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阿膠的歷史故事

阿膠的歷史故事

發布時間:2021-02-03 19:03:57

㈠ 求楊貴妃和阿膠糕的典故。

大唐盛世時期,精緻的美顏秘方只是深宮別院的獨享,唯有後宮佳麗才能收獲光彩照人的喜悅。她們為歷史留下了無數千古流傳的驚艷,而楊貴妃,便是其中最為光彩奪目的一個。
一代「詩王」白居易在千古名篇《長恨歌》中曾曰:"回眸一眼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巧妙勾勒出楊貴妃精緻無瑕之絕美面容。翻開歷史畫卷,跨越千年,讓我們在記憶中,去解開這美麗長存的不朽之謎。


日里的長安城景色依舊美好,可乾燥的環境卻時常讓人略感不適,這讓身體嬌弱的楊貴妃時常感到氣血無力,行走慵懶。眼看貴妃嬌美的面容漸漸多了些憔悴,玄宗
心裡也不免有些擔憂。一日,玄宗與貴妃正在院中賞花,突然一陣慌亂,貴妃竟然暈厥過去,玄宗急忙招來御醫,為貴妃懸絲診脈。一番診斷之後,才知貴妃是因氣
血不足而驟然暈厥。玄宗命御醫徹夜研磨,經精心熬制,終將融匯了自然精華的阿膠糕送到貴妃榻前。食用幾日後,貴妃身體逐漸好轉,不但恢復了健康,美艷更甚
往日。玄宗大悅,特為這神奇的阿膠糕賜名為"貴妃阿膠糕",並令御醫編纂成宮廷御用葯方,輾轉一直流傳至今。


光已逝,物是人非,但這段傳奇卻已被銘刻,曾經只有皇室貴族才可享用的養顏養生秘方,如今也進入尋常百姓家。作為當年研製貴妃阿膠糕的御醫傳人,我們秉持
醫者愛人之心,畢生致力於傳揚美麗的真諦。從材料選取到製作工藝,每一步都遵循神聖而古老的傳統配方,幫助女性保持氣血供養充足,讓健康美麗走進每位女性
生命之中。

㈡ 我突然有一個疑問,就是誰發明的阿膠這玩意啊哈哈哈

據說有一個以販驢為業的老闆,其夫人分娩時氣血兩虧,身體羸弱,不得不卧病內在床。她丈夫決心容宰驢為妻子進補。卻不料,他手下的驢販伙計們一時貪嘴,將新鮮驢肉偷吃一光,沒有了東家太太的份兒。那驢老闆情急之下,也顧不得講究許多,看看沒有肉只剩皮了,於是就地應變,尋找替代品,將皮熬成驢皮膠凍,充當肉食給太太滋補。不想,此舉誤打正著,產婦居然因大吃這個驢皮膠而迅速康復了。但是這個也就是一個傳說,當成故事來聽聽就行啦~~就連李時珍在自己名著《本草綱目》中有關阿膠發明的講述,也草草帶過。李時珍《本草綱目》中那句名言:「阿膠本經上品,弘景曰:『出東阿,故名阿膠』。」才是被大家廣為熟知的。其實名稱和來源有時候就是這么簡單,大家可信也可不信。

㈢ 阿膠糕的由來

阿膠糕也叫固元膏,早在唐朝時已經流傳了。當時,民間將阿膠核桃膏稱為專「貴妃美容膏屬」,相傳為楊貴妃所創。其配方有阿膠、核桃、黑芝麻、黃酒以及冰糖。此方葯膳書中屢有記載,常食可以養血潤膚,補腎烏發,延年益壽。

㈣ 阿膠有快3000年歷史,那古代哪些名人吃東阿阿膠呢

1、東漢時期的孔融,在《同歲論》說到:"弊箄徑尺,不足以救鹽池之咸。阿膠徑寸,不能止黃河之濁。"裡面就表達了吃東阿阿膠的好處,滋補功效還是靠譜的。

2、唐朝李世民,據說當初李世民率領士兵與人作戰,行至東阿縣,當地百姓用阿膠湯來犒勞軍隊,這支軍隊很快恢復了戰鬥力。

3、三國曹植因其強身健體,曹操之子曹植是建安文學的傑出代表梵唄音樂的創始人,他的」七步詩」膾炙人口,他曾經做過「東阿王」,初來東阿,骨瘦如柴。

後來因為常食東阿阿膠滋補,身體受益非淺,於是感念而作《飛龍篇》:「 晨游泰山,雲霧窈窕。忽逢二童,顏色鮮好。乘彼白鹿,手翳芝草。我知真人,長跪問道。西登玉堂,金縷復道。授我仙葯,神皇所造。教我服食,還精補腦。壽同金石,永世難老。」

曹植詩中所指的仙葯,就是東阿縣出的阿膠。

4、宋代理學大師朱熹的母親。他曾修書一封奉勸其母: "慈母年高, 當以心平
氣和為上。少食勤餐,果蔬時體。阿膠丹參之物,時以佐之。延庚續壽,兒之祈焉」。

5、清代的李鴻章,光緒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896年,清政府洋務大員李鴻章出使英國。這時李鴻章已經74歲高齡了,臨行前咳喘連連,這讓老佛爺慈禧十分擔心。

為了給李鴻章這個心腹大臣補養身體,好讓這次出使大英帝國的任務完成,慈禧賜他宮廷御葯,以東阿阿膠、紅參、熟地、知母、貝母配伍。李鴻章-路服用, 大稱其妙!- -個多月的海路神清氣爽,完成出使任務,順利返回。從此,他和慈禧-樣,經常服用阿膠。

(4)阿膠的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東阿阿膠從漢唐至明清一直都是皇家貢品。據史料考證,阿膠的應用迄今已有3000年的歷史,阿膠自古以來就被譽為「補血聖葯」、「滋補國寶」。

東阿阿膠從漢唐至明清一直都是皇家貢品。據史料考證,阿膠的應用迄今已有3000年的歷史,阿膠自古以來就被譽為「補血聖葯」、「滋補國寶」,歷代《本草》皆將其列為「上品」,稱其為「聖葯」。

我國首部葯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稱其「久服,輕身益氣」。經過整理,關於東阿阿膠的古代經典名方更是多達3200餘首。

「壽人濟世」作為東阿阿膠的使命,濃縮了三千年阿膠對生命健康的呵護,表達了東阿阿膠在促進社會發展中要做大健康產業,為人們的健康長壽做貢獻,實現企業發展和基業常青的價值取向,體現了東阿阿膠人的崇高理想和卓越追求。

㈤ 山東東阿阿膠是誰發明的

最早記載「葯用膠」的古籍是1973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古醫帛書《五十二病方》。《五十二病方》成書時間在春秋戰國甚至更早時期,說明阿膠的葯用在我國至少已有2500年到3000年以上的歷史。
而最早記錄「阿膠」的古籍是《神農本草經》,《神農本草經》雖然記載了阿膠「一名傅致膠,名醫曰:生東平郡煮牛皮作之,出東阿」,直接說明了阿膠是上品,久服益氣輕身,也講了阿膠的名字是傅制膠,產地是東阿,但是阿膠為什麼叫傅制膠,阿膠誰發明的?怎麼被發明的?……諸多問題都是疑問。阿膠的發明「故事」版本頗多,僅僅東阿流行的傳說故事就有10多個版本。

㈥ 東阿阿膠有很長的歷史,民間關於阿膠的小故事應該也有不少吧

曹植的《飛龍篇》我讀過:「晨游泰山,雲霧窈窕。忽逢二童,顏色鮮好。乘回彼白鹿,手翳芝草。我知真人答,長跪問道。西登玉堂,金縷復道。授我仙葯,神皇所造。教我服食,還精補腦。壽同金石,永世難老。」詩歌中的仙葯指的就是阿膠了。

㈦ 天貓話題大火拚 擁有3000年歷史的阿膠,最早是男人吃還是女人吃

最早是男的。今天沒有不參加的選項了,贊一個

㈧ 東阿阿膠自古就有,歷史上有沒有一些關於它的傳說故事呢

阿膠的起源:
阿膠,出《神農本草經》,為馬科動物驢的皮,經漂泡去毛後熬制而成的膠質塊,故《千金·食治》稱驢皮膠;晉唐時期「歲常煮膠以貢天府」,又稱貢膠;昔謂以山東東阿阿井之水熬制而成,故傳統有阿膠之名。阿膠,又名傅致膠、貢膠、驢皮膠,與人參、鹿茸並稱中葯三寶,在《神農本草經》中被稱為上品。葯膠的起源,限於歷史條件,沒有準確的記錄。但它就像傳說中的神農嘗百草那樣,被人們口耳相傳,代代延續。
阿膠的傳說:
唐朝時,阿城鎮上住著一對年輕的夫妻,男的叫田銘,女的叫阿橋。兩人靠販驢過日子。
阿銘和阿橋成親五年後,阿橋有了身孕,不料,阿橋分娩後因氣血損耗,身體很虛弱,整日卧病在床,吃了許多補氣補血的良葯,也不見好轉。阿銘聽人說驢肉能補。心想,讓阿橋吃些驢肉,也許她的身體會好起來。於是,就叫伙計宰了一頭小毛驢,把肉放在鍋里煮。誰知煮肉的伙計嘴饞,肉煮熟了,便從鍋里撈出來吃。其他伙計聞到肉香,也圍攏來吃,這個嘗嘗,那個嘗嘗,一鍋驢肉不大會兒全進了伙計們的肚裡。
這下,煮肉的伙計著了慌,拿什麼給女主人吃?無奈,只好把剩下的驢皮切碎放進鍋里,倒滿水,升起大火煮起來。熬了足有半天功夫才把皮熬化了。伙計把它從鍋里舀出來倒進盆里,卻是一盆濃濃的驢皮湯。湯冷後竟凝固成粘糊糊的膠塊。伙計嘗了一塊,倒也可口,於是把這驢皮膠送給阿橋吃。阿橋平時喜吃素食,不曾吃過驢肉,嘗了一口,直覺得噴香可口,竟然不幾餐便把一瓦盆兒驢皮膠全吃光了。幾日後奇跡就出現了,她食慾大增,氣血充沛,臉色紅潤,有了精神。

㈨ 阿膠的起源和傳說

阿膠的起源:
阿膠,出《神農本草經》,為馬科動物驢的皮,經漂泡去毛後熬制而成的膠質塊,故《千金·食治》稱驢皮膠;晉唐時期「歲常煮膠以貢天府」,又稱貢膠;昔謂以山東東阿阿井之水熬制而成,故傳統有阿膠之名。阿膠,又名傅致膠、貢膠、驢皮膠,與人參、鹿茸並稱中葯三寶,在《神農本草經》中被稱為上品。葯膠的起源,限於歷史條件,沒有準確的記錄。但它就像傳說中的神農嘗百草那樣,被人們口耳相傳,代代延續。
阿膠的傳說:
唐朝時,阿城鎮上住著一對年輕的夫妻,男的叫田銘,女的叫阿橋。兩人靠販驢過日子。
阿銘和阿橋成親五年後,阿橋有了身孕,不料,阿橋分娩後因氣血損耗,身體很虛弱,整日卧病在床,吃了許多補氣補血的良葯,也不見好轉。阿銘聽人說驢肉能補。心想,讓阿橋吃些驢肉,也許她的身體會好起來。於是,就叫伙計宰了一頭小毛驢,把肉放在鍋里煮。誰知煮肉的伙計嘴饞,肉煮熟了,便從鍋里撈出來吃。其他伙計聞到肉香,也圍攏來吃,這個嘗嘗,那個嘗嘗,一鍋驢肉不大會兒全進了伙計們的肚裡。
這下,煮肉的伙計著了慌,拿什麼給女主人吃?無奈,只好把剩下的驢皮切碎放進鍋里,倒滿水,升起大火煮起來。熬了足有半天功夫才把皮熬化了。伙計把它從鍋里舀出來倒進盆里,卻是一盆濃濃的驢皮湯。湯冷後竟凝固成粘糊糊的膠塊。伙計嘗了一塊,倒也可口,於是把這驢皮膠送給阿橋吃。阿橋平時喜吃素食,不曾吃過驢肉,嘗了一口,直覺得噴香可口,竟然不幾餐便把一瓦盆兒驢皮膠全吃光了。幾日後奇跡就出現了,她食慾大增,氣血充沛,臉色紅潤,有了精神。

事隔年余,那位伙計的妻子也分娩了。由於家裡貧窮,於懷胎期間營養不足,生產時幾次昏倒,分娩後氣血大衰,身體十分虛弱。伙計找來了郎中開了許多補葯,吃了也不管用。伙計忽然想起阿橋吃驢皮膠那回事兒來。於是,便將頭年煮驢肉熬驢皮的事兒向阿銘阿橋夫妻細說了一遍,並向他們夫妻借頭毛驢。阿橋見伙計為妻子重病著急的樣子,便給了他一頭試試,伙計牽了匹毛驢回家宰了,把驢皮熬成膠塊給妻子吃。果然不幾日,妻子便氣血回升,膚肌紅潤,大有起色了。
自此後,驢皮膠大補,是產婦良葯,便在百姓們中間傳揚開了。阿銘阿橋開始雇伙計收購驢皮熬膠出賣,生意十分興隆。有些庄戶,見熬驢皮膠有利可圖,也相續熬膠出售。可只有好驢配上好水才能熬制出有效果的好膠來,故而阿膠的生產從材料源頭便開始加以控制,大家更多的開始尋找好的驢資源,相應的,阿膠補血養血的功效也被世人慢慢熟知。

㈩ 求關於 天水 阿膠的故事~

伏羲氏誕生於甘谷縣白家灣鄉蔣家灣村的古風台太昊山。是中國古代傳說中一位對華夏文明作出過卓越貢獻的神話人物,有關他的傳說,最具神秘色彩的便是他的出生和成婚,傳說中的伏羲人面蛇身,是因他的母親在一個名叫雷澤的地方踩了一個巨人的腳印而懷孕12年後出生的。這個雷澤據考證就在現今的天水市境內。再後來,一次洪水吞沒了整個人類,唯有伏羲和他的妹妹女媧倖存了下來。要使人類不致滅絕,他倆就必須結為夫妻。但兄妹成婚畢竟是很難令人接受的的,於是他們商量由天意來決定這件事。怎樣決定呢?兄妹倆各自拿了一個大磨盤分別爬上昆侖山的南北兩山,然後同時往下滾磨盤,如果磨合,就說明天意讓他倆成婚。結果,磨盤滾到山下竟然合二為一了,於是,他倆順天意成婚,人類從此得以延續。
伏羲降龍的傳說:很早以前,西邊很遠的大山裡,有個深水潭,方圓的百姓都靠潭裡的水澆地、做飯過日子。有一天夜裡,「呼呼」起了大風,颳得樹倒屋塌。原來有一條黃龍從別處飛來,鑽進了深潭裡。這條黃龍很惡,吃人吃畜生,害得這一帶百姓沒法活,人都往外地逃。 人祖伏羲正在八卦台推算八卦哩,掐指一算,知道有條黃龍在西方作惡,那兒的百姓有了大災大難。他拿起青龍拐杖,說聲「變」,青龍拐杖變成了一條青龍。伏羲騎著它來了西邊。 黃龍見到青龍,撲上前撕咬。兩條龍打個天昏地暗,一直打了九九八十一天,青龍受了很重的傷。 眼看青龍就要敗了,伏羲用吐沫在青龍身上畫了一個八卦。 青龍立刻力氣大增,又和黃龍打了七七四十九天,終於將黃龍打倒。 伏羲為了防止黃龍再出來禍害人間,在黃龍身上畫了一個八卦,將黃龍變成一座山,將青龍變成一座大青石,壓在山頂。從此黃龍再也沒有出來過。

閱讀全文

與阿膠的歷史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