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關歷史人物
慕容沖
370年,前燕為前秦所滅後,包括慕容沖及其兄慕容泓在內的眾多鮮卑慕容部專人被遷往關中。慕容沖且成屬了前秦天王苻堅的孌童,和其姐清河公主皆被苻堅寵幸,長安因而有歌謠:「一雌復一雄,雙飛入紫宮。」
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前秦於淝水之戰大敗,對境內各族的控制力減弱。建元二十年(384年)慕容沖之叔慕容垂於河北叛變,慕容泓亦於關中舉兵稱濟北王,因此時任平陽太守的慕容沖也在河東起兵,其後並歸慕容泓,一同西進長安。不久,謀臣高蓋等人認為慕容泓德望不如慕容沖,且用法苛刻嚴峻,於是殺慕容泓,改立慕容沖為皇太弟。385年,慕容沖即皇帝位於阿房宮,改元更始,之後經過一番慘烈的攻防後佔領長安。慕容沖因為畏懼慕容垂的強大,不敢東回鮮卑人的故地,因而軍心思變。更始二年(386年),為左將軍韓延所殺,變軍擁立將軍段隨為燕王。慕容沖後來被謚為威皇帝。
2. 有關的歷史人物
項羽、曹植、韓信、趙高、趙括、王羲之、曹劌、秦始皇、孫子
四面楚歌是楚內漢戰爭的故事容
煮豆燃萁是曹丕害曹植時,曹植作七步詩的故事
背水一戰,是韓信打仗的故事
指鹿為馬是趙高陷害忠良的故事
紙上談兵是趙括在長平之戰時的故事
入木三分是王羲之寫字的故事
一鼓作氣是曹劌論戰的故事
焚書坑儒是秦始皇燒書、坑術士的故事
韋編三絕是孔子讀書的故事
3. 齊山的歷史事件😂
「山抄不在高,有仙則名,襲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在一期開發的景區內,著名的自然景點有三十多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景點是「齊山四絕」:第一絕是高山懸瀑——觀音瀑;第二絕是絕壁雲頂——唐三寨;第三絕是十里畫廊——古棧道;第四絕是帝王龍脈——齊門洞。優美的自然景觀和深厚的人文景觀珠聯璧合,相映成趣。映佛池、天水溪、觀音瀑、太公湖等多處瀑布溪流如銀河碧波裝點在懸崖山間。這里山清水秀、流水潺潺,自然景觀奇特,山水之險秀風光盡在齊山。齊山風景區有著深厚的歷史人文底蘊。明永樂年間,山東浦台巾幗英雄唐賽兒大營駐扎在此,唐三寨、點將台遺址猶存;這里更是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山東縱隊第四支隊司令員廖容標將軍領導和組建的「四縣聯合指揮部」的所在地。齊山風景區以齊文化為底蘊,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儒道釋精神融合於自然齊山的三十多處景點中,為遊人勾勒出一幅自然優美的山水畫卷,不禁讓人流連忘返。齊山風景區既是自然秀美的旅遊休閑度假的勝地,又是歷史考古、文化學術交流的中心。齊山人將以體貼細心的優質服務喜迎八方遊客的到來。
4. 有關中國十大的歷史人物
十大帝王
秦始皇贏政
漢高祖劉邦
漢武帝劉徹
光武帝劉秀
唐太宗李世民
宋太祖趙匡胤
成吉思汗
明太祖朱元璋
康熙玄燁
乾隆弘歷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1101965.html?fr=qrl3
十大元帥
1955年9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了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的決議。毛澤東主席向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 10人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據統計,十大元帥中直接或間接參加過南昌起義的就有7位:朱德、賀龍、劉伯承、聶榮臻、陳毅、林彪、葉劍英。
十大美女
一)蘇妲已===她有嫵媚攝魂的外表,卻有一顆陰毒殘忍的心!她為攝取後位不擇手段 臨死前還不忘施展媚術。妲已亂商,陷害忠良,極盡殘忍之能事,「熗烙」之刑自商出。紂王一世梟雄,被其玩弄於掌股之間,令五百年成湯江山灰飛煙滅。普天之下 紅顏亂政,蘇妲已為始作俑者。
(二)褒 姒===她傾國傾城,晶瑩剔透:她冷若冰霜,難得一笑。她是烽煙戲諸候的女 主角。她終於笑了,可愛之極,燦爛之極。周幽王也笑了,不過他因她最後的一次笑,驪山角下,成了幽王永遠的歸宿褒姒,也落了個自縊身亡的結局。周幽王寵褒姒而亡天下的歷史教訓為歷代英君明主引以為戒。
(三)西 施===古代所謂的四大美女之首,有「沉魚」之美稱,她冰清玉潔,嬌弱春花 恰似幽蘭含羞。她體態輕盈,身著素衣,清如芙蓉出水,她集後宮三千佳麗之美於一身。
(四)卓文君===翻開中國歷史,那些敢於沖破封建禮教愛我所愛的女人,無一不遭非議 被衛道士一代又一代的口誅筆伐。然而,她們的故事卻在代代流傳,為人津津樂道。她才貌雙絕,慧心蘭質,她沖破阻力,不畏風險。「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毅然與司馬相私結為夫妻。
(五)王昭君===美艷絕倫,如花似玉,眉如輕煙,口似櫻桃,雲鬢高聳,蘭偑低綴,腰細款款,投足如風擺細柳,舉手似雛燕凌空。可惜這位具有落雁之容的千古美女,因畫師作崇,三年不識龍顏,只得出塞作番,成為漢宮驚艷,讓鐵骨錚錚的呼韓邪拜為之傾倒,從此漢匈罷卻刀兵,共享和平。王昭君入鄉隨俗,美麗善良的她給草原人了帶來 了和平與希望,帶來了歡樂。
(六)趙飛燕===出生貧賤,官奴世家。她艷若桃李,冷若冰霜,瘦削玲瓏,身如輕燕 古人雲:「環肥雲瘦」之「雲瘦」即「趙飛燕」。她舞技絕倫,翩翩如風,有「可作掌中舞」之說。她工於心計,爭強鬥狠。為爭寵於漢成帝,手段殘忍,花樣百出。她風流成性,淫亂後宮。
(七)貂 蟬===她是美麗的羔羊,為滅董卓,卻甘於以弱柔之軀,投入虎狼之口。她也兒女情長,卻深明大義違背「烈女不侍二夫」古訓巧妙周旋於董卓與呂布之間。她是王允連環計中最重要的一環:傾刻間,董卓身首異處。她看破紅塵,願孤叮清影了餘生。
(八)張麗華===南朝陳後主妃,愛美人不愛江山的客體。
(九)楊玉環===香消玉殞,恨水東逝.
(十)香 妃===沙棗香飄寶月樓。
5. 急急!與下列成語有關的歷史人物是誰
卧薪嘗膽:勾踐
投筆從戎:班超
江郎才盡:江淹
馬革裹屍:馬援
指鹿為馬:趙高
風聲回鶴唳:苻健
望梅止渴:答曹操
暗度陳倉:劉邦
口蜜腹劍:李林甫
聞雞起舞:祖狄
洛陽紙貴:左思
東山再起:謝安
入木三分:王羲之
破釜沉舟:項羽
6. 寫出與故事相關的歷史人物
負荊請罪(廉頗
藺相如)
入木三分(王羲之)
驚弓之鳥(更羸)
賠了夫人又折兵
(周瑜)
鞠躬盡粹死而後已
(諸葛亮)
7. 齊雲山鎮的歷史人物
歷來的文人名流,仰慕齊雲山的自然風景和人文之勝而紛至沓來,留下許多傳世的詩文名篇和摩崖石刻。後者多達千餘件,至今保存完好的仍有七百餘件,堪稱書法藝術的珍品,齊雲山遂成為摩崖石刻文字眾多的名山之一。
齊雲山古稱白岳,36奇峰,峰峰入畫,72怪石岩岩皆景。山奇、石怪、水秀、洞幽、林木道觀點綴其間,碑銘石刻星羅棋布。古往今來,齊雲山以它的美姿妙態、奇觀佳景吸引著眾多的名流逸士、文人墨客,他們慕名而來,接踵而至;瀝瀚墨於煙霞之上,寄豪情於翠巒之間,或賦詩題詞,或寫書作畫,或來此勒石樹碑,競相贊頌這座名山。李白、朱熹、海瑞、唐寅、戚繼光、徐霞客、袁枚、郁達夫等歷代名人都曾登臨此山,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清代乾隆皇帝巡遊江南時,稱贊此山為「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
明代大施行家徐霞客於萬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和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兩次游齊雲山,著《游白岳日記》。清代乾隆皇帝雙弘歷巡遊江南時稱此山「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現代文學家郁達夫游此山後發出感嘆,稱齊雲山「奇特偉大」、「廟貌雄麗」,「看了齊雲山,遊了白岳,就是黃山不去,也可以向人說說的了。」(郁達夫《游白岳齊雲之記》)此外,李白、朱熹、海瑞、程必、唐寅、王守仁、李時珍、戚繼光等歷代名人的足跡都曾在齊雲山停留,以致名篇佳作迭起,詩詞歌賦紛呈,為齊雲山留下了珍貴的文化遺產,使具有神話色彩、傳奇色彩的白岳又蒙上濃厚的文化氣息。
(徐霞客)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齊雲山天設神就,鍾靈毓秀。三步一景,五步一畫,人動畫移,宛若仙境。遊人漫步其間,如同置身於一幅構思巧妙、布局協調的山水畫卷之中。說齊雲山是皖南風景旅遊區的一顆「明珠」,的確名不虛傳。不過,「縱有千般風情,妙處難與君言」。
8. 有關齊山的歷史故事
齊山,因杜牧而精彩
杜牧於會昌四年(844)九月,來到池州,任刺史兩年,留下不少好的詩文。其中,足以吸引眾多人士,到池州來,追跡訪古,吟詠憑吊,在較長時間期,影響齊山品貌的詩就是《九日齊山登高》(《樊川文集》卷三):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在這首詩中,杜牧一連用了三個典故,是使這首詩意境提高、隨之也使齊山知名度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這三個典故分別是:
其一「塵世難逢開口笑」句:用《莊子:盜跖篇》:「人上壽百歲,中壽八十,下壽六十,除病瘦死喪憂患,其中開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過四五日而已矣。」其二「菊花須插滿頭歸」句:用《續晉陽秋》「陶潛嘗九月九日無酒,宅邊菊叢中摘菊盈把,坐其側,久望,見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後歸。」其三「牛山何必獨沾衣」句:用《韓詩外傳》卷十一:「齊景公游於牛山之上,而北望齊曰:「美哉國乎!鬱郁泰山。使古無死者,則寡人將去此而何之?俯而泣沾襟。」
此詩是杜牧到池州後,借九日登高齊山,賦詩敞開心扉之作。杜牧青年時,有遠大理想,曾用心研究戰爭,立志報效軍前,為消除藩鎮割據,重振大唐,建功立業。惟他的仕途不利,壯志一再受挫。特別是由黃州調池州的任命,令他感到報國無門,理想成為泡影。然杜牧畢竟是豁達的人,池州的水光山色,又利於他排解煩惱。恰遇重陽日,遂於客攜壺登高,把心中的郁悶傾吐出來。雖然如此,這首詩對齊山所產生的長遠影響,卻是他始料不及的。
當時與杜牧一同登山的是詩人張祜。張祜即和了一首詩《和杜牧之齊山登高》:
秋菊南岸雨霏霏,急管繁弦對落暉。
紅葉樹深山徑斷,碧雲江靜浦帆稀。
不堪孫盛嘲時笑,願送王弘醉夜歸。
流落正恰芳忌在,砧聲徙促授寒衣。
杜牧的詩及張祜的和詩,為後人摩崖刻在齊山上清岩上。
會昌五年(845),杜牧又在齊山西巔建一亭,取李白《贈秋浦柳少府》詩句「開簾當翠微」曰「翠微亭」。從此以後,「翠微」也成齊山象徵。
齊山在池州東南五華里,山不高,群峰並立,玲瓏秀美,岩洞奇絕。此前並不顯名。自杜牧登高詩流傳各地,齊山遂出了名。其後便有《一統志》曰:「不可勝紀」,《江南通志》曰:「不可勝舉」。歷朝許多文人墨客來到這里,追蹤杜牧登臨的齊山,尋跡憑吊,連綿不絕。我們不妨一一來追敘一番:
北宋名詩人梅堯臣,早年任池州建德(今東志至)縣令。來池州登齊山有《翠微亭》詩曰:「牧之舊游處,苔滑履莫將。」以憑吊杜牧。另一首《游齊山寺》曰:「詞韻險絕茲所駭,何特杜牧專當年」(均自《光緒貴池縣志》),也是不忘杜牧。
與梅堯臣同時齊名的蘇舜欽,途經池州游齊山,有《過池陽游齊山洞》、《重過齊山清溪》兩詩。前首曰:「杜郎風流杳何處,祗有此山仍號齊。」後詩曰:「翠微曾與客同游,涉險搜奇興未休」(均自《齊山岩洞志》),也在鑒賞杜牧的登高詩。
王安石過池州,有《和王微之秋浦望齊山感李太白、杜牧之》詩,首句曰:「齊山置酒菊花開」,是杜牧句「菊花須插滿頭歸」變化而來。另一首《次韻吳中復池州齊山畫圖》曰:「不想杜郎詩在眼,一江春雪下離堆。」更是不離杜牧。
北宋史稱「鐵御史」的吳中復,在至和元年(1054)貶池州,當了三個月的知州。期間在齊山賦詩《齊山圖》曰:
當時齊映為州日,從此山因姓得名。
卻自牧之賦詩後,每逢秋至菊含情。
行尋古洞諸峰峭,坐看寒溪數曲清。
夢到亦須塵慮息,那堪圖畫入神京。
這首詩也是對應秋菊,懷念杜牧,並刻於齊山上清岩上。另外,吳中復還有一詩寫齊山,名為《覽齊山寺陳鴻斷碑》,這里不再贅述。
科學家沈括的堂兄弟沈遼,生前隱居齊山,築室曰「雲巢」,有《初創二山詩》記其事。另作《左史洞》詩一首,首句曰:「萬古齊山石,誰開左史洞。」是紀念杜牧為李方玄在齊山北坡鑿洞取名一事(李方玄:以起居郎出任池州刺史,唐時,起居郎相當於周朝時左史之職)。
史學家、文學家司馬光造訪池州,在王哲(池州知州,曾作《齊山志》)陪同下游齊山,有《齊山呈王哲》一詩流傳;蘇軾摯友錢勰,晚年曾任池州太守,有《題齊山寺壁》一詩流傳;被梅堯臣稱為「李白後身」的郭祥正,有《翠微亭》一詩流傳;蘇門四學士之一的晁補之,有《齊山怪石森聳,其西峰曰小九華》一詩流傳。這些名家,也都是追蹤杜牧,踏上齊山的。
北宋另一些人物,慕名山而來,留摩崖石刻,使杜牧登過的齊山,更放光彩。如:
有「包青天」之名的包拯,於至和二年(1055)冬,出任池州知州,次年登齊山,摩崖刻曰:「至和三年七月二十二日,廬江包拯希仁,富水吳幾復照隣,琅耶王綽德師,同游齊山寄隱岩。」包拯還題名「齊山」二字,後由明池州知府何紹正刻於寄隱崖,現在屬省級重點文物。
曾做過青年蘇軾上級的陳希亮、沈立二人,在齊山合有一方題刻,曰:「江東提憲郎中陳希亮,池陽太守郎中沈立,同提刑供備曹涇,至和甲午(1054)仲秋二十六日,偕游齊山石燕洞,謹題。」至今字跡仍清晰完好。(陳曾任鳳翔知府,東坡為僉判;沈曾任杭州太守,東坡時為通判)。
稍晚時候詩人黃庭堅也曾與兄弟登,在齊山蕉筆岩留有石刻,曰:「江西黃大臨,弟庭堅、叔獻、叔達……紹聖元年(1094)九月辛丑,泛舟同來。」時朝廷形勢大變,蘇軾、黃庭堅等均遭貶。黃庭堅的兄弟及侄孫輩,為他送行一程,到池州游齊山,留下刻石。
元豐七年(1084)六月,蘇軾自黃州量移汝州,順流而下,過池州,為太守王文玉邀請上岸。為王寫了《題子由肖丞相樓詩贈文玉》,落款「汝州團練副使蘇軾書」(《蘇軾文集》附佚文)。第二年,齊山的沈遼病逝,蘇軾寫信給王文玉,表示哀悼曰:「雲巢遂成茂草,言之辛酸,後事想公必一一照管也」(同上)。看語氣,蘇軾似也上了齊山,並與王文玉一同看望了老病的沈遼。
南宋時,到池州的著名人物首推岳飛。他於紹興四年(1134)十月奉詔出師,自鄂州(今武昌)解廬州(今合肥)之圍,兵過池州,扎營齊山翠微寨,遂登臨齊山作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池州翠微亭》:
經年塵土滿征衣,特特尋芳上翠微。
好山好水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
詩成,齊山檔次進一步提高。南宋另一名抗金元帥韓世忠在岳飛遇害後,在杭州西湖之濱建一與齊山翠微亭一模一樣的翠微亭,以紀念岳飛。
另一著名人物范成大在淳熙四年(1177),「重陽節,泊池口,登九華樓,以杜牧齊山之韻作《池州九日,用杜牧之齊山韻》」(范成大年譜簡編)。詩曰:
年年佳節歌式微,秋浦片帆還欲飛。
萬里蜀魂思遠道,九歌楚調送將歸。
杯中山影分秋色,木末江光借夕暉。
細捻黃花一枝盡,霏霏金屑滿征衣。
末一句「細捻黃花一枝盡,霏霏金屑滿征衣。」就是紀念杜牧和岳飛。
淳熙末官拜丞相的周必大,早年游歷江南,在所著《泛舟山浙錄》中,記述到游齊山雲:「九月丁亥,至齊山,山腳插入清溪,石色青蒼如畫。」「又其上即翠微亭,是為山巔。杜牧之雲『江涵秋影雁初飛』此地此時也。」(《光緒貴池縣志》)。周還另有《翠微亭》詩一首:
地佔齊山最上頭,州城宛在水中洲。
蜿蜒正作雙虹墮,吸住江河萬里流。
南宋著名詩人楊萬里在池州留有三首詩,創作於紹熙三年(1192),66歲時。據《楊萬里年譜簡編》記載:「寒食前行部,奉詔『決獄』於上饒,此行歷安徽宣城、寧國、績溪、祁門,入江西浮梁、樂平、弋陽、上饒,經安仁、過鄱陽湖,經都昌,抵江州;循長江往彭澤、湖口、舒州、池陽、銅陵、蕪湖、和州、歸建康,歷時兩月。」
至池陽境,楊萬里棄舟登臨齊山,便有了《同提舉黃元章登齊山寺後上翠微亭望郡城左清溪右大江蓋絕境雲》:
西山落日浴長江,並貫清溪作一光。
千嶂圍來天四合,孤城湧出水中央。
樓台王塔雲間見,楊柳金堤鏡里長。
客子要窮秋浦眼,翠微亭上上清旁。
南宋三大思想家,所謂「東南三賢」朱熹、張栻、呂祖謙,都到了池州,留有詩作。朱熹在齊山上清岩,有塊摩崖,刻《水調歌頭·隱括杜牧之齊山詩》:
江水浸雲影,鴻雁欲南飛。攜壺結客何處?空翠渺煙霏。塵世難逢一笑,況有紫萸黃菊,堪插滿頭歸。風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節,須酩酊,莫相違。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暉。無盡今來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機。與問牛山客,何必獨沾衣。
張栻有《游齊山一首》雲:「支笻到絕頂,孤亭指遙岑。樊川有留詠,兀坐此長吟。」(《嘉靖池州府志》)。呂祖謙有《齊山野步》一首,同刻一起,皆訪杜牧遺蹤憑吊之意。
南宋尚有王十朋、吳潛、華岳、魏了翁、江萬里等等,在齊山留有詩作或題刻。
元、明、清三代,池州齊山的知名度更為眾人所知,登山游賞、訪古的人更多,擇著名者舉如下:
元代文學家薩都剌,游齊山後,睡夢中得詩兩首。其二有:「文章小杜人何在,風雨重陽菊自開。」憑吊之意甚殷。
明代著名學者王守仁,平「寧王之亂」後,到南京獻俘歸來,特過池州。在池州政府何紹正陪同下,遊了齊山,寫了《游齊山賦並序》《游寄隱岩》詩文,並在寄隱岩有一方刻石:「正德庚辰(1520年)清明日,陽明山人王守仁,獻俘南都,還,登此。」王對齊山的特殊眷戀,不能不由於杜牧之後的眾多刻石,齊山已成名山所致。
明代戲曲家湯顯祖,有一首《齊山遠眺》詩,末聯雲:「不堪稱子登臨意,長帶秋江雁影旋。」似也見到杜牧登高詩的影子。
明末學者黃道周,一生曾游黃山、匡廬、天目、天台、九華等十八座明名山,稱作「十八翁」,以齊山為十八翁之一。所以看重齊山,不能不與杜牧有關。作《告辭齊山》詩,序曰:「十八翁,要當一一謝之。」
明末其他學者黃遵素、湛若水、方以智等都留有詩詠。復社領袖之一的吳應箕,貴池人,詩皆從略。
明喻壁《游齊山》詩曰:「江涵秋影攜壺處,千載人猶說牧之。」典型的紀念杜牧句。
清才子袁枚,有《泛舟齊山》詩。盛贊齊山所臨湖,勝似西湖水,還感嘆:「姓名畢竟摩崖好,七百年來認舊題。」當指山上所刻杜牧登高詩。
學者朱筠,最早上書請編《四庫全書》,後為「四庫館」成員。時任安徽學政,主持池州生員考試。事畢登齊山,寫有《齊游山記》一文曰:「至齊山,實三至矣。躋上清岩,延覽宋以來題名,如見友人。」名人三至齊山,實不多見。
詩人黃景仁,佐朱筠至池州閱卷,有《齊山》長詩,形容齊山:「山形如虎踞,下就清溪飲。」(《兩當軒集》)。
明清兩代,齊山的題刻,留下最多。如:山頂有兩巨石,似馬、似龜,分別題以「驤首石」、「玄武石」六個大字,為萬曆時副使馮叔吉所書。另一是北巔題有「萬壑雲濤」四個大字,為乾隆時,安徽巡撫趙國麟所書,都比較著名。
可以說齊山以杜牧率先寫《九日齊山登高》詩,來者紛紛。歷代有關詩歌、游記、摩崖題刻等,自明成化時起,不斷有人匯集成書。最早有僧道鑒的《齊山詩集》。嘉靖時有四種《齊山志》,萬曆、天啟時又見有續志。清康熙時,本州青陽人陳蔚,集其大成編寫《齊山岩洞志》,對歷代文獻大都包羅,並對時久已湮的遺址、疑點,加以考證,應是今齊山志諸書中,比較完備的一種。遺憾的是,康熙以後,未見有人繼續做這一有意義的工作。
9. 與哪些歷史人物有關
勾踐 劉備 曹操 莊子 祖狄 王冕
10. 與殷墟有關的歷史人物是誰
1899年甲骨文發現和來1928年殷墟科自學發掘以來,殷墟發現的大量都城建築遺址和以甲骨文、青銅器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遺存,展現了中國商代晚期輝煌燦爛的青銅文明,奠定了殷墟作為中國古代第一個有文字可靠的古代都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