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產姓的歷史名人
(生卒年待考),安徽懷寧人。著名中醫外科專家。產煒堂現為安徽懷寧縣人民醫院主治醫師,從醫三十八年,曾先後在南京市古樓醫院,廣西南寧303醫院和馬鞍山十七冶醫院工作和學習。產煒堂在醫療上擅長自煉丹葯調治中醫外科雜症,如骨髓炎、骨結核及各種腫毒,內科胸腔積液、婦科乳房腫塊及皮膚科疾病,自研有風濕性關節止痛膏,還按道家養生古方配製了「視仙延壽酒」。產煒堂當前正在對肝病攻關治療。推敲病因,病勢參究六脈,結合現代儀器說,平衡陰陽道其中,開展同類療法。以毒攻毒相對於經,必然獲勝建奇功。
1977年,產煒堂參加省醫療隊。走遍皖南山區各縣,拜訪老中醫,收集了不少民間驗方及古方、奇方治怪病。多次在省級以上雜志及全國性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 生於1894年,光緒二十年(甲午)卒於1974年,農歷甲寅年男,京劇老生,教師。原名寶福。安徽人。祖父是徽班文武老生產玉成,父親是小生演員產桂林。
2. 旻姓的歷史名人
(公元1329~1366年),即明玉珍;湖廣行省隨州人(今湖北隨州)。著名元朝末期大夏國開國皇帝,大夏欽文昭武皇帝,在位時間從公元1362~1368年為期五年,終年三十六歲。旻玉珍的父母皆務農。旻玉珍自小聰明穎慧,機智多謀,長大以後,身材高大,性格剛直,不嗜聲色貨利,善騎射,處事公道果斷,樂於助人,在一方小有名氣,被當地百姓推為屯長。元朝末年,由於朝廷腐敗,民不聊生,各地農民紛紛起義。其中規模較大的有白蓮教首領劉福通和徐壽輝領導的紅巾軍。
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徐壽輝打到湖北時,聽說旻玉珍有一支隊伍,便將其招至麾下,授予統兵征虜大元帥,正式隸屬於西系紅巾軍。在一次作戰中,旻玉珍被飛矢射中右眼,雖經醫治,但仍失明,人們親切地稱他為「瞎子元帥」。 後來旻玉珍索性將其姓「旻」改為「明」,既有希望能見光明之義,又符合他所崇尚的明教教義——崇拜日月,嚮往光明。
元至正六年(公元1357年),明玉珍奉命西征,首定夔州、萬縣,而後進兵攻克了重慶,徐壽輝拜其隴蜀四川行省參政。時天下大亂,姑蘇張仕、江西陳友亮、陝西徐守輝各立國號,後來陳友諒在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謀殺了徐壽輝,自己亦稱帝。明玉珍也在重慶自稱為隴蜀王。
元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明玉珍以元進士劉楨為參謀。擊潰元軍在四川的主力,平定了四川,接著又進一步南征北討,東進西擊,並向漢中進軍。
元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3年)農歷1月朔日,明玉珍受劉楨等人擁立在重慶稱帝,國號「大夏」,以恢復漢族王朝的統治為號召,紀年天統,都重慶。仿周制,設六卿,以戴壽為冢宰,萬勝為司馬,張文炳為司空,向大亨、莫仁壽為司寇,吳友仁、鄒興為司徒,劉楨為宗伯。置翰林院、國子監。府置刺史,州置太守,縣為令尹。設科舉,策試進士。明玉珍頒歷法為先天歷,去釋、老(佛、道)二教,上奉彌勒為國教,任命百官,開科取士。分四川為八道,下設府、州、縣三級。廢除元朝的一切徭役,重新定立賦稅制度,十一而稅,使人民休養生息,對四川的安定和生產的發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今重慶城號為「三都之地」,原因之一就是明玉珍曾定都重慶。明玉珍又仿效宋、元兩朝的官制,改六卿為中書省、樞密院,分別管理政務和軍務。與此同時,明玉珍繼續組織南征北戰,北取漢中,南征雲南。當時大夏國的疆域,含今重慶市及四川東部和北部、陝西南部、湖北西部、貴州北部。明玉珍身高八尺,身形魁梧,勤儉節約,愛好文學。禮賢下士,與明太祖朱元璋關系很不錯,經常有書信往來。
元至正二十三年(大夏天統二年,公元1364年)冬,明玉珍制定的戰略是「北出漢中,東下荊、楚」。隨即派遣手下驍將萬勝等領兵攻雲南,擊敗元朝梁王孛羅帖木兒。不久,梁王聯合雲南大理土官段功反攻,萬勝孤軍無援,退回,遂採取保境自守之策。
元至正二十五年(大夏天統四年,公元1366年)春,明玉珍改六卿為中書省樞密院,以戴壽、萬勝為左、右丞相,向大亨、張文炳為知樞密院事,鄒興、吳友仁等為平章。同年秋,明玉珍遣使與朱元璋通好。十幾年的戎馬生涯,嚴重地損害了明玉珍的健康,特別是建立政權,千頭萬緒的軍政事務都要過問操持,因而積勞成疾。元至正二十六年(大夏天統四年,公元1366年)農歷2月,明玉珍病逝於重慶,終年三十八歲,葬於重慶江北寶蓋山睿陵,廟號「太祖」,謚號「欽文昭武皇帝」,太子明升即位。明玉珍病逝前,遺囑臣下固守川蜀,勿進取中原。明玉珍逝世的大夏國,史料是這樣記載的:明玉珍死後,其唯一的子嗣明升即位,明升年僅十歲,無力控制局面,大夏政權內部爭權奪利,自相殘殺。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大明政權,稱明太祖,於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遣使勸明升降附明王朝,明升不從。
明洪武三年(公元1371年),明太祖遣湯和、廖永忠、傅友德等領兵征蜀,明軍大舉入川。明洪武四年(公元1372年)春季,夏軍敗潰。農歷6月,明軍抵圍重慶,明升無奈出降,大夏政權滅亡。明升被送至南京,朱元璋封其為歸義侯,賜甲第以居東師。
明洪武五年(公元1373年),明朝戶部完成在川蜀地區的政務統計,當時四川民戶總共八萬四千餘戶,其中卻二萬三千餘戶被前大夏官員占為庄戶。明太祖聞之一時大怒,遂將明玉珍之子明升以及其母彭皇後等二十七人遣送遼東郡高麗,並宣「禁做官,僅為民」。對於明玉珍和大夏政權,明、清兩朝雖存有官修史書,但文獻記載多有失實。尤其是明玉珍的墓葬,在《明史》中只記載「葬玉珍於江水之北」,至於具體地址和規模均無詳記,這使得大夏後裔難以尋根祭祖。1982年3月底,重慶市在江北上橫街重慶織布廠擴建廠房時,在工地現場發掘了湮沒數百年之久的明玉珍墓。明玉珍墓的簡陋,使後人差點與之失之交臂。打開內棺,人們看到的只有一些絲織袍服、一隻小金杯和兩只小銀錠,重慶市博物館工作人員兩次到現場,都認為只不過是一般的清代墓葬而已,對出土的棺槨、絲織品都未收存。後來,待挖出一塊石碑,完整無缺的碑文,確鑿無疑地證實,這個簡陋的墓葬就是統治四川及其周邊達九年之久的明玉珍的墓葬,這才引起文物工作者的重視。明玉珍墓葬的發現,特別是「玄宮之碑」的出土,澄清了舊籍中一些紛紜的記載。諸如,明玉珍的生年、入葬時間、大夏政權建立的時間和地點,明玉珍在位的准確時間,等等。碑文中所記明玉珍稱王稱帝前歷任官職、大夏政權的官制等彌補了文獻記載的缺漏。墓中出土的絲織品,對探討元朝紡織技術以及大夏服飾對高麗的影響等均有裨益。明玉珍墓的發掘不僅為研究元末農民起義地方史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實物資料,同時也揭開了大夏國之謎,使徙往高麗的在韓「明氏大宗會」尋到了祖根。明玉珍生前崇尚節儉,殮葬品除隨身衣物外,唯一能算作金銀珠寶的只有一隻金杯和兩只小銀錠,那還是當年進見徐壽輝時,由徐壽輝賞賜的,而明玉珍從未動用過。明朝的著名學者方孝孺在《明氏實錄》中這樣評價明玉珍:「夏主方有意於據蜀,各郡臣民遺青巾之虐,百無一二。夏主幸致躬行儉的,興文教,辟異端,禁侵掠,薄賦斂,一方咸賴小康焉。惜不能謹之於始。私家倍於公室,倉帑空虛,不能展其疆界。歷年雖不永。民至今感嘆焉,不能文詞問盡其賢也。」明玉珍的大夏國轄地都在中國的西南,他的墓地連重慶本地人都鮮有所知,為何會有遠在中國東北方向的韓國人一次次來祭拜呢?江北區文物管理所所長張明說,明氏後人如今全都在朝、韓兩國,國內反而一支也沒有。明玉珍墓發掘後,重慶市文物部門極為重視,根據墓葬提供的線索,專程派人數次到明玉珍故鄉湖北隨州青山調研,當地已經無一明姓後人。說起明玉珍,有的老人說他去了四川,其子明升後來又到了南京,有的說去了高麗。如今人們對於明氏後裔去蹤的了解,全賴於韓國明氏後人到中國的尋根拜祖。1992年夏,一個年近五十歲叫明在律的韓國釜山人來華尋祖,他所提供的家譜即《西蜀明氏細雲洞一家便覽》中顯示其始祖是「西蜀(今陝西延安)明氏大夏王明玉珍」。明在律生於1943年,自稱是明玉珍的第二十四世子孫。後來據中國的文物工作者考證,其《西蜀明氏細雲洞一家便覽》記錄的與中國的史料吻合。
明玉珍生於公元1329年,至1992年有六百六十二年,傳至二十四世,平均每代二十七年左右,也符合人口發展的規律,加上與史籍《高麗史》的記錄相符,可以確認韓國明氏就是明玉珍的後人。 (公元1356~?年待考),即明升;湖北隨州人(今湖北隨州)。大夏國末位皇帝,在位時間從公元1366~1371年為期五年。明升繼位時年方十歲,改元「開熙」。當時大夏朝廷大臣們不和,由其母彭氏垂簾聽政。明朝洪武大帝朱元璋登基後,是一個霸心十足的人,他並不只想擁有一個天完國就夠了,而是有稱霸天下的雄心。於是就向與明玉珍盟誓的大夏國明升小皇帝下手了。起初「奉書」令明升歸降,明升以夏王奉書願意以貢進吳王,卻不想失去夏國。而朱元璋不許,當時洪武帝朱元璋在南京即位,於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派欽信國公湯和、付友德入川取大夏,明升奉表降於朱元璋,大夏滅亡,四川歸於明朝統治。在南京,明升和紅巾軍另一起義軍首領陳友諒的兒子陳理經常會面發牢騷。這二人雖都還是十幾歲的孩子,但朱元璋怕他們受人盅惑,日後危及大明政權,就派太監將他們遠遠地送到高麗國安置。據史籍《明史》第一二三卷「明玉珍傳」記載,明升後代於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農歷1月,徙往高麗。另據葉子奇在《草目子》一書中的記載:「辛亥七月(公元1371年),台兵攻四川,小升王同其母俱降,其後母召入宮,以海舟送小升王去高麗,飄飄然入於海矣。」這一事實,在我國的史籍《明太祖實錄》和朝鮮的古文獻《高麗史》中均有記載。《高麗史》中還記錄有明太祖朱元璋給高麗國王恭親王的函旨:「將那陳皇帝老少、夏皇帝老少去王京,不做軍,不做民,閑住他自過活。」次年,明升娶高麗總郎尹熙王之女為妻,後育有四子,從此在朝鮮半島代代相傳。如今,韓國「明氏大宗會」副會長明魯升說:在大夏國被滅後的第二年,明太祖朱元璋就將明玉珍之子明升以及其母彭皇後等二十七人遣送到高麗,並宣「不做官,不做民」。明升家族一行來到高麗後,高麗恭愍王把延安、白川兩縣作為貢物,供奉給明升一家,並將位於松都(今朝鮮開城)北部梨井裡的興國寺提供給他們作為邸宅,配以奴婢。明氏一家在高麗定居後,明升與郡夫人坡平尹氏結婚,生有絲男:大兒子明義,資憲公、資憲大夫;二兒子明見,總郎公、嘉靖大夫;三兒子明俊,副使公、嘉靖大夫;四兒子明信,侍郎公、通訓大夫。
據韓國歷史記載,明升與朝鮮王朝太祖李成桂交情頗深,經常下圍棋。明升之母彭氏在李成桂登基時,獻上了一套自己親手縫制的「龍袍」,使太祖李成桂感泣。另外,當時在中國流行的唐裝和首飾也開始在朝鮮王朝普及。李成桂為表謝意,封明升為「華蜀君」,享受「忠勛世祿」。彭皇後去世後,安葬在朝鮮松都萬壽山的肅陵,並建有祠宇。明升一家在高麗安家繁衍後,四個兒子的後代便分散在朝鮮半島二十四個地區。日寇侵佔朝鮮半島時期,首次實施戶籍制度,把明氏家族分成兩大支系:一支系為「西蜀明氏」,另一支系為「延安明氏」。當時的「西蜀明氏」主要指的是本籍在中國四川、當時居住在朝鮮的明氏。「延安明氏」主要指的是,以明氏二世祖明升繁衍生息地延安為籍貫的明氏家族(主要居住在韓國)。
1986年,明氏後裔將兩大支系的家譜合二為一,編輯成一本《明氏大同譜》,並在「明氏大宗會」的統管之下。大夏國主明玉珍後裔在朝鮮半島繁衍生息了六百多年,涌現出許多英雄豪傑和著名人士。例如,近代歷史中的明濟世,是反抗日寇侵略朝鮮半島的英雄。1910年,韓國被日本吞並後,明濟世立即投入光復運動,曾被捕入獄達五年。出獄後,他組織「不變團」繼續進行獨立解放運動,在大韓民國成立時曾擔任審計院長(現監察院長)。明玉珍的第六代孫明克謙,曾任進士。其長子光啟曾任平澤縣監,當日寇入侵時與趙憲率領的義兵團組成抗日隊伍,給予日本侵略者沉重打擊,他在著名的錦山戰役中壯烈犧牲。明天得曾以「通訓大夫」資格擔任「軍資監正」;明自賢在任「承政院左承旨」後,又升為「龍衛副護軍」;著名孝子明右鎮曾任「延安郡守」,因施善政而受好評。當代明氏後裔中,有的擔任政府高級官員,有的成為著名律師、教授、企業家等。可以說,明氏家族人丁興旺,人才輩出,2000年韓國政府在進行人口統計調查中,查明在韓國生活的明玉珍後裔人數已達兩萬六千餘人。若再加上在朝鮮生活的明玉珍後裔,總數估計已達四萬餘人。由於南北分裂,現在韓明氏後裔無法前往肅陵進行祭奠。1993年,明玉珍後裔在韓國京畿道坡州郡坡平面斗浦里臨時興建了一座佔地約一千八百平方米的大夏太祖明玉珍皇帝景慕祠。在韓「明氏大宗會」上,會長明宣植說,如果南北統一的話,他們將把存放在景慕祠中的始祖明玉珍皇帝的配位、二世祖、三世祖、四世祖配位全都遷過去。後來,明氏宗親會在「三八線」上征地修建瞭望祭台,每年祭祖兩次。在韓國的明氏後裔大多受過高等教育,一般都懂中文,遍布各行各業,以政界和建築業最多,有國會議員、檢察長、知名律師等。明玉珍生活儉朴,明氏家族就把「勤儉、樸素、正直」作為族訓,提倡艱苦奮斗。1995年,明氏宗親會首批會員訪問團一行三十二人到重慶祭祖訪問,第二年清明節,第二批會員到重慶祭祀。此後,幾乎年年都有規模不等的明氏後人來渝。六百多年來,遠在朝鮮半島的明氏後人一直在尋尋覓覓。如今,修建一新的明玉珍皇帝陵終於可以使他們得見祖先遺物,並聊寄崇祖之情了。
3. 歷史上的封姓名人
1、封衡,字君達,號青牛道士,隴西狄道(今甘肅省臨洮縣)。東漢末年道士,著名醫學家。
幼年時期,成為道士,專心研習醫學,在渭源縣鳥鼠山修行采葯。後隨長樂道人魯女生學習《五嶽真形圖》。建安二十一年,曾受到曹操招攬,不受封官贈金。精通老莊之學,善醫葯、針灸,著有《容成養氣術》、《靈寶衛生經》、《隱形法》,為地方歷史醫學和養性學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2、封孚(337-407年),字處道,渤海蓨縣(今河北景縣)人。五胡十六國時期歷史人物。
年幼聰敏,有君子之稱。後燕慕容寶時,累關吏部尚書。後燕大亂時,南奔投晉,為渤海太守。慕容德佔據山東後,任尚書左僕射,常外總機事,內參密謀,雖位任崇重,謙虛博納,甚有大臣之體。慕容超太上三年(407年)卒於家,年七十一歲,追贈太師,謚號文穆,文筆多傳於世。
3、封隆之(485~545年),本名封皮,字祖裔,渤海蓨縣(今河北景縣)人。北魏後期大臣,司空、右光祿大夫封回之子。
個性寬和,氣度過人,頗多才華。不到20歲,任冀州主簿。遷河內太守,轉冀州刺史。河陰之變,父親遇害。交好平陽郡公高歡,誅滅爾朱氏,拜侍中,封安德郡公,開府儀同三司。孝靜帝即位,拜吏部尚書兼理冀州刺史,遷尚書左僕射,出任齊州刺史。
4、封常清(690年—756年1月24日),蒲州猗氏(今山西省猗氏縣)人,唐朝名將。自幼家中清貧但受祖父影響喜愛讀書。曾兩次入朝為官。父母早亡,外祖父犯罪,隨外祖父流放安西。初在高仙芝部任判官,天寶六年(747年)隨高仙芝擊敗小勃律國(在今克什米爾西北部)。
天寶十一年(752年)唐玄宗任命封常清為安西副都護,第二年,封常清率軍攻破大勃律國(今克什米爾巴勒提斯坦)。天寶十三年(754年),封常清入朝,封御史大夫。安史之亂時,受邊令誠的誣告,被唐玄宗因出師不利被處斬。
5、封德彝(568~627年),本名封倫,字德彝,渤海蓨縣(今河北景縣)人。唐朝宰相,北齊太保封隆之之孫,隋朝通州刺史封子綉之子。
出身渤海封氏,智識過人。初為越國公楊素幕僚,結為姻親。負責督建仁壽宮,升任內史舍人。隋煬帝時期,受到內史侍郎虞世基倚重,狼狽為奸,使得朝政日益敗壞。江都之變後,追隨宇文化及,任內史令。
宇文化及敗亡後,歸順唐朝,漸得唐高祖李淵信任,拜中書令,封密國公,結為親家。選為天策上將府屬官,輔佐秦王李世民攻取洛陽,暗中支持隱太子李建成,二主之間投機取巧。唐太宗即位後,拜尚書右僕射。
4. 歷史上姓齊的名人有哪些
1、齊桓公
齊桓公,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上古五霸之一,與晉文公並稱「齊桓晉文」,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時齊國第十五位國君。
齊桓公時代國力富庶強盛,當時的人們為更好的紀念太公望的美譽,傳承姜太公餐飲文化,並深得傳統歷史名吃「太公望紅燜雞」的精髓,把主料雞內雜與太公望膳食古方中的輔料,完美結合,創制出了「鹵煮雞雜」這道歷史名吃,至今依然傳承在日照市安氏一派。
2、齊萬年
齊萬年,西晉時氐族首領。生年不詳,去世於299年。元康七年(297年)正月,齊萬年屯駐梁山,擁有部眾七萬人。梁王司馬肜、夏侯駿派周處率領五千士兵攻打齊萬年。司馬肜、夏侯駿不聽周處的勸告,逼著他出發。
正月初四日,周處與盧播、解系在六陌(今陝西乾縣東)攻打齊萬年。周處軍隊的士兵們還沒有吃飯,司馬肜就催促命令他們馬上進攻,從早上一直戰斗到晚上,斬殺俘獲大批齊萬年軍。周處的軍隊因弓斷箭盡、沒有救兵,最終被齊萬年軍打敗,周處戰死。
3、 齊泰
齊泰,本名德,字尚禮,別號南塘。明太祖賜名泰,明南直隸溧水(現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人,明初著名官員。
齊泰為齊家山人,齊家山在今南京市高淳區滄溪長村埂與雙城交界處。舊府志及溧水縣志稱其為溧水洪蘭人,其實這也並非矛盾,高淳與溧水原為一縣,直到明弘治四年(1491年)才分開。齊家山在淳南門外十里,荒冢壘壘,歷來相傳為齊尚書故宅。
4、齊慎
齊慎, 字三企,號禮堂,新野縣新甸鋪鎮齊家人,從小習武,十六歲中武秀才。 清嘉慶元年,王聰兒領導的白蓮教義軍從湖北襄陽波及河南新野。
嘉慶十八年九月,滑縣木匠李文成領導農民起義,齊慎隨參贊大臣楊芳前往鎮壓,在道口、衛河等地交鋒13仗。後又參與鎮壓三才峽劉二和麻大旗起義軍,歷任西安、陝安兩鎮總兵。
道光元年,升任甘肅捉督。次年,西寧插賬番部騷擾黃河以北地區,齊慎率軍大敗番部,並將他們放回故地,使其安守游牧。
5、齊召南
齊召南(1703年-1768年),字次風,號瓊台,晚號息園。浙江天台人。清代地理學家。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完成最重要的作品《水道提綱》28卷。另著有《寶綸堂集古錄》、《寶綸堂文鈔詩鈔》、《齊太史移居集》、《瓊台集》、《歷代帝王年表》、《後漢公卿表》等。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齊召南完成有「清代水經」之稱的《水道提綱》著作,共28卷。包括全部國土,海,盛京諸水,京畿諸水,運河及山東諸水,黃河及青海、甘肅不入河諸水,入河巨川,淮河及入淮巨川,南運河,長江,入江巨川等。
5. 歷史上姓應的名人有哪些
應曜:漢初,在淮陽山裡隱居,不願出來做官。漢高祖派大臣,請他和商山四皓一起到朝廷為官,應曜堅決不去。時人說:"商山四皓,不如淮陽一老!"
應順:東漢河南尹,字華仲,南頓人。累官冀州刺史,廉直無私。侍後母孝。和帝時為河南尹,明達政事。生十子,咸以才學名。中子疊,江夏太守。疊生郴,武陵太守。郴生奉。
應疊:汝南南頓人,應順中子。江夏太守。
應郴:汝南南頓人,應疊之子,武陵太守。
應奉:〔約公元144年前後在世〕字世叔,汝南頓人,應郴之子。生卒年均不詳,約漢順帝末年前後在世。少聰明,讀書五行俱下。記憶力特佳,自幼至長,凡所經歷,無有忘懷。年二十時,嘗詣袁賀,適賀將出行,閉門造車。匠於內開扇出半面視之。後數十年,路逢車匠,知而招呼。梁冀舉為茂才。永興元年(公元153年)拜武陵太守,有威恩,為蠻夷所服。延熹七年(公元164年)從車騎將軍馮緄征武陵蠻,以功薦為司隸校尉。黨人事起,乃憤然以疾自退。後諸公多薦舉,會病卒。奉追愍屈原,因以自傷,著《感騷》三十篇,凡數萬言。又嘗刪《史記》、《漢書》及《漢記》三百六十餘年事,自漢興至其時,凡十七卷,名曰《漢事》。
應劭:〔約公元178年前後在世〕字仲遠,(一作仲援,亦作仲瑗)汝南南頓人,應奉之子。生卒年不詳,約漢靈帝光和元年前後在世。少篤學博覽。靈帝初拜孝廉。中平六年,(公元一八四年)拜太山太守。獻帝初平二年(公元一九一年)大破黃巾三十萬眾,郡內以安。獻帝遷都於許(公元一九六年)之明年,詔劭為袁紹軍謀校尉。後卒於鄴。劭嘗有感於當時舊章淹沒,書記罕存,乃綴集所聞,著《漢官儀》及《禮儀故事》,又撰《風俗通》以辨物類名稱,釋時俗嫌疑。文不典而通俗,可謂名副其實。凡所著述,共百三十六篇又集《解漢書》,皆傳於世。
應珣:字季瑜,司空掾。應劭弟,珣生瑒。
應瑒:字德璉,三國,魏文學家,汝南人,應珣之子。曹操征之為丞相掾,後為五官中郎將文學。曹丕稱其才學足以著書,為"建安七子"之一。著有《應德璉集》。
應璩:(?~252)字休璉,三國時,魏文學家。汝南(今屬河南)人,應瑒之弟。生於漢獻帝初平元年,卒於魏齊王芳嘉平四年,享年六十三。博學好作文,善於書記。文帝、明帝時,歷官散騎常侍。曹芳即位,遷侍中、大將軍長史。當時大將軍曹爽擅權,舉措失當,應璩曾作《百一詩》諷勸。應璩原有集10卷,已散佚。明代張溥輯其詩、文共10餘篇,與應瑒作品合為《應德璉、應休璉集》,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應貞〔公元?年至269年〕字吉甫,汝南人,應璩之子。生年不詳,卒於晉武帝泰始五年,少以才名,善談論。正始中,夏侯玄名勢甚盛。貞常在玄坐作五言詩,玄大嘉許。舉高第,歷顯位。後為武帝參軍。帝踐阼,遷給事中,累官散騎常侍。又與太尉荀顗撰定新禮,未施行而卒。貞著有文集一卷,(《隋書經籍志》)傳於世。
應詹:〔公元279年至331年〕字思遠,汝南南頓人。生於晉武帝咸寧五年,卒於成帝咸和六年,年五十三歲。幼孤,為祖母所養。十餘歲,祖母又亡,居喪以孝聞。家富於財,乃請族人共居,情若至親。以才藝文章知名當世。仕為太子舍人,累官光祿勛。王敦叛,明帝以詹為都督前鋒軍事。事平,以功封觀陽縣侯,都督江州諸軍事,領江州刺史。卒,贈鎮南大將軍,謚曰烈。詹作有文集三卷,《隋書經籍志》注有鎮南大將軍應瞻集五卷,詹繕作瞻,當為作者誤書;此從《唐書志》傳於世。
應夷節:唐代人。游天台山,棲真道元院,相傳屍解成仙。棲真,保其根本,養其元神。
應用:後周書法家,江南人。善寫細字,微如毛發,嘗於一錢上寫《心經》:又於一粒芝麻上寫《國泰民安》四字。
應舜臣:宋代婺州人。字仁伯,少卓犖不羈,及長,篤志向學,慶歷年間(公元1041-1048年)進士。官至洪州知府。
應純之:(宋)字純甫。永康人。孟明子。嘉泰進士。歷知楚州,兼京東經略安撫使。見北軍屢捷,謂中原可復,密聞於朝。丞相史彌遠鑒於開禧之事,不欲大舉,但敕立忠義軍,令就節制。已而擢兵部侍郎。金人入侵,力戰而死。
應子和,永康(今屬浙江)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進士。官至觀察使掌中軍都督府事。長於詩,嘗有句雲:"西岸夕陽紅,燭炬短燒紅,風過花落紅",時人有三紅秀才之稱。事見清光緒《永康縣志》卷八個《文苑》。
應材(?-1180)字伯良,岩後人。紹興二十七年(1157)進士,授衢州教授。後潛心鑽研理學,造詣甚深。宋隆興間,朝廷下詔求賢,應材被舉薦,升任兵部架閣文字,掌管帳籍機密文案。後因老成持重,端莊謹嚴,被帝選為太子春坊,總管東宮內外庶務。宋淳熙初,應材上疏力陳北伐收復中原失地。幾年內,邊境平靜安定。淳熙七年應材病故於軍中。謚安國公。
應象翁:元代判官,字景則,黃岩人。生宋季,嘗隨車若水、黃超然游,時稱聖泉先生。有《聖泉文集》等。
應本仁:元代學者,字本立。以世為宋臣,義不仕元。隱居城南,博學好施。嘗規建義庄,又即其中為義塾。世稱"應家館"。
應良,字原忠,仙居人。正德六年進士。官編修。守仁在吏部,良學焉。親老歸養,講學山中者將十年。嘉靖初,還任,伏闕爭大禮,廷杖。張?總黜翰林為外官,良得山西副使,謝病歸,卒。
應大猷:(1487—1581)字邦升,號容齋。仙居人。明正德九年進士。曾任南刑部主事,參與平定宸濠之亂。後歷廣東參政、僉都御史、吏部右侍郎、官至刑部尚書。卒年九十五。曾巡撫雲南、四川、山東,所至均有政績。
應典:字天彝,號石門,浙江永康芝英人。明正德九年(1514)進士。歷任兵部職方司主、事車駕司主事,承德郎,尚寶同丞等職。應典自鄉試中式考取舉人以後,總是奮然希望自己能達到聖賢境地。創建麗澤祠於壽山,匯集諸生講學。應典為王瓊所器重,委以總攬本部四司政務。居家養母,不希榮利。通籍三十年,在官止一考。
6. 中國20大姓氏各出了哪些歷史名人
一、韓姓
韓姓歷史悠久,其最古老的淵源是華夏人文初祖黃帝。
相傳,黃帝娶嫘祖,生青陽和昌意,昌意居於若水,生韓流。韓流的後代以韓為姓。
吳姓代表人物:吳秀波
春秋後期,吳國逐漸強大起來,吳王闔閭曾一度攻破楚國。其子夫差乘勝北上與齊爭霸,後因不聽勸諫敗於越王勾踐,於公元前473年亡國。吳國王族子孫為表達對故國的思念之情,以原國名為姓氏,就是吳氏。
7. 歷史上姓「區」的名人有哪些
1、區大相
區大相(1549—1616),字用孺,號海目,廣東佛山市高明區阮埇村人。為文有奇氣,援筆數千言。萬曆癸酉(1589年)與兄大樞舉於鄉,己丑(1589年)與弟區大倫中進士。
官翰林檢討,同修國史,經筵展書,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詞恆十五年。萬曆乙巳年(1605),區大相調任南太僕丞。在任3年,稱病回鄉。居鄉8年。1616年病逝。
著有《太史詩集》、《詩集》、《圖南集》、《濠上集》和《制誥館課雜文》等。工於詩,詩律板嚴,鑄必煉,為明代嶺南詩家之最。現佛山市高明區荷城街道阮埇村有故居遺址留存。
2、區大倫
區大倫(?—1628),1628代學者。字孝先,廣東省佛山市高明鎮阮埇村人。少年時即富有正文感。中舉人後與胞兄區大相到設在南京的太學學習。
時海瑞掌太學,名聲很大,大倫同他交情甚厚。萬曆己丑年(1589)中進士,出任山東東明縣知縣。他愛民如子,勸導農民勤耕作,講禮讓。
對有因荒年而被迫賣了子女的,都替他們贖回來,又將稅契的餘款買耕牛數百頭,給缺牛者使用。後調任御史。
因上疏(奏章)勸諫神宗皇帝應親自主持郊祭典禮,引致神宗不高興,被革職還鄉。現佛山市高明區荷城街道阮埇村有故居遺址留存。
3、區丁平
區丁平,1945年生於廣東。中國香港影視導演、美術師。1995年與毛舜筠(毛毛)結婚。與毛舜筠迄今共有三次婚姻:21歲嫁與法裔華僑商人文舒揚,但這段婚姻只維持三年。
返無線拍戲後,88年和名編導蔣家駿步入教堂,可惜因性格不合而最終分開;1995年毛毛與著名美術指導(亦是名導演)區丁平閃電結婚,迄今感情和睦並育有兩個女兒。
1972 年中學畢業後從事服裝設計。後赴英國倫敦電影學院學習電影。1979年進入電影界,為80年代香港新電影作家。
1986年憑《女人心》的美術設計提名為第五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美術指導獎,2003年憑《天下無雙》的美術設計提名為第二十二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美術指導獎。
4、區瑞強
區瑞強,1955年7月31日生,香港歌手、音樂人,香港浸會大學畢業生,香港電台DJ。80年代成名,以其獨特的田園氣息在香港樂壇中獨樹一格。
《陌上歸人》、《漁火閃閃》是其代表作。由於他擅長彈吉他唱民歌,也可說是推動民歌潮流的重要功臣,因此素有「民歌王子」的稱號。
5、區楚良
區(ōu)楚良,生於1968年,廣東羅定人。中國足球傳奇門將,曾先後效力於廣東宏遠,上海申花,雲南紅塔和重慶力帆隊。
擔任主力門將,並多次代表國家隊參賽。現任中國男足國家隊助理教練。2017年10月6日起擔任河南建業足球俱樂部副總經理兼技術總監。
8. 伍姓歷史上的名人
姓氏源流 伍姓出自羋姓。據《玄女兵法》載,黃帝為部落首領時,其下有大臣名伍胥,他是後來成為楚國望族的伍姓的始祖。春秋時候,楚莊王有個寵臣叫伍參,是伍胥的後裔。公元前597年,楚莊王北上與晉國爭霸。他先出兵討伐鄭國,晉國派荀林父救援,兩軍在邲相遇。楚令尹孫叔敖見晉軍勢大,主張撤軍,楚莊王也同意。這時伍參對庄王說:"晉軍內部不團結,號令不統一,元帥荀林父沒有威望,楚軍只要一進攻,晉軍必敗。"孫叔敖生氣的說:"楚軍連年作戰,已經疲憊不堪。如果打了敗仗,即使殺了你做肉羹,也贖不了你的罪。"伍參笑著回答:"如果打勝了,那就證明你無謀;萬一打了敗仗,我的肉將由晉人來吃,哪裡還輪得上你啊!"接著他仔細分析了楚軍的有利條件和晉軍的弱點,終於說服楚莊王同意出戰,結果楚軍獲勝。於是楚莊王就封伍參為大夫,伍參便以名為姓,成為伍氏,其後沿襲伍姓。
二、 郡望堂號【郡望】安定郡:漢武帝置,相當於今甘肅省平涼地區及寧夏西部。武陵郡:漢高帝置,治所義陵,在今湖南省漵浦縣南。【堂號】 "孝友堂":孝是指對父母孝,友是指對兄弟友愛。春秋時的伍員,字子胥,他的父親是楚平王的太傅;哥哥伍尚是楚國大夫,父子都是忠臣。平王聽信讒言,把他的父親和哥哥都殺了。伍員逃到吳國,幫助吳王伐楚,一舉滅了楚國。當時楚平王已死了多年,伍員就掘開他的墳墓,打了他的屍骨三百多鞭,報了父兄之仇。
三、 歷史名人 伍佑:字佑之,宋代寧化人,大中祥符年間進士,曾任太常博士。他任楚州團練推官時,重新營建了州里久已廢棄的鹽場,每年收入頗豐,人稱"佑鹽場"。伍隆起:新會人,宋代名將。宋末,他率義軍與元將張弘范力戰不屈。後來,他手下的叛將謝文子殺了他,持首級投降了張弘范。當時的宋朝宰相陸秀夫十分惋惜,命人刻木為首以葬。後又派人抓到謝文子,殺之以祭祀伍隆起。伍鈍:明朝鄞人,字文璉,才識出眾,長於言辭論辯,人們都勸他出仕。但他的母親不希望他離開左右,故伍鈍絕口不提仕進,一心侍奉母親。他的母親去世後,他結廬守墓三年,鄉里稱之為"伍孝子"。伍福:字天錫,明朝時臨川人,正統年間舉人,歷任咸寧教喻,陝西安察副使。伍福風格高邁,詩文典雅,兼工書法,編著有《咸寧縣志》、《陝西通志》、《蘋野纂聞》、《三吳水利論》、《南山居士集》、《雲峰清賞集》。
9. 歷史上有哪些名人姓由
李氏在歷史上有過很多望族,名氣最大的主要有兩個。
一是秦朝發源於隴西郡的李家。他們的始主是李崇,秦朝隴西守。第四代孫子叫李仲翔,是河東太守,征西將軍,後戰死沙場。
以後,這支李氏傳了20多代,到隋朝,出了滅隋建唐的唐太祖李淵。隴西李氏名人輩出,僅唐朝一代就出了21位宰相。漢將李廣,西涼主李暠等都是隴西李氏之後。真是人才濟濟。
從漢朝到唐朝,隴西李氏共分衍出13個房支,它們是:范陽李氏,尊李崇6世孫李向(尚弟)為始祖;頓丘李氏,奉李廣孫李忠為祖;渤海李氏,始祖李恬;申公房李氏,始祖李潛;丹陽李氏,始祖李倫;安邑李氏,始祖李蓋;鎮遠將房李氏,始祖李愔;平涼李氏,始祖李系;姑藏李氏,始祖李函;敦煌李氏,始祖李茂;僕射房李氏,始祖李沖;絳郡李氏,始祖李成禮;武陵(後為武陽)李氏,始祖李剛。
一是西漢時期發源於趙郡的李氏。他們的始祖是李璣,他是李崇的四弟,在秦朝任太傅的官職。他的兒子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趙國丞相李牧。趙郡李氏在唐朝以前的聲望高於隴西李氏。
趙郡李氏共分衍出10多個房派郡族,主要有:中山李氏,開基祖為李璣第三子李齊;穎川李氏,始祖李秉,為李牧5世孫,漢穎川郡守,遂居穎川;遼東李氏,奉李齊13世孫李寶為祖;江夏李氏,奉李秉5世孫李就為祖;漢中李氏,奉李秉6世孫李頡為祖;襄城李氏,有李膺,為李秉8世孫;常山李氏,奉李楷為祖。李楷為李膺6世孫,於晉代避趙王倫之亂,徒居常山平棘,他有5子,分居三處,形成東祖、西祖、南祖3房,通稱平棘李氏;廣陵李氏,為江夏李氏分支,奉李就18世孫李元哲為祖。趙郡李氏支派繁多,在唐朝有17人出任宰相,是僅次於隴西李氏的大族。
唐朝以後,還有一些人是朝廷賜姓而形成的李氏大家族。這些人大多為少數民族,他們在中國北方和西北發展,後不少向江南移居。這其中主要有:
柳成李氏:有兩支。一支是唐朝大將李光弼的家族發展來的,後稱金陵李氏。另一支是成德節度吏李寶臣的家族。
代北李氏:出自沙陀部族李國昌。李國昌以功授代北節度使,其子李克用為晉王。李克用之子李存勛建立後唐,稱霸一時。
武威李氏:唐將李抱玉,本姓安。祖先為安息國世子,入中國居洛陽,後裔避亂徙居武威,衍為大族。至抱玉時,賜姓李,徙籍京兆,其族遂為京兆李氏。
李耳,字伯陽,世稱老子,又叫老聃。春秋時期陳國人,出生在河南鹿邑縣東。早年擔任 東周守藏史 (相當現今的圖書館館長)。後因為周朝發生叛亂時,大量典籍被帶到楚國,而被免職。
隨後又到魯國生活多年,與孔子來往較多。孔丘曾經適周問禮於老聃,向他學過周禮。後來不忍見周朝衰落,西出丞谷關,守關的令尹(官名)聽說他很有學問,就讓他寫書,於是就有了影響中國兩千多年的《道德經》。
他在這部書中提出"無為而治"。 認為統治者要治理好國家,應當不幹涉人民的行為,不用教育,讓他們自然發展。這一觀點影響深遠,在當今的企業管理理論中,就有人提倡 無為而治 。
他是道教的鼻祖,認為道是萬物的本源。提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樸素唯物主義觀點。他在中國思想史上的地位,僅次於儒教創史人孔丘。在封建社會中,他的思想有時取代儒學的地位成為統治階級的主導思想潮流,魏晉時的玄學在中國的盛行,就是明證。
李世民,公元599年生於陝西武功。自幼熟讀兵書,箭頭可射穿門板。其父李淵是當時隋朝皇帝楊堅的姨甥。
李世民少年時,皇帝楊堅大建宮殿,開掘大運河,揮霍無度。李世民18歲時勸李淵殺掉楊堅派來的監視,在太原起兵。在李世民的積極參與下,李氏父子一路過關斬將,深得民心,僅用半載時間,大兵直逼長安。
次年三月(公元618年)李淵建立唐朝,立建成為太子,世民為秦王,元吉為齊王。唐政權在關中立穩腳後,李世民開始為統一天下而爭戰。他打敗了盤踞在蘭州、天水一帶的薛舉,收服太原,迫使原隋將王世充自縛投降。公元624年,統一中國的戰爭基本告一段落。這一年他才24歲。
2 姓李的名人
太子李建成害怕李世民軍功顯赫,危及自己的地位,想要密謀殺害他。兩年後,李世民發動"玄武門兵變",殺死李建成和李元吉,李淵被迫讓位。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後,採取一系列措施,減輕農民負擔,發展生產力,精減行政機構,使權力進一步集中,並採取措施積極擴大外交。當國外國人把中國人稱為"唐人"。時至今日,仍然有些國家把華僑稱為"唐人",把華人聚居的社區叫做"唐人街"。
李世民在位期間,出現了中國封建社會空前繁榮的局面。"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是當時昌盛情形的具體寫照,其後不久,出現了歷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他把百姓比喻成水,自己比喻成舟。"水能載舟,也能覆舟"的治國名言流傳至今。 李世民不愧為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李白,字太白,唐武 (武則天)長安元年(公元701)生於西域。自幼家境富裕,他的父親具有較高文學修養,使他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相傳他少年時,有一次貪玩逃學,遇一老大娘在磨鐵杵(舂米的工具)。李白覺得很奇怪,得知老大娘要把"鐵杵磨成針"後,深受感動。這正是民間流傳的"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出處。
李白在26歲時,離開家人,開始了漫遊生涯,渴望做一番大事。當時道教被奉為國教,人們隱逸學道並非是單純的目的,消極遁世更多是出於政治動機。李白也沒有能跳出世俗,他廣泛結交種類人物,為自己實現政治抱負創造條件。
李白漫遊16年後,終因《望天門山》、《望廬山瀑布》等傑出的詩歌創作,名譽海內外,被唐玄宗招進皇宮。初進京城,賀知章拜讀他的《蜀道難》時,一篇詩文沒讀完,竟然連續贊嘆四次,說李白是謫仙人(被懲罰落入人間的仙人)。
接見之日,玄宗用七寶床賜食,親手調羹給李白吃,並讓他在翰林院供職(主要職責是為皇帝草擬文誥詔令)。玄宗愛重李白的才氣,但只想把他作為御用文人,並非在政治委以重任。
李白性格傲岸,無視權貴。據史書記載,唐玄宗召見李白時,見他神氣清朗,氣宇軒昂,不覺忘了身份,竟像老朋友似的讓李白換鞋子。李白把腳伸出讓高力士為他脫靴。高力士是權傾朝野之人,從此懷恨在心。後借李白應玄宗命新賦《清平調詞》中"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兩句挑撥楊貴妃,說李白將她說成出身低微的漢成帝皇妃趙飛燕,來污辱、諷刺她。楊貴妃從此懷恨在心,三次阻撓玄宗任命李白官職。
天寶三年(公元744年),李白離開長安,又開始了漫遊生涯。李白晚年漂泊困苦,病逝於當塗縣,享年62歲。
李白的詩歌共存有一千多首,他的詩作風格奔放自然,色調瑰瑋絢麗,極善從民間文學汲取營養和素材,想像豐富,意境奇妙空靈,是繼屈原之後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詩作內容涉及廣泛,並取得較高造詣。同盛唐其他詩人只擅長在某一領域的創作相比較,其文學歷史地位不言而喻,有韓愈的詩為證:"李杜詩文在,光焰萬丈長"。
李光耀,1923年9月16日生於新加坡。從他的曾祖父起,其家族在新加坡已住了一百多年。 他的曾祖父是中國粵東大埔縣黨溪鄉人,漂洋過海,到新加坡謀生。小時候,他的祖父把他送進英文學校就讀。
學生時代,李光耀榮獲一份萊佛士學院的獎學金。在萊佛士學院讀了兩年。後來留學英國劍橋時,李光耀獲得法科的雙料第一名,年終考試時,名列榮譽榜榜首贏得特優獎。
1950年大學畢業後,李光耀從倫敦回到新加坡。最初幾年,他為許多職工會的擔當代表律師。 1954年,李光耀與同僚們成立人民行動黨,並更加深入地進行反殖民斗爭。1959年,在各政黨聯合斗爭中,新加坡贏得了自治權。人民行動黨在選舉中獲得決定性席位。年僅30歲的李光耀出面組織政府,並擔任首任總理。
在戰後出現的亞洲領袖群中,李光耀的在位時間最久,後又出任新加坡資政,他現在是那一代領導國家獨立的亞洲領袖中碩果僅存的一個。
《光明日報》等報刊如此評論他:以任何標准而言,李光耀都是世界上罕見的傑出領袖,是他的雄才大略,使得馬來西亞半島這臟亂、擁擠、豪無礦產資源的港口小島在三十年間,變成世界第二大港,亞洲金融中心和國際會議中心,人民年平均所得高達八千美元以上,是僅次於日本的亞洲第二高收入國;變成最為摩登、整潔、秩序井然、綠茵遍地的花園王國。
10. 歷史上姓解的名人都有誰
1、解潛
解潛,宋代人,紹興(公元1131-1162年)宋代鎮撫使。在紹興作官時大力發展農業,招募人來耕種荒田,收成很好,紹興的屯田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後來因為疾病而死。曾是二度出任宰相的南宋名臣趙鼎門下的干將,是禁衛軍的頭目之一,甚至與名將韓世忠地位不相上下。
2、解慕漱
解慕漱,神話中的古人名。據傳是北扶余國的建立者,公元前239年-公元前195年在位。解慕漱是古代高句麗開國者朱蒙(東明聖王)之父,據韓半島野史《三國史記》記載,他是天帝之子,北夫余國的第一代國王。
3、解方
解方,原名解如川,字沛然,生於吉林省遼源市東豐縣四平鄉。1930年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後參加東北軍,曾任參謀、副旅長、師參謀長。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無產階級的忠誠戰士,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指揮員,
4、解仕衢
解仕衢,字光裕,號耀垣.山西蒲州人,(山西運城永濟)貴族鹽商.解氏聚順堂第八世.自幼聰慧輒冠群英.明萬曆40年(1612年)封授鴻臚序班.天啟3年(1623年)年喪父回原籍守孝.崇禎登基補任光祿寺署丞,與崇禎關系甚密.奉使封藩有功。
授封出行可乘五馬車.《王度記》曰:「天子駕六,諸侯駕五,卿駕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因胞弟解斗衢過世,遂 辭官歸家,授封贈終養致仕。後舉家落籍天津世業鹽場。清入關,授封征仕郎。育子十人,非官即商,為天津最早名門望族。
5、解張
解張(生卒年不詳),字張侯,今山西臨猗縣人,春秋時晉國大夫。為有大功卻不被封賞的介子推抱不平,就寫了封書信掛在城牆上,晉文公看過後非常不安,就去尋介子推。
解張也因此被封為大夫。其子孫以字命氏,也稱張氏。又載,張氏世仕晉,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後,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隨著三國遷都而遷移。是為山西、河北、河南之張氏。