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中國的定州這個地方,歷史上出過哪些名人
江潮
江潮,1917年出生於河北定縣子位村。1934年參加東北軍,抗日戰爭開始後任57軍排長、連長。1938年參加民族解放先鋒隊,1940年初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八路軍,歷任濱海軍區獨立旅一團營長、團長。1941年任山東軍區海陵獨立團團長。解放戰爭時期任山東軍區二師六團團長,第四野戰軍38軍司令部參謀處長,解放軍113師副師長、師長。抗美援朝時期任志願軍38軍113師師長,回國後任38軍副軍長,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炮兵教授會主任、訓練部副部長,西藏軍區副參謀長、參謀長,四川省軍區副司令員,南京高級陸軍學校副校長(正兵團級)。
1964年晉升少將軍銜。曾獲二級獨立自由勛章和二級解放勛章各一枚,朝鮮政府頒發的一級自由獨立、二級國旗勛章各一枚。1996年因病在南京逝世,安葬於雨花台功德園。
王瑚
王瑚,1864年出生於河北定州南支合村。1894年中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次年被任命為四川省慶符縣知事。1899年調往灌縣時,慶符人民在城外路旁立「王鐵珊長生祿位碑」。1920年8月,王瑚任京兆尹。1921年被任命為江蘇省省長。他曾一個人悄悄住在南關小店,暗自察看實情。故上任後很快查處了貪贓的警察廳副廳長,制裁了囤積居奇的米商。還倡導成立了南京金陵大學。
1933年,馮玉祥在張家口組織察哈爾抗日同盟軍時,王瑚不顧身患重病,到張家口對馮玉祥說:我王瑚老朽,不忍死亡床榻之上,給我一刀一槍,置我於戰場,要對將士說這白發老者是定州王瑚,為抗日救國與諸公同命,將士必然振奮。馮玉祥等將領深受感動。同年4月25日,王瑚病故,靈柩到清風店車站時有2000多人送葬。王瑚未置家產,但存有大批珍貴圖書,馮玉祥稱他是中國第一流清官。
劉文正
劉文正,1896年出生於河北定縣(今定州)陳村營村。1925年保定陸軍軍官學校肄業後,曾在北洋軍任連長。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因對不抵抗政策不滿退伍回鄉。1937年9月,由蕭秉鈞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隨後參加冀西八路軍。1938年初,從冀西回到冀中整頓回民抗日武裝。同年4月,奉命去河間、獻縣一帶擴軍。他先後兩次到獻縣東新莊村,動員馬本齋抗日。不久,由馬本齋任隊長的「回民教導隊」成立,他在教導隊任政治主任。5至6月間,「回民教導隊」與「回民幹部教導隊」合並,稱「回民教導總隊」。
1939年7月,「回民教導總隊」改名為「回民支隊」。此後,他調往冀中區回民建國會任主任。1940年底,調任冀中行署公安局副局長。1942年6月,因眼疾復發,被黨組織安排在肅寧縣養病。由於漢奸告密,遭日偽軍包圍,子彈打光後,他同妻子金惠淑犧牲於敵亂刀之下。
❷ 定州歷史上有哪兩位武狀元
定州歷史文化悠久,古稱中山國,歷代都設州置府,是河北省歷史文化名城,市內人版文薈萃,名人眾多,權樂毅、廉頗、李夫人、李延年、李廣利、衛子豪、宮素然、劉禹錫、崔護、郎士元、崔元翰、杜太後、趙弘殷、杜太後、郝浴、邢敦行、邸飛虎、王瑚、鹿鍾麟、王森然、段繩武、張寒暉、趙慈庚、孫志遠、楊棟梁、郭晶晶。
❸ 關於定州名人逸事作文
中華名族,是一個歷經曲折仍閃耀著智慧的民族,是一個飽受凌辱卻仍不專屈不撓的民族,是一個永屬遠勇往直前,奮斗不息的民族。從炎黃到禹舜,從秦漢到唐宋,中華民族用他的智慧和雙手創造出輝煌。
英國科學家李約瑟曾說:「沒有中國的四大發明,歐洲還可能停留於封建社會。」然而,一個世紀前的中國,卻遭受著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生靈塗炭,民不聊生,民組面臨著生死存亡的危機。在這危難時刻,中國涌現出了孫中山、毛澤東、周恩來等一批胸懷大志的青年。正因為有了他們,中華民族才能重新屹立於世界的東方。由此可見,志士衰則國亡,志士盛則國興。
歷史的火炬,在中華大地上傳遞著,銘記著份歷史。舊中國的千瘡百孔已經成為過去。這些年來,隨著中國的對外開放和對內改革,經濟煥發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機。在這個經濟全球統一化的今天,只有民族的才可能是世界的。這種民族精神就是中華之魂,他支撐起中國的脊樑,讓龍的子孫世代延續。
為了祖國的明天,為了歷史不再重演,我們應該刻苦學習,銘記歷史。讓我們志存高遠,共同創造中華民族燦爛輝煌的新世紀!
❹ 哪位歷史名人在定州坐過官
查《道光定州府志來》卷九 名宦
我知源道的名人中有:
司馬光 仁宗時舉進士,除定武軍從事。
韓琦 仁宗時徙鎮定二州。
蘇軾 哲宗親政,軾乞補外以兩學士出知定州。
該名宦卷記載人名數以百計,我也搞不太清哪些算是名人。上面舉的這三位對我來說是如雷貫耳,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請查閱該書。
❺ 定州有什麼歷史人物
定州刺史甄琛,又被我發掘出一位定州的歷史人物!
甄琛,(?-524年)字思伯,北魏中山毋極縣人。漢太保甄邯後裔。
甄琛少年聰敏穎悟,放盪不羈,在家與兄弟們嬉戲玩笑,不拘禮法。通曉經史,著文有「刀筆」之稱。甄琛身材短小,其貌不揚,舉秀地後入京候考,常以圍棋通宵達旦,令僕人素燭供奕,僕人偶有困盹,即遭杖罰。天長日久,僕人受苦不迭,與甄琛論講道理:「您辭別父母來京,是為謀求功名,服待你讀書在所不辭;然而卻日夜對陣圍棋,這是進京的本意嗎?用棍棒責罰似乎不合情理吧!?」甄琛聽後頗受感動,毅然埋頭讀書,進步很快。
太和元年(477年),甄琛授中書博士,遷授諫議大夫,陳述時政,多被採納,頗為教文帝賞識;轉授通直散騎侍郎,出任本州征北府長史,後調本州陽平王熙軍府長史。
景明元年(500年),宣武帝命甄琛為中散大夫兼御史中尉,甄琛依附趙修,父事中散大夫,弟本州別駕。後趙奸詐事敗露,甄琛因與趙同黨被劾免職,回原籍。
還鄉後喪母,服孝未滿父亡。甄琛在墳塋種植松柏,蔚然成蔭,與弟值林發誓終生守候墓地,專心從事農圃,有時狩獵娛樂;朝廷如有大事,亦上表奏陳時務。曾受拜散騎常侍、營州刺史兼安北將軍、涼州刺史、鎮西將軍,琛以老邁請辭,改為吏部尚書,不久任征北將軍、定州刺史。
正光五年(524年)冬逝世,謚號文穆。孝明帝親臨祭奠,撫其親屬,身穿教服扶輿出殯。甄琛性情輕慢,好幽默朝諷,雖有欠風雅,但理事干練,才華橫溢,為官清白、操守廉潔,故而博得朝野贊頌。
甄琛一生著述甚豐,著有《理詣四聲》、《姓族廢興會通》、《苗素三論》、《家誨》(20篇)及《篤學文》等,流傳後世。文章短小精悍,無長篇大作。《魏書》卷六十八和《北史》卷四十有傳。
❻ 在歷史上我們定州曾有多位人物名垂史冊,你知道定州歷史名人都有誰
李章 [唐],字子飛,一作飛卿,恐誤。排行十八。其先中山(今河北定州)人。德宗貞元時登進士第,曾在東平李師古幕。
崔興宗 [唐],博陵(今河北定州)人。唐詩人。為王孟詩派作者之一。早年隱居終南山,與王維、盧象、裴迪等游覽賦詩,琴酒自娛。曾任右補闕,官終饒州長史。
崔液 [唐],字潤甫,號不詳,乳名海子,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州市)人,唐代詩人、狀元。
崔績 [唐](550—618年),字祖睿,博陵(今定州)人。主要著作有《區宇圖志》、《小苑春望宮池柳色》等。七歲時就能撰寫文章。隋文帝開皇初年,秦孝王推薦他參加「射策」考試,得中第一。
趙居貞 [唐],河北定州鼓城人。擢進士第。歷吳郡太守兼江南采訪處置使,天寶十年751年,吳郡太守趙居貞割崑山南境、嘉興東境、海鹽北境置華亭縣。
李延年 [漢],漢武帝時造詣很高的音樂家,中山人(今河北省定州市),出身倡家,父母兄弟妹均通音樂,都是以樂舞為職業的藝人。李延年不但善歌習舞,且長於音樂創作,他的作曲水平很高,技法新穎高超,且思維活躍,他利用張騫從西域帶回《摩訶兜勒》編為28首「鼓吹新聲」,用來作為樂府儀仗之樂,是我國歷史文獻上最早明確標有作者姓名及樂曲曲名,並用外來音樂進行加工創作的音樂家。
劉禹錫(772~842) 字夢得,祖籍中山(今定州),為唐貞元年間(785~805年)進士,登博學宏詞科,授監察御史。參與了王叔文為首的"永貞革新",失敗後,王叔文被賜死,劉禹錫被貶為連州(廣東連縣)刺史。
❼ 定州有什麼歷史名人
李夫人,野史中又稱李妍,中山(今河北省定縣)人,是漢武帝最為寵愛的妃子之一版。她是武帝寵臣、宮延樂權師李延年的妹妹,貳師將軍李廣利的姊姊。
李延年擅長音律歌舞,故而頗得武帝寵幸。一日延年為武帝獻歌,歌詞稱:「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武帝聞得此曲,極為感慨嘆息。武帝姊平陽公主便告訴武帝,歌中的佳人就是指延年的妹妹,即李夫人。李夫人隨後得武帝召見,由是深得寵幸。
孫志遠(1911年出生於河北省定州,1966年逝世),原名秉哲,是一位中國共產黨政治家。
孫志遠1929年加入共青團,1930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時期擔任過不同部隊的政治委員。曾參加西藏和平解放談判。後來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機械工業部部長。
孫志遠(1911-1966) 原名孫秉哲,又名宋耀祖、孫國鈺、孫健。
1911年10月12日生於河北定縣大王梅村。
❽ 定州的歷史人物
李延年,?至約公元前90年,漢武帝時造詣很高的音樂家,中山人專(今河北省定州市)屬,出身倡家,父母兄弟妹均通音樂,都是以樂舞為職業的藝人。
崔績(550—618年),字祖睿,隋朝博陵(今定州)人。主要著作有《區宇圖志》、《小苑春望宮池柳色》等。《區宇圖志》是我國第一部官修地方誌。
李章,生卒年不詳。字子飛,一作飛卿,恐誤。排行十八。其先中山(今河北定州)人。唐德宗貞元時登進士第,曾在東平李師古幕。文宗大和末,為成都少尹。
崔興宗,生卒年不詳,博陵(今河北定州)人。唐詩人。為王孟詩派作者之一。早年隱居終南山,與王維、盧象、裴迪等游覽賦詩,琴酒自娛。曾任右補闕,官終饒州長史。
崔液 ,生卒年不詳。字潤甫,號不詳,乳名海子,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州市)人,唐代詩人、狀元。生卒年、生平、進士時間均不詳,約唐玄宗景雲至太極年間前後在世。
趙居貞,河北定州鼓城人。擢進士第。歷吳郡太守兼江南采訪處置使,天寶十年751年,吳郡太守趙居貞割崑山南境、嘉興東境、海鹽北境置華亭縣。設縣沿於松江。官北海郡太守。
❾ 定州有什麼歷史名人
1、李廣利
李廣利(?-前89年),中山人,西漢中期將領,外戚,漢武帝寵姬李夫人和寵臣李延年的長兄,昌邑哀王劉髆的舅舅,另有一弟名李季。李夫人得寵時,李延年為協律都尉,而李廣利則為貳師將軍征大宛,因遠征大宛封海西侯。李廣利數次出征大宛及匈奴等地,戰績平庸。
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李廣利出征匈奴前與丞相劉屈氂密謀推立李夫人之子劉髆為太子,後事發,劉屈氂被腰斬,李廣利投降匈奴,其家族滅。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李廣利投降匈奴一年後,被殺。
2、李延年
李延年,西漢音樂家,生年不詳,前112年春天為武帝所用。漢武帝寵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家世代為倡,李延年與其妹李夫人皆出自倡門,能歌善舞,容貌喜人。李延年原本因犯法而受到腐刑,負責飼養宮中的狗,後因擅長音律,故頗得武帝寵愛。
一日為武帝獻歌:「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李延年的妹妹由此得幸,後來封為李夫人,漢武死後李夫人被追封為漢武皇後。
後李夫人生下了昌邑王劉髆,產後不久病逝。李延年也得以被封「協律都尉」,負責管理皇宮的樂器,極得武帝幸愛,「與上卧起,甚貴幸,埒如韓嫣」,成為漢武帝的男寵。
3、李夫人
李夫人,歷史上第一位追封的漢武帝皇後。生卒年不詳,中山(今河北定州)人,西漢著名音樂家李延年、貳師將軍李廣利之妹,李季之姐。漢武帝劉徹的寵妃。李氏平民出身,父母兄弟均通音樂,都是以樂舞為職業的藝人。
前112前,由平陽公主推薦給漢武帝,獲封夫人,深得漢武帝的寵幸,並為漢武帝生下兒子昌邑哀王劉髆。產後不久李夫人病死,因其有兒子,以王太後之禮安葬。前87年,衛子夫被廢四年後,漢武帝駕崩,漢武帝沒有配偶,妾室李夫人配祭漢武帝宗廟,追加尊號為孝武皇後。
4、崔仁師
崔仁師,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州)人。武德初年考中制舉,調任管州錄事參軍。後升任右武衛錄事參軍,參與修撰梁、魏史。貞觀初年,改任殿中侍御史。貞觀十六年(642年)升任給事中。征討遼東時,任韋挺的副職主持海運事務。
因運輸的兵卒逃亡沒有奏聞獲罪,被除官為民。皇帝回朝走到中山,起用他任中書舍人、檢校刑部侍郎。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升任中書侍郎,參與主持機要事務。後有人伏閤上訴,崔仁師沒有及時上報,皇帝大怒,把他流放到連州。永徽初年,拜授簡州刺史,去世。
5、劉禹錫
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河南洛陽人,自稱「家本滎上,籍占洛陽」,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為中山靖王劉勝。唐朝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劉禹錫貞元九年(793年),進士及第,初在淮南節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記室,為杜佑所器重,後從杜佑入朝,為監察御史。
貞元末,與柳宗元,陳諫、韓曄等結交於王叔文,形成了一個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集團。後歷任朗州司馬、連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禮部郎中、蘇州刺史等職。會昌時,加檢校禮部尚書。卒年七十,贈戶部尚書。
❿ 定州的文化名人有誰
1、李延年 (?—公元前87年)西漢時音樂家,中山人。以其歌曲優美入選宮內。與司馬相如等配曲,始將《胡曲》改為《橫吹曲》。其《北方有佳人》被收入《漢書》。歌詞是:「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漢武帝問此人為誰,李延年遂獻其妹於漢武帝。成語「傾國傾城」源於此。
2、李康 三國時文學家,中山人。著《運命論》。《文心雕龍》稱其與王充《議衡》相同。著作失傳。有「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等佳句傳世。
3、劉琨(271——318年)西晉邢邑人
與祖逖為友,共被同寢,「聞雞起舞」。書有「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等語。官至司空,大多時間領兵打仗。著有《抉風歌》等。「文心雕龍」評議「劉琨雅壯而多風」。
4、郎士元 中山人
為唐文壇「大歷十才子之一」官至左拾遺。擅長五律,有「前有沈(期)宋(之向),後有錢郎」之說。有詩集傳世。
5、崔護 唐代博陵人,詩人。官至嶺南節度使。少時《題都城南庄》有「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佳句。今選入中學課本,據此,元代劇作家白樸和尚忠賢分別寫出劇本《崔護謁漿》、《人面桃花》,流傳至今。其詩入《全唐詩》。《夢溪筆談》評其詩「以詩主人物,所謂旬鍛月煉者,信非虛言。」
6、劉禹錫(772---842)祖籍中山。唐代人,官至監察御史。與柳宗元同榜中進士,史稱「劉柳」。生前與白居易齊名,稱「劉白」。清雍正年間,定州城南三里庄尚有其所居「陋室」,刻有《陋室銘》。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出於此。
7、程顥(1032—1085)、程頤(1033—1107) 宋哲學家、教育家。
「二程」為北宋理學奠基者。其學說屬客觀唯心主義,為朱熹繼承和發展。世稱「程朱理學」。程顥官至監察御史,勸人孝娣忠信,「民愛之如父母」。程頤官至國子監教授、秘書省校書郎。
8、邸飛虎(1769—1819)、邢敦行,清代。
邸飛虎,子位人,1795年中武狀元,官至濮陽總兵,現子位還收藏其所用大刀和所穿盔甲。邢敦行,內化人,1778年中武狀元,官至廣東協副將。
9、郝浴(1623—1683)唐城村人,清代。1649年中進士,官至刑部主事、湖廣道御史。因有每天上奏三本的傳說,人稱「郝三本」。少時刻苦讀書,常夜間在村外冥思「義理」,「狂風疾雨而不歸」。其子郝林官至禮部侍郎。二人均入《清史稿》。現唐城村有郝浴墓及郝林墓,為市文物保護單位。
10、王森然(1895—1984)定州市東旺村人。積極參加辛亥革命。1912年,孫中山路過定州,特令停車召見。是定州唯一被孫接見的人。「是卓越的教育家、思想家、社會活動家、文學家、藝術家,是一位網路全書式的博大精深的學者」,是劉志丹的老師。王森然曾主編20多種刊物,史學著作有《史學概論》等,繪畫有《松鶴朝陽》等,齊白石稱「人說王森然學我,我說我學王森然」。
現日本有「中國王森然日本基金會」。1999年3月,王森然死後15年,在日本建王森然紀念館。
11、晏陽初(1890—1990),四川人,留美博士,曾當選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與愛因斯坦等人齊名。其突出成績在於平民教育。1929年帶數十名專家學者。到定縣開展平民教育運動,引起國際學術界高度重視。1949年後,先後在亞、非、拉各國推行定縣平民教育經驗。1984年,人大副委員長許德衍為其定州東大街舊居題詞「晏陽初舊居」。為市文物保護單位。
12、王瑚(1864—1933)南支合人。1894年中進士。官至浙江省省長,以「萬分廉潔,只是小善;半分貪污,便是大惡」為座右銘。章太炎稱其為「循吏第一」,馮玉祥稱其為「中國第一流清官」。現山東泰山五賢祠,列王瑚為五賢之一。死時只有圖書千冊,獻於定縣建「鐵珊圖書館」,是為定州圖書館前身。
13、張寒暉(1902—1946)西建陽人,積極參加革命運動,1925年入黨,參加創建中共定縣黨組織。1936年,創作《松花江上》等抗日歌曲60多首。1946年出版《張寒暉創作歌曲集》。死後葬在延安寶塔上.墓碑碑文:人民音樂家----松花江上的作者張寒暉。2002年,定州市政府在張寒暉紀念館舊址建張寒暉文化廣場,剪綵時多名省級領導參加。
14、谷鍾秀(1874—1949)東馬家寨人。曾留學日本,加入同盟會,後入國民黨。1901年創辦定州第一中學。官至黃河委員會主任。曾為中華民國憲法起草委員會主任。1933年參加馮玉祥組織的抗日同盟會。著有《中華民國開國史》、《世界地理》、《定縣志》等。
15 、鹿鍾麟(1884—1966)北鹿庄人。曾任國民黨高級將領、河北省政府主席。參與驅逐溥儀出宮。也曾是反共摩擦專家。解放後,接受中共領導,為國防委員會委員,多次發表對台講話,為祖國統一作貢獻。其著作有《驅除溥儀出宮始末》、《張學良在南京受審的回憶》、《馮玉祥政變》等。
16、孫志遠(1911—1966)大王耨村人。北平師大畢業,早年參加革命運動。1932年中共定縣縣委成立,任第一任書記。參與創建革命根據地活動。1943年參加中共七大(據我所知,定州參加中國共產黨代表大會的先後有四人:安玉林:七大;孫志遠:七大;寇志寒:九大;劉成:十六大)。參加解放太原和大西南的戰斗。曾任國務院副秘書長、國防工委副主任。在航空工業方面有突出成績。
17、劉文正(1869—1942)陳村營人,回民。畢業於保定陸軍學校,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冀中回民抗日救國會主任等職。1942年在戰爭中犧牲。
18、李致祥(1901—1937)西楊村人。為中共定州黨員第一人。1930年建立西楊村黨支部即定州第一個黨支部,任黨支部書記。後任沙河西區工委書記。病逝時,年僅35歲。
19、郝慶山(1917—1983)郝白土村人。全國民兵戰斗英雄。任民兵連長等職。他作戰勇敢,戰功顯赫。共計炸毀日軍火車頭8個,炸鐵路50多次,擊斃日偽軍90餘名、活捉65人。多次繳獲敵槍支及其他物資。在郝白土保衛戰中,帶領5個民兵殲敵58人。朱總司令獎其手槍一支。與楊銀山、甄鳳山並稱為定州抗日「三山」。
20、楊銀山(1887—1977)楊支東村人。曾任抗日游擊隊三分區第一支隊支隊長。他的部隊紀律嚴明、作戰機智勇敢,打鬼子、拿炮樓,深受群眾熱愛。
21、甄鳳山(1903—1972)東朱谷村人。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組建抗日游擊小組,歷經百餘次戰爭。1944年被晉察冀軍區授予抗日戰斗英雄稱號。1947年1月28日,率部配合正規部隊解放定縣城,被任命為城防司令。1959年被評為省、縣勞動模範。
22、何小排(1925—1941)女,大近同村人。14歲當選村婦救會主任,積極開展抗日工作。1941年6月24日被日寇抓住,面對敵人刺刀,堅貞不屈,視死如歸,大罵日寇,被連扎十幾刀,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壯烈犧牲。年僅16歲。實為劉胡蘭式的女英雄。
23、杜洛芬(1884—1948)寺底村人。組織村辦抗屬合作社,兩年開荒331畝,增產糧食2.7萬斤。帶頭送其孫子參軍,帶動97人同時參軍。1946年當選為定南縣勞動模範,出席邊區群英會。《冀中導報》曾四次報道其事跡。
24、羅宗賢(1925—1968)東王呂村人。現代作曲家。其作品有《英雄戰勝大渡河》、《桂花開放幸福來》、《劉胡蘭》、《草原之歌》、《長江大合唱》和《阿詩瑪》等,歌頌毛主席,歌頌共產黨,歌頌新生活。深受群眾歡迎,至今演唱不衰。
25、劉朝燕(1920—1983)山東金鄉縣人。曾任定縣縣委書記、革委會主任。被譽為「焦裕錄式」好乾部。他生活簡朴,工作任勞任怨,深入基層,下鄉從不坐車,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多次受到省、地表彰。是定州人民心中一座豐碑。
26、侯志輝(1977—1998)新興庄人。退伍軍人。1998年2月11日,兩名兒童在水上公園落入冰窟,侯志輝竭力將他們救出,自己卻因體力不支獻出生命,年僅21歲。河北省政府追認侯志輝為革命烈士,河北省軍區追記一等功,定州市委、市政府表彰其為「新時期羅盛教」,並在水上公園為其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