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最諷刺的歷史事件有哪些
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曾發生過無數令世人難忘的事件,其中有許多令人驕傲的史詩級壯舉,但也不乏一些諷刺歷史名場面。下面我們便來盤點一下幾個最有名的諷刺事件吧。
1、周幽王烽火戲諸侯
“烽火戲諸侯”可算得上是家喻戶曉的歷史事件了,周幽王酷愛自己的妃子褒姒,竟點燃烽火戲耍諸侯只為博得褒姒一笑。這烽火可不是一般的火,它本應該在西戎侵略到天子腳下時被點燃,以召集諸侯前來守護京城。
結果周幽王這么一弄,諸侯都十分惱火,以至於西戎真的來犯之時,周幽王再令人點燃烽火竟無諸侯相信並出兵拯救的地步。這簡直就是真實版“狼來了”的故事。最後西周滅亡,堂堂王朝竟因國君的愚蠢行為而直接覆滅,簡直是匪夷所思。
其實李鴻章早就料到北洋海軍的軍備問題,曾多次向朝廷申請,但是皆因慈禧等統治者的不在意被駁回。後來,北洋海軍果不其然地輸了,這也直接導致清朝國際地位迅速下降,列強開始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假如慈禧那六百萬白銀用強大的軍事實力來樹立國家威信,相信清朝也不至於那麼快滅亡。
除了這四個事件,歷史上還有不少諷刺事件就不一一列舉了,有興趣可以去了解一下。歷史就像一杯香醇的酒,越品越沉醉。
㈡ 關於古代的榜下捉婿,你都知道哪些奇葩的故事
歷史上的宋代可是一個「剩男」「剩女」的黃金時期,所以有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榜下捉婿。因為這些考中科舉的人成為了富豪人家選女婿的首選,所以在宋朝也會將「擇婿」說成「捉婿」,另外還有帶有諷刺意味的「臠婿」。因此在宋朝關於榜下捉婿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所以特此選擇兩則比較典型的故事為例。
由此可見,在當時考中科舉的人是有多麼的搶手,為了能夠將他們選做女婿,甚至到了飢不擇食的地步,連七十歲的進士都不放過。
㈢ 求奇葩歷史故事,類似於《阿斗是曹操的兒子》
孫堅死後,孫策投靠袁術,並認袁術為義父
→孫策應該管袁術叫爸爸
孫策是孫權,孫尚香的長兄,古代長兄為父,長兄認的義父也是弟弟妹妹的義父
→孫權,孫尚香應該管袁術叫爸爸
劉備和孫尚香結婚了,袁術則是劉備的岳父
→劉備應該管袁術叫爸爸
因此,劉備,孫權都應該管袁術叫爸爸
接著啊,周瑜是孫策的義弟,袁術是孫策的的義父
→周瑜應該管袁術叫爸爸
袁術是周瑜的爸爸,周瑜是小喬的老公
小喬也理應喊袁術為爸爸
通過這點,我們可以發現一個陰謀——曹操想娶小喬的根本目的,是想認袁術當爸爸
劉備的義弟張飛,娶了夏侯淵的妹妹,也就是曹操家族集團的妹妹
→曹操(夏侯敦夏侯淵曹仁曹洪曹純等人)都應該管袁術叫爸爸
劉表劉璋,是劉備的兄弟
→劉表和劉璋應該管袁術叫爸爸
劉表,是黃月英的姨父,諸葛亮又是黃月英的老公
→諸葛亮應該管袁術叫爺爺
研究三國歷史多年,我發現袁術是那段歷史背後的超級BOSS,是三國史上所有人的爸爸。
綜上所述,袁術是劉備的爸爸。而劉備和關羽、張飛結為兄弟。
關羽、張飛都要喊袁術做爸爸,叫曹操、曹仁、曹洪、夏侯敦、夏侯淵等人為伯父。
因為劉備取了孫尚香、張飛娶了夏侯霸的從妹,而關羽和劉張二人是結拜兄弟,兄弟的爸爸也就是自己的爸爸。夏侯霸是夏侯淵的兒子,夏侯淵又是曹操的同族兄弟。
劉禪又娶了夏侯霸的從妹的女兒,那劉禪要叫曹操那伙人為姥爺。
㈣ 在歷史上奇葩的事件會有哪些呢
雖說長江後浪推前浪,而今奇葩遍地浪,但既然如今奇葩事件頻發,那在歷史上,奇葩事件也還是不少的。
奇葩第一式:理由很任性。
一提到古代日本,我們很容易想到日本幕府。而日本第一代幕府——鐮倉幕府,他的建立者源賴朝,就曾經經歷過一次奇葩判決。
在這位御史看來,李靖一事純粹是誣陷,李靖對大唐忠心耿耿,絕不會做出謀反之事。所以這位御史決定,幫李靖一把。
御史在拿到狀子以後,邀請原告一同上京。在路上,御史謊稱不小心弄丟了狀子,要原告再寫一份。原告按御史的要求重新寫了一份狀責,交給了御史。而一看到這份狀子,御史心裡就有底了。事情果然如他所料,這原告前後兩份狀子出入極大,一看就知道這事是胡編亂造。於是御史就帶著這兩份狀子和原告上京,親自為李靖洗刷冤屈。
最終,當李淵一看到這兩份狀子,就明白了事情的真相,李靖也得以擺脫污名。
可以說,李靖能夠安全,完全是託了御史的福。明明是去公證查案的御史,卻在還沒動身以前就覺得李靖無罪,想方設法為李靖洗刷冤屈。最後這位御史不但插手案件,還最終如他所願,可以說也是非常奇葩了。
所以說,道路千萬條,奇葩少不了。遇見不淡定,心臟受不了。如今我們認定奇葩案件,也是要回溯歷史。而往回看,我們看到的正是那時的種種奇葩。
㈤ 歷史上都有哪些奇聞趣事
歷史上面有很多的奇聞趣事,並且這些故事都非常的奇葩,而且有的時候會讓人匪夷所思,所以有的時候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這句話說的是非常有道理的。有的時候我們要細心觀察身邊所發生的一些事情。
㈥ 歷史上都有哪些奇葩人物
為鵝鴨代言的高官南宋初年,天下鬧旱災,朝廷因此向上天求雨。諫議大專夫趙霈就上書屬說:最近求雨,只不讓殺豬宰羊,今後也應該禁止殺鵝鴨。當時金兵南侵,有個將軍叫完顏突合速,號稱「龍虎大王」。中書舍人胡寅笑著說:不用害怕,他們有「龍虎大王」,我們有「鵝鴨諫議」,足以抵擋了!
電視劇《天下糧倉》的男主角米河被其父鎖在閣樓上讀書。故事的原型就是這位胡寅。他是宋代大學者胡安國的侄子,也是胡安國的養子。胡寅小時候因為淘氣,被胡安國鎖在閣樓上讀書。據說等他被放出來時,樓上所有的書他都能背誦。後來他在湖南著述講學,成為湖湘學派的奠基人之一,人稱「致堂先生」。
㈦ 求一個史上最奇葩的成語故事
歷史上十大奇葩皇帝
古往今來,皇帝的位置不知道讓多少人嚮往。但是下面十位皇帝的離奇經歷實在讓人大吃一驚!
1、史上唯一逼孫子當太上皇的皇帝
太上皇,通常是指皇帝的父親,但也有例外。如,隋代楊侑尊祖父隋煬帝為太上皇,唐代李顯尊母親武則天為太上皇,西遼屈出律尊岳丈遼末帝為太上皇,明代朱祁鈺尊哥哥明英宗為太上皇。或祖孫,或母子,或翁婿,或兄弟,雖然不是傳統的父子關系,但均是低輩尊高輩為太上皇,還能說得過去。
西晉時,篡位稱帝的司馬倫竟然逼迫被他趕下台的族孫司馬衷當太上皇,成為一歷史笑柄。
司馬倫是司馬懿第九子,晉武帝司馬炎之叔,晉惠帝司馬衷之叔祖。晉惠帝在位時,皇後賈南風矯詔擅權,屠殺皇族,鏟除異己,淫亂後宮,引起宗室的不滿。元康九年(299年)十二月,賈南風設計廢太子司馬遹為庶民,幽禁於金墉城,朝野嘩然。太子勢力聯合當時握有軍權的趙王司馬倫,密謀廢掉賈南風,復司馬遹之位。
司馬倫為人「性貪冒,可假以濟事」,答應出兵相助,但其下屬孫秀「知太子聰明,若還東宮,將與賢人圖政,量己必不得志」,出於個人私利,建議司馬倫「且緩其事,賈後必害太子,然後廢後,為太子報仇」,這樣既能「立功」,又能「免禍」(《晉書》),司馬倫遂按兵不動。不久,孫秀派人行離間計,宣稱太子勢力要廢掉皇後迎還太子,賈南風害怕太子復位後報仇,便派人將其殺死。
永康元年(300)四月,司馬倫以為太子復仇為名,帶兵發動政變,沖入宮廷,控制司馬衷,廢掉並幽禁賈南風,接著又派人將其毒死。隨即,司馬倫大開殺戒,誅滅反對勢力,排除異己,罷官無數,「內外群官多所黜免」,並矯詔「自為使持節、大都督、督中外諸軍事、相國,侍中、王如故,一依宣、文輔魏故事」(《晉書》),要像當年司馬懿、司馬昭輔政曹魏那樣。大權由此盡歸司馬倫。
掌握實權後,司馬倫大肆封賞,「文武官封侯者數千人」。司馬倫才疏學淺,凡事皆聽信於孫秀,致使政局黑暗,朝野不平。淮南王司馬允的討伐被剿滅後,司馬倫更是不可一世。八月,司馬倫「加九錫,增封五萬戶」(《晉書》),地位直逼皇帝。十一月,司馬倫又讓司馬衷立孫秀的本家孫旂的外孫女羊獻容為皇後,意在安排一個對自己有利的皇後,從而牢牢掌握內外大權,繼而謀篡帝位。
司馬倫有稱帝之心,路人皆知。為達成目的,且堵住悠悠眾口,司馬倫利用巫鬼伎倆,先「詐為宣帝(司馬懿)神語,命倫早入西宮(皇宮)」,又稱「宣帝於北芒為趙王佐助」,製造受司馬懿之託登基稱帝的輿論。等一切安排就緒後,司馬倫便「矯作禪讓之詔」,發動心腹「逼奪天子璽綬」(《晉書》),逼司馬衷退位,並將其幽禁於金墉城,派人嚴加看守,以防有變。為了掩飾篡逆行徑,當叔祖的司馬倫還不倫不類地給族孫司馬衷送上一頂「太上皇」的冠冕。
永康二年(301)正月,司馬倫稱帝,大赦天下,改元建始。為了籠絡人心,司馬倫下令,各類人才不用考試即可錄用,州郡負責簿籍的官員、各地駐京辦人員以及達到一定年限的太學生一律封為孝廉,各縣紀檢幹部一律表彰為廉吏,大赦之日在職在位的郡縣幹部一律封侯,其兒子、心腹、黨羽一律大封,其同謀者一律越級升遷,甚至奴僕衙役都得到了封賞。皇宮內外隨便抓個人就有官爵。
當時,王侯大臣都戴用貂尾裝飾的帽子,由於司馬倫大肆封官送爵,一時間貂尾都不夠用,只好用狗尾來代替。於是,百姓編了兩句民謠「貂不足,狗尾續」用來諷刺朝廷,成語「狗尾續貂」即源於此。因為濫封,各級官員數量太多,各類金銀官印一時間鑄造不出來,很多官員只有板書封號而無印信,如同空頭侯爵。如此胡鬧,連「百姓亦知其不終矣」(《晉書》),這個司馬倫快完蛋了。
司馬倫「素庸下,無智策」,自己沒什麼主見,朝政幾乎都委託給孫秀,「秀之威權振於朝廷,天下皆事秀而無求於倫」。孫秀原本是個有野心的小人,借機「恣其奸謀,多殺忠良,以逞私慾」,越干膽子越大,甚至連司馬倫下達的皇帝詔令也敢私自改動,「倫之詔令,秀輒改革,有所與奪,自書青紙為詔,或朝行夕改者數四,百官轉易如流矣」(《晉書》),朝廷的官吏體系幾乎被完全摧毀。
司馬倫篡位自立和孫秀胡作非為,激起了齊王司馬冏、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的怒火。三王「並擁強兵,各據一方」,此番同時起兵,讓司馬倫非常恐懼。司馬倫派軍迎戰,雙方酣戰兩個多月,死傷十萬人,最終三王占據優勢,率軍渡過黃河,洛陽告危。外敵未平,內院又起火,四月,「左衛將軍王輿與尚書、淮陵王漼勒兵入宮,擒倫黨孫秀、孫會、許超、士猗、駱休等,皆斬之」(《晉書》),並將司馬倫控制,逼其寫下自廢詔書,命人迎太上皇司馬衷復位。
司馬倫前後共當了一百多天皇帝就被趕下了台,一場叔祖稱族孫為太上皇的鬧劇宣告結束。司馬衷重登皇位後,「詔送倫、荂(司馬倫長子)等赴金墉城」,並下令「大酺五日」,以示祝賀。梁王司馬肜上表「趙王倫父子凶逆,宜伏誅」(《資治通鑒》),司馬衷於是派人將司馬倫毒死,其四子亦全被誅殺。司馬倫死後,他所封的官員全都被罷免,朝中的官員剩下寥寥數人。被廢時,司馬倫曾表示想「歸老於農畝」(《晉書》),終成黃粱一夢。「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紅樓夢》中的這句話用在司馬倫身上,那是再合適不過了。
2、史上第一個搶兒子老婆的皇帝
說起搶走兒子老婆的帝王,大家馬上會想到唐玄宗李隆基,楊貴妃本來是他兒子壽王李瑁的妃子。盡管後來白居易老先生在《長恨歌》中把這事加工成了一個動人心弦的愛情故事,甚至還將他們比喻為「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卻依然掩飾不了其亂倫的本質。
其實,搶兒子的老婆這種事,並不是唐玄宗的專利,而是早有先例。春秋時期楚國的楚平王棄疾,也搶過兒子的老婆。棄疾年輕時就無視禮法。他未當國王之前,曾在楚國的屬國──蔡國做過大夫。他在蔡國與一位女子拍拖,沒結婚就生下了一個兒子。棄疾當上楚王後,便把這個沒經過明媒正娶的蔡國女子接到楚國,並將她生下的兒子立為太子,即太子建。
太子建長到15歲時,楚平王為他聘下秦國國王的妹妹孟贏為妻,並派太子少師費無極前往秦國迎親。費無極到了秦國之後,發現孟贏居然是個天姿國色的美女。費無極一回到楚國,馬上將這個好消息報告給楚平王,並建議楚平王將孟贏據為己有。楚平王欣然接受了這個無恥的建議。於是,費無極對秦國護送人員說,按照楚國的風俗,新娘要先到皇宮拜見公婆,才能正式舉行婚禮。孟贏就這樣被送進了王宮,成了楚平王的囊中物。隨後,楚平王將一位陪嫁的少女,冒充孟嬴嫁給了太子建。一年後,孟嬴生下一個兒子,這樁丑聞才開始泄露。
不過,在中國歷史上,楚平王也不是第一個搶走兒子老婆的帝王。比他早200年的衛宣公,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衛宣公年輕時就淫縱不檢,曾與他老爸的小老婆夷姜私通,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為衛急子。由於衛急子是亂倫的結果,小時候只好寄養在了民間。衛宣公當上國王後,與夷姜的曖昧關系便公開化了,衛急子也被立為太子。衛急子長到16歲時,衛宣公想讓他娶齊國國王齊僖公的長女宣姜為妻。派去齊國求親的使者回來後說,宣姜有傾國傾城之貌。衛宣公一聽頓時心旌盪漾,打起了歪主意。他下令在淇河之濱修築了一座豪華宮殿,取名為新台。然後讓衛急子出使宋國。衛急子一走,衛宣公就派人去齊國迎親,把宣姜直接迎到新台,納為妃子。等到衛急子從宋國回來時,衛宣公讓衛急子以庶母之禮拜見宣姜。老爸已經將生米煮成了熟飯,衛急子也只有認命了。
這些帝王冒天下之大不韙,為所欲為。不過,在世人眼裡,老子搶了兒子的老婆,始終是個笑談。
3、史上以「皇子」身份上位的女嬰皇帝
元姑娘不僅是女皇,而且是比武則天早150多年的女皇,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
元姑娘(528年—?),北魏孝明帝元詡之女,生母為元詡最寵愛的嬪妃潘外憐,祖母為歷史上大名鼎鼎的胡太後,也就是靈太後。元詡一生僅此一女。這祖孫三代,如果生於一個普通家庭,少不了些人倫之樂;然而他們生在帝王之家,無情的政治漩渦把他們攪得一家人不是一家人,而無辜的元姑娘也被迫淪落為政治犧牲品。事情的緣由,還得從胡太後和孝明帝元詡這對冤家母子說起。
元詡即位時,年僅六歲,不能處理朝政,故由其母胡太後臨朝稱制。胡太後掌權後,淫亂宮闈,寵信奸佞,導致「朝政疏緩,威恩不立」。隨著年紀增長,元詡對胡太後的所作所為越來越反感,越來越不能容忍,加之胡太後一直不肯歸政放權,而且肆無忌憚地排除異己,壓制元詡,對元詡「所親幸者,……多以事害焉」,致使「母子之間,嫌隙屢起」(《魏書》),關系越來越僵,裂痕越來越深。胡太後權力慾望極強,對遲早要親政的元詡產生了對立情緒,但她要維持臨朝稱制的合法性,必須要保住元詡這個傀儡,除非元詡生下可以繼承皇位的皇子。
北魏孝昌三年(527年)初夏,元詡的嬪妃潘外憐懷孕,這件事激活了胡太後害死元詡的念頭。在胡太後看來,只要潘外憐生出皇子,她就可以殺掉元詡,然後扶持皇子登基,好繼續以太皇太後的身份掌控朝政。為了能提前知道潘外憐腹中胎兒是男是女,胡太後煞費心機,「自潘充華有孕椒宮,冀誕儲兩,而熊羆無兆,維虺遂彰」(《魏書》)。這段文字意思是說,潘外憐懷孕後,胡太後盼著得孫子,但經過占卜,潘外憐腹中胎兒並非兒子,而是女兒。正如《小雅夢到虺蛇這兩種動物,生女兒。也就是說,元姑娘還在潘外憐肚子里的時候,胡太後就已知其多半為女兒身。
即便如此,但胡太後對潘外憐能意外地生下皇子仍抱有幻想。孝昌四年(528年)正月乙丑(正月初七),潘外憐生下一個女兒,史稱元姑娘,與之前占卜結果一樣。元姑娘的降生,打亂了胡太後殺子立孫的計劃。但是,對於這個結果,胡太後早有計謀對策,那就是隱瞞元姑娘的真實身份,「假稱統胤」(《魏書》),即對外宣稱元詡有了皇子,有了皇位繼承人。為了讓外人相信,胡太後於次日特意大赦天下,改元武泰。胡太後此舉隱藏的動機,元詡雖不甚明了,但內心不安,這對冤家母子之間長久以來摩擦出的政治火葯也到了一觸即發的地步。
為了奪回皇權,元詡於當年二月「密詔(爾朱)榮舉兵內向,逼於太後」,秘密征調遠在北方的大都督爾朱榮率眾前來逼宮,幫他推翻胡太後,借力掌握朝政。然而,元詡關鍵時候優柔寡斷、猶豫不決,當爾朱榮大軍行至上黨(今山西長治)時,「帝復以私詔止之」(《資治通鑒》),讓爾朱榮就地扎營待命。這件事暴露後,胡太後的面首鄭儼、徐紇二人最為緊張,擔心自己小命不保,悚懼之餘,決定先下手為強,於是「說太後鴆帝」,密謀除掉爾朱榮的幕後指使者元詡,使爾朱榮犯闕「清君側」沒了馬首,死了心。二月癸丑(二月二十五日),「帝崩於顯陽殿,時年十九」(《魏書》)。元詡的死,讓元姑娘登上歷史舞台,成為任人打扮的政治玩偶。政治,向來是實權統治者的政治。
元詡暴死,朝野憤嘆納罕。為了轉移視線,穩定人心,二月甲寅(二月二十六日)早朝,胡太後抱著還不滿五十天、仍在襁褓中的「偽皇子」元姑娘即皇帝位,接受百官朝拜,並大赦天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性皇帝就此誕生,可惜她命運多舛,曇花一現。見朝臣反應比較平靜,人心已安,接受了新帝即位的事實,胡太後自以為順利過關,於是再耍伎倆,於次日早朝宣稱「潘嬪本實生女」,「國道中微,大行絕祀」,「今宜更擇嗣君」,表明昨天立的皇帝其實是女兒身,是因為「於時直以國步未康」(《魏書》),不得已而為之,並宣布廢黜女嬰皇帝,改立已故宗室臨洮王元寶暉世子、年僅三歲的元釗為新皇帝,是為幼主。
從「甲寅,太後立皇女為帝,……乙卯,釗即位」(《資治通鑒》)看,元姑娘在位僅一天(《魏書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胡太後根本沒真心實意地擁立元姑娘,而是早就有意於元釗,元姑娘不過是胡太後手中試探和應對眾臣的一張擋箭牌,是擁立下一任傀儡的過渡和跳板。
胡太後肆無忌憚、厚顏無恥地廢立,愚弄了朝野,愚弄了天下,也給了早就蠢蠢欲動、染指神器的爾朱榮一個很好的出兵借口。爾朱榮聽聞元詡暴死、偽皇子廢立、幼主登基這一系列荒唐鬧劇後大怒,上表抗議胡太後「……舉潘嬪之女以誑百姓,奉未言之兒而臨四海」,言稱要「雪同天之恥,謝遠近之怨」(《魏書》),於是率領大軍進犯京師洛陽,並於當年四月在河陰(今河南孟津)製造了歷史上著名的「河陰之變」,先「沉太後及幼主於河(按:黃河)」(《資治通鑒》),後屠殺宗室、公卿、大臣等顯要人物兩千餘人,場面之血腥令人膽寒。
被廢黜後,元姑娘無謚號,無廟號,不被人承認,甚至生死未卜,不知所蹤,悄無聲息地湮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中,當然也不排除被胡太後害死的可能。元姑娘雖然沒有舉行登基儀式,甚至連名字都未留下,但她的的確確曾為名義上的北魏皇帝。元姑娘在歷史上雖然曇花一現,但其影響頗大,一是因為她的廢立,北魏政權出現震盪,軍閥借機盡掌朝政,其後的皇帝盡為傀儡,後因內部爭斗導致北魏分裂;二是因為她的出現,女皇概念初步形成,從唐高宗時期率眾起義的女領袖陳碩真自封「文佳皇帝」,到武則天以女人身份正兒八經地登基稱帝,再到唐中宗時期安樂公主想當「皇太女」,這不能不說是受到了女皇先驅元姑娘的啟發。
4、史上第一個封宦官為王的皇帝
宦官封王,在中國歷史上至少出現過三次。唐朝的李輔國、北宋的童貫,是大家比較熟知的;但第一個封王的宦官卻是北魏的宗愛。
宦官,作為刑餘之人,作為宮腐之族,身體有殘缺,靈魂遭扭曲,少了男歡女愛的本錢,人生所剩快事也不外乎口舌上吃香喝辣、政治上呼風喚雨了,故對金錢和權勢有著強烈的追逐心。其實,宦官靠著給皇室服務這點優勢,撈取點油水,倒也無傷大局;但一旦染指權力,左右朝政,那這個帝國、這個王朝必遭劫難。
李輔國封王,雖屬明升暗降,但皇帝和宦官由此互為水火,揭開唐朝「閹宦之禍」序幕,導致宦官執掌廢立,皇權掃地;童貫封王,六賊胡作非為更甚,金人鐵騎趁亂沖殺進來,結果演變成「靖康之亂」,導致徽欽二帝被俘,王朝葬送。與此二人相比,宗愛封王雖未給北魏王朝造成致命創傷,卻引起了鮮卑拓跋政權政治上的一次大地震,——那個給他王爵的皇帝拓跋余在位僅八個月就遭到了他的毒手。
拓跋余(?—452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之子,生母為左昭儀閭氏,鮮卑名可博真,在存活下來的六兄弟中排在最後。延和元年(432年),拓跋燾立長子拓跋晃為太子,太平真君三年(442年),拓跋燾封其他諸子為藩王,其中拓跋余被封為吳王。作為宗室一員,拓跋餘一則年齡小,二則無特長,只是在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九月皇帝南征劉宋、太子北伐柔然時奉命留守過京城,除此之外無其他可圈點之處。如果不是不久發生的太子暴薨事件,拓跋余恐怕一生與皇位無緣。
太子拓跋晃之死,罪魁禍首就是宦官宗愛。宗愛本是一名不起眼的中常侍,因為離拓跋燾近,又擅長鑽營討好,故深得拓跋燾寵信。正平元年(451年)正月,拓跋燾封宗愛為秦郡公,宗愛的地位陡升。然而,宗愛畢竟是個「天性險暴」之人,仗著皇帝這顆大樹「行多非法」(《魏書》),別人敢怒不敢言,拓跋晃卻「惡之」(《資治通鑒》)。拓跋晃是個精明人,監國視政期間越發恪盡職守,洞察細微,加之他的幾個助手與宗愛有些私人恩怨,勢必與宗愛格格不入。宗愛擔心被遲早會被太子收拾,索性惡人先告狀,借拓跋珪之手除掉了拓跋晃的左膀右臂,東宮不少官員也受到牽連被斬首。正平元年(451年)六月,拓跋晃在驚懼中暴薨。
拓跋晃早在太平真君元年(440年)就生下一子,名為拓跋濬。拓跋濬自幼聰明敏達,深受祖父拓跋燾喜愛,被稱為「世嫡皇孫」。拓跋晃死後,拓跋燾很內疚,追謚拓跋晃為景穆太子,並漸漸將關愛和關注轉移到拓跋濬身上,有了立皇孫為接班人的念頭。這一點,史料中雖未明注,但這是肯定無疑的。其一,拓跋晃死後,拓跋燾一直沒有從諸子中擇優重新冊立太子;其二,拓跋燾在將拓跋濬封為藩王後不久隨即撤銷,仍以「世嫡皇孫」待之;其三,拓跋燾將諸子的王爵從一字王削弱為二字王,依此提升拓跋濬無與爭鋒的地位,拓跋余也由吳王被改封為南安王。這些信號,已經清除表明拓跋燾有了日後傳位拓跋濬的念頭。
宗愛大概也看到了這一點,唯恐將來拓跋濬即位後會報仇,殺心漸起。不過,他要殺的人不是拓跋濬,而是准備把皇位傳給拓跋濬的當朝皇帝拓跋燾。正平二年(452年)二月,宗愛趁拓跋燾熟睡,將其勒死,擁立年齡較小且與自己關系向來不錯的拓跋余為皇帝,並將政敵鏟除掉。拓跋余登基後,大赦天下,改元永平(或作承平),成為北魏第四任皇帝。從一個不起眼的王爺,搖身一變成為高高在上的皇帝,拓跋余新的人生剛剛起步,但噩夢已在不知不覺中降臨。這場噩夢,正是由拓跋余的不自信、不作為,到後來的亂作為、不掩飾,慢慢釀成的。
鮮卑拓跋氏雖屬北方游牧民族,但自道武帝拓跋珪傾心漢化以來,立嫡以長的皇位承傳制度早已深入人心,根深蒂固。在拓跋燾眾子中,拓跋余非嫡非長,身上也沒有什麼閃光點,加之有那位「世嫡皇孫」的存在,拓跋余坐在龍椅上一直不自信,甚至如坐針氈,生怕哪天會被趕下台去。為了坐穩江山,拓跋余擺出了大手筆,一是「厚賞群下,取悅於眾」,二是「為長夜之飲,聲樂不絕」,結果很快就花光了家底,「旬月之間,帑藏空罄」(《魏書》)。即使遇到外敵侵擾,拓跋余照舊宴飲自如,不恤百姓,造成上下離心,群情憤恨。
除此之外,拓跋余為了報答宗愛擁立之功,還「以愛為大司馬、大將軍、太師、都督中外諸軍事,領中秘書,封馮翊王」(《資治通鑒》),給了宗愛無限權勢。當年,拓跋燾封宗愛為公,已是不妥;如今,拓跋余封宗愛為王,更是出格。拓跋余由此成為第一個封宦官為王的皇帝,宗愛成為第一個被封王的宦官。然而,狼終歸是狼,給了狼王爵,給了狼權勢,難保不被狼咬,不被狼吃。
宗愛總攬朝政軍事大權後,飛揚跋扈,為所欲為,「坐召公卿,權恣日甚」,儼然無冕之皇,不久便搞得內外上下人人忌憚。大臣們也認為宗愛「必有趙高、閻樂之禍」(《魏書》),將來一定會像趙高殺掉秦二世那樣對拓跋余不利。拓跋余也在耳聞目睹中漸漸開始懷疑宗愛,並籌劃削奪宗愛的權力,但行事不夠隱秘,最終招來殺身之禍。宗愛得知拓跋余要對他動手後,乘拓跋餘十月初一夜間祭廟之機,安排幾個小黃門殺死拓跋余。二月登基,十月喪命,拓跋余在位僅八個月。
拓跋濬即位後,誅殺宗愛等人,撥亂反正,追謚沒當過皇帝的父親拓跋晃為景穆皇帝,但不承認坐了八個月寶座的叔叔拓跋余為皇帝,最後只是「葬以王禮,謚曰隱」(《魏書》)。因拓跋余登基前曾為南安王,謚號為隱,故在史學界稱之為南安隱王。按照古代謚法,「陷拂不成曰隱,不顯屍國曰隱,見美堅長曰隱,隱括不成曰隱,不屍其位曰隱,違拂不成曰隱,懷情不盡曰隱」,觀拓跋余在位之情形,其死後被廢去帝號,被免上廟號,被謚為隱,倒也恰如其分。
㈧ 有哪些奇葩的故事
幾個經典感人的小故事
1:一朵玫瑰花
有位紳士在花店門口停了車,他打算向花店訂一束花,請他們送去給遠在故鄉的母親。
紳士正要走進店門時,發現有個小女孩坐在路上哭,紳士走到小女孩面前問她說:
「孩子,為什麼坐在這里哭?」
「我想買一朵玫瑰花送給媽媽,可是我的錢不夠。」孩子說。紳士聽了感到心疼。
「這樣啊......」於是紳士牽著小女孩的手走進花店,先訂了要送給母親的花束,然後給小女孩買了一朵玫瑰花。走出花店時紳士向小女孩提議,要開車送她回家。
「真的要送我回家嗎?」
「當然啊!」
「那你送我去媽媽那裡好了。可是叔叔,我媽媽住的地方,離這里很遠。」
「早知道就不載你了。」紳士開玩笑地說。
紳士照小女孩說的一直開了過去,沒想到走出市區大馬路之後,隨著蜿蜒山路前行,竟然來到了墓園。小女孩把花放在一座新墳旁邊,她為了給一個月前剛過世
的母親,獻上一朵玫瑰花,而走了一大段遠路。紳士將小女孩送回家中,然後再度折返花店。他取消了要寄給母親的花束,而改買了一大束鮮花,直奔離這里有五
小時車程的母親家中,他要親自將花獻給媽媽。
一朵玫瑰花
為逝者舉行盛大喪禮,
不如在他在世時,
善盡孝心。
2:沒有上鎖的門
鄉下小村莊的偏僻小屋裡住著一對母女,母親深怕遭竊總是一到晚上便在門把上連鎖三道鎖;女兒則厭惡了像風景畫般枯燥而一成不變的鄉村生活,她嚮往都
市,想去看看自己透過收音機所想像的那個華麗世界。某天清晨,女兒為了追求那虛幻的夢離開了母親身邊。她趁母親睡覺時偷偷離家出走了。
「媽,你就當作沒我這個女兒吧。」可惜這世界不如她想像的美麗動人,她在不知不覺中,走向墮落之途,深陷無法自拔的泥濘中,這時她才領悟到自己的過錯。
「媽!」 經過十年後,已經長大**的女兒拖著受傷的心與狼狽的身軀,回到了故鄉。
她回到家時已是深夜,微弱的燈光透過門縫滲透出來。她輕輕敲了敲門,卻突然有種不祥的預感。女兒扭開門時把她嚇了一跳。「好奇怪,母親之前從來不曾忘記把門鎖上的。」母親瘦弱的身軀蜷曲在冰冷的地板,以令人心疼的模樣睡著了。
「媽......媽......」聽到女兒的哭泣聲,母親睜開了眼睛,一語不發地摟住女兒疲憊的肩膀。在母親懷里哭了很久之後,女兒突然好奇問道:「媽,今天你怎麼沒有鎖門,有人闖進來怎麼辦?」
母親回答說:「不只是今天而已,我怕你晚上突然回來進不了家門,所以十年來門從沒鎖過。」
母親十年如一日,等待著女兒回來,女兒房間里的擺設一如當年。這天晚上,母女回復到十年前的樣子,緊緊鎖上房門睡著了。
家人的愛是希望的搖籃,
感謝家的溫暖,
給予不斷成長的動力。
3:便當里的頭發
在那個貧困的年代裡,很多同學往往連帶個象樣的便當到學校上課的能力都沒有, 我鄰座的同學就是如此。他的飯菜永遠是黑黑的豆豉,我的便當卻經常裝著火腿和荷包蛋,兩者有著天淵之別。
而且這個同學,每次都會先從便當里撿出頭發之後,再若無其事地吃他的便當。這個令人渾身不舒服的發現一直持續著。
「可見他媽媽有多邋遢,竟然每天飯里都有頭發。」同學們私底下議論著。為了顧及同學自尊,又不能表現出來,總覺得好骯臟,因此對這同學的印象,也開始
大打折扣。有一天學校放學之後,那同學叫住了我:「如果沒什麼事就去我家玩吧。」雖然心中不太願意,不過自從同班以來,他第一次開口邀請我到家裡玩,所
以我不好意思拒絕他。
隨朋友來到了位於漢城最陡峭地形的某個貧民村。
「媽,我帶朋友來了。」聽到同學興奮的聲音之後,房門打開了。他年邁的母親出現在門口。
「我兒子的朋友來啦,讓我看看。」 但是走出房門的同學母親,只是用手摸著房門外的樑柱。原來她是雙眼失明的盲人。
我感覺到一陣鼻酸,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同學的便當菜雖然每天如常都是豆豉,卻是眼睛看不到的母親,小心翼翼幫他裝的便當,那不只是一頓午餐,更是母親滿滿的愛心,甚至連摻雜在裡面的頭發,也一樣是母親的愛。
先入為主的觀念,
往往影響人一生的格局,
多觀察、多探討,
會有更多意外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