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饒姓的來歷
1、饒姓源於地名,趙悼襄王六年,將饒邑這個地方賜封給其弟長安君版,其後代子權孫以祖上封邑為姓。
2、饒姓源於姜姓,戰國時期有齊大夫食采於饒邑,其子孫以邑為氏,稱為饒氏。
3、饒氏源於媯姓,舜帝本為姚姓,因居媯訥而得媯姓。商均的支子受封於饒困,後代以國為氏,亦稱饒氏。
饒姓源起華北,出現時間約在戰國,至今已有2200年以上的歷史,而後由北向南發展,並在江西繁衍擴大,饒氏得姓始祖為堯帝、堯濙、商均、長安君。
(1)饒性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饒姓主分布地區
湖北、湖南、安徽、廣東、福建,四川,雲貴、台灣、江西、湖北等,其中江西和湖北分布最廣。
饒姓名人:
1、饒松,福建沙縣人,道教中大名鼎鼎的佑真天。
2、饒漱石,1903年9月生,1975年逝世 ,江西省撫州市臨川鍾嶺鄉人,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勛,傑出的政治家。
3、饒宗頤,祖籍廣東潮州,享譽海內外的學界泰斗和書畫大師。
B. 古代姓饒的名人有哪些
饒 珂
漢朝山東人,官拜魯陰太守,有惠政,得吏民之心。
饒 景
五代時期山東淄水人,是吳越錢鏐麾下大將,累有防禦之功。
饒 節
宋代高僧。掛錫靈隱,晚年主持襄陽之天寧寺。有《倚松老人集》。陸游稱其為「詩僧第一」。
饒 魯
宋代大學者。就是著名的「雙峰先生」,江西餘幹人,品端學粹,潛心聖學,以致知力行為本,四方聘講者相踵相接,曾建「朋來館」以居學者,春風化雨,遍及天下。
饒 介
元代書法家,卒於元順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字介之,自號華蓋山樵,亦曰醉翁。江西省臨川(今撫州)人。活動於元·至正(1341-1368)年間。元末自翰林應奉出僉江浙廉訪司事。張士誠居吳時,曾為淮南行省,參知政事。能詩工書,書法宗張旭、懷素,上追「二王」,飄逸奔放,圓轉暢朗,秀媚多姿。明代書家宋克出其門下。又李日華《六研齋筆記》評其書為「圓勁暢朗,神追大令(王獻之)」。書跡有《雜詩帖》、《琴珍帖》、《仿四家書》等。有《右丞集》。《中峰幻住像偈卷》,又名《贈僧幻住詩帖》。書於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紙本墨跡,行草書。縱26.3厘米,橫109.1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石渠寶笈三編》著錄。從這幅作品中,可窺見到饒介是極追慕王獻之書風的書家。在他的書法作品中,繼承了五代整齊、妍美、媚趣的書風,又滲入了自己的感情色彩。融入懷素筆意,使其作品揮灑自如,又不失規矩。此詩帖行、草相雜,清勁圓利,氣脈酣暢。聞雜章草,頗添古氣;參差錯落,任性恣意;構字內斂,行筆內縱,精聚又神遠,堪稱佳作。饒介書傳授給明初宋克,從此幅中已窺見宋克書先兆,用筆氣象,十分相類似。
饒 瑄
明代學者。
饒 位、饒伸
江西省南昌縣人,在明神宗萬曆年間的朝廷上,也分別高官厚祿,揚名顯親。饒位曾累官至工部右侍郎,饒伸則官拜刑部侍郎,饒伸曾撰寫的《學海君道部》著作,有234卷,當時稱之為「浩博」,據說,他們的母親活到一百歲時,兩兄弟先後以侍養告歸,榮耀之至。
饒 禮
江西省饒州南城人,是明成祖永樂年間的名吏,歷任浙江道監察御史及河南左布政使,為政寬恕,深受老百姓的愛戴。
饒 欽
明代安徽省祁門人,也是天順年間一位剛介清謹,民俗為之丕變的好官。
饒延年
宋代學者。為陸九淵弟子,陸九淵誇他胸襟開闊。以經學著稱,隱居不仕,輕財好義,鄉人德之。
饒子儀
宋代學者。曾從胡瑗受經,力學不倦,杜門著書,王安石多所論薦皆不仕。世業春秋,潛心經學,理欲之辨甚嚴,嘗揭聖賢法言於軒檻以自警,晚年遷居父墓之側,時與門人子弟倘徉原野間,班荊剖論,緩步行歌,悠然自得。
饒之初
明代湖北省廣濟人,於出知孟縣時,是一位問民疾苦的好官。
饒敬承
明代湖北省蒲圻人,於出知賓州時,曾殲滅當時為害地方的八寨瑤賊。
饒天民
明代中書舍人。嘉靖進士,官至河南道御史。彈劾郭勛,議論河套,尋按蘇松,奏表節義。為名御史。
饒震元
明代安徽省旌德人,不但於萬曆年間官拜綿州知州,而且是一位很有成就的書法家。畫宗小米,被譽為「悠然絕塵」。
饒廷選
字枚臣,福建侯官人。以行伍洊升千總。道光中,從剿台灣有功,擢守備。從水師提督竇振彪出洋擒海盜,擢漳州營都司。遷游擊,治匪無株連,得民心。咸豐三年,奉檄赴詔安治械鬥,而潮州會匪襲漳州,伏兵於城中突起,鎮道皆遇害。廷選聞變,間道馳還,號召鄉民千餘,城民應之。賊遁,旋復大至。廷選率鄉團固守,迭戰破賊,擒賊首謝厚等,遂署漳州鎮總兵。外剿內撫,期年始平。總督王懿德薦其才可大用,四年,授貴州安義鎮總兵,留署福建陸路提督。五年,粵匪陷廣信,浙江戒嚴。廷選赴援,扼衢州。尋楚軍克廣信,賊知浙境有備,走徽州。六年,賊酋楊輔清復圖廣信以擾浙。廣信兵僅數百,知府沈葆楨馳書告急。廷選方駐甲玉山,曰:「賊得廣信,則玉山不守,而浙危矣。」值大雨水漲,駛舟急行,抵廣信。賊已至城西太平橋,初諜城中無兵,及見旌旗,賊為奪氣。廷選所部僅千餘人,屢出奇擊賊。既而賊大至,部將畢定邦、賴高翔皆勇敢,獻計曰:「今賊不知我虛實,以我能戰,後路必有大兵。若稍退,賊追我,且立盡。當速決死戰。」廷選用其言,明日開城奮擊,自晨至日暮,毀其長圍,軍聲大振。越二日,賊引去,賜號西林巴圖魯。閩、浙大吏與江西督防者不慊,檄廷選速回師保浙。廷選待接防兵至始行,廣信民感其義。
饒干
福建邵武人,於淳熙年間進士及第,出知長沙縣,治績卓著。
饒松
乃道教中大名鼎鼎的佑真天師,沙縣人,據說少年時入山采樵,遇到異人,學得一身的神通,最後坐化於毗山,成為中國的眾多神祇之一。
C. 年羹饒的生平
年羹堯的生平:
年羹堯1679年在安徽鳳陽府懷遠出生,1700年考中進士,是清朝康熙和雍正年間重要將領,同時也是雍正的敦肅皇貴妃之兄。
他運籌帷幄,馳騁疆場,曾配合各軍平定西藏亂事,率清軍平息青海羅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戰功,年羹堯與和隆科多在擁立雍正帝即位時發揮重要作用,人稱內有隆科多,外有年羹堯。
曾平定青海西藏叛亂,深得雍正賞識,官至撫遠大將軍、一等公,權傾一世。1725年12月,風雲驟變,他被雍正帝削官奪爵,列大罪九十二條,於雍正四年賜自盡。
(3)饒性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年羹堯於雍正二年進京參見雍正帝,年羹堯在前往京城的途中命令都統范時捷、直隸總督李維鈞等都要跪地迎送,王公以下的官員在其進京之時要下跪迎接。
自恃功高的年羹堯策馬而過完全不將這些人放在眼裡,面對各王公大臣問候也是敷衍一下,並且在雍正帝面前也毫不收斂,言談舉止也無人臣之禮。
起初雍正帝想到他勞苦功高便不與他計較,但年羹堯毫不忌諱依然我行我素,這使得正在整治朋黨政敵的雍正帝有了猜忌心和警覺,於是年羹堯逐漸失去寵信,最終被處死。
年羹堯落得這個下場並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可謂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年羹堯的個性一直就是十分狂傲,在他任川陝總督時就有很多逾越為人臣體制的事情。
據說他命文武官員仿照宮廷的禮制逢五、逢十在轅門做班,並在轅門、鼓廳畫上龍,就連吹鼓手也身著蟒袍。
清朝的制度規定地方大員必須行三跪九叩全禮,跪請聖安恭迎聖詔。但年羹堯竟然兩次不行宣讀曉諭。
他在與督撫將軍往來的咨文中直呼官員名字,語氣模仿皇帝擅用令諭,根本不把皇上放在眼裡。他的所作所為不僅讓雍正帝對他失去了耐心和寵信,也堅定了懲治他的決心。
D. 請問姓饒的著名的人物有哪些
1、饒節
饒節(10651129-),字德操,號倚松老人,北宋撫州臨川人。江西詩派人物。
師從三司使曾布,徽宗崇寧二年正月,因變法事與曾布意見不合,剃發為僧,更名如璧。與祖可、善權合稱「三僧」。
2、饒魯
饒魯,又稱「雙峰先生」,江西余幹人,是宋代學者。
饒魯品端學粹,潛心聖學,以致知力行為本,四方聘講者相踵相接,曾建「朋來館」以居學者,春風化雨,遍及天下。
3、饒天民
饒天民(?-?),字明先,湖廣武昌府崇陽縣人,軍籍,明朝政治人物。
嘉靖十四年(1535年)第三甲進士。曾任至河南道監察御史,彈劾郭勛,議論河套事,後巡按蘇州松江等地,官至中書舍人。曾為黃訓所編的《皇明名臣經濟錄》作序。
4、饒欽
饒欽(1416年-?),字克恭,直隸徽州府祁門縣(今安徽祁門縣)人,明朝政治人物。天順庚辰進士。官至知府。
應天府鄉試第一百名。天順四年(1460年)庚辰科進士。授戶部主事,不久出知澄江府,不受土官賄賂。有清名。覲歸不仕。
5、饒介
饒介是元代書法家,卒於元順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字介之,自號華蓋山樵,亦曰醉翁。江西省臨川(今撫州)人。
活動於元‧至正(1341- 1368)年間。元末自翰林應奉出僉江浙廉訪司事。張士誠居吳時,曾為淮南行省,參知政事。能詩工書,書法宗張旭、懷素,上追「二王」,飄逸奔放,圓轉暢 朗,秀媚多姿。明代書家宋克出其門下。
E. 歷史性饒的名字有哪些
饒 介 ,元代書法家,著錄《石渠寶笈三編》
饒 禮 ,明代浙江道監察御史及河南左布政使
F. 從歷史到現在有沒有性宗的名人
名人多了去了!~ 宗均字叔庠,南陽安眾人也。父伯,東漢建武初為五官中郎將。先後任上蔡令、九江太守;永平元年,遷東海相。顯宗以其能,七年,征拜尚書令,後任司隸校尉、河內太守。建初元年,卒於家。 宗資字叔都,南陽安眾人也。家代為漢將相名臣。祖父均,自有傳。資少在京師,學孟氏易、歐陽尚書。舉孝廉,拜議郎,補御史中丞、汝南太守。署范滂為功曹,委任政事,推功於滂,不伐其美。任善之名,聞於海內」也。 三國蜀漢鎮軍大將軍宗預,字德艷,南陽安眾人也。建安中,隨張飛入蜀。曾督永安,拜征西大將軍,賜爵關內侯。景耀元年,以疾征還成都。後為鎮軍大將軍,領兗州刺史。 宗炳(375--443),字少文。南朝宋南陽郡涅陽(今南陽)人。少聰穎。東晉末至南朝宋時,屢征其為官,均不就。長於琴書,尤喜書畫,精於言理。曾游名山大川,遂畫所游山水名勝。著有《明佛論》和《畫山水序》。為南朝宋時傑出的書畫家。 宗愨:南宋南陽郡涅陽人,字元干(西元?-465年)。少時,叔父宗炳問其志願,答曰:"原乘長風破萬里浪。"歷封鎮武將軍、左衛將軍。管至豫州刺史,封洮陽侯。 梁尚書宗夬,字明揚,南陽涅陽人也,世居江陵。祖炳,父繁,西中郎諮議參軍。夬少勤學,有局干。弱冠,舉郢州秀才,歷臨川王常侍、驃騎行參軍。中興初,遷御史中丞,以父憂去職。起為冠軍將軍、衛軍長史。天監元年,遷征虜長史、東海太守,將軍如故。二年,征為太子右衛率。是冬,遷五兵尚書,參掌大選。三年,卒,時年四十九。子曜卿嗣。 南朝齊藝術家宗測字敬微,炳之孫也,代居江陵。性善書畫。傳其祖業,隱廬山。畫阮籍遇孫登於行障上,坐卧對之。又永業寺佛影台。皆稱臻絕。嘗游衡山七嶺,著《衡山記》。 宗懍者,亦南陽人,梁吏部尚書,梁亡入周,拜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著《荊楚歲時記》,今存於世。 宗元饒,南朝陳吏部尚書,南郡江陵人也。少好學,以孝聞。仕梁為征南府外兵參軍。及司徒王僧辯幕府初建,元饒與沛國劉師知同為主簿。陳武帝受禪,稍遷廷尉卿、尚書左丞。元饒性公平,善持法,諳曉故事,明練政體,吏有犯法,政不便時,及於名教不足者,隨事糾正,多所裨益。遷南康內史,以秩米三千餘斛助人租課,存問高年,拯救乏絕,百姓甚賴焉。以課最入朝,詔加散騎常侍。後為吏部尚書,卒。 唐代有少監宗政辯。 唐朝宰相宗楚客,字叔敖,武後從姊子,及進士第,累遷戶部侍郎。其先南陽人。曾祖丕,後梁南弘農太守,梁亡入隋,居河東之汾陰,故為蒲州人。父岌,仕魏王泰府,與謝偃等撰《括地誌》。 宗澤(1060--1128),字汝霖,是北宋、南宋之交在抗金斗爭中涌現出來的傑出政治家、軍事家,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父親宗舜卿。靖康元年任河北義兵都督總管,用岳飛為將,屢敗金軍,臨終時,還三呼"渡河"。 宗臣(1525~1560)字方城,明代名宦,嘉靖進士,江蘇興化人。歷官福建參政、提學副使。曾率領福建軍民抗擊倭寇,病逝於任上。文章與李樊龍、王世貞相切磨,為嘉靖七子。 宗元鼎,字定九,江都人。清代書畫家,七歲詠梅,遠近傳誦其句。堂有古梅一株,人謂之「宗郎梅」。性狷而孝,釜甑屢空,未嘗以貧告人。康熙初,貢太學,銓注州同知。未仕卒。擅畫山水,工詩。有《芙蓉新柳堂集》。元鼎與從弟元豫、觀,從子之瑾、之瑜皆工詩,有「廣陵五宗」之目。 清書法家宗稷辰(1792~1867)字迪甫(一作滌甫),號滌樓,浙江會稽人。道光元年(1821年)舉人,官內閣中書。累至山東運河道,以疾告歸。年甫三十,歷主湖南、群玉、濂溪、虎溪書院。歸後,主戢山書院,成就甚眾。稷辰著有《躬恥齋文鈔》二十四卷,詩鈔二十八卷,及《四書體味錄》,均《清史列傳》並傳於世。 宗白華(1897一1986)原名之木魁字伯華。哲學家、美學家、詩人。江蘇常熟虞山鎮人。1916年入同濟大學醫科預科學習。1919年被五四時期很有影響的文化團體少年中國學會選為評議員,並成為《少年中國》月刊的主要撰稿人,積極投身於新文化運動。同年8月受聘上海《時事新 報》副刊《學燈》,任編輯、主編。將哲學、美學和新文藝的新鮮血液注入《學燈》,使之成為「五四」時期著名四大副刊之一。就在此時,他發現和扶植了詩人郭沫若。1920年赴德國留學,在法蘭克福大學、柏林大學學習哲學 、美學等課程。1925年回國後在南京、北京等地大學任教。曾任中華美學學會顧問和中國哲 學學會理事。 宗白華是我國現代美學的先行者和開拓者,被譽為「融貫中西藝術理論的一代美學大師」。著有《宗自華全集》及美學論文集《美學散步》、《藝境》等。 宗自華於1986年12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
希望採納
G. 胯下之辱與哪位歷史人物有關
與韓信有關。
韓信:西漢開國功臣、異姓諸侯王,韓襄王姬倉庶孫。韓國被滅後,跟隨張良入關,擔任將軍。授韓國太尉,領兵攻取韓國故地,受封韓王。楚漢之爭時期,支持漢王劉邦擊敗項羽,平定天下。西漢建立後,受到漢高帝猜忌,戍守太原以北的地區,向匈奴求和,起兵反叛,引誘代相陳豨造反。
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帶兵攻漢之,被將軍柴武斬殺。
胯下之辱:秦朝末年,淮陰人韓信年輕時文質彬彬,十分斯文。屠中有一個惡少見韓信軟弱可欺就糾集一幫人圍攻他,讓他求饒必須從惡少胯下鑽過,韓信見寡不敵眾就只好忍一時之氣,從惡少胯下爬過。後來他成為一個大謀略家,幫助劉邦成就大業。
(7)饒性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胯下之辱」典故:
韓信在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釣魚換錢維持生活,常常遭到周圍人的歧視。但是他立志要有所作為,於是日夜鑽研《孫子兵法》,對這部書有很多獨到的見解,可是卻未遇到發揮的機會。
有一天,韓信帶著他的佩劍在街上走著,突然,一群惡少當眾把他圍起來,羞辱他。其中的一個屠夫對韓信說:「雖然你長得又高又大,喜歡帶刀佩劍,其實你膽子小得很。如果你真有本事,敢不敢用你的佩劍來刺我?如果不敢,那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不然,我們倆今天沒完!」
韓信非常生氣,很想拔出劍來殺死這個無賴,但是又一想,殺人償命,把他殺了,未免因小失大,和他們硬拼,自己只有一個人,肯定會吃虧。於是,他當著許多圍觀人的面,不顧他們的嘲笑,強忍滿腔怒氣從那個屠夫的褲襠下鑽了過去,然後大踏步地走了。
後來劉邦的丞相蕭何三次將韓信舉薦給漢王劉邦,劉邦築壇拜韓信為大將,韓信輔佐漢朝有功,被封為齊王。
H. 中國歷代饒名的太監
魏忠賢,李蓮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