚴重破壞。
7、1996年,國務院批准松花江地區與哈爾濱市合並組成新的哈爾濱市。哈爾濱市轄七區十二縣(市),行政區劃面積5.3萬平方公里。
『拾』 黑龍江歷史英雄人物的故事
黑龍江地區涌現出許多優秀人物。如:東明,北夷索離人,夫余政權的創始者;大祚榮,粟末人,渤海國創始者,713年,唐廷冊封為左驍衛員外大將軍、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阿骨打,女真族完顏部人,率軍滅遼,於1115年建立大金國;薩布素,第一任黑龍江將軍,1685年和1686年,兩次率軍組織了雅克薩戰役,打敗沙俄侵略軍;壽山,1900年任黑龍江將軍,俄軍入侵時,曾派兵圍攻哈爾濱俄國駐軍,同時阻擊由璦琿入境之敵,兵敗自殺殉職;程德全,1907年,改黑龍江將軍轄區為行省後出任第一任巡撫;方拱乾,流人,曾著《寧古塔志》(又名《絕域紀略》);李金鏞,漠河金礦自俄方收回後,1887年首任主持開礦事宜,4年後漠河金礦年產達3.7萬兩;馬駿,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被中共北方區委派往黑龍江,在哈爾濱組織「救國喚醒團」,從事革命宣傳和組織工作;馬佔山,1931年,日軍大舉進犯黑龍江,馬佔山就任黑龍江省主席,組織了江橋抗戰;周保中,東北抗日聯軍五軍軍長;趙尚志,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軍長;李兆麟,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路軍總指揮;趙一曼,1935年任中共珠河區委書記,同年被捕,受盡酷刑,堅貞不屈,英勇就義;蕭紅,女作家,著有《生死場》,出版時魯迅親為校對並作序,她的作品還有《紅的果園》、《牛車上》、《馬伯樂》、《呼蘭河傳》等;王進喜,石油工人,全國勞動模範,參加大慶石油會戰時,五天五夜,堅守井場,被譽為「鐵人」,是會戰的第一標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