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靜夜思 的故事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這首詩大家一定爛熟於心了吧,這正是李白的《靜夜思》。
也不知多少年前,我家就放著一本古詩書,現在早已破舊不堪了,翻開殘缺不齊的的書頁,映入眼簾的是《靜夜思》,上面亂七八糟的塗鴉著我自己也看不太清的畫,想起小時候,媽媽教我《靜夜思》,那時候的事可真讓人哭笑不得。
那時,我就是「十萬個為什麼」,「媽媽,為什麼要叫靜夜思啊?」「媽媽,靜夜思是什麼意思?」「媽媽,李白是誰?」那些問題一直糾纏著媽媽,鬧得她耳根子不得清凈,但她還是不厭其煩的說了一遍。「因為這是李白看到的,靜夜思就是安靜的夜晚思索到的事,李白是一位大詩人。」這時,我的又泛起了嘀咕,什麼是詩?思索又是什麼意思?我也不再刨根問底了,但我又開始疑惑不解,幹嘛叫靜夜思,直接叫安靜的夜晚思索到的事不就好了嘛,這詩人真是偷懶啊!而且我發現,這詩怎麼這么難懂呢,於是我開始提心吊膽,上了小學怎麼辦。於是我開始一遍一遍背這首詩,讀下面注釋的意思,終於背了下來,也能說出點意思來,上了小學也終於知道了為什麼詩這么難懂了 。
小心翼翼地合上這本故事書,我不禁偷笑起來,又想到了這《靜夜思》的故事,回想起了往事,過去已成過去,現在的我已不會去困擾著些問題,《靜夜思》變成歷史,但那傻傻的我真是好玩。
『貳』 李白的故事
李白之死,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總體可以概括為三種死法:其一是醉死,其二是病死,其三是溺死。第一種死法見諸《舊唐書》,說李白「以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應該比較可信。第二種死法亦見諸其他正史或專家學者的考證之說,不能偏信。說當李光弼東鎮臨淮時,李白不顧61歲的高齡,聞訊前往請纓殺敵,希望在垂暮之年,為挽救國家危亡盡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於當塗縣令、唐代最有名的篆書家李陽冰處。而第三種死法則多見諸民間傳說,極富浪漫色彩,與詩人性格非常吻合。可信可不信。說李白在當塗的江上飲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但是不管哪一種死法,都因參與永王李璘謀反作亂有著直接的關系。因為李白流放夜郎,遇赦得還後不久,就結束了他傳奇而坎坷的一生,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縱觀李白的三種死法,筆者比較相信《舊唐書》之說。理由有三:其一是因為它是後人修的正史,如果說他「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而且「出師未捷身先死」,它不可能不記載的。其二是因為李白一生嗜酒如命,放言「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年老力衰,因飲酒過度而亡,讓人可以理解並接受。其三之所以死於安徽的宣城,而不是當塗,是因為李白一生對宣城情有獨鍾,他的詩中多次提及。而他對宣城的偏愛,只是因為他仰慕有加的謝眺曾在此為官。
『叄』 李白的《靜夜思》的創作背景是什麼
一,如果詩人在室內創作此詩的話我分析如下。 床前明月光 (睡在簡陋的地方,屋頂都是壞的,月光透過漏洞照射下來。) 疑是地上霜;(不能避寒的茅屋在月光照射下,地面好似結了霜,) 舉頭望明月(透過窟窿看到天上的明月,感慨萬千) 低頭思故鄉(月亮是同樣的月亮,但是自己卻在異鄉看到同樣的月亮。) 整首詩就出來一種悲涼的氣氛。地上霜是誇大的手法,這個是李白一向的風格,也是後人追求的目標,能夠寫出李白那樣的創意,也就是所謂的以小見大。 二,至於在室外就更加不用說了,我分析如下。 詩人醉酒以地為床,酒醉後思鄉心切,或者根本沒有醉酒而是無處投宿。但是如果李白是在室內作成這首詩的話那麼悲涼的氣氛更加濃厚。 四,重復那不是最主要的,關鍵要看詩的內容而定,這點應該注意。 五,我提醒一點,李白晚年有流放的經歷,就算不是流放時候做的,也有可能在四處周遊時候做的,可能詩人作詩的時候就是在山野破陋之處。 還有最重要的是,李白身處悲境作出來的詩沒有讓人輕易感受到,而是一種很含蓄的手法,讓人回味無窮,這個比那些欲賦新詞強說愁的當然要高明不知道多少。 我是覺得根本無法超越。你直接在詩裡面痛苦確實容易感動人,但是無法讓人回味咀嚼,我覺得李白的手法確實高明。我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還有些人說李白詩句重復不是很好,那麼我從這個角度分析一下。 兩個明月有人說重復了,非常不好,我倒是覺得很好。關鍵有些人看法不同沒有領悟到。 這里要注意是兩種景色,月光和月亮是兩種概念。比如說你的人和你的人影是兩種含義。 舉頭望明月(「舉」在古代,有科舉制度的含義,「頭」音同「投」,舉頭望明月,第一層意思是看月亮,第二層意思呢,自己想想看,結合當時科舉腐敗看看。) 低頭思故鄉(低頭思故鄉當然更加簡單了,結合李白受挫折和離鄉背井來看,你覺得這種感情真摯么。低頭另外有一種對腐敗無奈的感覺,所以說李白含蓄,就算諷刺人也不露痕跡的。同樣低頭也表達詩人原本高昂的鬥志已經消磨盡了)。 反過來一句話,有些人的評論不知道是不是「不堪入目」。所以叫詩仙,詩聖那是有道理的,你以為你一句話可以否定這么多朝代學者的能力么。我歸之為「嘩眾取寵」。 我對某些人的考證也不想評論,只是想羅列一下事實,李白存世的詩篇大半是後人整理的,有好多已經零落了,遺失的詩篇數量不少,這也是個遺憾。按照這個事實來講,那麼所謂的考證我就表示懷疑了。舉個例子,包括一些宋代的名畫具體創作年代已經無法取證,這個不算,連作者的生平史學家都沒有給出具體的資料,那麼可想而知有些人的取證有權威性么。再說李白詩篇的創作年代取證,會十分准確么。結合這點來看,當時的情況來看李白的詩篇很多是口頭傳下的,肯定有不同版本,有正確的,有錯誤的,那麼詩人的實力也應該考慮進去,你覺得詩人寫得出這樣的的佳作么。 賞析古代詩詞同樣也需要各個角度,比如古人有拆字,有音對,藏頭,藏尾,李白這里很可能用了「音對」的原理,也有可能用到了「拆字」的原理,有些學者的古文水平是很好,但是你能強過天天在用古文的古人么。謙虛一點,務實一點這個是有好處的,腳踏實地才能出佳作,創作有境界,本人的品德也是能否達到更高境界的一個因素。 對於胡亂從邏輯上分析的那麼我想更是沒有必要去回答他了。因為實在太可笑。最後提出一個建議,就是賞析古詩離不開時代背景與作者生平,作者境遇的會影響他的創作,李白一生相比杜甫確實是好上許多,但這只是和杜甫比,到了無論哪個朝代,就算到了現在這種事情發生在一個人的身上都是無法承受的,記住李白在當時的評價是比杜甫更具才華,站在越高的地方摔下來的感覺是最疼的。 這個是李白在高中課本裡面的一段詩「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對詩人的樂觀態度應該予以肯定,對詩人的情操更是應該予以肯定。
『肆』 李白 靜夜思的由來 還要有故事
靜夜思》的由來
壽山,在應山城南25公里處,坐落於陳巷、平林、長嶺之間,原名壽嶠。壽山森林密茂,植被良好,山下水源充沛,自然環境優美,清同治《應山縣志》載「山下之民,常有壽至百餘歲者。」故此山起名為壽山,史籍載山高百餘丈,其林麓為寶藏禪師道場,可見古代這里是佛教勝地。唐代著名大詩人李白曾在青年時隱居此山,那首《靜夜思》正是在壽山所作。
公元701年,李白出生在碎葉,五歲時隨父李客遷居四川綿州彰明縣(今四川江油市),唐開元十三年,李白二十五歲出川,懷著四方之志,「仗劍出國,辭親遠游」,經重慶、岳陽、雲夢,輾轉來到安陸,開始了他以安陸為中心的「酒隱安陸,蹉跎十年」的隱居生活,並娶官家之女許氏為妻,在壽山幽美的山村裡,過著充滿詩情畫意的日子。
這年深秋,開始隆霜,涼氣襲人。一天,李白友人元丹丘從外地來到安州(今雲夢),約其前往。老朋友一見就開懷暢飲,李白多喝了幾杯,便打馬出遊。行至途中,對面來了一行車馬,李白因醉遲鈍,來不及迴避,撞了對方的道。待他猛然清醒一看,才知是安州長史李京之的車馬,這李京之是州官,平時耀武揚威,那曾受過這等禮遇,便出口傷人,要拿他是問。李白以自己的事業前途為重,不與他計較,於是連忙鞠躬道歉,並寫一書信送至李府解釋他是酒後失禮,請求原諒寬恕。最後總算得到李京之的諒解。
晚上,李白回到壽山,想起白天的事,心神甚是不暢,覺得受到李長史這樣的人欺侮,平生還是第一次,不禁萬千思緒迸發。此時窗外明月當空皎潔如洗,萬籟無聲,他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想到當初在川中老家出遊時的一腔激情,要登龍門,直上青天,現在卻遇到這樣不適意的事,在痛苦惆悵中,他想到了家鄉,想到了親人,詩人的靈感頓時觸發,於是披衣下床,揮筆寫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就這樣,成就了一首流傳一千多年、萬口相傳、膾炙人口的《靜夜思》。 不知你是不是要這個?
『伍』 靜夜思的故事
一天晚上,被皇上找到京城的詩人李白在自己的草廬里,他正在床上賞月。
他在床上透過窗內戶看皎潔的月光容照在地上,好像冰霜鋪在地上,非常優美,像人間仙境。他又慢慢地舉起頭來,仰望明亮的月亮,他如痴如醉,漸漸的進入幻想的世界。突然他心中浮起了一絲絲孤獨的情緒,他想念他離別已久的家鄉了。他想家鄉的一樹一木,想家中年近古稀的老母親,想他在家不辭勞苦的、賢惠的妻子,想他趣稚可愛的小兒子,也想家鄉的鄰居們……一陣憂傷湧上了他的心頭。
李白就在這樣的情境下寫出了這首《靜夜思》的。
『陸』 靜夜思寫作背景故事
這個靜夜思的寫作背景擔當當然是在那個床前明月光的時候也就是說詩人非常的。寧靜的夜晚寫的
『柒』 靜夜思的歷史背景是什麼急!!!(請不要抄襲!!!)
李白《靜夜思》一詩的寫作時間是公元726年(唐玄宗開元十四年)舊歷回九月十五日左右。李白答時年26歲,寫作地點在當時揚州旅舍。其《秋夕旅懷》詩當為《靜夜思》的續篇,亦同時同地所作。李白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詩人抬望天空一輪皓月,思鄉之情油然而生,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詩《靜夜思》。
『捌』 ,有關於古詩的一些故事嗎可以根據詩意來改編。如《靜夜思》…… 如有盡快快一點謝謝。急急急急急急急
靜夜思求助編輯網路名片 《靜夜思》詩意畫《靜夜思》是偉大詩人李白的作品,表達的是思鄉之情。這首詩雖然只有區區二十個字,但就流傳的廣泛程度來說,還沒有一篇作品可以與之比肩,它幾乎是全世界華人耳熟能詳的一首名篇。我國流傳的《靜夜思》是明朝版本,與宋朝版本有個別字有出入。此外,《靜夜思》還是兩首現代歌曲的題目。另有當代音樂專輯名為《靜夜思》。 目錄 作品信息 作品內容 作品註解 版本說明 創作背景 作品鑒賞 作者簡介 編輯本段作品信息 【標題】 《靜夜思》[1]【體裁】詩歌 【作者】李白 【作品年代】 唐代 編輯本段作品內容 【明代】 床 前 明 月 光,疑 是 地 上 霜。 舉 頭 望 明 月,低 頭 思 故 鄉。[2] 【宋代】 床 前 看 月 光,疑 是 地 上 霜。 舉 頭 望 山 月,低 頭 思 故 鄉。[3] 編輯本段作品註解 【注釋】 (1)題目:靜靜的夜裡,產生的思緒 。 (2)床:五種說法。⑴指井台。已經有學者撰文考證過。中國教育家協會理事程實將考證結果寫成論文發表在刊物上,還和好友創作了《詩意圖》。⑵指井欄。從考古發現來看,中國最早的水井是木結構水井。古代井欄有數米高,成方框形圍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內,這方框形既像四堵牆,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欄又叫銀床,說明井和床有關系,其關系的發生則是由於兩者在形狀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類同。古代井欄專門有一個字來指稱,即「韓」字。《說文》釋「韓」為「井垣也」,即井牆之意。⑶「床」即「窗」的通假字。⑷取本義,即坐卧的器具,《詩經·小雅·斯干》有「載寐之牀」,《易·剝牀·王犢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說,講得即是卧具。⑸馬未都等認為,床應解釋為胡床。胡床,亦稱「交床」、「交椅」、「繩床」。古時一種可以折疊的輕便坐具,馬扎功能類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類似物,兩邊腿可合起來。現代人常為古代文獻中或詩詞中的「胡床」或「床」所誤。至遲在唐時,「床」仍然是「胡床」(即馬扎, 一種坐具)。[4] (3)疑:好像。 (4)舉頭:抬頭。 【譯文】 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韻譯】 皎潔月光灑滿床,恰似朦朧一片霜。 仰首隻見月一輪,低頭教人倍思鄉。 床的意思 本詩中的『床』字,是爭論和異議的焦點。我們可以做一下基本推理。本詩的寫作背景是在一個明月夜,很可能是月圓前後,作者由看到月光,再看到明月,又引起思鄉之情。 既然作者抬頭看到了明月,那麼作者不可能身處室內,在室內隨便一抬頭,是看不到月亮的。因此我們斷定,『床』是室外的一件物什,至於具體是什麼,很難考證。從意義上講,『床』可能與『窗』通假,而且在窗戶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但是,參照宋代版本,『舉頭望山月』,便可證實作者所言乃是室外的月亮。從時間上講,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對作者原意的忠誠度上,更加可靠。 編輯本段版本說明 明代版本: 這是目前流傳比較廣泛的版本。該版本雖然可能不完全是李白的原作,有個別字詞後世或有所修改,但是流傳度很高,並被收錄於各版本的語文教科書中。 宋代版本: 這一版本與人們常說的「床前明月光」明顯不一致,其實並非是錯誤,而是流傳版本不同。一般認為,這一版本比明版本更接近李白的原作,但仍有學者認為可能存在更早的版本。宋刊本的《李太白文集》、宋人郭茂倩所編的《樂府詩集》、洪邁所編《萬首唐人絕句》中,《靜夜思》的第一句均為「床前看月光」,第三句也均作「舉頭望山月」。元蕭士贇《分類補注李太白集》、明高棅《唐詩品匯》,也是如此。宋人一直推崇唐詩,其收錄編輯甚有規模,加之距唐年代相近,誤傳差錯相對較少,故宋代乃至元代所搜集的《靜夜思》應該是可靠准確的;在清朝玄燁皇帝親自欽定的權威刊本《全唐詩》中,也並沒有受到前面同時代不同刊本的影響而對此詩作任何修改。 在此之前《靜夜思》已傳入日本(日本靜嘉堂文庫藏有宋刊本《李太白文集》12冊),因日本人對唐詩崇尚,在後世流傳過程中並未對其作出任何修改。但在中國情況就不一樣了,到了明代趙宦光、黃習遠對宋人洪邁的《唐人萬首絕句》進行了整理與刪補,《靜夜思》的第三句被改成「舉頭望明月」,但是第一句「床前看月光」沒有變化。清朝康熙年間沈德潛編選的《唐詩別裁》,《靜夜思》詩的第一句是「床前明月光」,但第三句卻是「舉頭望山月」。直到1763年(清乾隆二十八年)蘅塘退士所編的《唐詩三百首》里,吸納了明刊《唐人萬首絕句》與清康熙年《唐詩別裁》對《靜夜思》的兩處改動,從此《靜夜思》才成為在中國通行至今的版本:「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但是這也不是清朝流行的唯一版本,就在《唐詩三百首》問世前58年的1705年(康熙四十四年),康熙欽定的《全唐詩》中的《靜夜思》就是與宋刊本《李太白文集》完全相同的「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後來中華書局出版的《全唐詩》也沿用著這一表述。[5] 這一表述是明朝以後為普及詩詞而改寫的。經過「改動」了的《靜夜思》比「原版」要更加朗朗上口卻是不爭的事實,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床前明月光」版比「床前看月光」版在中國民間更受歡迎的原因。中國李白研究會會長、新疆師范大學教授薛天緯先生在《漫說》(《文史知識》1984年第4期)一文中專門對兩個版本的差異發表了如下看法:仔細體味,第一句如作「床前看月光」,中間嵌進一個動詞,語氣稍顯滯重;再說,「月光」是無形的東西,不好特意去「看」,如果特意「看」,也就不會錯當成「霜」了。而說「明月光」,則似不經意間月光映入眼簾,下句逗出「疑」字,便覺得很自然;何況,「明」字還增加了月夜的亮色。第三句,「望明月」較之「望山月」不但擺脫了地理環境的限制,而且,「山月」的說法不免帶點文人氣——文人詩中,往往將月亮區分為「山月」「海月」等,「明月」則全然是老百姓眼中的月亮了。所謂「篡改說」、「山寨說」實在是言過其實。有學者認為,「《靜夜思》四句詩,至少有50種不同版本,並且你很難知道哪一種抄本更接近『原本』。我們現在熟知的『舉頭望明月』版本是在明代確定下來的」。莫礪鋒在《百家講壇》進行唐詩普及時,選取的也是大家熟知的版本,「所謂的『篡改』不是一個人任意妄為的,而是長久以來的集體選擇。古詩流傳的歷史,也是讀者參與創造的過程,大家覺得這樣更美,更朗朗上口,是千萬百讀者共同選擇了這個版本。」今人讀到的《靜夜思》已經不僅僅是一首「唐」詩,它其實凝結了1300多年來一代又一代人的審美創造,後人應該抱以尊重的態度。近年來有關版本爭議源於對李白詩歌版本眾多這一常識普及不夠。因此,有學者表示,國人對文史知識的缺失應引起深思,要意識到普及文史知識的必要,對博大精深的五千年中華文明存有敬畏之心。[6] 編輯本段創作背景 李白《靜夜思》一詩的寫作時間是公元726年(唐玄宗開元之治十四年)舊歷九月十五日左右。李白時年26歲,寫作地點在當時揚州旅舍。其《秋夕旅懷》詩當為《靜夜思》的續篇,亦同時同地所作。李白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詩人抬望天空一輪皓月,思鄉之情油然而生,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詩《靜夜思》。[7] 編輯本段作品鑒賞 《靜夜思》李白 這首詩寫的是在寂靜的月夜思念家鄉的感受。 詩的前兩句,是寫詩人在作客他鄉的特定環境中一剎那間所產生的錯覺。一個獨處他鄉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還能沖淡離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心頭就難免泛起陣陣思念故鄉的波瀾。何況是在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動地表達了詩人睡夢初醒,迷離恍惚中將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誤作鋪在地面的濃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潔,又表達了季節的寒冷,還烘托出詩人飄泊他鄉的孤寂凄涼之情。 詩的後兩句,則是通過動作神態的刻畫,深化思鄉之情。「望」字照應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詩人已從迷朦轉為清醒,他翹首凝望著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鄉也正處在這輪明月的照耀下。於是自然引出了「低頭思故鄉」的結句。「低頭」這一動作描畫出詩人完全處於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像:那家鄉的父老兄弟、親朋好友,那家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華與往事……無不在思念之中。一個「思」字所包涵的內容實在太豐富了。 明人胡應麟說:「太白諸絕句,信口而成,所謂無意於工而無不工者。」(《詩藪·內編》卷六)王世懋認為:「(絕句)盛唐惟青蓮(李白)、龍標(王昌齡)二家詣極。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藝圃擷餘》)怎樣才算「自然」,才是「無意於工而無不工」呢?這首《靜夜思》就是個樣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來,說是「妙絕古今」。 這首小詩,既沒有奇特新穎的想像,更沒有精工華美的辭藻;它只是用敘述的語氣,寫遠客思鄉之情,然而它卻意味深長,耐人尋味,千百年來,如此廣泛地吸引著讀者。 一個作客他鄉的人,大概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吧:白天倒還罷了,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思鄉的情緒,就難免一陣陣地在心頭泛起波瀾;何況是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詩歌中所經常看到的。例如梁簡文帝蕭綱《玄圃納涼》詩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於李白的唐代詩人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覺飛」來寫空明澄澈的月光,給人以立體感,尤見構思之妙。可是這些都是作為一種修辭的手段而在詩中出現的。這詩的「疑是地上霜」,是敘述,而非摹形擬象的狀物之辭,是詩人在特定環境中一剎那間所產生的錯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錯覺呢?不難想像,這兩句所描寫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夢初回的情景。這時庭院是寂寥的,透過窗戶的皎潔月光射到床前,帶來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詩人朦朧地乍一望去,在迷離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鋪了一層白皚皚的濃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圍的環境告訴他,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著他抬頭一看,一輪娟娟素魄正掛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凈!這時,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對孤身遠客來說,最容易觸動旅思秋懷,使人感到客況蕭條,年華易逝。凝望著月亮,也最容易使人產生遐想,想到故鄉的一切,想到家裡的親人。想著,想著,頭漸漸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於沉思之中。 從「疑」到「舉頭」,從「舉頭」到「低頭」,形象地揭示了詩人內心活動,鮮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動形象的月夜思鄉圖。 短短四句詩,寫得清新樸素,明白如話。它的內容是單純的,但同時卻又是豐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卻又是體味不盡的。詩人所沒有說的比他已經說出來的要多得多。它的構思是細致而深曲的,但卻又是脫口吟成、渾然無跡的。從這里,讀者不難領會到李白絕句的「自然」、「無意於工而無不工」的妙境。[8] 編輯本段作者簡介 李白像 李白[9] 李白祖籍隴西成紀(現甘肅省秦安縣隴城),701年正月十六[2月28日]生於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鄉。另一種說法是其父從中原被貶中亞西域的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馬克市)所生,4歲再遷回四川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中國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尊稱為「詩仙」,其詩內容大多以描寫山水和抒發內心情感為主。他與杜甫並稱為「李杜」。 李白出生於盛唐時期,但他的一生,絕大部分卻在漫遊中度過,游歷遍跡了大半個中國。 二十歲時隻身出川,開始了廣泛漫遊,南到洞庭湘江,東至吳、越,寓居在安陸(今湖北省安陸市)、應山(今湖北省廣水市)。他到處游歷,希望結交朋友,拜謁社會名流,從而得到引薦,一舉登上高位,去實現政治理想和抱負。可是,十年漫遊,卻一事無成。他又繼續北上太原、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到齊、魯各地,並寓居山東任城(今山東省濟寧市)。 這時他已結交了不少名流,創作了大量優秀詩篇。李白不願應試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華,通過他人舉薦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賞識。他曾給當朝名士韓荊州寫過一篇《與韓荊州書》,以此自薦,但未得回復。 直到天寶元年(742年),因道士吳筠的推薦,李白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震天下 。李白初因才氣為玄宗所賞識,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盪四方的流浪生活。 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756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斗爭,兵敗之後,李白受牽累 ,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從少年時起,常去戴天山尋找道觀的道士談論道經。後來,他與一位號為東岩子的隱者隱居於岷山,潛心學習,多年不進城市。他們在自己居住的山林里,飼養了許多奇禽異鳥,做了動物飼養員。這些美麗而馴良的鳥兒,由於飼養慣了,定時飛來求食,好像能聽懂人的語言似的,一聲呼喚,便從四處飛落階前,甚至可以在人的手裡啄食穀粒,一點都不害怕。這件事被遠近傳作奇聞,最後竟使綿州刺史親自到山中觀看鳥兒們的就食情況。這位刺史見他們能指揮鳥類的行動,認定他們有道術,便想推薦二人去參加道科的考試。可是,二人都婉言拒絕了。當時有名的縱橫家趙蕤也是李白的好友,此人於開元四年(公元716年)就著成了《長短經》十卷。那時李白才十六歲。趙蕤這部博考六經異同、分析天下形勢、講求興亡治亂之道的縱橫家式的著作引起了李白極大的興趣。他以後一心要建功立業,喜談王霸之道,也正是受到這部書的影響。 參考資料 1 概述圖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