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北京歷史故事

北京歷史故事

發布時間:2021-02-04 02:11:59

① 北京的傳說故事和風俗習慣

北京的風俗習慣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
北京的傳說故事
北京的天安門,是沒人不知道的偉大建築物吧!天安門的歷史,天安門的建築,說故事的人不去說它了。咱們單說天安門前面、金水橋南邊那兩個石獅子,為什麼獅子肚子上,都有槍扎的一道深坑呢?這就說到闖王李自成進北京的故事了。
李闖王的農民起義軍,從打陝西延安出發,一路上勢如破竹地打垮了明朝的關口、城市,就在一六四四年四月二十五日(農歷三月十九日)這天,打到了北京城。這時候,明朝末一個「皇上」,頭一天晚上,就在景山一棵槐樹上,上吊自殺了。守城的大官,都是些「太監」,那又管得了什麼事?李闖王的大兵打到城下了,把守廣安門的太監,立刻開了城門,迎接了李闖王。李闖王進了廣安門,不多會兒,就來到了前門(正陽門),把守城門的大將,據說就是「大戰棋盤街」的李國禎,李國禎不肯開城,雙方打了一場攻城、守城的大戰,李國禎情知是不能抵抗闖王的大兵了,就獨自一個逃跑了。守城的明兵呢?自然是開城門,迎闖王了。李闖王一馬當先,率領著兵將進了前門,過了棋盤街,進了「大明門」(大明門到了清朝改名大清門,民國後改名中華門,現在我們還叫它中華門。(現已拆掉)中華門的北面,就是人民英雄紀念碑。老遠就瞧見一座高大的、五個空的牌樓了,丞相牛金星跟闖王說:「王爺您瞧,那就是明朝的『承天門'(承天門到一六五一年,改名天安門,廢除了牌樓,改建成現在這個樣子的天安門)明朝皇帝苦害老百姓的『聖旨',就都是打這門里發出來的!」李闖王本來恨透了明朝皇帝,聽了丞相的話,更生氣了,鼻子里吭了一聲,立刻摘下他那銅胎鐵背的硬弓,拔出一根鵰翎箭來。馬往前走著,離著承天門不太遠了,已然瞧得見牌樓上的「承天之門」四個字了,闖王舉起弓來,認扣、彈弦,噌的一聲,箭就出去了。闖王喊了一聲:「我叫你還承天!」這都是同時的事:弓弦響、闖王喊,李闖王的話還沒落音,那箭早就射中承天之門的天字上了,不但起義軍的兵將喊了一聲萬歲,連明朝投降的官兵,也驚得呆了。
闖王背上了硬弓,摘下他那桿鑌鐵點鋼槍來,托槍催馬,走近了承天門。大夥兒瞧:承天門牌樓南面,有兩個華表、兩個白玉石獅子,承天門北面有兩個白玉石獅子。不提華表,單說這四個白玉石大獅子,雕刻得可好了。東邊這兩個石獅子,右爪都踩著一個綉球,頭略向東歪,可是眼睛向西看;西邊這兩個石獅子,左爪都踩著一個小獅子,頭略向西歪,可是眼睛向東看,彷彿緊緊地盯著中間這段路面。闖王正跟丞相、將軍們,往前走著瞧這些石刻,忽然一個兵頭喊起來:「王爺留神,獅子動彈了!」闖王大喝了一聲:「胡說!石頭獅子會動彈?」原來,闖王早就瞧見獅子後面有毛病了,他說著,挺槍催馬,就奔東面那個石獅子扎來,□的一聲,石獅子肚子上扎了一個槍坑,火星亂爆。只見一條人影,直奔了西面那個石獅子,兵頭們又喊:「王爺留神,有敵人!」闖王早就打石獅子爪下,瞧見獅子的西北藏著一個明朝的將官了,他裝做不知道,向將軍們招了招手,將軍們明白了闖王的意思,闖王仍舊挺槍扎西面那個石獅子。跟這同時,將軍們早把西面石獅子圍了,捉出來明朝大將李國禎。打這兒起,這兩個石獅子都有了一道槍坑。闖王進了承天門,明朝就亡了。

② 北京故宮的歷史故事

北京故宮的歷史故事:工匠馬德春與故宮九龍壁

建九龍壁可不是一般的工程,講究多、難度大。必須要找那些技藝高超的人才行。工部大臣選來選去,最後選中了一個叫馬德春的工匠。這馬德春燒制琉璃瓦十幾年了,技術高超。他選幾十位工匠,第三天就開工了。幹活前,他向工匠們講了燒制彩色琉璃瓦的要求。

他說:「那燒制彩色琉璃瓦對材料的配比和火候的掌握,非常講究,要是掌握不好分寸,燒制一件琉璃成品,就得有十來件廢品作為代價。大夥要多留心,千萬別出差錯。」說完就帶著大夥兒幹了起來。他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足足燒了七七四十九天,總算燒製成了。

安裝這天,皇極殿門前人來人往,工匠們有條不紊地忙碌著。突然一聲清脆的響聲傳來,嚇了馬德春一跳。他來到出事地點一看,一個小工匠獃獃地站在那兒,直勾勾地盯著摔碎的一片琉璃瓦。

馬德春小心翼翼地把碎琉璃瓦片拼湊在一起,仔細地看了看,低聲對周圍的工匠說:「這事兒對任何人都不能講,誰要是吐露一個字,可有殺身之禍啊!」

在回家的路上,馬德春的心是七上八下,他想重新燒制那片琉璃瓦是來不及了,延誤工期的罪名擔當不起,可是另打主意來補救又要冒著欺君之罪的大險呀!眼看沒幾天就是交工期了,他把心一橫,等死不如闖一闖。

到家後,他茶不思飯不想,不管誰來也不見,一個人來到小倉房,把門窗擋嚴,悄悄地自製「琉璃瓦」。

九龍壁完工的消息,及時上奏了皇帝。第二天乾隆就帶著幾位大臣前往觀看,剛一進錫慶門就赫然看到那座金碧輝煌的九龍壁。走近再一細看,那九條龍栩栩如生,就和真的差不多。

乾隆皇帝頓覺滿目生輝,不住贊嘆。

(2)北京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

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後居住的正宮。

故宮前部宮殿,當時建築造型要求宏偉壯麗,庭院明朗開闊,象徵封建政權至高無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對角線的中心,四角上各有十隻吉祥瑞獸。

故宮的設計者認為這樣以顯示皇帝的威嚴,震懾天下。後部內廷卻要求深邃、緊湊,因此東西六宮都自成一體,各有宮門宮牆,相對排列,秩序井然。內廷之後是宮後苑 。

故宮宮殿是沿著一條南北向中軸線排列,三大殿、後三宮、御花園都位於這條中軸線上。並向兩旁展開,南北取直,左右對稱。這條中軸線不僅貫穿在紫禁城內,而且南達永定門,北到鼓樓、鍾樓,貫穿了整個城市 。

③ 北京的歷史故事

多的是啊!

④ 北京歷史故事

先秦至秦漢
在春秋戰國時期(前770年—前221年)薊國就在北京地區建立城市,後燕國打敗薊國,後遷都薊,稱為燕都或燕京。

秦代為薊縣,為廣陽郡守駐地。

漢高帝五年,被劃為燕國轄地。元鳳元年復為廣陽郡薊縣,屬幽州。 本始元年更為廣陽國首府。

東漢光武改制時,置幽州刺史部於薊縣。永元八年復為廣陽郡駐所。

[編輯]
兩晉至隋唐五代
直至西晉時,朝廷改廣陽郡為燕國,而幽州遷治范陽。十六國後趙時,幽州駐所遷回薊縣,燕國改設為燕郡,歷經前燕、前秦、前燕、後燕和北魏的統治而不變。

直至隋開皇三年廢除燕郡。但很快在大業三年,隋朝改幽州為涿郡。

唐初武德年間,涿郡復稱為幽州。貞觀元年,幽州劃歸河北道管轄。後北京成為范陽節度史的駐地。安史之亂期間,安祿山曾經在這里稱帝,建國號為「大燕」。唐朝平亂後,復置幽州,屬盧龍節度史節制。

五代初期,軍閥劉仁恭在這里建立割據政權,自稱燕王,後被後唐消滅。

參見: 潭柘寺,法源寺

[編輯]
遼朝
遼朝於會同元年起在北京地區建立了南京,改幽州為南京析津府,開泰元年改號燕京。

參見:北京天寧寺塔

[編輯]
金朝
貞元元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顏亮正式建都於北京,稱為中都。此後元朝、明朝和清朝的都城均建立在北京。

[編輯]
元朝
成吉思汗於1216年攻下北京,遂設置燕京路大興府。元世祖至元元年改為中都路大興府。至元四年,開始在金中都東北郊修建元大都。 至元九年,中都大興府正式改名為大都路,蒙古文為Khanbalik,漢字音譯為汗八里、甘巴力克。

[編輯]
明朝
明朝初年,以應天府為京師,大都路於洪武元年八月改稱為北平府,同年十月劃歸山東行省。洪武二年三月,改為北平承宣布政使司駐地。燕王朱棣(明成祖)發動靖難戰爭、奪得皇位後,於永樂元年升為北京,稱為「行在」。永樂十九年正月,明朝政府正式遷都北京,以順天府北京為京師,南京作為留都。

[編輯]
清朝
清朝入關後隨即佔領北京,亦稱京師順天府,屬直隸省。

[編輯]
近代
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定都南京,1912年遷都北京,直至1927年北洋政府垮台。而此時北京的地方體制仍依清制,仍稱順天府。直至民國三年,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直轄於北洋政府。

北伐戰爭後,中國的首都遷到南京,北京被改名為北平特別市,同時撤銷京兆地方。1930年6月,北平被降為河北省轄市,同年12月復升為院轄市。1937年七·七事變後,北平被日本佔領,並成立傀儡政權「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將北平改名為北京。1945年8月21日,第十一戰區孫連仲部收復北京,並重新更名北平。

1949年1月31日,中國共產黨軍隊得到北平控制權。同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北平重新更名為北京。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宣告成立

⑤ 關於北京的歷史故事

歷史故事的名字

⑥ 北京的歷史故事90字

先秦至秦漢抄
在春秋戰國時期(前770年—前221年)薊國就在北京地區建立城市,後燕國打敗薊國,後薊,稱為燕都或燕京。

秦代為薊縣,為廣陽郡守駐地。

漢高帝五年,被劃為燕國轄地。元鳳元年復為廣陽郡薊縣,屬幽州。 本始元年更為廣陽國首府。

東漢光武改制時,置幽州刺史部於薊縣。永元八年復為廣陽郡駐所。

⑦ 北京有哪些歷史故事

於謙保衛北京
明朝五十萬大軍在土木堡全線崩潰,消息傳到北京,太後和皇後急得哭哭啼啼,從宮里內庫撿出大量金銀珍寶、綾羅綢緞,偷偷派太監帶著財寶去尋找瓦剌軍,想把英宗贖回來。結果,當然是毫無希望。
從土木堡逃出來的傷兵,斷了手的,缺了腿的,陸續在北京街道出現了。京城裡人心惶惶,誰也不知道皇帝下落怎樣。再說,京城裡留下的人馬不多,瓦剌軍來了怎麼抵擋呢?
為了安定人心,皇太後宣布由郕王朱祁鈺監國(就是代理皇帝的職權),並且召集大臣,商量怎麼對付瓦剌。大臣們七嘴八舌,不知怎麼辦才好。大臣徐有貞說:「瓦剌兵強,怎麼也抵擋不住。我考察天象,京城將遭到大難、不如逃到南方去,暫時避一下,再作打算。」
兵部侍郎於謙神情嚴肅地向皇太後和郕王說:「誰主張逃跑的,應該砍頭。京城是國家的根本,如果朝廷一撤出,大勢就完了。大家難道忘掉了南宋的教訓嗎?」
於謙的主張得到許多大臣的支持,太後決定叫於謙負責指揮軍民守城。
於謙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浙江錢塘(今杭州)人。他自小有遠大的志向。小時候,他的祖父收藏了一幅文天祥的畫像。於謙十分欽佩文天祥,把那幅畫像掛在書桌邊,並且題上詞,表示一定要向文天祥學習。長大以後,他考中進士,做了幾任地方官,嚴格執法,廉潔奉公;後來擔任河南巡撫,獎勵生產,救濟災荒,比較注意人民疾苦。
王振專權的時候,貪污成風,地方官進京辦事,總要先送白銀賄賂上司,只有於謙從來不送禮品。有人勸他說:「您不肯送金銀財寶,難道不能帶點土產去?」於謙甩動他的兩只袖子,笑著說:「只有清風。」他還寫了一首詩,表明自己的態度,詩的後面兩句是:「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後句的意思是免得被人說長道短,閭閻就是里巷。「兩袖清風」的成語就是這樣來的。)
因為於謙剛正不阿,得罪了王振,王振就指使同黨誣告於謙,把於謙打進監牢,還判了死刑。河南、山西的地方官員和百姓聽到於謙被誣陷的消息,成千上萬的人聯名向明英宗請願,要求釋放於謙。王振一夥一看眾怒難犯,又抓不住於謙什麼把柄,只好釋放了於謙,恢復了他的原職;後來,又被調到北京擔任兵部侍郎。
這一回,在京城面臨危急的時刻,於謙毅然擔負起守城的重任。他一面加緊調兵遣將,加強京城和附近關口的防禦兵力;一面整頓內部,逮捕了一批瓦剌軍的奸細。
有一天,監國的郕王朱祁鈺上朝,大臣們紛紛要求宣布王振罪狀。朱祁鈺不敢作主。有個宦官馬順,是王振的同黨,見大臣們不肯退朝,吆喝著想把大臣趕跑。這下激怒了大臣。有個大臣沖上去揪住馬順,大夥趕上來,一陣拳打腳踢,就把馬順揍死了。
朱祁鈺見到朝堂大亂,想躲進內宮,於謙攔住他說:「王振是這次戰爭失敗的罪魁禍首,不懲辦不能平民憤。陛下只要宣布王振罪狀,大臣們就心安了。」
朱祁鈺聽了於謙的話,下令抄了王振的家,懲辦了一些王振的同黨,人心漸漸安定下來。
瓦剌首領也先俘虜了明英宗,沒把他殺死,卻挾持著英宗當人質,不斷騷擾邊境。看來,京城裡沒有皇帝不好辦。於謙等大臣請太後正式宣布讓朱祁鈺做皇帝,被俘虜的明英宗改稱太上皇。朱祁鈺這才即位稱帝,這就是明代宗(又叫景帝)。
也先知道明朝決心抵抗瓦剌,就以送明英宗回朝為借口,大舉進犯北京。
這一年十月,瓦剌軍很快打到北京城下,在西直門外紮下營寨。於謙立刻召集將領商量對策。大將石亨認為明軍兵力弱,主張把軍隊撤進城裡,然後把各道城門關閉起來防守,日子一久,也許瓦剌會自動退兵。
於謙說:「敵人這樣囂張。如果我們向他們示弱,只會助長他們的氣焰。我們一定要主動出兵,給他們一個迎頭痛擊。」
接著,他分派將領帶兵出城,在京城九門外擺開陣勢。
於謙在城外把各路人馬布置好後,他親自率領一支人馬駐守在德勝門外,叫城裡的守將把城門全部關閉起來,表示有進無退的決心。並且下了一道軍令:將領上陣,丟了隊伍帶頭後退的,就斬將領;兵士不聽將領指揮,臨陣脫逃的,由後隊將士督斬。
將士們被於謙的勇敢堅定的精神感動了,士氣振奮,鬥志昂揚,下決心跟瓦剌軍拚死戰斗,保衛北京。
這時候,各地的明軍接到朝廷的命令,也陸續開到北京支援。城外的明軍增加到二十二萬人。
明軍聲勢浩大,戒備森嚴,也先發動幾次進攻,都遭到明軍奮勇阻擊。城外的百姓也配合明軍,跳上屋頂牆頭,用磚瓦投擲敵人。經過五天的激戰,瓦剌軍死傷慘重。
也先遭到嚴重損失,又怕退路被明軍截斷,不敢再戰,就帶著明英宗和殘兵敗將撤退。於謙等明英宗去遠了,就用火炮轟擊,又殺傷了一批瓦剌兵。北京城保衛戰,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於謙立了大功,受到了北京軍民的愛戴。明代宗十分敬重他。於謙家的房屋簡陋,只能遮蔽風雨,明代宗給他造一座府第,於謙推辭了。他說:「現在正是國難當頭的時候,怎麼能貪圖享受呢?」
也先失敗後,知道扣住明英宗也沒有用處。就把明英宗放回北京。
於謙一心保衛國家,但是那個在北京危急的日子裡主張逃跑的徐有貞,還有被於謙責備過的大將石亨,都對他懷恨在心,在暗地裡想法報復。
英宗回北京後過了七年,也就是公元1457年,明代宗生了一場大病,徐有貞、石亨跟宦官勾結起來,帶兵闖進皇宮,迎明英宗朱祁鎮復位。歷史上把這件事稱作「奪門之變」。沒多久,明代宗就死了。
明英宗復位後,對於謙在他被俘流亡的時候,幫他弟弟即位稱帝,心裡本來有氣,再加上徐有貞、石亨一夥在他面前說了不少誣陷的話,竟下了狠心,給於謙加上個「謀反」的罪名,把於謙殺害。
北京的百姓聽到於謙受冤被害,不論男女老少,個個傷心痛哭。人們傳誦著於謙年輕時候寫的一首《詠石灰》的詩: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人們認為,這正是於謙一生的寫照。

⑧ 北京的歷史事件有哪些故事

真的:故宮在1992年雷雨天氣出現宮女事件,確有此事,被許多遊人所拍攝,得到專了有利證據後,專家屬已經給予了科學解釋(故宮能看見宮女是有科學依據的,因為宮牆是紅色的,含有四氧化三鐵,而閃電可能會將電能傳導下來,如果碰巧有宮女經過,那麼這時候宮牆就相當於錄象帶的功能,如果以後再有閃電巧合出現,可能就會像錄象放映一樣,出現那個被錄下來宮女的影子),但還是讓大家難以置信。 傳言(假的):故宮什麼看門的老頭晚上出去上廁所碰到了鬼魂,根本就沒有這回事,我給你講下你就明白了。 1.故宮身為國家重點保護文物,不可能用一個外來老頭來看門,就算讓他看,他也看不住。 2.從此無人看故宮的大門,放警犬進入巡邏,這完全是扯淡,一座古代皇城怎能容的下動物的隨便進入。無論是遊人寵物,警犬,導盲犬,還是其他的名犬,都不準入內。老北京的靈異事件是存在很多,但部分是傳言,但是大部分確真有此事,北京現在的老人都應該記的北新橋的故事,我在這里就不多說了,北新橋北京去年修地鐵都繞過了這座古橋。現在的科學家都不敢去碰它。

⑨ 北京的長城有什麼歷史故事

1.山羊馱磚

嘉峪關城,城牆高 9 米,還要在城牆之上修建數十座大小不同的樓閣和眾多的垛牆,用磚數量之大是非常驚人的,當時,施工條件很差,沒有吊運設備,全靠人工搬運。而當時修關城所用的磚,都是在 40 里以外的地方燒制而成。磚燒好後,用牛車拉到關城之下,再用人工往上背。

由於城高,唯一能上下的馬道坡度大,上下很困難,盡管派了許多人往城牆上背磚,個個累得要死,但背上去的磚卻仍然供不應求,工程進展受到了嚴重影響。

一天,一個放羊的孩子來到這里放羊玩耍,看到這個情景,靈機一動,解下腰帶,兩頭各捆上一塊磚,搭在山羊身上,然後,用手拍一下羊背,身子輕巧的山羊,馱著磚一溜小跑就爬上了城牆。人們看了又驚又喜,紛紛仿效,大量的磚頭很快就運上了城堵。


2.冰道運石

當初,修建嘉峪關城時,需要成千上萬塊長 2 米、寬 0 . 5 米、厚 0 . 3 米的石條,工匠們在黑山將石條鑿好後,卻人抬不起,車拉不動,且山高路遠,無法運輸。大夥兒邊鑿石條邊發愁,眼看隆冬季節就要到了,石條還沒有從山裡運出一塊,若要耽誤工期,沒有工錢是小,這腦袋可就難保了。

大家正在長噓短嘆,這時,忽然山頂一聲悶雷,從白雲中飄下一幅錦綢,眾工匠趕緊接住,只見上面若隱若現有幾行字,大家看後恍然大悟,按其行事。等到冬季到來後,眾人從山上往關城修一條路,在路面上潑水,讓其結成一條冰道。

然後把石條放在冰道上滑行運輸,結果非常順利的把石條運到了嘉峪關城下,不但沒有延誤工期,反而節省了不少工期。眾工匠為了感謝上蒼的護佑,在關城附近修建廟宇,供奉神位,並成為工匠出師後必須參拜的地方。

3.擊石燕鳴

相傳,古時有一對燕子築巢於嘉峪關柔遠門內。一日清早,兩燕飛出關,日暮時,雌燕先飛回來,等到雄燕飛回,關門已閉,不能入關,遂悲鳴觸牆而死,為此雌燕悲痛欲絕,不時發出「啾啾」燕鳴聲,一直悲鳴到死。

死後其靈不散,每到有人以石擊牆,就發出「啾啾」燕鳴聲,向人傾訴。古時,人們把在嘉峪關內能聽到燕鳴聲視為吉祥之聲,將軍出關征戰時,夫人就擊牆祈祝,後來發展到將士出關前,帶著眷屬子女,一起到牆角擊牆祈祝,以至於形成一種風俗。

4.嘉峪山的傳說

在很久以前,從祁連山流下來的雪水,不斷匯合成北大河,它穿過河西走廊中段的荒原,澆灌著那一帶的良田,養育著那裡的各族人民。

有一天,一個牧童正在荒原上放羊,迎頭碰上一個古怪老頭兒,身上背一袋子石沙。問他去北大河如何走,並說:「這北大河原是我的家,後來被一群百姓搶去,我這次來要用石沙堵住北大河。」

牧童聽後非常氣憤,立刻頂撞道:「別說你用一袋石沙,就是把北邊大山搬來,也妄想使北大河改道。」那老頭兒一聽氣炸了,立刻將這袋石沙向左右撒開。

驟然間,荒原上突起許多丘陵和一座大山,這座大山就是現在的嘉峪山。原來這個怪老頭兒是龜精變的,只見他口念咒語,企圖推倒嘉峪山來封堵北大河,正在此時,突然狂風大作,電閃雷鳴,玉皇大帝派雷神把老頭兒擊死了。

在他死的地方,立即隆起了個山包,形狀如龜,這就是現在的「龜蓋山」。

5.萬年灰與燕京城

人們都說,是秦始皇最早修的萬里長城。其實開始的長城並不是他修的。早在秦始皇之前的春秋戰國時,有個燕王,他的國土小、兵馬少、力量弱,隨時都有被鄰國吃掉的危險。為了保住國土,燕王就徵用了民夫,在他的國土邊界山頂上築起高高的城牆,以防外敵入侵。

因為那時還沒有石灰,他築的城牆,石、磚都是用泥抹的。為了搶時間,早日修好城牆,他下令冬天也不停工。天冷,和泥得用熱水,因此,民夫們就把大鐵鍋抬到工地上,用三塊石頭支起來,添柴燒開水。天長日久,鐵鍋被燒了個大窟窿,滿鍋的水全漏光了;把鍋下的火澆滅了。

可民夫們也意外地發現,水灑在支鍋的石頭上,熱石頭遇到水就炸開了,炸出許多白面面,民夫們瞅著、想著,好生奇怪。有個人把這白面面用水和和,覺得比泥還滋潤,還有粘性,就把它抹在石條和磚縫里。

第二天,民夫們發現,用這白面面抹的石條和磚縫,要比用泥抹的結實的多。燕國人得到了啟發,從此,就燒石灰,來抹城牆縫。後來,秦始皇統一了中國,為了保住他的皇上寶座,也仿照燕王的辦法興工修起了萬里長城。

動工時,他下了一道旨令,讓原來的燕國人包攬燒石灰的活兒。因此,那時修長城所用的白灰,全是燕國人燒的。長城修到哪兒,就在哪裡山坡上燒灰,而且燒的灰質量非常好,被後人稱為萬年灰,意思是萬年不變質。

長城修完後,別的民夫各回各地。因燕國人燒灰有功,秦始皇又撥下金銀,建了個城鎮,專為燕國人居住,這城鎮就是現在的北京。因此,那時北京叫燕京,燕國人燒灰用過石頭的山統稱為燕山山脈。

閱讀全文

與北京歷史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